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温度控制系统

合集下载

新能源汽车空调控制系统研究

新能源汽车空调控制系统研究

新能源汽车空调控制系统研究1. 引言1.1 新能源汽车空调控制系统研究的背景传统燃油车的空调系统一直存在能源消耗大、污染环境等问题,为了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力和适用性,研究新能源汽车空调控制系统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之一。

新能源汽车空调控制系统的研究不仅可以提高车辆的能源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提升驾驶者和乘客的舒适感受,从而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发展。

目前,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新能源汽车空调控制系统的研究正逐步深入,涉及到空调系统的智能化、节能化、环保化等方面,将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加强对新能源汽车空调控制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新能源汽车空调控制系统研究的意义新能源汽车空调控制系统研究的意义在于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整体性能和舒适性,为用户提供更好的驾驶体验。

通过对空调系统的研究和优化,可以提高新能源汽车的能效和节能性能,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同时,优化空调控制系统还可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障驾驶员和乘客的舒适度和健康。

另外,新能源汽车空调控制系统的研究也有助于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空调控制系统,可以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因此,研究新能源汽车空调控制系统的意义重大且深远,对推动环保、节能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3 新能源汽车空调控制系统研究的现状新能源汽车空调控制系统研究的现状十分值得关注。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空调控制系统作为汽车舒适性和能效性不可或缺的部分,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目前,新能源汽车空调控制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上。

当前的新能源汽车空调控制系统在节能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通过优化系统结构和控制算法,新能源汽车空调控制系统能够更加精准地控制温度和风量,从而实现能耗的降低。

采用新型的压缩机和冷媒技术也为系统的节能提供了支持。

新能源汽车空调控制系统在智能化方面也有所突破。

智能汽车电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智能汽车电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智能汽车电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在当今高速发展的智能科技领域中,智能汽车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追捧的梦想。

智能汽车可以帮助人们更加安全、便捷地行驶,同时也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智能汽车的关键之一就在于其电机控制系统,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对于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都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智能汽车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智能汽车电机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智能汽车电机控制系统是由电机驱动器、电机控制单元、电机和传感器组成的。

其中,电机驱动器是控制电机工作的关键装置。

电机控制单元则是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控制输出的控制中心。

传感器则可以获取车速、角度、位置和状态等各种信号,辅助电机控制单元进行控制。

电机则是驱动涡轮增压器、发动机进气肋管、水泵等需要电机提供动力的部件。

二、智能汽车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1. 电机控制单元的设计电机控制单元是智能汽车电机控制系统的控制中心,是整个系统的核心。

其设计旨在实现低功耗、高精度和高可靠性。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控制单元应当采用先进的微处理器、封装、通信技术等。

2. 电机驱动器的设计电机驱动器是控制电机工作的核心装置,其设计应当满足输出功率和负载需求。

同时,电机驱动器采用晶体管等半导体器件,具有高速开关和低阻抗等特性,可实现高效的能量转换和快速响应。

3. 传感器的设计智能汽车电机控制系统中的传感器有多种,如角度传感器、磁编码器、霍尔效应传感器等,其设计应当依据传感器的功能需求进行。

传感器的设计要尽可能地降低噪声和误差,并具有适应环境变化和温度变化的能力。

三、智能汽车电机控制系统的实现智能汽车电机控制系统的实现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和软件工具。

在实现中,应当按照设计方案逐步完成,同时要注意实际应用情况和环境变化,及时对设计方案进行适应性调整。

在实现过程中,还需进行大量的测试和验证工作,以确保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四、智能汽车电机控制系统的优化智能汽车电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完毕后,应当对其进行优化。

汽车空调控制器原理

汽车空调控制器原理

汽车空调控制器原理
汽车空调控制器是一种使用电子技术控制汽车空调系统的设备。

它通过传感器检测车内外的温度和湿度,根据设定的参数来控制空调系统的工作。

空调控制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温度检测:空调控制器通常内置有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车内温度。

当车内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控制器会发出指令启动空调系统。

2. 湿度检测:除了温度,空调控制器还可以通过湿度传感器检测车内的湿度情况。

根据设定的湿度范围,控制器可以调节空调系统的湿度控制功能。

3. 控温控湿:根据车主设定的温度和湿度值,空调控制器会计算出当前环境下最合适的出风温度和湿度。

然后,通过控制空调系统中的压缩机、风扇等元件,调节出风口的温度和风速,以达到舒适的空调效果。

4. 微处理器控制:空调控制器内部通常集成有微处理器,通过这个微处理器,控制器能够实现各种功能的设定和控制。

通过控制面板上的操作按钮,车主可以设置温度、湿度、风速等参数,控制器会根据这些设定来运行空调系统。

5. 故障诊断:空调控制器还具备故障检测和诊断功能。

当空调系统出现故障时,控制器会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息,判断故障
原因并显示相应的故障代码。

这样,维修人员可以根据故障代码进行精确的维修。

总的来说,汽车空调控制器是通过检测温度和湿度、控制压缩机、风扇等元件,调节空调系统的工作,以实现舒适的空调效果。

它是整个空调系统中的核心部件,能够提供高效、智能化的空调控制功能。

智能汽车的智能车载远程控制

智能汽车的智能车载远程控制

智能汽车的智能车载远程控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汽车已成为汽车行业的新宠。

智能汽车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其具备智能车载远程控制功能。

智能车载远程控制可以使车主在不同的场景下更加方便地操控车辆,提升驾驶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智能汽车的智能车载远程控制技术以及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1. 智能车载远程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智能车载远程控制是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通过手机APP或远程终端等设备,实现对汽车的远程监控和操控的技术。

其基本原理包括车载系统的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和远程控制三个环节。

1.1 数据采集智能汽车通过多种传感器,如摄像头、雷达、温度传感器等,采集车辆的实时数据,如车辆位置、车速、油量、车内温度等。

1.2 数据传输采集到的数据会通过无线通信设备,如4G网络、蓝牙、WIFI等,传输到云端或用户终端设备。

同时,用户也可以通过手机APP等设备向汽车发送指令。

1.3 远程控制云端服务器或用户终端设备接收到数据后,可以对汽车进行远程控制,如远程锁车、远程解锁、远程启动等操作。

2. 智能车载远程控制技术的应用场景智能车载远程控制技术在各个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是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

2.1 远程预约与预热/预冷在寒冷的冬天或炎热的夏天,车主可以通过手机APP提前设置车辆的温度,实现车辆预热或预冷。

在车主需要使用车辆时,可以享受到舒适的驾驶环境,提升驾驶的舒适性。

2.2 远程寻车当车主忘记停车位置时,可以通过手机APP的远程寻车功能,触发车辆的闪灯、鸣笛等功能,方便车主找到车辆,节省时间。

2.3 远程控制车锁当车主忘记锁车时,可以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车辆的门锁。

这不仅方便了车主,也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

2.4 远程控制启动在寒冷的冬天,车主可以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启动汽车,提前为汽车预热。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车内结冰的问题,也提高了驾驶的便利性。

3. 智能车载远程控制技术的挑战与机遇虽然智能车载远程控制技术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智能汽车空调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改进

智能汽车空调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改进

智能汽车空调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改进自动空调系统是现代汽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调节车内温度以提供舒适的驾驶环境。

近年来,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汽车空调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改进也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介绍智能汽车空调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功能以及未来的改进方向。

一、智能汽车空调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智能汽车空调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感知车内和车外的环境参数,以及驾驶员的个人偏好,自动调节空调工作模式、温度和风速等参数,以达到舒适的驾驶体验。

感知车内环境参数的传感器通常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车内空气质量传感器等。

感知车外环境参数的传感器则包括外部温度传感器和太阳辐射传感器等。

通过感知这些参数,系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空调工作模式和温度,以确保车内气温舒适。

此外,智能汽车空调控制系统还可以根据驾驶员的个人偏好来定制空调设置。

驾驶员可以通过液晶显示屏或手机APP等方式,选择个人喜好的温度、风速和风向等参数,系统将根据这些偏好自动调节空调工作状态。

二、智能汽车空调控制系统的功能1. 自动控制:智能汽车空调控制系统能够根据车内外环境参数进行自动调节,使车内始终保持舒适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2. 个性化设置:驾驶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个性化设置,系统将按照这些设定优化空调工作状态,提供更加符合用户需求的驾驶体验。

3. 节能环保:智能汽车空调控制系统能够根据温度、湿度和车内外环境参数的变化,调节空调工作状态,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4. 空气净化:部分智能汽车空调控制系统还具备空气净化功能,可以通过过滤器和负离子发生器等设备,净化车内空气,保障驾驶员和乘客的健康。

三、智能汽车空调控制系统的未来改进方向1. 人工智能应用:未来智能汽车空调控制系统将更加注重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通过学习驾驶员的驾驶习惯和个人喜好,系统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和调节空调参数,提供更加人性化的驾驶体验。

2. 多模态感知:为了提高空调控制系统的感知准确度,未来的设计可以考虑增加多个传感器,包括红外传感器、声音传感器和触觉传感器等。

esc 温度控制的原理

esc 温度控制的原理

esc 温度控制的原理一、引言电子调速器(esc)在电子飞行控制系统和电动车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esc的正常运行,温度控制是一个关键因素。

esc温度控制的基本原理在于,通过调节冷却系统的流量和风扇转速,保持esc内部的温度在一定的范围内,从而确保其性能的稳定。

二、温度对esc性能的影响电子调速器的性能受到温度的影响。

过高的温度会导致电子元件的电气性能下降,甚至可能引发短路和火灾等安全问题。

因此,温度控制对于esc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三、esc温度控制系统的组成esc温度控制系统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esc内部的温度。

2. 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数据,控制冷却系统的流量和风扇转速。

3. 冷却系统:包括散热片、散热风扇和水冷装置等。

4. 继电器或电子开关:用于控制冷却系统的流量和风扇的启动和停止。

四、温度控制原理当温度传感器监测到esc内部温度超过设定的安全阈值时,控制器会发出指令,通过继电器或电子开关控制冷却系统的流量和风扇的启动和停止。

具体来说,控制器会根据esc的实际温度和预设的安全范围,调整冷却系统的流量和风扇的转速,以保持esc内部的温度在安全范围内。

五、冷却系统的优化为了确保esc的温度控制效果,需要对冷却系统进行优化。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散热片和散热风扇,以及确保水冷装置的畅通无阻。

此外,定期检查和维护冷却系统也是保持其性能的关键。

六、结论esc温度控制的原理主要是通过调节冷却系统的流量和风扇转速,保持esc 内部的温度在一定的范围内。

了解并优化esc的温度控制系统,对于确保esc的稳定运行和性能至关重要。

汽车水温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制作

汽车水温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制作

汽车水温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制作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汽车水温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制作,该系统主要应用于汽车发动机散热系统。

本文首先介绍了水温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功能,然后详细描述了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实现。

最后,进行了测试和评估,验证了该系统的功能和效果。

关键词:汽车水温控制系统、发动机散热、硬件设计、软件实现、测试评估正文:一、引言汽车发动机散热是汽车运行时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因此,一个高效的水温控制系统对保护发动机和延长车辆寿命至关重要。

本文基于此,针对该问题提出并设计了一个汽车水温控制系统。

二、水温控制系统设计原理和功能汽车水温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检测发动机的水温变化来控制水泵和风扇的工作,以达到维持适宜水温的目的。

该系统根据发动机水温的变化,自动开启或关闭水泵和风扇,并根据不同情况改变水泵和风扇的转速,以确保发动机温度在合理范围内。

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1.检测发动机水温变化,根据设定的阈值计算出水温或者水温变化的速率。

2.根据温度变化自动控制水泵和风扇的运转,确保发动机温度不低于最低值和不超过最高值。

三、水温控制系统硬件设计汽车水温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传感器模块:通过检测发动机的水温将数据传送到控制模块。

2.控制模块:该模块将传感器获取到的数据实时处理计算,并根据测量结果控制水泵和风扇的运转。

3.执行模块:执行模块负责控制水泵和风扇的电机转速。

四、水温控制系统软件实现汽车水温控制系统的软件实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界面设计:该模块主要负责通过图形化界面显示实时测量到的发动机温度和转速。

2.控制算法设计:该模块主要负责处理来自传感器的数据,计算出水温以及水温变化的速率,并根据测量结果调整水泵和风扇的转速。

3.通信协议:该模块主要负责将处理后的数据传输到执行模块,以控制水泵和风扇的电机转速。

五、测试评估我们通过实验测试验证了汽车水温控制系统的功能和效果。

实验数据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对发动机水温的快速响应和精准控制,能够有效地维护发动机运行温度,提高了汽车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整车热管理控制系统开发介绍

整车热管理控制系统开发介绍

整车热管理控制系统开发介绍一、系统概述整车热管理控制系统是汽车制造中一项重要的技术,它通过对汽车各部件进行精确的温度控制,确保汽车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都能保持良好的性能。

该系统包括发动机冷却系统、空调系统、电池热管理等子系统,通过集成控制,实现最优化的能源利用和车辆性能。

二、系统构成整车热管理控制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构成。

传感器负责采集车辆各部件的温度信息;控制器根据传感器反馈的信息,通过算法计算出最优的温度控制策略;执行器则根据控制器的指令,对车辆各部件进行加热或冷却。

此外,该系统还可通过互联网和车辆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远程监控和调整。

三、关键技术 1. 热管理算法:整车热管理控制系统的核心是热管理算法,它决定了系统如何根据车辆各部件的温度信息,调整加热或冷却的策略。

目前,先进的热管理算法已能够实现实时、精准的温度控制。

2. 电池热管理:电动汽车的电池热管理是整车热管理控制系统的重点之一。

系统需要确保电池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都能保持最佳的温度范围,以保证电池的容量和使用寿命。

3. 智能控制:整车热管理控制系统应具备智能控制功能,能够根据车辆的运行状态、环境条件以及驾驶员的意图,自动调整各部件的温度。

四、优势与应用整车热管理控制系统的优势在于提高车辆性能、延长部件寿命、节约能源以及降低环境影响。

该系统已广泛应用于高端汽车制造中,并逐渐向中低端市场渗透。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该系统有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挑战与解决方案 1. 成本问题:整车热管理控制系统的研发和生产成本较高,短期内可能影响其推广应用。

解决方案包括优化系统结构、降低制造成本以及加强产业链合作,以降低成本并加速市场推广。

2. 技术难度:整车热管理控制系统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热力学、传感器技术、控制理论等。

解决方案包括加强研发力量、引进先进技术以及与相关行业合作,以提高系统的技术水平和可靠性。

六、发展趋势随着环保和节能要求的不断提高,整车热管理控制系统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echniques of Automation & Applications | 107智能汽车温度控制系统赵 宇(黑龙江省直属机关老干部活动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91)摘 要:采用单片机对温度进行控制,不仅具有控制方便、组态简单和灵活性大等优点,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被控温度的技术指标。

文章通过国产某型轿车的空调系统,介绍了汽车内智能温控系统的相关软、硬件设计。

关键词:汽车温度;智能温度控制;89C52单片机中图分类号:TP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7241(2009)05-0107-03Air Conditioning T emperature Control of a CarZHAO Yu( The V eteran Cadre Center of the Heilongjiang Province, Harbin 150091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AT89C52 microcomputer in the car’s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of the Red Flagautomobile.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of the system are outlined.Key word: car’s sair conditioning; 89C52 microcomputer; temperature control收稿日期:2009-02-181 引言随着现代控制技术的发展,在工业控制领域需要对现场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在一些重要场合对数据采集的要求更高,例如在电厂、钢铁厂、化工领域的生产中都需要对大量数据进行现场采集,而温度采集又是其中极为重要的部分,所以,需要一种高精度、低成本的温度采集与控制系统。

其中以单片机为核心对温度的控制问题是目前工业生产中经常遇到的控制问题。

因此,对单片机温度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而汽车内实现智能温度控制对于具有较好的舒适性和节能性以及方便驾驶员操作等优点将会越来越受到人们喜爱。

本文通过国产某型轿车的空调系统,介绍了汽车内智能温控系统的相关软、硬件设计。

2 汽车智能温控系统的硬件设计汽车智能温控系统是一种用于实现车厢气温自动调节的装置,能够使车厢温度快速准确地达到乘客期望的舒适性要求。

智能温控系统的总体框图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智能温控系统主要由单片机、温度信号采集电路、人机接口电路、串行存储及系统监控电路、混合风门步进电机驱动电路和串行通信接口电路等几部分组成。

2.1 单片机的选择汽车智能温度控制系统是通过采用单片机控制,使车内温度能够在设定值及变化范围内变化。

采用单片机来实现温度控制不仅具有控制方便、简单、灵活等优点,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被控温度的技术指标[1]。

本系统选用ATMEL公司的AT89系列单片机中的AT89C52,AT89C52单片机是一种新型的低功耗、高性能且内含8K字节闪电存储器(Flash Memory)的8位CMOS微控制器,与工业标准MCS-51指令系列和引脚完全兼容,有超强的加密功能,其片内闪电存储器的编程与擦除完全用电实现,数据不易挥发,编程/擦除速度快[2]。

2.1.1 单片机内部基本结构89C52单片机的内部基本结构包含下列功能部件:(1) 一个8位的微处理器CPU。

图1 汽车温控系统的总体结构108 | Techniques of Automation & Applications(2) 128字节的片内数据存储器和128字节的特殊功能寄存器。

(3) 4个8位并行I/O端口(P0~P3)。

(4) 2个16位的定时器/计数器。

(5) 允许两级嵌套的中断控制系统。

AT89C52芯片内部有6个中断源:两个外部中断INTO和INT1,三个定时器中断(定时器0,1,2)和一个串行口中断。

在本系统中涉及到AT89C52芯片的中断源有五个:分别是外部中断INT1,定时/计数器T0,T1和T2以及串行口中断。

(6) 一个全双工串行口。

(7) 64KB的外部程序和64KB的外部数据存储器的扩展空间和控制电路。

(8) 1个片内振荡器和时钟发生电路。

89C52单片机内部为单总线结构,以上功能部件均通过内部总线相连构成一个整体。

2.1.2 单片机引脚功能89C52单片机是采用HMOS工艺制造的,外形为40引脚的双列直插式封装,如图2所示。

2.2 A/D采样器A/D采样器ADC0809是一个采用CMOS工艺制造的双列直插式单片8位A/D转换器,采用8位8输入逐次逼近方式,有8通道开关控制,可以直接接入8个单端模拟量,可将放大电路输入的电压模拟信号转换成8位数码信号。

其工作频率为640kHZ,易与单片机连接。

ADC0809与单片机89C52 的连接如图3所示。

2.3 单片机与PC机的串行接口微机串口通常采用RS232电平,而单片机串口是TTL电平,二者不兼容。

所以,接口必须做电平转换处理。

本文采用的是MAXIM公司的MAX232电平转换芯片。

单片机串行口的TXD,RXD和GND经电平转换分别与微机的RXD, TXD和SG相连,如图4所示,MAX232电平转换芯片的第9,10引脚分别接单片机的10和11引脚。

DB9串口的第2,3引脚分别接MAX232电平转换芯片的7,8引脚。

通过MAX232的TTL电平和RS232的输入/输出端口,自动地调节了单片机串口的TTL电平信号和RS232的串行通信信号的电平匹配。

数据发送是由一条写发送寄存器(SBUF)的指令开始,随后在串行口由硬件自动加入起位和停止位,构成一个完整的帧格式,然后在移位脉冲的作用下,由TXD端串行输出。

一个字符帧发送完后,使TXD输出线维持在“1”状态下,并将串行控制寄存器SCON的TI位置“1",通知CPU可以接着发送下一个字符。

3 轿车空调智能温控系统的软件设计国产某型轿车系列车型的车内温度控制是采用冷暖完全合一型,制冷与加热使用一套温度控制系统,整个汽车温度控制系统可以通过六个受控装置来控制,它们分别是内外循环电磁阀、鼓风机调速模块、混合风门电机、压缩机电磁阀、暖水电磁阀和风向风门电机。

主程序流程图如图5所示,其中FO用于存放LED显示器的开关状态。

它的工作模式分为“正常运行模式”、“软关机模式”、“手动控制模式”和“自动控制模式”。

系统上电时,软件进入上电自检状态,这时系统会首先从监控芯片x25045读入上次断电前存入EEPROM的系统状态信息,初始化各个中断并恢复空调控制器到上次关机前状态。

经过上电初始化,智能温控系统会恢复到上次图3 ADC0809连接电路图4 单片机与PC机的串行接口图2 89C52单片机引脚图(下转第114页)114 | Techniques of Automation & Applications需要手动控制时可直接搏动各地址所对应的手动开关即可。

地址分配见表1。

5 结束语本系统自投入使用以来运行稳定,未发生任何故障。

事实证明以PLC为控制核心的水处理自动控制系统,完全能满足水表1 输入地址分配表作者简介:印涛(1982-),男,助理工程师,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油田注气锅炉及其水处理自动控制方面的工作。

处理的生产要求,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企业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1] 宋业林.锅炉水处理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7.[2] 周欣欣,李洋.基于PLC的电厂软化水监控系统的实现[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6,27(6):40-41.[3] 杨公源.可编程控制器(PLC)原理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10.作者简介:赵宇(1971-),男,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关机前的“正常运行模式”。

此时,通过温度调节按键可以设定需要的温度值,温度传感器定时检测车厢温度,显示器显示温度设定值和温度测量值,混合风门的开度会根据温差和温差变化自动调节,温控系统能够与PC机通过串口通讯交换数据。

按一下“ON/OFF”键,可使温控系统进入“软关机模式”。

此时,系统不能再进行温度检测、温度设定和串行通讯,显示器熄灭,混合风门步进电机停止运转。

同时,系统在关机前自动把温控系统的状态信息(如混合风门的开度位置,自动控制模式下的温度设定值或手动控制模式下的风门档位值)保存到X25045的EEPROM中。

如果再按一下“ON/OFF"键,系统将恢复到“正常运行模式”。

当处于“手动控制模式”时,可以直接调节混合风门开度档位(由全制冷到全加热分为5档)。

当处于“自动控制模式”时,智能温控系统根据温度设定值与测量值的偏差自动调节混合风门的开度,使车厢温度能满足乘客期望的舒适度要求。

4 结束语随着智能化控制理论的发展和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舒适性要求的提高,对于影响温度的调节机构,除混合风门外,还有其他一些环节,如采暖系统热水阀的开度,空气压缩机的启停,制冷剂的流量控制等等,要使空调工作于最佳状态,对上述环节的控制也是有必要的;除此之外,为使车厢内的空气环境能满足乘客更高的舒适性要求,还必须对包括车厢湿度、清洁和二氧化碳浓度等物理量进行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1] 何立民,单片机高级教程---应用与设计[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0.[2] 李朝青,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0.(上接第108页)图5 主程序流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