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配电装置的设计
发电厂电气部分设计

摘要:本设计是对4×600MW总装机容量为2400MW的凝汽式火力发电厂进行电气一次部分及其厂用电高压部分的设计,它主要包括了五大部分,分别为:电气主接线的选择、厂用电设计、短路电流的计算、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完成主接线图与设计说明书。
其中详细描述了短路电流的计算和电气设备的选择,从不同的短路情况进行分析和计算,对不同的短路参数来进行不同种类设备的选择,列出各设备选择结果表。
并对设计进行了理论分析。
最后的设计总图包括主接线,主要电气设备。
关键词:电气一次部分;电气主接线;短路计算;设备选择Abstract:This design is for 4 × 600MW total installed capacity of the electrical powe r plant and a part of the high-pressu-re part of the design of 2400MW of condensing st eam power plant.Itincludes five parts, namely: the calculation of the main electrical co nnection options, power design, short-circuit current, the main electrical equipment se lection, complete the main wiring diagrams and design specification. Which describes in detail the selection of the short circuit current computing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for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s from different short circuit, short circuit to different para meters to choose different types of devices, each device listed in the selection result ta ble.Theoretical analysis anddesign.The final master plan includes a main wiring,main electrical equipment.Keywords:Electrical primary part;Electrical main wiring;Short circuit calculations;Equipment selection目录1 电气主接线 (1)1.1 系统与负荷资料分析 (1)1.2 主接线方案的选择 (3)1.3 各接线方式的比较 (7)1.3.1 双母线接线方式的特点: (7)1.3.2 双母带旁路接线方式的特点: (8)1.3.3 一台半断路器接线方式的特点: (8)1.4 主变压器的选择与计算 (10)1.4.1 单元接线的主变压器容量的确定原则 (10)1.4.2 主变压器型式的确定原则 (10)1.4.3 主变压器型式的选择 (11)1.4.4 联络变压器的选择 (12)1.5 厂用电的接线方式和选择 (13)1.5.1 厂用电设计要求: (13)1.5.2 厂用电的电压等级: (13)1.5.3 厂用变压器的选择 (14)1.5.4 厂用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 (15)1.5.5 厂用电接线形式 (15)2 短路电流的计算 (17)2.1 短路计算的一般规则 (17)2.2 短路计算的一般规定和条件 (17)2.3 短路计算过程 (18)3 电气设备的选择 (27)3.1 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规则 (27)3.2 电气选择的条件 (27)3.2.1 断路器的种类和形式的选择 (29)3.2.2 隔离开关的种类和形式的选择 (31)3.2.2 互感器的种类和形式的选择 (31)3.2.3 避雷器的种类和形式的选择 (33)3.3 500kV设备选择 (33)3.3.1 500kV断路器的选择 (33)3.3.2 500kV隔离开关的选择 (35)3.3.3 500kV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36)3.3.4 500kV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36)3.3.5 500kV避雷器的选择 (36)3.4 220kV设备选择 (37)3.4.1 220kV断路器的选择 (37)3.4.2 220kV隔离开关的选择 (38)3.4.3 220kV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39)3.4.4 220kV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40)3.4.5 220kV避雷器的选择 (40)3.5 电气设备选择的结果表 (41)4 母线选择及校验 (43)4.1 母线材料及形状的选择 (43)4.2 500KV侧母线选择及校验 (44)4.3 220KV侧母线选择及校验 (45)5 配电装置 (47)5.1 配电装置选择的一般原则 (47)5.2 配电装置的选型和依据 (47)5.3 主接线中设备配置的一般原则 (48)5.3.1 隔离开关的配置 (48)5.3.2 电压互感器的配置 (48)5.3.3 电流互感器的配置 (49)参考文献 (50)致谢 (51)附录I (52)本次设计是在课程设计任务书的基础上,依靠本学期所学的<<电力系统基础>>专业理论知识进行的,翻阅及参考了多种资料,通过本设计树立工程观点,加强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工程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了解现代大型发电厂的电能生产过程及其特点,掌握发电厂电气主系统的设计方法,并在分析、计算和解决实际工程能力等方面得到训练,为今后从事电气设计、运行管理和科研工作,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GB50060-92 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

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92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3年5月2日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一般规定 (1)第三章环境条件 (2)第四章导体和电器 (3)第五章配电装置的布置 (4)第一节安全净距 (4)第二节型式选择 (8)第三节通道与围栏 (9)第四节防火与蓄油设施 (10)第六章配电装置对建筑物及构筑物的要求 (11)附录一裸导体的长期允许载流量 (12)附录二裸导体载流量在不同海拔高度及环境温度下的综合校正系数 (14)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高压配电装置(简称配电装置)的设计,执行我国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维修方便,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扩建3~110KV配电装置工程的设计。
第1.0.3条配电装置的设计应根据电力负荷性质及容量,环境条件和运行、安装维修等要求,合理地选用设备和制定布置方案,应采用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布置和新材料。
第1.0.4条配电装置的设计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和发展规划,做到远、近期结合,以近期为主,并适当考虑扩建的可能。
第1.0.5条配电装置的设计必须坚持节约用地的原则。
第1.0.6条配电装置的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2.0.1条配电装置的布置和导体、电器、架构的选择,应满足在当地环境条件下正常运行、安装维修、短路和过电压状态的要求。
第2.0.2条配电装置各回路的相序宜一致,并应有相色标志。
第2.0.3条电压为63KV及110KV的配电装置,每段母线上宜装设接地刀闸或接地器,对断路器两侧隔离开关的断路器侧和线路隔离开关的线路侧,宜装设接地刀闸。
第2.0.4条屋内配电装置间隔内的硬导体及接地线上,应留有接触面和连接端子。
第2.0.5条屋内、外配电装置的隔离开关与相应的断路器和接地刀闸之间应装设闭锁装置。
[整理]DLT5153-《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定》.
![[整理]DLT5153-《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514ab7418e9951e79b892775.png)
ICS27.100P61备案号:J171-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PDL/T 5153-2002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定Technical rule for designing auxiliasry powerSystem of fossil fuel power plants主编部门:国家电力公司华东电力设计院批准部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批准文号: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公告二〇〇二年第22号2002-04-27发布2002-09-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前言根据原电力工业部《关于下达1996年制定、修订电力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第一批)的通知》(技综[1996]40号)要求,由华东电力设计院负责《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定》(SDGJ17—88)(以下简称《规定》)的修订工作。
《规定》在指导全国电力设计工作中发挥了十分显著的作用,但随着国内厂用电气设备制造技术的发展,以及300MW、600MW机组运行经验的积累,《规定》在有些方面已不能适应电力建设的要求,故需要进行修订。
修订工作历时多年,1993年编制“修订大纲”并经原电力规划设计管理局审定,同时通过函调及对重点厂、电力局(公司)设计院直接调查;1995年在无锡召开修订工作会议;1997年上海《规定》修订讨论稿讨论会;1998年11月在北京由电力规划设计总院主持《规定》送审稿审查会;2000年4月《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在北京审查;在此基础上由华东电力设计院编制了本《规定》修订报批稿。
《规定》主要对大机组的厂用电接线、布置(包括对建筑的要求)、设备选型中高压真空断路器及F+C的选用范围等条文作了适当的修订、补充与完善。
由东北电力设计院、东北勘测设计院、西北电力设计院、华北电力设计院等单位分别对低压厂用电系统短路电流计算、高压厂用真空断路器及F+C的选用、低压厂用电设备组合、柴油发电机组的选择等专题所进行研究的成果已纳入《规定》中。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

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6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6 1093号的安排对SDJ 5-1985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的修订..原水利电力部颁发的SDJ5 -1985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自实施以来;在电力工程配电装置的设计选型、设备布置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为发电厂、变电站配电装置的设计、优化、创新提供了科学的技术依据..随着国内外电气技术和电力建设的发展;各种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设备在配电装置中的应用以及我国能源政策的进一步修订;SDJ 5-1985中制定的设计标准及部分条款已不能适应技术发展的要求和电力行业发展的需要..本次修订工作;是根据当前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结合近20年来电力工程建设和运行经验进行的..与SDJ 5-1985相比;除保留了其适用的条文外;还补充增加了以下内容:1 使用范围;2 引用标准;3 环境条件;4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的使用范围及规定;5 变压器及其他带油电气设各防火要求..6 配电装置对建筑物及构筑物的要求;7 屋内配电装置采光、通风及防风沙、防污秽的要求;8 屋外配电装置内继电保护小室的防护要求..本标准实施后代替SDJ5- 19850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和附录E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力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西北电力设计院..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永振、张蜂蜜、石凤翔、张晓江、杨月红、穆华宁、杜晓东、伍小艾、阳少华、邵建雄、计绿野、毛永松..本标准首次发布时间:1985年9月17日;本次为第一次修订..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发电厂和变电站新建工程中3kV-50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的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发电厂和变电站工程中交流3kV-500kV新建配电装置的设计..扩建或改建配电装置的设计可参照执行..涉外工程要考虑所在国国情;并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木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T 2 9 00.1 电工术语基本术语EEC6 0050;N EQGB /P 2 9 00.15 电工术语变压器、互感器、调压器和电抗器IEC 60050 421:1990. IEC 60050 321: 1986; NEQ1GB /P 2 900.19 电工术语高电压试验技术和绝缘配合EEC 60071-1: 1993; NEQGB /T 2 9 00.20 电工术语高压开关设备IEC60050 IEV: 1984; NE01GB 3 0 96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1 2 34 8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 /T 1 6 434 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GB 5 02 60 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 5 0 016 律筑论计防火规布3 术语和定义GB / T 2900.1. GB/T 2900.15; GB/T 2900.19. GB/T 2900.20 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4 总则4.0.1 高压配电装置的设计应贯彻国家法律、法规..执行国家的建设方针和技术经济政策;符合安全可靠、运行维护方便、经济合理、环境保护的要求..4.0.2 高压配电装置的设计;应根据电力负荷性质、容量、环境条件、运行维护等要求;合理地选用设备和制定布置方案..在技术经济合理时应选用效率高、能耗小的电气设备和材料..4.0.3 高压配电装置的设计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和发展规划; 做到远、近期结合;以近期为主..4.0.4 高压配电装置的设计必须坚持节约用地的原则..4.0.5 高压配电装置的设计;除应执行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规定..5 基本规定5.1 敞开式配电装置5.1.1 配电装置的布置;导体、电气设备、架构的选择;应满足在当地环境条件下正常运行、安装检修、短路和过电压时的安全要求;并满足规划容量要求..5.1.2 配电装置各回路的相序排列宜一致..一般按面对出线;从左到右、从远到近、从上到下的顺序;相序为A; B; C..对屋内硬导体及屋外母线桥裸导体应有相色标志;A; B; C相色标志应为黄、绿、红三色..对于扩建工程应与原有配电装置相序一致..5.1.3 配电装置内的母线排列顺序;一般靠变压器侧布置的母线为I母;靠线路侧布置的母线为II母;双层布置的配电装置中; 下层布置的母线为I母;上层布置的母线为n母口5.1.4 HOW 及以上的屋外配电装置最小安全净距;一般不考虑带电检修..如确有带电检修需求;最小安全净距应满足带电检修的工况..5.1.5 110kV - 220kV配电装置母线避雷器和电压互感器;宜合用一组隔离开关;330kV及以上进、出线和母线上装设的避雷器及进、出线电压互感器不应装设隔离开关;母线电压互感器不宜装设隔离开关..5.1.6 DOW 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线路并联电抗器回路不宜装设断路器或负荷开关..33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母线并联电抗器回路应装设断路器和隔离开关..5.1.7 66kV及以上的配电装置;断路器两侧的隔离开关靠断路器侧;线路隔离开关靠线路侧;变压器进线隔离开关的变压器侧; 应配置接地开关..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并联电抗器的高压侧应配置接地开关..5.1.8 对屋外配电装置;为保证电气设备和母线的检修安全;每段母线上应装设接地开关或接地器;接地开关或接地器的安装数量应根据母线上电磁感应电压和平行母线的长度以及间隔距离进行计算确定..5.1.9 3 3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同杆架设或平行回路的线路侧接地开关;应具有开合电磁感应和静电感应电流的能力;其开合水平应按具体工程情况经计算确定..及以上配电装置的电压互感器配置;可以采用按母线配置方式;也可以采用按回路配置方式..及以下屋内配电装置设备低式布置时;间隔应设置防止误入带电间隔的闭锁装置..充油电气设备的布置;应满足带电观察油位、油温时安全、方便的要求;并应便于抽取油样..配电装置的布置位置;应使场内道路和低压电力、控制电缆的长度最短..发电厂内宜避免不同电压等级的架空线路交叉..5.2 GIs配电装置5.2.1 对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配电装置;接地开关的配置应满足运行检修的要求..与 GI s配电装置连接并需单独检修的电气设备、母线和出线;均应配置接地开关..一般情况下;出线回路的线路侧接地开关和母线接地开关应采用具有关合动稳定电流能力的快速接地开关.. IlOkV^220kV GIs配电装置母线避雷器和电压互感器可不装设隔离开关..5.2.2 GIs配电装置避雷器的配置;应在与架空线路连接处装设避雷器..该避雷器宜采用敞开式;其接地端应与GIs管道金属外壳连接..GIs母线是否装设避雷器;需经雷电侵入波过电压计算确定..5.2.3 GIS配电装置感应电压不应危及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外壳和支架上的感应电压;正常运行条件下不应大于24V;故障条件下不应大于100V;5.2.4 在GIS配电装置间隔内;应设置一条贯穿所有GIS间隔的接地母线或环形接地母线..将GIS配电装置的接地线引至接地母线;由接地母线再与接地网连接..5.2.5 GIS配电装置宜采用多点接地方式;当选用分相设备时;应设置外壳三相短接线;并在短接线上引出接地线通过接地母线接地..外壳的三相短接线的截面应能承受长期通过的最大感应电流;并应按短路电流校验..当设备为铝外壳时;其短接线宜采用铝排;当设备为钢外壳时;其短接线宜采用铜排..5.2.6 GIS配电装置每间隔应分为若干个隔室;隔室的分隔应满足正常运行条件和间隔元件设备检修要求..6 环境条件6.0.1 屋外配电装置中的电气设备和绝缘子;应根据当地的污秽分级等级采取相应的外绝缘标准参见附录A.配电装置位置的选择宜避开自然通风冷却塔和机力通风冷却塔的水雾区及其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侧..一般情况下;配电装置布置在自然通风冷却塔冬季盛行风向的上风侧时;配电装置构架边距自然通风冷却塔零米外壁的距离应不小于25m;配电装置布置在自然通风冷却塔冬季盛行风向的下风侧时;配电装置构架边距自然通风冷却塔的距离应不小于40m.配电装置构架边距机力通风冷却塔零米外壁的距离;非严寒地区应不小于40m;严寒地区应不小于60m;6.0.2 选择导体和电气设备的环境温度周围空气温度应符合表6.0.2的规定..表6.0.2 选择导体和电气设备的环境温度周围空气温度℃6.0.3 选择导体和电气设备的环境相对湿度;应采用当地湿度最高月份的平均相对湿度..在湿热带地区应采用湿热带型电气设备产品..在亚湿热带地区可采用普通电气设备产品;但应根据当地运行经验采取防护措施;如加强防潮、防凝露、防水、防锈、防霉及防虫害等..6.0.4 周围环境温度低于电气设备、仪表和继电器的最低允许温度时;应装设加热装置或采取其他保温设施..在积雪、覆冰严重地区;应采取防止冰雪引起事故的措施..隔离开关的破冰厚度; 应不小于安装场所的最大覆冰厚度..6.0.5 选择330kV及以下屋外配电装置的导体和电气设备时的最大风速;可采用离地lom高;30年一遇lomin平均最大风速..选择500kV屋外配电装置的导体和电气设备时的最大风速;宜采用离地lom高;50年一遇lOm in平均最大风速..最大设计风速超过35m/s的地区;在屋外配电装置的布置中;应采取相应措施..6.0.6 配电装置的抗震设计应符合GB 50260的规定..6.0.7 海拔超过IOO Om的地区;配电装置应选择适用于高海拔的电气设各、电瓷产品;其外绝缘强度应符合高压电气设备绝缘试验电压的有关规定..6.0.8 配电装置设计应重视对噪声的控制;降低有关运行场所的连续噪声级..配电装置紧邻居民区时;其围墙外侧的噪声标准应符合GB 3096. GB 12348等要求..6.0.9 3 30kV及以上的配电装置内设备遮栏外的静电感应场强水平离地1.5m空间场强;不宜超过lOkV/m;少部分地区可允许达到15kV/m;配电装置围墙外侧非出线方向;围墙外为居民区时的静电感应场强水平离地1.5m空间场强不宜大于5kV/m;及以上电压等级的配电装置应重视对无线电干扰的控制..在选择导线和电气设备时应考虑到降低整个配电装置的9无线电干扰水平..配电装置围墙外20m处非出线方向的无线电千扰水平不宜大于50dB.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气设备及金具在1.1倍最高相电压下;晴天夜晚不应出现可见电晕;HOW 及以上电压等级导体的电晕临界电压应大于导体安装处的最高工作电压..7 导体和电气设备的选择7.1 一般规定7.1.1 设计选用的导体和电气设备的最高电压不得低于该回路的最高运行电压;其长期允许电流不得小于该回路的可能最大持续工作电流..屋外导体应考虑日照对其载流量的影响..7.1.2 验算导体和电气设备额定峰值耐受电流、额定短时耐受电流以及电气设备开断电流所用的短路电流;应按本工程的设计规划容量计算;并应考虑电力系统远景发展规划..确定短路电流时;应按可能发生最大短路电流的正常接线方式计算..一般可按三相短路验算;当单相或两相接地短路电流大于三相短路电流时;应按严重情况验算;同时要考虑直流分量的影响..7.1.3 验算裸导体短路热效应的计算时间;宜采用主保护动作时间加相应的断路器全分闸时间..当主保护有死区时;应采用对该死区起作用的后备保护动作时间;并应采用相应的短路电流值.. 验算电气设备短路热效应的计算时间;宜采用后各保护动作时间加相应的断路器全分闸时间..7.1.4 用熔断器保护的导体和电气设备可不验算热稳定;除用具有限流作用的熔断器保护外;导体和电气设备应验算动稳定.. 用熔断器保护的电压互感器回路;可不验算动、热稳定.. 7.1.5 一般裸导体的正常最高工作温度不应大于700C;在计及日照影响时;钢芯铝绞线及管形导体不宜大于80`C o特种耐热导体的最高工作温度可根据制造厂提供的数据选择使用;但要考虑高温导体对连接设备的影响;并采取防护措施..7.1.6 验算额定短时耐受电流时;裸导体的最高允许温度;对硬铝及铝合金可取200'C;对硬铜可取3000C;短路前的导体温度应采用额定负荷下的工作温度..7.1.7 按回路正常工作电流选择裸导体截面时;导体的长期允许载流堡;应按所在地区的海拔高度及环境温度进行修正..导体采用多导体结构时;应计及邻近效应和热屏蔽对载流量的影响..7.1.8 在正常运行和短路时;电气设备引线的最大作用力不应大于电气设备端子允许的荷载..屋外配电装置的导体、套管、绝缘子和金具;应根据当地气象条件和不同受力状态进行力学计算.. 其安全系数不应小于表7.1.8的规定..表7.1.8 导体和绝缘子的安全系数7.2 导体的选择7.2.1 22 0kV 及以下电压等级的软导线宜选用钢芯铝纹线;330kV软导线宜选用钢芯铝绞线或扩径空芯导线:500kV软导线宜选用双分裂导线..7.2.2 在空气中含盐量较大的沿海地区或周围气体对铝有明显腐蚀的场所;宜选用防腐型铝绞线或铜绞线..7.2.3 硬导体可选用矩形、双槽形和圆管形..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回路中的正常工作电流在4kA及以下时;宜选用矩形导体;在4kA-8kA时;宜选用双槽形导体或管形导体:在8kA以上时宜选用圆管形导体..66k V 及以下配电装置硬导体可采用矩形导体;也可采用管形导体..110 kV 及以上配电装置硬导体宜采用管形导体..7.2.4 硬导体的设计应考虑不均匀沉陷、温度变化和振动等因素的影响..7.3 电气设备的选择7.3.1 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断路器;宜选用真空断路器或S几断路器;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断路器宜选用S几断路器..在高寒地区;S几断路器宜选用罐式断路器;并应考虑SF6气体液化问题..7.3.2 隔离开关应根据正常运行条件和短路故障条件的要求选择..7.3.3 单柱垂直开启式隔离开关在分闸状态下;动静触头间的最小电气距离不应小于配电装置的最小安全净距B;值..7.3.4 布置在高型或半高型配电装置上层的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隔离开关宜采用远方/就地电动操动机构..7.3.5 3kV-35kV配电装置的电流互感器;宜选用树脂浇注绝缘结构;66kV及以上配电装置的电流互感器;根据安装使用条件及产品制造水平;可采用油浸式、SF6气体绝缘或光纤式的独立式电流互感器;在有条件时如回路中有变压器套管、断路器套管或穿墙套管等宜采用套管式电流互感器..7.3.6 3kV--35kV配电装置内宜采用树脂浇注绝缘结构的电磁式电压互感器;66kV及以上配电装置内宜采用油浸绝缘结构或SF6气体绝缘的电磁式电压互感器或电容式电压互感器..7.3.7 35kV及以下采用真空断路器的回路;宜根据被操作的容性或感性负载;选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或阻容吸收器进行过电压保护..7.3.8 66kV及以上配电装置内的过电压保护宜采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7.3.9 装设在屋外的消弧线圈宜选用油浸式;装设在屋内的消弧线圈宜选用干式..屋外支柱绝缘子和穿墙套管当有冰雪时;宜采用提高一级电压的产品;对3kV-6kV者可采用提高两级电压的产品..8 配电装置型式与布置8.1 最小安全净距8.1.1 屋外配电装置的最小安全净距宜以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保护水平为基础确定..其屋外配电装置的最小安全净距不应小于表8.1.1所列数值;并按图、图和图8.1.卜3校验..电气设备外绝缘体最低部位距地小于2500mm时;应装设固定遮栏..8.1.2 屋外配电装置使用软导线时;在不同条件下;带电部分至接地部分和不同相带电部分之间的最小安全净距;应根据表8.1.2进行校验;并采用其中最大数值..8.1.3 屋内配电装置的安全净距不应小于表8.1.3所列数值;并按图和图校验..电气设备外绝缘体最低部位距地小于2300mm时;应装设固定遮栏..8.1.4 酉己电装置中;相邻带电部分的额定电压不同时;应按较高的额定电压确定其最小安全净距..8.1.5 屋外配电装置带电部分的上面或下面;不应有照明、通信和信号线路架空跨越或穿过;屋内配电装置的带电部分上面不应有明敷的照明、动力线路或管线跨越..8.2.5 Ⅳ级污秽地区、海拔高度大于2000m地区的33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配电装置;当技术经济合理时;可采用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配电装置或HGIS配电装置..8.2.6 地震烈度为9度及以上地区的110kV及以上配电装置宜采用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配电装置..8.3 布置8.3.1 配电装置的布置应结合接线方式、设各型式及发电厂和变电站的总体布置综合考虑..8.3.2 220kV-5OOkV电压等级;一台半断路器接线;当采用软母线或管型母线配双柱式、三柱式、双柱伸缩式或单柱式隔离开关时;屋外敞开式配电装置应采用中型布置..断路器宜采用三列式、单列式或“品”字形布置..8.3.3 220kV-5OOkV电压等级;双母线接线;当采用软母线或管型母线配双柱式、三柱式、双柱伸缩式或单柱式隔离开关时; 屋外敞开式配电装置应采用中型布置..断路器宜采用单列式或双列式布置..8.3.4 35kV-IlOkV电压等级;双母线接线;当采用软母线配普通双柱式或单柱式隔离开关时;屋外敞开式配电装置宜采用中型布置..断路器宜采用单列式布置或双列式布置..HO W 电压等级;双母线接线;当采用管型母线配双柱式隔离开关时;屋外敞开式配电装置宜采用半高型布置;断路器宜采用单列式布置..8.3.5 35kV-110kV电压等级;单母线接线;当采用软母线配普通双柱式隔离开关时;屋外敞开式配电装置应采用中型布置..断路器宜采用单列式布置或双列式布置..8.3.6 1lO k V- 220kV电压等级;双母线接线;当采用管型母线配双柱式、三柱式隔离开关时;屋内敞开式配电装置应采用双层布置..断路器宜采用双列式布置..8.3.7 110kV -500kV电压等级;当采用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配电装置时;GIS配电装置应采用户外低式布置;当环境条件特殊时;也可采用户内布置..8.3.8 110kV及以上配电装置当采用管型母线时;管型母线宜选用单管结构..其固定方式可采用支持式或悬吊式..当地股烈度为8度及以上时;宜采用悬吊式..支持式管型母线在无冰无风状态下的挠度不宜大于0.5-1.0 D D为导体直径;悬吊式管型母线的挠度可放宽..采用支持式管型母线时还应分别对端部效应、微风振动及热胀冷缩采取措施..8.4 通道与围栏8.4.1 配电装置通道的布置;应考虑便于设备的操作、搬运、检修和试验..22 0kV 及以上屋外配电装置的主干道应设置环形通道和必要的巡视小道;如成环有困难时应具备回车条件..500 kV 屋外配电装置;可设置相间道路..如果设备布置、施工安装、检修机械等条件允许时;也可不设相间道路..8.4.2 IIOkV半高型、高型布置的屋外配电装置;当操动机构布置在零米时;上层可不设置维护通道..8.4.3 普通中型布置的屋外配电装置内的环形道路及500kV配电装置内如需设置相间运输检修道路时;其道路宽度不宜小于3000mm ;8.4.4 配电装置内的巡视道路应根据运行巡视和操作需要设置; 并充分利用地面电缆沟的布置作为巡视路线..8.4.5 屋内配电装置采用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时;室内各种通道的最小宽度净距;不宜小于表8.4.5所列数值:228.4.6 室内油浸变压器外廓与变压器室四壁的净距不应小于表83石所列数值:对于就地检修的室内油浸变压器;室内高度可按吊芯所需的最小高度再加700mm;宽度可按变压器两侧各加800mm确定.. 8.4.7 设置于室内的无外壳千式变压器;其外廓与四周墙壁的净距不应小于600mm..千式变压器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IOOOmm; 并应满足巡视维修的要求..对全封闭型干式变压器可不受上述距离的限制..但应满足巡视维护的要求..8.4.8 发电厂的屋外配电装置;其周围宜设置高度不低于1500mm的围栏;并在其醒目的地方设置警示牌..8.4.9 配电装置中电气设备的栅状遮栏高度不应小于1200mm; 栅状遮栏最低栏杆至地面的净距;不应大于200mm;配电装置中电气设备的网状遮栏高度;不应小于231700mm;网状遮栏网孔不应大于40mm x 40mm;围栏门应装锁.. 在安装有油断路器的屋内间隔内除设置网状遮栏外;对就地操作的断路器及隔离开关;应在其操动机构处设置防护隔板; 宽度应满足人员的操作范围;高度不低于1900mm e屋外裸母线桥;当外物有可能落在母线上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防护措施..85 防火与蓄油设施8.5.1 35kV及以下屋内配电装置当未采用金属封闭开关设各时; 其油断路器、油浸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应设置在两侧有实体隔墙板的间隔内:35kV以上屋内配电装置的带油设各应安装在有防爆隔墙的间隔内..总油量超过100kg的屋内油浸变压器; 应安装在单独的变压器间;并应有灭火设施..8.5.2屋内单台电气设备的油量在100kg以上;应设置储油设施或挡油设施..挡油设施的容积宜按容纳20%油量设计;并应有将事故油排至安全处的设施;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设置能容纳100%油量的储油设施..排油管的内径不应小于150mm;管口应加装铁栅滤网..8.5;3 屋外充油电气设备单台油量在1000kg以上时;应设置储油或挡油设施..当设置有容纳20%油量的储油或挡油设施时;应有将油排到安全处所的设施;且不应引起污染危害..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设置能容纳100%油量的储油或挡油设施..储油和挡油设施应大于设备外廓每边各1000mm..储油设施内应铺设卵石层;其厚度不应小于250mm 卵石直径宜为50mm-80mm e当设置有总事故储油池时;其容量宜按最大一个油箱容量的100%确定..8.5.4 厂区内升压站单台容量为90000kVA及以上的油浸变压器、220k V及以上独立变电站单台容量为125000kVA及以上的油浸变压器应设置水喷雾灭火系统、合成泡沫喷淋系统、排油充氮系统或其他灭火装置..水喷雾、泡沫喷淋系统应具备定期试喷的条件..对缺水或严寒地区;当采用水喷雾、泡沫喷淋系统有困难时;也可采用其他固定灭火设施..8.5.5油量为2500kg及以上的屋外油浸变压器之间的最小间距应符合表8.5.5的规定..8.5.6 当油量为2500kg及以上的屋外油浸变压器之Is的防火ftil 距不满足表8.5.5的要求时;应设置防火墙..防火墙的耐火极限不宜小于4h..防火墙的高度应高于变压器油枕;其长度应大于变压器储油池两侧各l000mm o8.5.7 油量在2500kg及以上的屋外油浸变压器或电抗器与本回路油量为600kg以上且2500kg以下的带油电气设备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00mm o8.5.8 在防火要求较高的场所;有条件时宜选用非油绝缘的电气设各..8.5.9 配电装置中;建构筑物生产过程中火灾危险性类别及最低耐火等级应符合要求参见附录Co9 配电装置对建筑物及构筑物的要求9.1 屋内配电装置的建筑要求9.1.1 长度大于7000mm的配电装置室;应有2个出口..长度大于60000mm时;宜增添1个出口;当配电装置室有楼层时;1个。
600MW火力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

600MW 火力发电厂电气部分设计课题要求1.发电厂情况装机两台,容量2 x 300MW ,发电机额定电压20KV ,cosφ=0.85,机组年利用小时数6000h ,厂用电率5%,发电机主保护时间0.05s ,后备保护时间3.9s ,环境条件可不考虑。
2. 接入电力系统情况发电厂除厂用电外,全部送入220KV 电力系统,,架空线路4回,系统容量4000MW ,通过并网断路器的最大短路电流:''31.2I KA =229.1S I KA = 428.2KA S I =3、厂用电采用6kv 及380/220三级电压摘要本文是对配有2台300MW汽轮发电机的大型火电厂一次部分的初步设计,主要完成了电气主接线的设计。
包括电气主接线的形式的比较、选择;主变压器、启动/备用变压器和高压厂用变压器容量计算、台数和型号的选择;高压电气设备的选择与校验:厂用电动机选择等等[1]。
文章内容主要是对电器设备的选择,电器主接线的形式进行分析选择,对比各种设备的优缺点还有主接线形式的优缺点进行最优化的选择筛选,从而得到最好的设计。
当然我们选择设备还有主接线的时候不能只从理论上进行选择,还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理论上能够行的通的实际上不一定能够正常运行,所以我们一定会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设备接线的筛选,得出最好的设计。
关键词:主接线设计电气设备选择变压器选择目录第1章绪论 0第2章发电机和主变压器的选择 (1)2.1 发电机型号的选择 (1)2.2 变压器的选择 (1)2.2.1 主变压器的选择 (1)2.2.2 厂用变压器的选择 (2)2.2.3 启动变压器的选择 (3)第3章电气主接线设计 (4)3.1 电气主接线方案比较 (4)3.2 电气主接线方案确定,发电厂电气主接线图 (7)第4章主要电器设备的选择 (8)4.1 断路器的选择 (8)4.2 隔离开关的选择 (9)第5章厂用变压器主接线设计 (10)5.1 厂用电接线要求 (10)5.2 厂用电接线的设计原则 (10)5.3 采用不设公用负荷母线接线 (10)结论 (12)参考文献 (13)附录 (14)第1章绪论电能一种清洁的二次能源。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是能源领域重要的基础设施,其设计和建设需要遵守严格的防火规范。
本文将详细介绍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的防火要求和设计规范。
一、火力发电厂的防火设计规范1. 建筑材料选择:火力发电厂的建筑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选择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的材料。
例如,建筑墙体可以采用具有一定耐火性能的混凝土或砌块,屋顶可以选用防火性能好的金属材料等。
2. 建筑布局:火力发电厂的建筑布局应保证建筑之间有足够的间距,以防止火势蔓延。
同时,建筑之间的通道和道路宽度应满足安全疏散的要求,以便人员和车辆的疏散和逃生。
3. 配电装置安全:火力发电厂的配电装置应远离易燃易爆物质,设置在良好的通风与防水的地方,以减少火灾的发生。
电缆敷设应合理,保证电缆与周围建筑物的距离,避免电缆敷设与其他设备、管道交叉,并标明清晰的标识。
4. 防火隔离:火力发电厂中的火源与易燃易爆的物质应进行有效的隔离,并在隔离处设置防火门等防火设施。
同时,要对易燃物质进行分类储存,确保储存区域与其他区域的严密封闭,防止火源传播。
5. 消防设施:火力发电厂应设有灭火器、消防栓、喷淋系统等消防设施,并定期进行消防设施的检查和维护。
同时,消防通道和应急疏散通道应保持畅通,并设置标志和指示。
6. 防静电措施:火力发电厂中的静电火灾是一个重要的隐患,应采取相应的防静电措施,如静电接地装置的设置,使用防静电设备和材料等。
7. 周期性巡查和维护:火力发电厂应定期进行巡查和维护,检查设备和系统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火灾隐患,确保火力发电厂的安全。
二、变电所的防火设计规范1. 建筑布局:变电所的建筑布局应符合相关安全规范,建筑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间距,以防止火势蔓延。
建筑物之间的通道应保持畅通,并设置标志和指示,以便人员疏散和逃生。
2. 建筑材料选择:变电所的建筑材料应选择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的材料。
例如,建筑墙体和屋顶可以采用防火墙板或防火保温材料等。
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92

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92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规范GB50060-92主编部门:中华人民 __能源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 __ __施行日期:1993年5月2日第一章总则 ........................................................ ........................................................... . (1)第二章一般规定 ........................................................ ........................................................... .. (1)第三章环境条件 ........................................................ ........................................................... .. (2)第四章导体和电器......................................................... ........................................................... . (3)第五章配电装置的布置 ........................................................ ........................................................... (4)第一节安全净距 ........................................................ ........................................................... .. (4)第二节型式选择 ................................................................................................................... . (8)第三节通道与围栏 ........................................................ ........................................................... . (9)第四节防火与蓄油设施 ........................................................ ........................................................... (10)第六章配电装置对建筑物及构筑物的要求 ........................................................ . (11)附录一裸导体的长期允许载流量 ........................................................ ........................................................... (12)附录二裸导体载流量在不同海拔高度及环境温度下的综合校正系数 ........................................................ (14)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高压配电装置(简称配电装置)的设计,执行我国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维修方便,制定本规范。
10KV工厂供配电系统设计

题目10kv工厂变电站设计目录1. 设计任务 (3)%设计题目 (3)设计目的 (3)设计任务与要求 (3)2.设计内容...............................................4-10 .负荷计算和无功功率补偿.............................4-7负荷计算.......................................4-6无功功率的补偿 (7).变压器的选择.......................................7-8/变压器台数的选择 (7)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8)变压器类型的选择 (8).导线与电缆的选择 (9)高压进线和引入电缆的选择 (9)380v低压出线的选择 (9).电气设备的选择 (10)模块功能 (10)~模块需要提供的参数 (10)继电保护及二次结线设计 (10)3.防雷与接地装置的设置.....................................10-11 .直接防雷保护 .. (11).雷电侵入波的防护 (11)接地装置的设计 (11)4.参考文献 (13)"1.设计任务设计题目:10KV工厂供配电系统设计设计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熟悉供配电系统初步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基本内容、设计程序、设计规范等,锻炼工程设计、工程计算、工具书使用等能力,并了解供电配电系统前沿技术及先进设备。
让我们了解设计工厂配电的一般流程,对工厂的布局有个大致的概念,对电力系统的接线方式有一定的了解。
设计任务与要求?!2.设计内容.负荷计算负荷计算的目的是:(1)计算变配电所内变压器的负荷电流及视在功率,作为选择变压器容量的依据。
(2)计算流过各主要电气设备(断路器、隔离开关、母线、熔断器等)的负荷电流,作为选择这些设备的依据。
(3)计算流过各条线路(电源进线、高低压配电线路等)的负荷电流,作为选择这些线路电缆或导线截面的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章火电厂配电装置的设计
7.1概述
配电装置是发电厂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按电气主接线的要求,由开关设备,保护和测量电器,母线装置和必要的辅助设备构成,用来接受和分配电能。
配电装置按电气设备装置地点不同,可分为屋内和屋外配电装置。
按其组装方式,又可分为:由电气设备在现场组装的配电装置,称为配式配电装置和成套配电装置。
(1) 屋内配电装置的特点:
1) 由于允许安全净距小可以分层布置,故占地面积较小;
2) 维修、巡视和操作在室内进行,不受气侯影响;
3) 外界污秽空气对电气设备影响较小,可减少维护工作量;
4) 房屋建筑投资大。
(2) 屋外配电装置的特点:
1) 土建工程量和费用较小,建设周期短;
2) 扩建比较方便;
3) 相邻设备之间距离较大,便于带电作业;
4) 占地面积大;
5) 受外界空气影响,设备运行条件较差,顺加绝缘;
6) 外界气象变化对设备维修和操作有影响。
(3) 成套配电装置的特点:
1) 电气设备布置在封闭或半封闭的金属外壳中,相间和对地距离可以缩小,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2) 所有电器元件已在工厂组装成一整体,大大减小现场安装工作量,有利于缩短建设周期,也便于扩建和搬运;
3) 运行可靠性高,维护方便;
4) 耗用钢材较多,造价较高。
(4) 配电装置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 配电装置的设计必须贯彻执行国家基本建设方针和技术经济政策;
2) 保证运行可靠,按照系统自然条件,合理选择设备,在布置上力求整齐、清晰,保证具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3) 便于检修、巡视和操作;
4)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布置紧凑,力求节约材料和降低造价;
5) 安装和扩建方便。
(5) 配电装置的设计原则:
1) 节约用地;
2) 运行安全和操作巡视方便;
3) 考虑检修和安装条件;
4) 保证导体和电器在污秽、地震和高海拔地区的安全运行;
5) 节约三材,降低造价;
6) 安装和扩建方便。
7.2 电气总平面布置
(1) 电气总平面布置的要求
1) 分利用地形,方便运输、运行、监视和巡视等;
2) 出线布局合理、布置力求紧凑,尽量缩短设备之间的连线;
3) 符合外部条件,安全距离要符合要求。
(2) 电气总平面布置
电气总平面图主要由屋外配电装置,主变压器、主控制室及10KV屋内配电装置和辅助设施构成,电气总平面图如图7.1所示。
1-锅炉间;2-汽机间;3-发电机电压配电装置;4-主控制室;5-天桥;
6-除氧间;7-生产办公楼;8-主变压器;9-高压厂用变压器
图7.1 电气总平面布置图
7.3高压配电装置设计
(1) 中型配电装置:中型配电装置的所有电器都安装在同一水平面内,并装在一定高度的基础上,使带电部分对地保持必要的高度,以便工作人员能在地面安全地活动,中型配电装置母线所在的水平面稍高于电器所在的水平面。
这种布置特点是:布置比较清晰,不易误操作,运行可靠,施工和维修都比较方便,构架高度较低,抗震性能较好,所用钢材较少,造价低,但占地面积大,这种布置是我国屋外配电装置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而且运行方面和安装枪修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广泛应用于110—500KV电压等级。
(2) 半高型配电装置:它是特母线及母线隔离开关抬高将断路器,电压互感
器等电气设备布置在母线下面,具有布置紧凑、清晰、占地少等特点,其钢材消耗与普通中型相近,优点有:
1) 占地面积约在中型布置减少30%;
2) 节省了用地,减少高层检修工作量;
3) 旁路母线与主母线采用不等高布置实理进出线均带旁路很方便。
(3) 高型配电装置:它是将母线和隔离开关上下布置,母线下面没有电气设备。
该型配电装置的断路器为双列布置,两个回路合用一个间隔,因此可大大缩小占地面积,约为普通中型的5%,但其耗钢多,安装检修及运行纵条件均较差,一般适用下列情况:
1) 配电装置设在高产农田或地少人多的地区;
2) 原有配电装置需要扩速,而场地受到限制;
3) 场地狭窄或需要大量开挖。
由高压配电装置的特点和应用范围可得,本发电厂110KV , 220KV配电装置用普通中型配电装置。
(1)110KV配电装置如图7.2
1、2、9-母线Ⅰ、Ⅱ和旁路母线;3、4、7、8-隔离开关;5-少油断路器;6-电流互感器;
10-阻波器;11-耦合电容器;12-避雷器;13-中央门型架;14-出线门型架;
15-支持绝缘子;16-悬式绝缘子串;17-母线构架;18- 架空地线
图7.2 110KV双母线带旁母配电装置断面图
(2) 220KV配电装置如图7.3
1-母线;2、4、7-隔离开关;3、5-断路器;6-电流互感器; 8-耦合电容器;
9-支持绝缘子;10-中央门型架;11-悬式绝缘子串
图7.3 220KV单母线配电装置断面图
7.4防雷保护
雷电所引起的大气过电压将会对电气设备和发电厂的建筑物产生严重的危害,因此,在变电所和高压输电线中必须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以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
避雷器是用来防止雷电产生的过电压波沿线路侵入变电所或其它建筑物内,以免危及被保护设备的绝缘。
避雷器主要有阀式避雷器排气式避雷器角型避雷器等几种。
(1) 直击雷防护
直击雷防御主要是设法把直击雷迅速散到大地中去。
防御直击雷的方法有:
1) 装设独立的避雷针。
2) 在建筑物上装设避雷针或避雷线。
3) 在建筑物屋面铺设避雷带或避雷网。
(2) 感应雷的防御
防御感应雷的方法有:
1) 在建筑物屋面沿周边装设避雷带,每隔20m左右引出接地线一根,须正确合理的选择接地电阻。
2) 建筑物内所有金属物如设备外壳、管道、构架等均应接地,混凝土内的钢筋应绑扎或焊成闭合回路。
3) 将突出屋面的金属物接地。
4) 对净距离小于100mm的平行敷设的长金属管道,每隔20~30m用金属线跨接,避免因感应过电压而产生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