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主题阅读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阅读(有答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阅读(有答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阅读(有答案)班级姓名成绩一、课外阅读等妈妈我趴在阳台的栏杆上,等妈妈下班回家。

天上“沙沙”地下着小雨。

大街上出现了好多好多彩色的大“蘑菇”。

有火红的,有天蓝的,有翠绿的,有紫色的……多么美丽的大“蘑菇”呀!那一朵朵彩色的大“蘑菇”在大街上(流动飘动)。

啊,我看到妈妈了!那白底蓝花的大“蘑菇”,就是我妈妈撑的雨伞呀!不一会儿,我听到妈妈上楼梯的脚步声,噔、噔、噔……我赶紧躲在阳台的门背后,跟妈妈藏猫猫。

我等到了妈妈,真高兴。

但是,如果妈妈看不到我,会不会(着急伤心)呀?(1)找出短文中括号内搭配恰当的词语。

(2)短文第二自然段有________句话,写的是________。

(选一选)A.我等妈妈下班回家。

B.大街上出现了好多好多彩色的大伞。

C.我跟妈妈藏猫猫。

(3)读句子,完成填空。

大街上出现了好多好多彩色的大“蘑菇”,有火红的,有天蓝的,有翠绿的,有紫色的……这句话中,“我”把________想象成大蘑菇。

我也会仿写这样的句子。

秋天到了,苹果树上结了许多红彤彤的“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10分)我的宝贝(bèi)玩具当中,有一只绒(rónɡ)毛小熊。

它有一双黑亮的眼睛,总是笑眯(mī)眯地看着我,它有着长长的身体,比我出生时还长,乱蓬(pénɡ)蓬的毛发看起来已经很旧(jiù)了。

上完幼儿园又上小学,我们度过了数不清的快乐时光。

有时候,我当老师给它讲课,它坐(zuò)着一本正经地看着,听着,那时我不认识字也不会算(suàn)术(shù),它却是最好的学生。

有时候,我把它当成小狗,拉着它四处(chù)走,因为太用力,它掉了耳朵又丢了尾巴,妈妈说,这只小熊又脏又破(pò),应(yīnɡ)该扔掉再买一个。

“小熊是我的宝贝,不能随(suí)便(biàn)扔掉!”我央求妈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儿童生活",共包括四篇课文,分别是《曹冲称象》、《玲玲的画》、《一封信》和《妈妈睡了》。

这些课文都是从儿童的视角出发,描绘了他们的生活。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阅读课文后,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课后题目形式多样,旨在引导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或想法。

有些题目要求联系生活谈体会,例如在《玲玲的画》中,学生需要关注关键句"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还有一些题目通过比较来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例如在《曹冲称象》中,学生需要针对两种称象的办法"说说为什么XXX的办法好"。

在教学中,要注重讨论这些问题,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

本单元的另一个教学重点是"借助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例如,在《曹冲称象》的课后题中,学生需要根据提到的两种称象办法的关键词句排序,然后再说说XXX称象的过程。

在《玲玲的画》中,学生需要以人物的情绪变化为脉络,用上"得意、伤心、满意"三个关键词讲述故事。

在《一封信》中,学生需要圈画出第二封信的内容,整理成完整的一封信读出来。

在《妈妈睡了》中,学生需要描述"睡梦中的妈妈"的样子。

这些课后题目旨在训练学生提取相关信息,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在二年级上册开始正式进行写话练,共安排了三次,分别是纪实类、应用类和想象类。

本单元是第一次正式的写话练,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玩具的作文。

教材用指导语和图示的方式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并提示了写话最基本的要求,即"写在方格纸上"和"标点符号也要占一格",引导学生注意写话的基本格式要求。

起始阶段的写话练,重在培养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话用文字表达出来,培养书面表达的兴趣。

对学生写话的内容不作过多要求,只要能写几句就可以了。

小学人教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内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人教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内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第三单元课内阅读训
练卷
时间: 60 分钟满分: 100

参照答案
一、示例:大红甜美白胖
高蓝悲伤紧张高兴
牢牢慢慢高声圆圆大大
长长短短练唱下滚
荡二、 1.①船②记号③石头
④石头 2.②④
3.画了一只小花狗
4.① ②
5.像象②①
6.不高兴担忧过得挺好蹦跳高兴
7.漂亮温柔
累示例:好好歇息
歇息吧
8.百花花红春园
春示例:草长莺飞桃红柳绿
9.人类
10 .路人借问手鱼不该人
三、 1. 水杯娃娃
2.纸杯尺子彩色卡纸水彩笔胶棒剪刀3.①
四、 1. 纸企鹅
2.先再接着最后
3.①②
五、 1. 高大庄重艳丽温柔
2.坚毅成熟
3.树培育了山关心着
4.示例:我爱妈妈,我想把妈妈比作海洋。

六、例文:晚餐时间到了,妈妈把丰盛的饭菜摆在了桌上,小明连忙自己洗了手准备吃饭。

刚一坐下,妈妈就端起饭碗准备喂小明吃,小明连连摆手说:“不用,不用,妈妈,我自己吃。

老师说,自己的事情得自己做。

”妈妈听了,连连点头:“对,对,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于是,小明就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吃得特别香。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学期 第三单元主题阅读(含答案及详细解析)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学期 第三单元主题阅读(含答案及详细解析)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主题阅读建议时间:30分钟一、阅读选文,完成练习。

淘气包埃米尔(节选)[瑞典]林格伦夜里,埃米尔和阿尔弗雷德到外边抓龙虾,他们共抓到1200个。

黎(lí)明回家时,他们抓的龙虾背都背不动了,但是埃米尔很高兴,他一路吹着口哨(shào),唱着歌。

“我要给爸爸一个惊喜。

”他想。

埃米尔很想得到爸爸的赞扬,尽管总是失败。

现在,他希望爸爸睡醒的时候一下子会看到那么多龙虾,所以他把它们倒进一个大铜锅里,把锅搬进卧(w ò)室,放在爸爸的床边。

“当他醒来看见这么多龙虾,会有多么惊喜。

”埃米尔想,然后他又劳累又兴奋地爬到床上睡觉去了。

1.选文中有三个表示心情高兴的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画出第1自然段中表现埃米尔高兴的句子。

3.埃米尔把龙虾放在爸爸的______,为的是给爸爸一个______,得到爸爸的______。

4.读了选文,我觉得埃米尔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受伤的小鸟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发现了一只受伤的小鸟。

看着它可怜的样子,我便把它带回了家。

这只小鸟长着一张又长又尖的嘴巴,头上有一小撮(zuǒ)红色的毛,背上、尾巴上的羽毛是黑色的,腹(fù)部的羽毛是灰色的,可好看了!妈妈下班回来看见了小鸟,高兴地告诉我说:“这是一只啄(zhuó)木鸟。

它能够捕食树洞里的害虫,人们称它‘树医生’。

”我听了,心想:原来是一只益(yì)鸟哇!等它的伤养好后,我一定送它回大自然,让它继(jì)续(xù)给树治病。

1.用“”画出描写小鸟外形的句子。

2.这只受伤的鸟是_______,人们称它为“树医生”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短文,我觉得文中的“我”是一个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备课教材分析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备课教材分析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备课教材分析无明显问题段落,需要小幅度改写一些句子使其更加流畅。

第三单元的课文主题是“故事”,其中包括《曹冲称象》、《玲玲的画》、《一封信》和《妈妈睡了》。

这些课文都以儿童的视角来表现儿童的生活,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他们在遇到困难时动脑筋,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学生应该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并能用流利、有感情的普通话朗读课文。

同时,学生也需要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通过阅读积累词汇。

此外,借助课文中的图画也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式。

在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的过程中,学生应该向往美好的情境,关注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愿意与他人分享。

本单元的教材编写内容围绕着“儿童生活”这一主题展开,通过《曹冲称象》、《玲玲的画》、《一封信》和《妈妈睡了》四篇课文,让学生从儿童的视角去感知和表现生活。

这些课文情节丰富,语言生动,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启发学生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自己克服困难,寻求解决问题和困难的方法与途径。

在整个教材中,本单元以“故事”为主线,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丰富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同时也让他们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

通过本单元的研究,学生可以不畏艰难,开动脑筋,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使问题不再是问题,而是可以迎刃而解。

四篇课文都是以生活中的事例为基础,紧密联合实际,贴近生活,创造生活。

每一课的训练点都需要学生认真掌握,例如《曹冲称象》中的观察和推理能力、《玲玲的画》中的观察和想象能力、《一封信》中的表达和绘画能力以及《妈妈睡了》中的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这些训练点的研究,学生可以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在低年级教学中,我们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来辅助学生研究。

例如,在教学中使用图文对照阅读的方式,用图画帮助学生理清故事脉络,用图画帮助学生切入文句的研究。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本文对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教材进行分析。

教材内容概述
第三单元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课文内容:该单元的课文主要以儿童生活、研究和游戏等为主题,通过描述儿童的日常生活和体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 词语和句型:教材中涵盖了一些常用的词语和句型,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阅读理解:每篇课文后都有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

4. 语文技能:教材中还包含一些练题,涉及到字词的认读、书写、组词等语文技能。

教材分析
第三单元的教材整体设计合理,能够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研
究和理解。

以下是我对教材的一些分析观点:
1. 主题鲜明:每篇课文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能够引导学生在
阅读中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2. 内容生动:教材通过生动有趣的描述,使学生能够产生共鸣
并加深对内容的记忆。

3. 阅读难度适宜:教材中的词语和句型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语
言水平的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4. 练形式多样:教材中的阅读理解题目形式多样,既有选择题,也有简答题,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课文内容。

5. 综合能力训练:教材中的练题目涉及到语文的各个方面,能
够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结论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教材内容设计合理,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和理解能力。

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言:童话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既能开拓他们的想象力,又能启发他们的思维能力。

在《二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三单元中,我们学习了一些经典的童话故事,这些故事以其精彩的故事情节、深刻的人物形象和隐含的道德意义,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童话故事的魅力吧。

正文:童话故事是孩子们课堂外的一扇窗户,通过那扇窗户,他们能够看见无尽的想象空间。

在故事中,动物会说话,花草会互动,神奇的魔法会发生。

这些让人类常规思维不能解释的奇妙事物,给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让他们在无限的想象空间中自由探索。

在童话故事中,往往有着各种各样的角色,如勇敢善良的主人公、狡猾阴险的反派角色以及搞笑可爱的配角。

这些角色形象丰满,生动活泼,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

通过这些角色,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不同人物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操和情感交流能力。

除了角色形象,童话故事还蕴含着深刻的道德意义。

故事中常常有着关于勇气、友谊、助人为乐等价值观的引导。

通过故事中的冲突、挑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孩子们能够体会到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明白善恶、美丑之间的区别。

此外,童话故事还能够帮助孩子们培养阅读的习惯和兴趣。

故事中丰富的情节和吸引人的内容能够引起他们的阅读欲望,并锻炼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阅读童话故事,孩子们渐渐爱上了阅读,享受其中的乐趣。

童话故事不仅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也有助于他们的成长。

它们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逃离现实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他们能够体验到各种各样的情感,理解到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并从中汲取能量。

童话故事是一本以快乐为主题的成长笔记本,它记录着孩子们的成长点点滴滴。

结论:童话故事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必备良药。

通过童话故事,他们可以开拓想象力、培养思维能力,了解人生价值观,培养阅读习惯,享受阅读的快乐,并在此过程中获得成长和启发。

希望孩子们在《二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三单元的学习中,能够深入了解和热爱童话故事,享受其中带来的乐趣与成长。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专项练-课外阅读专题 部编版(含答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专项练-课外阅读专题 部编版(含答案)

课外阅读专题一、课外阅读。

爱动脑筋的孩子华佗是我国古代的名医。

华佗七岁时,父亲就去世了。

他每天帮助母亲打柴、放牛、养蚕。

有一天,华佗和几个小朋友一起摘桑叶,一位老爷爷路过,问他们:“谁能摘下树顶上的叶子?”小朋友们抬头一看:树那么高,树顶上的枝条那么细,根本上不去呀!华佗想了想,找来一根绳子,在绳子一头拴了一块石头,把石头抛过枝条,枝条就被压弯了。

他又用双手使劲拽绳子,枝条更低了。

这样,他就摘到树顶上的叶子了。

老爷爷笑了___说___这孩子爱动脑筋___好___我就收你做徒弟吧___原来___老爷爷就是当地有名的蔡医生___1.给文中最后一段加上标点符号。

老爷爷笑了________说________这孩子爱动脑筋________好________我就收你做徒弟吧________原来________老爷爷就是当地有名的蔡医生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几个带“扌”的字,模仿一下它们的动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按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方法提示:认真读文章,找出相关的语句来回答。

]①华佗是什么时候的人?他是干什么的?________②华佗是怎样解决老爷爷提出的问题的?________③为什么老爷爷只收华佗做徒弟,而不收其他的孩子?________4.你还知道哪些名人小时候的故事呢?读了这些故事,你想过长大后要干什么吗?为了实现你的理想现在该如何做呢?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外阅读。

机智的甘罗甘罗到学堂第一天就遇到了一件烦恼的事,老师对学生们说:“每天放学时,每个人都必须把学堂门口的钟敲响,不然不许走。

”可是甘罗个子矮,够不到钟。

第二天,甘罗带了一条绳子和一个橘子去了学堂。

下午放学时间刚到,学堂门口就传来一声敲钟声,老师连忙来问是谁敲的钟,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甘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教学资料,欢迎老师您参考使用!
第三单元主题阅读
(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文段一小苏希原想变成大人后,能尽情玩耍,自由游逛,没人来管束他。

可是这天早晨起床后,却没有了玩的兴致。

他不敢像以往那样,跳进水塘里去游泳,因为担心着凉、发烧;他想试着爬树,昨天还像小松鼠一般轻松敏捷;可今天,他刚刚拽住一根树枝,树枝就因承受不住他的重量折断了,扑通一声,他摔倒在地。

行人瞧见这个老头儿的行为,都捧腹大笑。

(节选自《愿望的实现》)
文段二祥儿的胡琴拉得越来越好,拉出来的调子越来越奇妙。

他的调子不是泉水的,不是风的,也不是小鸟的,他把三种曲调融合在一起,产生了新的曲调,好像把几种颜色调和在一起,成了新的颜色一样。

他常常去看泉水,看泉水睡醒了没有。

泉水对他说:“你的曲调比我的好听多了。

拉一曲给我听,催我睡着吧!”他常常去看风,跟风谈心。

风对他说:“你的曲调胜过了我的。

拉一曲给我听,让我高兴高兴吧!”他常常去看小鸟跳舞,听小鸟唱歌。

小鸟对他说:“现在你可以教我了。

拉一曲给我听,让我学会你的新曲子吧。

”祥儿听他们这样说,心里快乐极了,就尽量把自己新编的曲调拉给他们听。

泉水听着,安静地睡着了;风听着,微微地笑了;小鸟一边听,一边跟他学。

(节选自《祥哥的胡琴》)
文段三长儿这么想着,奇怪极了,他觉得自己已经进了花园,站在花坛旁边。

鲜红的花堆得山一样高,只看见一片红色。

他发现所有的花都在笑,
默默地对着他笑。

从笑着的花上淌下一滴一滴又香又甜的蜜,流到地面都凝成一颗一颗红色的香糖。

他的舌尖好像已经尝到了甜味。

他想拾一颗糖送进嘴里,再一看,这不是糖,而是鲜红的果子。

果子也好,他拾了一满怀。

又想到花儿不能不采,他放下果子去采花。

一枝半开的,正好插在母亲床头,他采了搂在怀里;一枝比较小,正好扎在帽檐上,他采了插在口袋里;一枝挺茂盛,正好种在自家门前。

他举起手正要采,忽然“嘟嘟”一声,汽车的吼叫把他给唤醒了。

原来他还在花园门口,并没走进花园一步。

(节选自《花园外》)
1.【提取信息】阅读文段,完成下面的表格。

2.【整体感知】比较阅读这三个文段,完成填空。

(1)三个文段都是________故事。

(2)文段一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二重点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三详细描写了长儿幻想自己站在花坛边________和采花的情景,略写了他在花园外的_________。

3.【心灵感悟】文段一中,小苏希的愿望实现后,他的内心会有怎样的感受呢?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言运用】读文段二中画“”的句子,想一想:祥儿还会去看谁?请发挥想象,照样子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单元主题阅读参考答案
群文阅读
1.小苏希变成大人后没有了玩的兴致,没有了往日的敏捷
祥儿泉水、风儿、小鸟曾经是祥儿拜师学艺的对象,后来它们成了祥儿的忠实听众
长儿在幻想中进入花园尝花蜜、拾果、采花
2.(1)童话(2)愿望实现后小苏希的心理和动作的变化(3)祥儿的胡琴拉得越来越好,拉出的调子越来越美妙(4)拾果子感受
3.示例:小苏希想:虽然我变成大人后,不用去学校上学了,但是我每天要工作,再也不能尽情玩耍、自由游逛了,我还是想做一个无忧无虑的孩子。

4.示例:祥儿常常去看花儿,看着满山绽放的笑脸,花儿对他说:“你就在我身边弹一曲吧,让我绽放得更美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