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优秀教案(全册)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单元教案优秀8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单元教案优秀8篇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一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7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重点句子意思。
(3)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拼读、练习、口头组词等达到掌握本课生字与新词的目的。
(2)通过多读、有感情朗读,达到熟读课文的目的。
(3)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4)能有感情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美丽伟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教学,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
教学重点、难点:1、以提纲的形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课时安排:1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文章内容,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总结全文,指导学生带着理解朗读全文。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师: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还有令人向往的西藏,提起西藏你想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检查生字.词。
3.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奇)4.读书百遍,其意自见。
再次读课文,出示阅读提纲:①读一读,想一想,雅鲁藏布大峡谷“奇”在什么地方?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②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并做标注。
5.学生根据阅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三、交流汇报1.交流自读疑难师: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的吗?2、生汇报,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
四、自主学习,精读感悟1.师:雅鲁藏布大峡谷真是世界上最大的奇观,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的内容是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观?哪部分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生自由发言。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第 1 页 共 40 页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初步学会按“潮 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自然之壮美。
教学重难点:学准备: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这儿的“潮”,就是指钱 塘江大潮。
“观潮”,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1、观 潮教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反映钱塘江大潮的文章和图片。
2. 课件。
(图文并茂、声乐结合) 二课时 第一课时1.2. 人文理“观潮”。
a. 导入。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自然之壮美。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一、直奔“潮”,整体感知 释题知“观潮”。
第 2 页 共 40 页 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者请大家快速地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找到文中的一句话,是 句子: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 镇) ◆“据说”怎么讲 ?自古以来堪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 潮,今天“我们”这些人亲眼目睹了,究竟是否与“据说”的一 “奇”,感觉奇观你认为“天下奇观”奇在哪里呢?1.边默读课文边用“”划出最能感受到大潮的“奇特”的语 时”的“奇”:壮观、奇特。
雷滚动。
”一同走近它,触摸它、观赏它、感觉它! b .读文。
具体告诉“我们观潮”的时间、地点、事情的这么一个句子。
(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是观潮最好的地方。
◆ 这里的“这一天”和“这里”分别指的是什么?你能联系上下文改一改,自己试着说一说吗?(农历八月十八,海宁市的盐官致呢?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课文,想一想问题。
二、品味句。
读一读,说一说体会。
(小组交流、汇报) 2.a. 点拨:句 l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是啊,钱塘江大潮是我国的一大自然景观,一个旅游胜地。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一、教材编排新人教版编部本于 2019 年秋期正式使用,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7 篇。
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单元:第 1 ~ 4 课为“自然景观”篇,课文内容大都感受大自然的美。
第 5 ~ 8 课为“思考置疑”篇,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在不断提出问题中获取新知识。
第 9 ~ 11 课为“观察与发现”,意在激发观察与发现的兴趣,体会发现的乐趣;培养学生观察别人观察不到的,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
第 12 ~ 15 课为“神话故事”篇,意在体会神话故事的情趣盎然、奇妙,了解故事起因,经过,结果,感受神话中的人物形象,通过读文章让学生感悟到快乐要和大家分享;要懂得为人类造福,要引导学生对幸福进行理解等。
第 16 ~ 17 课为“多彩生活”篇,意在通过童年生活小事,学习将多彩的生活小事的经过讲清楚,并能按照一定的条理写下来。
18 ~ 20 课为“童年往事”篇,意在通过回忆童年生活往事,体会童年的快乐生活,更能珍惜现在的童年生活努力学习更多的知识。
第 21 ~ 24 课为“爱国立志”篇,意在让学生学习名人爱国立志的故事,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怀。
第 25 ~ 27 课为“历史故事篇”意在让学生了解历史故事,感悟祖先创造文明的道理。
新部编本人教版教材同原人教课标本相比较,单元进行了深度整合,课文做了较大的调整。
新选入 19 篇课文,其中新选原课标本 2 篇选学课文:《麻雀》和《延安,我把你追寻》。
所选课文多是其它版本的教材上的课文,有的是将下册课文直接选入上册课文。
所选入课文有:《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盘古开天地》《粗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风筝》《麻雀》《牛和鹅》《一只窝囊的大老虎》《陀螺》《梅兰芳蓄须》《延安,我把你追寻》《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故事二则》等。
口语交际增加了《我们与环境》《爱护眼睛,保护视图》《安慰》《讲历史故事》等内容。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10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10篇)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一第一课时一、交流信息,导入新课1、在你的印象中,台湾是个什么样的地方?用一句话概括说一说。
2、自由读“语文百花园四”中“我的采集本”部分。
读后说说你对台湾有哪些新的了解。
3、台湾还有一个世界出名的奇特景观,人们赞叹它(板书课题):台湾蝴蝶甲天下。
二、揭示课题,据题引疑1、齐读课题。
2、谁知道“甲”是什么意思?3、从课题中,你想到了什么?想知道些什么?三、自读课文,识记生字1、自由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
字音。
2、自主识记字形,再与同桌交流。
3、借助生字卡,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四、带疑读文,理解内容1、自主读课文,边读边想。
①课文是围绕哪个句子来写的?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台湾蝴蝶甲天下”的?②你从课文哪些地方体会到“台湾蝴蝶甲天下”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③结合课件或挂图(标本),体会台湾蝴蝶品种多、数量大。
④结合课文插图,读有关句子,感受黄蝶翠谷的奇异景色,再用自己的话把黄蝶翠谷的奇异景色向大家作介绍。
2、小组交流。
五、朗读全文,自主体会,把不明白的问题记下来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1、认读生字词。
2、说说课文的叙述方式(结合课文内容)。
二、交流感受,质疑问难1、再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2、读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感受?在小组中与同学交流。
3、把自己不太明白或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请教同学或老师。
三、拓展思维,开阔视野1、讨论:台湾适合蝴蝶大量繁殖,具备哪些自然条件?除此之外,你认为还有什么人为的原因吗?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哪些是破坏环境的做法,同时学会在与他人意见分歧时,正确与人沟通,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2、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能充分意识到环保不是一句空话,每一个人都应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做环保卫士。
3、谈环保小建议。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克服劝说时的焦躁心理,以文明的举止、诚恳的态度打动对方。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通用10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通用10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引导学生体验、感受生活,学会通过写作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2.引导学生通过写作感受家的亲情,让学生健康成长。
3.学会从日常生活中收集整理写作素材,挖掘有价值的典型素材。
【过程与方法】创设交流情境,激发学生情感,提高写作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家中的亲情,让学生们能够健康成长。
教学重难点:重点仔细观察家人的神态、动作、语言,写出真实的感受。
难点发现和理解生活中亲人的爱,写出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自己的习作。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仔细观察并写下你的家庭。
2,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可以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教学重难点:重点想想自己的家人和哪种动物比较像?什么地方像?难点真实感受该怎样去表达。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小动物,每只小动物都有不同的性格,能体现出你的生活态度,做事原则,人生追求。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你家最像什么样的小动物。
二、明确要求,选择内容1、明确习作要求。
(1)学生阅读教材内容,理解练习的内容和要求。
(2)小组交流,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3)课堂交流,教师指导,明确要求。
(4)总结与板书。
内容:我的一家人要求:给家里的每个人都写上一段。
写完以后,读给爸爸妈妈听,请他们提提意见,再认真改一改。
2、交流素材,确定内容。
(1)交流家人和哪种动物比较像?有什么地方像?每天生活在这个“动物园”里,你感觉怎么样?和组内的同学说一说。
(2)全班交流。
交流过程中,学生互相启发,确定写的内容。
(如果多数学生说的内容相似,教师要加以引导)三、整理思路,点拨写法1、整理思路,拟写提纲。
(1)你想怎样写,在脑海中列出一个框架,打算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和同桌说一说。
(2)然后全班交流,互相启发,取长补短。
(3)学生尝试自己写提纲。
教师巡逻指导。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7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7篇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及生字组成的新词。
2、想想课文中日内瓦人是怎样让“它们”自由生息的。
3、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有良好的语感。
4、学会用“虽然……但……、几乎”各写一句话。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拼读、练习、组词、书写等方式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3、运用各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文学习,引导学生体会日内瓦人是怎样让“它们”自由生息的,以及人鸟共同就餐的壮观景象。
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1、学习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2、有感情朗读课文,课文中哪些情景让你感动,跟同学交流。
课时安排:2课时知识链接:日内瓦是瑞士著名的旅游城市。
它依山傍湖,风景秀丽,四季温暖。
日内瓦以旖旎(yǐ nǐ)的风光赢得了“花园之城”的美称。
同时,它又是个著名的国际性城市,许多国际组织(如联合国欧洲总部、世界贸易组织及国际红十字会的总部等)都设在这里。
教学过程自学案学习目标:1、我能扫清文字障碍,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2、我能联系上下文或查找工具书理解“钢筋、收割、赴宴、邪念”等词语。
3、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我还要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自主学习:1、初读课文。
(1)我要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2)我学会了生词,我要把易错字再写写。
(3)我会认读:钢(gāng )筋(jīn) 镶(xiāng)嵌(qiàn) 市政(zhèng)赴(fù)宴偏僻(pì)尊(zūn)严贵贱(jiàn) 滥(làn)杀几乎联(lián)合国错落有致毫不戒备闻名遐(xiá)迩(ěr )(4)我能联系课文或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
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部编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7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普学网

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7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普学网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篇一1.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2.学习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注意积累材料的习惯。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有关”潮来时”的描写。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录像机、彭博士教学软件、液晶投影仪、大屏幕、录像带、多媒体电子教室。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观潮》。
(齐读课题)教师提问课文写的是什么潮呢?(板书:钱塘江潮)教师介绍:钱塘江是浙江省最长的一条河流,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板书:天下奇观)(解释“观潮”与“天下奇观”中的“观”有什么不同)。
(二)汇报交流1.请同学们谈一谈通过预习对这”天下奇观”有何初步的了解?2.请同学们打开书,看看课本,说说预习时你是怎样给课文分段的?能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分吗?(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三)放录像(潮来时一段)。
初步感知“天下奇观”的壮丽与雄奇。
1.过渡:钱塘江大潮气势非凡,那奔腾咆哮的壮丽图景让人惊心动魄。
难怪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日,在海宁县盐官镇的海塘大堤上汇集了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外游客,他们争先恐后地早早赶到,盼望一度钱塘江大潮的风采。
同学们,你们见过那种景象吗?想不想亲眼看一看?老师这里有一段录像,请同学们戴上耳机,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来初步感受一下这“天下奇观”。
2.学生谈看录像后的感受。
第二课时(四)理解课文内容过渡:刚才视频上看到的场景,书里也有。
我们来看看是哪一段。
(学生从阅读中发现是3或4段)1.学生自读3、4自然段。
划出能写出潮来时气势的语句,把不明白的问题用问号标出,对特别喜欢的句子就努力读精彩些。
2.学生质疑。
(根据学生的提问随即板书关键词语)(1)教师通过电化教学帮助学生解疑释惑。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2.初步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记叙。
2、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体会当时人们的心情。
3、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提高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预习:1、收集有关钱江潮的资料。
2、读课文五遍以上,给生字注音。
3、抄写本课字词和优美句。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2、能发挥想象,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3、能通过思考所提供的问题,理解长句子的意思。
4、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5、能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一处景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
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
)教师介绍:钱塘江它是我们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长605公里,河域面积五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三,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条著名江流。
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钱塘江边一睹为快。
2.看了这潮水,听了这潮声你觉得钱塘江潮怎么样呢?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说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作者在他眼里的钱塘又是怎么样的?自由读课文,找出一个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特点的词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优秀教案(全册)1、观潮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2.初步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记叙。
2.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体会当时人们的心情。
3.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提高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课前准备:1.收集有关钱江潮的资料。
2.读课文五遍以上,给生字注音。
3.抄写本课字词和优美句。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1.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
)教师介绍:钱塘江它是我们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长605公里,河域面积五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三,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条著名江流。
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钱塘江边一睹为快。
2.看了这潮水,听了这潮声你觉得钱塘江潮怎么样呢?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 )说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作者在他眼里的钱塘又是怎么样的?自由读课文,找出一个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特点的词语。
(让学生看黑板板书)3.(板书:天下奇观)理解奇观。
“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天下奇观”的“观”呢?打开字典查一查。
师:很少有人能看到这壮丽的景观,你们想不想把自己了解到的说给大家听?课文中有许多形象的词语,咱们讲的时候会用到,打开书,在写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用了很多形象的词语,你动笔画一画,然后在小组读一读。
要放弃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听取别人的建议。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请查阅资料的同学介绍“潮的形成”、“潮的气势”“或观潮最佳地点”)师:我有一个问题,我想问你为什么要在八月十八日观潮?二、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预习情况。
①读准多音字:闷(mèn)雷薄(bó)雾风号(háo)浪吼涨(zhǎng)起颤(chàn)动②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横贯山崩地裂人声鼎沸漫天卷地③指名读课文,正音。
④同桌互读,评定等级。
2.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介绍钱江潮。
3.理清文脉。
①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②同桌交流。
③说说各段的段意。
三、理清叙述顺序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板书)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
(板书)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
四、板书设计:观潮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时间顺序)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
我们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观潮》。
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什么?(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象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
二、提出质疑通过预习,我们读懂了什么?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
三、细读课文,品味赏析1.师生交流,品读。
潮来前:笼罩薄雾风平浪静(板书)观潮潮来时:闷雷滚动一条白线浩浩荡荡山崩地裂潮退时:漫天卷地风号浪吼在这个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朗读来体会钱塘江大潮来前的平静、美丽,来时的汹涌、雄伟,去时的余威未减。
同时,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浩浩荡荡、山崩地裂”等词义,体会作者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
2.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板书:笼罩白雾风平浪静)指导朗读。
3.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哪感受到的?默读读课文,进行画批。
4.小组合作学习。
(1)交流感受,品读佳句。
(2)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3)分工进行有语气地朗读。
5.反馈交流,教师及时引导、点拨。
抓住以下要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谈自己对词句独特的感悟。
注意品读结合:(1)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板书:远近)(2)远:抓住潮的声、形来写潮刚来时的景象: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线。
潮虽远,但气势已现。
(板书:声如闷雷远处白线)读读描写潮的句子。
(3)近:抓住潮的形、声、色写出了潮的气势之宏伟:白线很快移来,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写出了潮水由远及近的变化。
(看图片)“白浪翻滚”、“水墙”写出了潮水的浪头之高,气势越来越大。
犹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声如山崩地裂。
(看图片)(板书:白浪翻滚山崩地裂)(看录像片断)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读出潮的气势。
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再进行赛读,最后安排齐读。
(读整段时注意读出潮水形声的变化,气势由小到大。
)(4)指导学生背诵:背自己喜欢的句子。
6.课文中还从哪能看出钱塘潮的气势雄伟壮观?读第五自然段体会。
抓住要点,师适时点拨:“霎时”时间短暂,潮头却已西去,潮水奔腾之快。
余波涌来,也使江面风号浪吼,江水平静后,江水已涨了两丈来高,都可以看出潮来之猛,气势之大。
指导学生朗读。
(适时板书:漫天卷地风号浪吼)7.学完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称钱塘潮为“天下奇观”了吗?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四、总结1.我们学完了课文,对钱塘潮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深深地被它的壮丽景象所吸引。
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2.编导游词,然后向同学们介绍。
(可以加上自己收集的材料内容)3.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小结4.作业。
(1)按一定顺序,写一个描写景物(或景观)的片断。
(2)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五、板书设计:1、观潮潮来前笼罩白雾风平浪静潮来时远声如闷雷远处白线近白浪翻滚山崩地裂潮退后漫天卷地风号浪吼2.走月亮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中的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
2、技能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背诵第4自然段。
3、情感目标: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
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教学难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激起学生读的欲望,让情感在读中体悟、升华,真正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师生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和妈妈一起散过步吗?你们去过什么样的地方?当你和妈妈在一起时,你有什么感受?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妈妈一起散步,再来感受一下吧。
(板书课题:2、走月亮)二、学习生字词1、教师朗读课文,配以多媒体课件(文章伴随着钢琴曲出示)。
2、学生自读课文。
(先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初步扫除语言障碍;再请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最后点名分段阅读课文,达到全班师生集体正音。
)3、分段检查(开火车分段朗读课文)。
4、交流不明白的词语。
此时教师可向学生介绍云南、洱海、白族,使学生对美丽的云南风景有初步的印象。
5、认读生词。
(自读,指读,开火车读)6、让学生说说自己记住生字的方法。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通过读课文,谁能说说“走月亮”是什么意思?2、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读完这篇文章后,你有怎样的感受?第二课时一、导入师:这节课,让我们再次随着作者一起和阿妈手牵着手漫步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月亮”吧。
二、品读课文师:请同学们体会着月色下的美好意境自读课文,然后找出最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并试一试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1、学生可能谈到秋天月夜的美好。
第二自然段:秋天“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照亮了……也照亮了……”月光洒满人间,月光下的各种景物清晰而又静谧,这迷人的月夜使“我”和阿妈感受到月夜景色的美好。
(让学生根据文本展开想象,月光还照亮了哪些地方。
)第四自然段:“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月光下的溪水清澈美丽,“我”和阿妈欣赏到清澈美丽的溪水,闻到了溪水中山草和野花的香味,看到倒映在溪水里的月亮,看到了鹅卵石间的无数个可爱的小水塘和倒映在小水塘里的数不清的月亮。
秋风轻拂,无数个小水塘中的无数个小月亮随着微波轻轻摇荡。
(请学生描述自己通过文本所想象到的美景,并通过朗读宣泄看到这般美丽的景色时的心情。
)第六、七自然段:我们走过了那么多的地方,耳闻秋虫唱歌和夜鸟拍打翅膀的声音,嗅到了野花的香气和果园里成熟了的果子的香气,目睹了沿途的美景和空中美丽的月亮及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就像到了仙境一样。
(引导学生合理想象:①秋虫夜鸟此刻在做什么?②你能想象一下果园里的景色吗?③作者都嗅到了野花的香气,那她会看到怎样的景色呢?④引导学生想象第六自然段的两处省略号所蕴涵的内容。
)2、当作者看到这么美丽迷人的景色时,内心会有什么感受呢?除了月夜下迷人的景色使小作者感到愉快、高兴,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找一找。
第三自然段:在明亮、柔和的月光下,阿妈喜欢领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漫步,我们手牵着手欣赏月下美丽的景色,该有多么幸福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回想自己和妈妈一起漫步时的幸福心情,理解作者的感受,并有感情地朗读。
)第四自然段:阿妈领着“我”欣赏月下美丽清澈的小溪,使“我”想起白天阿妈带着“我”到溪边嬉戏玩耍时好玩儿的情景,更感到幸福甜蜜。
(教师引导学生回想自己和妈妈一起玩时的体验,来感受作者此时幸福甜蜜的心情,并通过个性化的朗读宣泄出来。
)第八自然段:在迷人的月下,阿妈拉着“我”的手,“我”感到阿妈的手越来越温暖了。
我们贴得很近,“我”都闻得到阿妈身上那熟悉的气息,这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母亲和孩子之间那种浓浓的亲情。
(引导学生回想和自己的妈妈在一起时的情景,感受妈妈身上的温暖气息,并个性化的朗读。
)第八自然段:“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月儿牵着闪烁的小星星走哇走,不就是在和阿妈与“我”比赛吗?不,阿妈就是那美丽的月亮,“我”就是那闪烁的小星星,我们已经融入到大自然的怀抱。
(引导学生想象此时的景色,并个性化的朗读。
)3、可能学生在一个自然段中已经体会到了景色的美,也体会到了情美,教师可随机进行指导。
三、调动学生的生活实际,谈感受1、你有没有和妈妈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时刻?把你的感受在小组里讲一讲,然后全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