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二轮复习(48张PPT)
2020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第3板块文学类文本阅读2专题二散文阅读练习(含解析)

散文阅读(建议用时:4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与风有关刘云芳①我所居住的小区是个风阵.常常,南窗下绿化带的树木静止不动,像舒缓的乐曲正在抚摸它们的树干、叶脉和年轮。
北窗外小区里那些柿子树、柳树却摇晃得厉害,树骨头里似乎正在进行一场我们倾听不到的摇滚.有时候,我会看看不远处的钢厂烟囱,厂房的结构被一座小山隐去,只留下烟囱高耸着,将这喷云吐雾的行为嫁祸给那座山。
天气晴好时,白色的烟雾笔直笔直的,没有一丝犹豫。
风大的时候,烟雾先是低沉,到了远处,又忽然高升,像一条被按住脑袋的白蛇又猛地抬起头来.我总是想象着烟雾弯曲时大风的嘶吼。
②小区里,几位刚收拾完花草的中年妇女在背风的地方吃饭,有人躺在一块破布上休息。
她们围着红的蓝的头巾。
风掀开其中的一角,让她们露出眉眼来。
忽然,一块红头巾从谁的头顶掉下来,被风吹起,一直向前翻滚。
几个人站起,从不同方向包抄,像在围追一只兔子。
一场与风有关的恶作剧在上演。
女人们奔跑着,用手拦,用脚挡。
最终在河边,一棵矮树苗拦住了头巾.那女人在风里抖落红头巾上的土和碎树叶,其他的女人忽然笑得前仰后合。
每天,隔着玻璃窗,看一群女人与风相处的细节,像是在看一部哑剧.那些彩色的头巾在风里翻飞的样子,让我想起蝴蝶,也让我想起我那些在异地打工的女性长辈。
③那年十一岁,我要到山那边的村子里上学。
那时学校没有宿舍,冬天又格外冷,下学之后,我们裹着身子往各自寄居的地方奔跑,在风阵里努力挤出一条路.有段时间,我寄居在一对老人家里.他们住在两孔土窑洞里。
窗口很小,窗户用白纸糊了,只在低处镶了一块方玻璃。
他们家有一扇会说话的门,我每晚归来,伸手一推,它便吱呀呀一阵叫,告诉主人,有人进来。
温暖的气息忽然撞在脸上,两张慈祥的脸迎接着我.窑洞里总有烤红薯、烤馒头片这样的小食物从他们手里递过来.我睡在最左边,像一只蜷着身子的小猫。
狂风来袭的深夜,我能听到窗外树枝被吹断的声音。
风在撕裂,在安静的冬夜里不知道疯狂地撕碎了什么。
2020高考小说阅读复习PPT课件

(3)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 ①从表达效果上看,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耐人寻味。 ②从情感体验上看,喜剧性的结尾给人以欣慰、愉悦
之感。 ③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反映
出人类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
(4)戛然而止,留下空白 留下了 “空白”,给读者想象,让读者进行艺术再
创造,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11
③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 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 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 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 实丰满。
④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补 充叙述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 的事件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 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
五、解题思路: 1.定区域。确定题干中的语句在原文中哪个段落,
从而划定选择答案的有效区域。 2.明方向。审读题目,弄清所问,找准答题方向,
再结合上下文(包括上下段落)进行分析,找出最切 题的语句。
3.组答案。对筛选出来的信息源进行分类集中、 重新组合、粗略概括,用自己的话组织成答案。
5
命题热点
小说阅读基本上围绕着这五个特点来命题
环境 情节 人物 主题 构思
分析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着重于情节的概括、情节的特点分析、 情节的高潮或结尾作用理解、情节的合 理性探究。
人物个性特征分析、主要人物的辨 析 、人物性格发展的合理性探究。
着重小说意蕴主旨的全面理解或小说 主旨某一侧面的归纳、合理性探究。
构思的特色
6
往往要从四个方面入手,即环境本身、情 环 境 节、人物、主题
引人思考回味; 4.概括主要情节; 5.突出主人公的形象(品质、特点等)。 6.紧扣(揭示)主题。 7.象征意味、寓意。
2020年高考小说复习之小说的阅读 (共60张PPT)

三、小说常中间段的作用
思考角度
知识点
主要是照应和伏笔。照应就是文学作品前后
与相关情 节
之间的呼应。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 结构紧凑。伏笔指文学作品中,在前面为后
面情节发展所做的提示或暗示。小说中使用
的关系 伏笔,能使情节曲折,结构严谨,显示出构
一、高考试题常见提问方式: 1、(一句话、简明的语句分点)概括主要故事情节。 2、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篇小说的脉络。 3、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4、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 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5、简要概括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考查概括小说局 部情节的能力)
[知能 构建] 一、小说线索的类型
线索是贯串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小说中 的某个人物、某个事物,也可以是作者的情感、小说的事件, 还可以是故事中的空间、时间。阅读小说时,抓住线索是把握 小说故事发展的关键。小说中的线索往往是小说标题、小说中 的关键词(体现“人物出场、时空变化、事件演变”的词语等)。
小说《项链》中的线索就是项链,
女主人公“借项链→失项链→赔项
(1)事物线索 链→还债→发现项链是赝品”,都
与此有关;《面包》中的“面包”
也是线索。
(2)对比冲突线 索
如鲁迅的《祝福》,祥林嫂与鲁四 老爷的矛盾冲突,就是构成情节的 主要线索。
(3)人物心理、 情感变化线索 等
一篇成功的小说,有时是几个线索 的交融。
如何梳理、概括故事情节
按照情节的基 本结构来梳理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例如:《我的叔叔于勒》
按照小说线索来梳理
线索——串联故事情 节的东西
例如:《项链》
抓住场面来梳理 场面——人物活动的场所 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2020年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1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讲解(学生版)

专题11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预计高考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查,选文、考查点、能力要求、题型等都保持相对稳定。
1.选文情理兼容,散文、小说并重。
近三年命题大都以中外现当代作家的优秀作品为素材,有短篇文章,也有长篇节选,字数约1 000。
2.考查重点突出,形式灵活。
试题侧重考查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能力,个性化阅读以及有创意的解读能力,特别注重对作品形象、内涵的把握和结构的分析。
知识点一、认识小说文体特征小说是文学的一大类别,是一种与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叙事性文学体裁,它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综合运用语言艺术的各种表现手法,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广泛地、形象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
1.小说三要素无论什么样的小说,都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就是人物、情节和环境。
小说都是重在写人物的,“文学即人学”,小说创作的中心任务就是要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而塑造人物形象一般离不开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一定的生活环境,所以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塑造人物形象,安排故事情节,描写典型环境也就成了传统小说的基本艺术特征。
(1)小说中的人物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
(2)小说的故事情节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
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
(3)小说的环境小说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塑造与中心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关系。
在环境描写中,社会环境是重点,它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
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等。
自然环境描写对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具有重要作用。
2.小说的分类(1)按篇幅分:长篇小说(深刻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中篇小说(展示人生长河中的一个片段)、短篇小说(截取一个生活片段,以小见大)和小小说(也叫微型小说,聚集生活的一个小“镜头”,见微知著)。
2020届高考语文课标版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D.文中有意使用“水利局”“时装表演”“摩登”等 “以游戏笔墨颠覆了‘大禹治水’的严肃性与真实性,从而传达出历史 错误
现代词语,以游戏笔墨颠覆了“大禹治水”的严肃性与 的虚无感”理解错误。文中使用“水利局”“时装表演”“摩登”等
真实性,从而传达出历史的虚无感。
现代词语是为了讽刺那些大员不恤民生、只知享乐,使他们与大禹等人
化的灵魂,只要文化存在,华夏也就存在,别的一切,倒还在其次……” “他们以为华夏的人口太多了,”第一位大员道,“减少一些倒也是致太平之 道。况且那些不过是愚民,那喜怒哀乐,也决没有智者所推想的那么精微的。 ……” “放他妈的屁!”禹心里想,但嘴上却大声的说道:“我经过查考,知道先前的 方法:‘湮’,确是错误了。以后应该用‘导’!不知道诸位的意见怎么样?” 静得好像坟山;大员们的脸上也显出死色,许多人还觉得自己生了病,明天恐 怕要请病假了。 “这是蚩尤的法子!”一个勇敢的青年官员悄悄的愤激着。
阿三哀怨地说:“他不教我。” 老树叹口气,好久才恨恨地说:“当年我送你到这里,就是为了学习这个独门 绝技。” 阿三说:“我偷偷学着呢。” “阿三,阿三。”前台大高在喊。 “来了,师傅。”阿三应答着出去了。 大高说:“阿三,今天晚上你表演‘火眼金睛’。” “师傅,我,我……”阿三有点不自然,莫非师傅知道自己偷学的事儿了? 大高没有兴师问罪的意思,拍了拍阿三的肩膀,说:“今天你老父亲不是来了
满分攻略一 “三步”突破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
选择题是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第一题,考查对文本的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 的分析鉴赏。其考点涉及面广,包括人物形象、思想内容、结构、语言、手 法、标题、细节等,既是对文本的综合考查,又有助于考生深入理解文本内 容。自2017年由原来的“五选二”改为“四选一”后,几年来一直保持“四 选一”的考查形式。
2020届高考小说阅读二轮复习课件

事
情 节 的
方式二:根据 场面来梳理
三
种
方 式
方式三:根据 线索来梳理
例如小说《智取生辰纲》,可概概为:押送经金银担(开端)—吴用 下药(发展)—智取生辰纲(高潮和结局)—打破谜底(补叙尾声)
一般一个场面可以梳理为一个情节。小说中的场面就是不同时间下 人物活动的场所。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就可按照林冲活动的地 点概括情节:酒店遇故交、市场买刀寻敌、看管草料场、风雪夜山 神庙复仇。
情节的作用
小说结尾特点及作用: (1)出人意料的结局(欧·亨利式结尾)《项链》 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 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 ③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2)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红楼梦》 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②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 ③ 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我也是!”谢主任和蔼地笑起来,“我们都是十回下乡九回在,老走梨花这一方! 笑颜使气氛松动起来。三只白鹤高高飞过,不慌不忙扇动着长长的翅膀,在蓝天里显得又白又
亮…… “老赵,”谢主任开诚布公地谈起来,“我一直想找机会和你谈谈呢!为七六年秋天在梨花挖那条沟,
你怕还对我有些意见呐! “谢主任,你说到哪里去了!” “实事求是嘛!当时我是工作队的负责人,瞎指挥是我搞的,该由我负责!有人把责任归到你头上,
( 1)地点线索。例如鲁迅的小说《故乡》,可概括为:回故乡—在 故乡—离故乡。 (2)人物线索。例如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可概括为:盼 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 (3)时间线索。例如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可概括为:上学路 上—上课之前—上课经过—宣布放学。
浙江省2020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课件:第3板块文学类文本阅读1专题一 小说阅读

一、构建知识网络——熟知题型,明确角度
定题型 知设问(题干设问)
(明确题型)
会辨别 (审题辨别)
明角度 (答题角度)
情节概 括类题
1.请梳理本文的脉
1.按时间顺序理层次概括:开端、
1.题干中有“情
络(情节)。
发展、高潮、结尾;
节”“脉络”“过
2.文中共写了哪几
2.按空间顺序抓场面概括:一
程”等字样
作用 第一人称 起故事(情节角度),便于作者抒发自己或人物的思想情感(人物角度), 有如袒露胸怀,使读者感到真实、亲切、自然(读者角度)
第三人称叙述,即叙述者站在第三者的旁观角度,把“他”或“他们”的经 第三 历或事件的发展变化呈现在读者面前。这种人称叙述的优点是所叙述的人物 人称 (人物角度)和事件(情节角度)可以不受特定的时空的限制,叙述者(人称本身
一、情节叙述技巧 1.叙述人称
叙述人称指作者叙述的观察点、立足点,也就是故事是由谁讲的,故事里发生的 内涵 事是谁亲眼看到的,或者是谁想的。根据作者与所叙述对象的关系,小说中叙述
的人称主要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两种 第一人称叙述,即叙述者以当事人口吻来进行叙述。叙述者叙述的事 件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感。第一人称叙述的优点是,便于串
理解人物 方法:关注描写,认识人物 描写是小说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最大特点。不管是白描还是工笔,都是使小说展 现的场面逼真、人物显得栩栩如生的基础。注重小说描写的类型,如人物的外貌、神情、 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尤其是细节的描写,这些描写能揭示人物思想感情和性格特 征。小说是最能表现人的艺术,认识人物形象独特、鲜明的个性,还需要结合人物的身 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素去考虑人物特点,所以在阅读时也需要关注作品中 的这些语句。认识了人物,就能根据人物性格特点或人物成长史思考其背后隐含的人生 或社会问题。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小说专题 (课件44张)【优秀课件】

• 单四嫂子是旧中 国善良勤苦的劳动妇 女。
• 她与祥林嫂、夏 四奶奶以及华大妈一 样,都痛失儿子,与 祥林嫂一样,是个寡 妇。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小说专 题 (课件44张)【优秀课件】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小说专 题 (课件44张)【优秀课件】
阅读与 思考
单四嫂子最终的命运有可能和 祥林嫂一样吗?为什么?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小说专 题 (课件44张)【优秀课件】
• • 3、可能 逃跑后有幸遇到革命者,逐渐接受 革命思想,参加 革命。因为单四嫂子在遇到噩运 时候,总是想着明天会好起来。她可能会在革命 者启发下,为了明天 好起来而努力。 • 而且小说结尾说“暗 • 夜想变成明天 ,却仍在 • 这寂静里奔波”。这可能 • 预示着一个更好的明天。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小说专 题 (课件44张)【优秀课件】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小说专 题 (课件44张)【优秀课件】
单四嫂子知道她的宝儿确实死了。不愿见这屋子。吹息 鼻子老拱的小曲也早经唱完;踉踉跄跄出了咸亨,却又尖着 了灯,躺着。她一边哭,一边想着宝儿活着时候的事情。 嗓子唱道:“我的冤家呀—可怜你,
请为单四嫂设计几种不同的 结局,并说明你的设计根据。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小说专 题 (课件44张)【优秀课件】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小说专 题 (课件44张)【优秀课件】
有可能 与祥林嫂不相同或 不尽相同。
• 1、可能改嫁,因为蓝皮阿五、红鼻子老拱们早 就有意与她。也可能会有夫家亲戚出来收房子, 逼她改嫁。因为两篇小说发表时间仅相隔四年, 可见单四嫂子与祥林嫂都生活在同一时代的鲁镇。 同样受到族权 • 的迫害 。 • 可能改嫁后生了孩子, • 与丈夫一起过着清贫的生 • 活到老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
(2)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
4.探究F
(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
人文精神
(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二、知识回顾:小说概念及三要素: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 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的 一种文学体裁。
的内容一致;切片②对手法的分 析正确,结合全文来看,这一前 后照应的细节的确暗示了人世的 沧桑
桑③(内容:主题)
第一步:初步检索(细读 选项标与切)
第二步:比对分析(回归原文巧比对)
老舞蹈师在一个早晨, 切片①与原文第八段内容一致;切片②是
“以为周围没有人,便做 起一连串奇怪的动作
对人物行为的原因的分析,根据后文对他 的身份的介绍以及他与妻子一起为“我”
项标与切)
对)
老舞蹈师夫妇跳完小步 切片①与原文倒数第三段内容一
舞之后,“忽然出人意料 致;切片②是对人物心理的分析,
地相拥着哭起来”①(内 结合文中对老舞蹈师的描写可
C 容:事件),/这种失态其 知,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逝去的
实是一种宣泄,说明当时 时代的留恋,对旧时舞蹈今日无
他 们 的 内 心 压 抑 痛 苦 人欣赏的悲痛,因此跳完小步舞
· 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
和人文精神。 1.理解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
一、考纲要求: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3.鉴赏评价 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
选项对人物特点(或作用)的解说错误,要么 夸大其词,要么无中生有,要么主次颠倒, 要么张冠李戴
设误类型 类型解读
环境设误 选项对环境特点、作用进行错误解释与分 析
选项对塑造人物、设置情节、环境描写等
艺术技巧 方面所运用的手法技巧的判断或其艺术效
和语言设 果的解说错误;对小说叙述语言、人物语
误
言的特点、含意、作用的理解、判定或解
颠覆了“大禹治水”的严肃性与 题时定位信息区间;而隐性表
真实性,从而传达出历史的虚无 达则大多是关于艺术特色与主
感(艺术效果)。
旨的理解分析和鉴赏。
2.题目怎么解
(1)选项特点
A.小说常见的设误点
设误类 型
类型解读
情节设 选项曲解某一情节的作用,颠倒情节发生顺
误
序或夸大某个情节,甚至无中生有
人物形 象设误
B
来”①(内容:事件),/ 他之所以避开别人,是因
演示小步舞等情节可知,“出身高贵、性 情高傲、孤芳自赏”分析有误。他之所以 避开别人,是因为他知道他们的时代、他
为他出身高贵、性情高 傲、孤芳自赏②(内容:
们的辉煌已成为过去;他们的小步舞也不 属于这个时代,很难为这个时代的人所欣
形象)
赏、理解
第一步:初步检索(细读选 第二步:比对分析(回归原文巧比
(张英伦译,有删改)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不正确的一项是( )
第一步:初步检索(细读选项标与 第二步:比对分析(回归原文巧比
切)
对)
“我”初见老舞蹈师时见他拿着 切片①与原文第六段和第十五段
A
一根手杖,后来得知这是德·克莱 蒙 伯 爵 送 给 他 的 一 件 礼 物 ①( 内 容:事件),/二者不仅前后照应 ②(艺术手法),/也暗示着人世的沧
他开始用夸张的文体发表起对小步舞的赞词来。可惜我一点儿 也没听懂。
突然,他朝一直保持沉默和严肃的老伴转过身去: “艾丽丝,让我们跳给这位看看什么是小步舞,你乐意吗?” 于是我看见了一件令我永生难忘的事。 他们时而前进,时而后退,像孩子似的装腔作势,弯腰施礼, 活像两个跳舞的老木偶,只是驱动这对木偶的机械,已经有点儿损 坏了。 我望着他们,一股难以言表的感伤激动着我的灵魂。我仿佛看 到一次既可悲又可笑的幽灵现身,看到一个时代已经过时的幻影。 他们突然停了下来,面对面伫立了几秒钟,忽然出人意料地相 拥着哭起来。 三天以后,我动身去外省了。我从此再也没有见到过他们。当 我两年后重返巴黎的时候,那片苗圃已被铲平。没有了心爱的过去 时代的花园,没有了它旧时的气息和小树林的通幽曲径,他们怎样 了呢? 对他们的回忆一直萦绕着我,像一道伤痕留在我的心头。
王路易十五时代”,却使寻常 第十五段以及整个故
Ⅲ 卷
4~6
《微 纪 元》
①思想内容;②艺术特色; ③情节结构;④分析作品 的体裁特征
看,往往具有“兼容性”, 也就是说有些考题不 是专门针对某一考点,
2017Ⅰ 《天 年 卷 4~6 嚣》
①思想内容;②艺术特色; ③情节结构;④艺术手法
而是兼及多个考点。
四、备考建议:
备考中尤其要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而训练思维能力需要多读、多思、多 悟、多练。在练习的过程中不断分析、 归纳、总结、积累,养成良好的阅读 习惯。
年份
卷 别
题 号
选 文
考查角度
命题规律
《赵
Ⅰ 一曼 卷 4~6 女
①思想内容;②艺术特色; ③人物形象;④艺术手法
2.从试题考点看,高频 考点有“思想内容、艺
士》
术特色概括分析”“人
2018 年
Ⅱ 卷
4~6
《有 声电 影》
①思想内容;②艺术特色; ③人物形象;④艺术手法
物形象鉴赏”“情节结 构分析”“艺术手法鉴 赏”等。从具体试题
说错误
主旨(情 选项曲解或拔高小说的主旨(情感)和创作 感)设误 意图,甚至无中生有
(2)解题技法 细读选项标与切,回归原文巧比对
例:(2019·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小步舞
[法]莫泊桑 大灾大难不会让我悲伤。我亲眼目睹过战争,人类的残酷暴 行令我们发出恐惧和愤怒的呐喊,但绝不会令我们像看到某些让 人感伤的小事那样背上起鸡皮疙瘩。有那么两三件事至今清晰地 呈现在我眼前,它们像针扎似的,在我的内心深处留下又细又长 的创伤。我就跟您讲讲其中的一件吧。 那时我还年轻,有点多愁善感,不太喜欢喧闹。我最喜爱的 享受之一,就是早上独自一人在卢森堡公园的苗圃里散步。 这是一座似乎被人遗忘的上个世纪的花园,一座像老妇人的 温柔微笑一样依然美丽的花园。绿篱隔出一条条狭窄、规整的小 径,显得非常幽静。在这迷人的小树林里,有一个角落完全被蜜 蜂占据。它们的小窝坐落在木板上,朝着太阳打开顶针般大的小 门。走在小路上,随时都能看到嗡嗡叫的金黄色的蜜蜂,它们是 这片和平地带真正的主人,清幽小径上真正的漫步者。 我不久就发现,经常到这里来的不只我一人。我有时也会迎 面遇上一个小老头儿。
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三要素。
1. 人物形象:具有典型性,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人物描写方法:
正面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 写、细节描写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环境描写衬托对比等)
2. 情节: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3. 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作用)
·
有一天,他很知心地跟我说: “先生,我妻子叫拉·卡斯特利。如果您乐意,我可以介绍 您认识她,不过她要到下午才上这儿来。这个花园,就是我们的 欢乐,我们的生命。过去给我们留下的只有这个了。如果没有它, 我们简直就不能再活下去。我妻子和我,我们整个下午都是在这 儿过的。只是我上午就来,因为我起得早。” 我一吃完午饭就立刻回到公园。不一会儿,我就远远望见我 的朋友,彬彬有礼地让一位穿黑衣服的矮小的老妇人挽着胳膊。 她就是拉·卡斯特利,曾经深受那整个风流时代宠爱的伟大舞蹈 家。 我们在一张石头长凳上坐下。那是五月。阵阵花香在洁净的 小径上飘溢;温暖的太阳透过树叶在我们身上撒下大片大片的亮 光。拉·卡斯特利的黑色连衣裙仿佛整个儿浸润在春晖里。 “请您给我解释一下,小步舞是怎么回事,好吗?”我对老 舞蹈师说。 他意外得打了个哆嗦。 “先生,它是舞蹈中的王后,王后们的舞蹈。您懂吗?自从 没有了国王,也就没有了小步舞。”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学类文本阅读
(小说) 第一课时
揭阳华侨高级中学 陈泽雄
第一课时内容提纲: 一、考纲要求: 二、知识回顾: 三、考情综述: 四、备考建议: 五、方法点拨: 六、课后作业:
一、考纲要求: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 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鉴 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 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
②(内容:形象)
后的相拥而泣的确是一种宣泄
第一步:初步检索(细读选项标 第二步:比对分析(回
与切)
归原文巧比对)
小说注重从小事中感受大时 切片①与全文手法一
代①(艺术手法),/虽然“我” 致,文章通过“跳舞”
与老舞蹈师夫妇的相遇相识 这件小事反映了时代 D 十分平常,但偶尔提到的“国 的变迁;切片②与原文
选) 体裁特征
2019 年
Ⅱ 卷
7~9
《小 步 舞》
①思想内容;②艺 术特色;③艺术手 法;④环境描写作 用
《到 ①思想内容;②艺
Ⅲ 梨花 卷 7~9 屯
术特色;③环境描 写作用;④情节作
去》 用
1.从试题形式看,新课标全国 卷 2016 年之前小说命题都是 设置 4 道小题:1 道“5 选 2”的 多项选择题,3 道简答题;总分 值 25 分。2017~2019 年文学 类文本阅读,1 道选择题,2 道 简答题,试题难度有所降低。 题目数从 4 道减为 3 道;赋分 由 25 分减到 15 分。小说选 材,中外均有,中国小说以当代 作家的作品为主;体裁上,以步:切分层次,理清情节 第二步:关注描写,认识人物 第三步:分析环境,思考作用(意义) 第四步:多方联系,获取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