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12月月考试题 (3)

合集下载

2013年12月高二化学选修四——月考测试题

2013年12月高二化学选修四——月考测试题

高二化学月考测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4小题,1-20每题2分,21-24每题3分,共5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反应中,属于水解反应且使溶液显酸性的是()A.NH4+ + H2O NH3·H2O + H+ B.HCO3- + H2O CO32- + H3O+C.S2- + H2O HS-+ OH-D.NH3 +H2O NH4+ +OH-2.下列有关“电离平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电解质在溶液里达到电离平衡时,分子的浓度和离子的浓度相等B.电离平衡时,由于分子和离子的浓度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说电离平衡是动态平衡C.电离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就会发生移动D.电解质达到电离平衡后,各种离子的浓度相等3.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只存在一种分子的是().A NaF B.NaHS C.HNO3D.HClO4 已知一种c(H+)=1×10-3mol·L-1某酸溶液跟一种c(OH-)=1×10-3mol·L-1某碱溶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

其原因可是()A.稀的强碱与浓的强酸反应B.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一元强酸和一元弱碱反应C.浓的弱酸与稀的强碱溶液反应D.生成一种强酸弱碱盐5.在稀氨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体系:NH3·H2O NH4++OH-,当增大溶液的pH时,c(NH4+) 会()A.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B.增大 C.减小 D.无变化6.将pH=1的盐酸平均分为2份,1份加适量水,另一份加入与该盐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适量NaOH溶液后,pH都升高1,则加入的水与NaOH溶液的体积比为()A.9 B.10 C.11 D.127.有一种含氨和氯化铵物质的量相等的混合溶液,其pH为9.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氨水的电离作用大于氯化铵的水解作用B.氯化铵的水解作用大于氨水的电离作用C.氨水的存在抑制了氯化铵的水解 D.氯化铵的存在抑制了氨水的电离8.将0.lmol∙L-1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c(H+)和c(OH-)都减小 B.溶液中c(H+)增大C.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 D.溶液的pH增大9.室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0-5mol·L-1,则其溶质可能是()A.CH3COOH B.H2SO4 C.NaOH D.Na2CO310在理论上不能用于设计成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A. 4Fe(OH)2(s)+2H2O(l)+O2(g)===4Fe(OH)3(s)ΔH<0B.CH3CH2OH(l)+3O2(g)===2CO2 (g)+3H2O(l)ΔH<0C.Al(OH)3(s)+NaOH(aq)===NaAlO2(aq)+2H2O(l)ΔH<0D.H2(g)+Cl2(g)===2HCl(g)ΔH<011.11.已知,往0.1mol∙L-1的氨水中滴入酚酞试液时,溶液将呈现粉红色。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二12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二12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化学(选修)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I 127 F 19 Ag 108 Ba 137Ⅰ卷(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题包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室温下,0.1 mol·L-1CH3COONa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均减少B.若电工操作中将铝线与铜线直接相连,会导致铜线更快被氧化C.铅蓄电池放电过程中,正极与负极的质量均增加D.一定条件下,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并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2.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c(OH-)/c(H+)=10-12的溶液中:NH+4、Cu2+、NO-3、SO2-4B.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的溶液中:NH+4、K+、Cl-、I-C.0.1 mol·L-1的NaHCO3溶液中:Al3+、K+、Cl-、SO2-4D.水电离产生的c(OH-)=10-12 mol·L-1的溶液中:Na+、Al3+、Cl-、NO-33.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久置氯水pH变小B.温度升高,Kw增大C.工业生产硫酸,通入过量的空气,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D.高温比常温有利于NH3的合成4.在容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5 mol A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同时发生下列两个反应:(1)2A(g)2B(g)+C(g);(2)A(g)C(g)+D(g)。

当达到平衡时,测得c(A)=2.5 mol·L-1,c(C)=2.0 mol·L-1。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达到平衡时c(B)为1.0 mol·L-1B.达到平衡时c(B)=2c(D)C.达到平衡时c(D)为2.0 mol·L-1D.达到平衡时A的总转化率为40%5.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用氨水吸收足量的SO2气体:2OH-+SO2 =SO2-3+H2OB.Ca(HCO3)2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HCO-3+Ca2+ +OH-=CaCO3↓+H2OC.NH4Al(SO4)2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A13++4OH-=AlO-2+2H2OD.NaClO将污水中的NH3氧化成N2:3ClO-+2NH3 =N2↑+3C1-+3H2O6.氢气与氧气生成水的反应是氢能源应用的重要途径。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12月)月考化学试题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12月)月考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题3分,共48分)1.下列物质按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组合正确的是( )2.A.一定条件下,水由气态变成液态B.高温高压条件下使石墨转变成金刚石C.4NO2(g)+O2(g)=2N2O5 (g)D.CaCO3(s)=CaO(s)+CO2(g)3.下列是4位同学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章后,联系工业生产实际所发表的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B.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C.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提高原料转化率D.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原料尽可能多地转化为产品4.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温度越高,催化剂的催化效果越好B.汽车排气管上的“催化转化器”能减少有害气体排放C.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D.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但不能改变反应热5.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灼烧,能得到原物质的是( )①NaAlO2②FeCl3③硫酸铝④绿矾⑤高锰酸钾⑥硝酸银⑦碳酸氢钙⑧MgCl2⑨Na2SO3⑩CaCl2A、①③⑤⑥⑧⑩B、②③④⑤⑨⑩C、③⑤⑦⑩D、①③⑩6.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氧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B.合成氨工厂通常采用高压(20MPa~50Mpa)条件,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C.在实验室里,可用碳酸钙粉末和稀盐酸制得二氧化碳气体;D.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7.下列操作中,能使电离平衡H2O H++OH-,向右移动且溶液呈酸性的是()A.向水中加入NaHSO4溶液B.向水中加入Al2(SO4)3固体C.向水中加入Na2CO3溶液D.将水加热到100℃,使pH=68.25℃时,在浓度为1 mol·L-1的(NH4)2SO4、(NH4)2CO3、(NH4)2Fe(SO4)2溶液中,测其c(NH+4)分别为a、b、c(单位:mol·L-1)。

江苏省苏州五中2013-201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化学试题

江苏省苏州五中2013-201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化学试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摩尔是表示物质所含质量多少的单位B .摩尔质量就等于物质式量的6.02×1023倍. C .HNO 3的摩尔质量是63gD .硫酸和磷酸的摩尔质量相等3、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mol/L 的NaCl 溶液950mL ,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NaCl质量分别是 A .950mL ,111.2g B .500mL ,117g C .1000mL ,117g D .任意规格,111.2g4、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②沼气和石油都是可再生能源;③冰和干冰既是化合物又是纯净物;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⑤盐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⑥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⑦豆浆和雾都是胶体。

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⑤⑥ C .③⑤⑥⑦ D .①③④⑦ 5、下列表达方式错误的是A .溴化钠的电子式:B .S 2-的结构示意图:C .O —18的原子符号:O 188D .CO 2分子的结构式:O =C =O6、下列物质转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A .SO 32-→SO 2 B .HCl→Cl 2C .Na→Na +D .CO 2→CO7、若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mol 过氧化钠与足量水反应转移2N A 个电子 B .24克03和标准状况下11.2L 氮气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C .1.8克重水(D 2O )中所含质子数为N AD .100 mL 1.5mol /L 氯化镁溶液中含0.15 mol Cl -8、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A .NaOHB .NaClC . 蔗糖D .H 2SO 49、下列金属冶炼的化学反应原理,错误的是A .2NaCl(熔融) 电解2Na + Cl 2↑ B .MgO + H 2 Mg + H 2OC .Fe 3O 4 + 4CO3Fe + 4CO 2 D .2HgO 2Hg + O 2↑10、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中的溴B .用蒸馏的方法制取蒸馏水C .用过滤的方法除食盐水中的泥沙D .用加热的方法除碳酸钠中碳酸氢钠 1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 A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B .检验铁粉与水蒸气反应产生的氢气 C .配制150 mL 0.10 mol·L -1盐酸 D .分离两种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互溶混合物 12、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 SO 2可用于漂白纸浆 ② SiO 2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③ NH 3可用作制冷剂 ④氯气可用于消毒和制造漂白粉 A .①② B.①②③ C .②③④ D.都正确13、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发生水解的是 A .葡萄糖B .淀粉C .乙酸乙酯D .油脂14、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A .胶体的分散质能通过滤纸空隙,而浊液的分散质不能B .产生丁达尔现象C .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 ~100nm 之间D .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15、下列气体中,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氢氧化钠干燥的是A. CO 2B. NH 3C. SO 2D. N 2 1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铁粉加入稀硫酸中:2Fe + 6H+ = 2Fe3+ + 3H2↑B.氢氧化钡溶液跟稀硫酸反应 Ba2+ + OH-+ H++ SO42-= BaSO4↓+ H2OC.钠和水的反应:Na + H2O = Na+ + 2OH- + H2↑D.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 + 3NH3•H2O = Al(OH)3↓+ 3NH4+17、在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2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H4+、Ba2+、Cl—、NO3—B、.K+、AlO2—、Cl—、SO42—C.、Ca2+、Mg2+、NO3—、HCO3—D、.Na+、Cl—、CO32—、HSO32—18、可以用来断定碳酸氢钠粉末中是否混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法是A.加热时有无气体放出B.滴加盐酸时有无气泡放出C.溶于水后,滴加氯化钙溶液有无白色沉淀生成D.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无白色沉淀生成19、只用一种试剂可区别Na2SO4、MgCl2、Al2(SO4)3、FeCl3四种溶液,这种试剂是A.AgNO3B.H2SO4C.BaCl2D.NaOH20、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且溶液无色的是()A.Na+Ag+OHˉ Cl-B.Na+Cu2+SO42-NO3-C.Mg2+Na+ SO42-Cl-D.Ba2+ HCO3-SO42-K+21.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通常只能用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表示B.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并不只是温度和催化剂C.化学平衡状态指的是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相等时的状态D.催化剂既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又能提高原料利用率或转化率22. 某学生用锌片、铜片、发光二极管、滤纸、导线等在玻璃片制成如右图所示的原电池,当滤纸用醋酸溶液润湿时,二极管发光。

2022-2023学年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2022-2023学年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和科技都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天宫二号”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B .施肥时,草木灰不能与铵盐混合使用,是因为它们之间发生反应会降低肥效C .明矾常用作净水剂,是因为它能够消毒杀菌D .14C 可用于文物年代的鉴定,14C 与12C 互为同素异形体 【答案】B【详解】A .碳纤维主要成分为碳的单质,不是有机物,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A 错误;B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碳酸钾是强碱弱酸盐,水解使溶液显碱性,铵盐和OH -离子会发生反应:+-432NH +OH =NH +H O ,从而使肥效降低,B 正确;C .明矾是常用净水剂,其原理是:明矾内的铝离子水解后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水中的杂质形成沉淀而使水澄清,但是它没有强氧化性,所以不能杀菌消毒,C 错误;D .12C 和14C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D 错误;故答案选B 。

2.下列有关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 .对于反应H 2(g)+Cl 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 不相同B .C(s ,金刚石)=C(s ,石墨)ΔH<0,说明石墨比金刚石稳定C .热化学方程式的ΔH 大小与化学计量数有关D .若反应物的键能总和小于生成物的键能总和,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答案】A【详解】A .同一反应,在相同条件下的焓变不随反应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反应H 2(g)+Cl 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 相同,故A 错误;B .已知C(s ,金刚石)=C(s ,石墨)ΔH<0,则石墨具有的能量低于金刚石具有的能量,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越稳定,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B 正确;C .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则热化学方程式的ΔH 大小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关系,故C 正确;D .焓变等于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减去成键释放的能量,反应物的键能总和小于生成物的键能总和,焓变为负,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D 正确;故选:A 。

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青岛二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化学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30分.1.农村地区处理植物秸秆有多种方法,下列提出的几种方法中,不恰当的是A .通过发酵、氨化、固化成型等过程处理后用作牲畜饲料B .把秸秆直接或堆积腐熟后施入土壤C .就地燃烧,成为草木灰作为植物的钾肥D .通过化学的有关原理将秸秆通过技术制成甲烷作燃料2.某结晶水合物化学式X·nH 2O ,其相对分子质量为M ,在25℃时,Ag 该结晶水合物溶于Bg 水中即可达到饱和,形成密度为D g/cm 3的饱和溶液VmL ,下列表达式中不正确的是( )A .该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0A(M-18n)%MVDB .溶质X 在25℃时的溶解度为100A(M-18n)BM+18An克C .该饱和溶液的密度为3(A+B)g/cm V D .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00DA MVmol/L3.电解硫酸铵的废水可制备硫酸和化肥,电解装置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 极为电源的负极B .4NH +通过阳膜移向N 室C .电解过程中原料室溶液pH 升高D .M 室电极反应式为2H 2O-4e -=O 2↑+4H +4.常温下,向一定浓度的Na 2R 溶液中滴入稀硫酸,粒子浓度与混合溶液pH 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已知:H 2R 是二元弱酸,Y 表示2-(R )(HR )c c -或2(HR )(H R)c c -,pY=-lg Y ,题中涉及浓度的单位为mol•L -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曲线m 表示p 2-(R )(HR )c c -与混合溶液pH 的变化关系B .a12a22(H R)(H R)K K =103.9C .NaHR 溶液中存在:c (Na +)<c (HR -)+2c (R 2-)D .滴加稀硫酸的过程中,2-2+2(R )(H )(H R)c c c ⋅保持不变5.天然溶洞的形成与水体中含碳物种的浓度有密切关系。

2021-2022年高二12月月考化学试题 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二12月月考化学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二12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化学试卷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第(5)页至第(6)页。

2、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标号涂黑。

答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试卷答题卡和机读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1.以下离子①H+、②Cl-、③Al3+、④K+、⑤SO42-、⑥OH-、⑦NO3-、⑧NH4+中,基本上不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是()A.①③⑤⑦⑧B.②④⑥⑦C.②④⑤⑦D.②④⑥⑧2.下列关于溶液的酸碱性说法正确的是()A.pH=7的溶液一定是中性B.若某盐溶液呈酸性或碱性,一定是由于该盐发生了水解反应C.c(H+) <c(OH-)的溶液一定呈碱性D.在100°C时,纯水的pH<7,因此显酸性3.已知t℃时K W=1×10-12,,该温度下,某溶液中的c(H+)=1×10-7 mol/L,则该溶液() A.呈中性B.呈酸性C.呈碱性D.不确定4.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下列溶液pH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Na2CO3、NaHCO3、NaCl、NH4Cl B.Na2CO3、NaHCO3、NH4Cl、NaCl C.Na2CO3、NaCl、NH4Cl、NaHCO3D.Na2CO3、NH4Cl、NaHCO3、NaCl 5.下列操作中,能使电离平衡H2OH++OH-向右移动且溶液呈酸性的是()A.向水中加入NaHSO4溶液B.向水中加入Al2(SO4)3固体C.向水中加入Na2CO3溶液D.将水加热到100℃,使pH=66.pH=1的两种酸溶液X和Y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酸X比酸Y产生的氢气多,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X是强酸,Y是弱酸 B.X是弱酸,Y是强酸C.X是二元酸,Y是一元酸D.无法判断X、Y的上述性质7.25℃将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H和NaOH溶液混合,欲使混合液的pH=7,则CH3COOH 溶液的体积V1和NaOH溶液的体积V2的关系是()A.V1=V2B.V1>V2C.V1<V2D.V1≥V28.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并灼烧(低于400℃),可以得到该物质固体的是()A.氯化铝B.碳酸氢钾C.偏铝酸钠D.高锰酸钾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盐酸所需氢氧化钠多于醋酸B.将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各稀释一倍,两者的c(OH-)均减少到原来的一半C.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10-10 mol/L,该溶液可能是盐酸D.如果将一定浓度的醋酸进行适当稀释,则醋酸中所有离子的浓度都将变小10.用水稀释0.1mol/L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A.B.C.c(H+)和c(OH-)的乘积D.OH-的物质的量11.若pH=3的酸溶液和pH=11的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其原因可能是() A.生成了一种强酸弱碱盐B.弱酸溶液和强碱溶液反应C.强酸溶液和弱碱溶液反应D.一元强酸溶液和一元强碱溶液反应12.在相同温度时,100mL0.01mol•L-1的醋酸溶液与10mL 0.1mol•L-1的醋酸溶液相比较,下列数值中,前者大于后者的是()A.H+的物质的量B.醋酸的电离常数C.中和时所需NaOH的量D.CH3COOH的物质的量13.某溶液中在25℃时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1×10-12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CO3-离子在该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B.该溶液的pH一定是12C.向该溶液中加入铝片后,一定能生成氢气D.若该溶液的溶质只有一种,它一定是酸或碱14.①pH=2的CH3COOH溶液;②pH=2的HCl溶液;③pH=12的氨水;④pH=12的NaOH溶液。

河南省武陟县第一中学东区2013-201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武陟县第一中学东区2013-201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二12月月考化学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3分,共54分)1.有机物按照官能团分类应属于()A.酚B.芳香烃C.醇D.醛2.下列命名或说法正确的是()A.的名称是2,5,6-三甲基-4-乙基庚烷B.常压下,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的沸点依次增大C.的名称是2,3,5,5-四甲基-4,4-二乙基己烷D.2,3-二甲基-1-丁烯3.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A与CH2OHB、CH3(CH2)4CH3与(CH3)2CHCH(CH3)2C、C17H35COOH与C15H31COOHD、CH3OH与HOCH2CH2OH4.有机物中,同一平面上碳原子最多数目和同一直线上的碳原子最多数目分别为A.11、4 B.10、3C.12、3 D.13、45.. 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1.2L的戊烷所含的分子数为0.5 N AB.26g乙炔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3 N AC.标准状况下,11.2 L CCl4所含分子数为0.5 N AD.现有乙烯、丙烯、丁烯的混合气体共14g,其原子数为3 N A7.有八种物质:①甲烷②苯③聚乙烯④聚异戊二烯⑤2-丁炔⑥环己烷⑦邻二甲苯⑧环己烯,既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又能与溴水反应使之褪色的是A.①④⑤⑧B.④⑤⑧C.②⑤⑦⑧D.③④⑤⑦⑧8.分子式为C10H14的单取代芳烃,其可能的结构有A.2种 B.3种 C.4种 D.5种9.苯环结构中不存在C-C单键与C=C双键的交替结构,可以作为证据的是:①苯不能因反应使溴水褪色②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③苯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④经测定,邻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⑤经测定,苯环上碳碳键的键长相等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③D.①②10.为了检验氯乙烷中含氯元素,试从①~⑥各步实验操作中,必要的实验操作及合理的顺序是:①加热;②加入蒸馏水;③加入硝酸银溶液;④加入氢氧化钠溶液⑤加入氢氧化钠的醇溶液;⑥加入硝酸溶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a 河北省衡水市景县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12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每小题2分,共60分) 1.常温下,下列溶液的pH大于7的是( ) A.NH4Cl B.Al2(SO4)3 C.NaHCO3 D.Na2SO4 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能正确表示物质的燃烧热的是( ) A.CO(g)+1/2O2(g) =CO2(g);△H=-283.0kJ/mol B.C(s)+1/2O2(g) =CO(g);△H=-110.5kJ/mol C.H2(g)+1/2O2(g) =H2O(g);△H=-241.8kJ/mol D.2C8H18(l)+25O2(g) =16CO2(g)+18H2O(l);△H=-11036kJ/mol 3.下列固体物质溶液水,再将其溶液加热,蒸发结晶、再灼烧,能得到化学组成与原固体物质相同的是( ) ①胆矾 ②氯化铝 ③硫酸铝 ④NaHCO3 ⑤氯化铜 A.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全部 4.反应A+3B=2C+2D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 ①v(A)=0.15mol/(L·s)②v(B)=0.6mol/(L·s) ③v(C)=0.4 mol/(L·s)④v(D)=0.45 mol/(L·s) 该反应进行的快慢顺序为( ) A.④>③=②>① B.④<③=②<① C.①>②>③>④ D.④>③>②>① 5.将浓度为0.1mol•L-1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

A.c(F-) B.Ka(HF) C.)()(HcFc D.)()(HFcFc 6.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度,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 )①NaOH固体 ②H2O ③NH4Cl固体 ④CH3COONa固体 ⑤NaNO3固体 ⑥KCl溶液 A.②④⑤⑥ B.①② C.②③⑤ D.②④⑥ 7.下列关于溶液酸碱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pH=7的溶液呈中性 B.中性溶液中一定有c(H+)=10-7mol/L C.c(H+)=c(OH-)的溶液呈中性 D.在100℃时,纯水的pH<7,因此呈酸性 a a 8.已知2SO2(g)+O2(g) 2SO3(g) △H=-197kJ•mol-1.向同温、同体积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气体:(甲) 2mol SO2和1mol O2;(乙) 1mol SO2和0.5mol O2;(丙) 2mol SO3。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 A.容器内压强P:P甲=P丙<2P乙 B.SO3的质量m:m甲=m丙>2m乙 C.c(SO2)与c(O2)之比k:k甲=k丙=k乙D.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数值Q:Q甲=Q丙>2Q乙 9.已知反应:2CO(g)=2C(s)+O2(g)。设△H和△S不随温度而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低温下是能自发进行 B.高温下能自发进行 C.低温下不能自发进行,高温下能自发进行 D.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10.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熵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的熵变与反应的方向无关 B.化学反应的墒变直接决定了反应的方向 C.熵值增大的反应都是混乱度增大的反应 D.熵值增大的反应都能自发进行 11.相同温度下,两种氨水A、B,浓度分别是0.2 mol/L和0.1 mol/L,则A和B的OH-浓度之比( ) A.大于2 B.小于2 C.等于2 D.不能确定 12.在稀氨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体系:NH3·H2ONH4+ + OH-,当增大溶液的pH时,c(NH4+)会( ) A.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B.增大 C.减小 D.无变化 1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 A.HCOOH+H2OHCOO-+H3O+ B.CO2+H2OHCO3-+H+ C.CO32-+H2OHCO3-+OH- D.HS-+H2OS2-+H3O+ 14.已知反应:2NO(g)+Br2(g)2NOBr(g) △H=-a kJ·mol-1 (a>0),其反应机理如下 ①NO(g)+Br2(g)NOBr2(g) 快 ②NO(g)+NOBr2(g)2NOBr(g) 慢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速率主要取决于②的快慢 B.NOBr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正反应的活化能比逆反应的活化能小a kJ·mol-1 D.增大Br2(g)浓度能增加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目, 加快反应速率 a a 15.高氯酸、硫酸、硝酸和盐酸都是强酸,其酸性在水溶液中差别不大.以下是某温度下这四种酸在冰醋酸中的电离常数: 酸 HClO4 H2SO4 HCl HNO3 Ka 1.6×10-5 6.3×10-9 1.6×10-9 4.2×10-10 从以上表格中判断以下说明不正确的是( ) A.在冰醋酸中硫酸的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42- B.在冰醋酸中高氯酸是这四种酸中最强的酸 C.在冰醋酸中这四种酸没有完全电离 D.水对于这四种酸的强弱没有区分能力,但醋酸可以区分这四种酸的强弱 16.在一定条件下,相同pH的硫酸和硫酸铁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分别是10-amol/L和10-bmol/L,在此温度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17.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五点KW间的关系:BB.若从A点到E点,可采用:温度不变在水中加入少量的酸 C.若从A点到C点,可采用:温度不变在水中加入适量的NH4Cl固体D.若处在B点时,将pH=2的硫酸与pH=10的KOH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中性 18.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A和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xB(g)2C(g)达到平衡后,在不同的时间段,分别改变影响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反应速率分别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a A.8min前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8mol/ (L·min) B.30min时扩大容器的体积,40min时升高温度 C.反应方程式中的x=1,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30min和54min的反应的平衡常数均为4 19.用pH试纸测定某无色溶液的pH时,规范的操作是( )A.将pH试纸放入溶液中观察其颜色变化,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B.将溶液倒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C.用干燥的洁净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置于表面皿的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D.在试管内放入少量溶液,煮沸,把pH试纸放在管口,观察颜色,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2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某醋酸溶液的pH=a,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b,则b>a B.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中,加入NH4Cl至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pH<8.2 C.若1mL pH=1的盐酸与100mL 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则NaOH溶液的pH=11 D.1.0×10-3mol·L-1盐酸的pH=3.0;1.0×10-8mol·L-1盐酸的pH=8.0 21.根据热化学方程S(s)+O2(g)=SO2(g)△H=-297.23kJ/mol(反应在298K,101kPa下发生)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况下,燃烧1mol S(s)放出的热量为297.23kJ B.S(g)+O2(g)=SO2(g)放出的热量大于297.23kJ C.S(g)+O2(g)=SO2(g)放出的热量小于297.23kJ D.形成1molSO2的化学键所释放的总能量小于断裂1molS(s)和1molO2(g)的化学键所吸收的总能量 22.已知25℃时,Ksp(BaSO4)=1.1×10-10。则在5.0%的Na2SO4溶液中(假设溶液的密度为1 g·cm-3),Ba2+的最大浓度是( )

A.4.2×10-10 mol·L-1 B.8.4×10-10 mol·L-1 a a C.3.1×10-10 mol·L-1 D.5.8×10-10 mol·L-1 23.现有浓度为0.1 mol·L-1的NaHSO3和NaHCO3两种溶液,两种溶液中各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存在下列关系(R表示S或C),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 A.c(Na+)>c(HRO3-)>c(H+)>c(RO32-)>c(OH-) B.c(H+)+c(H2RO3)=c(RO32-)+c(OH-) C.c(Na+)=c(HRO3-)+c(H2RO3)+2c(RO32-) D.c(Na+)+c(H+)=c(HRO3-)+c(RO32-)+c(OH-) 24.已知:H2(g)+Br2(g)=2HBr(g) ;△H=-72kJ/mol.蒸发1mol Br2(l)需要吸收的能量为30kJ,其它相关数据如下表: 化学物质 H2(g) Br2(g) HBr(g) 1mol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 需要吸收的能量/KJ 436 260 a

则上述表格中的a值为( ) A.404 B.344 C.369 D.738 25.下列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氨水和氯化铵的pH=7的混合溶液中:c(Cl-)=c(NH4+) B.pH=1的一元酸和pH=13的一元碱等体积混合:c(OH-)=c(H+) C.0.1mol·L-1的硫酸铵溶液中:c(NH4+)>c(SO42-)>c(H+)>c(OH-) D.0.1mol·L-1的硫化钠溶液中:c(OH-)=c(H+)+c(HS-)+c(H2S) 26.在t℃时,AgBr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又知AgCl的Ksp=4×10-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t℃时,AgBr的Ksp为4.9×l0-13 B.在AgBr饱和溶液中加入NaBr固体,可使溶液由c点到b点 C.图中a点对应的是AgBr的不饱和溶液 D.在t℃时,AgCl(s)+Br-(aq)⇌AgBr(s)+Cl-(aq)平衡常数K≈81627.自然界地表层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作用后变成CuSO4溶液,向地下深层渗透,遇到难溶的ZnS或PbS,慢慢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