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电力专业课程设计:某变电站一次部分初步设计
35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分析

35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35kV变电站是指电压等级为35千伏的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用于将输电线路上的高压电能转变为供用户使用的低压电能。
一次部分是变电站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电能传输的安全、稳定和有效。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35kV变电站在城市和乡村的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对其一次部分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
35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分析是对变电站的电气一次系统进行的初步设计和分析,旨在确保变电站的电气系统能够稳定、安全地运行。
通过对35kV变电站的电气一次部分进行详细的设计要求分析,可以为后续深入设计提供参考,保障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和电能传输的可靠性。
对35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进行初步设计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对35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的初步设计进行分析和探讨。
通过深入研究和详细分析设计要求、系统框架设计、继电保护原理设计、接地系统设计以及防雷设计,我们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地设计和布置35kV变电站的电气一次部分,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为后续深入设计提供有力参考,为35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指导。
我们也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撰写,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促进35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水平的提升,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
1.3 研究意义35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分析引言:35kV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电气一次部分的设计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对35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的初步设计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对35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的设计要求进行分析,可以帮助设计人员更好地了解对该部分的功能和性能要求,为设计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力的依据。
通过对系统框架设计、继电保护原理设计、接地系统设计、防雷设计等方面的分析,可以全面评估电气一次部分的设计方案是否符合相关要求,从而为后续深入设计提供参考和指导。
35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分析

35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分析35kV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电力输送和分配的重要任务。
电气一次部分的初步设计分析对于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和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35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的初步设计进行分析,探讨其设计要点和关键技术,为电气一次部分的设计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35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的基本结构和功能35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是指供电系统中直接与电力输送和分配相关的电气设备和装置。
包括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继电保护装置等。
这些设备和装置的主要功能是实现电力输送、分配和保护。
35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的设计应该满足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要求,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扩展性,能够适应电力系统的发展和变化。
1. 变压器的选择和配置变压器是35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的核心设备,承担着电力的变换和传输任务。
在设计中,需要根据供电系统的负荷特性和运行要求,选择合适容量和性能的变压器,并合理配置变压器的数量和布置方式,以保证供电系统的稳定和可靠运行。
2. 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选型和布置3. 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配置和保护装置的选取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是用于测量和保护的重要装置,在设计中需要根据电力系统的运行要求和保护需求,配置合适的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并选择适当的继电保护装置,以实现对电气设备和系统的保护和监控。
4. 接地装置和绝缘配合的设计35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的接地和绝缘设计是防止接地故障和保证系统绝缘安全的重要措施,需要合理设计接地装置和绝缘配合,以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5. 控制系统和自动化装置的选取和配置1. 设备选型和配置技术35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的继电保护装置选择和配置技术是保证系统对故障具有及时、准确的保护和自动切除能力,需要充分考虑供电系统的运行特性和保护需求,选择适当的继电保护装置,并合理配置保护参数和动作逻辑,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电力专业课程设计某变电站一次部分初步设计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设计题目:某变电站一次部分初步设计院系电力工程系专业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班级指导教师日期 2012.6.1资源天下=110KV 所以U g= U n2.电流:查表3-1得:I g.max=0.138KA=138A因为I n=1000A I g.max==138A所以I g.max < I n3.开断电流:I dt≤I kd因为I dt=2.238KA I kd=18.4KA 所以I dt<I kd4.动稳定:i ch≤i max因为i ch =5.707KA i max=55KA 所以i ch<i max5.热稳定:I²t dz≤I t²tt=2.5+0.06=2.06s(t为后备保护动作时间和断路器固有分闸时间之和)查书得t z=1.85s>1s故t dz=t z+0.05=1.85+0.05×0.9792=1.898因为I²t dz=2.2852×1.898=9.910 I t²t=212×5=2205所以I²t dz<I t²t经以上校验此断路器满足各项要求。
110KV进线断路器111、112的选择及校验1.电压:因为U g=110KV U n=110KV 所以U g= U n2.电流:查表3-1得:I g.max=0.108KA=108A故I g.max < I n,此断路器型号与断路器110型号一样,故这里不做重复检验。
4.1.2 35KV母线断路器130、131、132的选择及校验1.电压:因为U g=35KV U n=35KV 所以U g= U n2.电流:查表3-1得:I g.max=0.433KA=433A表3-3 35KV母线断路器参数表因为I n=600A I g.max==433A所以I g.max < I n3.开断电流:I dt≤I kd因为I dt=3.580KA I kd=6.6KA 所以I dt<I kd4.动稳定:i ch≤i max因为i ch =9.129KA i max=17KA 所以i ch<i max5.热稳定:I²t dz≤I t²tt=2.5+0.06=2.56s由和t查书112页图5-1得,t z=1.85s>1s故t dz=t z+0.05=1.85+0.05×0.9232=1.893因为I²t dz=3.8792×1.893=28.483 I t²t=6.62×4=128所以I²t dz<I t²t经以上校验此断路器满足各项要求。
课程设计110-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

本次设计的变电站的两个电压等级分别为:110kV、10kV,所以选用主变的 接线级别为 YN, d11 接线方式。
(4)容量比的选择 根据原始资料可知, 110kV 侧负荷容量与 10kV侧负荷容量一样大,所以容 量比选择为 100/100。 (5)主变冷却方式的选择 主变压器一般采用冷却方式 有自然风冷却(小容量变压器)、强迫油循 环风冷却(大容量变压器)、强迫油循环水冷却、强迫导向油循环冷却。 在水源充足,为了压缩占地面积的情况下,大容量变压器也有采用强迫油循 环水冷却方式的。强迫油循环水冷却方式散热效率高,节约材料,减少变压器本 身尺寸,其缺点是这样的冷却方式要在一套水冷却系统和有关附件,冷却器的密 封性能要求高,维护工作量大。而本次设计的变电所位于郊区,对占地要求不是 十分严格,所以应采用强迫油循环风冷却方式。 因此选择 2 台 25 兆伏安主变可满足供电要求; 选择主变型号为:SFZ10-25000/110
4 28 25 17 11 780 23
22
17
5 22 27 19 16 690 21
19
16
附图 发电厂变电所地理位置图 G 一 汽轮发电机 QFS-50-2 ,10.5KV,50MW, cosΦ=O.8, *=0.195; T — 变压器 SF10 —63000/121±2x2 .5%;YNd11;
XXXX 学校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 目:A1# 110/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
姓 名:
院 (系):
XXXXXXXXX 学院
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20XX 级 X 班
学 号:
指导教师:
成 绩XX 年 XX 月 XX 日
1 / 26
郑州轻工业学院
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前言变电站(Substation)改变电压的场所。
是把一些设备组装起来,用以切断或接通、改变或者调整电压。
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是输电和配电的集结点。
主要作用是进行高底压的变换,一些变电站是将发电站发出的电升压,这样一方面便于远距离输电,第二是为了降低输电时电线上的损耗;还有一些变电站是将高压电降压,经过降压后的电才可接入用户。
对于不同的情况,升压和降压的幅度是不同的,所以变电站是很多的,比入说远距离输电时,电压为11千伏,甚至更高,近距离时为1000伏吧,这个电压经变压器后,变为220伏的生活用电,或变为380伏的工业用电。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化的持续迅速发展,对变电站的建设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本文通过对110KV变电站一次系统的设计,其中针对主接线形式选择,母线截面的选择,电缆线路的选择,主变压器型号和台数的确定,保护装置及保护设备的选择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其中,电气设备的选择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的选择和方法与计算,保护装置包括避雷器和避雷针的选择。
其中分析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和原因,是为了保证供电的可靠性。
目录第1章原始资料及其分析 (4)1原始资料 (4)2原始资料分析 (6)第2章负荷分析 (6)第3章变压器的选择 (8)第4章电气主接线 (11)第5章短路电流的计算 (14)1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和条件 (14)2短路电流的计算步骤和计算结果 (15)第6章配电装置及电气设备的配置与选择 (18)1 导体和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条件 (18)2 设备的选择 (19)结束语 (25)致谢 (26)参考文献 (27)附录一:一次接线图第一章原始资料及其分析1.原始资料待建变电站是该地区农网改造的重要部分,预计使用3台变压器,初期一次性投产两台变压器,预留一台变压器的发展空间。
1.1电压等级变电站的电压等级分别为110kV,35kV,10kV。
35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分析

35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分析一、设计背景35kV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它承担着电力的输送、配电和变电功能。
电气一次部分是变电站中的核心部分,包括变电设备、电缆线路、母线及其附件等,直接影响到变电站的安全、可靠和稳定运行。
对35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进行初步设计分析,是确保变电站正常运行的关键步骤。
二、设计目标35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目标是实现对高压电能的安全输送和分配,确保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具体目标包括:满足系统的负荷需求,保证系统的电压和频率稳定,提高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减少故障和停电时间,优化变电设备的配置和布局,提高运行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
三、设计内容及分析1. 变电设备的选型和配置根据35kV变电站的负荷需求和运行要求,选择合适的变电设备进行配置。
各种设备的选型应满足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和温度等级要求,并考虑设备的可靠性、性价比和兼容性等因素。
2. 母线及其附件的设计母线系统是35kV变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电能的传输和分配任务。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母线的电压等级、电流负载和短路容量,合理确定母线的截面积和长度,以及选用适当的绝缘材料、绝缘间隙和接地方式等。
3. 电缆线路的布置和选型电缆线路是35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将电能从变电站输送到用户终端。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电缆线路的电压等级、电流负载和敷设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电缆型号和规格,并合理布置电缆线路,以减少电气损耗和电磁干扰。
4. 保护与自动化系统设计35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的保护与自动化系统是保障电气设备和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各种保护装置的类型和参数设置,包括电流、电压、频率、差动、过电压、过电流等保护装置,并设计合适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和通信系统,实现对变电站的监测、控制和保护。
5. 附属设施和辅助系统设计35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的附属设施和辅助系统包括配电变压器、电力电容器、电力滤波器、电源系统、配电柜及其附件等。
最新110kV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

110k V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洹安110kV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摘要此次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包括:主变压器2台,容量为2x50000kVA,型号为SFSZ9-50000/110。
110kV采用单母分段带旁路接线方式;其出线为4回,本期为2回。
其母线采用管形母线,断路器采用LW6-110型SF6高压断路器,隔离开关采用GW4-110型户外高压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采用LB3-110型油浸式带保护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采用JCC6-110型电压互感器。
35kV采用单母分段带旁路接线方式;其出线为8回,本期为6回。
其母线采用单条矩形母线,断路器采用LW6-35型SF6高压断路器,隔离开关采用GW4-35型户外高压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采用LB3-35型油浸式带保护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采用JDX6-35型油浸式电压互感器。
10kV采用单母分段接线方式;其出线本期为14回,另有2回备用。
其母线采用管形母线,断路器采用ZN-10型真空断路器,隔离开关采用GN10型户内高压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采用LAJ-10型套管式户内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采用JSJW-10型油浸式电压互感器。
关键词:变电所变压器接线洹安110kV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第一部分设计说明书第一章电气主接线设计第一节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原则和要求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系指变电所的变压器,输电线路怎样与电力系统相连接,从而完成输配电任务。
变电所的主接线是电力系统接线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主接线的确定,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灵活、经济运行以及变电所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和控制方法的拟定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一、主接线的设计原则(一)考虑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决定主接线的主要因素。
变电所是枢纽变电所、地区变电所、终端变电所、企业变电所还是分支变电所,由于它们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对主接线的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的要求也不同。
现代供电技术课程设计35KV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样本

评分______日期______XX大学课程设计阐明书课程名称: 当代供电技术题目: 某35KV变电所电气一次某些初步设计学院: XX学院专业: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学号: XX姓名: XX指引教师: XX完毕日期: XX《供电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合用专业: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编写: 机电系崔海波时间: 11月1.设计题目——某35KV变电所电气一次某些初步设.2.设计任务(1)变电所位置及供电电源拟定;(2)变电所负荷记录与主变压器选取;(3)变电所供电系统拟定;(4)短路电流计算;(5)电气设备选取;(6)输电线路选取与敷设;(7)变电所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
3.原始资料1)某年产90万t原煤煤矿, 其供电设计所需基本原始数据如下:2)矿年产量: 90万t;3)服务年限: 75年;4)矿井沼气级别: 煤与沼气突出矿井;5)立井深度: 0.36km;6)冻土厚度: 0.35m;7)矿井地面土质: 普通黑土;8)两回35kv架空电源线路长度: l1=l2=6.5km;9)两回35kv电源上级出线断路器过流保护动作时间: t1=t2=2.5s;10)本所35kv电源母线上最大运营方式下系统电抗: Xs.min=0.12(Sd=100MV A);11)本所35kv电源母线上最小运营方式下系统电抗: Xs.min=0.22(Sd=100MV A);12)井下6kv母线上容许短路容量: Sal=100MV A;13)电费收取办法:两步电价制, 固定某些按最高负荷收费;14)本所35kv母线上补偿后平均功率因数规定值: cos¢’35.a≥0.9;地区日最高气温: θm=44℃;最热月室外最高气温月平均值: θm.o=42℃;最热月室内最高气温月平均值: θm.i=32℃;15)最热月土壤最高气温月平均值: θm.s=27℃;16)全矿负荷记录分组及关于需用系数、功率因数等如表1所示。
表1 全矿负荷记录分组表注: 1.线路类型: C表达电缆线路;K表达架空线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设计题目:某变电站一次部分初步设计院系电力工程系专业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日期 2012.6.1资源天下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课程设计教研室:电气指导教师:说明:1、此表一式三份,系、学生各一份,报送实践部一份。
2、学生那份任务书要求装订到课程设计报告前面。
附录一:一、设计基础资料1. 变电站基本情况根据重庆市荣昌工业园区的发展需要,该地区的工业用户逐渐增多,已有电网基本上处于满负荷运转,因此由永川供电局永电函【2008】8号决定,修建梧桐变电站一座。
(1)梧桐变电站站址的地理位置:站址位于重庆市荣昌工业园“物流1#”地块内西北侧,紧邻园区规划道路。
进站道路可从该道路上引接,交通条件便利。
(2)梧桐变电站站址的地形地貌该站址位于重庆市荣昌工业园区“物流1#”地块,属单斜地质构造地貌单元的残蚀丘陵地貌。
最高处标高337.17,最低处标高329.27。
场平工作由园区完成(口头协议),填方28000m3,挖方2100 m3,其中土石比例3:7。
(3)梧桐变电站站址的工程地质该站址属单斜岩层地质构造。
建地范围内次级褶皱和构造节理、裂隙不太发育。
站址及其附近区域无构造断裂通过,无特殊的不良地质现象,没有产生泥石流的条件,无汇集洪水的地表径流。
根据现场观察,拟建站址场地内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埋藏较深,拟建站址场地不受地下水影响。
场地稳定,适宜建站。
且历史上无四级以上地震发生过。
该站址区域无压矿,无文物。
2. 工程建设规模(1)主变压器:按重庆市电力公司《关于110kV荣昌梧桐输变电工程建设规模的函》中给定的要求,最终规模容量为3×50MV A,有载调压变压器,电压等级110/35/10kV;本期2×50MV A,有载调压变压器,电压等级110/10kV。
(2)110kV出线:最终6回,本期4回,由110kV邮坡(邮亭-桑树坡)南、北线开断π入;(3)10kV出线:最终36回,本期24回。
(4)无功补偿装置:最终装设3×2×4200kvar电力电容器组,本期2×2×4200kvar。
(5)土建按最终规模一次完成。
(6)按无人值班综合自动化变电站设计。
注:上级系统短路容量为3100MV A,短路计算时所选基准容量为100MV A。
220KV 邮亭变电站到本站的线路长度为19.2km。
线路的单位长度的正序电抗为0.31Ω/ km。
110KV进线及母线长期工作的电流为790A,110KV主变进线长期工作的电流为260A;10KV主变进线长期工作的电流为2890A;10KV接地变出线长期工作的电流为27 A;10KV电容器出线长期工作的电流为240A。
短路计算动作时间110KV侧为2.5s;10KV主变进线侧为1.5s;10KV接地变出线与10KV电容器出线侧为0.5s。
周围环境温度最高为40C。
二、课程设计计划书本次设计进程安排如下表: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目录摘要 (VII)第1章主变压器的选择 (8)第2章电气主接线设计 (9)2.1 主接线的设计原则 (9)2.2 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要求 (9)2.3 电气主接线的选择和比较 (10)2.4主接线方案的确定 (14)第3章短路电流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短路的后果 (15)3.2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 (15)3.3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15)3.4 110KV母线短路点的短路计算 (17)3.5 35KV母线短路点的短路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 10KV母线短路点的短路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4章主设备选择及校验. (15)4.1断路器的选择及校验 (23)4.1.1 母线断路器110KV的选择及校验 (23)4.1.2 35KV母线断路器130、131、132的选择及校验 (24)4.1.3 10KV母线断路器120、121、122、的选择及校验 (25)4.2隔离开关的选择及校验 (26)4.2.1 110KV隔离开关的选择及检验 (26)4.2.2 35KV隔离开关的选择及检验 (27)4.2.3 10KV隔离开关的选择及校验 (28)结论 (29)致谢 (30)参考文献 (31)附录1 主接线方案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正部分,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
本论文中待设计的变电站是一座降压变电站,在系统中起着汇聚和分配电能的作用,担负着向该地区工厂供电的重要任务。
该变电站的建成,不仅增强了当地电网的网络结构,而且为当地的工农业生产提供了足够的电能,从而达到使本地区电网安全、可靠、经济地运行的目的。
本论文《110KV 某市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首先通过对原始资料的分析及根据变电站的总负荷选择主变压器,同时根据主接线的经济可靠、运行灵活的要求,选择了两种待选主接线方案进行了技术比较,淘汰较差的方案,确定了变电站电气主接线方案。
其次进行短路电流计算,从三相短路计算中得到当短路发生在各电压等级的母线时,其短路稳态电流和冲击电流的值。
再根据计算结果及各电压等级的额定电压和最大持续工作电流进行主要电气设备选择及校验(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等)。
关键词:变电站负荷计算接线选择第1章主变压器的选择变压器的选择在各级电压等级的变电站中,变压器是主要电气设备之一,其担负着变换网络电压进行电力传输的重要任务。
确定合理的变压器容量是变电站安全可靠供电和网络经济运行的保证。
特别是我国当前的能源政策是开发与节约并重,近期以节约为主。
因此,在确保安全可靠供电的基础上,确定变压器的经济容量,提高网络的经济运行素质将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1.1主变容量的确定:运行主变压器的容量应根据电力系统10- 20年的发展规划进行选择。
由于任务书给定的是一个三个电压等级的变电站,而且每个电压等级的负荷均较大,故采用三绕组变压器2台,最终为3台。
主变容量为50 MV A,选SFSPZ7-5000/110型,选择结果如表2-1:表2-1主变压器参数表1.2.主变台数的选择:按重庆市电力公司《关于110kV荣昌梧桐输变电工程建设规模的函》中给定的要求,最终规模容量为3×50MV A,有载调压变压器,电压等级110/35/10kV;本期2×50MV A,有载调压变压器,电压等级110/10kV。
主变的台数为3台。
相数的确定为了提高电压质量最好选择有载调压变压器。
绕组的确定本站具有三种电压等级,且通过主变各侧绕组功率均达到该变压器容量的15%以上,故选三绕组变压器。
绕组的连接方式考虑系统的并列同期要求以及三次谐波的影响,本站主变压器绕组连接方式选用Y0/Y/△-11。
采用“△”接线的目的就是为三次谐波电流提供通路,保证主磁通和相电势接近正弦波,附加损耗和局过热的情况大为改善,同时限制谐波向高压侧转移。
第2章电气主接线设计2.1 主接线的设计原则主接线代表了变电站电气部分的主体结构,是电力系统网络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电气设备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及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等都有重大影响。
因此,电气主接线应满足以下要求:根据系统和用户的要求,保证必要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
因事故被迫停电的机会也少,事故后的影响范围越小,主接线的可靠性就越高。
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各种运行状态。
主接线的灵活性表现在:能满足调度灵活,操作方便的基本要求,可以方便地投入或切除某些机组、变压器或线路,还能满足系统在事故检修及特殊运行方式下的调度要求,不致过多影响对用户的供电和破坏系统的稳定运行。
接线应尽可能简单明了,以便减少倒闸操作且维护检修方便。
在满足上述要求后,应使接线的投资和运行费达到最经济。
在设计主接线时应考虑留有发展的余地。
2.2 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要求变电站的电气主接线应根据该变电站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变电站的规划容量、负荷性质、线路、变压器连接元件总数、设备特点等条件确定。
并应综合考虑供电可靠、运行灵活、操作检修方便、投资节约和便于过渡或扩建等要求。
2.2.1 主接线可靠性的具体要求:供电可靠性是电力生产和分配的首要要求,主接线首先应满足这个要求。
2.2.1.1 断路器检修时,不宜影响对系统的供电。
2.2.1.2 断路器或母线故障以及母线检修时,尽量减少停运的回路数和停运时间,并要保证对一级负荷及全部或大部分二级负荷的供电。
2.2.1.3 尽量避免发电厂、变电所全部停运的可能性。
2.2.1.4 大机组超高压电气主接线应满足可靠性的特殊要求。
2.2.2 主接线灵活性的要求:主接线应满足在调度、检修及扩建时的灵活性。
2.2.2.1 调度时,应可以灵活的投入和求出发电机、变压器和线路,调配电源和负荷,满足系统在事故运行方式、检修运行方式以及特殊运行方式下的系统调要求。
2.2.2.2 检修时,可以方便的停运断路器、母线及其继电保护设备,进行安全检修而不致影响电力网的运行和对用户的供电。
2.2.2.3 扩建时,可以容易的从初期接线过度到最终接线。
在不影响连续供电或停电时间最短的情况下,投入新装机组、变压器或线路而不互相干扰,并且对一次和二次部分的改建工作量最少。
2.2.3 主接线经济性的要求:主接线在满足可靠性、灵活性要求的前提下做到经济合理。
2.2.3.12.3 电气主接线的选择和比较2.3.1主接线的总体分类2.3.1.1单母线接线1)运行说明及基本操作:根据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性能,电路的操作顺序为,接通电路时应先合断路器两侧的隔离开关,再合断路器;切断断路时,应先断开断路器,再断开两侧的隔离开关。
2)优缺点分析⑴优点:简单、经济,接线简单(设备少)、清晰、明了;布置、安装简单,配电装置建造费用低;断路器与隔离开关间易实现可靠的防误闭锁,操作安全、方便,母线故障的几率低;易扩建和采用成套式配电装置。
⑵缺点:不够灵活可靠。
主母线、母隔故障或检修,全厂停电;任一回路断路器检修,该回路停电。
3)适用范围⑴小型骨干水电站4台以下或非骨干水电站发电机电压母线的接线;⑵6~10kV配电装置的出线回路数5≥回;⑶35kV配电装置的出线回路数3≥回;⑷110kV配电装置的出线回路数2≥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