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试题和答案:光现象

合集下载

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

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

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这种现象的发现者是:A. 牛顿B. 爱因斯坦C. 伽利略D. 笛卡尔2. 以下哪个现象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A. 彩虹B. 透镜成像C. 影子的形成D.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变慢3. 光的三原色是:A. 红、绿、蓝B. 红、黄、蓝C. 红、橙、紫D. 绿、蓝、紫4. 光的色散现象是由于:A. 光的反射B. 光的折射C. 光的直线传播D. 光的吸收5. 以下哪个现象不属于光的反射现象?A. 镜子中的倒影B. 湖面反射阳光C. 光通过玻璃D. 光在金属表面的反射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6.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___ km/s。

7.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等。

8. 光的折射现象中,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时,折射角__________入射角。

9. 光的三原色混合可以得到__________色。

10. 光的色散现象中,红光的折射率__________紫光的折射率。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1. 请简述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12. 解释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已知光在某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2×10^8 m/s,求光在该介质中的折射率。

14. 假设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入射角为30°,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1.5,求折射角。

答案一、选择题1. A2. C3. A4. B5. C二、填空题6. 3×10^57. 激光准直、日食月食8. 小于9. 白10. 小于三、简答题11. 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指的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在生活中的应用包括激光准直、日食和月食等现象。

激光准直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通过激光发射器发出的光线可以非常准确地指向目标,广泛应用于测量和定位。

最新历届全国初中物理竞赛(光现象)

最新历届全国初中物理竞赛(光现象)

最近十年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分类解析专题4--光现象一.选择题1.(2013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发出的“光”,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器等电器的开启与关闭。

对于它们发出的“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紫外线B.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红外线C.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D.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紫外线答案:C解析: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的荧光效应来鉴别钞票真伪,所以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

遥控器利用红外线传递信号来遥控的,所以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选项C正确。

2.(2008株洲物理竞赛题)下列哪个情景中的“影”是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A.立竿见影B.毕业合影C.湖光倒影D.树影婆娑2.答案:B解析:立竿见影是光的直线传播,毕业合影是光通过凸透镜折射在底片上所成的实像,湖光倒影是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树影婆娑是光的直线传播。

3.(2007株洲物理竞赛题)电视机的开启关闭及频道选择可以通过遥控器实现. 遥控器用来控制电视机的是A.红光B.红外线C.紫光D.紫外线3.答案:B 解析:红外线可以用来遥控,遥控器用来控制电视机的是红外线。

4.(2002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小明的写字台上有一盏台灯。

晚上在灯前学习时,铺在台面上的玻璃“发出”刺眼的亮光,影响阅读。

在下面的解决方案中,最简单、效果最好的是A.把台灯换成吊灯B.把台灯放在正前方C.把台灯移到左臂外侧D.把台灯移到右臂外侧4.答案:C 解析:铺在台面上的玻璃“发出”刺眼的亮光一般是由于台灯可能正好在人的正前方,从而有较强的反射光朝人反射,如将台灯移到人的侧旁,即可避免这种现象。

通常人以右手写字,则应以台灯移到左臂外侧最好。

如果台灯移到右臂外侧时,右手的影子将落到纸上,影响看书写字。

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

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

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 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是:- A. 299,792,458 m/s- B. 300,000,000 m/s- C. 299,792,000 m/s- D. 299,792,458 km/s2. 折射现象发生在:- A. 光从空气进入水中- B. 光从水中进入空气- C. 光从玻璃进入空气- D. 所有以上情况3. 以下哪个不是光的三种基本现象之一?- A. 反射- B. 折射- C. 散射- D. 衍射## 二、填空题4. 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会_________入射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 光的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应用是_________(填“日食”、“月食”或“彩虹”)。

## 三、简答题6. 请简述光的干涉现象,并给出一个生活中的例子。

7. 请解释什么是光的偏振现象,并说明它在哪些领域有应用。

## 四、计算题8. 已知一束光从真空进入水中,折射率为 1.33。

如果入射角为30°,请计算折射角。

## 答案1. 答案: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299,792,458 m/s。

2. 答案:D折射现象发生在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包括所有选项中的情况。

3. 答案:C光的三种基本现象是反射、折射和衍射,散射不是基本现象之一。

4. 答案:小于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5. 答案:日食光的直线传播在日食和月食现象中都有体现。

6. 答案:光的干涉现象是指两束或多束相干光波相遇时,它们的振幅相加形成加强或减弱的光强分布。

生活中的例子包括肥皂泡上的彩色条纹,这是由于光波在肥皂泡表面发生反射和折射,产生干涉形成的。

7. 答案:光的偏振现象是指光波振动方向的选择性限制。

在偏振光中,光的振动方向只在一个特定的平面内。

偏振现象在摄影、液晶显示技术、太阳镜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8. 答案:根据斯涅尔定律,n1 * sin(θ1) = n2 * sin(θ2),其中n1和n2分别是空气和水的折射率,θ1是入射角,θ2是折射角。

竞赛试题和答案:光现象

竞赛试题和答案:光现象

一、选择题1.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发出的“光”,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器等电器的开启与关闭。

对于它们发出的“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紫外线B.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红外线C.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D.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紫外线答案:C解析: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的荧光效应来鉴别钞票真伪,所以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

遥控器利用红外线传递信号来遥控的,所以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选项C正确。

2.(2007株洲物理竞赛题)电视机的开启关闭及频道选择可以通过遥控器实现.遥控器用来控制电视机的是A.红光B.红外线C.紫光D.紫外线答案:B解析:红外线可以用来遥控,遥控器用来控制电视机的是红外线。

3.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红外线),用它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某同学发现遥控器不对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而对着房中某些物体,按一下按钮,有时竟然也可以控制电视。

这是因为A.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发生了反射B.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可以沿任意曲线传播C.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会自动拐弯D.这种情况纯属偶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答案:A解析:照射到墙壁上的红外线发生反射,反射后的红外线对准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选项A正确。

4.(2002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小明的写字台上有一盏台灯。

晚上在灯前学习时,铺在台面上的玻璃“发出”刺眼的亮光,影响阅读。

在下面的解决方案中,最简单、效果最好的是A.把台灯换成吊灯B.把台灯放在正前方C.把台灯移到左臂外侧D.把台灯移到右臂外侧答案:C解析:铺在台面上的玻璃“发出”刺眼的亮光一般是由于台灯可能正好在人的正前方,从而有较强的反射光朝人反射,如将台灯移到人的侧旁,即可避免这种现象。

通常人以右手写字,则应以台灯移到左臂外侧最好。

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

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

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A. 299,792,458米/秒B. 300,000,000米/秒C. 299,792,000米/秒D. 299,792,400米/秒答案:A2. 以下哪个现象不是光的折射现象?A. 彩虹B. 透镜成像C. 影子D. 光的色散答案:C二、填空题3. 光的直线传播条件是_________。

答案:在同种均匀介质中4. 光的反射定律中,入射角等于_________。

答案:反射角三、简答题5. 请简述光的干涉现象及其应用。

答案:光的干涉现象是指两个或多个相干光波在空间相遇时,它们的振幅相加形成新的光波,从而产生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干涉现象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光学测量、光纤通信、激光技术等。

四、计算题6. 已知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折射角为30°,求入射角。

(假设光在空气中的折射率为1,在水的折射率为1.33)答案:根据斯涅尔定律,n1 * sin(入射角) = n2 * sin(折射角)。

将已知数值代入公式,得到1 * sin(入射角) = 1.33 * sin(30°)。

解得入射角约为48.6°。

五、实验题7. 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实验步骤如下:a. 准备一面平面镜和一束激光。

b. 将激光对准平面镜,观察并记录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c. 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

d. 改变入射角,重复步骤b和c,观察入射角和反射角是否相等。

e. 根据实验结果验证光的反射定律。

六、论述题8. 论述光的偏振现象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光的偏振是指光波振动方向的有序排列。

在日常生活中,偏振现象的应用包括偏振太阳镜,可以减少眩光,提高视觉舒适度;液晶显示器,利用偏振光的特性来控制像素的亮度;以及偏振摄影,可以增强图像的立体感等。

光现象测试卷及答案

光现象测试卷及答案

光现象测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 )2.如下短句或词语涉及到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 ( )A .立竿见影B .一叶障目C .五彩缤纷D .坐井观天,所见甚小3.下图中不属于...紫外线应用与防护的是 ( )4.在“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诗句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树叶成绿色的原因是 ( )A .树叶自己发出绿色光B .树叶吸收绿色光C .树叶反射绿色光D .树叶吸收了所有的色光5.红灯是冲洗黑白照片暗室的工作灯,暗室内所用温度计的液柱是蓝色的,而不是通常的红色,这是因为红灯开启时 ( )A .蓝色液柱在红灯照射下是黑色,能看得更清楚B .蓝色液柱在红光下会反射出蓝光,看得更清楚C .红色液柱在红灯下会反射出白光,不容易看清楚D .暗室内一切物体都成红色,红色液柱的温度计不容易看清楚6.在没有任何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 )A .全身呈红色B .上衣呈红色,裙子是黑色C .上衣呈黑色,裙子呈红色D .全身呈黑色7.如图所示,一个人从路灯下经过。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人影子的长度与路灯的高度有关B .人影子的长度与人的高度有关C .人影子的长度与距离路灯的远近有关A .皎洁的月亮B .发光的萤火虫C .点燃的小桔灯D .遥远的织女星A .夜视仪B .验钞机C .灭菌灯D .遮阳帽第7题图D .人影子的长度与走的快慢有关8.元·无名氏《看钱奴买冤家债主》第二折:“不要闲说,白纸上写着黑字哩。

若有反悔之人,罚宝钞一千贯与不反悔之人使用。

”人们常用“白纸黑字”比喻有确凿的文字凭据,不容抵赖或悔改。

从光学知识看 ( )A .白纸和黑字是光源,它们分别发出白光和黑光B .白纸和黑字不是光源,它们分别反射白光和黑光C .用黑光照射,“白纸黑字”变成“黑纸白字”D .用红光照射,“白纸黑字”变成“红纸黑字”二、填空题9.毛泽东的诗句“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描写的雨过天晴后悬挂在天空的彩虹,彩虹是光在传播过程中被空中水滴______________而产生的。

光现象试题及答案

光现象试题及答案

《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在太阳光下我们能看到鲜艳的黄色的花是因为()A.花能发出黄色的光 B.花能反射太阳光中的黄色光C.花能发出白色的光 D.花能吸收太阳光中的黄色光2.如下短句或词语涉及到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A.立竿见影 B.一叶障目 C.鱼翔浅底 D.三点对一线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4.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的装置,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5.夏日炎炎,人们总喜欢躲在大树的阴影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漫反射 C.光的折射 D.平面镜成像6.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笔“断"了 B.水中倒影 C.邮票放大 D.手影7.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美丽的白塔。

在这里,“倒映的白塔”是()A.白塔的影子 B.白塔的实像 C.与白塔等大的虚像 D.比白塔略大的虚像8.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太阳B.地球 C。

月亮 D.房屋9.目前光污染越来越严重,其中来自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都能造成白色污染,形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是()A.光的反射 B。

光的折射 C.光的色散 D.光沿直线传播10.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磨砂玻璃做教室的黑板是为了克服漫反射B.看到池子里的水深比实际的浅是由于光的折射所致C.雨后天空出现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D.光的色散现象说明彩色光是由白光组成的11.如图2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12.下图是为2008北京奥运会而建造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其透明薄膜“外衣"上点缀了无数白色的亮点,它们被称为“镀点"。

北京奥运会举办时正值盛夏,“镀点”能改变光线的方向,将光线挡在场馆外。

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

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

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光线传播的基本方式是:A. 直线传播B. 曲线传播C. 螺旋传播D. 波形传播答案:A. 直线传播2. 光的传播速度最快的介质是:A. 真空B. 空气C. 水D. 玻璃答案:A. 真空3. 光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时,该现象被称为:A. 折射B. 散射C. 反射D. 吸收答案:C. 反射4. 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七种颜色的现象被称为:A. 折射现象B. 环形干涉现象C. 偏振现象D. 色散现象答案:D. 色散现象5. 光的折射是由于:A. 光的传播速度改变引起的B. 光的波长改变引起的C. 光的频率改变引起的D. 光的幅度改变引起的答案:A. 光的传播速度改变引起的二、填空题1. 光通过凸透镜会发生________现象。

答案:折射2. 光线从密度较低的介质射入密度较高的介质时,会发生________现象。

答案:折射3. 当光在两个平行的平面镜之间发生多次反射后,会出现________现象。

答案:干涉4. 光在经过小孔时发生________现象。

答案:衍射5. 光的________是描述光波传播方向的特性。

答案:传播速度三、简答题1. 请简述光的干涉现象。

答案:光的干涉现象是指光波在相遇或叠加时产生的干涉条纹现象,主要有衍射和干涉两种形式。

衍射是当光波通过物体的缝隙或边缘时发生,由于波的传播特性使得光波发生弯曲或扩散;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光波相遇时发生的波的叠加现象,根据叠加的相位差可以产生明暗相间的条纹。

2. 光的折射现象是如何产生的?答案:光的折射现象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折射是由于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而引起的。

光线从传播速度较高的介质进入传播速度较低的介质时,会发生向法线方向偏斜的现象,称为正折射;光线从传播速度较低的介质进入传播速度较高的介质时,会发生离开法线方向偏斜的现象,称为反折射。

3. 请解释光的色散现象。

答案:光的色散现象是指光线经过折射、反射或衍射等过程后,不同波长的光被分开的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1.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发出的“光”,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器等电器的开启与关闭。

对于它们发出的“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紫外线B.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红外线C.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D.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紫外线答案:C解析: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的荧光效应来鉴别钞票真伪,所以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

遥控器利用红外线传递信号来遥控的,所以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选项C正确。

2.(2007株洲物理竞赛题)电视机的开启关闭及频道选择可以通过遥控器实现.遥控器用来控制电视机的是A.红光B.红外线C.紫光D.紫外线答案:B解析:红外线可以用来遥控,遥控器用来控制电视机的是红外线。

3.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红外线),用它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某同学发现遥控器不对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而对着房中某些物体,按一下按钮,有时竟然也可以控制电视。

这是因为A.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发生了反射B.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可以沿任意曲线传播C.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会自动拐弯D.这种情况纯属偶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答案:A解析:照射到墙壁上的红外线发生反射,反射后的红外线对准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选项A正确。

4.(2002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小明的写字台上有一盏台灯。

晚上在灯前学习时,铺在台面上的玻璃“发出”刺眼的亮光,影响阅读。

在下面的解决方案中,最简单、效果最好的是A.把台灯换成吊灯B.把台灯放在正前方C.把台灯移到左臂外侧D.把台灯移到右臂外侧答案:C解析:铺在台面上的玻璃“发出”刺眼的亮光一般是由于台灯可能正好在人的正前方,从而有较强的反射光朝人反射,如将台灯移到人的侧旁,即可避免这种现象。

通常人以右手写字,则应以台灯移到左臂外侧最好。

如果台灯移到右臂外侧时,右手的影子将落到纸上,影响看书写字。

5.如图所示,平面镜M1和M2的夹角为60°,物点S经这两块平面镜所成的清晰像共有A.2个B.3个C.4个D.5个答案:C解析:画出物点S经这两块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光路图,由图可知,物点S经这两块平面镜所成的清晰像共有4个。

6.(第11界初中物理竞赛题)如图是潜望镜的示意图,观察者通过该潜望镜看到的物体的像的情况是A.同实际物体上下、左右关系都是一致的B.同实际物体的上下、左右关系都是相反的C.同实际物体的上下关系是一致的,而左右关系是相反的D.同实际物体的上下关系是相反的,而左右关系是一致的答案:A解析:经过两个平面镜的反射,所成的像同实际物体上下、左右关系都是一致的,选项A正确。

7.(2002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小明在听讲座时,想把银幕上用投影仪投影的彩色幻灯片图像用照相机拍摄下来。

由于会场比较暗,他使用了闪光灯。

这样拍出来的照片A.反而看不清投影到银幕上的图像,倒是把银幕上的一些污渍拍出来了B.色彩鲜艳,比不用闪光灯清楚多了C.色彩被“闪”掉了,拍到的仅有黑色的字和线条D.与不用闪光灯时效果一样,因为拍摄的是银幕上的像,而不是实际的景物答案:A解析:投影仪投影彩色幻灯片时,是投影仪将彩色幻灯片成像在银幕上,即投影仪投射到银幕上不同位置处有不同的彩色光,发生漫反射,使银幕前的观众看到银幕上各处的色彩不同而构成一幅与幻灯片相似的彩色画面。

若拍摄时采用闪光灯,则银幕对将闪光同样予以反射,而闪光灯的闪光为白色光,它均匀地照射到整个银幕上,这样会冲淡银幕上原来画面的对比度,是原来的画面模糊不清。

若是闪光灯的光强度比幻灯片投射光强度强很多时,则将会原来的画面基本看不出来,整个银幕几乎成一片白色,而白色中倒会把银幕上的一些污渍呈现出来。

8.(2008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检查视力时,要求眼睛与视力表相距5m。

医院里常按图所示的方式检查视力,让被检查者面对平面镜而坐,身后是视力表。

已知人距平面镜2m,那么视力表离平面镜的距离是A.5mB.2mC.3mD.4m答案:C解析:视力表所成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视力表离平面镜的距离是3m。

9.(2009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如图所示,P是一个光屏,屏上有直径为5厘米的圆孔。

Q是一块平面镜,与屏平行放置且相距10cm。

O1、O2是过圆孔中心O垂直于Q的直线,已知P和Q都足够大,现在直线O1O2上光屏P左侧5厘米处放置一点光源S,则平面镜上的反射光在屏上形成的亮斑面积为()A.3π/320m2B.π/100m2C.3π/200m2D.π/64m2答案:C解析:关于平面镜作出光屏P的像,连接点光源S和圆孔边缘与光屏P的像相交,设两交点之间的距离为2R,由相似三角形知识可得5/5=25/2R,解得R=12.5cm=0.125m。

反以R为半径的圆面积为πR2=25π/16m2.。

平面镜上的反射光在屏上形成的亮斑面积为S=πR2-πr2=3π/200m2,选项C正确。

10.细心的小明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如果打开窗户,直接看远处的高架电线,电线呈规则的下弯弧形;而如果隔着窗玻璃看,电线虽然整体上也呈弧形,但电线上的不同部位有明显的不规则弯曲,当轻微摆动头部让视线移动时,电线上的不规则弯曲情景也在移动。

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玻璃上不同部位对光的吸收程度不同B.玻璃上不同部位的透光程度不同C.玻璃上不同部位的厚度不同D.玻璃上不同部位对光的反射不同答案:C解析:隔着窗玻璃看,电线上的不同部位有明显的不规则弯曲,说明玻璃上不同部位的厚度不同。

11. 有茶色玻璃的汽车的人能看到车外的人,而在车外的人不容易看到车的人,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1)车外射入的光线要被茶色玻璃吸收一部分,车的人受到较弱的光照射;(2)车外人反射到茶色玻璃上的光比车人反射到茶色玻璃上的光强;(3)车比车外暗,车人的瞳孔开得比车外大。

A.只有(1)(2)B.只有(1)(3)C.只有(2)(3)D.(1)(2)(3)答案:A解析:车外射入的光线要被茶色玻璃吸收一部分,车的人受到较弱的光照射,使在车外的人不容易看到车的人;车外人反射到茶色玻璃上的光比车人反射到茶色玻璃上的光强,使在车外的人不容易看到车的人;能否看到主要是射入人眼反射光的强度,人的瞳孔开得大小与能否看到无关。

所以正确选项为A。

12.(2007株洲物理竞赛题)上飘着白云,平静清澈的池塘中鱼在自由游动.人向池塘中看去,好像鱼在白云中游动.关于人观察到的鱼和白云,下列说确的是A.鱼是实物,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B.鱼和白云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C.鱼是实物,白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D.鱼和白云分别是光的折射和反射形成的虚像答案:D解析:人向池塘中观察到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观察到的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13.(2008株洲物理竞赛题)下列哪个情景中的“影”是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A.立竿见影B.毕业合影C.湖光倒影D.树影婆娑答案:B解析:立竿见影是光的直线传播,毕业合影是光通过凸透镜折射在底片上所成的实像,湖光倒影是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树影婆娑是光的直线传播。

14.(2007株洲物理竞赛题)成语“白纸黑字”喻指证据确凿,不容抵赖和否认。

从物理学角度看A.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B.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进入眼睛C.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眼睛D.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眼睛,而黑字不反光答案:D解析:“白纸黑字”从物理学角度看是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眼睛,而黑字不反光,选项D正确15.(第11界初中物理竞赛题)一个演员在舞台上演出.当舞台上方的红色追光灯照射到她时,观众看到她一身艳丽的红色服装;当灯光操作员改用绿色追光灯照射她时,观众看到她的上装为绿色而裙子为黑色.那么,这位演员服装的实际颜色是A.上装和裙子都是红色B.上装和裙子都是绿色C.上装为绿色,裙子为黑色D.上装为白色,裙子为红色答案:D解析:根据题述,用红色追光灯照射到她时,观众看到她一身艳丽的红色服装,说明她的服装可能是白色或红色;用绿色追光灯照射她时,观众看到她的上装为绿色而裙子为黑色.说明她的上装为白色而裙子为红色。

16. 假设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那么人们观察到的日出时刻与实际存在大气层的情况相比A.将延后B.将提前C.不变D.在某些地区将提前,在另一些地区将延后答案:A解析:由于大气的折射,我们观察到的日出时刻实际上太阳还处于地平线以下,所以假设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那么人们观察到的日出时刻与实际存在大气层的情况相比将延后,选项A正确。

17. 文同学发现浙北大酒店的大门是一种自动门,当有人靠近时,门会实现自动开闭。

文同学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很想知道自动门是如何实现自动控制的,为此他反复做了几次实验:当他轻轻地靠近自动门时,门自动打开,当把一个足球滚向自动门时,门自动打开,当把一面底部装有滚珠的无色透明大玻璃板直立着滑向自动门时,门不打开,文同学根据探究结果,对自动门的自控原理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你认为最合理的是A.自动门听到来者的声音时通过声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B.自动门探测到靠近的物体发射出的红外线,通过光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C.自动门本身能发出红外线信号,当此信号被靠近的物体反射时,就实现自动开闭D.靠近门的物体通过空气能产生一种压力传给自动门,实现自动开闭答案:C解析:根据题述文同学的实验探究可知,自动门本身能发出红外线信号,当此信号被靠近的物体反射时,就实现自动开闭,选项C正确。

二、填空题1.(2013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预赛题)建筑物在河中的“倒影”是由光的所形成的虚像,这些“倒影”看起来比建筑物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有一部分光发生进入了水中。

答案:反射折射解析:建筑物在河中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所形成的虚像,这些“倒影”看起来比建筑物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有一部分光发生折射进入了水中。

2.(2007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暑假中小明参加学校的生存夏令营,学到了野外生存的很多知识和技能。

其中之一是用影子辨别方向。

如图所示,将一根直杆竖直插在水平地面上的O点。

中午前后,用描点的方法在地面上画出杆的阴影顶端的运行轨迹,在轨迹上找出其中距O点最近的点A,则OA所指示的方向就是(选填“东”“西”“南”“北”)方向,这一判断应用的光学知识是。

答案:北光沿直线传播3.在某些地区,由于空气质量下降导致大雾天气越来越多,对当地的交通造成了很大影响,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___形成的,看到漫天的雾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造成的。

答案:液化漫反射解析: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看到漫天的雾是由于光的漫反射造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