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党政治的发展
美国政党与英国政党的区别

美国政党与英国政党的区别。
1美国政党的产生是与总统的竞选相联系的,也是为总统竞选服务的,同时,它的发展也是同选举权的扩大紧密相连的。
可以说,美国总统的竞选造就了美国的政党,美国选举权的扩大,则推动了美国政党的发展。
共和党和民主党完全控制着美国的政治进程。
大约2/3的美国人认为自己不是共和党人就是民主党人,甚至那些正式宣称自己是无党派者也都有党派倾向,并表现出相当高的党派忠诚。
自从1828年和1854年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成立,至今美国的政治舞台上基本上就是这两个政党轮流执政。
由于美国的选举人团的选举制度,也在客观上抑制了第三党的出现。
2美国政党的内部组织十分松散,在党内团结上表现出相当低的水平,没有严格遵守的一套思想体系或政策目标,党内权力结构分散。
是不是一个党的党员,完全取决于个人的信仰。
加入和退出全凭个人意愿,没有任何手续,所以也没有党的纪律的约束。
在美国的政治传统中,是先有州权,然后才有联邦权力的。
在美国形成了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权力大于联邦权力状况,各个州有自己的法律,自己选择怎样推选其选举人的制度,政府的领导人由各州人民自己选举,实行高度自治。
与此相适应,在社会中则存在着崇尚个人自由的风尚。
他们既然反对中央集权的联邦政府对各州和地方政府以及人民权利的侵犯,当然也不会去追求一个集权式的政党的组织形式,即使他们有时为此要付出较高的社会组织成本。
从美国政党的产生和发展来看,是与总统选举分不开的。
这使得美国的政治是“以候选人为中心”,而不是“以政党为中心”。
与许多国家的政党不同,美国政党中产生参加总统选举的候选人不是由该政党组织控制的,也不是仅仅由该党党员投票决定的,而是由选民最终决定谁将获得共和党和民主党的提名,尤其是在总统候选人的初选中,更是如此。
3政党之争存在于联邦和州一级的政治机构中,在州以下的地方政府中,政党的色彩比较淡漠。
美国的政党是应总统选举的需要而产生的。
随着选举的扩大,需要有一种组织将分散于全国各地的选民组织动员起来,政党的作用随之也扩大了。
美国的政体

美国的政体1.政治体制:三权分立1.1起源:英国的光荣革命成功之后,18世纪思想启蒙运动兴起,大批哲学家涌现出来,提出:自由、平等、人权的概念。
再加上英国对美国的殖民统治,激起了北美人民的反抗,1776年美国独立。
建国后政体是邦联制,权利分散、债台高筑,人民生活困苦。
为了摆脱困境,几个思想家提出了建立联邦政府的想法,最终打消了人民对“独裁”政府的恐惧,促进了制宪会议的召开。
1.2制宪会议:1787年举行。
为了防止出现一个独裁的政府,当时的建国者使用了分权的方法,见上图。
对权利进行垂直分割出现了三权,对权利进行水平分割出现了联邦政府和州政府。
三权相互独立,相互制约。
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没有隶属关系,相互独立。
军队也进行了分割,出现了联邦军队和州的国民警卫队,两者也是相互制衡。
为了防止出现军人独裁,规定军人不能从政,并且军队的最高长官都是文职人员。
1.3国会:分众议院和参议院。
众议院435人,根据各州的人口进行确定人数,任期两年。
参议院100人,美国有50个州,一个州有两个名额,任期六年。
为什么要设置两个院呢?是为了防止民粹和多数人的专政。
参众两院相互也是一种制衡。
参议院都是一些精英,更加理性一些。
众议院的人数根据各州的人口选的,如果以人口为准的话,容易出现多数人的专政。
1.4总统:美国自然人、35岁、在美国居住14年以上。
经过全国巡回初选,全国代表大会投票、最后全国人民投票选出选举人团的人数538人,超过270票就赢得了总统大选,为了赢得总统大选,“摇摆州”的票数是关键。
1.5最高法院:一共有9个大法官,并且是终身制。
实行终身制也是为了制衡其他两权。
制宪会议没有规定大法官的人数,是宪法的一个漏洞。
2.选举制度:参议院和众议院的人是由州的选民选出(直接选举),总统是由“选举人团”选出(间接选举)。
2.1宪法第12修正案:美国的前两次选举都是华盛顿当选,当时是没有政党的,而且华盛顿本人也很讨厌政党。
当时经过8年的发展,出现了党派,联邦党和民主共和党。
美国政党制度简介

1、美国的政党制度是两党制。
2、所谓两党制,是指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中,由两个势均力敌的政党通过竞选取得议会多数席位,或者赢得总统选举的胜利而轮流执掌政权的政党制度。
3、是指一国内两大政党轮流执政的政治制度,并不是说实行两党制的国家内只存在两个执政党。
4、两党制最初产生于十七世纪的“英国”,当时在议会中有两个政党:一个是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辉格党(后改称自由党);一个是代表地主阶级和封建贵族利益的托利党(后改称保守党)。
5、两党交替执掌政权,后来逐渐形成一种制度,被美国等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相继采用。
6、至今仍流行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国。
7、美国是总统制国家,两党制主要表现在总统选举上,竞选获胜的政党为执政党,失败者为在野党。
8、以美国为代表的总统制。
9、它是到了19世纪50年代,才形成共和党和民主党的对立。
10、美国总统制下的两党制的特点:(1)两党制主要表现在总统竞选上A: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行政首脑,掌握行政实权。
11、B:两党在议会中席位的多少与执政党和非执政党的地位无关。
12、※(2)美国的两党制组织结构松散,没有严格的投票纪律1847年美国著名画家汤姆斯·纳斯特绘制的一幅象与驴压跷跷板游戏的漫画,“象”代表共和党,“驴”代表民主党。
13、这幅漫画的寓意是美国由两个政党一上一下轮流执政,共和党和民主党人看了这幅画,不但没反对,相反还赞赏。
14、他们解释说,大象稳重,毛驴倔强。
15、从此共和党和民主党的党徽便分别为象和驴。
16、每逢大选之年,两党的支持者也常常举着“象”、“驴”的标牌来进行竞选宣传,“象驴之争”便由此而来。
近代美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一、美国独立战争 二、美国《独立宣言》 三、美国民主政体的确立
——1787年宪法 1、背景: (1)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及《独立宣言》的发表宣告 了美国的诞生; (2)邦联体制的确立; (3)邦联体制的危机使年轻的美国面临窘境;
(3)邦联体制的危机使年轻的美国面临窘境; ①经济问题: ●各国商品涌金美国市场,关税无力保护工商业。 ●各州关税壁垒和滥发纸币使商品流通不畅。 ②债务问题: 独战欠下大量债务,政府无力偿还。 ③安全问题: ●作为新生国家,为欧洲大国所不容(英、西)
应大于行政权和司法权
一、美国独立战争
二、美国《独立宣言》
三、美国民主政体的确立
——1787年宪法 1、背景: 2、确立: (1)时间: 1787年9月,费城,制宪会议。 (2)内容: (3)原则: (4)评价:
进步性 ①、美国联邦宪法(美国1787年宪法)是世界是第一部成文宪法, 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②、体现了权力相互制约,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 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③、协调了中央和地方、大小州、南北方之间的矛盾,为美国社 会的长期稳定和发展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加强了美国中央政 府的权力,使美国成为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 ④、确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保障了资产阶级政治和经济利益, 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 ⑤、为欧洲的反封建斗争树立了榜样,为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巩 固与完善奠定了法律基础;
邦联:权力基础是州;州的松散联盟 联邦 :权力基础是人民;联邦的地位高于州。
四、民主政体的完善 1、从“邦联”到“联邦” 2、两党制的形成。 (1)起源: ①独立战争期间:民主派、保守派。 ②建国后:联邦党、民主共和党。 (2)形成: ①19世纪30年代:民主共和党分裂为“民主党”和“自 由党”。 ②19世纪50年代:民主党代表南方种植园主利益;自由 党分裂,南方自由党加入民主党维护南方奴隶制,北方 自由党联合北方民主党1854年成立共和党,代表工商业 资产阶级利益,主张限制并消灭奴隶制度。 (3)发展完善:19世纪末20世纪初。 垄断资本主义到来后,美国的两党差别基本消失,本质 上都维护资产阶级根本利益,1885年以后两党轮流执政。
美国政治体制

联邦政府
• 美国的国家组织是依据三权分立与联邦制度、二大政治思想而制 定, 当初在起草宪法时因恐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或某一部门将危 害人民的自由, 因而将立法、司法, 行政三种权力分别独立, 互相 制衡, 以避免政府滥权, • 根据宪法: 立法机关是参议院与众议院并设二院制议会, 司法机关 以联邦最高法院为首下设11个控诉法院, 95个地方法院及4个特 别法庭. 行政机关是以由人民直接选举的总统为最高行政首长, 并 以副总统辅之, 下设几个行政部门. • 政府的权力有联邦政府、州政府之分, 宪法起草人根据政府必须 接近百姓才不致剥夺人民自由的原则, 将有关各州自治权保留给 州政府, 各州政府本身拥有立法、司法、行政诸权限, 联邦政府的 权力系以一州政府无法单独行使者为限, 如课税、财政、国防、 外交、货币银行、出入境管理、对外贸易、国民福利、邮政, 以 及科学艺术的发展援助等.
因此除了国防外交货币等全国性的事务划归中央处理外其他如教育卫生等地方性事务则划归地方政府处理美国的州政府与联邦政府一样设有行政立法及司法三部门州长是一州的行政首长由民众投票选举除了少数州任期二年外大部分的州长任期为四年除了内布拉斯加州只有单一的州立法机关外其他的州都有两院制的州立法机关在大部分的州里州参议员任期为四年众议员的任期为两年州立法程序与国会极相似州的司法组织并不附属于全国的法院体系它是由一组类似联邦司法机构形式的法院组成市政府与其他地方政府
• 战后,杜鲁门的“公平施政”、肯尼迪的“新边疆”和约翰逊的 “伟大社会”实施的结果,大大加强了从罗斯福“新政”开始的 合作联邦主义,联邦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和管制空前扩大。1 964年以前,联邦的管制活动主要着眼于调节经济以促进繁荣 和充分就业。从“伟大社会”计划开始,联邦的管制活动扩大到 对教育、医疗、民权、环境和消费者的保护等领域。由于这种干 预所涉及的领域传统上大都属于州一级主管,因此往往是在与各 州和地方合作的过程中进行。不过联邦与州政府之间的这种合作, 经常是强制的因素多于协作的因素。总之,联邦政府的集权到6 0年代中期以后发展到顶峰,而联邦过分集权所造成的弊病愈来 愈明显。人们开始认识到,像美国这样一个大国,企图把一切决 策权集中于华盛顿是行不通的。新政后形成的以联邦政府集权为 特点的政府间关系——合作联邦主义,加深了新政式国家垄断资 本主义的危机。
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

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李道揆1、独立宣言:1776.7.4,托马斯·杰斐逊。
核心原则:人人生来平等、人人享有不可转让的权利(生命、自由、财产、追求幸福)、政府的正当权力来自被统治者的同意。
2、1781—1789年间的邦联政府存在很多弱点,导致出现1783—1786年间的战后经济衰退,英国和西班牙虎视眈眈。
3、制宪会议:1787.5—1787.9. 矛盾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中央政府同州政府、大州政府同小州政府之间的矛盾;二是建立强大中央政权同保障个人权利之间、统治阶级内部各利益集团之间以及统治阶级掌权同人民行使主权之间的矛盾。
4、联邦党V。
S。
民主共和党5、弗吉尼亚方案:大州方案;新泽西方案:小州方案。
大妥协:使小州在参议院占优势,大州在众议院占优势。
6、批准宪法的斗争:联邦派和反联邦派(州权派和以杰斐逊为代表的民主派),焦点在于宪法中没有权利法案。
“宪法建立的联邦政府将是一个拥有广泛权力的中央政府。
人民则强烈要求有一个联邦权利法案,以约束联邦政府,保障个人的权利。
在这方面,人民同州权派和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分子(如杰斐逊等人)是一致的。
”(31)7、1789年选出总统,麦迪逊在第一届国会提出宪法修正案,其中前10条被批准,称为“权利法案”。
8、美国改变宪法的三种手段:一、宪法修正案。
二、最高法院对宪法的解释(它通过一个案件解释宪法时不限于阐明宪法条款的含义,而是宣布某项法律、行政条例或总统命令是否违宪,这时它往往发展甚至改变宪法条款的原有含义。
(41))三、总统、国会和政党所创立的宪法惯例。
9、宪法规定美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天赋人权(人的权利来源于造物主或自然状态,是不能转让的,天赋人权中主要的是生命、自由、财产以及在法律面前的人人平等等权利。
)人民主权和限权政府(为了保障天赋人权,人们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则来自被统治者的同意,这是说人民是主权者,权力属于人民。
)法治而非人治。
镀金时代的美国政治生态从1870...

镀金时代的美国政治生态从1870...从1870到1890年这一时期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因贬称而著名的时代——“镀金时代”。
这个名称最初来自马克·吐温(Mark Twain)和查尔斯·达德利·沃纳(Charles Dudley Warner)在1873年出版的一部小说的题目。
“镀金”的意思是“用一层金覆盖着的”,它同时也指为金光闪闪的表面所覆盖的一个并没有什么真正价值的核心,也就是说,它是自欺欺人的。
马克·吐温和沃纳指的不仅是这一时期的经济扩张,而且也指由于大公司控制了政治而带来的政府腐败现象以及这一时代对那些被排除在财富争夺之外的人所采取的压迫性实践。
政治腐败与19世纪早期一样,镀金时代的美国人仍然把自己的国家看成是一个矗立在为非民主国家所充斥的世界中的政治民主的孤岛。
在欧洲,只有法国和瑞士实行了男性全民选举权。
即便在一向以其政治自由传统为豪的英国,工人阶级中的大多数人在1884年议会改革法通过之前也不能参加投票。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上院这个不经选举产生的、由世袭贵族组成的立法机构还可以否决任何由下院提出的法案。
新出现的大股份公司拥有的权力看上去似乎也不受民主制度的约束,这对于一向把政治自由理解成为人民的自由管理的美国人来说,是非常令人感到不安的。
政治腐败的情形非常盛行。
“每个立法机构的大厅和走廊里,”一位伊利诺伊州共和党人领袖观察到,“都挤满了前来为[这个或那个大公司]获取某种好处拉关系的人。
”在宾夕法尼亚立法机构,由铁路公司游说者组成的“第三院”被认为可以发挥与由选举产生的其他两院同等效力的影响力。
在西部,许多立法者都拥有那些接受公共财政支持的木材和铁路公司的股票,或者在它们的董事会中占有一席之地。
批判镀金时代本质城市政治也为类似于纽约的“特威德帮”(Tweed Ring)这样的腐败政治机器所控制。
这个集团侵吞了纽约市数百万美元的巨额公款。
威廉·特威德“老板”(“Boss”William M. Tweed)掌握的组织分布和延伸到了纽约市的每个社区。
当代美国概况知识点总结

当代美国概况知识点总结当代美国是一个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家之一,以其经济实力、科技创新、文化影响力等方面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以下是对当代美国概况的一些主要知识点总结。
一、政治状况1.1 政治体制美国是一个联邦共和制国家,政治体制为总统制,由行政、立法、司法三大分支相互制衡。
总统为国家元首及政府首脑,行使大部分行政权力,而国会负责立法工作,最高法院则负责司法审判。
此外,各州政府也具有相当的自治权。
1.2 政治制度美国政治制度主要包括总统制、联邦制、三权分立以及宪政等要素。
总统制是美国政治的主要特点,其政治权力和政治责任分散化的特点使得美国政治既有灵活性,又有稳定性。
1.3 政党体系美国的政党体系主要由两大党派统治,即民主党和共和党。
民主党主张进步、社会福利和多元文化,而共和党则主张保守、自由市场和个人自由。
其他一些小党派在选举中也有一定的份额。
1.4 外交政策美国一直以来是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家之一,其外交政策以维护国家利益和推动国际秩序为核心,主要以军事力量、经济实力和文化影响来进行外交斡旋。
与此同时,美国也主张维护人权和和平发展,参与了一系列国际组织和国际事务。
1.5 政治问题当代美国政治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包括国内政治分裂、选举制度不公平、民主制度危机等。
特别是在近年来,美国政治极化严重,两党之间的矛盾和对立日益加剧,也使得政治治理难度加大。
二、经济形势2.1 经济体制美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经济体制主要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强调私有制和自由市场。
政府在经济运行中主要扮演监管和调节的角色。
2.2 主要产业美国的经济以服务业为主,包括金融、医疗、科技和娱乐等。
其次是制造业和农业,前者占据着一定的比重,后者则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逐渐减少。
2.3 经济发展水平美国是全球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上排名靠前。
其人均收入、科技创新、教育水平和基础设施等方面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美国政党政治的演变过程殖民地时期和革命时期,美国没有出现有组织的政党,但这两个时期政治派别斗争的传统成为美国近代政党发轫的基础。
美国的政党产生于联邦政府建立之后,形成的确切日期不明。
从第一届国会开始,围绕财政部长汉密尔顿的经济政策,在国会形成了支持与反对的两个稳定的投票集团,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汉密尔顿为首的联邦党和以杰斐逊为首的共和党,后者于1794年改称为民主共和党。
联邦党主张建立稳定的国家信贷、建立国家银行、保护关税、要求从宽解释宪法并集中权力于中央,而共和党则主张从严解释宪法使各州和地方政府能够分享到较多的权力。
两党的政治斗争推动着美国政党制度的逐步形成。
1796年总统选举后,在美国历史上首次出现执政党与在野党的划分。
约翰·亚当斯当选总统,联邦党成为执政党,民主共和党成为在野党。
1800年总统选举,民主共和党人杰斐逊当选总统,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一个国家政权从一个政党手中转移到另一个政党手中。
杰斐逊的上台执政标志着一个民主共和党时代的开始,在这个时代里,总统职位从杰斐逊传给麦迪逊,然后再传给门罗,直到1824年结束。
期间,1916年总统选举后联邦党瓦解,从1816年到1824年,实际上形成了民主共和党一党政治的局面。
从18世纪90年代初到1824年是美国政党政治发展的第一个重要时期,也是美国两党政治兴起的历史时期,对以后美国两党政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美国两党政治的格局奠定于1824年到1856年民主党与辉格党两大政党对峙的历史时期。
民主党和辉格党都是由民主共和党内的不同派系发展而来的。
在1820年门罗连任总统时,民主共和党内已经形成“老共和党人”和“青年共和党人”两大派系。
“老共和党人”固守民主共和党原来维护州权、从严解释宪法的原则;“青年共和党人”则主张从宽解释宪法和以保护关税、国家银行及发展内地交通运输为内容的国家主义。
在1824年选举中,由于没有对立的政党竞争,党内派系分裂公开化。
民主党是在1828年总统竞选时创建的,它是以民主共和党的“老共和党人”为核心组成的,1840年后至内战前,它已经演变为一个奴隶主阶级的政党。
辉格党是逐渐形成的,它的前身是以1824年当选的总统亚当斯为领袖的国民共和党。
为反对总统杰克逊,19世纪30年代辉格党建立。
1848年后,南北辉格党人因奴隶制问题而出现分裂,并最终瓦解。
1824年到内战前是美国政党政治发展的第二个重要时期,是美国两党制形成的奠基时期,在此期间,美国政党政治开创了两党轮流执政的局面,两党各自也确立了全国代表大会制度。
内战是美国两党政治发展的一个特殊历史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两大政党是共和党与民主党。
共和党是在美国社会围绕奴隶制问题发生剧烈冲突的背景下产生的。
民主党在南方奴隶主的控制下坚定地捍卫奴隶制度,只有少数北方民主党持相反的立场。
此时的辉格党已经彻底分裂,南方辉格党站在南方民主党一边,北方辉格党则落为孤军奋战。
1848年成立的自由土壤党虽然公开反
对奴隶制,但力量太小,在这种情况下,北部和西部各种反奴隶制的政治力量开始酝酿成立一个新党。
1854年7月6日,自由土壤党、北部辉格党和反对奴隶制的民主党人在密执安州杰克逊市集会,成立一个新政党,取名为共和党。
1860年大选,共和党获胜,林肯当选总统。
失败的民主党不接受选举结果,企图用暴力手段改变它,美国内战爆发。
这一时期对美国政党政治的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
内战成为两党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彻底摧毁了南方的奴隶制度,整个美国迅速资本主义化,为资产阶级两党制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内战结束以后,美国的两党政治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即民主党与共和党长期垄断国家政权的历史时期。
在这一时期,两大政党已经完全拜托了近代政党的组织模式和观念,发展成为现代的政党。
1865年到1884年为第一个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共和党一直为执政党,民主党为在野党或非执政党。
不过民主党虽然在这一阶段中一直在野,但它已经从内战的重创中逐渐恢复过来,又发展成为全国性政党。
内战结束后,南方变成民主党稳固的政治基地。
1884年到1932年为第二个阶段。
1884年,格罗夫·克利夫兰当选为内战后的第一位民主党人总统,结束了20多年共和党单独掌握政权的局面,从此开始了共和党与民主党轮流执政的历史。
因此,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民主党打破了共和党长期执政的局面。
1932年到1952年为第三阶段,这一阶段以民主党的连续执政及其“新政”为主要
特征。
1952年至今是最后一个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两党均衡地交替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