多媒体技术教程-ch6

合集下载

多媒体技术应用教程之多媒体数据存储技术(PPT 71页)

多媒体技术应用教程之多媒体数据存储技术(PPT 71页)
34
6.1.3 VCD 1.VCD标准 2.VCD物理格式 3.VCD逻辑格式
35
6.1.3 VCD 1.VCD标准
VCD标准描述的是一个使用CD格式和MPEG-1标准 的数字视频存储格式。
VCD采用了CD-DA,CD-ROM,CD-ROM XA, CD-I物理格式及ISO 9660逻辑格式中的适用部分 ,而把MPEG-I作为它们的逻辑格式。
19
6.1.1 光存储原理
2.相变 读原理 读取时利用晶体与非晶体的不同反射率还原出二进
制数据。
20
6.1.1 光存储原理
3.磁光(Magneto-Optical)存储 磁光盘是使用光技术和磁技术相结合来记录信息的
一种可擦除重写型光盘。目前所用的材料主要为 铽、铁、钴等构成的非晶态合金膜。
21
6.1.1 光存储原理
3.磁光(Magneto-Optical)存储 写原理 磁场强度对磁感应强度的磁滞回线如图6-5所示,在小的固
定的磁场强度HO下,将激光照射在记录介质上,使其局
部温度升高,在外磁场的作用下改变磁畴的取向,用磁畴 的正反方向来区别记录的0和1信息。 要使磁畴从一个方向变成另一个方向所需要的磁场强度和温 度有很大的关系,在常温下不易改变。只有用激光将磁畴 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其矫顽力变成几乎为零,才可以在偏 置磁场的作用下完成。等激光撤离后,该区域迅速冷却, 磁畴的方向也就固定了。
6.1.2 CD 5.CD格式和标准 (1)物理格式
CD-DA与红皮书 CD-ROM与黄皮书 CD-ROM/XA CD-I与绿皮书 Photo CD CD-Bridge盘 CD-R与橙皮书
33
6.1.2 CD 5.CD格式和标准

多媒体技术教程课后习题答案汇总

多媒体技术教程课后习题答案汇总

第1章 多媒体技术概要1.1 多媒体是什么?多媒体是融合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媒体的一种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媒体。

使用的媒体包括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像(video)。

1.4 无损压缩是什么?无损压缩是用压缩后的数据进行重构(也称还原或解压缩),重构后的数据与原来的数据完全相同的数据压缩技术。

无损压缩用于要求重构的数据与原始数据完全一致的应用,如磁盘文件压缩就是一个应用实例。

根据当前的技术水平,无损压缩算法可把普通文件的数据压缩到原来的1/2~1/4。

常用的无损压缩算法包括哈夫曼编码和LZW 等算法。

1.5 有损压缩是什么?有损压缩是用压缩后的数据进行重构,重构后的数据与原来的数据有所不同,但不影响人对原始资料表达的信息造成误解的数据压缩技术。

有损压缩适用于重构数据不一定非要和原始数据完全相同的应用。

例如,图像、视像和声音数据就可采用有损压缩,因为它们包含的数据往往多于我们的视觉系统和听觉系统所能感受的信息,丢掉一些数据而不至于对图像、视像或声音所表达的意思产生误解。

1.9 H.261~H.264和G.711~G.731是哪个组织制定的标准?国际电信联盟(ITU)。

1.10 MPEG-1,MPEG-2和MPEG-4是哪个组织制定的标准?ISO/IEC ,即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

第2章 无损数据压缩2.1假设{,,}a b c 是由3个事件组成的集合,计算该集合的决策量。

(分别用Sh ,Nat 和Hart作单位)。

H 0 = (log 23) Sh = 1.580 Sh= (log e 3) Nat = 1.098 Nat= (log 103) Hart = 0.477 Hart2.2 现有一幅用256级灰度表示的图像,如果每级灰度出现的概率均为()1/256i p x =,0,,255i =,计算这幅图像数据的熵。

22111()()log ()256(log )256256n i i i H X p x p x ==-=-⨯⨯∑=8 (位), 也就是每级灰度的代码就要用8比特,不能再少了。

CH6数字电视的国际标准

CH6数字电视的国际标准
CH6 数字电视的国际标准CH6 数字电视的国际标准
6.1 国际标准概述 视频压缩编码标准主要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
表6-1是常用视频数据压缩标准
标准
编号
全称
应用
JPEG H.261 H.263 MPEG-1
MPEG-2 MPEG-4
ISO/IECl0918 ITU-T建议H.261 ITU-T建议H.263 ISO/IEC11172
(3)许可费低 MPEG-2许可费为20元,而AVS初步定为1元。
2019/12/15
南航信息工程学院
10
6.2 H.261标准
CH6 数字电视的国际标准
6.2.1 概述
1990年12月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 通过H.261标准,是一种用于双向通信的ITU标准, 主要用于在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上传输电视电话 会议等低码率的多媒体领域。 采用p×64kbit/s的 声像业务的图像编解码,其中p=1,2,…,32,为 实现低成本,只用Y、U、V为4∶2∶0的一种格式。 帧格式有两种,CIF(352288)和QCIF (176144)。
(1)预测帧P (Predictive coded picture)图像压缩编码算法 前向预测编码帧图像,参照前一幅 I 帧或 P 帧图
像做运动补偿的帧间预测
进行更有效的; 通常用于 进一步预测之参考。
2019/12/15
图南6-航4 预信息测工图程像学院P的压缩编码算法框图
16
(2)双向预测帧B压缩编码算法 CH6 数字电视的国际标准
DCT变换器,目的是去除图像数据的空间冗余。
(2) 量化 利用人眼的视觉特性设计量化表。

《多媒体制作技术及应用》-ch6 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开发

《多媒体制作技术及应用》-ch6  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开发
– 1. 使用MIDIPlay播放MIDI – 2. 利用条件响应循环播放MIDI – 3. 利用MidiLoop函数循环播放MIDI
6.6 练习题的设计
• 6.6.1 单项选择题的设计
– – – – – 1.程序的逻辑结构 2.程序的初始化 3.随机出题结构 4.“题1”的制作 5.成绩的显示
6.6 练习题的设计
6.1 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开发过程
• 6.1.2 课件的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以分析教学的需求为基础,从而确定 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法和步骤。
• • • • • 1.教学内容的确定 2.教学对象的分析 3.媒体类型的选择 4.知识结构的设计 5.教学效果的检验
6.1 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开发过程
• 6.1.3 课件的系统设计
– 利用移动图标可将一个显示对象按指定的方式 从一个位置移到另一个位置。 – 移动图标本身不能加入要移动的对象,它控制 的是流程线上的其它对象,该对象可以是文本、 图片、动画或数字电影,它们通过显示图标、 交互图标、电影图标、或其它方法加入到程序 中。
6.2 新建一个Authorware文件 • 6.2.2 制作主界面 • 3.等待图标的使用
• 1.评价的标准 • 2.评价的方法
6.2 新建一个Authorware文件 • 6.2.1 设置演示窗口
– 1.操作界面
• • • • (1)菜单栏 (2)常用工具栏 (3)图标栏 (4)程序设计窗口
6.2 新建一个Authorware文件 • 6.2.1 设置演示窗口
– 2.设置演示窗口
• (1)设置程序标题 • (2)设置Playback
6.7 片头、片尾的制作
• 好的片头、片尾能给程序润色不少。片头、片尾应短 小、精悍,要综合利用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媒体信 息,要富有吸引力。但也不要喧宾夺主,华而不实。

第6章 多媒体技术应用基础PPT课件

第6章 多媒体技术应用基础PPT课件
扫描仪图像信息的输入技术。扫描是获取图像的最简单的方法,能 将图片和文本变换成位图。扫描仪已成为MPC输入设备的标准配置。
扫描仪的性能指标主要有:分辨率、色彩位数和扫描速度。 扫描仪一般都配置相应的软件,许多图像处理软件也支持流行的扫
描仪。扫描仪允许选择扫描区域、分辨率、对比度和颜色深度等。 OCR(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是光学符号识别技术,OCR
第6章 多媒体技术应用基础
内容提要 多媒体技术概述 多媒体信息处理应用 多媒体网络应用技术 光盘刻录 流媒体概述
1
6.1 多媒体技术概述
多媒体的基本概念 多媒体的基本技术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特性 多媒体信息处理系统简介
2
6.1.1 多媒体的基本概念
媒体
感觉媒体(Perception Medium) 表示媒体(Representation Medium) 表现媒体(Presentation Medium) 存储媒体(Storage Medium) 传输媒体(Transmission Medium)
调整声音效果。“效果”菜单中包括:加大音量、降低音量、加速、 减速、添加回音、反向播放声音文件。执行相应的菜单命令即可进行 调整。
17
MIDI音频文件
MIDI简介。MIDI(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 是电子乐器数字接口,是音乐合成器(Music Synthesizers)、乐器(Musical Instruments)和计算机 之间交换音乐信息的一种标准协议。MIDI技术最初应用 在电子乐器上用来记录乐手的弹奏。随着在计算机中引 入了支持MIDI合成的声卡之后才正式成为了一种音频格 式。MIDI不是声音信号,而是发给MIDI设备或其他装置 让它产生声音或执行某个动作的指令。

CH6数字视频处理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基础-宗绪锋-清华大学出版社

CH6数字视频处理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基础-宗绪锋-清华大学出版社

6.2 电视信号的数字化
2. 彩色电视信号制式 对于彩色电视的模拟信号,世界上现行的彩色电视制式有三 种:NTSC制、PAL制和SECAM制,它们分别定义了彩色电 视机对于所接受的电视信号的解码方式、色彩处理方式和屏 幕的扫描频率。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全数字化的电视HDTV标准将逐渐代 替现有的彩色模拟电视。
6.3 数字电视标准
6.3.2 主要的数字电视标准 1.美国数字电视标准ATSC 2.日本数字电视的标准ISDB 3.中国的数字电视标准 (1)中国的卫星数字电视标准 (2)中国的有线数字电视标准 (3)中国的地面数字电视标准
6.4 数字视频的获取方式
6.4.1视频采集卡采集视频 1.视频采集卡 视频采集卡又称视频捕捉卡,用它可以获取数字视频信息。 很多视频采集卡能在捕捉视频信息的同时获得伴音,使音频 部分和视频部分在数字化时同步保存、同步播放。 2.视频采集卡的类型 按照其用途可以分为广播级视频采集卡,专业级视频采集卡, 民用级视频采集卡。
6.1 视频定义及分类
2.视频的分类. 按照处理方式的不同,视频分为模拟视频和数字视频两类。 (1)模拟视频(Analog Video) 模拟视频是一种用于传输图像和声音的随时间连续变化的电 信号。 (2)数字视频(Digital Video —DV) 要使计算机能够对视频进行处理,必须模拟视频信号进行数 字化,形成数字视频信号。
第6章 数字视频处理技术
6.1 视频定义及分类
1.视频的定义 视频(Video)就是其内容随时间变化的一组动态图像,所 以又叫运动图像或活动图像。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连续的图 像变化每秒超过24帧(frame)画面以上时,人眼无法辨别 单幅的静态画面,看上去是平滑连续的视觉效果 。 视频信号具有以下特点: (1)内容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2)伴随有与画面同步的声音。

多媒体技术教程ch6 多媒体的时间表示与同步.ppt

多媒体技术教程ch6 多媒体的时间表示与同步.ppt
高等学校21世纪教材《多媒体技术教程》
第六章多媒体的时间 表示与同步
人民邮电技术教程》
6.1 多媒体同步的基本概念
人民邮电出版社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版权所有
6.1.1 同步的基本概念
多媒体是在不同应用环境中文本、图 像、声音、视频等各种媒体的集成。既然 需要将这些媒体安排在一起表现,就有一 个先来后到的关系。这个关系就是同步关 系,系统对各个媒体对象按照这个关系进 行的控制过程,就是同步。
短暂对象-出现很短,不需操纵 静态对象-长期存在
高等学校21世纪教材《多媒体技术教程》
6.2.1 时间依赖的定义
数据采集 自然:真实时间-记录时间关系,存储 人工:综合时间关系(合成) 实况:不能进行时间操作
高等学校21世纪教材《多媒体技术教程》
6.2.1 时间依赖的定义
媒体
连续媒体 离散媒体
连续媒体是能在时间上连续播放的离 散数据单元序列
间依赖 Synthetic综合的、合成的-人工产生的时间依赖 Continuous连续的-在时间上连续 Persistant持续的-在数据库中维持的
高等学校21世纪教材《多媒体技术教程》
6.2.1 时间依赖的定义
数据对象分类:
表现及应用生命周期 持续对象-存在于整个应用周期 非持续对象-动态建立并且用后丢弃
简单的时间线表示如图
语音
记者念的第一条新闻
声音
引导音乐
音乐渐隐
视频 世界报道片头
播音员全景
图像
播音员上方的照片
(播音员)
整理讲稿 整理领带
播音员播第一条新闻
时间
高等学校21世纪教材《多媒体技术教程》
6.1.2 同步的种类
1.应用同步 应用层同步又称表现同步,或交互同步。

Ch6多媒体技术

Ch6多媒体技术
MPEG-4:满足低成本的视频通信要求 CCITT H.26: 用于可视电话、会议电视等
Nanjing Normal Univ. Depat. of Computer Science
视频卡

功能:视频信息的数字化、压缩编码

视频信息的解压缩
硬解压 如解压卡,视频卡等 软解压 如“解霸”、“Xing Play”等
Nanjing Normal Univ. Depat. of Computer Science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教育与训练:如计算机辅助教学,专业
人员培训等
演示、咨询系统:如产品广告、信息查
询等
电子出版:如多媒体电子出版物 广播电视:如数字广播电视,交互式电
视等
Nanjing Normal Univ. Depat. of Computer Science
音频:16位以上声卡, 44.1kHz,波表合成,MIDI 图形功能:SVGA:640X480, 32768色 视频播放:可使用软件或硬件播放MPEG-I,25帧/秒
系统软件:Windows 3.1 以上
Nanjing Normal Univ. Depat. of Computer Science
Nanjing Normal Univ. Depat. of Computer Science
多媒体技术的特点
多媒体技术强调的是交互式综合处理多种信息媒体 (感觉媒体)的技术。从本质上来说,它具有三种最 重要的特性:
多样性,使计算机所能处理的信息范围从传 统的数值、文字、静止图像扩展到声音和视 频信息; 集成性,即综合性,它能使多种不同形式的 信息综合地表现某个内容,取得更好的效果 交互性,使人们获取和使用信息变被动为主 动。这三个特性中交互性最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2.1 时间依赖的定义
数据对象分类:
表现及应用生命周期 持续对象-存在于整个应用周期 非持续对象-动态建立并且用后丢弃
短暂对象-出现很短,不需操纵 静态对象-长期存在 高等学校21世纪教材《多媒体技术教程》
6.2.1 时间依赖的定义
数据采集
自然:真实时间-记录时间关系,存储
人工:综合时间关系(合成)
视频 3 before
高等学校21世纪教材《多媒体技术教程》
高等学校21世纪教材《多媒体技术教程》
6.3 时间的规范与表示
人民邮电出版社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版权所有
6.3.1 时间规范
时间规范的目的是为了向在创建时和合 成过程中所要求同步的数据对象提供一种时间 关系的表达手段。
来源:从DB或从NET(包括DB和Live) 存储时的时间表达 合成时的时间表达 实时时的时间表达 高等学校21世纪教材《多媒体技术教程》
6.4.1
基于图形的表示法
3 . OCPN(Object Composite Petri-Net:对 象合成网)的定义 COCPN = { T, P, A, D, Re, M} 其中T、P、A、M的定义同MPN中的定义,而 D:P→R(实数集) Re:P→{r1,r2,r3,…,rk} D是从库所集合到实数(持续时间)的映射, Re是从库所集合到资源集合的映射。
高等学校21世纪教材《多媒体技术教程》
6.4.1
基于图形的表示法
1.Petri网的定义 CPN = {T,P,A}, 其中 T = {t1,t2,…,tn}, P = {P1,P2,…,Pm}, A:{T×P}U{P×T}→I, 其中 I = {1,2,…} T 代表变迁集合, P 代表库所集合, A 代表有 向弧集合。
高等学校21世纪教材《多媒体技术教程》
6.2.1 时间依赖的定义
根据各种媒体及其表现特性确定时间的依赖关系。
Static静态的-没有时间依赖 Discrete离散的-单一元素
Transient短暂的-一时的
Natural 或 Implied 自然 / 蕴含的-真实世界中的时
间依赖 Synthetic综合的、合成的-人工产生的时间依赖 Continuous连续的-在时间上连续 Persistant持续的-在数据库中维持的 高等学校21世纪教材《多媒体技术教程》
高等学校21世纪教材《多媒体技术教程》
6.1.1 同步的基本概念
基于时间的媒体(Time-based Media,时基媒体) 或时间依赖媒体(Time-dependent): 媒体与时间有着强烈的依赖关系,在采样、 传输和回放表现时更需要以时间为参照系进行有 序的组织。 多媒体同步或合成(Orchestration): 组织时基的、非时基的多种媒体序列通过传 输、合成并达到某种表现效果。这个过程既包含 表现过程,也包含多媒体信息的传输过程;既可 以用于并发或顺序的数据流布局,也可以用于对 所产生的外部事件进行安排。 高等学校21世纪教材《多媒体技术教程》
高等学校21世纪教材《多媒体技术教程》
第六章多媒体的时间 表示与同步
人民邮电出版社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版权所有
高等学校21世纪教材《多媒体技术教程》
6.1 多媒体同步的基本概念
人民邮电出版社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版权所有
6.1.1 同步的基本概念
多媒体是在不同应用环境中文本、图 像、声音、视频等各种媒体的集成。既然 需要将这些媒体安排在一起表现,就有一 个先来后到的关系。这个关系就是同步关 系,系统对各个媒体对象按照这个关系进 行的控制过程,就是同步。 同步的过程与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大多数同步都建立在时间的基础上。
高等学校21世纪教材《多媒体技术教程》
6.1.3 同步的分层服务模型
对象层的同步是针对多媒体演示过程之 中的各个多媒体对象的。通过相应的时间同 步方案,保证各个多媒体对象能够按照规定 的次序出现,并且能够响应用户的输入事件。 描述层的同步解决的是多媒体表现中各 个场景的安排与对象同步的描述。其重点是 作者与系统的接口,只关心是否能够被描述 或描述的是否正确,而不关心具体如何实现 同步。
用串行和并行表示时间关系如下图。 高等学校21世纪教材《多媒体技术教程》
before meets during
a a a b b
b
a a a b a b
b
串行/顺序
overlap
a b a b b
并行先决或 并行后决 b
start
a b b a a a b 并行先决与 并行后决
finishes a b
高等学校21世纪教材《多媒体技术教程》
6.3.1 时间规范
表现的需求: 对异质的数据能够同时地、顺序地、独立地表现 对显示则要求不同的元素能对有关的过程和事件 进行特征描述的模型 “数据表现、用户交互、物理设备”同步折衷 与计算系统中“并行、并发、多线程”的区别
计算系统-解题 多媒体系统-“人”及“与人交互” 连贯地表现异质数据 用户理解的最小时间范围 人作为系统的一部分“延迟、交互”
6.1.3 同步的分层服务模型
对于多媒体的应用来说,同步是建立在不同 的分层的基础上的。不同层次的同步依据不同的 接口机制来保证,如下图所示。
多媒体应用
描述层 对象层 流层 媒体层
高等学校21世纪教材ຫໍສະໝຸດ 多媒体技术教程》6.1.3 同步的分层服务模型
媒体层针对的是单独的媒体数据流, 属于物理层的同步,其同步的基础是数据流 中的一个个基本逻辑数据单元,通过对这些 逻辑数据单元的操纵来保证媒体在时间上的 准确。 流层也是媒体内的同步,但是属于服务 层,其面对的是多个媒体数据流。它处理的 是多流之间的同步,以保证多个数据流在传 输和表现过程中能够实现并行和同步。
–层次化方法 ai: 单一媒体 用户输入 延迟 只在ai的起始点或结束点确定同步。 –参考点方法 系统只在动作流的固定参考点才检查同步,如AVI同步。
高等学校21世纪教材《多媒体技术教程》
6.3.2 相对时间规范与绝对时间规范
meets equal meets a1 a2 meets a3 a4 a5 a6 a3 a6 equal a1 a2 a4 a5
(a) 层次图
(b)层次图的执行过程
高等学校21世纪教材《多媒体技术教程》
6.3.2 相对时间规范与绝对时间规范
媒体2 媒体1
延迟
参考点1
参考点方法
参考点2
高等学校21世纪教材《多媒体技术教程》
6.3.2 相对时间规范与绝对时间规范
3.并行与顺序关系
用于时间依赖媒体的公共表示方法,可以只用 并行和顺序的关系来表示。 引入计时器 T,将原来在时间上的许多差别都 归纳进了计时器的采用。
高等学校21世纪教材《多媒体技术教程》
高等学校21世纪教材《多媒体技术教程》
6.2 时间模型
人民邮电出版社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版权所有
6.2.1 时间依赖的定义
多媒体是在不同应用环境中对文本、图象、声 音、视频的集成。 基于时间的媒体与时间有强烈的依赖关系。
时基媒体的表示方法、时间模型、用户交互、 系统实现方法等是问题的核心。体现在三个层次上: 物理层:低层的时间关系 服务层:应用媒体之间的时间关系 人机接口层:用户的随机交互过程,浏览… (与时间有关,延迟不定)
高等学校21世纪教材《多媒体技术教程》
6.1.2 同步的种类
3.现场同步
现场同步也属于媒体间的同步。它要表现出 同一个应用中数据源方与表现方之间存在的实际 同步关系,也既端–端之间的同步关系。
4.系统同步
系统同步,又称“媒体内部的同步” 。这里 “系统”指的是该层同步如何根据各种输入媒体 对应的实际硬件系统(设备)的性能参数来协调 实现其上层合成同步所描述的各对象间的时序关 系。 高等学校21世纪教材《多媒体技术教程》
高等学校21世纪教材《多媒体技术教程》
6.2.2 时间的概念模型
8:00am 4:00pm 12:00am 8:00am
8 小时
8 小时
高等学校21世纪教材《多媒体技术教程》
6.2.2 时间的概念模型
2.时间关系 时间关系有十三种: before, starts, meets, overlaps, during, finishes, equals 除 equals 外,其余六种都有逆关系,共十 三种。 连续媒体:meets, 非连续媒体:before
6.3.2 相对时间规范与绝对时间规范
1.时态瞬时
绝对时间参考系:以 Video 作为绝对时间参考。 本 来 Image 和 Audio 没 有 时 间 关 系 , 但 都 以 Video作参考后,Image和Audio也有了关系。 以时间轴作为参考对象,编辑时某些时间 关系会丢失。如取消参考对象,则无时间关系 了,无法同步。 相对时间参考系:相对于绝对时间轴( World Time)。失步可用丢弃的方法进行校正。 高等学校21世纪教材《多媒体技术教程》
基于时态区间的建模( TIB 建模)可以勾画出
复杂的时间线表示
高等学校21世纪教材《多媒体技术教程》
6.2.2 时间的概念模型
a before b a start b a a b a meets b a overlap b a a b a during b a b b a a equals b a b b b
高等学校21世纪教材《多媒体技术教程》
6.4.1
基于图形的表示法
2.标记Petri网(Marked PetriNet: MPN)的 定义
CMPN = {T,P,A,M}, 其中T、P、A的定义同PetriNet中的定义,而 M:P→I',I'={0,1,2,…}。
高等学校21世纪教材《多媒体技术教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