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功能不全
病理生理学心功能不全

(二) 心脏扩张(紧张源性扩张)
收缩力
心脏对急性血液动力变 化旳一种主要代偿方式
1.7 2.1 2.2
正常状态下
肌节初长
2.7 m
心脏紧张源性扩张(Frank—starling定律)
在一定范围内,心舒张未期容积增长,心肌 初长增长,心缩力增长(变长性本身调整)
心功能下降
心输量下降
心收缩力增高
心舒末期容积增高
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急性心衰—忽然发生,未充分代偿,心输
出量急聚下降,伴有肺循环压力增高,肺
水肿—心源性休克,心脏骤停。
常见:急性心肌梗塞 迅速性心律失常
严重心肌炎 肺A栓塞 高血压危象
常伴有明显诱因
慢性心衰—发生缓慢,有代偿(心肌 肥厚、心腔扩大等),常用有静脉淤 血、脏器充血、 Na+,H2O 潴留,又 称充血性心衰。
H+、K+
与Ca2+竞争细 胞膜上旳通道
H+ 与Ca2+竞争肌钙蛋白
克制心肌 收缩功能
高K+ 诱发心律失常
4. 妊娠、分娩
(gestation and childbearing)
妊娠时血容量增长,心脏负荷增长
临产时子宫收缩, 交感兴奋
静脉回流明显增多 外周阻力增长
心耗氧量增长
5. 其 他
肺栓塞 过多过快输液 洋地黄中毒
激活G蛋白
cAMP↑
PKA↑
靶蛋白磷酸化,相应基因转录加强
② AgⅡ、ET PLC PIP2 DG IP3
激活钙调蛋白依赖旳蛋白激酶
病理生理学---第十三章-心功能不全

(四)按心力衰竭发病部位 分类*
1. 1、左心衰竭 2. 2、右心衰竭 3. 3、全心衰竭
1、左心衰竭
主要由于左室受损或负荷过重,导 致左室泵血功能下降,使从肺循环 流到左心室的血液不能充分射入主 动脉残留在左心室的血液量增多。 因而心输出量下降的同时,还可出
现肺循环瘀血甚至水肿。
常见于冠心病,心肌病、高血压病及二尖瓣关闭 不全等。
2. 中度心力衰竭:由于代偿不全,心功能三级(体力活 动明显受限,轻体力活动即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体 征,休息后即好转)。
3. 重度心力衰竭:完全失代偿,心功能四级(安静情况下即出 现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完全丧失体力活动能力,病情危 重)。
(二)按心力衰竭起病及病情发展 分类
1. 急性心力衰竭:起病急,发展迅速,心输出量在短时间内大 幅度下降,此时机体代偿机制常来不及动员。常见于急性心 肌梗死,严重的心肌炎等。
第十三章
心功能不全
心力衰竭** Heart failure
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心脏 的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 障碍,使心输出量绝对或相对 下降,即心泵功能减弱,以致 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病理 生理过程或综合征。
心功能不全与心力衰竭的关系
代偿阶段
心功能不全
失代偿阶段(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各种 临床表现发生 发展的始动环 节:
3)肌浆网 Ca2+释放量下降
1、兰尼碱受体( Rynodin Receptor,RYR)是配
体激活的 Ca2+ 通道,通过RYR释放
Ca2+是心肌兴奋-收缩耦联时Ca2+的主 要来源,心衰时RYR蛋白及RYR
mRNA 减少,肌浆网释放Ca2+ 减少。
心功能不全

肌钙蛋白
Ca2+
Ca2+ Ca2+
Ca2+
肌浆网
胞浆
2、肌球-肌动蛋白复合体解离障碍
ATP缺乏 心肌收缩减弱
3、心室舒张势能减少 4、心室硬度、顺应性
心肌肥大, 炎细胞浸润, 纤维化
心室压力--容积 (p-V)曲线
四、临床表现
(一)低排出量综合征(syndrome of low output)
压力负荷:心室收缩时承受 高血压;肺A高压;主A,肺 射血阻力↑ A 及其瓣膜狭窄 荷过度 容量负 瓣膜闭锁不全;房室 荷过度 隔缺损;高动力循环 舒张末期 容积↑
(二)诱因
(Predisposing factors)
感染(最常见的诱因)
肥大心肌肌浆网Ca2+处理能力下降
(二)心肌舒张性能异常
(Impaired myocardial diastolic properties)
心肌收缩完毕 胞浆Ca2+ Ca2+与调节 蛋白解离 肌球蛋白头部和肌 动蛋白分离 横桥解除 心肌舒张
1、细胞内钙离子复位延缓
Ca2+ATP酶 Na+ - Ca2+交换体
Ca2+转运障碍 Ca2+分布异常
细胞水肿
Ca2+超载
线粒体形态功能异常
蛋白质合成 心肌收缩性减弱
心肌能量利用障碍
(impaired energy utilization)
肌球蛋白ATP酶同工酶有三种: V1 (αα): 活性最高 V2 (αβ): 活性次之 V3 (ββ): 活性最低
过度肥大的心肌其肌球蛋白头部ATP酶 活性下降,原因是 V1 型转变为 V3 型
心功能不全的名词解释

心功能不全的名词解释
心功能不全,也被称为心力衰竭,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心肌收缩功能下降,使得心脏无法充分排出或回流血液,从而引发全身血液循环障碍。
这可能导致静脉系统淤血和动脉系统血流灌注不足,最终导致心脏循环衰竭。
心功能不全的常见症状包括心悸怔忡、气短乏力、呼吸困难、静脉怒张、肝脏肿大、尿少浮肿等。
其形成原因主要包括原发性心肌收缩力减弱(如心肌炎、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脏病等)和心脏负荷过重(包括前负荷和后负荷过重)。
长期的心脏负荷过重可能导致继发性心肌收缩力减弱。
此外,心功能不全可以被分为无症状和有症状两个阶段。
在无症状阶段,患者的心室功能可能已经出现障碍(如左室射血分数降低),但尚未出现典型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状。
这一阶段通常被认为是症状性心力衰竭的前期,如不进行有效治疗,可能会发展为有症状的心功能不全。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更多关于心功能不全的问题,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查阅相关医学书籍。
心功能不全

第一节 心功能不全的病因与诱因
二、诱 因
心脏负荷↑ 心肌耗氧↑ 心肌供血供氧↓
第一节 心功能不全的病因与诱因
感染
-- 发热 -- 心率加快 -- 致病微生物及其产物 -- 呼吸道感染
心律失常
第一节 心功能不全的病因与诱因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 血容量增加:输液过量、过快 -- 酸中毒 -- 高钾、低钾血症
ACC/AHA心力衰竭分期
NYHA心功能分级
有危险因素,无心脏结构性损伤及心力衰竭 A
症状
B 有心脏结构性损伤,但无心力衰竭症状
Ⅰ 无心力衰竭症状,体力活动不受限
有心脏结构性损伤,以往/现在有心力衰竭
C
Ⅰ 无心力衰竭症状,体力活动不受限
症状
Ⅱ 静息时无症状,体力活动轻度受限
Ⅲ 轻度活动即感不适,体力活动明显受限
第三节 心功能不全时机体的代偿反应
(三)心脏紧张源性扩张
收缩力
Frank-Starling定律 正常状态下
1.7 2.1 2.2
2.7 μm
肌节初长
第三节 心功能不全时机体的代偿反应
紧张源性扩张 心室扩张,肌节拉长并伴收缩力增强
肌源性扩张 心室扩张,肌节拉长不伴有收缩力增强
第三节 心功能不全时机体的代偿反应
容量负荷过度(volume load) /前负荷 --左心室:二尖瓣/主动脉瓣膜关闭不全 --右心室:房室间隔缺损、三尖瓣/肺动脉瓣膜关闭不全 --全心:严重贫血、甲亢、动静脉瘘及维生素B1缺乏
第一节 心功能不全的病因与诱因
(三)心室充盈障碍
瓣膜病变:二尖瓣狭窄→左心室充盈↓ 三尖瓣狭窄→右心室充盈↓
心功能不全知识

临床表现
• 5.下垂性水肿早期右侧心力衰竭水肿常不明 显,多在颈静脉充盈和肝肿大较明显后才 出现。先有皮下组织水分积聚,体重增加, 到一定程度后才引起凹陷性水肿。水肿最 早出现在身体的下垂部位,起床活动者以 脚、踝内侧和胫前较明显,仰卧者骶部水 肿;侧卧者卧侧肢体水肿显著。病情严重 者可发展到全身水肿。
发展到更轻的活动或体力劳动后、甚至休息时,也发生呼吸困难。
•
(2)端坐呼吸:一种由于平卧时极度呼吸困难而必须采取的高枕、半卧
或坐位以解除或减轻呼吸困难的状态。程度较轻的,高枕或半卧位时即无呼
吸困难;严重的必须端坐;最严重的即使端坐床边,两腿下垂,上身向前,
双手紧握床边,仍不能缓解严重的呼吸困难。
•
临床表现
• (二)体征
•
1.原有心脏病的体征。
•
2.左心室增大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心率增快,心尖区有舒张期奔马律,肺动脉瓣
区第二心音亢进,其中舒张期奔马律最有诊断价值,在患者心率增快或左侧卧位并作
深呼气时更容易听到。左室扩大还可形成相对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产生心尖区收缩期
杂音。
•
3.交替脉脉搏强弱交替。轻度交替脉仅能在测血压时发现。
此外,左侧心力衰竭有时还可见到局限性肺叶间、单侧或
双侧胸水;慢性左侧心力衰竭患者还可有叶间胸膜增厚,
心影可增大(左心室增大)。
临床表现
• 右侧心力衰竭
•
多由左侧心力衰竭引起。出现右侧心力衰竭后,由于
右心室排血量减少,肺充血现象常有所减轻,呼吸困难亦
随之减轻。单纯右侧心力衰竭多由急性或慢性肺心病引起。
• 如出现体循环淤血的症状和体征,则不难 诊断为右心衰竭。X线检查、循环时间和静 脉压测定等,常可提供诊断依据。
第十五章 心功能不全

心率↑
心输出量↓ → 血压↓ → 压力感受器↓ → 心迷走 紧张↓,心交感紧张↑ → 心率↑ → 心输出量↑
心输出量↓→ 右心房压力↑→ 容量感受器↑ → 交感 N 兴奋 →心率↑→ 心输出量↑
心输出量↓→ 缺氧→ 化学感受器↑ → 呼吸中枢 → 交感 N 兴奋 →心率↑→ 心输出量↑
化学感受器 压力感受器
男: > 350g , 女: > 300g
向心性肥大
离心性肥大
压力负荷 过重
正常
容量负荷 过重
正常心脏横切面
向心性肥大:室壁增厚
离心性肥大:心腔扩大
肌节并 联增生
肌节串 联增生
2种心肌肥大比较
向心性肥大
concentric hypertrophy
原因 肌节增生 形态变化 心腔半径 /室壁厚度
❖ 紧张源性扩张
伴有心肌收缩力增强的心腔扩大,有利于将心室内过 多的血液及时泵出。
❖ 肌源性扩张
心肌过度拉长并伴有心肌收缩力减弱的心腔扩大,已 失去增加心肌收缩力的代偿意义。
二、心脏本身的代偿反应
(一) 心率加快 (二) 心脏紧张源性扩张 (三) 心肌收缩性增强: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β受体)
❖利
在一定范围内,心输出量↑
❖ 弊: 心率过快 ( >180次/min )
▪ 增加心肌耗氧量
▪ 心脏舒张期过短: 冠脉血流过少;心室充盈不足
(二) 心脏紧张源性扩张
收缩力
Frank-Starling定律
正常状态
1.7 2.1 2.2
肌节初长度
2.7 m
肌节长度2.2 m:粗细肌丝最佳重叠, 有效横桥数最多,产生最大收缩力
主动脉瓣狭窄(开放不全) 射血阻力↑
心功能不全 PPT课件

❖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
儿茶酚胺,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 心房钠尿肽,肿瘤坏死因子,内皮素,NO等增加 早期可引起一系列代偿适应性变化,维持心脏 泵血和动脉血压,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
长期过度的激活,加重心肌损伤,促进心室重塑
心功能不全
Cardiac insufficiency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田小霞
1
主要讲述内容
概述 ❖ 心功能不全的病因与诱因 ❖ 心力衰竭的分类 ❖ 心功能不全时机体的代偿 ❖ 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 ❖ 心功能不全时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 ❖ 心功能不全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2
主要讲述内容
概述 ❖ 心功能不全的病因与诱因 ❖ 心力衰竭的分类 ❖ 心功能不全时机体的代偿 ❖ 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 ❖ 心功能不全时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 ❖ 心功能不全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室间隔缺损
12
13
心脏负荷过重
后负荷是指心室射血时 所要克服的阻力,即心脏 收缩时所承受的阻力负荷, 又称压力负荷。
压力负荷过重
左心室
右心室
高血压
肺动脉高压
主动脉缩窄 肺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狭窄
14
15
诱因 凡是能增加心脏负担,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和(或) 供血供氧减少的因素皆可能成为心力衰竭的诱因。 1.感染
交感2神.水经、兴奋电,解代谢质率代升谢高和,酸增碱加平心肌衡耗紊氧乱量 心率3加. 快心,律耗失氧常增加尤,其舒是张快期速缩短型,心供律血失供常氧减少
致病微生物及其产物直接损伤心肌
合4并. 呼妊吸娠道、病分变娩,肺循环阻力增大,加重右心负荷
其他:劳累、气温变化、情绪激动、 洋地黄中毒、外伤与手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病史特点
1.患者,,女,58岁。
2.患者因“反复胸闷、憋气十年余加重伴喘息一周”来院就诊。
患者自诉十年前因胸闷在外院就诊,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住院治疗后好转,一周前患者胸闷加重,同时伴有喘息,遂来我院就诊,查尿常规示:肉眼血尿。
B超示:淤血肝。
心电图示:心房颤动。
门诊拟“心功能不全”收住。
病程中无发热、畏寒,大便正常。
3.入院查体:T:36.5 ℃ P:107次/分 R:24次/分 BP:130/80 mmHg 神清,精神一般,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形体适中,表情自如,查体配合,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巩膜皮肤无黄染,颈软,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未见肿大,双侧胸廓对称,呼吸运动自如,心律齐,HR107次/分,心脏各瓣膜区未及病杂,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腹软,上腹部可见一约10cm大小的手术瘢痕,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余(-)。
二、辅助检查
辅检:查尿常规示:肉眼血尿。
B超示:淤血肝。
心电图示:心房颤动。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
1.初步诊断:心功能不全。
诊断依据:反复胸闷、憋气十年余加重伴喘息一周;PE:心律齐,HR107次/分,心脏各瓣膜区未及病杂,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腹软,上腹部可见一约10cm大小的手术瘢痕,无压痛,辅检:查尿常规示:肉眼血尿。
B超示:淤血肝。
心电图示:心房颤动。
该病应与以下疾病鉴别:
1)心肌炎:心肌炎可发生于各年龄的人群,以青壮年发病较多。
对于感染性原因引起的心肌炎,常先有原发感染的表现,如病毒性者常有发热、咽痛、咳嗽、呕吐、腹泻、肌肉酸痛等,可行心电图检查以鉴别。
2). 支气管哮喘:左心衰竭患者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常称之为“心源性哮喘”,应与支气管哮喘相鉴别,前者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发作时必须坐起,重症者肺部有干、湿啰音,甚至咳粉红色泡沫痰;后者多见于青少年有过敏史,发作时双肺可闻及典型哮鸣音,咳出白色黏痰后呼吸困难常可缓解。
测定血浆BNP水平对鉴别心源性与支气管哮喘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3). 肝硬化腹水伴下肢水肿:应与慢性右心衰竭鉴别,除基础心脏病体征有助于鉴别外,非心源性肝硬化不会出现颈静脉怒张等上腔静脉回流受阻的体征。
四、治疗原则
1.入院完善相关检查;
2.给予利尿、补液等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