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历史七下《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word学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导学案北师大版

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学习目标1.记住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的姓名;记住唐玄宗前期的主要年号和唐朝鼎盛时期的名称。
2.归纳武则天和唐玄宗的治国政策。
3.分析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前期国力强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共同原因。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1.我国唯一的女皇帝名字叫什么?她的国号是什么?2.武则天的政绩有哪些?3.唐玄宗治理国家的措施有哪些?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后(武则天)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
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
——《资治通鉴》卷二0五材料二: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上承“贞观”,下启“开元”)——郭沫若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评价武则天。
2.根据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
唐玄宗和他的祖父唐太宗有哪些相似之处?三、巩固检测1.如果说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盛世,那么盛世中的盛世则是在( )A.贞观年间B.武则天统治期间C.开元年间D.天宝年间2.下列哪些是开元盛世时期出现的现象?( )①监狱里犯人不多,判死刑的人很少②耕地面积扩大,全国达8亿亩③“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④“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大唐王朝的“二圣”是指()A.唐太宗和唐玄宗B.唐太宗和武则天C.唐玄宗和武则天D.唐高宗和武则天4.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治国举措的共同之处是()A.设节度使B.抗击突厥C.重用人才D.建立行省制度参考答案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1.武则天、周(史称武周)2.政治方面:第一、打击旧的士族势力。
第二、发现.重用有才干的人。
经济方面:重视农业生产,继续推行轻徭薄赋的政策。
主要表现在:①亲自编订并颁发农书指导农业生产。
②鼓励兴修水利,栽桑养蚕,开垦荒地。
③下令减免赋役。
武则天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经济文化继续发展,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3.①重用德才兼备的人为官。
七年级下册《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学案北师大版范文

七年级下册《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学案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学案北师大版 第三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教案示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女皇武则天和开元盛世,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学习社会经济繁荣,培养学生总结政治与经济的关系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学习、练习,课后自我检测,掌握基本知识。
通过填写乾隆武则天无字碑,正确评价武则天。
采用合作学习与学习相情度与价值观通过女皇武则天通过学习盛世,女皇武则天和开元盛世难点对武则天的评价教学思路:通武则天与唐玄宗有人的史实的了解“用贤则昌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生领着复习:什么贞观之治”?是由治的? (二)布考题,让学生迅速全文: 1对于天,你了解多少? 、什么是开元盛世什么会出现开元盛局面? (三)分析: 1、对于第一个问学生自由回答2、对于个问题,先提问学如果此学生是想像回答,想像合理有的同学说轻兵役、徭役,然后引导认识到:开元盛、由学生补充讲述衰亡 再请同思考:的最后学生总结人4、通朝和唐接下来请1、加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
3、200年在美国“”事件整个美国带来了 4、以色列与巴坦的冲突,这冲突不能给人民5、为经济提供了有利件,那么唐朝社会出(1)农业生主要讲述发明与使进的生产工具:曲辕犁 (2)手工业(3口(4)疆域(总结:唐朝由于天和唐玄宗重用人锐意改一个国家,一个民想立足于世界2、政治济的关系极为密切此五)评价:这堂用公开价和个体评个体自我评主要是以下几种情况: 1、搜集资料的; 2、上课发言况; 3、上课同讨论的情况; 4后写小论在这当中对结果。
北师大版历史七下《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word学案

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学案•精题精讲例i在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侨、华人集聚的地方称作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A.文景之治B.开皇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例2唐玄宗是很有才能的政治家,他采取的改革措施不包括A.制定《唐律疏议》B.重用贤能,改革吏治C.改革军事制度D.改革财政和漕运制度•我夯基我达标1.下列哪个皇帝统治时期是唐朝最强盛的时期()A.唐太宗B.唐玄宗C.武则天D.唐咼宗2.下列与开元盛世无关的是()A.大运河的开凿及作用B.重用贤能,整顿吏治C.改国号为周,颁布《姓氏录》D.人口由唐初不足300万户增至1000多万户3.唐朝最盛时,其疆域东达()A.蒙古高原B.黑龙江C.安东D.新疆4.下列发明使用于唐朝,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的是()①曲辕犁②筒车③翻车④犁耕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5.唐朝农民创制了一种新的灌溉工具叫()A.翻车B.筒车C.水排D.耧车6.武则天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被列为一等的姓氏是()A.李氏B.武氏C.谢氏D.袁氏7.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共同点是()A.社会较为安定,阶级矛盾相对缓和B.国力强盛C.社会经济高度繁荣D.疆域空前辽阔8.下列与武则天有关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A.代唐高宗执政,初显管理才能B.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C.武周政治时期,社会经济达到前所未有的极盛时期D.史称其统治有贞观遗风北9.下列历史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开元盛世②贞观遗风③贞观之治西首都南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③①D.②①③•我综合我发展10.填写唐朝的疆域。
11.有位阿拉伯商人来到广州,拜见一位唐朝官员。
他透过丝绸衣服看到官员胸口上有粒黑痣,惊奇地问:您胸前的痣,怎么能透过两层衣服还看得见?”官员哈哈大笑,请客人再靠近观察,原来他身上穿了五件丝绸衣服。
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问题?参考答案:说明唐朝丝织技术高超,丝绸质地很薄。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 气度恢宏的隆盛时代 优质学案

第3课气度恢宏的隆盛时代【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女皇武则天和唐玄宗的统治措施,唐朝社会经济繁荣的表现。
能力目标:理解武则天和唐玄宗的统治与社会经济的繁荣之间的相互联系。
情感目标:通过对武则天和唐玄宗用人的学习,明白“用贤则昌,失贤则亡”的道理;学习唐朝社会济的繁荣,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奋发学习的决心。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如果说唐太宗开创了大唐帝国的宏伟基业,那么继承他的事业使唐朝步入鼎盛时期的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和唐玄宗。
你想领略唐朝前期的盛世风采吗?二、整体感知:快速浏览课文,说出本课所有子目。
:细读课文,梳理知识,填写要点。
1、称帝: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她相继废掉中宗与睿宗,自称皇帝,国号。
①,严厉打击反对自己的元老重臣、勋贵旧族,以打破大族控制政局、垄断高官的局面。
2、统治措施:②改为,将武氏列为一等,提高有军功士兵的政治地位。
③大力发展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④注重减轻,采取各种措施发展社会生产。
3、结果:人口明显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开拓,史称有,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①“贞观遗风”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1、出现的原因:②唐玄宗很有才能,即位后重用。
③大力整顿,对军事制度、财政制度、漕运制度等进行一系列改革。
2、概况及结果:唐玄宗统治前期,年号,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和的发明、使用,增加了粮食产量。
③人口:唐初政府控制的人口不足户,唐玄宗时增至户。
④疆域:唐朝最盛时,疆域东至,西迄,北达,南抵。
四、自主探究:1、唐朝前期繁盛局面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带给我们什么启示?(请结合第二、三课内容回答)2、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在治理国家方面有哪些相似之处?他们的做法对我们今天的国家建设有什么启示?五、自我测评:1、历史上对武则天统治时期的评价是()A、开元盛世B、文景之治C、“贞观遗风”D、贞观之治2、下列关于“开元盛世”的叙述,错误的是()A、出现在唐玄宗统治前期B、史称唐玄宗的统治有“贞观遗风”C、唐玄宗重用姚崇、宋璟D、唐朝进入全盛时期3、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来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②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④都重视生产技术的改进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4、郭沫若赞扬武则天的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其最主要的原因是()A、武则天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B、武则天建立了唐朝C、武则天是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D、武则天掌握了唐朝的大权5、“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 气势恢宏的隆盛时代 教案

第三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女皇武则天和开元盛世,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学习社会经济繁荣,培养学生总结政治与经济的关系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女皇武则天,使学生认识武则天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女政治家。
了解开元盛世的繁荣,增强名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女皇武则天和开元盛世教学难点:认识社会发展的因素,理解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教学方法:通过课堂学习、练习,掌握基本知识。
通过阅读、叙述事迹,填写乾隆武则天无字碑,正确评价武则天。
采用合作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探究式学习。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请学生回忆贞观之治的相关内容。
引出武则天的统治。
二、新课学习1、设问:你知道中国唯一的女皇是谁吗?她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当上皇帝的呢?2、引导生说说武则天的相关事迹,了解武则天是怎样成为皇帝的。
小组探究武则天是如何巩固其统治的?3、指导学生试填无字碑,正确评价武则天。
4、展示唐玄宗的图片及相关资料,请学生说说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及表现。
5、展示唐朝经济繁荣的一系列图片,引导学生从农业、手工艺、人口和疆域等方面归纳唐朝经济繁荣的具体表现。
6、由学生补充讲述唐朝衰亡的史实,以便使学生对唐朝兴衰有个完整的了解和掌握。
三、巩固小结组织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人的统治做比较分析,了解推动社会发展的因素,理解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四、课堂练习用多媒体呈现习题,学生练习。
巩固课堂效率。
板书设计:第三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一、女皇武则天1、重用酷吏,打击反对她的元老大臣,发展中央集权。
2、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
3、大力发展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科举制度。
4、大力发展农业,注重减轻农民负担。
二、唐玄宗与开元盛世1. 重用贤能,大力整顿吏治。
2. 进行改革(军事制度、财政制度、漕运制度)。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局稳定,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史称“开元盛世”。
三、社会经济繁荣1、农业:曲辕犁、筒车。
北师大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 气度恢宏的隆盛时代》word教案 (1)

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2、了解唐代社会经济繁荣的表现能力目标:1、通过对基本事实的了解,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摄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实物图片的观察,培养学生辩证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和观察、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从唐朝气度恢弘的盛世风采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学生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发学习的决心,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学重点:武则天和唐玄宗统治的基本史实教学难点:理解武则天和唐玄宗有效统治与唐代社会经济繁荣的相互关系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程序: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播放视频,引出课题)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1、〔谈一谈〕你眼里的武则天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武则天的资料,结合对教材的预习,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武则天的认识。
2、〔写一写〕给武则天无字碑补写碑文展示视频,在前面认识武则天功过是非的基础上,分小组给无字碑补写碑文,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议一议〕开元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教师阐释《唐语林》中有关史料内容,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究开元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
4、〔想一想〕唐代社会经济繁荣的表现①提问:唐代社会经济的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②课件展示唐代农业、手工业、疆域和人口的相关图片,让学生感知唐代社会经济的繁荣。
三、畅谈收获,归纳小结①〔说一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②教师进行课堂小结。
四、课外延伸,思维拓展以撰写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评价唐玄宗。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学案 北师大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学案北师大版一、学习目标:1、武则天巩固统治的措施;2、了解开元盛世的概况;3、唐朝社会经济繁荣的表现。
二、预习导学:(一)女皇武则天:1、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巩固统治的措施:(1)武则天统治的前期,,严厉打击元老重臣等反对派势力,借此打破大族控制政局、垄断高官的局面;(2)武则天改为,使士兵因军功升至五品的也可借此提高其政治地位;(3)武则天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创立,亲自面试考生,重视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4)注重减轻农民负担,采取措施促进生产继续发展。
3、影响:人口明显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史称有,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二)开元盛世:是很有才能的政治家。
他即位后,、,对、、等进行一系列改革,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三)社会经济繁荣:表现:1、在农业生产方面,和的发明、使用,促进了土地开发,增加了粮食产量。
获得更大的自主性,提高了劳动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唐朝手工业在、、方面都超越了前代。
3、在商业方面:长安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
三、合作探究交流1、说一说你心目中的武则天。
2、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怎样重视人才的?他们的这些做法给当时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四、知识巩固延伸:阅读下列材料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请回答:(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2)材料中的“开元”是指谁的统治时期?(3)为什么称做“开元全盛日”?(4)“开元全盛日”是怎样出现的?(5)(6)(7)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同步练习新人教版一、单项选择题1.在唐朝前期的100多年中,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
其中,农业方面的表现有()①垦田面积逐渐扩大②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③发明并推广曲辕犁和筒车④开凿大运河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右图所示为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工具,形状“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
历史: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学案(北师版七年级下册)

第3课 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认定目标】(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通过学习,掌握武则天与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知道武则天和唐玄宗统治的措施。
【自主学习】一、女皇帝武则天(请你认真阅读教材13--14页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1.从皇后到皇帝:武则天在 (皇帝)在位期间及死后,独揽朝纲。
后来自己做了皇帝, 改国号为 。
她是我国历史上 的女皇帝。
2.统治措施:(1)重用酷吏,打破大族 、 的局面。
(2)改 为 ,将武氏列为一等。
提高 有军功的士兵的政治地位。
(3)大力发展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 。
不拘一格选拔 普通地主中的优秀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4)注意减轻 ,采取各种措施发展社会生产。
3.统治简评:社会生产继续发展,人口明显增长,边疆得到巩固, 史称有 ,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二、开元盛世(请你认真阅读教材15页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盛世出现: 统治前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 唐朝进入全盛时期被誉为 。
2.出现原因:(1)唐玄宗很有才能,重用贤能。
例如重用 为宰相。
(2)大力整顿吏治,进行一系列改革。
对 、 、 等进行 一系列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社会经济繁荣(请你认真阅读教材15--17页的内容,完成以下图表)2.唐朝疆域示意图【共同探究】1.武则天的统治和唐玄宗的统治有何相同之处?又有何不同之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2.简单归纳一下唐朝社会经济繁荣的原因。
1.(2009·黄冈中考)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资冶通鉴》对她的评价是“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
”当时“亦竞为之用”的“英贤”有()A.魏征B.姚崇、宋璟C.卫青、霍去病D.主父偃2.((2010·山东聊城))“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
”“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皇之治D.开元盛世3.(2008成都学业)唐朝户数从贞观末年的300万户到开元末年增加到841万户,下面原因中最恰当的表述是()A.贞观之治的成效B.农业发展的结果C.开元盛世的成效D.任用贤能的结果4.(2010·福建龙岩)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底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历史七下《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word学案
●精题精讲
例1在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侨、华人集聚的地点称作“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例2唐玄宗是专门有才能的政治家,他采取的改革措施不包括
A.制定《唐律疏议》
B.重用贤能,改革吏治
C.改革军事制度
D.改革财政和漕运制度
●我夯基我达标
1.下列哪个皇帝统治时期是唐朝最强大的时期()
A.唐太宗
B.唐玄宗
C.武则天
D.唐高宗
2.下列与开元盛世无关的是()
A.大运河的开凿及作用
B.重用贤能,整顿吏治
C.改国号为周,颁布《姓氏录》
D.人口由唐初不足300万户增至1000多万户
3.唐朝最盛时,其疆域东达()A.蒙古高原B.黑龙江C.安东D.新疆
4.下列发明使用于唐朝,推动了农业生产进展的是()
①曲辕犁②筒车③翻车④犁耕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5.唐朝农民创制了一种新的灌溉工具叫()A.翻车B.筒车C.水排D.耧车
6.武则天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被列为一等的姓氏是()
A.李氏
B.武氏
C.谢氏
D.袁氏
7.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共同点是()
A.社会较为安定,阶级矛盾相对缓和
B.国力强大
C.社会经济高度繁荣
D.疆域空前宽敞
8.下列与武则天有关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代唐高宗执政,初显治理才能
B.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
C.武周政治时期,社会经济达到前所未有的极盛时期
D.史称其统治有贞观遗风
9.下列历史事件显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开元盛世②贞观遗风③贞观之治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②①③
●我综合我进展
东西
南
北
首都
10.填写唐朝的疆域。
11.有位阿拉伯商人来到广州,拜见一位唐朝官员。
他透过丝绸衣服看到官员胸口上有粒黑痣,惊奇地问:“您胸前的痣,如何能透过两层衣服还看得见?”官员哈哈大笑,请客人再靠近观看,原先他身上穿了五件丝绸衣服。
那个例子说明了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说明唐朝丝织技术精湛,丝绸质地专门薄。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杜甫《忆昔》
材料二:韩愈形容长安人口众多,写下“长安百万家”的诗句。
---北师大七年级下册教材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开元全盛”时代是哪个皇帝的当政时期?
(2)由材料一可知唐朝要紧的粮食品种是什么?
(3)联系材料一、二,结合现实,谈谈古今人口观念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参考答案:(1)唐玄宗前期。
(2)稻米、粟米。
(3)古代人口的增长是经济进展的重要表现之一,现在人口的增长要与物质资料的生产相适应(可连续进展)。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
1.填空题
(1)我国历史上唯独的女皇帝是______,她的统治时期史称有______。
(2)唐朝在农业生产方面发明了______犁和______灌溉技术,增加了粮食产量。
(3)唐玄宗统治前期,政局稳固,经济繁荣,这一时期被誉为______。
(4)唐朝邢窑生产的_______瓷,类雪似银,越窑生产的_______瓷,如冰似玉。
2.武则天重用酷吏的目的是()
A.打击元老重臣
B.打击新老贵族
C.镇压人民抵抗
D.监视人民活动
3.杜甫“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一诗,描述的盛世景象显现在()A.汉武帝时B.光武帝时C.唐太宗时D.唐玄宗时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
1.“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赞扬的帝王是()A.唐太宗B.唐高祖C.唐玄宗D.武则天
2.人们差不多上确信武则天的统治,要紧是因为()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独的女皇
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政事
C.她重用有才能的人做官
D.她统治时期,社会经济连续进展
3.开元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世,与贞观时期相比开元时期()
A.经济繁荣程度更高
B.社会秩序更加安定
C.阶级矛盾更加缓和
D.国家政权更加巩固
4.韦尔斯《世界史纲》中提到“唐初诸帝时代”,诸帝要紧指()
A.唐高祖唐太宗唐玄宗
B.唐太宗唐高宗唐中宗
C.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
D.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5.阅读下面材料:
开元年间,唐玄宗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他重用贤才,实行改革,稳固政局,加快了经济的进展。
当时国家的统一,政权的强大,唐太宗、武则天时期奠定的物质基础,专门是劳动人民制造了庞大的社会财宝,加之中外文化经济的交流,促进了中华文明的进步。
在唐玄宗统治的开元年间,唐王朝达到鼎盛时期。
然而,在取得成就后,他就变得骄奢了,大臣进谏也听不到里面去。
不久,奸臣李林甫被重用,进谏的路也被堵死,没人向他进谏,他便一味地为所欲为了。
从此,开元年间的清明政治向他后期的“天宝”乱世进展,直至最后被边防叛军逼出长安,唐朝从此走向衰落。
完成(1)~(3)题: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谁的统治?他统治前期和后期发生了什么变化?对你有何启发?
(2)材料从哪些方面说明了开元盛世显现的缘故?
(3)请依据上述材料再设计一个问题。
答案:(1)唐玄宗。
前期进入盛世,后期由盛转衰。
启发(可各抒己见,自由发挥,但要言之有理)略。
(2)提示:唐玄宗本人的励精图治;前代奠定的基础;劳动人民的制造;中外文化的交流。
(3)略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
1.有人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确实是坏皇帝。
”得出以上结论的要紧依据是武则天在位期间()
A.破格用人,使社会经济连续进展
B.利用权威镇压大地主势力,禁止土地兼并
C.连续加强中央集权并改国号为周
D.减轻人民负担并提高人民的政治地位
2.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前期共同注意的问题是()
A.重用人才
B.轻徭薄赋
C.善于纳谏
D.减轻刑罚
3.在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侨、华人集聚的地点称作“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的心目中的地位。
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4.诊断
武则天重用酷吏,打击元老重臣等反对势力;编修《贞观氏族志》,士兵因军功升至五品的也可列入其中,借此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
她重视选拔人才,创立科举制度,扩大统治基础;注重减轻农民负担,采取措施促进生产进展,为唐朝全盛奠定了基础。
你觉得上述材料符合历史事实吗?什么缘故?
答案:不完全符合历史事实。
因为武则天是改《贞观氏族志》,而不是编修;是完善科举制度,而不是创立科举制度。
5.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如何样重视人才的?他们的这些做法给当时社会带来了什么阻碍?对我们今天的国家建设有何启发?
答案:(1)唐太宗以善于用人和重视纳谏而著称,他既知人善任,尽量做到唯才是举,兼收并用,又善于听取不同意见,重用敢于直谏的魏征,因此贞观时名将名相辈出。
武则天统治时期,破格擢升许多有才能的人。
唐玄宗继位后专门有作为,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姚祟为相,励精图治。
(2)从唐太宗到唐玄宗,统治稳固,政治清明,经济进展,因而显现了唐太宗的“贞观之治”,武则天有“贞观遗风”,唐玄宗时有“开元盛世”的景象。
(3)启发:当今世界,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国家建设需要人才,我们不仅要进展教育、培养人才,更要重用人才。
课本第13页议一议答案:
反对武则天的是那些元老重臣、勋贵旧族,出身豪门的大地主;支持武则天的则是出身寒微、品级较低的新兴地主。
课本第18页自我测评答案:
错误之处:编修《贞观氏族志》。
正确的是:武则天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