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新闻传播史纲要》

合集下载

陈力丹《外国新闻传播史纲要》详解第一章 现代新闻传播的历史轨迹【圣才出品】

陈力丹《外国新闻传播史纲要》详解第一章 现代新闻传播的历史轨迹【圣才出品】

第一章 现代新闻传播的历史轨迹1.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现代新闻传播活动出现之前的信息传播(1)大约10万年前,人类产生了语言,从此人类能够通过各种音节的组合,表达较为复杂、抽象的意思。

语言的产生是人类社会第一次信息革命的标志。

(2)公元前3500多年,地中海东岸腓尼基一带出现了最早的文字——腓尼基文字。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第二次信息革命的标志,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

(3)文字虽然保留了语言信息,但是手抄传递的信息无论如何形不成规模,而且手抄的文字一定程度上又变成了一种很容易禁锢的信息。

于是,印刷术的发明通常被视为信息传 现代新闻传播活动出现之前的信息传播现代报刊在欧洲得以产生的原因现代报刊——从起源到遍布全球 现代报刊从起源到遍布全球的过程 封建集权制下的“官报时期” 西方报刊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新闻自由条件下的“党报时期” “商业报刊时期” 广播电视媒介的高速发展新闻媒介的发展网络传播——“信息社会”的未来研究世界新闻传播史的意义现代新闻传播的历史轨迹播史上又一座里程碑。

(4)古登堡发明欧式印刷术不久,恰好遇上15世纪末的世界地理大发现,于是伴随着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商人向全球的扩张,印刷术和最初简单的新闻公报式的新闻纸传到了全世界。

欧式印刷术为现代新闻传播业的诞生做了技术上的准备。

二、现代报刊——从起源到遍布全球1.现代报刊在欧洲得以产生的原因(1)世界地理大发现使得欧洲的商业和工业从地中海贸易转向全球贸易,因此造成对新闻传播的规模化需求(2)此时,欧洲地理上正在形成连成一片的文明地区,地理上进行贸易的关卡减少。

传递信息的障碍也随之减少(3)六个主要的欧洲民族(意、西、葡、德、法、英)经过文艺复兴运动,自然形成了各自的标准语言和文字,奠定了规模化新闻传播的语言文字基础(4)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规模新闻传播的新技术条件(5)文艺复兴后,文化从僧侣阶层的垄断下逐步解放出来,转向世俗社会,从而为规模化新闻传播提供了一定的读者群。

《外国新闻传播史纲要》第六章[25页]

《外国新闻传播史纲要》第六章[25页]

第一节
概述
一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新闻传播业的几个特点
(三)文字传播发展较慢,声音广播发展较快,网 络发展缓慢
印刷媒介的发展遇到了较大障碍。多数国家的日报 发行量偏少。
广播和电视不受文字的限制,较适合撒哈拉沙漠以 南的非洲的情况。各国在独立后,首先发展的是广播, 电视在20世纪的最后十年得到较快的发展。
第一节
概述
二 三个发展地区
(一)西非及中非
这里指以几内亚湾为中心地带向内陆腹地延伸的众 多国家,原来主要是英国和法国的殖民地,最早出现 的报纸主要办给欧裔居民看。
英国人相对重视办报,1801年出版的《皇家公报》 为西非第一家报纸。
法国人不鼓励在非洲办报,直到1885年,才在塞内 加尔出现第一家法文报纸。
第一节
概述
一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新闻传播业的几个特点
(一)新闻体制由国营逐渐转向民营或混合体制
90年代以后,民营的广播电台和电视的比重开始增 长。
90年代中期以后,南非的民营多选卫星电视台,已 经覆盖整个非洲,可以向世界所有重要电视台、网提 供丰富的节目。
第一节
概述
一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新闻传播业的几个特点
比利时人只因为开矿,才于1911年创办了该国第一 家报纸。
第一节
概述
二 三个发展地区
(一)西非及中非 这个地区的新闻传播业真正有所发展还是在国家独 立后,沿几内亚湾的各国较大城市是发展的中心地带。 尼日利亚是代表,是非洲除南非共和国外拥有报纸 数量最多的国家。这个地区出现广播相对较早。电视 机社会拥有量人均最高的是加纳。 在这个地区,最早出现了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由 黑人自己办的通讯社,即1957年加纳政府建立的加纳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新闻传播业的几个特点

外国新闻史 纲要

外国新闻史 纲要

1泰晤士报:1785年沃尔特在伦敦创办了《每日环球记事报》,1788年改为《泰晤士报》。

2黄色新闻:19 世纪末,20世纪初首先出现于美国,然后蔓延欧洲、亚洲等其它国家的一种品质低劣的新闻产品3高级报纸篇幅较多,报价较高,版面严肃,以国际国内的新闻报道与评论为主。

读者大多为上层人士和知识界人士。

大众报纸篇幅较少,报价较低,版面夸张、泼辣,主要内容是黄色新闻和娱乐材料。

读者大部分是工人,其次是小资产阶级、职员和城市平民。

4 1733年,德国移民曾格在纽约创办了《纽约周报》。

该报发表的大部分文章是批评总督和地方议会的。

为此,在报纸创办一年后,曾格被捕,并被提起诉讼。

1735年开庭审理,安德鲁.汉密尔顿为其辩护。

汉密尔顿指出:首先诽谤罪只有在言论不实时才成立,每个公民都有“陈述无可非议的事实真相的自由”。

其次,陪审团不仅有权进行事实判断,还有权进行法律判断,裁决应由法庭和陪审团共同作出。

最终,陪审团不顾法官的阻挠,判曾格无罪。

这一案件是殖民地人民争取新闻自由的第一次重大斗争。

汉密尔顿提及的两项原则,半个世纪后被美国政府制定的诽谤法采纳。

5《每日纪闻》——官方公报,在此之前的波斯帝国就有官方邮局(教材第8页)6新闻信——官方、民间都有(教材第8页)7 1586年,女王颁发了“出版法庭命令”,星法院法令。

一直维系到1640年。

(教材56页)8哈姆斯沃斯采用现代报纸经营方式,先后创刊和购买了《每日邮报》(1896年)、《每日镜报》、《观察家报》(1905年)、《泰晤士报》(1908年)以及多种地方报刊,形成英国最大的报团,1905年被封爵,他的成功被称为“北岩革命”。

9默多克1931生于澳大利亚后移民欧洲,1964年创办了澳大利亚全国性大报《澳大利亚人报》。

60年代其“新闻有限公司”成为澳大利亚著名的报团。

进入英国1969年打入英国报业市场同年购得畅销世界的星期日报《世界新闻》。

几个月后买下《太阳报》,并把这张枯燥的政治报变成了迎合低级趣味的出版物,获得成功。

《外国新闻传播史纲要》第四章[25页]

《外国新闻传播史纲要》第四章[25页]

第一节
概述
三 东亚
(二)两种不同的新闻体制
中国内地、朝鲜实行的是社会主义新闻体制,坚持共产 党对新闻传播业的领导;
其他国家和地区实行的基本属于自由主义的体制: 日本报刊业完全民营,广播电视业公营与民营并行; 韩国与日本的新闻大体相同; 中国香港一向是自由主义新闻体制; 中国台湾实行自由主义体制。
第一节
(一)印度民族运动报刊在各地的出现 (二)民族运动的报刊向印度全国的发展 (三)悄然发展的商业报纸 (四)通讯社和广播的出现
第二节
印度新闻传播史
三 英属印度各部分独立后的新闻传播业
巴基斯坦独立时一些在现在印度境内出版的穆斯林报纸纷纷迁 到巴境内继续出版;原来英属全印广播公司的三个地方广播电台 成为国家广播公司的起家电台;印度联合新闻社分社成为当时巴 基斯坦最大的通讯社。
(四)近年快速发展的广播电视业
第二节
印度新闻传播史
五 印度新闻传播业目前的格局
现在印度大众媒介的格局,以媒介分类大体如下:
(一)报刊 (二)通讯社 (三)广播电视业
第三节
日本新闻传播史
一 日本古代传播活动
日本古代只有一些十分简单 的客观叙事的歌,基本不存在中 国古代那样的官方新闻传播系统。
日本在德川幕府时期出现了 简单的新闻传播形式 “读卖瓦 版”。
第二节
印度新闻传播史
一 现代报刊的初创
印度最早的现代报刊是在孟买和马德拉斯首先出现的。 1785年加尔各答出版的《东方杂志》,是印度第一家杂志。
1802年创办的英国锡兰管区的官方机关报《政府公报》, 是现在斯里兰卡最早的现代报纸。
第二节
印度新闻传播史
二 19世纪50年代以后,印度新闻传播业的民族斗争和党派斗争时期

《外国新闻史》课程教学大纲

《外国新闻史》课程教学大纲

《外国新闻史》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外国新闻史英文名称:History of Foreign Journalism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总学时:36 学分: 2适用对象: 新闻学专业13、14年级学生先修课程:无二、编写说明(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新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全世界的新闻事业源远流长、覆盖广阔,学习《全球新闻传播史》不论过去还是现在,对我国新闻事业的成长发展都有密切的关系和重要的影响。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学习和研究全球新闻传播史可以比较系统地了解整个世界新闻事业发展的历程和基本规律,了解当前不同类型国家新闻事业的基本情况、特点和发展趋势,从而开阔视野,鉴古察今,继承人类文明成果,借鉴国外经验教训,培养从宏观上把握新闻事业发展规律的能力,以便做好国内外的新闻传播工作,更好地建设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

这便是学习全球新闻传播史的目的和意义。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本次课教学重点:学习本课程的性质及课程的目的。

新闻活动的本质及发展过程。

本次课教学难点:全球新闻史的发展历程及重大事件。

本次课教学内容:认识和把握新闻事业的普遍规律,对新闻事业的发展充分了解。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全球新闻传播》教学以讲授法、讨论法和学生试讲法相结合的教学法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得到综合锻炼。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针对课堂教学内容,对重点理论和重要内容进行案例分析。

(五)实践环节1.课程实践2.主要内容与要求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升专业知识,锻炼专业技能。

3.学时分配:36学时。

(六)教学时数分配表《全球新闻传播史》教学时数分配表教学内容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采用何种多媒体教学手段章节 主要内容讲授 实验 讨论 习题 课 外 其它 小计 1 绪论 第一章 现代传播探源:从洪荒时代到文艺复兴 2 13 PPT2 第二章 17世纪:新闻事业的“创世纪”2 13 PPT3 第三章 18世纪:革命烽火与新闻传播2 13 PPT4 第四章 19世纪(上):从政党报刊到商业报刊3 14 PPT5 第五章 19世纪(中):通讯社的兴起与发展2 13 PPT6 第六章 19世纪(下):大众社会与大众报刊2 1 1 4 PPT7 第七章 20世纪(上):电子媒介之广播篇2 13 PPT8 第八章 20世纪(中):电子媒介之电视篇2 24 PPT9 第九章 20世纪(下):电子媒介之网络篇 2 1 1 4 PPT10 后记 附录 2 2 11总结复习 2 13合计239 4 36(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新闻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旨在系统地了解整个世界新闻事业发展的历程和基本规律,了解当前不同类型国家新闻事业的基本情况、特点和发展趋势,从而开阔视野,鉴古察今,继承人类文明成果,借鉴国外经验教训,培养从宏观上把握新闻事业发展规律的能力,以便做好国内外的新闻传播工作,更好地建设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

外国新闻传播史教学大纲

外国新闻传播史教学大纲

外国新闻传播史教学大纲外国新闻传播史教学大纲新闻专业《外国新闻传播史》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总学时:64学时周学时数:4学时学分:4学分课程类型:必修开课系(部):中文系执笔人审核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开设本课程,是为了使学生具备外国新闻传播史的基本常识,了解外国新闻学的基本理论,把握世界新闻事业的发生、发展规律,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看待和分析外国新闻活动和现象的能力,并为其他课程的学习、研究提供开阔的视野。

教学要求:1.系统、完整地学习外国新闻史上的媒介、人物、事件,准确地识记重要的知识点。

2.地分析外国新闻史上影响较大的新闻理论,正确地理解它们的历史根源、实践意义和局限性。

3.新闻事业的基本规律,把握事业发展与技术变革、媒介制度、实务运作之间的互动关系,做到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服务于实际工作。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包括演示、幻灯、投影、音像、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对一些教学内容有特殊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应明确写出。

三、教材与教学参考书教材:《外国新闻传播史》,郑超然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参考书:《外国新闻事业史教程》,张允若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简明世界新闻通史》,张昆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

《美国新闻史》,迈克尔.埃默里等,新华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

《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程曼丽,复旦大学出版社, 20xx 年8月第一版。

《默多克竞争策略全书》,威廉.菲勒,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8月。

四、实验实践教学无五、课外训练及自学指导六、考试考核考试主要采用闭卷方式,考试范围应涵盖大纲规定的各章内容,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体现本课程的内容重点。

考试题型一般有: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或阅读理解题等。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占30%,闭卷考试成绩占70%。

七、总学时:64学时八、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整个教学内容主要按照媒体类型依次对报纸、通讯社、无线电广播、电视诸新闻媒体的历史进行讲述,以国家为基本脉络,采取以历史的整体为线,以重点媒体案例为点,穿插概述梳理和详细剖析这两种讲述模式,将理论与史料相结合,尽量采取多媒体教学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适当进行讨论,增加课题活跃性和学生的参与意识、积极思考能力。

外国新闻传播史陈力丹 赵永华 人大版本笔记

外国新闻传播史陈力丹 赵永华 人大版本笔记

外国新闻传播史是一门非常有价值的学科,通过对其深度和广度的探讨,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新闻传播的发展和演变。

陈力丹和赵永华合著的《外国新闻传播史》人大版本笔记,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关于外国新闻传播史的精彩探索。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探讨外国新闻传播史这一主题,并结合陈力丹和赵永华的笔记,共享我们对这个主题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我们来回顾一下外国新闻传播史的发展。

在古代,新闻传播主要依靠口头传播和手抄传播,消息传递的范围非常有限。

随着印刷术的发明,报纸等印刷品的出现使得新闻传播范围不断扩大,但信息传播仍然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随着电报、通信方式、无线电和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新闻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信息传递的障碍也逐渐消失。

在陈力丹和赵永华的《外国新闻传播史》人大版本笔记中,他们详细地介绍了从古代到现代的外国新闻传播史,涵盖了新闻传播的各个方面,如新闻机构、新闻内容、新闻传播技术等。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新闻传播的起源和演变,以及外国新闻传播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影响。

在文章的后半部分,我们将从个人角度对外国新闻传播史进行分析和总结。

在我看来,外国新闻传播史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还可以为我们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通过对历史上新闻传播的成功和失败经验的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当今复杂多变的新闻传播环境,提高信息传播的质量和效率。

陈力丹和赵永华合著的《外国新闻传播史》人大版本笔记提供了一次深度和广度兼具的关于外国新闻传播史的探索,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这一主题。

希望我们能够通过对外国新闻传播史的研究和思考,不断提升自己在新闻传播领域的能力,为信息传播做出更大的贡献。

外国新闻传播史是一门非常有趣和深刻的学科,它帮助我们了解新闻传播的发展,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陈力丹和赵永华合著的《外国新闻传播史》人大版本笔记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关于外国新闻传播史的精彩探索,他们详细地介绍了新闻传播的各个方面,从古代到现代的外国新闻传播史。

《外国新闻传播史纲要》第五章[27页]

《外国新闻传播史纲要》第五章[27页]
(二)严格控制新闻传播的国家
阿拉伯国家对于传媒的控制总的来说是严厉的。
2003年前的伊拉克,是最典型的严格控制新闻的国家, 1958年实行共和制后短期内新闻政策相当开放。第一次海 湾战争后,传媒完全实行军事化管制。
沙特阿拉伯在文化传统上较为保守,1963年公布新闻法, 允许民营报刊,但是对于内容的控制相当严厉。
半岛电视台
第二节
埃及与新闻传播
7世纪阿拉伯人来到埃及,其世俗信息传播的文学性特 点一直影响着其当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18世纪末以来,埃及历经半殖民地阶段和埃及王国阶 段,新闻业在多种利益的冲撞与妥协中艰难发展。
1952年埃及七月革命后,埃及形成独特的“社会动员 型”新闻传播体制。
在2011年的“1•25”革命中,埃及新闻业扮演了重要的 角色,在革命后,埃及新闻业也面临着秩序的重建。
第一节
概述
二 较为特殊的土耳其和以色列
土耳其的新闻政策基本上属于自由主义的,新闻传 播的发展比较发达。
以色列的新闻体制完全是自由主义的,无论报刊还 是电子媒介,均处于较高的发展水平。
第一节
概述
三 泛阿新闻传播业
西亚北非多数国家的主要民 族和所使用的语言大体相同, 为跨国的新闻传播提供了条件。
这个地区有经济能力和新闻 业基础的国家,其主要媒介一 定程度是跨国传播的。
第五章 西亚北非新闻传播史
学习要点
1 国家。 2
第一节
概述
这个地区包括伊朗高原以西的亚洲和撒哈拉沙漠以北 的非洲,共20多个国家,以阿拉伯国家为主。
由于民族、宗教、语言、地理、历史的原因,它们具 有较多的文化和利益的联系。但在发现石油以前,其经 济发展状况较为落后,因而现代新闻业出现较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1. 古罗马帝国的手抄新闻是公元前59年由恺撒创办的《每日纪闻》。

2. 1650年由里兹在莱比锡创办了《新到新闻》是德国也是世界上第一家日报。

3. 英国第一张日报是《每日新闻》,由爱德华〃马莱特创办于1702年3月11日4. 1777年元旦,《巴黎日报》创刊于巴黎,这是法国的第一家日报,创办者是科朗塞和卡〃德沃。

5. 英国资产阶级政论家,著名诗人弥尔顿于1644年出版了《论出版自由》,强调人民的出版自由是与生俱来的权利。

6. 美国新闻史上第一份有期号的定期刊物是1690年9月25日由本杰明〃哈里斯在波斯顿创办的《国内外公共事件》月刊。

7. 1789年,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人权宣言》,其中第十一条提出新闻出版自由原则8. 世界出名的高级报纸之一的《泰晤士报》于1785年创办于伦敦,创办人是约翰〃沃尔特。

9. 1783年5月30日,费城创刊于1775年的《宾夕法尼亚晚邮报》由周三刊率先改为美国第一家日报,创办人是本〃汤。

10. 1833年9月3日,本杰明〃戴在纽约创办了《太阳报》,是美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份成功的便士报。

11.詹姆斯〃贝内特于1835年创办纽约《先驱报》,被称为第一张现代报纸。

12. 英国第一家成功的廉价报纸是1855年6月29日创办的《每日电讯邮报》,由斯雷创办。

13. 日本第一家日文出版的日报是1862年创办的《官版巴达维雅新闻》。

14. 世界上第一家马克思主义的报纸是1848年6月由马克思亲自创办的《新莱恩报》。

15. 1803年3月5日,澳大利亚史上第一家报纸《悉尼公报和南威尔士广告人报》正式发行,由乔治〃豪编辑出版。

16. 世界上最早的通讯社是1835年由法国人哈瓦斯创办的哈瓦斯通讯社17. 1900年12月,列宁、普列汉诺夫等在德国莱比锡创办了《火星报》18. 115世纪中叶,约公元1450年前后,德国人古登堡重新发明出金属活字印刷术。

19. 1631年11月,在巴黎出版的《普通新闻》,是法国第一份周报,出版人是让〃马丁和路易〃旺多姆。

20. 1615年由艾莫尔创办的《法兰克福报》是德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真正的报纸。

二,名词解释1.英国《泰晤士报》:1785年1月1日由约翰〃沃尔特创办。

原名《每日环球记录报》,1788年改名为《泰晤士报》。

1789年,法国大革命期间大量记者前往法国发回许多精彩报道,使其成为一流报纸。

1803年,沃尔特次子小沃尔特接管,他取消政府津贴,实现独立经营。

1808年试行总编制,1817年正式实行。

先后聘请托马斯〃巴恩斯、约翰〃德莱恩为主编。

该报1785年至1908年由沃尔特家族主持,1908年至1922年由北岩集团掌握,1922年至1966年由阿斯特家族接管,1966年至1981年属于汤姆森家族,1981年至今,属于默多克集团。

2.英国《每日电讯报》:由斯雷创办于1855年6月29日的《每日电讯邮报》,后由利维主持,改名为《每日电讯报》。

初期并无特色,在利维三子劳森经营时期得到真正发展。

他向美国报纸学习进行了革新:首先,扩大新闻报道面,重视报纸的趣味性,注意社会新闻。

其次,改革版面编排,采用大字多行标题,使之鲜明醒目。

再次,劳森十分重视招揽人才。

1916年劳森去世后,《每日电讯报》开始没落,1928年由贝瑞兄弟接管,成为“高级报纸”。

3.美国《纽约时报》:美国最有名、最有影响力的高级报纸,继《泰晤士报》后,成为世界上第二大报,,以消息灵通可靠着称。

1851年9月18日由雷蒙德创办,原名《纽约每日时报》,1857年改为现名。

1896年由奥克斯接办,1935年由奥克斯女婿苏兹别格接管,1969年由家族企业变为股份公司。

4.美国《华盛顿邮报》:1877年哈钦斯创办,1933年被金融家尤金〃迈耶买下(第四任老板),1948年女婿菲利浦〃格雷厄姆接办该报,1954年兼并了《时代先驱报》,1961年取得《新闻周刊》的所有权。

1963年格雷厄姆去世,其妻凯瑟琳成为公司总裁。

1971年对“水门事件”的报道,使该报名声大振,同时也影响了新闻教育的发展。

1979年,其儿子唐纳德〃格雷厄姆几人该报发行人。

5.美国《华尔街日报》:1889年由查尔斯〃道和爱德华〃琼斯创办的道〃琼斯公司创办于纽约,初为金融类报纸。

1902年巴伦获得所有权。

20世纪30年代末成为综合性日报。

该报以金融为主,兼报社会、时事、娱乐等。

1996年开通华尔街日报在线,是世界上最大的付费财经网站。

2007年8月出售给默多克,现主编是汤姆森。

《华尔街日报》是一份全球性金融报纸。

6.法国《费加罗报》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日报,于1853年创办。

原来是一家小报,创办人是维尔梅森。

1854年改名为《费加罗报》。

创刊时为周报,1866年改为日报。

一战后易主柯蒂集团,1949年卖给普鲁沃斯特报团,1975年转售给埃尔桑报团,现属于索克报团。

周末会增加《费加罗画报》。

读者以文化水平较高的商界人士和高级职员为主。

7.日本《读卖新闻》《读卖新闻》是目前日本,也是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是以市民和中小企业为读者对象。

1874年创刊于东京,在以后的历程中,合并了多家报纸。

1950年实现股份公司制。

1952年进入大阪。

国内在东京,大阪,北九州岛,名古屋有4个总社。

国外在华盛顿,伦敦,曼谷3个总局。

剧2003年数据,该报早晚平均发行量有一千四百多万份。

1986年以后,在纽约发行卫星报,“读卖”媒体集团除了出版一系列报纸、书籍和杂志外,还拥有日本广播电视网、房地产,以及在日本有影响的职业棒球队、足球队和音乐团体等。

8.日本《朝日新闻》目前日本代表性的报纸,在知识界和社会中上层影响比较大。

报头由隋末唐初中国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字集成的。

1879年创刊于大阪,1888年进入东京,1919年实现股份公司制。

国内在东京、大阪、北九州和名古屋有四个总社,国外在华盛顿、开罗、伦敦、曼谷4个总局。

作为媒体集团的“朝日”,还出版一系列其它报纸、杂志和书籍,拥有全国朝日广播公司和其它企业,经营广告代理、房地产等多种行业。

9. 日本《每日新闻》《每日新闻》可以成为日本历史最悠久的报纸。

1972年创办的《东京日日新闻》和1888年创办的《大阪每日新闻》,于1911年后者兼并前者,仍以各自名称在两地分别出版。

在以后的历程中几经合并,1943年元旦开始使用现在的报名。

该报的读者过去主要是农民,现转为争取市民读者。

1918年实行股份公司制,国内在东京、大阪、北九州和名古屋有4个总社,国外在华盛顿、伦敦设有总局。

作为媒体集团的“每日”公司,也出版一系列其它的报纸、杂志和书籍,拥有东京广播公司,经营印刷、服务业等。

10.德国《世界报》1946年6月由英军占领当局在汉堡创办。

总编辑部多次搬迁,1976年迁至波恩,1993年迁至柏林。

1952年斯普林格买下该报75%的股权,是斯普林格报团的核心报纸。

读者多为国家机关和经济界的上层人士。

11.意大利《晚邮报》1876年在米兰创办,由记者托雷利〃维奥利尔出任总编辑。

初为晚报,不久后改为早报,但这个报名一直保留下来。

1885年,维奥利尔逝世,他的秘书路易吉〃阿伯蒂接任总编辑,他采用美国的办报经验,逐渐使该报成为意大利最有影响的商业报纸。

现在隶属于RCS媒介集团。

RCS媒介集团在国际市场是颇具影响力的媒介集团,在西班牙和法国的一些重要媒介集团持有股份。

12.美国美联社1848年5月,纽约六家大报组成了一个联合采访部,租用快艇迎接邮轮,把稿件送往陆地。

战争结束后,在这个联合采访部的基础上组建了“港口新闻联合社”。

1858,港口新闻联合社改组为纽约新闻联合社。

芝加哥的西部联合新闻社是最有影响的。

1892年,位于芝加哥的西部联合新闻社宣布成立独立公司,取名美国联合通讯社,斯通任总经理。

1895年,东部和纽约的报纸大都陆续加入美联。

1900年联邦法院判决1893年创办的伊斯诺伊联合新闻社的总部迁到纽约,与纽约新闻联合社合并为美国的美联社。

美联社在两次大战之间发展迅速。

二战以后继续发展,社员范围从报纸扩大到电台、电视台。

美联社是美国最有影响力的通讯社。

13.美国合众国际社1907年,斯克里普斯创办了合众社。

1909年,赫斯特建立国际新闻社。

1958年两社合并为合众国际社。

合众国际社是一家私营股份公司,总部设在华盛顿。

编辑部门的设置以及各部门的设置以及各部门只能和美联社基本相同。

图片新闻部的创设早于其它通讯社。

1987年率先建成全数字彩色新闻图片网。

该社每天用四种文字发稿,此外还经营多种业务。

14.英国路透社1851年在伦敦由路透创办,最初只为银行商户服务。

1858年,《广告人晨报》试用路透社的新闻稿,后来《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的使用使其业务量大增。

1859年抢先报道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的演讲。

1865—1873年使用电缆,成为世界性通讯社。

1872年扩展到东方,在上海建立远东路透社。

1916年路透社改为股份有限公司。

1941年路透社改组为报联社体制。

1984年把维新新闻社改名为路透电视台。

2007年5月15日与加拿大汤姆森公司组成世界最大的财经数据和新闻集团。

15.俄国俄罗斯通讯社1918年6月由彼得格勒通讯社(1902年创办)与苏维埃新闻局合并成俄罗斯电讯社,简称“罗斯塔”社。

1925年7月10日,根据苏联部长会议的决定,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电讯社,缩写简称“塔斯社”。

1992年1月22日,塔斯社和苏联新闻社合并为俄罗斯新闻社,简称“俄通社”。

1月30日起该社使用“俄通-塔斯社”的电头发稿。

被解释为“主权国家通讯社”的缩写和俄文发音。

1993年宣布为国家通讯社。

1994年原苏联新闻社又从俄通社中分离出来,改称俄罗斯新闻社,也是国家通讯社。

1998年5月,俄罗斯新闻社改名为俄罗斯消息社,作为全俄国家广播电视公司所属的通讯社16.意大利安莎通讯社斯蒂芬电讯社随着法西斯的垮台而瓦解。

1945年1月13日,12家日报以合作的形式在罗马成立新闻联合通讯社,缩写的发音是“安莎社”(ANSA)该社创办后不久,又有50多家报纸加入,从而使它成为意大利的第一大通讯社。

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传播技术方面进展较快。

现在国内分社22个,国外分布在78国家的83个分社和记者站。

每天使用意、法、英、西班牙、葡萄牙五种文字发稿。

17.法国法新社哈瓦斯通讯社是世界最早的通讯社。

该社1835年创办于巴黎,用创办人姓氏命名。

1940年,法西斯德国侵入法国,哈瓦斯通讯社的股票被维希傀儡政府买去,被分为广告社、法国新闻社、世界新闻社(实质是德国通讯社在法国的分社)法国新闻社全称“法国新闻社”,是二战后法国政府将战时四家反法西斯通讯社机构合并,于1944年9月组成的。

其地址、设备均为哈瓦斯通讯社所有。

当时作为官方通讯社,社长由政府任命,经费靠政府拨款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