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初二物理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光学》测试题(含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光学》测试题(含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光学》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是正确的()A、光只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B、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C、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关于小孔成像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B、小孔成像相对于物来说不一定是倒立的C、小孔成的像是虚像D、当把小孔前后移动时,像的大小会改变3、人走近镜子时,人在镜中的像与原来相比()A、变大B、变小C、不变D、都不对4、小轿车前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A、避免噪音B、尽可能避免因平面镜成像造成不安全因素C、潜水艇里的人通过潜望镜观看海面D、插入水中的筷子,从水面上斜着看,筷子在水下的部分向上弯折了10、一束光线斜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它与界面成20°角,反射光线跟折射光线的夹角恰好是90°,)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远些14、四块透镜分别放在蜡烛前20cm处,实验结果是:用透镜甲可成倒立缩小的像;用透镜乙可成正立放大的像;用透镜丙可成倒立放大的像;用透镜丁可成正立缩小的像,可以判定透镜焦距在10~20cm的凸透镜()A、甲B、乙C、丙D、丁15、某凸透镜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离焦点5cm的地方,所成的像()A、一定是实像B、一定是虚像C、一定是放大的像D、一定是缩小的像16、蜡烛从到凸透镜距离为3f的地方移到距离凸透镜为1.5f的地方,凸透镜所成的像()A、始终是放大的B、始终是缩小的C、逐渐变大D、逐渐变小17、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B、缩小的都是实像,放大的都是虚像C、缩小的像都是倒立的、放大的像可能是正立的,也可能是倒立的D、实像和物体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虚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一侧18、用不透光的纸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在光屏上出现的像与不用纸遮住透镜形成的像区别是()A、像的上半部分消失B、像的下半部分消失C、像全部消失D、仍有原来大小的像,但亮度变暗19、下列事例中观察到的是物体虚像的是()A、晴天在树林中的地面上看到光亮的圆斑B、看电影,银幕上的画面C、看物体的影子D、看湖中小船的倒影20、在离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正前方100cm处,有一物体以5cm/s的速度向凸透镜匀速靠拢,运动13s 时,物体所成的像为()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二、填空1、光的三基色是789、如图所示,是,法线,10、钓鱼时,11、透镜是利用光的现象制成的作用作用。

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光的世界各个章节测试试题(含答案)

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光的世界各个章节测试试题(含答案)

第三章光的世界第一节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第1课时光的直线传播1.下列关于日食、月食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月食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典型例证B.日食现象是由于地球运动到了太阳和月球之间C.日食的形成原理确实是传说中的天狗吃了D.日食的形成原理与影子的形成原理不相同2.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

他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了一个小孔,发现光透过小孔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现象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B.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C.保持蜡烛和墙的位置不变,将木板向靠近蜡烛的方向移动,蜡烛在墙上的像会变小D.蜡烛在墙上形成的像是虚像3.雷雨交加的夜里,小刚同学看到闪电后约3 s听到雷声,小刚同学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刚距雷电产生的地方大约m。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 m/s)4.在一个烈日炎炎的午后陈老师走在随州街头,看到地面上树荫里有许多圆形光斑,抬头看看树叶间刺眼的阳光,想到这树荫下藏着物理学的秘密,便拍下两张照片(如图)。

经估测树荫下一个清晰光斑的直径约为7 cm,这束阳光从约7 m高处的树叶间照射下来。

我们常说太阳光经过约8分钟来到地球(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按1.5×1011 m计算),粗略计算太阳的直径最接近 ()A.1.5×109 mB.1.5×1019 mC.5×106 mD.5×1012 m5.如图所示是摄影爱好者拍摄的日偏食景象。

此时,若将太阳光垂直照射在纸板一个很小的“△”孔上,那么在地面形成的光斑形状是 ()6.下列关于声和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和光传播都需要介质B.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C.光速和声速一样大D.声传播需要介质,光传播不需要介质7.2023年国际陶瓷产业博览会于9月28日至10月2日在醴陵举办,主题为“千年瓷都五彩醴陵”,夜晚绚烂的灯光将醴陵瓷谷的美景完全展现了出来,下列有关光的说法正确的是()A.夜晚打开灯光的建筑物不是光源B.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时间单位C.光速是3×109 m/sD.小明参观时在灯光下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影子的形成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8.晚上,当你从路灯正下方经过并沿地面向前移动时,在路面上会形成影子,影子的长短变化是(选填“变长”“变短”“先变短再变长”或“先变长再变短”);在相同的时间里,人向前移动的距离(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人头部的影子向前移动的距离。

最新【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多彩的光》练习题(含答案)

最新【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多彩的光》练习题(含答案)

最新【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多彩的光》练习题(含答案)周周练(第四章多彩的光)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滨州中考)下列光现象,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铅笔在水面处“折断”B.人在阳光下形成的影子C.放大镜把字放大D.豹子在水中形成倒影2.(湘西中考)炎热的夏天人们总喜欢在“树荫”下乘凉,这“树荫”形成的原因是()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3.(山西中考)在资治通鉴中记载“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表明我们的祖先就会用磨光的铜面做镜面,观察自己的像.人在铜镜中所成的像是()A.缩小的实像 B.等大的实像C.放大的虚像 D.等大的虚像4.(郴州中考)同学们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时,从侧面可以观察到温度计插入水中的部分变大了.下列设备中应用了这一光学原理的是()A.照相机 B.放大镜C.投影仪 D.平面镜5.(舟山中考)如图所示为某款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拍照时,将镜头对准景物,相机通过自动调节,就能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拍摄到更大的像应将镜头远离景物B.为扩大拍摄范围应将镜头靠近景物C.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D.景物在二倍焦距以外才能成缩小的像6.国庆假期,在马陵山风景区内,小明用装有滤色镜的照相机给一株绿叶白花的睡莲拍照,在洗出来的照片上看到的却是黑叶红花,那么滤色镜玻璃的颜色可能是()A.黑色 B.绿色C.红色 D.白色7.(临沂中考)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A.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以外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放大作用8.(威海中考)如图所示,图甲测凸透镜的焦距,图乙“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40 cmB.图乙的成像的特点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C.图乙中若用遮光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只出现像的下半部分D.图乙中若在凸透镜左侧“戴”上近视眼镜,光屏向右移动才能找到清晰的像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9.(丹东中考)小红距离平面镜1 m,她沿着垂直于镜面的方向以0.5 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经过2 s,她与镜中的像相距________m,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0.(江西中考)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之间发生折射的光路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空气在界面的________(填“左”或“右”)侧,此过程中还有部分光发生了反射,反射角的大小是________.11.(桂林中考)人的眼球好像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小丽的眼睛成像情况如图所示,为矫正视力应当佩戴眼镜片为__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的眼镜.12.(常州中考)为节能减排,许多地下车库采用光导照明系统,如图所示,采光罩采集的阳光进入内壁镀有高反射膜的导光管,经多次________后,传导到漫射器,光经过它的________(填“漫反射”或“折射”)传播到出库的各个方向,漫射器应该用________(填“凹凸不平”或“厚度均匀”)的透明材料制成.13.(东营中考)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同学们发现当物距u大于像距v时,在光屏上总能得到倒立、________的实像,该成像规律可应用于__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14.(吉林中考)如图是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将铅笔靠近玻璃杯的后面,透过玻璃杯可以看到笔尖指向左侧,此时成像为正立、________的虚像.如果将铅笔由靠近玻璃杯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你会看到笔尖指向________侧.15.如图所示是黄麻汽校安装在汽车上的“倒车防撞可视雷达”,安装在车尾的摄像头对准车后的障碍物,障碍物经摄像头中的凸透镜成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这个像通过电子装置加工、调整并传递到显示屏上,司机据此可以准确地了解车后的情况.如果看到显示屏中的障碍物的像变大,则障碍物离车尾的距离变________.三、作图题(第16题2分,第17、18题各3分,共8分)16.(重庆中考)如图所示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请画出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17.(东营中考)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图中的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18.(鞍山中考)如图,水中的一条反射光线a射入人的眼中,请在下图中画出这条光线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四、实验探究题(第19、20题各10分,第21题16分,共36分)19.(济南中考)如图所示为“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1)小强在用该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时,除了要用到铁架台、可折转光屏和量角器外,还要用到________和________.(2)小强用到的实验器材中,可折转光屏可以非常方便地绕轴线ON向前或向后折转.这个实验中,小强选用可折转光屏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是否在________________所决定的平面内.(3)小强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如表一.表一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光反射时,________________.(4)通过实验,小刚测得的数据如表二.表二进行交流时,发现他的结论与其他组的结论不同,小刚又反复进行了多次测量,确定自己从读数到分析论证得出的结论都没有问题.导致小刚得出“反射角小于入射角”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连云港中考)在九年级总复习时,同学们再次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小明和小红在分析数据时发现,三组数据的像距都比物距大一些.小明认为这是由于测量粗心引起的,小红认为像距总是比物距大可能与玻璃板的厚度有关.他们对此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数据如下表.请你结合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1)小明的看法不正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玻璃板的厚度对像距与物距差值的影响,可表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你认为应该选择较________(填“薄”或“厚”)的玻璃板.(4)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平面镜所成的像都是________(填“实像”或“虚像”),从测量数据可以看出,他们测量像距和物距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________(填“mm”或“cm”).21.(陕西中考)某小组同学用如图1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其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5 cm,他们进行实验的同时在坐标纸上记录蜡烛与光屏上像的位置和大小,如图2(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或像,A′、B′分别表示蜡烛在A、B处像的位置).(1)从图2中可以看出,蜡烛在A、B位置时光屏上得到的都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成像特点制成了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2)和其他小组交流后发现,当蜡烛在距透镜15~30 cm之间时,像均成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30 cm以外处,但是,当他们把蜡烛放在C位置时,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原因是像距________;(3)为了让蜡烛在C位置的像成在光具座上的光屏上,他们采用了两种做法:做法一: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更换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这表明像距变________了,由此推断更换的凸透镜会聚光的能力较强,此透镜焦距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5 cm.做法二: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再放置一个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由此实验联系实际,远视眼的晶状体焦距较________(填“大”或“小”),将近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________(填“前”或“后”)方,故需佩戴________透镜矫正.周周练(第四章)1.D 2.A 3.D 4.B 5.D 6.C 7.B 8.D 9.4 不变10.左60°11.凸透镜凹透镜12.反射漫反射凹凸不平13.放大投影仪14.放大右15.倒立缩小近16.17.18.19.(1)光源平面镜(2)入射光线和法线(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可折转光屏的轴线与镜面不垂直,且偏离入射光线一侧20.(1)如果粗心像距不可能总是大于物距(2)玻璃板越厚,像距和物距差值越大(3)薄(4)虚像mm 21.(1)放大投影仪(2)太大(3)小小于大后凸。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 光的色散随堂检测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 光的色散随堂检测

4.4 光的色散一.选择题(共7小题)1.下列关于颜色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视多彩画面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B.能把各种色光都全部吸收的不透明体是白色的C.绿光通过绿玻璃照在白屏上呈绿色光D.隔着蓝玻璃片看红布,看到红布是蓝色的2.用高倍放大镜观察正在播放节目的彩色电视机屏幕,能看到的图像是()A.红绿圆斑B.红绿蓝圆斑C.红绿蓝条纹D.红绿蓝三角3.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B.光在真空和水中的传播速度相同C.光的三原色是红、蓝、绿D.夜晚明亮的月亮属于光源4.漆黑的夜晚,用红色的激光笔照射路旁树的树叶,会看到树叶被照处呈现()A.红色B.绿色C.黄色D.黑色5.秋天,在雨后的“本溪大地公园”中,彩虹当空、亭台倒影、草长莺飞、枫叶丹红。

令游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对此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彩虹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B.亭台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C.草长和莺飞都属于机械运动D.人们能看到红色的枫叶,是因为枫叶是光源6.我国唐朝张志和在《玄贞子》中记载:“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这是下列哪种光现象()A.光的色散B.光的直线传播C.光的反射D.平面镜成像7.在一张白纸上用红颜料写一个字把它拿到暗室里,只用绿光照射时,则()A.红颜料呈红色B.红颜料呈绿色C.白纸呈白色D.白纸呈绿色二.填空题(共5小题)8.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发现了光的色散现象。

9.雨后的天空,常常出现彩虹,这属于光的现象。

我国是世界上电视用户最多的国家,彩色电视机屏幕上各种艳丽色彩是由红、、三种色光通过适当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10.红玫瑰的花瓣呈红色,是因为红玫瑰花瓣红光,若夜晚用蓝光照射红玫瑰我们看到它的花瓣是色。

11.太阳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m/s,阳光下看到一朵花是红色的,是因为这朵花反射光;晴朗的夏天,小明在树荫下看到很多圆形光斑,这可以用来解释。

12.将一块平面镜斜插入盛有水的水槽中,让太阳光照射在平面镜水下部分,并反射到手中的白纸上,纸上出现了彩色的条纹,此时平面镜上方的水类似于(填写一个光学元件名称),太阳光照射到其上发生了。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测评含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测评含答案

第四章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2·云南中考)世界因光而变得五彩缤纷,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冬奥会大跳台在水中的倒影B.树荫下的圆形光斑C.人透过水球成的像D.光通过水杯形成的彩色光带2.下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的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A.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的漫反射B.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折射C.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3.现在,一些大厦用许多大块的平板镀膜玻璃作外墙(俗称“玻璃幕墙”)。

这种墙既能反射光线也能透过光线。

下列四幅图,能真实反映光通过玻璃幕墙进入室内传播途径的是()4.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

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A.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以外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放大作用5.小强的爷爷平时戴眼镜,看书时却要摘下眼镜;奶奶平时不戴眼镜,看书时却要戴上眼镜。

请判断爷爷和奶奶戴的眼镜分别是()A.凸透镜、凹透镜B.凹透镜、凸透镜C.都是凸透镜D.都是凹透镜二、填空题(每空4分,共40分)6.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60°,则反射角为;若入射角增大10°,反射角将增大。

7.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小鸟距水面4 m时,该“倒影”距小鸟m,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选填“实”或“虚”)像,它是由于光的形成的。

8.右图是摄影师在印尼婆罗洲的卡加岛拍摄到的一幅有趣照片。

研究人员猜测,猩猩可能是看到当地渔民用长矛捕鱼,于是学会了用树枝刺鱼的捕猎方式。

猩猩用树枝拼命地刺向水里却没有成功,这主要是由于光的现象。

2020年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第四章光现象 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2020年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第四章光现象 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0.8.68.6.202015:5415:54:49Aug-2015:542、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二〇二〇年八月六日2020年8月6日星期四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15:548.6.202015:548.6.202015:5415:54:498.6.202015:548.6.2020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8.6.20208.6.202015:5415:5415:54:4915:54:49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Thursday, August 6, 2020August 20Thursday, August 6, 20208/6/2020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3时54分3时54分6-Aug-208.6.20207、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0.8.620.8.620.8.6。

2020年8月6日星期四二〇二〇年八月六日8、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15:5415:54:498.6.2020Thursday, August 6, 2020 亲爱的读者: 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感谢你的阅读。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1.(3分)以下四种现象,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海市蜃楼B.笔在水面处“折断”C.凿壁借光D.月亮在水中形成“倒影”2.(3分)伦敦奥运会圣火于5月11日在奥运会发源地﹣﹣希腊奥林匹亚的赫拉神庙前利用凹面镜点燃,如图所示。

利用凹面镜采集圣火的过程属于下列哪种光现象?()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色散D.光的折射3.(3分)日晷仪是古代人们可用来计时的一种工具,通过观察直杆在太阳下的影子所在位置可知道时间,如图。

日晷仪计时利用了光的()A.反射B.折射C.直线传播D.色散4.(3分)在图中能正确表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是()A.B.C.D.5.(3分)小明同学身高1.80m,家里装修时要在墙上安装一个竖直的平面镜,为了能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平面镜的最小长度应为()A.30cm B.60cm C.90cm D.120cm6.(3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10月1日上午10时在天安门广场举行。

初二物理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光现象(附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2、光明是人们祈求的,但有时光也会损害人的视觉和身心健康,成为光污染。

下列现象中会造成光污染的是A.汽车车窗玻璃上贴防晒膜B.城市建筑大面积安装玻璃幕墙C.晚上研究时用护眼台灯D.用塑料薄膜建造温室大棚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平静的水面映出蓝天白云B.从岸边看池中的水变浅C.黑板发生“反光”现象D.大树挡住太阳光形成树荫4、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XXX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

就“XXX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问题B.猜想假设C.进行实验D.分析论证5、如图2,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实验主要是说明A.光的反射现象B.光的折射现象C.平面镜成像特点D.光的色散现象A6、谁也没有我跑得快!我是BA.高速奔驰的磁悬浮列车B图2C.让万物生长的阳光D.把“神六"送上天的“长征”运载火箭7、潜水艇下潜后,艇内人员可以用潜望镜观察水面情况,下面关于潜望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潜望镜使用了光的反射改变了光的流传方向B.潜望镜使用了平面镜成像道理C.光在潜望镜内传播时发生了光的漫反射D.从潜望镜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18、图3所示是在镜中看到的钟面指针位置,则实际时辰是A.9:30 B. 2:30 C. 6:15 D. 12:15图3二、填空题9、XXX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3m处,看到了镜中自己的像,这是由于光的征象而构成的,她的像到镜子的距离m;当她向镜子走近1m时,像到她的距离m。

10、“双江塔影”是安徽省芜湖市著名的“芜湖十景”。

从中山桥上向北望区中江塔耸立于青弋江与长江交汇处的江堤上,掩映在霞光水色之中,如图4所示。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20分)1.如图所示的光现象,其中能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露珠下的叶脉B.海市蜃楼C.日晷计时D.落日余晖2.下列与光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近视眼佩戴的眼镜实质是凹透镜B.漫反射就是不遵守光反射定律的反射C.爷爷用放大镜看书,他看到的是字的实像D.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一定会发生偏折3.下列四幅图片中,涉及到的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在小孔成像实验中,适当增大孔的大小,可以使像变大一些B.夜晚,有光照射到自行车尾灯时可起到明显警示作用,其原理是利用了光的折射C.水中筷子看上去“变弯”是由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发生了折射D.光的色散实验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4.如下左图所示,关于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在较明亮的环境下进行效果会更好B.用玻璃板是为了便于观察和确定像的位置C.为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A、B两支蜡烛的大小可以不相等D.光屏在像的位置不能接收到烛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实像5.我国古诗词文化有着灿烂历史,很多名句蕴藏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正确的是()A.“潭清疑水浅”句中“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使潭底的像靠近水面B.“绿树阴浓夏日长”句中“阴浓”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C.“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D.“掬水月在手”句中的“月”是光从水中射向空气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6.首钢滑雪大跳台在北京冬奥会期间承担了单板和自由式滑雪大跳台等比赛项目,它的设计理念源自中国敦煌壁画中传统的飞天造型,从侧面看去犹如一只灵动的“水晶鞋”。

如上右图所示,在平静的水面,首钢滑雪大跳台和它的倒影相映成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倒影形成的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 B.倒影形成的原因是光的反射C.大跳台的倒影比大跳台看上去更大 D.我们能看到倒影说明倒影是实像7.下列现象主要是因为光的折射造成的是()A.小孔成像 B.人在河边看到岸边柳树的倒影C.阳光下树木的影 D.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中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8.下列关于光现象的分析与描述正确的是()A.漫反射的光线向四面八方反射,所以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站在湖水边,看到“鱼儿”在清澈的水中游动,我们实际看到的是鱼儿的实像C.遥控器是利用紫外线进行遥控的D.雨后彩虹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9.有关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在平静的湖面上可以看到蓝天白云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形成彩色光带是光的色散现象D.电视机画面呈现出的各种颜色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10.如图甲,小明利用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通过对水透镜注水成抽水可改变水透镜的厚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现象
一、选择题
1、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2、光明是人们祈求的,但有时光也会损害人的视觉和身心健康,成为光污染。

下列现象中会造成光污染的是
A.汽车车窗玻璃上贴防晒膜 B.城市建筑大面积安装玻璃幕墙
C.晚上学习时用护眼台灯 D.用塑料薄膜建造温室大棚
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平静的水面映出蓝天白云 B.从岸边看池中的水变浅
C.黑板发生“反光”现象D.大树挡住太阳光形成树荫
4、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

就“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B.猜想假设C.进行实验D.分析论证
5、如图2,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实验主要是说明
A.光的反射现象 B.光的折射现象
C.平面镜成像特点 D.光的色散现象
6、谁也没有我跑得快!我是
A .高速奔驰的磁悬浮列车 B.高空翱翔的超音速战机
C.让万物生长的阳光 D.把“神六"送上天的“长征”运载火

7、潜水艇下潜后,艇内人员可以用潜望镜观察水面情况,下面关于潜望镜的说法中,正
确的是
A.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
B.潜望镜利用了平面镜成像原理
C.光在潜望镜内传播时发生了光的漫反射
D.从潜望镜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
8、图3所示是在镜中看到的钟面指针位置,则实际时刻是
A.9:30 B. 2:30 C. 6:15 D. 12:15
二、填空题
9、小文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3m处,看到了镜中自己的像,这是由于光的现象而形
A B
图2 图3
成的,她的像到镜子的距离 m ;当她向镜子走近1m 时,像到她的距离 m 。

10、“双江塔影”是安徽省芜湖市著名的“芜湖十景”。

从中山桥上向北望区中江塔耸立于青弋江与长江交汇处的江堤上,掩映在霞光水色之中,如图4所示。

“塔影”实际上是由光的 所形成的 (选填“实像”“虚像”)。

11、“皮影戏”是我国的民间艺术,演员只要在屏幕和灯光之间抖动拴在道具“小兔”身上的细线,屏幕上就能出现生动活泼的小兔形象.井且与道具“小兔”动作完全一致,可谓
形影不离,这其中所涉及的光学知识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如图5所示,B’是人眼在A 处透过水面看见的河底一白色鹅卵石的虚像,这虚像
是由光的 形成的。

若在A 处用激光手电对准虚像B’照射,则手电发出的光 (选填“能”或“不 能”)照射到河底的白色鹅卵石上。

13、某酒店的一个大厅里,为了使客人感觉厅内宽敞明亮,主人在迎面墙上装了一面与墙等大的平面镜,这里利用了 原理达到这一目的的,这样使人感觉房间大小是原来的 倍. 14、用放大镜看彩色电视机荧光屏上的白色区域,会发现它是由 、 、 三种颜色的亮点或亮条组成的.
15、观众戴着绿色眼镜看穿白色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观众看到她上衣呈 色,裙子呈 色. 16、放电影的银幕用粗糙的白布做成,这是利用光的 使影院里的观众均能看到画面,并且白布能反射 颜色的光,使观众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

17、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0
,则反射角为 ;当入射光线垂直射向镜面时,反射角为 。

18、如图6所示,是表示光在物体表面反射的情况,图中________是反射光线,________是法线,________是入射角,________是反射角。

三、作图题
19、如图7所示.一束阳光射到水平镜面,清你在图6中画出它的反射光线的光路图。

20、报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8中画出物休AB 在平面锐MN 中成的像。

21、钱包掉到沙发下.没有手电筒,小明借助平面镜反射灯光找到了钱包.图9中已标示了反射与入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平面镜,并画出法线。

22、如图10所示,一束光由空气射入玻璃砖,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径迹。

四、实验题
钱包
沙发 灯 图9 玻璃砖 图10
A
B
O
1 2 3
4 N 图6 图7 图4
图5 图8
23、在“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的活动中小明他们小组用蜡烛、玻璃板、刻度尺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1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为什么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2)实验中对蜡烛1和蜡烛2有什么要求?为什么?
(3)实验前,陈祥他们猜测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你能帮他检验这个猜测是否正确吗?请写出
你的方法。

(4)用刻度尺量出像和物体各自到玻璃板的距离,看有什么关系?为了证明你的结论的正确性,你还应该怎样对实验进行改进? 24、如图12在研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第一步:如图12A 改变 光线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方向是怎样改变?实验结论是: ;第二步:如图12B 把纸张的右半面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是否还能看到 光线,实验结论是: 。

五、问答题
25、如图13广告制作忽视了其中的科学性,请你找出来,并简要说明它违背了什么物理原理或规律。

A 图12 B
图11 图13
六、计算题
26、从地面发出的光射到月球反射回地面,所用时间为2.56S,则月球离地球多少千米?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9、反射,3,4;10、反射,虚像;11、光的直线传播;12、折射,不能;13、平面镜,2; 14、红,绿,蓝;15、绿,红; 17、600,00;18、BO,ON,2,3。

三、作图题
图略
四、实验题
23、(1)玻璃板既能反射光也能透过光,可以找到像的位置(2)大小相等可验证像和物体等大的特点(3)在玻璃板后烛焰的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观察是否成像(4)略
24、入射,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

五、问答题
25、放在饮料中的勺没有弯折,它违背了光的折射规律。

六、计算题
26、3.89×105k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