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完整版-包括附加题)
2016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丹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
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讲述亲身经历或道题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吧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起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在传统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税收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比。
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唐吉可德》中的故事是唐吉可德的行侠其余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游历见闻的连缀.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录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质检的区别清晰起来.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
不一定是作者的亲历亲闻。
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的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礼金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故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瓢泼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或趣事,当他晚年作在火炉旁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事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的故事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
2016江苏高考语文答案(2)

2016江苏高考语文答案(2)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2.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朝搴阰之木兰兮,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2)不宜妄自菲薄,_______________,以塞忠谏之路也。
(诸葛亮《出师表》)(3)男女衣着,悉如外人,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4)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5)___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6)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7)___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8)心事浩茫连广宇,_____________。
(鲁迅《无题》)(1)夕揽洲之宿莽(2)引喻失义(3)黄发垂髫(4)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5)沧海月明珠有泪(6)早生华发(7)不义而富且贵(8)于无声处听惊雷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 ~16题。
会明建从文① 会明是三十三连一个火夫。
提起三十三连,很容易使人记起国民军讨袁时在黔、湘边界一带的血战。
事情已十年了。
如今的三十三连,全连中只剩会明一人同一面旗帜十年前参加过革命战争,光荣的三十三连俨然只是为他一人而有了。
旗在会明身上谨谨慎慎的缠裹着,他忘不了蔡锷都督说过“把你的军旗插到堡上去”那一句话。
② 这十年来的纪录是流一些愚人的血升一些聪明人的官。
这一次,三十三连被调到黄州前线,会明老早就编好了绳子三双草鞋,绳子、铁饭碗、成束的草烟,都预备得完完全全。
他算定这热闹快来了。
在开向前防的路上,他肩上的重量不下一百二十斤,但是他还唱歌,一歇息,就大喉咙说话。
③ 驻到前线三天,一切却无动静。
白天累了,草堆里一倒就睡死,可是忽然在半夜醒来,他就想,或者这时候前哨已有命令到了?或者有夜袭的事发生了?或者有些地方已动了手?他打了一个冷战,爬起身来,悄悄的走出去望了一望帐篷外的天气,走进哨兵旁边,问:“大爷,怎么样,没有事情么?”“没有。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高考语文试卷(江苏卷)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高考语文试卷(江苏卷)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高考语文试卷(江苏卷)语文I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人人都希望自己____________,却很少有人能沉静下来用心对待生活。
其实生活很____________,你是不是诚心待它,它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你越____________,越想得到,距离目标就越远;你努力振作,默默耕耘,惊喜往往就会悄然而至。
A.与众不同机敏焦躁B.与众不同敏锐浮躁C.标新立异机敏浮躁 D.标新立异敏锐焦躁下列熟语中, 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A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B.人皆可以为尧舜C.化干戈为玉帛 D.情人眼里出西施A.“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B.“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洗去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远逝的古人。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青葱少年总是信心满满,跃跃欲试,渴望在未来的岁月中大显身手。
D.“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初春的细雨渐渐沥沥,撩拨了无数文人墨客心中关于江南的绵绵情思。
4.某同学从自己所写的文章里选出一下三组,为每组文章拟一标题,编成集子。
所拟标题与各组文章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第一组:《看见》《书虫诞生记》《对话苏东坡》《家有书窝》第二组:《同桌的你》《伴我同行》《奔跑吧,兄弟》《没有麦田的守望者》第三组:《感悟青春》《我的“离经叛道”的话》《扪心自问》《当我发呆时我在想些什么》A.读书万卷寸草春晖我思我在 B.悦读生活寸草春晖指点江山C.悦读生活那些花儿我思我在D.读书万卷那些花儿指点江山5.文化宫为评书、古琴、尾曲、木偶戏四个文艺演出专场各准备了一副对联,对联与演出专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假笑啼中真面目②疑雨疑云颇多关节③白雪阳春传雅曲④开幕几疑非傀儡A.①古琴②评书③昆曲④木偶戏①昆曲②评书③古琴④木偶戏①古琴②木偶戏③昆曲④评书①昆曲②木偶戏③古琴④评书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2016-2016年江苏省高考语文附加题汇总【精选】

(2008)语文附加题一、阅读材料,完成21-23题。
(10分)21.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
(6分)班固论司马迁为《史记》: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此其弊也予按此正是迁之微意。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有删节) 22.“黄老”和“六经”分别指先秦时期的哪两个学派?(2分)23.写出这段文字提到的《史记》中的两个篇名。
(2分)二、名著阅读题(15分)24.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郭沫若创作的《凤凰涅架》和《女神之再生》,分别借用了我国女娲炼石补天和天方国古代的神鸟“菲尼克司”从死灰中更生的神话材料。
B.巴金的《家》写了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历史,写它必然地走上崩溃的路,走到了它自己亲手掘成的墓穴。
其中写了一个幼稚而大胆的旧礼教的叛徒——觉慧。
C.《三国演义》写赤壁之战中,曹操败走华容道,脱险后到达南郡,突然大哭,说如果荀彧在,决不会遭此大败。
这是曹操在痛骂诸谋士无能。
D.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他赞美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行为上多么像—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E.巴尔扎克笔下的老葛朗台,除了金钱,对任何人都没有感情,他破例为病危的妻子花钱求医,也是因为妻子一死,她名下的财产就要分给女儿。
25.简答题(10分)(1)夏瑜、九斤老太、闰土、单四嫂子、陈土成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5分)(2)《红楼梦》中写道:“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请说说“金玉良缘”、“木石前盟”的含义。
(5分)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6、27题。
留存至今的古镇,是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活化石。
古镇大多有独特的建筑风貌、街巷格局和有关的民间传说。
古镇保留了旧时代的生活痕迹,徜徉在古镇老街,可以发思古之幽情。
古镇延续着的城乡商品交流,构成了中国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一环。
江苏高考语文近五年附加题(含答案)

第一套(2010年)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
(10分)19.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
(限6处)(6分)欧阳修尝慨《七略》四部,目存书亡,以谓其人之不幸,盖伤文章之不足恃也……然读《史》《汉》之书,而察徐广、裴驷、服虔、应劭诸家之注释,其间不得迁固之意者,十常四五焉。
以专门之攻习犹未达古人之精微况泛览所及爱憎由己耶夫不传者有部目空存之慨其传者,又有推求失旨之病,与爱憎不齐之数。
(节选自《文史通义》)20.“四部”是我国古代图书的分类名称,通常指哪四类(2分)答:21.《文史通义》作者是清代的哪位学者(2分)答:二、名著阅读题(15分)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阿Q正传》中,阿Q为了革命,用砖砸开了静修庵,砸了庵里“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并顺手拿走了观音娘娘座前的宣德炉。
B.《女神•湘累》中,屈原在洞庭湖上说:“我效法造化底精神,我自由创造,自由地表现我自己。
”作者借此表现了五四个性解放精神。
C.在《边城》的结尾部分,傩送出走了,白塔倾圮了,老船夫也死了,老马兵觉得自己却成了翠翠“这孤雏的唯一靠山唯一信托人”。
D.《哈姆莱特》中所写的哈姆莱特、雷欧提斯和小福丁布拉斯三人复仇的举动,既是为了各自故去的父亲,也是为了争得骑士荣誉。
E.《红楼梦》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所见判词:“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其中暗示了迎春的悲惨命运。
23.简答题(10分)(1)《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结合人物形象,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分)答:(2)《三国演义》“官渡之战”中“许攸投奔曹操”这一情节,表现了曹操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6分)答: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在健康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不能以剥夺农村为手段采发展自己。
因为城市并不必然代表先进,农村更不意味着落后。
工业区边界的推进和农田的退缩并非天然正当的。
2016年高考语文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W1江苏文科附加题

2016语文高考分类(高考真题+模拟新题)W1江苏文科附加题一、W1[2016·江苏卷] 阅读材料,完成21~23题。
(10分)昔江淹有言:“修史之难,无出于志。
”诚以志者,宪章之所系,非老于典故者不能为也。
陈寿号善叙述,李延寿亦称究悉旧事,然所著二史,俱有纪、传,而独不克作志,重其事也。
况上下数千年,贯串二十五代,而__欲__以__末__学__陋__识__操__觚__窜__定__其__间__虽__复__穷__老__尽__气__刿__目____心__亦__何__所__发__明?聊辑见闻,以备遗忘耳。
(节选自马端临《 文献通考 序》)2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4处)(4分)21.[答案] 而欲以末学陋识/操觚窜定其间/虽复穷老尽气//亦何所发明?22.除陈寿外,“前四史”的另外三位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22.[答案] 司马迁、班固、范晔23.根据材料,概括马端临的《文献通考》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3分)23.[答案] 一部系统地记载历代(上下数千年、贯串二十五代)典章制度的书。
二、名著阅读题(15分)24.W1[2016·江苏卷]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三国演义》通过“温酒斩华雄”“挂印封金”“单骑救主”“义释曹操”“水淹七军”等情节,塑造了忠心耿耿、智勇双全、有情有义的关羽形象。
B.《子夜》里,吴少奶奶与雷参谋的感情信物是一本破旧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和一朵枯萎的白玫瑰,这本书和这朵花曾经见证过浪漫、自由的“密司林佩瑶时代”。
C.《茶馆》中,一茶客说“我的铁杆庄稼又保住了”,另一茶客则抱怨“一份钱粮倒叫上头克扣去一大半”,这些台词流露出老舍对于底层满族人命运的深切关注。
D.哈姆莱特为复仇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在死前让霍拉旭活下去并传述他的故事,表现了他对人生的执着和对荣誉的珍视。
2016江苏高考语文试题课件

• 4.某同学从自己所写的文章里选出 以下三组,为每组文章拟一标题,编 成集子。所拟标题与各组文章对应最 恰当的一项是(3分)
• 第一组:《看见<看见>》《书虫诞生 记》《对话苏东坡》《家有书窝》
• 第二组:《同桌的你》《伴我同行》 《奔跑吧,兄弟》《没有麦田的守望
• 5.文化宫为评书、古琴、尾曲、木偶戏 四个文艺演出专场各准备了一副对联, 对联与演出专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3分)
“七卷大不通,留作笑资 通,我把它们留下来作为笑料罢了。”李先
耳。”公曰:“亟取若笑 生说:“赶快把这些你认为是笑料的试卷拿
资来!”公一见,抚掌称 来!”李先生一见我祖父的文章,鼓掌称赞
大妙,洗卷更置丹铅。
很妙,把卷子重新用红笔批阅一遍。关于
《易经》以大父拟元,龚 《易经》,打算把祖父的文章作为第一名, 三益次之,其余悉置高等。 龚三益第二,其余的五篇全部放置在高等。
幼好古学,博览群书。 若,从小就喜欢学习古文,博览群
少不肯临池学书,字 书。小时候他不愿意临摹书法家的
丑拙,试有司,辄不 利。遂输粟入太学, 淹蹇二十年。文恭① 捐馆,家难渐至。大 父读书龙光楼,辍其 梯,轴辕传食,不下
书法,因此字写得很丑,因而在去 官衙考试时,总是不能被录取。于 是就用粮食买了个上太学的资格读 书,在其中待了二十年。我曾祖父 去世后,家境一天天困难。我祖父 在家中龙光楼读书,去掉下楼的梯 子,用吊车将食物送上楼去,曾经
2016江苏高考语文试题 课件
•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人人都希望自己________,却很少有人能沉静下来用心对待生活。其实生活 很_______,你是不是诚心待它,它一眼就能分辨出来。你越_______,越想 得到,距离目标就越远;你努力振作,默默耕耘,惊喜往往就会悄然而至。
2016年语文高考试题真题附标准答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大纲卷)语文试题第Ⅰ卷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B)A.龃龉.(yǔ) 系.鞋带(xi) 舐.犊情深(shi) 曲.意逢迎(qū)B.倜傥.(tǎng) 纤.维素(xiān) 羽扇纶.巾(guān ) 针砭.时弊(biān)C.感喟.(kuì) 揭疮.疤(chuāng) 按捺.不住(nài) 大相径.庭(jing)D.霰.弹 (xiàn ) 涮.羊肉(shuàn) 以儆.效尤(jǐng) 纵横捭.阖必(bì)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A.在评价某些历史人物时,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对他们盖棺论定....,,还应该特别注意研究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变化轨迹。
B.这把吉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出国前存在我这里的,本来说存一年,结果朋友一直没回来,这吉他到现在巳经由我敝帚自珍....了十年。
C.最美的是小镇的春天,草长莺飞,风声鹤唳....,走进小镇就如同置身于世外桃源,来此旅游的人一定会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
D.这个剧院的大型话剧、歌剧等演出票价不菲,让许多有艺术爱好而又收入不高的普通人叹为观止....,无法亲临现场享受艺术大餐。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答:DA.有的人看够了城市的繁华,喜欢到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去游玩,但这是有风险的,近年来已经发生了多次背包客被困野山的案情。
B.他家离铁路不远,小时候常常去看火车玩儿,火车每当鸣着汽笛从他身边飞驰而过时,他就很兴奋,觉得自己也被赋予了一种力量。
C.新“旅游法”的颁布实施,让很多旅行社必须面对新规定带来的各种新问题,不少旅行社正从过去拼价格向未来拼服务转型的阵痛。
D.哈大高铁施行新的运行计划后,哈尔滨至北京、上海等地的部分列车也将进一步压缩运行时间,为广大旅客快捷出行提供更多选择。
4.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答:C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极其便捷的阅读方式,那就是网络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 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完整版-包括附加题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 江苏卷 )语文 I 试题、语言文字运用( 15 分)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人人都希望自己 _________________ ,却很少有人能沉静下来用心对待生活。
其实生活很 ___________________ ,你 ,越想得到,距离目标就越远;你努力振作, 与众不同 敏锐 浮躁 D. 标新立异 敏锐 焦躁2. 下列熟语中 , 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A.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C.化干戈为玉帛3. 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3 分)A.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往事历历, 所有的记忆都在时光里发酵, 散发出别样的味道。
B.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 使他洗去人生的喧闹, 去寻找无言的山水, 远逝的古人。
C.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青葱少年总是信心满满,跃跃欲试,渴望在未来的岁月中大 显身手。
D.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初春的细雨渐渐沥沥,撩拨了无数文人墨客心中关于江南的绵绵情思。
4. 某同学从自己所写的文章里选出一下三组,为每组文章拟一标题,编成集子。
所拟标题与各组文章对应 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第一组 : 《看见 <看见 >》《书虫诞生记》 《对话苏东坡》 《家有书窝》 第二组:《同桌的你》 《伴我同行》《奔跑吧,兄弟》 《没有麦田的守望者》 第三组:《感悟青春》 《我的 “离经叛道 ”的话》《扪心自问》 《当我发呆时我在想些什么》A. 读书万卷 寸草春晖我思我在 B. 悦读生活 寸草春晖 指点江山 C. 悦读生活 那些花儿 我思我在 D.读书万卷 那些花儿 指点江山昆曲、木偶戏四个文艺演出专场各准备了一副对联,对联与演出专场对应恰当 新笙歌里古衣冠 绘声绘影巧合连环 高山流水觅知音 舞台虽小有机关 A .①古琴②评书③昆曲④木偶戏 C .①古琴②木偶戏③昆曲④评书 二、文言文阅读( 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
祖讳汝霖,号雨若。
幼好古学,博览群书。
少不肯临池学书,字丑拙,试有司,辄不利。
遂输粟入太 学,淹蹇二十年。
文恭①捐馆,家难渐至。
大父读书龙光楼,辍其梯,轴轳传食,不下楼者三年。
江西邓 文洁公至越,吊文恭。
文恭墓木已拱,攀条泫然,悲咽而去。
大父送之邮亭,文洁对大父邑邑不乐,盖文 洁中忌者言,言大父近开酒肆,不事文墨久矣,故见大父辄欷歔。
是日将别,顾大父曰: 教子读书, 以期不坠先业。
”大父泣曰:“侄命蹇, 特耕而不获耳, 藨蓘②尚不敢不勤。
吾且面试子。
”乃拈“六十而耳顾”题,大父走笔成,文不加点。
文洁惊喜,击节曰: 科名?阳和子其不死矣! ”甲午正月朔,即入南都,读书鹤鸣山,书夜不辍,病目眚,下帏静坐者三月。
友人以经书题相商,入2016 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完整版-包括附加题 )耳文立就,后有言及者,辄塞耳不敢听。
入闱,日未午,即完牍,牍落一老教谕房。
其所取牍,上大主考 九我李公,詈不佳,令再上,上之不佳,又上,至四至五,房牍且尽已。
教谕忿恚而泣,公简其牍少七卷, 问教谕,教谕曰: “七卷大不通,留作笑资耳。
”公曰:“亟取若笑资来! ”公一见,抚掌称大妙,洗卷更置 丹铅。
《易经》3 分)是不是诚心待它,它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你越 默默耕耘,惊喜往往就会悄然而至。
A. 与众不同 机敏 焦躁B.C. 标新立异 机敏 浮躁(3 分 ) B. 人皆可以为尧舜D.情人眼里出西施 5.文化宫为评书、古琴、 的一项是( 3 分) ①假笑啼中真面目 ②疑雨疑云颇多关节 ③白雪阳春传雅曲 ④开幕几疑非傀儡 B .①昆曲②评书③古琴④木偶戏 D .①昆曲②木偶戏③古琴④“汝则已矣,还 ”文洁曰:“有是乎? “子文当名世,何止以大父拟元,龚三益次之,其余悉置高等。
乙未,成进士,授清江令,调广昌,僚案多名下士。
贞父黄先生善谑弄,易大父为纨绔子。
巡方下疑狱,令五县会鞫之,贞父语同寅曰:“爰书例应属我,我勿受,诸君亦勿受,吾将以困张广昌。
”大父知其意,勿固辞,走笔数千言,皆引经据典,断案如老吏,贞父歙然张口,称“奇才!奇才!”遂于大父定交,称莫逆。
满六载,考卓异第一。
(选自张岱《家传》,有删节)注: ①文恭:张元汴,号阳和,谥文恭;张汝霖的父亲,张岱的曾祖父。
②藨蓘:耕耘。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不事文墨久已事:从事B.病目眚病:疲惫C.詈不佳詈:责骂D.令五县会鞫之鞫:审讯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张汝霖早年虽博览群书,但在科举方面并不顺利,直至他父亲去世都没有考取功名。
B.邓文浩公听信别人的传言,认为张汝霖已难以造就,后通过当面测试才改变了看法。
C.张汝霖参加科考时差点因老教谕的昏聩而名落孙山,幸亏主考官的慧眼才榜上有名。
D.黄贞父断案时遇到难题,无法解决,张汝霖下笔千言,精准断案,黄称赞他为奇才。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汉语。
(8 分)(1)汝则已矣,还教子读书,以期不坠先业。
(2)友人以经书题相商,入耳文立就,后有言及者,辙塞耳不敢听。
9.根据文中张汝霖的科举经历,概括当时科举考试的相关特点。
(4 分)三、古诗词鉴赏(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0-11 题。
八声甘州辛弃疾夜读《李广传》,不能寐。
因念晁楚老、杨民瞻①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
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
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
落魄封侯事,岁晚田间。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②。
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
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注:①杨民瞻,辛弃疾的友人。
②杜甫《曲江三章》其三:“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
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此处化用杜杜诗。
10.本词上阙选取了李广的哪些事迹?这样选材有什么表达效果?(5 分)11.下阙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6 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朝搴阰之木兰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屈原《离骚》)(2)不宜妄自菲薄, ___________________ ,以塞忠谏之路也。
(诸葛亮《出师表》)(3)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_________________ 。
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4)地崩山摧壮士死, ________________ 。
(李白《蜀道难》)(5) _________________ ,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6)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2016 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完整版-包括附加题)(7)__________________ ,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8)心事浩茫连广宇, ________________ 。
(鲁迅《无题》)五、现代文阅读(一)(20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 ~16 题。
会明沈从文①会明是三十三连一个火夫。
提起三十三连,同时记起国民军讨袁时在黔、湘边界一带的血战。
事情已十年了。
如今的三十三连,全连中只剩会明一人同一面旗帜,十年前参加过革命战争,光荣的三十三连俨然只是为他一人而有了。
旗在会明身上谨谨慎慎的缠裹着,他忘不了蔡锷都督说过“插到堡上去”那一句话。
②这十年来的纪录是流一些愚人的血,升一些聪明人的官。
这一次,三十三连被调到黄州前线,会明老早就编好了绳子、铁饭碗、成束的草烟,都预备得完完全全。
他算定这热闹快来了。
在开向前线的路上,他肩上的重量不下一百二十斤,但是他还唱歌。
一歇息,就大喉咙说话。
③驻到前线三天,一切却无动静。
这事情仿佛和自己太有关系了,他成天总想念到这件事。
白天累了,草堆里一倒就睡死,可是忽然在半夜醒来,他就想,或者这时候前哨已有命令到了?或者有夜袭的事发生了?或者有些地方已动了手?他打了一个冷战,爬起身来,悄悄的走出去望了一望帐篷外的天气,走进哨兵旁边,问:“大爷,怎么样,没有事情么?” “没有。
”“我好象听见枪声。
”“说鬼话。
”他身上也有点发冷,就又钻进帐篷去了。
他还记得去年鄂西战役,时间正是六月,人一倒下,气还不断,糜烂处就发了臭。
再过一天,全身就有小蛆虫爬行。
为了那太难看、太不和鼻子相宜的六月情形,他愿意动手的命令即刻就下。
④然而前线的光景和平了许多。
这和平倘若当真成了事实,真是一件使他不太高兴的事情。
人人都并不喜欢打扰,但期望从战事中得到一种解决,打赢了,就奏凯;败了,退下。
总而言之,一到冲突,真的和平也就很快了。
于是,他逢人就问究竟什么时候开火,他那样关心,好像一开火后就可以擢升营长。
可是这事谁也不清楚,看样子,非要在此过六月不可了。
⑤去他们驻防处不远有一个小村落,看看情形不甚紧张,就有些乡下人敢拿鸡蛋之类陈列在荒凉的村前大路旁,来同这些副爷冒险做生意的。
会明常常到村子里去。
一面是代连上的弟兄采买一点东西,一面是找个把乡下上年纪的农民谈一谈话。
他一到村落里,找到谈话的人,就很风光的说及十年前的故事,有时也不免小小吹了一点无害于事的牛皮,譬如本来只见过都督蔡锷两次,他说顺了口,就说是四五次。
他随后做的事是把腰间缠的小小三角旗取了下来。
“看,这个!”看的人露出吃惊的神气,他得意了。
“看,这是他送我们的,他说‘嗨,勇敢点,插到那个地方去! '你明白到哪个地方去吗?”听的人自然是懦夫,他就慢慢地一面含烟管一面说⋯⋯⑥因为这种慷慨的讨论,他得到一个人赠送的一只母鸡,带回到帐篷,用一个无用处的白木子弹箱安置了它,到第二天早晨,其中多了一个鸡卵,第三天又是一个,他渐渐为一种新的兴味所牵引,把先前的一切完全忘却了。
他同别人讨论这只鸡时,也像一个母亲与人讨论儿女一样。
他夜间做梦,就梦到有二十只小鸡旋绕脚边吱吱地叫。
鸡卵到后当真积到了二十枚,就孵小鸡,小鸡从薄薄的蛋壳里出到日光下,一身嫩黄乳白的茸毛,啁啾地叫喊,把会明欢喜到快成疯子。
白天有太阳,他就把小鸡雏同母鸡从木箱中倒出来,尽这母子在帐篷附近玩,自己却赤了脖子咬着烟管看鸡玩,或者举起斧头劈柴,把新劈的柴堆成塔形。
遇到进村里去,他把这笼鸡也带去,给原来的主人看,像那人是他的亲家。
从旧主人口中得到一些动人的称赞后,他就非常荣耀骄傲还极谦虚地说:“这完全是鸡好,它太懂事了,它太乖巧了。
”看样子,为了这一群鸡雏发育的方便,会明已渐渐地倾向于“非战主义”了。
⑦后来,和议的局势成熟,照例约好各把军队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