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诊症状及处理方法
幼儿急疹护理注意事项

幼儿急疹护理注意事项幼儿急疹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由于病情较重,对患儿的护理尤为重要。
正确的护理可以缓解患儿的不适,促进康复。
以下是幼儿急疹护理的注意事项。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幼儿急疹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病毒滋生的机会。
可以打开窗户,保持室内通风,减少室内湿度。
2.保持室温适宜:幼儿急疹患儿的体温升高,容易出汗,所以要保持室温适宜,避免过热或过冷。
室温控制在24-26摄氏度为宜,避免患儿受凉或过热。
3.保持患儿床铺整洁:幼儿急疹患儿多有皮肤瘙痒的症状,容易引起擦破皮肤,因此要保持患儿床铺的整洁,及时更换床单被罩,避免细菌感染。
4.保持患儿的皮肤清洁:幼儿急疹患儿的皮肤容易出现红疹和水疱,护理时要注意保持患儿的皮肤清洁。
可以使用温水擦拭,避免使用过热的水和刺激性的洗浴用品。
5.协助患儿进行退热措施:幼儿急疹患儿常伴有高热,可以使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如擦身体、敷冰毛巾等。
同时也可以使用退热药物,但要遵医嘱使用,并注意药物的剂量和频率。
6.合理饮食:幼儿急疹患儿的食欲常减退,容易出现口腔溃疡,因此要合理安排患儿的饮食。
可以给予软食、易消化的食物,多饮水,补充体液和营养。
7.注意患儿的休息:幼儿急疹患儿的体力消耗较大,容易出现疲劳和乏力的症状。
护理时要注意给予患儿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活动。
8.防止交叉感染:幼儿急疹是一种传染病,患儿要单独住房,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减少传播病毒的机会。
同时,护理人员要注意洗手和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9.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在护理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
如体温、皮肤症状、口腔状况等,及时向医生报告,以便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10.心理护理:幼儿急疹患儿常伴有瘙痒、不适等症状,容易引起焦虑和抵触情绪。
护理人员要关注患儿的心理状态,给予安慰和鼓励,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减轻不适感。
幼儿急疹的护理要求细致入微,护理人员要有耐心和爱心,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护理。
宝宝出疹子的症状及注意事项

宝宝出疹子的症状及注意事项宝宝出疹子可以说是普遍现象,但大多数家长尤其是第一次碰到宝宝出疹子的家长对此却是不知所措。
如果宝宝真的出了疹子,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辨别是否真的出疹子以及注意一些事项呢?以幼儿急诊为例,宝宝出疹子前首先是持续3~4天发高烧,体温在39~40度之间,热退后周身迅速出现皮疹,并且皮疹很快消退,没有脱屑,没有色素沉着。
这些婴儿在没有出现皮疹前也有发热,热度可以比较高,但是感冒症状并不明显,精神、食欲等都还可以,咽喉可能有些红,颈部、枕部的淋巴结可以触到,但无触痛感,其他也没有什么症状和体症。
当体温将退或已退时,全身出现玫瑰红色的皮疹时才恍然大悟,其实这时幼儿急疹已近尾声。
幼儿急疹对婴儿健康并没什么影响,出过一次后将终身免疫。
护理宝宝的注意事项有:1、让宝宝休息,病室内要安静,空气要新鲜,被子不能盖得太厚太多。
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经常给孩子擦去身上的汗渍,以免着凉。
2、给孩子多喝开水或果汁,以利于出汗和排尿,促进毒物排出。
吃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3、体温超过39度时,可用温水或37%的酒精为孩子擦身,防止孩子因高热引起抽风。
4、家长在宝宝哭闹时哄一下,或者拍拍宝宝的身体,或者抱起来安慰,这样宝宝会逐渐安静下来。
同时,家长应该摸摸宝宝的后背,一般恢复期婴儿出汗多,衣服保持干爽很重要。
5、咨询医生,排除过敏可能。
经过了解以上所述出疹子的症状及注意事项后,我想大家对疹子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出疹子前的预警也有了定数,及时带宝宝去看医生,避免宝宝严重出疹子。
但如果宝宝已经出疹子了,也应该送宝宝去看医生,及时用药。
其实疹子不可怕,只要大家尽心呵护宝宝,宝宝就能够健康成长。
幼儿急疹知识

幼儿急疹知识幼儿急疹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通常发生在婴幼儿和幼儿期。
它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但也可以通过接触病人的分泌物或直接接触病人的皮肤传播。
幼儿急疹的症状包括高热、咳嗽、流鼻涕、发疹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幼儿急疹的症状、传播途径、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
幼儿急疹的症状通常在感染后的一至两周内出现。
最常见的症状是高热,通常持续三至五天。
此外,幼儿还会出现咳嗽、流鼻涕、发疹等症状。
疹子通常从头部开始,然后逐渐扩散到全身。
疹子呈现出红色斑点或小颗粒状,有时会伴有轻微的瘙痒感。
疹子一般会持续三至四天,然后逐渐消退。
幼儿急疹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当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会释放出病毒颗粒,其他人吸入这些颗粒后就可能感染上幼儿急疹。
此外,幼儿急疹也可以通过接触病人的分泌物或直接接触病人的皮肤传播。
因此,接触患有幼儿急疹的人或物品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手,并避免与患者直接接触。
幼儿急疹通常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大多数患儿的症状会在一周内自行缓解。
在治疗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症状,如控制体温、服用退烧药、多喝水、休息等。
如果出现呼吸困难、高热持续不退、疼痛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
预防幼儿急疹的最有效方法是接种疫苗。
幼儿急疹疫苗通常与麻疹疫苗合并接种,被称为麻疹-腮腺炎-风疹(MMR)疫苗。
根据国家计划免疫程序,幼儿通常在12至15个月时接种第一剂疫苗,然后在4至6岁时接种第二剂疫苗。
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预防幼儿急疹的发生,并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除了疫苗接种,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也是预防幼儿急疹的重要措施。
保持手部清洁,勤洗手,尤其是接触过患有幼儿急疹的人或物品后。
避免与患者直接接触,尤其是在患者出现症状明显的时候。
保持良好的室内通风,避免在密闭的环境中与患者接触。
此外,定期清洁和消毒常用物品和表面,也可以帮助预防病毒的传播。
幼儿急疹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但通过接种疫苗和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幼儿急疹的疾病症状

皮疹大多出现于发热3~4日,体温骤退后,少数在退热时出现皮疹,是本病的主要特征。皮疹呈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直径约~3mm,周围有浅色红晕,压之褪色,多呈散在性,亦可融合,不痒,皮疹由颈部和躯干开始,1日内迅速散布全身,以躯干及腰臀部较多,面部及四肢远端皮疹较少,肘膝以下及掌跖部多无皮疹。皮疹数小时后开始消退,1~2日内完全消失,不脱屑,无色素沉着。发热期少数患者在软腮及悬雍垂可见淡红色斑疹,出疹后即消失。颈部淋巴结肿大,尤以枕后及耳后淋巴结为明显,热退后可持续数周才逐渐消退,脾脏偶可肿大。
本病一般症状较轻,多数为良性经过。
幼儿急疹的疾病症状
分为前驱期与,体温达39~40 ℃或更高,呈稽留热或弛张热型,持续3~4日后体温骤降,也有少数病例体温逐渐降落,或高热24h后降至正常,再继以间歇发热2~3日降至正常。大多数病儿除高热外, 一般情况良好,少数病儿于高热时出现惊厥和脑膜刺激征。发病在冬季常有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流涕,多数有鼻炎,咽部轻或中度充血。夏秋季发病者常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
幼儿急疹护理方法

幼儿急疹护理方法幼儿急疹是一种常见的婴幼儿疾病,通常在出生后6个月到2岁之间发病。
急疹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症状包括高热、皮疹、咳嗽、流涕等。
对于幼儿急疹的护理,家长们需要特别注意,以下是一些幼儿急疹护理方法的建议。
首先,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
室内的空气质量对幼儿的健康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发热期间,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可以打开窗户通风,让空气新鲜。
同时,要保持室内的温度适宜,不要让幼儿受凉。
其次,要注意幼儿的饮食搭配,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在幼儿发热期间,食欲通常会下降,家长们要注意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清汤等,避免给孩子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肠胃负担。
另外,要保持干燥清洁的环境,勤换孩子的衣物和床单。
在幼儿急疹期间,孩子的皮肤容易出汗,家长们要注意及时给孩子擦拭汗水,保持皮肤干燥清爽,同时勤换孩子的衣物和床单,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
此外,家长们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及时就医。
如果幼儿出现高热、皮疹、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家长们要及时就医,不要延误治疗时机。
医生会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建议,家长们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做好幼儿的护理工作。
最后,要注意孩子的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在幼儿急疹期间,孩子通常会感到疲倦无力,家长们要给予充足的休息时间,保证孩子的睡眠质量,帮助孩子尽快康复。
总之,幼儿急疹是一种常见的婴幼儿疾病,家长们在护理幼儿时要特别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合理搭配幼儿的饮食,保持干燥清洁的环境,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并注意孩子的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希望以上幼儿急疹护理方法的建议能够帮助家长们更好地照顾幼儿,让孩子早日康复健康。
幼儿急疹护理方法

幼儿急疹护理方法幼儿急疹,又称传染性红斑热,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多发生在2岁以下的婴幼儿身上。
这种疾病通常表现为高热、皮疹和咽喉炎等症状,给孩子带来了不适和痛苦。
因此,家长在孩子患上幼儿急疹后,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护理方法,帮助孩子尽快康复。
下面就来介绍一些幼儿急疹护理方法。
首先,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
幼儿急疹患儿需要卧床休息,家长要确保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积聚烟雾和异味,保持空气清新,有利于孩子的康复。
其次,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和饮水。
在孩子患上幼儿急疹期间,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但家长要尽量让孩子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还可以给孩子喝一些清淡的汤水和稀饭,帮助孩子恢复体力。
另外,要保持室内温度适宜。
幼儿急疹患儿体温较高,容易出汗,家长要及时给孩子擦拭汗水,保持身体清洁,同时要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孩子受凉或过热,有利于孩子的康复。
此外,家长还要注意孩子的皮肤护理。
在孩子出现皮疹的情况下,家长要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外用,如抗过敏药膏等,帮助孩子舒缓皮肤瘙痒和不适感。
同时,还要保持孩子的皮肤清洁,勤换衣服,避免细菌感染,有利于孩子的康复。
最后,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
在孩子患上幼儿急疹期间,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如体温、皮疹情况等,及时向医生反映,接受医生的指导和治疗,帮助孩子尽快康复。
总之,幼儿急疹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家长在孩子患病后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护理方法,帮助孩子尽快康复。
通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孩子的饮食和饮水、保持室内温度适宜、皮肤护理和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等方法,可以有效帮助孩子度过幼儿急疹期,减轻孩子的痛苦,促进康复。
希望家长们能够重视孩子的护理工作,为孩子的健康尽一份力。
幼儿急疹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幼儿急疹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1. 什么是幼儿急疹?幼儿急疹,也被称为“婴儿玫瑰疹”,是小宝宝常见的皮肤病。
别被它的名字吓到了,其实急疹的症状很明显,主要表现在发高烧和皮疹上。
宝宝往往先发高烧,之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而皮肤上会出现小小的红点,这些红点可能会从上到下扩散开来。
虽然急疹让人看了有点紧张,但一般不用太担心,病程较短,而且大多数宝宝会很快恢复。
2. 护理方法2.1 退烧对策首先,如果宝宝发高烧,家长们一定要冷静下来,不要被焦虑弄得手足无措。
可以给宝宝穿轻便的衣服,房间保持通风和适宜的温度,别让宝宝过热。
退烧药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比如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
这些药物能有效地降低宝宝的体温,但要记得遵守剂量,不要乱用。
2.2 皮肤护理皮肤上出现红点的时期,最好不要给宝宝穿太厚的衣物,也不要给宝宝洗太热的水澡。
温水洗澡可以帮助宝宝感觉更舒服,但不要用过于刺激的沐浴露。
给宝宝的皮肤穿上宽松的棉质衣物,可以帮助皮肤保持干爽,也让宝宝的感觉更舒适。
2.3 充足的休息记得让宝宝多休息。
虽然可能会让宝宝在床上呆得有些乏味,但充足的休息能帮助宝宝的身体更快地康复。
如果宝宝有胃口,适当提供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面条或者水果,帮助他们保持体力。
3. 注意事项3.1 看医生如果宝宝的病情没有改善,或者有其他异常情况,比如皮疹出现了瘙痒,或者宝宝的状态变差了,千万不要犹豫,赶紧去看医生。
虽然急疹一般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一定要有专业的医生来确认一下,以确保宝宝的健康。
3.2 避免交叉感染在宝宝生病期间,家里其他小朋友也要避免接触,以免传染。
尽量避免带宝宝去公共场所,保持家里的清洁和卫生,让宝宝的生活环境更加安全。
保持宝宝的玩具和用具的干净,不要共享食物和饮水,以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总结呵护宝宝的急疹其实就是要做到细心和耐心,给宝宝一个舒适的环境,让他们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同时保持心情愉快也是很重要的哦。
虽然看到宝宝发烧和皮疹会让人心急如焚,但记住大部分急疹都会在几天内自行好转。
幼儿急疹的诊断及治疗

需与风疹、麻疹、猩红热等发热出疹性疾病进行鉴别。风疹全身症状轻,耳后、枕后淋 巴结肿大并触痛;麻疹有明显的卡他症状,口腔可见麻疹黏膜斑等;猩红热皮疹多在发
热1~2天出现,且出疹时高热,皮肤弥漫性充血,疹退后伴脱皮等。
03
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抗病Fra bibliotek治疗策略更昔洛韦(Ganciclovir) 作为广谱抗病毒药物,可用于治疗幼儿急疹,但需在医 生指导下使用,注意剂量和疗程。 阿昔洛韦(Aciclovir) 另一种抗病毒药物,对某些疱疹病毒具有抑制作用,可 用于幼儿急疹的抗病毒治疗。 干扰素 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可在医生指导下用于幼儿 急疹的治疗。
综合治疗措施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采用了综合治疗措施,包括 药物治疗、物理降温和皮肤护理等,取得了良好 的治疗效果。
家长沟通与教育
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和教育,对于缓解家长焦 虑、提高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
存在问题分析及改进方向
诊疗流程待优化
在诊疗过程中,我们发现诊疗流程存在一定程度的繁琐和重复,需 要进一步优化以提高诊疗效率。
发病原因
幼儿急疹主要由人类疱疹病毒6、7型感染引起,这些病毒通过空气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方式将病毒传播给 周围人群。
流行病学特点
年龄分布
幼儿急疹主要发生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其中 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季节特点
幼儿急疹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春秋季节为 高发期。
地域差异
幼儿急疹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发生,无明显的 地域差异。
清热解毒
中医药治疗幼儿急疹以清 热解毒为主,可选用具有 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汤剂 或中成药。
扶正祛邪
通过扶正祛邪的方法,调 整患儿体内阴阳平衡,增 强机体抵抗力,促进病情 恢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也叫婴儿玫瑰疹,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小儿急性传染病。
临床上以突起发热,热退出疹为特点。
本病古称“奶麻”、“假麻”,其病因是由于外感风热时邪,郁于肌肤,与气血搏结所致。
病因与流行病学:病原体为人类疱疹病毒6型,病毒颗粒呈球形,直经为200nm。
其核衣壳为163个壳微粒组成的立体对称20面体,其内是由双股DNA组成的核心,核衣壳外有一层脂蛋白包膜。
无症状的成人患者是本病的传染源,经呼吸道飞沫传播。
胎儿可通过胎盘从母体得到抗体,出生后4个月时抗体阳性率为25%,11月为76%,5岁时90%,17岁时达98%。
本病多见于6~18月小儿,3岁后少见,春、秋雨季发病较多,无男女性别差异。
临床表现: 本病的潜伏期为7一17天,平均10天左右。
起病急,发热39一40度,
高热早期可能伴有惊厥,病人可有轻微流涕,咳嗽、眼睑浮肿. 眼结膜炎,在发热期间有食欲较差、恶心、呕吐、轻泻或便秘等症状,咽部轻度充血,枕部,颈部及耳后淋巴结肿大,体温持续3一5天后骤退,热退时出现大小不一的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压之退色,初起于躯干,很快波及全身,腰部和臀部较多,皮疹在1一2天消退,无色素沉着或脱屑。
肿大的淋巴结消退较晚,但无压痛. 在病程中周围血白细胞数减少,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可达70%-90%.
诊断依据: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特点,发病年龄和发病季节,有以下几点:
1.骤起高热,而其它临床症状较轻。
2.颈. 枕. 耳后淋巴结肿大压痛。
3.周围血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分类计数较高。
4.发病年龄在2岁以内。
【鉴别诊断】
(1)麻疹上呼吸道卡他症状重,病初口腔粘膜有Koplik斑,发疹和发热可同时存在。
(2)风疹出疹前已发热6~24小时,高热同时发疹,颈后、枕后淋巴结肿大。
(3)药疹有服药史,末梢血淋巴细胞不高。
治疗原则: 本病为一自限性疾病,无特殊治疗方法,主要是加强护理及对症治疗。
1.一般治疗:患儿卧床休息,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要多饮水,给予易消化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B.C等。
2.对症治疗:高热时物理降温,适当应用阿斯匹林5一10mg/(kg·次),每日2一3次,一旦出现惊厥给予苯巴比妥钠或水合氯醛,可适当补液。
中医治疗早期治宜疏风解表,出疹期宜清热凉血。
一、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是儿童早期的一种常见病,大多数儿童在2岁前都得过此病,本病特点是突发高烧,一般持续4天左右,然后全身出现粉红色斑点样皮疹。
临床幼儿急诊的症状有:
幼儿急疹有两个阶段,在5—15天的潜伏期后,首先出现如下症状:1、体温达到39—40℃,但孩子状态良好。
2、有时出现高热惊厥,但有些孩子还会出现咳嗽、颈部淋巴结肿胀、耳痛等症状。
发病后4天左右进入第二阶段,这时的症状有:1、体温迅速恢复正常。
2、出现细小、清晰的粉红色斑点状皮疹,多分布在头部和躯干部,可持续4天左右。
健康的孩子很少出现并发症,但免疫功能低下的孩子可能发生肝炎或肺炎等并发症。
因为脑膜炎与幼儿急诊相似,所以医生会对患儿做进一步检查,以排除细菌引起的脑膜炎。
幼儿急诊没有特异治疗方法,但应注意给孩子退烧,可给孩子洗温水浴,或者
用温水擦身。
此病的恢复迅速,孩子在皮疹消失后很快能恢复正常。
二、幼儿急疹会传染吗?
幼儿期常突发高热,退热后全身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令父母亲常困惑不解。
其实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为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的临床特点是以突发高热起病,热度可高达39.5度以上,一般发热持续3~4天,后体温便突然降至正常。
退热时或退热后数小时至1~2天全身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
整个病程约8~10天左右。
幼儿急疹是由病毒引起的,通常是由呼吸道带出的唾沫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所以是会传染的。
如果你的孩子与病儿密切接触,体内缺乏免疫力,就完全有可能被传染。
由于幼儿急疹的潜伏期是是1~2周,所以,这段时间应密切观察你的孩子,如出现高热,应立刻采取措施暂时隔离,以免扩大传染。
如果2周后孩子仍安然无恙,说明没传染上幼儿急疹的病毒。
幼儿急疹预防的关键,在于不要与患幼儿急疹的孩子接触。
同时,应提倡和鼓励孩子增加运动,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才能从根本上防患于未然。
三、幼儿急疹及其护理
有不少年轻的妈妈因孩子出了一身皮疹而前来就诊,经常被儿科医生诊断为“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是婴幼儿期常见的发疹性疾病。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与病毒有关。
本病主要多见于周岁内婴儿,四季均可发生,一生中感染两次以上者极少见。
其临床表现是起病急,高烧达39-40℃,持续3-5天自然骤降,精神即刻好转。
它的特点是烧退疹出或疹出热退。
皮疹多不规则,为小型玫瑰斑点,也可融合一片,压之消退。
先见于颈部及躯干,很快遍及全身,腰部及臀部较多。
皮疹在1-2天内消退,不留色素斑。
该病在出疹前可有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如咽炎、腹泻,同时颈部周围淋巴
结普遍增大,这对幼儿急疹的诊断很有意义。
本病尚无特效治疗,抗生素治疗无效。
只需对症处理,高烧、烦躁或易惊跳时,可用退热镇静剂;如果持续高热,就需要补充更多液体,多喝白开水、菜汤、果汁等.
四、得了幼儿急疹怎么办?
①让患儿休息,病室内要安静,空气要新鲜,被子不能盖得太厚太多。
②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经常给孩子擦去身上的汗渍,以免着凉。
③给孩子多喝些开水或果汁水,以利出汗和排尿,促进毒物排出。
④吃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⑤体温超过39℃时,可用温水或50%酒精为孩子擦身,防止孩子因高热引起抽风。
五、幼儿急疹应重在护理
幼儿急疹多发生于6至18个月的婴幼儿,常常是突然发病,体温迅速升高,常在39℃至40℃。
高热早期重症患者可能伴有惊厥,有的出现轻微流涕、咳嗽、眼睑浮肿、眼结膜炎。
在发热期间有食欲较差、恶心、呕吐、轻微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并且咽部充血,颈部淋巴结肿大。
发热三至五天后体温骤降,退热后孩子全身可出现大小不等的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先从胸腹部开始,很快波及全身。
这时孩子已经退烧,可安然入睡,在医学上称“退热疹出”,是幼儿急疹的特有表现。
幼儿患了急疹一般不用特殊治疗,只要加强护理和给予适当的对症治疗,几天后就会自己痊愈。
孩子患幼儿急疹后,家长要让孩子卧床休息,尽量少去户外活动,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孩子发热时,要给患儿多饮水,给予容易消化的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B和维生素C等。
如果体温较高,孩子出现哭闹不止、烦躁等情况,可以给予物理降温或适当应用少量的退热药物,以免发生惊厥。
年轻的妈妈在遇到这种情况下,不要急于给孩子退烧,应查看疫苗接种情况,配合医生治疗。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