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知识点:中考作文写作方法之补充法
中考作文技法指导(二) 补题技巧

语文 正当我准备搭好的时候,刹那间,眼前一片黑暗,伸手不见 五指,我的内心顿时充满了惊慌与焦虑,在黑色的空间里, 我拼命地挣扎着,积木倒下了,幻想破灭了,我哭了起来。 这时,一束希望之光从门缝照了进来,房门被打开了,灯光 映衬的是你的微笑,你的嘴角轻轻往上扬,勾起了脸颊的两 个小酒窝,就像是天边升起的太阳,万柳丛中的牡丹红。你 的细柳眉轻轻地弯着,眼神中充满了爱与关怀,你慢慢地走 过来,抱起我。从那一刻起,面对黑暗,我不再畏惧!
返回
语文
3.特定情景拟题法。 这种拟题方式新颖别致,能创设一种特定氛围,给人一个思 绪飘逸、遐想的空间,极易引发人们丰富的联想。如《我好 想再看你一眼》《我好想当一天老师的“好学生”》《当我面 对心灵的抉择时》《当我面对凛冽寒风时》《我梦见范进参加 中考》《我梦见妈妈下岗》等标题采用的便是此种拟题法。
返回
语文
5.避免雷同。由于半命题作文的限制,考生中最常见的毛病 便是补题雷同。尤其是传统题材,补题雷同的现象在半命题 作文中更是突出,写的作文“撞题概率”也相当高。所以我 们补题时要充分开拓思维,进行创新,避免雷同。 6.不能过大。在补题的时候尽量把题目具体化,贴近自己的 生活实际。
返回
语文
二、补题技巧: 1.具体事物拟题法。 这种以具体事物入题的方式便于以小见大,使选材新颖具体。 如半命题作文《难忘的 》,可填上“一条红丝带”,叙写 关爱他人,关注生命的动人一幕;《当我面对 的时候》, 可填上“那片绿叶”,托物言志,抒写自己愿做绿叶、无私 奉献的情操。
返回
语文
2.抽象事物拟题法。 这种拟题方式是化具体为抽象,便于抒写自己内心复杂的情 感。以《当我面对 的时候》为例,可以《当我面对虚荣 的时候》为题,敞开心扉抒写自己对心灵的拷问;可以《当 我面对妈妈的唠叨的时候》为题,叙写自己对母爱的独特感 受。此外,像《寻找心灵的伊甸园》《寻找人生的方程解》《我 好想有一片蓝天》等用的也是此种拟题法。
2016年中考作文记叙文写作:补插充实法

2016年中考作文记叙文写作:补插充实法
2.补插充实法。
就是回忆出与当时或眼前有关的情景,运用插叙或补叙的方法进行充实。
就例子来说,可将这次校运会破记录的情景与往届校运会破记录的情形进行比较,也可将王明这次跳高的表现与以往的表现进行比较,还可以进行多方面的联想:起跑前王明的神情怎样?有没有信心?起跑时他是怎样迈开双脚的?速度怎样?到了横杆前,他又是怎样向横杆跨越的?翻越横杆后,落地时,他的神情又是怎样的?如:……这时,一缕阳光照到“飞天鹞子”的脸上,他显得更加精神抖擞。
(写起跳前的神情)他想到了平日体育课上跟同学一起练过,老师也不止一次地鼓励过他,上次体育课上不就跳出了1.51米的成绩嘛!(写王明的信心)只见他信心十足地在原地蹦跳了几下,又习惯性地压压左腿,压压右腿,然后直起腰,深呼一口气,便大步从起跑点向横杆跑去。
跑到横杆前,又仔细地丈量了一下距离,然后又返回到起跑线处。
突然,他握紧拳头挥了挥,猛地向前跑去,六米、五米、四米、三米、二米、一米,在离横杆不到半米的地方,他身轻如燕,两脚一抬。
(具体写王明跳高时的神情动作)当我们提到嗓子眼儿的心还没来得及放下时,他已稳稳地落在了地上,一派悠闲自得的样子。
(写成功后王明的神情)。
中考作文指导之补叙法范文

中考作文指导之补叙法范文引言补叙法在叙事作文中十分常见,它可以使文章的叙述更加生动且富有变化。
使用补叙法能够有效地提升作文的语言表达能力,使读者对文章的内容更加深入理解。
本文将通过一个范文来指导中考作文中如何使用补叙法。
范文示例:一次被困的经历最近,我经历了一次令人难忘的被困经历。
这次经历中,我使用了补叙法来增加文章的表现力。
最初,我和几个朋友决定去郊区露营。
一到达目的地,我们发现这里的风景美得令人叹为观止。
公园里有高大的树木,清澈的溪水沿着山脚流淌,各种野生动物在这里和谐共处。
我们兴奋地探索了这片美丽的天地,随处都是欢声笑语。
然而,正当我们兴致勃勃地探险时,天空突然阴沉下来。
乌云密布,雷声隆隆。
不一会儿,雨点从天空中倾泻而下。
我们一起寻找遮蔽的地方,把帐篷搭在了一片稀疏的树林边缘。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雨势越来越大,我们无法继续前进。
我们蜷缩在帐篷里,听着雨滴敲打着篷布,彼此交流着对于未来的期望。
那一刻,我们感受到了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
天空渐渐放晴,我们终于有机会走出帐篷,继续我们的探险之旅。
这时,一股强风袭来,卷起了一片树叶和尘土。
我们不断地抵挡风势,但仍然难以前行。
这时,我的脚一下子陷到了泥潭中。
我失去了平衡,一头栽进了泥潭。
我挣扎着想要爬起来,但越陷越深。
这时,我身边的朋友们一个个伸出援手,几次三番地尝试着将我拉上来。
虽然他们也被卷入了泥潭,但是他们没有放弃,坚持不懈地帮助我。
终于,在大家的努力下,我重获自由。
这次困境增强了我们之间的友谊和相互信任。
我们继续前行,共同面对这次挑战。
虽然路上还会遇到困难,但我们有了更强的信心和勇气。
结尾以上范文通过补叙法的运用,生动地展示了一个被困经历的过程。
通过描述中的补叙法,读者可以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作者在困境中的种种遭遇以及朋友间的友谊。
补叙法的应用使文章的表现力大大增强,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让我们在中考作文中充分运用补叙法,使文章更加生动、丰富。
无论是叙述一个经历,还是描写一个场景,补叙法都能为文章增添亮点,提升文章的质量。
中考半命题作文补题技巧

中考半命题作文补题技巧中考半命题作文补题技巧:人物介绍题目:校园生活中的好导师补题技巧:可以选择某位老师作为好导师进行介绍。
1.首先,确定好导师的身份和所在学校。
例如,某位语文老师在XX中学。
2.进行导师的人物介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导师的工作经验、导师的教学风格、导师的学术成就等。
3.结合细节进行描述,例如导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优点,或者是对学生的关心和引导等,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来支持。
4.可以加入自己的感受,例如被这位导师的言传身教所感动,或者是在导师的帮助下取得了进步等。
5.最后,可以提出建议或总结,例如希望更多的学生能够受益于这位好导师的教育,或者鼓励其他老师向这位好导师学习等。
注意:在写作时要注意语言流畅,突出展示这位好导师的优点和影响。
题目:我最敬佩的人补题技巧:可以选择一个你最敬佩的人进行描述。
1.确定被敬佩的人物身份,例如某位家长、某位老师、某位社会志愿者等。
2.介绍被敬佩人物的形象特点,例如对他人的关心和关爱、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等。
3.描述被敬佩人物的一些具体行动和案例,例如他们在工作中的付出和努力、对家庭和社会的贡献等。
4.加入一些自己的感受,例如被这位人物的精神力量所鼓舞,或者是在这位人物的帮助下有了很大的进步等。
5.最后,可以提出自己的期望,例如希望更多的人能像这位被敬佩的人物一样,用自己的行动影响他人,或者是表达对被敬佩人物的感谢和祝福等。
注意:写作时要注意语言简练,突出被敬佩人物的特点和影响力。
题目:我心目中的英雄补题技巧:可以选择一个你心目中的英雄进行描述。
1.确定心目中的英雄身份,例如某位历史人物、某位科技先驱、某位体育明星等。
2.介绍心目中英雄的职业特点,例如英雄的成就、对社会的贡献、对他人的影响等。
3.描述英雄的一些具体事迹和责任感,例如他们为了理想和目标付出的努力和奉献、曾经战胜的困难和挑战等。
4.加入自己的感受,例如对这位英雄的崇拜和敬佩、在他们身上得到的启发和榜样等。
中考写作指导:半命题作文的补题完美技巧

中考写作指导:半命题作文的补题完美技巧1、去俗取新辟蹊径。
作文贵在出新,关健是题材出新。
如果人云亦云,取“陈芝麻、烂谷子”来写,就犹如吃别人的残羹剩菜,没有味道,只有避俗取新,另辟蹊径,才能夺魁。
如《,请听我倾诉》,大部分考生写的无非是“爸爸、妈妈、班主任、同桌请听我倾诉”之类的,尽是一些普通的题材。
可有的考生在立意补题方面很有新意。
如《孔子,请听我倾诉》,他去俗取新辟蹊径,将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作为倾诉的对象,感谢孔子他那充满哲理意味的的话语挽救几近悬崖边的自己。
题目醒,立意新,这样的作文自然会引起阅卷者的极大兴趣。
2、反弹琵琶唱新调。
反弹琵琶是一种典型的求异思维,俗称“唱反调”,它突破常规思维,创立一种跟原意相反的新意。
如《我渴望》,很多学生的思维都是从渴望美好的事物开始思考来补题,如《我渴望上学》、《我渴望理解》等等。
但有的学生就补题为《我渴望苦难》,把经历苦难作为人生成长的必经之路和人生的一笔财富,来表达自己不畏苦难,积极向上的精神。
此作文正是违反了人们的常规要求和正常思维模式补题的,十分吸引人。
对于学生来说,一下跳出了常规思维,仿佛到了另一个天地,会有许多想说的话,有许多想表述的想法,也有许多想经历而没有经历的事情,在想像中遭受苦维,新奇有趣,作者有了展示自我、体验苦难的广大空间。
3、小中见大找切点。
这里所说的切点,是指补题的角度、出发点。
“小”是具体、实在的意思,它是相对于空泛、笼统而言。
初中生人生阅历尚浅,对一些宏大的社会事件、场面、问题等还缺乏记叙和把握能力,因此在选材时要力求从小角度切入,用心写出大意义来,即所谓的“以小见大”。
如作文题《,我们最需要的》,一位学生就补题为《鸟窝,我们最需要的》,作文从村中的一片树林被胡乱砍伐,鸟儿失去了窝,写到自己由于黄昏时不见昔日的鸟儿,不闻昔日鸟儿的鸟鸣,而产生了一种孤独、异样的感受,结尾点明“环保,在乡村同样迫切需要”这一主题。
这固然与它的构思、立意、写作技法(文中恰当地运用了对比、烘托)等有关,但标题的作用也功不可没——寻找切点很好:鸟窝虽“小”,“小”中见大,感人至深。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补充举例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补充举例
下面是对语文补充举例解题技巧的讲解,希望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
补充举例
根据短文提出的观点补充举例:
1、可举名人事例,有更大的说服力,并能展示出自己的知识面,但一定要写准确人物、事件,切忌张冠李戴。
2、也可举凡人事例,可以编造,但要注意具有真实感,切忌过于夸大,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胡编乱造的。
3、格式:人物+事例+简短评价
相信上面对补充举例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知识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会学习的更好。
中考半命题作文补题的基本原则

中考半命题作文补题的基本原则
中考半命题作文补题的基本原则有以下三点:
1. 紧扣主题:补题的作文应该紧扣原题的主题和要求,不能偏离或背离原题的意义。
在补题时,可以对原题进行适当的扩展或延伸,但要确保补题的内容与原题的主题密切相关。
2. 注意延续性:补题应该与原题的内容有一定的延续性,既要保持补题内容的连贯性,又要与原题的立意相呼应。
可以通过进一步探讨原题的相关方面或补充相关细节来延续话题。
3. 保持一致性:补题的风格、角度和语言应该与原题保持一致,展示出对原题的有效理解和把握。
同时,补题的观点和论述要在合理范围内,不能明显与原题的设问意图相悖。
通过以上三点基本原则,可以在中考半命题作文的补题中更好地体现学生对语言运用和思维拓展的能力,同时也能准确传达自己对题意的理解和看法。
中考作文指导之半命题作文补提技巧

半命题作文补题其他方法
❖特殊符号补题法。 ❖诗情画意补题法。 ❖引用化用补题法。 ❖ ……
补题方法练习
1、具体事物补题法。
示例:《当我面对那座荒山的时候》 题材: 呼吁绿化荒山,爱护家园,加 强环境保护。
练习: 《 体裁:
5、补正(副)标题式:
《
—我的特长》
《乐在其中—记一堂 课》
半命题作文补题基本原则
1、贴切性原则。 2、新颖性原则。 3、深刻性原则。
❖违反“补题基本原则”举例 ❖1、《世界需要和谐》
(违背贴切性原则)
❖2、《我学会了炒菜》 (违背新颖性原则)
❖3、《幸福原来就是吃喝玩乐》 (违背深刻性原则)
半命题作文补题常用方法
牵动我的情思》 。
2、抽象事物补题法。
示例:《当我面对虚荣的时候》 题材: 敞开心扉抒写自己对心灵的拷 问。
练习:《成长,需要 题材:
》 。
3、特定情景补题法。
示例:《我梦见妈妈哭了》
题材: 叙写自己内心的自责,抒写
母女情深。
练习: 《我真想 题裁:
》 。
4、巧用修辞补题法。
示例:《让执著的信念开花》 题材: 为了自己的宣言而坚守独自 的执著,抒写信念给了宝贵的生命以 坚强和勇气。
?违反补题基本原则举例?1世界需要和谐?2我学会了炒菜?3幸福原来就是吃喝玩乐违背贴切性原则违背新颖性原则违背深刻性原则半命题作文补题常用方法1具体事物补题法
“小题”“大作”
——半命题作文补题
考点分析
半命题作文能补上一个好题目, 能使思路顺畅,加快作文速度, 能使全文增色,提高作文质量。 补题思前想后,煞费苦心,成 功女神就会手捧鲜花向你走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作文知识点:中考作文写作方法之补充法补充法
所谓补充法,是指通过给标题或话题补出相关的句子成分来打开思路的方法。
例如安徽高考作文题:
请以带着感动出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打开思路,写好带着感动出发,需要思考三个问题。
一是谁带着感动出发。
也就是补出标题的主语,可以是你(你们),可以是我(我们),可以是他(他们)。
二是什么样的感动,或者说是为什么感动。
联系实际,汶川大地震中,老师舍生救学生,我们为之感动;救援人员不怕疲劳,日夜奋战,我们为之感动;群众排队捐款、献血,我们为之感动。
具体到个人,温总理第一时间在第一线指挥,我们感动;民警蒋小娟为灾民的孩子喂奶,我们感动。
让人感动的原因很多,让人感动的事例很多。
三是带着感动出发的结果。
带着感动出发,其结果将产生更多的感动,从而使更多的人带着感动出发!
再如广东高考作文题:
请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800字。
可以通过给标题补充状语的方法来打开思路。
不要轻易说不,不是不能说不,而是不要轻易说。
很多时候我们可以策略一些,这并不是要接受、认可,轻易说不的结果,往往使我们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比如面对同事、同学、朋友、家人的正当请求,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不,往往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拉大了与他们的距离,使双方变得越来越疏远。
不要轻易说不,是智慧的表现,是道德的要求。
明白了这些,我们的立意、选材也就有了取舍的空间,写出与众不同的好文章,也就成了一件容易的事。
再如浙江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都市和乡村,是我们栖居的空间;都市生活和乡村生活,是我们平凡的生活。
当我们从平凡中回望时,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触和期待。
请以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为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
无论是触摸都市中的触摸,还是感受乡村中的感受,都是用心去触摸,用心去感受。
即给触摸、感受补充状语。
也就是说,我们所写的,应该是都市或乡村中能够在我们心灵的湖泊上激起波澜最起码是涟漪的人、事、物或观点。
这样,我们所写才可能充满与众不同的个性,而不是些人云亦云的内容。
具有鲜明的个性,能够给人以陌生的新意,自然会让阅卷老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