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初二物理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初二物理光现象试题

初二物理光现象试题

初二物理光现象试题一、选择题1. 光的传播速度是()。

A. 300,000 km/sB. 30,000 km/sC. 3,000 km/sD. 300 km/s2. 如果光垂直入射到光疏介质中,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是()。

A. 光速减小B. 光速增大C. 入射角大于临界角D. 入射角小于临界角3. 鱼缸里的鱼看起来比实际的要高,这是因为()。

A. 空气的折射率大于水的折射率B. 水的折射率大于空气的折射率C. 鱼的眼睛有问题D. 光传播是一种幻觉4. 光的折射是由于光()。

A. 入射角与折射角相等B. 传播速度发生改变C. 通过了不同介质层的阻碍D. 照射物体时发生了反射5. 物体如果看不见,可能是因为()。

A. 物体发出的光不能到达眼睛B. 物体发出的光被眼睛吸收C. 物体对光的反射性较弱D. 物体发出的光被空气散射二、填空题1. 光的传播是沿着()传播的。

2.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大约为()。

3. 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现象。

4. 光线从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时,会()弯曲。

5. 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会()弯曲。

三、解答题1. 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什么方法可以观察到光在介质之间的折射现象?请简要描述。

2. 什么是全反射?请说明全反射发生的条件,并给出一个例子。

3. 什么是光的折射?简述光在折射时发生的现象。

4. 阳光照射在一盆装满水的鱼缸上,鱼缸内的鱼看起来离水平面比实际位置高。

请解释这个现象。

5. 解释为什么在夜间行车,车灯的光线会出现雾化和散射的现象。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A2. C3. B4. B5. A二、填空题1. 直线2. 300,000 km/s3. 折射4. 向光密介质5. 向光疏介质三、解答题1. 我们可以通过将一根铅笔半入水中,并观察铅笔看起来断裂了一样的现象来观察光在介质中的折射现象。

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介质的折射率不同,导致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从而观察得到光线的折射现象。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有了光,自然界才绚丽多彩。

下列有关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从水中射入空气后速度变小B.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C.电影屏幕选用粗糙的布料,目的是避免光发生漫反射D.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斜射到平面镜上,其反射角是60°2.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未点燃的蜡烛B的位置放光屏,用眼睛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可以判断像的虚实B.玻璃板可以与纸面不垂直C.蜡烛离玻璃板越近像越大D.做多组数据可以减小实验误差3.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贸然下去,否则,可能会发生危险,因为它的实际深度会超过你看到的深度。

这里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光学规律。

以下实例不涉及这个规律的是()A.三棱镜分解白光B.自行车的尾灯格外亮C.雨后的彩虹D.瞄准鱼的下方才能又到鱼4.兴山县进入“高铁时代”。

宜万铁路兴山境内隧道很多,挖掘隧道过程中,为保证隧道方向不出偏差,采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

下列光现象的原理与激光准直掘进技术相同的是()A.河水变浅,池底上升B.日食、月食的形成C.雨后天晴,天空出现彩虹D.对着镜子梳妆打扮5.大约在两千四五百年以前,我国的学者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也第一次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因。

如图是小孔成像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B.烛焰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正立的实像C.无论怎样移动蜡烛,烛焰在光屏上形成的像都是放大的D.小孔成像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6.对下面诗句中蕴含的物理知识,理解正确的是()①“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中“高”是指声音响度大②“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③“绿树荫浓夏日长”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④“潭清疑水找”是光的折射形成的A.只有①④正确B.只②③有正确C.只有②③④正确D.①②③④都正确7.如图所示,为防疫新冠病毒,学校在用测温枪检测体温。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大约在两千四五百年以前,我国的学者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也第一次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因。

如图是小孔成像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B.烛焰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正立的实像C.无论怎样移动蜡烛,烛焰在光屏上形成的像都是放大的D.小孔成像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2.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A.万中新生军训地下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B.发生在万州的“海市蜃楼”是光的反射现象C.鸟巢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D.筷子在水面处“弯折”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小孔成像实验中,烛焰通过小孔所形成的“倒像”是实像B.一束光线与镜面夹角是40°,则反射角是40°C.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20cm,则它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40cmD.人远离平面镜,人在镜中的像变小4.下列对光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汽车观后镜是凹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B.光的三原色是红、绿、黄C.湖中出现建筑的倒影是因为光从空气进入了水D.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5.入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为30°,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减小15°,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将变为()A.150°B.120°C.90°D.60°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红、黄、蓝光被人们称为光的三原色B.光的色散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汽车的后视镜利用凹面镜来扩大视野D.光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均为3×108m/s7.常消毒、勤洗手、戴口罩、测体温,是防疫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

下列相关解释正确的是()A.喷洒消毒液后,湿润的地面一会儿就干燥了,是因为消毒液发生了升华现象B.天气越热,喷洒过消毒液的地面干燥得越快,说明液体蒸发快慢与温度有关C.为预防新冠病毒学校“临时留观室”内的消毒灯,利用的是红外线D.额温枪是利用超声波测量人的体温8.溺水是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预防溺水,刻不容缓!实际的池水比看起来要深,能解释这种现象的光路图是()A.B.C.D.9.下列光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光的色散B.钢笔移位C.小孔成像D .水中倒影10.如图所示,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A .甲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 .乙图中荷花在水中形成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C .丙图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D .丁图中漫反射的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1.如图所示,小明将一块红色透明玻璃片甲和一块绿色透明玻璃片乙部分重叠,然后在正下方放置一张白色纸板。

八年级物理上《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3×3分=39分)1. 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A. 放电影时所看到的银幕B。

放电视时看到的电视机画面C. 月亮D。

猫的眼睛2。

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光只有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 B. 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C。

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D.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里是沿直线传播的3。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桌面上有一个小球向右滚去。

要使平面镜中小球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落,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α应为()A。

30ºB。

45ºC。

60ºD. 90º4。

如图所示,一只小鸭浮在平静的湖面上。

能正确表示小鸭和它在水中的“倒影”的是()5。

“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一个月亮,如图,以为月亮掉进水中了,就要去捞,结果什么也没捞到.关于水中月亮离水面的远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B。

井有多深,月亮就有多深C。

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D。

和猴子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等6。

光污染已成为21世纪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据测定,室内洁白、光滑的墙壁能将射到墙上的太阳光的80%反射,长时间在这样刺眼的环境中会感到很不舒服。

如果将墙壁表面做成凹凸不平,其作用之一可以使射到墙上的太阳光变成散射光,减少光污染,这是利用了()A. 光的直线传播B. 光的镜面反射C。

光的漫反射 D. 光的折射7. 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如果入射角逐渐增大,则折射角()A. 逐渐减小,且总大于入射角B。

逐渐增大,且总小于入射角C. 逐渐减小,且总小于入射角D. 逐渐增大,且总大于入射角8. 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定会发生偏折B。

发生折射时,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C。

反射和折射不会同时发生 D. 只要光进入另一种介质,速度就一定改变9. 潜入水中工作的潜水员在水中看见岸上的路灯位置变高了。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光现象实验单元测试题(Word版 含解析)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光现象实验单元测试题(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二物理光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学习小组用图甲所示的圆柱形纸质套筒做“探究小孔成像规律”的实验,发现像的大小不同,亮度也不一样.(1)关于像的亮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提出以下猜想:猜想1: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猜想2:与小孔的形状有关;猜想3:与小孔的大小有关.①类比利用太阳光测凸透镜焦距时,光屏从焦点处远离透镜过程中,光斑越大越暗的现象,可判断猜想1是_________的.②验证猜想2时,固定烛焰、纸筒和光屏的位置,更换使用如图乙所示的三个小孔进行实验,分别观察比较所成像的亮度.他们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为验证猜想3,固定烛焰、小孔和光屏位置,只改变圆孔直径,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实验现象表明:在小孔成像清晰时,_____________________.(2)学习小组对像的清晰度与亮度问题作进一步探究.①在纸筒底部中心开一小孔a,又在a上下等距的位置再开两个小孔b、c,光屏上观察到三个像.在b、c两孔处放置两相同的三棱镜,移动光屏到图丙位置时,光屏上只出现一个清晰的更亮的像.则b、c两小孔处三菱镜放置的方式可能是________.②他们设想在b、c两孔之间再开若干个小孔,并在小孔处放置棱镜,所成的像都与b、c 两孔处三棱镜所成的像重合,则光线通过这些棱镜的偏折程度比通过b、c两孔处三棱镜的要________(选填“大”或“小”).③若开一个大孔,并在大孔处放一合适的凸透镜替代上述所有棱镜后,恰能在图丙位置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则此像是_______的倒立实像;若只用a孔替代凸透镜,在图丙位置光屏上所成的像与该透镜所成的像相比,像的亮度________,像的大小_________.【答案】正确没有控制小孔的大小相等小孔越大亮度越亮 C 小缩小更亮相等【解析】【详解】(1)①根据题意知道,当光屏从焦点处远离透镜过程中,出现光斑越大越暗的现象,则说明像的亮度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故可判断猜想1是正确的;②要探究像的亮度与小孔的形状的关系,则需要控制孔的大小不变,只改变形状,而图乙中即改变了孔的形状,没有改变孔的大小,所以,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没有控制小孔的大小相等;③分析表格的实验数据知道:在小孔成像清晰时,小孔越大,像的明亮程度越亮;(2)①三棱镜具有偏折光的能力,要想使光都会聚在光屏中心的位置,则在bc两处放置的三棱镜的方式可能是凸透镜的形状,即图C的形状;②在b、c两孔之间再开若干个小孔,并在小孔处放置棱镜,此装置类似凸透镜,过光心时传播方向不变,越靠近光心的光线偏折程度的越小,故则光线通过这些棱镜的偏折程度比通过b、c两孔处三棱镜的要小;③根据图知,物距大于像距,可以判断出此时凸透镜成的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因为凸透镜和小孔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和物距相等,所以像的大小是相等的,因为入射到凸透镜上的光数量较多,经凸透镜折射后,经过的像点的光线多,所以看起来亮一些(2)①因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三棱镜具有偏折光的能力,所以,要想使光都会聚在光屏中心的位置,则在bc两处放置的三棱镜的方式应是凸透镜的形状,即图C所示的形状。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测试卷(答案解析)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测试卷(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小强对光现象很感兴趣,通过学习,他对光现象有以下一些理解,正确的是()A.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前端发光二极管发出红光,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B.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首次将太阳光分解成了七种颜色的光C.使用验钞机时,我们看到的验钞机发出的淡紫色的光就是紫外线D.雨后天边的彩虹门是半圆形,说明光在空气里不是沿直线传播2.如图所示,小明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他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然后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则()A.选择玻璃板进行实验,是为了看到蜡烛A的像更清晰B.实验用到刻度尺,是为了测量研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C.小明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它所成的像逐渐变小D.将光屏放到玻璃板后面蜡烛B位置上,光屏上没有像3.以下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的色散现象表明,白光是复色光B.光同声音一样,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道路拐弯处的反光镜是凹面镜,具有扩大视野的作用D.小孔成像与日食形成原理不同4.下列有关光的说法错误的是()A.阳光下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B.强烈的太阳光照在玻璃幕墙上会发生漫反射,造成“光污染”干扰正常生活C.海市蜃楼是由于不同高度的空气疏密不同,发生光的折射造成的奇观D.太阳光通过棱镜后可以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一现象叫光的色散5.如图所示,为防疫新冠病毒,学校在用测温枪检测体温。

测温枪的学名是“红外线测温仪”或者“红外线辐射测温仪”。

它的原理是:被动吸收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从而获得物体温度数值。

下列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A.不能通过肉眼观察到红外线B.红外线测温仪是通过测温枪发出红外线来测体温C.验钞机利用紫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不是红外线D.红外线测温仪测体温说明红外线能传递能量6.如图所示,为我们教材上几幅插图,下面对这些插图的解释正确的是()A.影子游戏和水中桥的倒影都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B.镜面玻璃能发生光的反射现象而毛玻璃不能发生光的反射现象C.虽然我们通过凸面镜和凹面镜看到的图像不同,但是它们都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D.粼粼波光和公路上的“海市蜃楼”都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7.下列关于光现象,说法错误的是()A.雨后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B.生活中我们看到的月食、日食是因为光的折射C.我们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发生反射的缘故D.在河岸边看到“鱼在云中游”的奇景,“鱼”和“云”分别是折射和反射形成的8.2020年6月21日下午,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可看到如图所示的“金边日环食”奇观,下列现象中与日食成因相同的是()A.海市蜃楼B.树荫下的圆形光斑C.凸面镜扩大视野D.水中舞月9.视力检测时要求被测的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5m。

初二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检测题答案解析

初二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检测题答案解析

初二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检测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不是由于光的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 B. C. D.【答案】A【解析】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CD正确,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错误.故选A.2.科学家设想,人类将来可能移居月球,如果能实现的话,月球上的居民则可看到( )A. 月食现象B. 日食现象C. 日食和月食现象D. 看不到日食和月食【答案】B【解析】月食是因为地球挡住了太阳光造成的,人在月球上是看不到月食的.日食是由于日、地、月同线,月球档在太阳和地球之间形成的(人在地球上看),同理人在月球上时也可以看到日食.故选B.3.如图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

此时,它从镜中看到的自身像应该是图中的A. B. C. D.【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

大熊猫通过平面镜成像,并且它的像与本身关于镜面对称,通过观察,只有选项D符合这一特点。

4.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 B. C. D.【答案】C【解析】A. 步枪瞄准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A错误.B. 倒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B错误.C. 看水中的物体属于光的折射现象,C正确.D. 潜望镜属于光的反射现象,D错误.故选C.5.物体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只决定于A. 物体到镜面的距离B. 物体的大小C. 平面镜的大小D. 观察者的位置【答案】B【解析】平面镜成的像与物是等大的,故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自身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平面镜放置的方向、观察者的位置、物体离平面镜的远近都无关.故选B.6.如图表示的是一条光线从空气中射入厚玻璃的光路图,MN是界面,α和β分别代表入射角和折射角,其中正确的光路图是()A. B. C. D.【答案】C【解析】光从空气中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即β<α.故选C.【点评】熟记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由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斜射进入空气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7.如图中可以较全面反映光传播路径的是()A. B. C. D.【答案】C【解析】A只反映了光的折射路径,B只反映了光的反射路径,C即反映了光的折射路径还反映了光的反射路径,D 的折射路径错误,反射光线应该偏向法线.故选C.8.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60°,则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A. 30°B. 60°C. 90D. 120°【答案】A【解析】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60°,所以反射角为90o-60o=30o,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入射角为30°,即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30°,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同时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并且要会利用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进行有关的计算.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小灯泡放在凹面镜焦点上,灯泡发出的光线经过凹面镜反射后,成平行光射出B. 用太阳灶烧水,壶应放在凹面镜的焦点上C. 汽车的后视镜是凸面镜,司机可以从镜中观察到汽车后较大范围D. 平面镜遵守光的反射定律,球面镜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答案】D【解析】A. 小灯泡放在凹面镜焦点上,灯泡发出的光线经过凹面镜反射后,成平行光射出,A正确.B. 用太阳灶烧水,壶应放在凹面镜的焦点上,B正确.C. 汽车的后视镜是凸面镜,司机可以从镜中观察到汽车后较大范围,C正确.D. 平面镜遵守光的反射定律,球面镜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D错误.故选D.10.用光学知识来解释“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原因是A. 桃花自己能发出红光B. 桃花吸收红光C. 桃花反射红光D. 以上说法都不对【答案】C【解析】解:花是不透明的物体,桃花呈现红色是由于它可以反射红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一道基础题,比较简单.11.如图所示,字母“F”在竖直的平面镜前,哪个图是镜中“F”的像()A. B. C. D.【答案】A【解析】把像与物上对应的点连接,符合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该是:连线与镜面垂直,对应点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根据这两条判断出选项A符合.故选A.12.晴朗天空,在树阴下,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地面上有许多圆形的光斑,它们是A. 太阳的影子B. 太阳光照到树叶上小水珠闪烁而成的C. 小孔成像所成的太阳的实像D. 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太阳的实像,像和太阳的形状是一样的,是圆形的.故选C.【点评】主要考查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小孔成像.知道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实像.13.对下列物理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 在路灯下走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是因为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 日食的形成是温反射现象C. 人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眼睛发出的光射到物体上D. 当入射角为0°时,入射线.反射线.法线重合【答案】D【解析】A、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A错误.B、日食和月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造成的,故B错误.C、人能从不同方向看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故C错误.D、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当入射角为0°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为0°,这时三线重合,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常见光学现象的掌握情况,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内容之一.14.在硬纸板上穿一个小洞,小聪通过小洞向外看,当他的眼睛向小洞逐渐靠近时,他看到外面景物的范围A. 变小B. 变大C. 不变D. 先变大,后变小【答案】B【解析】分析:此题所考查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将眼看作一个点,通过做光路图来判断所看到景物范围的大小变化.解答:解: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当眼镜向小洞靠近时,所看外面景物范围的大小变化如图:因此,看到外面的景物范围逐渐变大,只有B选项符合题意;故选B.15. 试卷是白纸上印有黑字,我们能看清字的主要原因是()A. 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进入眼睛B. 白光射到试卷上,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眼睛C. 白光射到试卷上,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眼睛,而黑字不反射光D. 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答案】C【解析】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白色的物体能反射光,而黑色物体把光吸收了,不反射光.解: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反射出的白光进入眼睛,而黑字不反光,与白纸形成对比,所以我们可以同时看清白纸和黑字,只有选项C的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物体的颜色由所反射的光决定,什么颜色的物体反射什么颜色的光,而黑色物体是把光吸收了,没有光线反射到人眼里,故感觉是黑色.二、填空题16.太阳、月亮、萤火虫,其中不是光源的是_____________。

2024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含答案).docx2

2024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含答案).docx2

2024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9分)1.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知识后,同学们一起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探究小孔成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便于更清楚观察像,应在圆筒的B端蒙上塑料薄膜作为光屏B.小孔必须是圆形的C.像与物上下颠倒,左右相反D.塑料薄膜上形成的像是虚像2.中午12:00时,若太阳光垂直射入纸板上一个很小的“△”形孔,那么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的形状是()A.“”形 B.“”形 C.“△”形 D.“”形3.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人眼看到书本的光路图的是()A.B.C.D.4.如图甲所示,轿车司机从右后视镜中观察到同向驶来一辆越野车,下一时刻越野车在后视镜中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设两车均匀速向前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越野车在轿车司机的左后方行驶B.后视镜中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C.越野车比轿车行驶的速度慢D.越野车离后视镜越近像就越大5.如图是小峰看到的天鹅湖边安徽广电中心大楼的美景。

下列各图能正确反映他看到水中大楼倒影的光路图是()A.B.C.D.6.2024年春晚节目《山河诗长安》震撼全场,如图所示,是千人齐诵李白的诗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的情景。

下列诗句所蕴含的光现象中与“明镜”的原理相同的是()A.潭清疑水浅B.B.起舞弄清影C.风吹草低见牛羊D.D.楼台倒影入池塘7.为避免司机低头观察汽车仪表盘,忽略路况造成事故,厂商开发出汽车抬头显示系统,如图甲,又叫汽车平视显示系统(HeadUpDisplay),简称HUD。

它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如图乙,汽车仪表安装在驾驶台上、显示面水平朝上,司机平视,借助透明挡风玻璃看到仪表竖直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显示器越靠近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越大B.司机看到像是由于挡风玻璃对光发生了漫反射C.“路面情况能被车内人看到”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D.挡风玻璃与水平面的夹角应为45°8.如图所示是一个魔术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光现象(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2、光明是人们祈求的,但有时光也会损害人的视觉和身心健康,成为光污染。

下列现象中会造成光污染的是
A .汽车车窗玻璃上贴防晒膜
B .城市建筑大面积安装玻璃幕墙
C .晚上学习时用护眼台灯
D .用塑料薄膜建造温室大棚 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 .平静的水面映出蓝天白云
B .从岸边看池中的水变浅
C .黑板发生“反光”现象
D .大树挡住太阳光形成树荫
4、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

就“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进行实验 D.分析论证
5、如图2,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 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实验主要是说明
A .光的反射现象
B .光的折射现象
C .平面镜成像特点
D .光的色散现象 6、谁也没有我跑得快!我是
A .高速奔驰的磁悬浮列车
B
C .让万物生长的阳光
D .把“神六"送上天的“长征”运载火箭
7、潜水艇下潜后,艇内人员可以用潜望镜观察水面情况,下面关于潜望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
B .潜望镜利用了平面镜成像原理
C .光在潜望镜内传播时发生了光的漫反射
D .从潜望镜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
A
B
图2
2
8、图3所示是在镜中看到的钟面指针位置,则实际时刻是
A .9:30 B. 2:30 C. 6:15 D. 12:15 二、填空题
9、小文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3m 处,看到了镜中自己的像,这是由于光的 现象而 形成的,她的像到镜子的距离 m ;当她向镜子走近1m 时,像到她的距离 m 。

10、“双江塔影”是安徽省芜湖市著名的“芜湖十景”。

从中山桥上向北望区中江塔耸立于青弋江与长江交汇处的江堤上,掩映在霞光水色之中,如图4所示。

“塔影”实际上是由光的 所形成的 (选填“实
像”“虚像”)。

11、“皮影戏”是我国的民间艺术,演员只要在屏幕和灯光之间抖动拴在道具“小兔”身上的细线,屏幕上就能出现生动活泼的小兔形象.井且与道具“小兔”动作完全一致,可谓形影不离,这其中所涉及的光学知识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如图5所示,B’是人眼在A 处透过水面看见的河底一白色鹅卵石的虚像,这虚像是由光的 形成的。

若在A 处用激光手电对准虚像B’照射,则手电发出的光 (选填“能”或“不 能”)照射到河底的白色鹅卵石上。

13、某酒店的一个大厅里,为了使客人感觉厅内宽敞明亮,主人在迎面墙上装了一面与墙等大的平面镜,这里利用了 原理达到这一目的的,这样使人感觉房间大小是原来的 倍.
14、用放大镜看彩色电视机荧光屏上的白色区域,会发现它是由 、 、 三种颜色的亮点或亮条组成的.
15、舞台上绿色追光灯照到穿白色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上衣呈 色,裙子呈 色.
16、放电影的银幕用粗糙的白布做成,这是利用光的 使影院里的观众均能看到画面,
并且白布能反射 颜色的光,使观众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

17、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0
,则反射角为 ;当入射光线垂直射向镜面时,反射角为 。

18、如图6所示,是表示光在物体表面反射的情况,图中________是反
射光线,________是法线,________是入射角,________是反射角。

三、作图题
19、如图7所示.一束阳光射到水平镜面,清你在图6中画出它的反射光线的光路图。

20、报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8中画出物休AB 在平面锐MN 中成的像。

A B
O 1 2 3 4
N
图6

3 图
7

4

5 图8
3
21、钱包掉到沙发下.没有手电筒,小明借助平面镜反射灯光找到了钱包.图9中已标示了反射与入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平面镜,并画出法线。

22、如图10所示,一束光由空气射入玻璃砖,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径迹。

23.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在图A3-4中作一条入射光线,使其通过点A ,并使其反射
光线通过B 点.

A3-4 图A3-5
24.如图A3-5,有一三角形物体ABC ,请作出其在平面镜中的像.
25.如图A3-6太阳光与地面成40°角斜射过来,要使光线沿竖直方向反射入井中,求作:
(1)反射光线;
(2)平面镜的位置,
(3)计算出平面镜与水平方向夹角;
钱包 沙发 灯 图
9
玻璃砖 图10
四、实验题
26、在“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的活动中小明他们小组用蜡烛、玻璃板、刻度尺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1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为什么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2)实验中对蜡烛1和蜡烛2有什么要求?为什么?
(3)实验前,陈祥他们猜测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
像,你能帮他检验这个猜测是否正确吗?请写出你的方法。

图11
(4)用刻度尺量出像和物体各自到玻璃板的距离,看有什么关系?为了证明你的结论的正确性,你还应该怎样对实验进行改进?
27、如图12在研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第一步:如图12A改变光线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方向是怎样改变?实验结论是:;第二步:如图12B把纸张的右半面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是否还能看到光线,实验结论是:。

A 图12 B
4
五、计算题
28、从地面发出的光射到月球反射回地面,所用时间为2.56S,则月球离地球多少千米?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B B A D C A A
5
二、填空题
9、反射,3,4;10、反射,虚像;11、光的直线传播;12、折射,不能;13、平面镜,2; 14、红,绿,蓝;15、绿,红; 17、600,00;18、BO,ON,2,3。

三、作图题
图略
四、实验题
26、(1)玻璃板既能反射光也能透过光,可以找到像的位置(2)大小相等可验证像和物体等大的特点(3)在玻璃板后烛焰的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观察是否成像(4)略
27、入射,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

五计算题
28、3.89×105km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