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业创意园案例分析

上海工业创意园案例分析
上海工业创意园案例分析

上海工业创意产业园案例分析文/沈芳(技术研发部)

09年的春天,我去上海参观创意产业园,这些创意产业园多为上海的老厂房改建而成,这让我想到一位哲人说过:“建筑是世界的年鉴,当传说和歌曲已经沉默,它依旧诉说……”。都市人的性情意绪和生活足音在这里凝结、沉淀,老厂房中所流传的情感又感染着当今人们的思想、趣味、观念;我在工业创意产业园区感受到了老厂房的新姿态,它们娓娓向世人述说几十年来不平常的历程。

案例一:上海建国路8号桥

建筑地点:上海市卢湾区建国中路8号

建筑面积:一期12000多平方米,二期8400平方米

入驻企业数:40余户

产业导向:创意类、艺术类及时尚类

开发商:上海华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香港时尚生活策划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日本HMA建筑设计事务所

上海建国路“8号桥”一期(1~8号楼)前身是上汽集团所属上海汽车制动器厂,于2007年12月27日正式改建落成,其中80%的面积为办公楼,用于出租;20%为餐饮、咖啡吧等配套服务设施。“8号桥”二期(9号楼)前身是国营金属加工工厂,座落在一期的对面,横跨建国路,为避免工业园的人流对建国路的车流带来影响,一期、二期用横跨在马路上的“桥”联系起来。

改建后的建筑命名为“8号桥”有着特别的意义:形象上,每一座办公楼都有天桥相连,每座桥的造型均不同,极富工业感(图01、02);内涵上,它是连接国内外各创意咨询服务团队的沟通之桥。此地渐渐成为上海设计界最具品牌价值和最时尚的一张名片,吸引了众多创意类、艺术类以及时尚类的企业,比如英国著名设计师事务所ALSOP、法国F-emotion公关公司、日本HMA建筑设计、香港风尚国际有限公司等等。

老工厂的层高有5米,与新建的传统办公空间相比,经过改造的厂房用做办公的空间自由度更大,有着别样的魅力。此外,将那些厚重的砖墙从旧房子上拆下来重新组合,并进行一番艺术处理,以凹凸相间的砌造方式凸显了墙面的纹理(图03:9号楼立面局部),保留了原厂房里林立的管道、班驳的地面(图04:典型的厂房空间),使得整个空间充满了工业文明时代的沧桑韵味。创意人士总是需要充足的公共空间,“8号桥”在设计中对公共空间给予了特别的关注。步入1号楼中庭,绚丽的灯光、四周的音箱、高达三层楼的升降投影屏幕,布置得俨然一个派对场所,可用作进行作品展示、时装走秀等活动。3号楼前设有露天的茶座紧邻餐饮、咖啡区,为在此工作的创意人士创造了一个非常休闲的互相交流的平台和机会(图05:休闲小广场)。“8号桥”创意园区从大门口法国艺术家创作的《绿门》雕塑,到灰砖外墙上鲜亮的玫红色块(图06:灰砖、红砖细部),以及内部歌剧院般的层叠式休闲吧等,无不体现出创意风。

案例二:19叁III老场坊

建筑地点:上海市虹口区沙泾路10号、29号

建设时间:1933年

CNK Eyeshot

17

1

34

5

2

建筑师:英国建筑设计大师巴尔弗斯(Balfours)

保护等级:暂定为四类保护建筑

建筑面积:约3.17万平方米

建筑层数:5层

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结构

产业导向:时尚发布、创意办公 (艺术工作室、个人设计室、传媒策划公司等)、休闲体验(各种品牌定制、品牌商品展示、艺术品现制,雪茄、洋酒品尝)、娱乐总汇(创意体验沙龙、高档会所、潮流运动馆、健身场所、陶吧)、配套餐饮(高档西餐厅、创意餐饮、咖啡厅、酒吧)开发商: 上海创意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由上海创意产业中心、上汽集团上海汽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英国创意产业之父约翰·霍金斯机构联合组成)

“1933老场坊” 原为上海公共租界最高行政机构工部局所建远东最大的宰牲场所在地,该建筑出自英国建筑设计大师巴尔弗斯(Balfours)之手,1931年由当时蜚声沪上的余洪记营造厂开始建设,1933年主体建筑竣工。宰牲场有着比较明显的古罗马帝国时期巴西利卡式风格(注:巴西利卡是古罗马的一种公共建筑形式,其特点是平面呈长方向,外侧有一圈柱廊,主入口在长边,短边有耳室,采用条形拱券作屋顶。后来的教堂建筑即源于巴西利卡,但是主入口改在了短边),建筑外立面的水泥外墙从上到下设立花窗,由方、圆2种元素组成,历经岁月洗礼之后,依旧魅力非凡(图07:建筑立面)。建筑空间布局奇特,外方内圆,东、南、西、北4幢建筑围成四方形厂区与中间一座圆柱形的主楼(其实是24边形)通过26座廊桥相连。整个建筑高低错落,廊道盘旋,设计精密宛如迷宫,却又次序分明(图08、09)。所采用的“无梁楼盖”、“伞形柱”、“旋转坡道”等都是当时最先进的建筑技术(图10、11、12),它解决了一般大柱上必须加梁的弊端,使得利用空间大大扩张。此外还充分考虑了采光、通风、卫生等问题,算得上是建筑艺术与生产工艺完美结合的典范。在全世界,这样格局规模的宰牲场也只有三座,另外两座分别在美国和英国,上海这座是主体结构和外观等方面目前保存最完整的。

值得称赞的是宰牲场已经在建筑设计上考虑到动物福利。地下室有2000平方米,昔日是地下牛圈,从各地运来的牛到达屠宰场后,首先在这个地下室里休息,免除旅途劳困。屠宰场在圆形建筑的顶层,四周有一间间牛舍,牛群顺着螺旋型的牛道走到顶层后,会在牛舍中小憩,然后无痛苦地走向生命终点,在走向屠场的过程中,受到电击的牛在失去知觉后,工人们再进行宰杀。如今,牛道上还清晰地留着牛群经年累月走过的蹄印。

2005年10月,“1933老场坊”被政府列为优秀历史保护建筑;2006年,上海创意产业中心组织各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研究论证,宰牲场被按原式样、原材料、原工艺进行恢复,同时结合时代赋予的功能需要,在其内部适当位置增加新的功能部件和元件,如圆柱体第5层楼面设计成透明玻璃地面,人走在上面能清楚看到脚下4层的空间,有点害怕又比较新奇,顶部设计了遮阳顶棚,使其焕发勃然生机(图13)。同年,上海创意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正式启动改建工程。

围绕着宰牲场,周边还有一些相关的配套设施,今天的沙泾路29号是曾经宰牲场的处置场和化制站(图14)。北侧屋顶中部有一个高耸的烟囱,顶层为化验间、病体解剖室等,二楼设有各种蒸化、消毒、熬油、凝血及其他机械用房,底层为收容室及其他储藏室等,还设有高压蒸化炉供炭疽畜体及其他有危险性畜体熔化之用,并将不能食用的牲畜加工成肥皂、饲料和肥料等出售。上世纪80年代上海长城生化制药厂将其用作糖浆车间,并做过相应装修改造,四层周边进行过加建。

当历史与时尚在昔日的宰牲场里得到完美的交汇之后,“1933老场坊”便施施然地穿越历史而来,自2007年上海国际创意产业活动周选择在1933老场坊举办后,如今此地已成为中外游客到上海最喜欢参观的场所之一,一个城市的记忆由此得以继续。?

??

案例三:M50创意园(莫干山50号)建筑地点:上海市莫干山路50号

建设时间:20世纪30~90年代

建筑占地:2.35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约 4.1万平方米

18 CNK Eyeshot

67

8

建筑层数:20余幢工业建筑,1~5层结构方式:多为钢混结构

产业导向:艺术家工作室以及画廊、平面设计、建筑师事务所、影视制作、环境艺术设计、艺术品(首饰)设计等

开发商:上海纺织集团、M50创意园(原上海春明粗纺厂)

提及M50,艺术界的朋友肯定无人不知,他的成长历程也是极富戏剧性的。此地前身属于青岛华新纱厂,创建于1917年。1937年“七·七事件”爆发,徽商周志俊先生决定迁场内地(重庆),后因交通堵塞,临时决定改迁上海,同年12月以股本250万元,用英商注册在莫干山路50号开设“英商信和纱厂”。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入租界,接管该厂。1943年3月,周先生通过史镜清(其夫人为日籍)的关系用巨款将“信和纱厂”从日本人手里赎回,由华商经营。1951年1月更名为“信和棉纺织厂”,1961年经上海市纺织工业局批准更名为“上海信和棉纺织厂”。1966年1月变更为全民所有制企业,并更名为“上海第十二毛纺织厂”,工厂主要生产“孔雀牌”,“红蝙蝠牌”呢绒和“金羊牌”毛毯,产品多次荣获国家奖项。1994年8月变更为“上海春明粗纺厂”,并于1999年底停产,转制。2002年被上海市经委命名为“上海春明都市型工业园区”,2004年更名为“春明艺术产业园”。 2005年4月被上海市经委挂牌为上海创意产业聚集区之一,命名为M50创意园。如今艺术的聚集地才是莫干山路50号真正有名的原因(图15:创意园的入口每周都会有不少艺术展览)。先是M50创意园的原老著名艺术家薛松和丁乙将自己的工作室设置在厂房中,后来国内十多个省市的80余位艺术家也把画室设在其中(图16、17 艺术家们别具一格的工作室大门),以后又引进了包括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士、以色列、加拿大、挪威、中国香港等在内的11个国家和地区的画廊、平面设计、建筑师事务所、影视制作、环境艺术设计、艺术品(首饰)设计工作室等。其中由瑞士人劳伦斯创办的香格纳画廊(图18)和由意大利人乐大豆创办的比翼艺术中心是目前国内最好的画廊,并在国际艺术界享有较高的声誉。

随着海内外媒体纷纷争相报道,M50创意园声名远扬,2004年,美国《时代》周刊以“上海时尚地标”之名报道了莫干山路50号,将其和东方明珠、金茂大厦并列为“推荐参观之地”。此地逐渐形成了目前上海最具规模和有着艺术质量的当代艺术社区,由于艺术家的聚众活动,有意无意使这个被完全遗忘的地区成为上海艺术的主流。

案例四:四行仓库

建筑地点:上海闸北区南部的苏州河北岸,光复路1号

建设时间:创建于1913年建 筑 师:著名犹太设计师乌达克

CNK Eyeshot

19

91013151214

11

建筑占地:3000平方米

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

建筑层数:6层

结构方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产业导向:时尚设计、影视传媒、广告策划、数字网络、摄影美术、动漫游戏、文化艺术、信息咨询等企业及个人工作室

开发商: 百联集团上海河岸商业开发有限公司

曾经的四行仓库是四间银行:金城、中南、大陆、盐业共同出资建设的仓库,所以称为“四行”。 1937年10月26日的四行仓库保卫战中,四百多名中方守军在团长谢晋元的率领之下死守了仓库四个昼夜,有效掩护主力部队西撤,使得四行仓库成为“八·一三”松沪会战的重要见证地。而今,正门汪道涵题写的“上海四行仓库”刚劲有力,当我有幸推开那厚重的大铁门时,展现在眼前的却是一个截然不同的现代艺术空间,这座有80多年历史的仓库,迎来了它的新生——创意仓库(图19)。

1999年留美回国的建筑师刘继东,最先把自己的设计事务所开在这里,参观刘继东先生的工业味十足的办公室,同时也机关重重,比如电视投影、地面桌椅、逃生通道都隐蔽在墙面或地面上,充满设计感(图20)。刘先生在市经委、闸北区政府等各界的支持下,把这里改造成为“创意仓库”。四行仓库的原建筑设计出自著名犹太设计师乌达克之手,仓库每一层都是7寸厚钢筋水泥现浇的楼板,楼板与楼板之间由一排排一人合抱粗的钢筋水泥柱顶天立地支撑,为无梁钢筋混凝土结构(图21、22)。秉承“修旧如旧”的原则,创意仓库的改造保留了工业革命时期的印记,延续了历史给予它应有的价值,所以重新设计的创意仓库保存了原本的元素:旧仓库的黑色大铁门;旧仓库老木头改制成的隔断;色彩依然用原先的建筑语言表述:黑、白、灰,黑色的楼梯和地面、白色的天花板向前延伸、灰色的水泥圆柱整齐矗立(图23);即便重新围合了许多小的空间,依然显示出原先仓库大空间的视觉穿透性。

现在的四行仓库外表依旧已经入驻了十几家创意设计公司,仓库一层以接待、休息、等候等功能为主(图24)。 二至四楼拟定为多媒体创意制作、软件开发、视觉艺术、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区。最好的工作环境就是最适合自己的,创意仓库则为业主们提供足够大的面积和足够大的自由,任由业主们随意分割、选择、布局、装饰,这是一般写字楼、格子间不可能具备的创意元素。 五楼是设施齐全的多功能厅,为业主的各种商务活动提供多种便利,其中设计了400多平方米的创意产品展示厅(图25),几块大幕如同风帆,轻盈飘扬着,听说三得利的广告就是在这里拍的。此外许多公司还选择到这里来举办商业文化活动,如英国时尚品牌推广会、芝华仕公司的party、迪士尼童装发布会等。六楼拟定为国际艺术画廊,已入驻的有王琦画家个人工作室、no no 摄影家个人工作室等,初步规划由15——20位画家入驻国际艺术画廊。相信经受过抗战烽火熏陶的四行仓库而今一定会更有生命力。

由此想到

此行参观的上海老工厂、老仓库,它们作为城市近现代旧工业建筑具有建筑主体结构坚固、空间高大灵活、建筑体量大等特点,但是这些老工厂老仓库都面临着衰老与死亡的考验,而每个城市都有许多这样类似的老工业建筑。在美国,“苏荷”长达10年的斗争,反映了人们对大拆大建的城市改造模式的反感与不满,对历史文化的追忆与需求,对新的人居环境的追求,并引起人们的反思:新城市是否一定要铲

20 CNK Eyeshot

1917

20

18

除旧建筑?新生活是否要摒弃一切老东西?在中国城市建设中,对于这些老厂房,还来不及思考如何合理利用。上海这些年在全国率先提出保护近代优秀建筑,继而又确定了15处要保护的近代优秀产业建筑,大多是发挥过重要作用、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但是,对于那些里弄工厂,那些破败陈旧的空壳厂房,目前还缺乏保护计划。它们中的一些,有的房地产开发商已经得到开发许可,将被拆除代之以新的商业或居住区。这些工厂的处境,就像美国苏荷在1960年时的境遇,也像德国鲁尔工业区在1970年代的处境。苏荷、鲁尔工业区对我们来说也是一面极好的历史镜子,放弃这些工厂仓库地盘,今天不过多了一些商业地块。而留存了苏荷、鲁尔工业区就留存了文化,留存了城市的记忆,形成与发达经济相辉映的文化产业,形成城市独有的艺术和时尚区域。政府也将从房地产和税收的增长上得到巨额财富。

老建筑的改建在当今是一种国际性的潮流,并具有强劲的生命力,美国马里兰大学建筑、规划与保护学院院长高斯·罗卡斯尔教授,多年从事对老建筑保护再利用的研究与实践,他指出“对已有的建筑、景观与城市设施进行重新设计与利用,正在全世界范围内逐渐兴起。伴随着可利用土地的不断减少所带来的经济压力,也伴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历史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兴趣,对现有环境的适应性再利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这个潮流势必会继续,甚至更强,因为带动着这股潮流的力量来源于当今世界资源减少与城市扩张的现实。”

所以创意地产出现了,它是房地产业与创意产业融合的交叉产业,是房地产业细分的一种门类,其中创意地产再开发项目成为该地产形式的主力军。我们知道建筑有三个生命:功能生命、结构生命和文化生命。在功能方面,诸多老建筑,特别是一些工业建筑,已经丧失了原有的功能,大量的老建筑已经不能适应现今生产和生活的需求,需要进行功能重塑;在结构方面,诸多老建筑外皮破损严重,需修复乃至加入现代视觉元素;但文化的价值反而凸显,因此老建筑需留住历史风貌和肌理,在历史的旧文本上重塑新的时代内容,使老建筑得到再生而获得新的生命。

在设计中要遵循几个原则,1)原真性:尽可能恢复建筑历史原貌,空间设计应保留原建筑空间的气质。保护和修缮建筑的外立面、坡道、连廊、柱式、混凝土花式、铸铁通风口等典型的特征元素。把老建筑是“底”,作为一种背景的因素而存在,并形成整个基地环境的基调。新肌体是“图”,是整个环境的亮色。这种新旧共存的关系不仅体现在建筑形式上,也表现在空间和环境的设计中。新旧肌体的比例关系的总体控制,专家认为“从无数的实践大约可以知道,新肌体保持在1/10~1/3较好。该比例大体适用于单体,也适用于历史街区。”恰当的新旧比能成功地使老建筑包括环境获得现代性的重生。2)可识别:对由于功能需要新增的元素,如电梯等,尽可能明显地与历史元素相区分,保护历史记忆的清晰。3)安全:结合结构检测,对影响结构安全的构件结合修缮设计,在不影响建筑外貌的前提下进行加固。

上海建国中路、沙泾路、莫干山路和光复路的这些工厂、仓库,虽然没有纽约苏荷那种铸铁工艺构件装饰和带阁楼的车间,但这里有上海最早开办的汽车工厂、宰牲场、纺织厂等,留存了上海早年市井生活的印痕,更有人们挥之不去的里弄情结,有旧日艰辛创业的历程。在今天新型的文化产业的进程中,留存它们,就是留存文化和城市的记忆,赋予它崭新的内容,是新和旧、过去和现代、原生和艺术的生动结合。

CNK Eyeshot

21

2425

222123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目前,上海共有15家市级文化产业园区、77家市级创意产业集聚区。和其他省市相比,上海创意产业园区的起步较早,数量较多,规模也比较大。 根据2010年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年检报告,上海市级创意产业集聚区的营业收入、税收、入驻企业数量、从业人员数量等均有大幅度提高,平均租金稳中有降。 2010年上海创意产业总产出3900亿元,其中园区产出672.8亿,约占总产出的20%;园区主营收入50%来自租金。 园区产业主题特色鲜明 上海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主题特色鲜明。 15家文化产业园区中,7家以网络、数字多媒体为主题;3家以“民族、民俗、民间”文化传承与创新为主题;3家以文化艺术原创和艺术品经营为主题;1家以演艺产业和影视产业为主题。 77家创意产业集聚区中,也有不少特色主题创意产业园。比如以动漫文化为特色的宝山动漫衍生产业园,以节能环保技术服务为特色的花园坊,以雕塑艺术为特色的红坊,以建筑设计业为主题的环同济集聚区等。 老厂房是重要载体 上海77家市级创意产业集聚区,约2/3由老厂房改建而成。 老厂房是上海创意产业园区的重要载体,也是上海原生态创意产业的集聚地。目前,如八号桥、M50、田子坊等由老厂房改建而成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不仅成为了具有上海地标意义的“人文景观”,在全国范围内也颇有知名度和“样板”意义。 目前,一些沪上知名的创意产业园区正利用集聚效应所形成的辐射功能,逐渐向街区和社区发展转型。典型的如田子坊,它将创意产业与商业、旅游业、文化、居民生活等有机结合,为消费者提供了良好的休闲环境,也为改善居住环境、探索城市旧区改造新模式创造了条件。 服务和管理逐步规范 近些年来,创意园区的功能从物业管理服务向产业要素服务转变。上海版权交易中心、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上海市动漫公共服务技术平台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的专业化创意服务平台先后出现。据统计,沪上77家创意产业集聚区共建

上海工业创意园案例分析

上海工业创意产业园案例分析文/沈芳(技术研发部) 09年的春天,我去上海参观创意产业园,这些创意产业园多为上海的老厂房改建而成,这让我想到一位哲人说过:“建筑是世界的年鉴,当传说和歌曲已经沉默,它依旧诉说……”。都市人的性情意绪和生活足音在这里凝结、沉淀,老厂房中所流传的情感又感染着当今人们的思想、趣味、观念;我在工业创意产业园区感受到了老厂房的新姿态,它们娓娓向世人述说几十年来不平常的历程。 案例一:上海建国路8号桥 建筑地点:上海市卢湾区建国中路8号 建筑面积:一期12000多平方米,二期8400平方米 入驻企业数:40余户 产业导向:创意类、艺术类及时尚类 开发商:上海华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香港时尚生活策划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日本HMA建筑设计事务所 上海建国路“8号桥”一期(1~8号楼)前身是上汽集团所属上海汽车制动器厂,于2007年12月27日正式改建落成,其中80%的面积为办公楼,用于出租;20%为餐饮、咖啡吧等配套服务设施。“8号桥”二期(9号楼)前身是国营金属加工工厂,座落在一期的对面,横跨建国路,为避免工业园的人流对建国路的车流带来影响,一期、二期用横跨在马路上的“桥”联系起来。 改建后的建筑命名为“8号桥”有着特别的意义:形象上,每一座办公楼都有天桥相连,每座桥的造型均不同,极富工业感(图01、02);内涵上,它是连接国内外各创意咨询服务团队的沟通之桥。此地渐渐成为上海设计界最具品牌价值和最时尚的一张名片,吸引了众多创意类、艺术类以及时尚类的企业,比如英国著名设计师事务所ALSOP、法国F-emotion公关公司、日本HMA建筑设计、香港风尚国际有限公司等等。 老工厂的层高有5米,与新建的传统办公空间相比,经过改造的厂房用做办公的空间自由度更大,有着别样的魅力。此外,将那些厚重的砖墙从旧房子上拆下来重新组合,并进行一番艺术处理,以凹凸相间的砌造方式凸显了墙面的纹理(图03:9号楼立面局部),保留了原厂房里林立的管道、班驳的地面(图04:典型的厂房空间),使得整个空间充满了工业文明时代的沧桑韵味。创意人士总是需要充足的公共空间,“8号桥”在设计中对公共空间给予了特别的关注。步入1号楼中庭,绚丽的灯光、四周的音箱、高达三层楼的升降投影屏幕,布置得俨然一个派对场所,可用作进行作品展示、时装走秀等活动。3号楼前设有露天的茶座紧邻餐饮、咖啡区,为在此工作的创意人士创造了一个非常休闲的互相交流的平台和机会(图05:休闲小广场)。“8号桥”创意园区从大门口法国艺术家创作的《绿门》雕塑,到灰砖外墙上鲜亮的玫红色块(图06:灰砖、红砖细部),以及内部歌剧院般的层叠式休闲吧等,无不体现出创意风。 案例二:19叁III老场坊 建筑地点:上海市虹口区沙泾路10号、29号 建设时间:1933年 CNK Eyeshot 17 1 34 5 2

20192020年度上海市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名单

2019-2020年度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名单 注:排名不分先后,前20家为市级示范园区序号园区名称申请单位 1 上海张江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上海张江文化控股有限公司 2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上海) 上海东方汇文国际文化服务贸易有限公司 3 上海8号桥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上海八号桥房屋租赁有限公司 4 德必易园上海德必易园多媒体发展有限公司 5 800秀创意产业集聚区上海八佰秀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6 上海天地软件园上海天地软件创业园有限公司 7 M50艺术产业园上海M50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8 花园坊节能环保产业园上海花园坊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9 中国(上海)网络视听产业基地上海紫竹数字创意港有限公司 10 中广国际中广国际广告创意产业基地发展有限公司 11 南翔智地上海南翔智地企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12 金山国家绿色创意印刷示范园上海金山绿色创意印刷示范园发展有限公司 13 创异工房上海佳利特实业有限公司 14 中国梦谷—— 上海西虹桥文化创意产业园 上海五天实业有限公司 15 越界·田林坊上海锦与商业经营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16 城市概念软件信息服务园上海睿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17 中版创意设计产业基地(IF如果) 上海昇禾水润文化投资有限公司 18 智慧湾上海智慧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19 海阔东岸文化创意园上海林泉高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20 术界创e园上海术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21 中国移动互联网视听产业基地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22 上海证大喜玛拉雅艺术中心上海证大喜玛拉雅有限公司 23 张江创星园上海都市工业设计中心有限公司 24 波特营文化创意园区上海圣博锦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25 上海双创产业园上海双创产业园创意发展有限公司 26 上海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上海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商务有限公司

经典案例-北京市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北京市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为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部署和《北京市“十一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落实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确定的八个中心之一的文化旅游业的建设目标,依据《北京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北京奥运旅游行动规划》、《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旅游业及会展业发展规划》,制定《北京市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北京市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期限为2006-2010年,是《“十一五”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指导和促进全市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一、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目标、战略与方针 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指为了满足旅游者对精神方面的需求而策划设计的文化活动内容并形成旅游者可以体验参与的活动,以及为此而必备的制度安排和设施条件。创意主要是释放在文化活动的内容、形式和设施上。从旅游业角度看,重点在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与谋划,包括原有产业的稳定发展和深度发展,以及新型创意产业的培育。旅游创意主要包括旅游产品创意(增加文化品位)、旅游活动创意(增加深度体验)、旅游商品创意(加强设计水平)和旅游服务创意(更加人性化)等方面。 (一)发展目标 依托北京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完善丰厚文化旅游产品,增强文化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提高游客满意度,传播中华文化和首都文化,到2010年,形成北京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框架,把北京建成中国文化旅游创意中心,力争建成世界级的文化旅游创意城市。 (二)发展战略 制定并实施具有前瞻性和可持续性的旅游文化创意发展战略措施。总体上包括对现有文化旅游产品的提升改善,并不断新增创意性的文化旅游产品和项目。 1、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全面提升北京旅游产品。 文化创意产业强调创新力,不仅有创造力产生出新的思想和观念,更重要的是实践新思想、新观念,把新思想和观念转变成可出售的产品和服务。要把提高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品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核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行业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 2、实施深度开发战略,增加旅游产品的体验值。 利用创意产业的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高整合性,提升我市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优化产业结构,通过创意,增进和挖掘文化内涵,

上海田子坊城市更新

没有开发商的城市更新 2014级学历1班 谢 鑫 2014年11月 田子坊的软改造再生模式

“田子方”原本是《庄子》中一位画家的名字,黄永玉取其谐音称为田子坊

01 概况 区位 1000m [地址 ]田子坊位于上海黄浦区泰康路,是由上海特有的石库门建筑群改建后形成的创意产业聚集区, 也是不少艺术家的创意工作基地,与新天地直线距离相距仅1000m ,被称为“新天地第二”。 [区别]田子坊:粗放与质朴;新天地:精致与贵气 [地位] 中国最佳创意产业园 上海的“苏荷” 上海历史风貌和石库门里弄的一块“活化石” 上海海派文化和传承历史文明的重要“文化湿地” 上海城市历史变迁和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块独特的“地标”

01 概况规模 [用地面积]核心保护区占 地2公顷。 [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 [人口规模]包括来自26个 国家的创意人880人,共 671户,和居民1500户 [商家规模]目前田子坊共有 各类商户426家(工厂区域 209家,石库门区域217 家),其中文化创意企业 有297家,其他相关产业 63家,商业配套服务性产 业66家。

01 概况 功能与性质 [历史功能](历史风貌) 1914年以后在建国路以北形成了以法院、警务署、检查院等公共事业管理机构为主的法租界行政区域,形成了公共建筑的历史风貌(行政)。 在建国路以南泰康路以北和瑞金二路以东西南部形成了石库门、新里为主传统里弄生活居住区,形成了石库门里弄的历史风貌(居住)。 在思南路以西部分地区分布着近代民族工业组成的新型里弄工厂区、形成了工业遗存的历史风貌(工业)。 泰康路、瑞金二路、建国中路和思南路四条大街上分布着数十家商铺,社区内共有13个里坊和20多处内巷,并建有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 [现代功能] 历史文化展示、创意产业集聚、里坊风貌居住 法租界警务署 石库门里弄 沿河街道工厂 民国泰康路社区构成(1947行号路图)

上海田子坊农村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方案

上海田子坊农村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方案 摘要:中国创意产业起步较晚(我国香港和台湾发展创意产业的时间相对较早),社会各部门对“创意产业”的概念相对陌生,许多相关工作都处于探索与尝试阶段。“中国创意产业还处在发展初期,各个城市在整合社会创意资源、积累创意资本、促进创意产业发展方面还显不足。更重要的是创意产业的发展还没有超越单纯的产业层面,它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带动更广泛经济领域的创新,以及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还没有完全显现。”[4] 但目前,中国许多城市都看到了发展创意产业的前景和趋势,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引进国外创意企业,推动地方创意产业企业成长。目前,上海市在政府的规划下正着手兴建一批创意产业园区,希望通过资源整合来打造高效的创意产业聚集园区。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园农村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创意经济 一、田子坊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田子坊,位于上海市卢湾区泰康路210号,是由打浦桥地区的一条里弄发展起来的以“视觉艺术及工艺设计”为主体功能的创意产业聚集区。田子坊始建于1930年,曾是“华洋”结合区,由多个里、坊(天成里、和平里、薛华坊、志成坊、平原坊)组成。著名画家汪亚尘夫妇曾入驻隐云楼,创办了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和艺术家协会“力社”。徐悲鸿、张大千等大家也曾在此

居住。 1998年一路发展文化公司进驻该区,同年起陈逸飞、尔冬强、赵春等艺术家的入驻开启了田子坊文化艺术发展的大门。 1999年起,对泰康路艺术街的开发,通过旧厂房、旧仓库和旧民宅的转让和臵换(康福织造厂、上海食品工业机械厂、上海钟表塑料配件厂、海华制革厂、永明瓶盖厂、上海华美无线厂),在15000平方米的空闲厂房、仓库,引入来自国内外一批从事创意设计的艺术家、设计师加盟。2004年,画家黄永玉为泰康路210号命名“田子坊”。 目前田子坊共有各类商户426家(工厂区域209家,石库门区域217家),其中文化创意企业有297家,占总量的69.7%,其他相关产业63家,占总量的14.7%,商业配套服务性产业66家,占总量的15.5%。入驻企业包括:美术业(画廊)、出版业(图书报刊和音像制品零售)、影视业(电影后期制作)、会展文化业(展览服务)、创意设计业(广告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服饰设计、形象设计)、文化相关产业(琉璃艺术品制作、老相机制作、摄影作品制作、陶瓷艺术品制作)。[5] 田子坊能取得如今的地位和发展成就,有诸多因素作用。政府的适当干预,时代的发展机遇,丰富的历史文化,便捷的地理位臵与交通等。 二、田子坊实地调查问题总结及分析 根据2010年4月和7月对上海田子坊农村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实地调查,田子坊在产业结构、及规模等诸多方面存在问题。

上海1933创意园

上海1933创意园 建筑地点:虹口区沙泾路10号、29号 建设时间:1933 建筑师:巴尔弗斯 保护等级:暂定为四类保护建筑 建筑面积:约3.17万平方米 建筑层数:5 层 结构方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风格样式:大楼空间布局奇特,外方内园,东南西北4栋建筑围成的四方形厂区与中间一座24边形的主楼通过楼梯相连。整个建筑高低错落,廊道盘旋,设计精密宛如迷宫,却又次序分明,加工车间采用“无梁楼盖”,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技术。 第21张“1933老场坊”的前身“工部局宰牲场”始建于1933年,出自英国建筑设计大师巴尔弗斯之手,由当时蜚声沪上的余洪记营造厂建造完成,整体建筑外方内圆、高低错落、无梁楼盖、廊道盘旋、布局宛若迷宫,空间却又次序分明,算得上是建筑艺术与生产工艺完美结合的典范。创意园区原址是上世纪30年代远东最大的宰牛场,整个建筑是呈发散状的多边型体.经过整修后,十分具历史感和特色,毫无阴森感觉,反而使人有种盘旋着入天堂的错觉 第22-25张今日的1933已成为极富创意的产业园和酒吧,昔日的宰牲场成了时尚的新地标,外方内圆廊道盘旋崎岖,造型独特的弹格子路,以及别具匠心的创意板凳,使得这座历史建筑焕然一新。在这个新地标里,游人在层次不齐的建筑中游走,就仿佛于时光交错间穿流,寻找着陌生和新鲜的感觉。在当时被作为剖解牲畜的大厅里,方圆交错勾勒出阳光的轮廓,虽然带着些许的空寥,却会让你爱上它的沉浸。在顶层的天台上,或情侣或朋友和着暖风散步闲聊,不时举起手中相机按着快门,记录下这苍白的美,在高楼与弄堂交错撞击的风景里,会让你产生一种舒服与宁静。沿着1933的河畔前行,此时

的它已经洗去旧时的冷漠痕迹,寻觅旧相片中褪色的斑驳墙壁,不变的是从未吝啬的由窗间洒落进来的阳光,温暖中透着旧时的稀落和老上海细致的优雅。 第27-29张 1993老场坊的设计理念是“外滩18号+新天地+田子坊”。和一般的创意园区不同,在占地31500平米的1933中,30%的面积都将对外出租,用以打造创新餐饮服务。园区里还有创意零售店、设计师办公室、艺术家行会和教育机构,甚至配有瑜伽会所和烹饪学校。创意不是1933的全部,生活才是全部。将曾经的远东第一大屠宰场改造成创意园区,是两种文化的结合,代表着一个时代走向另一个时代的步伐。为了配合整个怀旧风格,改建1933时,政府把门口沙泾路改造成弹硌路。这种老上海最常见的一种路面,如今罕见踪影,脚踩在上面能清晰感觉到地面的凹凸,偶有自行车经过,听着车铃轻微抖动发出的声响,如同一路走回了1933年。 这是一个光影的迷宫,时尚和创意由此产生,设计师让历史的遗迹穿越了历史,并再次获得了特别的重生。 第30张 追溯历史脚印,传承百年文化 由于 1933 老场坊创意产业集聚区,自身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质,赋予了其独有的魅力。在经历近百年的岁月洗礼后,仍向我们展示着曾经时代的烙印。我们将秉承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在保留历史建筑特点的前提下,延续虹口区近百年的人文、建筑史,同时经过创造继续向人们和未来传递这种历史文化。 坐拥地利天时,再造脱胎换骨 特有的地理位置,使1933老场坊不仅位处都市中枢地带,而且四周路环水绕。恰逢新兴创意产业发展初期,政府和社会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关注,可谓是地利天时。历史遗留建筑,融入现代时尚,成为上海的新地标,总体规划定位,吸纳外滩18号的高档时尚、新天地的人气活力、田子方的艺术氛围,结合创意体验与创意生产,融互动

上海M50创意园

上海M50创意园 m50介绍 上海春明粗纺厂位于苏州河南岸半岛地带的莫干山路50号,占地面积35.45亩,拥有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工业建筑41000平方米。原为近代徽商代表人物之一周氏的家庭企业一信和纱厂。解放后更名为信和棉纺厂、上海第十二毛纺织厂、上海春明粗纺厂。 2002年被上海市经委命名为“上海春明都市型工业园区”,2004年更名为“春明艺术产业园”。2005年4月被上海市经委挂牌为上海创意产业聚集区之一,命名为M50创意园。 几年来,上海春明都市型工业园区引进了包括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士、以色列、加拿大、挪威、中国香港在内的17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来自国内十多个省市的130余位艺术家以及画廊、平面设计、建筑师事务所、影视制作、环境艺术设计、艺术品(首饰)设计等。其中由瑞士人劳伦斯创办的香格纳画廊和由意大利人乐大豆创办的比翼艺术中心是目前国内最好的画廊,并在国际艺术界享有较高的声誉。 这些艺术家及创意设计机构的入驻营造了苏州河沿岸浓厚的文化气息,众多的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M50将吸引更多的创意大师入驻,打造国际化创意园区。并成功举办了2005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2005时尚之夜、Creative M50、法国工商会、中国传统节日乙酉中秋论坛、宝马车展、诺基亚及西门子产品推广等一系列时尚活动,使之成为苏州河边独特的人文景观,成为上海时尚文化新地标。 保护与规划 规划原则 苏州河畔莫干山路工厂区的规划面临多种方向,从城市文化景观的整体格局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出发,保留和利用原有建筑,尊重现有城市文脉和基地现状,合理利用土地是构思的总体原则。 (1)尊重历史,合理利用现有建筑。 (2)从整体出发确定用地功能和项目策划。 (3)滨河生态设计原则。 (4)以人为本的原则。 总体构思 要保留城市的物质空间,更为重要的是新的功能定位和项目策划。总体构思有以下三个方面:(1)再现民族工业的精神 (2)展示工业时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内涵 (3)科学技术与现代艺术结合 功能定位 现在的规划基地中,除了值得保留的工厂建筑和仓库,在莫干山路50号已经住进了不少的艺术家,这为本地区带来不少活力,也为现代文化艺术取的建设奠定了基础,规划在延续这一功能定位外,从苏州河和城市整体出发,吸取国外的经验,还有工业旅游和城市公园的设想。 总体结构布局及分区

上海创意文化产业园总汇

上海创意产业园 第一批创意产业集聚区 ?田子坊:卢湾区,泰康路/思南路 ?8号桥:卢湾区,建国中路/重庆南路 ?创意仓库:苏州河畔区,光复路/乌镇路 ?天山软件园(上海慧谷白猫科技园):长宁区,天山路/芙蓉江路?时尚产业园:长宁区,天山路/遵义路 ?传媒文化园:静安区,昌平路/延平路 ?乐山软件园:徐汇区,乐山路/秀山路 ?静安现代产业园:静安区,昌平路/昌化路 ?旅游纪念品产业发展中心:黄浦区,河南南路/人民路 ?虹桥软件园(慧谷创业):徐汇区,乐山路/宜山路 ?周家桥(创意产业之门):长宁区,万航渡路/娄山关路 ?设计工厂:徐汇区,虹漕南路/漕宝路 ?M50:苏州河畔区,莫干山路/西苏州路 ?同乐坊:静安区,余姚路/海防路 ?卓维700:卢湾区,黄陂南路/合肥路 ?昂立设计创意园:虹口区,赤峰路/四平路 第二批创意产业集聚区 ?海上LOFT(海上海) :杨浦区,大连路/飞虹路 ?上海创意产业联盟:杨浦区,平凉路/兰州路 ?2577创意大院:徐汇区,龙华路/华容路 ?X2创意空间:徐汇区,茶陵北路/斜土路 ?创邑·车博汇:浦东区,张杨路/苗圃路 ?63号设计创意工场:杨浦区,赤峰路/密云路 ?天地园:普陀区,中江路/怒江北路 ?慧谷智慧桥创意产业园:虹口区,广灵四路/新市路 ?尚街LOFT:徐汇区,建国西路/嘉善路 ?合金工厂:闸北区,灵石路/共和新路 ?通利园:虹口区,周家嘴路/保定路 ?空间188:虹口区,东江湾路/花园路 ?逸飞创意街:浦东区,锦严路/锦康路 ?东纺谷:杨浦区,平凉路/兰州路 ?尚建园:徐汇区,宜山路/凯旋路 ?旅游纪念品设计大厦:黄浦区,傅家街/昼锦路 第三批创意产业集聚区 ?创邑·源:长宁区,凯旋路/武夷路 ?JD制造:闸北区,大宁路/广延路

上海新天地经营模式分析案例(doc8)(1)

XX新天地经营模式分析案例 XX新天地是XX具有浓厚“海派”风格的都市旅游景点。它的前身是XX近代建筑的标志之一——破旧的XX石库门居住区。改造之后,XX新天地被创新地注入了诸多时尚的商业元素,变成了一个集餐饮、购物、娱乐等功能于一身的国际化休闲、文化、娱乐中心。 XX的新天地目前已经成了一个具有国际知名度的聚会场所,并被纳入了XX旅游景点的清单中,还成了中国房地产区域改造的经典案例,它的成功经营模式长时间以来一直被国内房地产开发商们青睐,很多人都想将其成功模式进行“移植”:国内著名房地产商潘石屹,最近公开宣布打算将“建外SOHO商业街”建成的“XX新天地”;另一个的著名房地产开发商X宝全也有意参照XX新天地的模式规划自己将开发的社区;全国各地建设“XX新天地”热持续高温。可以这样说,XX新天地的运营模式已经成为国内房地产区域改造的标杆。 定位 XX新天地是一个“Mall” ★XX新天地究竟是什幺,购物中心?娱乐中心?时尚中心?旅游景观?投资方XX瑞安集团董事长助理周永平说:“当初找银行贷款时,他们问,你们究竟是做什幺?…去政府部门审批,也不知属于文化还是旅游。”在它越来越眩目的外表下,许多人对它已经无法辨别。其实,开发商认为,新天地就是一个Mall(英文全称“shopping mall”)。 ★在中国,Mall的概念越来越时髦,如果对目前的房地产做一个评价的话,Mall无疑是最热门的业态,因而受到开发商的追捧。 Mall是商业竞争进入经济垄断、资本高度集中的综合产物,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最高级的商业形态,在国外已进入鼎盛时期。Mall在欧美的成功与这类项目高附加值的连带效应让投资商怦然心动,于是,Mall渐成为一种新的投资风向,受到投资者的追捧。

上海新天地改造工程案例分析

上海新天地改造工程案例分析 项目简介 ?太平桥地区重建项目以石库门旧建筑区为基础 ?上个世纪90年代,上海政府实施城区改造工程,计划拆除大量旧 房,为配合卢湾区的开发,这一区域的老式弄堂也列入改造范围 ?1999年,瑞安集团取得太平桥地区52公顷的土地,开始新天地 改造项目 ?瑞安集团斥资6.7亿人民币,用于新天地地区近万人的动迁安置 ?土地面积:约52公顷 ?总建筑面积:约110万平方米 ?物业构成:零售(14.1万平方米) 酒店/服务式公寓(6.1万平方米) 办公楼(39万平方米) 公寓(51.4万平方米) 人工湖绿地 ?动工日期: 1999年初 ?开发周期: 15年分期开发,预计到2012年完工 ?开发商:瑞安集团

人工湖 + 绿地 企业天地 翠湖天地 二期 一期 北里 南里 上海新天地 — 整体开发规划 ? 两栋五星级豪华酒店 ? 总建筑面积约20,000平方米 ? 预计2008年8月竣工 ? 由瑞安开发,引入国际知名 ? 酒店管理集团 ? 目前已经动工 ? 翠湖天地三期以及新天地二 期 ? 住宅+零售的模式 ? 为顶级时尚品牌度身定做的 ? 新天地二期,将沿马当路建成 ? 商业配套面积约13900平方米 ? 翠湖天地三期约400套公寓, ? 82000平方米。 ? 预计2008年竣工 ? 目前已经动工 ? 企业天地二期(三号楼和四号楼) ? 办公部分建筑面积每栋50,000平方米 ? 下设顶级品牌旗舰店50,000平方米 ? 预计2010年竣工 ? 将延续国际甲级写字楼的高标准,吸 引国际知名租户 ? 目前正在实施动迁 ? 68层超高写字楼一栋 ? 浦西又一标志性建筑 ? 造型为市花“白玉兰” ? 瑞安集团总部大楼 ? 办公部分建筑面积170,000sqm ? 商场部分建筑面积50,000sqm ? 预计2012年竣工 ? 动拆迁尚未启动 ? 三四个不同规模的剧场 ? 类似美国百老汇 ? 丰富太平桥地区的功能 ? 尚未动迁 新天地

上海创意园现状

上海创意产业园区的现状 上海创意产业园区的现状 上海创意园区先树牌子还是先赚银子 这一命题正如当年资本主义国家是先发展国家经济还是先保护环境一样,对于创意产业集聚区运营者而言,牌子很重要,但赚银子更为需要,毕竟开发创意产业园有年限规定。 据悉,投资近4000万元的8号桥,其场地包租只有20年;而静安区的同乐坊,投资达1亿元,场地使用年限仅为15年;同为15年运营权的1933老场坊,其投资费用也已超过亿元。 前期大量的资金投入,必须在使用年限内回笼并盈利,这对于创意产业园区的运营者而言,的确费思量。而到底是先树立自身的牌子,还是先放低身段迎客进门,再后期整顿?这更让运营者们剪不断、理还乱。 因此,有部分运营者为了收回成本不惜“砸牌”。田子坊总策划以及上海创意产业研究所主持吴梅森曾提到:“创意产业集聚区被开发商利用了。”在他看来,某些创意产业园的开发商只是将老厂房进行了翻修改造,然后就放开大门引进企业,完全偏离创意产业园区的企业准入原则。 “租金”成入驻障碍 谁出的租金高,就让谁进来,这显然是对创意产业园的一次嘲讽。8号桥运营商时尚生活中心执行董事蔡超恒认为:“创意产业园应该是一个创意加上时尚的场所,租金不应当是创意企业准入的障碍。” “只要付得起租金就可以入驻。”曾有媒体如此评价,创意产业园俨然成了“租金博弈场”。记者在虹口某创意产业园看到,一些与创意产业毫无关联的企业比比皆是。一位在此办公的物流经理对记者说:“我们看中这里是因为便利的交通。” 将创意产业园单纯地归为写字楼办公,对于进驻企业标准的降低,上海创意产业中心表示:“首先,进驻企业必须要具备创意内涵。其次,园区的产业结构要合理,不仅要有企业还要有餐饮服务类,不过这一类企业的比例不能过高。” 在探访各个创意产业园区过程中,记者发现有不少园区业态结构完全失衡,其中本应只是辅助的餐饮类企业反成园区支柱。 此类上海创意产业中心一招商部负责人称:“我们这边文化艺术类企业也有一些,不过它们大多需要政府、园区扶持,因此交的租金没有酒吧、咖啡等餐饮类产业来的高。” 据了解,该创意产业园区内一家日本酒吧的租金高达6元/天/平米,而一家文化书店的租金则不到其一半。众所周知,餐饮类产业必须有足够的人流量才能得以存活,针对该园区周边人流量的稀少以及创意产业园区文化艺术产业人气的不足,餐饮类也同样受到殃及。 一家今年4月份才进驻该创意产业园区的日本酒吧员工透露:“这里白天没什么人,只有晚上才有些人气,他们大多也是冲着我们举办的活动来的。”

上海田子坊的设计感悟

大 众 文 艺 53 摘要:本文通过对上海田子坊的实地考察与研究,从民间艺术的现代设计、上海文化的现代开发、复古商品与潮人时尚、慢生活衍生品与小资风情这四个方面对其进行设计分析,试图从中探索出将传统文化创意开发的可行性方法。 关键词:田子坊;传统;应用;现代设计 上海田子坊是由石库门的老民居和老工厂改造的典型里弄建筑格局,“正是这些建筑,代表了一个城市进程中朴素的市井生活和工业历史痕迹,具有不可估价的人文价值和历史价值。”[1]陈逸飞工作室、尔东强艺术中心、郑炜陶艺工作室等一一入驻这里,成为了“时尚地标性创意产业聚集区”[1]。因此,笔者造访此地,研究其是如何把老厂房特有的历史底蕴、文化内涵变成激发创意灵感、吸引创意人才、集聚创意产业的新载体,从民间艺术的现代设计、上海文化的现代开发、复古商品与潮人时尚、慢生活衍生品与小资风情四个方面来探析传统文化的创意开发。 一、民间艺术的现代设计 民间艺术的现代设计是田子坊最大的一类商品,主要采用木版年画、传统纹样、印染刺绣、戏曲脸谱、剪纸、陶瓷、雕刻、竹和木等元素在笔记本、服饰、玩具、装饰、小玩意、首饰、家居用品等中进行应用。 首先是民间艺术的纹样在平面上的应用。例如把鸳鸯戏水、龙凤图、少数民族服饰的图案、木版年画、剪纸、图腾应用在包、靠枕、挂饰等现代家居生活中。这些基本上是对图案直接的复制,对图形本身没有再设计,然后以现代样式的物品、包装、材料等为载体,这种方法也是这类商品的主要运用手段。总体来说,由于这些图案本身是来自于纺织品的,而且具有吉祥、祈福、美好的象征寓意,如今只是应用载体变成了现代的物品,例如鞋子变成了现在流行的靴子样式或者高跟鞋。 其次是以陶瓷为原料的几种不同类型的现代设计。第一种是把陶瓷作为一种基本材料,变成可DIY的小瓷人和可爱的冰箱贴等,这种方法是利用了陶瓷的原料,没有用传统陶瓷的样式,而与现代的卡哇依式的卡通图案、手绘等潮流相结合。第二种做成一些现代样式的香炉、茶具、雕塑等,主要是陶瓷的艺术品,表现了传统陶塑古朴、自然、生动的本真意味。第三种如一家“琉璃与陶瓷的艺术馆”里展示的商品,线条简洁,故意把把手拉长,壶身略微倾斜,还是传统陶瓷的应用,但是在造型上加入了现代的审美。第四种是陶瓷与其他材料的结合,例如在木质的椅子上装饰瓷画。大体上来看,在田子坊大都是类似于第三种的现代陶瓷,以餐具、茶具为主,第四种与家具结合的方式也是未来探索的渠道之一。第五种是北欧国家的现代陶瓷设计,相比国内的设计,芬兰、荷兰这些国家的生活陶瓷表面图案几乎没有,中国的比较喜欢将山水画、青花等运用上去,而北欧的造型简洁,色彩以灰蓝、灰白、青白色较为沉稳的色调为主。由于没有图案装饰,在造型上就非常考究,重视细节的匠心独运。关于生活创新式的陶瓷设计,我发现主要分为两种风格,一种是强调双手加工的意味,自然古朴的味道,陶泥感,有的甚至还故意做得特别粗糙,留有手指的痕迹,突出制作过程中的随意感;另一种是体现简洁、宁静、圆润、剔透的禅意,以茶具、花瓶为主。 接着是以竹材为原料的竹制品主要有竹编、原竹、竹板材三个方向的运用。竹编有做成竹篮、竹灯的,还有与瓷盘结合作为餐盘的,原竹主要是以作为茶道的工具为主。有一家叫“上海人家”的小店是把竹压成了竹板材,然后加入过去人的生活方式,有老样式的小首饰盒、门牌图案等,还有在盒体的开合方式上也保留了以前的智慧。笔者认为这是中国风格运用的比较好的设 计。西方设计方面,一家“巢——无愧设计”的小店以卖北欧家居用品店为主,其中有bambu品牌的设计,造型简洁,如用竹编编成的各种大小不一、颜色丰富的圆形小收纳盒,现代感强,十分生动有趣。 二、上海文化的现代开发 上海文化的现代开发是月份牌、旗袍、丝巾、上海生活场景为元素在一些明信片、书籍、CD盒等上的运用,具有浓郁的老上海风情。 例如,一家展示旗袍的商店主要有两类商品,一类是老上海的旗袍款式,还有一类是短款的,加入了现代的图案,或者是向旗袍休闲化方向发展,主要服务于具有高贵典雅气质的三十五岁到四十五岁的贵妇或者知性女性。另外,由月份牌开发的明信片,笔者发现看和买的人都比较少,有些爱收藏的人会喜欢。老上海的黑白照片和新上海的彩色照片应用的冰箱贴,消费者不少,因为价格合适,十元一个,又有纪念意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一家销售开发贺友直先生连环画的一系列纸质商品或包装设计的小商铺。贺友直先生出生于1922年,从1949年9月开始画连环画,一辈子都是画以老上海为题材的连环画,在他的画里可以知道许多老上海的故事和老上海文化,有非常重要的文化价值和欣赏价值。许多本地的年轻人和外地人都没有看过贺老的画,也不太清楚老上海的故事,通过把漫画应用在书签、明信片、年历、钥匙扣、装饰画、扑克牌、书籍等方式,是一种传播老上海文化的有效手段,值得致力于中国风格当代化设计的设计师好好学习。特别强调的是,它的包装设计非常巧妙,按照贺老的连环画不同内容设计成不同种类的书签,如表现老上海生活用品、360行、老弄堂等。例如扑克牌的应用,每一副牌都不一样,而且每一张牌的故事也不一样,这样不仅可以玩牌还能知道许多有趣的故事,牌和故事本身都是娱乐的,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每副牌不同的设计,也符合现代人追求与众不同的心理,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再如一些书签和明信片,包装都不一样,有横排的、竖排的,有丝带的,有带皮套的、有可抽取的、可折叠成一个图形的。在色彩和材料上也与连环画的生动、活泼相符合,以牛皮纸的本色为主。总而言之,贺老的连环画开发在理论意义上有助于上海文化的传播,在美学价值上也符合了现代人喜爱手绘的细腻、生动、可爱的审美观念,其包装设计又十分巧妙和有趣,体现了其对上海文化的现代成功开发。 三、复古商品与潮人时尚 笔者发现复古商品和潮人时尚可以放在一起来分析,就像“复古风”的说法,内容是复古的,但是形式是时尚的。 “复古风”的商品有三种。第一种是复古眼镜、老回力鞋、老钢笔、铅笔盒、搪瓷缸等小时候用过的物品。第二种是“红色题材”的运用,如采用红色标语、红色宣传画在笔记本、徽章、笔袋、杯子、帽子等小生活用品的运用,这类商品现在在很多大城市的创意小店都看的到,非常普遍。“红色”有革命、励志的奋斗气息,体现了年轻人积极向上又有点愤青的味道。第三种是一些网上的流行潮语在具有旧肌理的笔袋、本子上的运用,如“我很羞射”,“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一个传说”,“宅男”等现代网络用语与前一种红色革命用语一起充斥于这类商品中,有很多时尚前卫的文艺青年会去购买,因为有一种身份认同感,而且现代年轻人都普遍低调,实际上内心是渴望与人交流、张扬个性的,这种方式也是一种实现自我价值的手段。 四、慢生活衍生品与小资风情 慢生活与小资情调是经常在一起来谈的,就像现在流行的一种生活方式“快生慢活”,这类人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经济收 上海田子坊的设计感悟 戴 莹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江苏无锡 214122) 理论研究·设计

上海产业园区(文化创意园区)

上海首批15家文化产业园区“出炉” 以南京西路至华山路一线为中轴,宽约0.5公里、长约3公里的区域,依托戏剧大道、商城剧院、美琪剧院、百乐门等剧院资源而打造的一个以音乐剧、都市话剧、时尚戏曲等为重点的现代戏剧策划、创作、演出、营销集聚区———静安“现代戏剧谷”,连同上海其他14个园区通过了市委宣传部、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的联合审定,作为上海首批15家文化产业园区今天正式亮相。 这是上海落实十七大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精神,按照国家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首批15家文化产业园区地域分布广、定位分工清晰,包括位于浦东新区的动漫谷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位于中心城区的徐汇电子艺术创意产业基地、徐汇数字娱乐产业基地、2577创意大院、长宁多媒体产业基地、长宁新十钢视觉文化艺术产业基地、卢湾区田子坊和静安现代戏剧谷;位于郊区的金山中国农民画村、南汇新场民间技艺文化创意基地、松江仓城影视产业基地,以及普陀天地网络数字内容产业基地、M50艺术品创意基地、杨浦五角场800艺术基地。 上海市文化产业园区认定办公室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说,上海市委、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较早地意识到了文化产业、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和文化产业园区三者之间互为促进的联动关系,明确了“以市场运作为主发育一批文化产业园区,以政府推进为主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园区”的策略。首批上海市文化产业园区的“出炉”正是体现了这种发展策略。

伴随园区建设,探寻地区发展方式的转变之路 首批上海市文化产业园区的申报单位虽然是各园区的管理、经营机构,但要获得申报资格,必须得到园区所在地区、县人民政府的认可和推荐。“这是为了突出每个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在促进区、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方面的独特价值,同时也是为了保证市级园区所在区、县各项文化产业支持政策的延续性”。文化产业园区认定办公室负责人反复强调这一点。 动漫谷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和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位于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是继张江提出建设“硅谷”、“药谷”后,打造文化产业“第三极”战略的重要实施载体。2004年,在市委宣传部和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支持下,上海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在张江启动建设。 短短四年间,基地已形成200多家文化科技创意企业共同发展的产业集群,2008年,文化科技创意企业实现年总产值逾70亿元。广阔的发展前景促使浦东新区坚定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决心。2008年6月,动漫谷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启动建设。2008年7月,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又落户浦东张江。这两个基地的建立,成为浦东新区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契机,同时也确立了浦东新区在文化产业领域“先行先试”的改革者形象。 松江仓城影视产业基地是松江区构建大影视产业格局的第一步。十年前,当台胞投资的胜强影视拍摄基地落户松江仓城时,工业污染源与之比邻。十年后,松江区政府“腾笼换鸟”,将土地资源从工业企业手中置换出来,并依托胜强在华语影视圈的影响力集聚资源,加大对影视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目前,松江仓城影视产业基地内已形成创意、拍摄、制作、发行的全过程产业链和循环运营机制。一个以仓城、车墩和佘山影视产业基地为核心的“大影视区”发展前景已清晰可见。 目前,上海各区、县对发展文化产业有很大的积极性,建设文化产业园区一定程度上成为区、县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抓手。

说明文练习88 上海田子坊(含答案)

上海田子坊 ①“上海新地标”田子坊建成开坊已逾十年,如今,田子坊创意文化产业园区已成为上海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都市坐标之一。从上世纪30年代初的“小里弄街坊”志成坊,到本世纪伊始的“国际文艺范儿”田子坊,这一华丽转身,不仅折射着时代的嬗变、商家的创意,更体现着文化的传承,彰显着海派风情的人文底蕴。 ②成就田子坊文化艺术特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③田子坊地处原来的法国租界和华人居住区,是商业居住街区和工业区的过渡地带。由于这一独有的地理位置使得田子坊集中了上海从乡村到租界再到现代城市发展的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历史建筑:既有上层社会居住的花园住宅区,也有中产阶层居住的普通新式里弄住区,同时还有下层社会阶层人员和工人居住的拥挤的简陋里弄住区,以及建筑空间尺度较大的工厂生产区。建筑风格包容了折中主义、英国新文艺复兴风格、现代主义风格、中国传统砖木结构风格,还有西班牙建筑风格、英国城堡建筑风格等等。田子坊由此也成为上海保存历史文化遗存类型最丰富的街区之一。不仅如此,田子坊内还有大片的石库门建筑,而且有上海少见的“面对面”石库门。 ④更难能可贵的是,至今田子坊依然居住着一些原有居民,他们弄堂里的生活形态,展现了原汁原味的旧上海生活方式,为田子坊增添了许多生活情趣。 ⑤原来的居民将住宅租借给创意产业,艺术家们通过自己的创意对内部进行装修,而红砖墙、黑木门、条石门框、天井、厢房等建筑外观没有改变。而工业时代遗留下来的厂房建筑为创意产业提供了资源优势。这些厂房外观高大宽敞、布局疏密有致、红灰外色体现着独特的时代印迹,颇受具有先锋观念创意人士的青睐。内部则空间庞大,适宜改造以适合艺术家们的工作需求。而且,这些旧厂房租金低廉,适合那些对租金敏感的艺术家们。厂房改成的工作室经过艺术的再现,体现出不同的风格和氛围:陈逸飞的工作室展现了古朴,凝重的建筑特点;尔冬强的工作室则具有后工业革命时留下的痕迹,两台吊车不只是摆设,它照常能启动,而天棚的进口透光板更能体现现代建材的运用,这是工业革命的成果,而版画的手工制作,使你在时光穿梭中来回奔跑。 ⑥这种“旧瓶装新酒 .....”的整改模式不仅使历史文化遗迹得以完好地保存,而且这一创举使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缩短到只有7年,使上海的文化创意产业得以如火如荼地发展,同时也使我们看到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美好前景。 ⑦如今的田子坊成了各种文化的聚宝盆。结合老弄堂、工厂和石库门衍生出老上

上海创意产业及园区情况

上海创意产业及园区情况 上海的创意产业—— 苏州河畔的老仓库成了“创意仓库”,黄浦江边的百年老厂房成了“滨江创意产业园区”,浦东新区崛起了高科技领衔的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创意产业在上海正如火如荼地蓬勃兴起。目前,上海已形成36个创意产业基地,涉及38个种类、55个行业,创意产业在全市GDP中所占的比例达到7.5%。上海在全国率先推进的创意产业已引起全球关注,联合国有关人士曾四次来到上海考察创意产业,均给予较高评价。国际著名的安博斯咨询公司受欧盟委托,对包括上海在内的一些世界大城市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跟踪调研,其发布的评估报告指出:在未来不久的时间内,上海有可能与纽约、伦敦、东京并列成为国际创意产业中心。 “旧”与“新”的和谐共生 M50红起来了 位于苏州河畔莫干山路50号的上海春明粗纺厂,如今是闻名海内外的“M50视觉艺术产业园”。这里的老厂房群里,吸引了包括瑞士香格纳画廊、意大利比翼艺术中心、法国东廊艺术、英国领事馆文化艺术处艺术家工作室、加拿大艺术景画廊以及以色列、香港在内的国内外42家画廊、艺术中心、影视机构和56位艺术家、设计师工作室,成为苏州河畔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和现代艺术的“新天地”。现在,几乎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国的旅游观光者到此参观或考察,海内外不少媒体记者也经常前来进行现场采访。 上海春明粗纺厂是一家建于上世纪30年代初的老纺织厂,拥有工业历史建筑4.1万平方米。春明在上海纺织产业结构调整中于1999年底停产。此后,留守的30多名员工对老厂房进行“整旧如旧”的适度包装,吸引了一批艺术家和从事创意设计的艺术机构纷纷入驻,逐步形成了以视觉艺术为特色的创意产业园区。 M50见证了上海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型的历史性变革。”上海华宇毛麻(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兼上海春明粗纺厂厂长赵长征告诉笔者,昔日的苏州河沿线坐落着包括申新九厂、上海春明粗纺厂在内的十多家纺织企业,如今仅剩下上海春明粗纺厂的老厂房被完好无损地保留下来。M50充分体现了“旧”与“新”的和谐共生,因为这里曾是国内最大的棉纺织生产基地,拥有中国民族工业最早的棉纺厂和最大的棉纺厂,而上海春明粗纺厂作为苏州河沿线惟一保留得最完整的纺织企业厂房,目前成为上海最大的视觉艺术中心。民族纺织工业的厂房融入现代前卫文化,为古老的苏州河增添了富有时代气息的亮色。美国《时代周刊》将M50列为全球“推荐参观之地”,其声名直逼纽约苏荷区和法国塞纳河。 如果说,苏州河畔和黄浦江边的创意产业园区,凭借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秀的工业历史建筑,使老厂房、老仓库重放光彩;那么,位于中心城区闹市地段的一个个创意产业集聚区则是以精取胜,以特色取胜。 卢湾区泰康路上的田子坊,是上海历史风貌街区中保存历史文化遗产类型最为丰富的社区之一。这里既有老厂房,又有石库门民居,汇集了来自美国、日本、比利时、法国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设计工作室,被称为“上海的苏荷(SOHO)”。随着100余户创意设计公司和艺术家工作室相继入驻,田子坊形成了以室内设计、工艺美术、视觉艺术为特色的创意产业集聚区,一种保护历史风貌、改善社区环境与发展创意产业和谐共存的新模式也由此萌生。 位于静安区西康路、余姚路与海防路之间三角地带的同乐坊,是昔日的“弄堂工厂”集中区域,至今仍有5处建于上世纪20年代的小型工厂建筑。来到这里,好像翻开了一部上海弄堂工业发展史画卷。同乐坊现经“整旧如旧”保持了弄堂工厂的外貌,力图形成文化时尚社区和创意产业基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