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法识图及钢筋算量教学大纲
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 课程标准

.长沙南方职业学院《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课程标准课程编号:109110课程类别:专业课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执笔人:易彬专业负责人:项林系部审核人:项林教务审核人:学院审批人:制定时间:2020年01月'.目录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2)1.课程性质 (2)2.课程任务 (2)二、教学目标 (3)1.知识目标 (3)2.能力目标 (3)3.素质目标 (3)三、课程设计思路 (4)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4)五、教学组织设计 (5)六、考核标准 (10)七、教学资源 (11)1.教材 (11)2.参考书目 (11)3.其它教学资源 (11)八、其它说明 (11)1.任课教师要求 (11)2.教学条件要求 (12)'..《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是建筑工程技术和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正确识读混凝土结构平法施工图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是工程造价专业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前的必修课。
它包括现浇混凝土结构平法施工图中的基础、柱、剪力墙、梁、板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平法,并正确理解和识读平法施工图,能够计算钢筋用量,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为学生将来作为一名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奠定良好的基础,毕业后尽快地适应施工图纸普遍应用平法的环境。
前导课程有《建筑构造》、《建筑制图》、《建筑力学与结构》、后续课程有《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组织》等。
2.课程任务《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旨在培养建筑行业的施工员、造价员、监理员岗位任职。
本门课程任务是让学生了解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熟悉各种结构构件的配筋构造以及构件内部结构,并掌握建筑工程结构构件配筋工程量计算方法,能够独立完成结构构件的钢筋算量工作,培养学生的图集查找能力、图纸识读能力、钢筋手工计算能力,形成对图纸的空间想象素养、吃苦耐劳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严谨的手工计算素质,提前适应设计、施工和监理部门普遍应用平法的环境。
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房建施工实战培训)

梁下部钢筋
锚固长度
为方便施工,凡框架梁的所有支座和非框架梁(不包括井字梁)的中间支座上部纵 筋的延伸长度 a0值在标准构造详图中统一取值为:第一排非通长筋及与跨中直径不 同的同长筋从柱(梁)边起延伸至 ln/3 位置;第二排非通长筋延伸至 ln/4 位置。 ln 的取值规定为:对于端支座,ln 为本跨的净跨值;对于中间支座,ln 为支座两 边较大一跨的净跨值。 悬挑梁(包括其它类型梁的悬挑部分)上部第一排纵筋延仲至梁端头并下弯,第二 排延伸至 3l/4 位置,l为自柱(梁)边算起的悬挑净长。当具体工程需将悬挑梁中 的部分上部筋从悬挑梁根部开始斜向弯下时,应由设计者另加注明。
抗震楼层框架梁纵向钢筋构造----端支座弯锚
梁纵向钢筋构造----端支座直锚
梁纵向钢筋构造----中间支座
梁纵向钢筋构造----中间支座
梁纵向钢筋构造----上部纵筋
配筋构造分析
配筋构造分析
梁上部贯通纵筋长度
上部贯通纵筋长度=(通 跨净长+两端支座锚固长 度+搭接长度*接头个数)
筏板或基础梁是柱、 墙的支座,柱是梁的 支座,梁是板的支座
支座问题其实 是力的传递路
径问题。
二、梁钢筋识图与算量
箍筋
梁钢筋
纵筋
其他钢筋
双肢箍 多肢箍 上部筋 下部筋 中部筋
附加筋 吊筋 拉筋
上部通长筋 支座负筋
架立筋
构造钢筋 受扭钢筋
梁平法图中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梁的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 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 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
2、当为梁侧面受扭纵向钢筋时,其搭接长度为 ll 或 llE(抗 震);其锚固长度 与方式同框架梁下部钢筋。
梁支座上部纵筋,该部位含通长筋在内的所有纵筋: 1. “/”分隔——当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2. “+”相联——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 联,注写时将角部纵筋写在前面。 3.缺省标注——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须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 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去 不注。 例 6Φ25 4/2, 2Φ25+2Φ22
《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教学大纲

《钢筋识图与算量》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地位与性质钢筋识图与算量是工程造价专业的基础课,正确识读混凝土结构平法施工图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是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前的必修课。
它包括现浇混凝土结构平法施工图中的柱、剪力墙、梁、板和板式楼梯五个部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平法,并正确理解和识读平法施工图,能够计算钢筋用量,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为学生将来作为一名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奠定良好的基础,毕业后尽快地适应施工图纸普遍应用平法的环境。
二、课程的任务与目的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平法,并正确理解和识读平法施工图,能够计算钢筋用量,适应设计、施工和监理部门普遍应用平法的环境。
(1)使学生具备较为系统的结构知识,为学习有关建筑结构施工方面的课程,以及毕业后从事工作打下基础。
(2)提高学生对规范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科学作风。
三、课程总体结构、教学环节和学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和要求第1章平法简介 1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能了解混凝土结构平法识图的基本理论,握本课程的性质和主要内容;指定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明确本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是本章的重点。
无明显难点。
一、平法定义二、平法的基本理论三、平法创建大事记四、平法的科学性第2章平法总则和通用构造 9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初步了解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的思路,理解平法施工图的制图规则和标准构造详图,了解平法的特点和实用效果,为进一步学习平法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1. 平法施工图总则;2. 平法施工图的通用构造。
教学难点:1. 平法施工图的通用构造。
第一节平法施工图总则0.5学时一、平法的设计依据二、平法的适用范围三、平法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和图纸顺序第二节混凝土结构的材料和结构体系0.5学时一、钢筋混凝土的材料二、适用最大高度和伸缩缝的最大间距第三节混凝土结构设计总说明1学时一、混凝土的基本内容二、结构设计总说明中与平法施工图密切相关的内容第四节基础结构或地下结构与上部结构的分界0.5学时第五节平法施工图的通用构造 4.5学时一、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二、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三、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四、纵向带肋钢筋的机械锚固构造五、纵向受拉钢筋的连接六、纵向钢筋非接触搭接构造七、纵向钢筋绑扎搭接横截面钢筋排布方式八、梁、柱和剪力墙纵向钢筋间距九、地下框架梁中间支座锚固和交叉构造习题2学时第三章柱平法施工图识读与钢筋算量 1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柱的分类,掌握柱配筋构造及相应的平法制图规则,为顺利识读混凝土结构柱平法施工图奠定基础。
《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课程标准

《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二、适用专业本课程标准适用与工程造价专业三、课程性质该课程为必修课,是本专业的基础课,是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
它在建筑结构方面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该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十分紧密;在本专业中起着引领的作用,举足轻重地位十分显要。
本课程其他工程技术、工程管理、监理类专业的课程标准参照此标准编制。
其先修课程有:《建筑工程制图》、《建筑CAD》、《建筑工程概论》、《建筑构造实训》、《建筑力学与结构》等。
四、教学目标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建筑工程、市政工程和房地产行业的工程技术、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工程监理、房地产等职业群体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本课程教学目标:是为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支撑,通过本课程教学内容的学习,让学生系统了解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核心业务工作任务及其协调关系,具备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核心业务岗位的操作能力和作业组织管理能力,并初步具备工程造价作业系统规划、设计能力。
(一)知识目标1.掌握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的相关基本概念、基本操作流程,了解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的特点。
2.了解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的基本结构和设计要点。
3.掌握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的基本方法。
4.熟悉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的基本要点。
(二)能力目标1.熟悉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的一般流程,并掌握相关技术,具备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作业组织能力,达到上岗即能操作的水平。
2.具备对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作业流程、设施布局、数据以及管理信息系统等进行简单设计与规划算量能力。
3.掌握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作业系统规划的基本方法及相关技术,初步具备钢筋设计与算量的基本能力。
4.能够应用和操作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管理信息系统。
平法识图钢筋工程量计算教案

灌注桩钢筋笼的钢筋
第22页/共129页
第23页/共129页
灌注桩钢筋笼的钢筋
一个标准灌注桩的钢筋笼的钢筋用量纵向主筋的计算:Φ12的比重:0.888kg/mΦ12的长度:20.0+0.5+2*42*0.012(搭接)=21.37mΦ12的总重量:=113.854kg 螺旋箍筋的计算主筋的保护层:40mm,所以箍筋的保护层:30mmΦ6的的比重:0.222kg/m螺旋箍筋的水平投影长度:2R=3.14*(0.5-0.03*2)=1.3815mΦ6的长度:
平台板厚在0.2米左右,马凳筋应≥Φ12,间隔0.8米交错布置,
马凳做法一横筋约1.2-1.5米,再焊上相应的三角支架,马凳的高度为扣去砼保护层,扣去相应的钢筋
第46页/共129页
第47页/共129页
板钢筋布置
第48页/共129页
第四节 平法识图与清单计价
现浇混凝土钢筋、预制构件钢筋、钢筋笼工程量,按设计图示钢筋长度乘以单位长度理论质量,以t计算。 现浇构件中固定位置的支撑钢筋、双层钢筋用的“铁马”、伸出构件的锚固钢筋、预制构件的吊钩等,应并入钢筋工程量内。
第9页/共129页
锚固:为了使钢筋不被拔出就必须有一定的埋入长度使得钢筋能通过粘结应力把拉拔传递给砼,此埋入长度即为锚固。最小锚固长度:La;抗震锚固长度:Lae [Lae ≈ 35d]
第10页/共129页
第11页/共129页
弯钩:为了保证可靠粘结与锚固光圆钢末端做成的弯钩,有90、135、 180 度。 弯曲调整值:钢筋弯曲时外侧伸长,内侧缩短,轴线长度不变。因弯曲处形成圆弧而量尺寸又是延直线外,量外包尺寸,因此弯曲钢筋的量度尺寸大于下料尺寸,两者之间的差值叫弯曲调整值。算量按钢筋外皮计算长度和重量,施工现场下料时,钢筋按中轴线长度计算长度和重量。
《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课程标准(高职)

《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课程标准一、课程说明课程名称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标准简称平法钢筋适用专业工程造价修读学期第三学期制订时间2018.8 课程代码1332030 课程学时64 课程学分4课程类型 B 类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先修课程建筑工程制图、建筑CAD、建筑施工技术后续课程工程造价软件、工程量清单计价对应职业资格证或内容合作开发企业执笔人合作者审核人制(修)定日2018.8期注:1.课程类型(单一选项):A类(纯理论课)/B类(理论+实践)/C类(纯实践课)2.课程性质(单一选项):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3.课程类别(单一选项):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4.合作者:须是行业企业人员,如果没有,则填无二、课程定位《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是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核心技能课程。
工程造价专业主要的就业岗位造价员,对结构施工图的识读与相应钢筋工程量的计算有着非常重要的要求。
建筑工程土建项目从工程准备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均需要平法施工图的识读和钢筋工程量的计算,掌握混凝土结构平法施工图识读与钢筋工程量计算是工程造价专业从事职业工作必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平法结构施工图识读与钢筋工程量计算具有实践性强、专业性强、责任重大等特点,对学生的前修课程《建筑制图》、《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力学与结构》(选修)等基础课程要求较高,对后续课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造价软件》等影响较大,因此对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素质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本课程通过以实际平法施工图为对象、以实际造价工作软件为工具、以实际工作流程为教学步骤的方式,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方法,在做中学、学中做,培养学生正确识读常见平法结构施工图、正确计算有关钢筋工程量的能力,提高搜索与查阅专业资料、正确选用图集和构件的能力,通过强化对量改错、提高认真负责、求真务实能力。
172三、设计思路根据造价行业现状,无论是从事招标工程量清单的编制、综合单价或总价承包合同的投标报价、还是工程结算及其审计、施工全过程造价控制,核心能力无非是又快又准,没有速度和正确率,就不能适应现在高强度的竞争。
钢筋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

41
3.1.3 钢筋计算-1层柱子主筋长度
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非连 接区Hn/6+max(Hn/6,hc,500)+ 搭接长度LlE
42
3.1.3 钢筋计算-中间层柱子主筋长度
纵筋长度=中间层层高-当前层 非连接区+(当前层+1)非连接 区+搭接长度LlE 非连接区=max(1/6Hn、500、 Hc)
47
3.1.3-柱箍筋加密区
注: 1、除具体工程设计标注有箍筋全 高加密的柱外,柱箍筋加密区应按本 图所示。 2、当柱采用搭接连接时,搭接区范围 内箍筋需加密。 3、当柱在某楼层各向均无梁连接时, 计算箍筋加密范围采用Hn按该跃层柱 的总净高取用。
1、底层柱根加密区长度为Hn/3,其余 柱加密区长度为max{柱长边尺寸 ,Hn/6,500}。 2、每层柱加密范围为:柱上部、下部 加密区,梁高范围,纵筋搭接范围。
所受的力传递给混凝土所需的长度,承载上部所受的荷载 。
29
柱基础插筋长度计算
❖ 小结
❖ 当基础高度〈 锚固长度: ❖ 柱基础插筋长度=15d+(基础高度-基础底筋直径-50-保护层)+Hn/3 ❖ 当基础高度 〉锚固长度:
柱基础插筋长度=max(150,6d) +(基础高度-基础底筋直径-50-保护层 )+Hn/3 ❖ Hn=层高-梁高 ❖ d =插筋直径
钢筋工程(算量与计价)
课 程内容
1
钢筋工程概述
2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
3
平法介绍与钢筋算量
4
定额应用
钢筋平法识图及算量入门

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 ﻫ三、尾跨钢筋计算 ﻫ类似首跨钢筋计算 ﻫ
四、悬臂跨钢筋计算 ﻫ1、主筋 ﻫ 软件配合03G101-1,在软件中主要有六种形式的悬臂钢筋,如下图所示 ﻫ
ﻫﻫ7、吊筋 ﻫ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
≤800mm 夹角=45° ﻫ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
1、中间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
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 ﻫ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 ﻫ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
2、端支座负筋 ﻫ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ﻫ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ﻫ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ﻫ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ﻫ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 ﻫ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ﻫ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识图与算量》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地位与性质
钢筋识图与算量是工程造价专业的基础课,正确识读混凝土结构平法施工图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是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前的必修课。
它包括现浇混凝土结构平法施工图中的柱、剪力墙、梁、板和板式楼梯五个部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平法,并正确理解和识读平法施工图,能够计算钢筋用量,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为学生将来作为一名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奠定良好的基础,毕业后尽快地适应施工图纸普遍应用平法的环境。
二、课程的任务与目的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平法,并正确理解和识读平法施工图,能够计算钢筋用量,适应设计、施工和监理部门普遍应用平法的环境。
(1)使学生具备较为系统的结构知识,为学习有关建筑结构施工方面的课程,以及毕业后从事工作打下基础。
(2)提高学生对规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科学作风。
三、课程总体结构、教学环节和学时分配
四、教学容和要求
第1章平法简介1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能了解混凝土结构平法识图的基本理论,握本课程的性质和主要容;指定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明确本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本章的重点。
无明显难点。
一、平法定义
二、平法的基本理论
三、平法创建大事记
四、平法的科学性
第2章平法总则和通用构造9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初步了解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的思路,理解平法施工图的制图规则和标准构造详图,了解平法的特点和实用效果,为进一步学习平法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
1. 平法施工图总则;
2. 平法施工图的通用构造。
教学难点:
1. 平法施工图的通用构造。
第一节平法施工图总则0.5学时
一、平法的设计依据
二、平法的适用围
三、平法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和图纸顺序
第二节混凝土结构的材料和结构体系0.5学时
一、钢筋混凝土的材料
二、适用最大高度和伸缩缝的最大间距
第三节混凝土结构设计总说明1学时
一、混凝土的基本容
二、结构设计总说明中与平法施工图密切相关的容
第四节基础结构或地下结构与上部结构的分界0.5学时第五节平法施工图的通用构造 4.5学时
一、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
二、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
三、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
四、纵向带肋钢筋的机械锚固构造
五、纵向受拉钢筋的连接
六、纵向钢筋非接触搭接构造
七、纵向钢筋绑扎搭接横截面钢筋排布方式
八、梁、柱和剪力墙纵向钢筋间距
九、地下框架梁中间支座锚固和交叉构造
习题2学时
第三章柱平法施工图识读与钢筋算量1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柱的分类,掌握柱配筋构造及相应的平法制图规则,为顺利识读混凝土结构柱平法施工图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
1. 纵筋的连接方式和构造;
2. 柱箍筋设置。
教学难点:
1. 纵筋的连接方式和构造。
第一节平法柱施工图概述2学时
一、传统柱施工图表示方式
二、平法柱施工图表示方式
第二节平法柱的编号和几何尺寸2学时
一、平法柱的编号
二、平法柱截面的几何尺寸表达
第三节平法柱的标准配筋构造2学时
一、框架柱的纵向钢筋
二、抗震框架柱的箍筋
第四节柱平法施工图的两种注写方式2学时
一、柱平法施工图的列表注写方式
二、柱平法施工图的截面注写方式
实际工程图纸(柱平法施工图)钢筋算量识读4学时
第四章剪力墙平法施工图识读与钢筋算量10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能够掌握剪力墙的分类、配筋构造及平法制图规则的含义。
掌握剪力墙身水平和竖向钢筋构造,以及各种约束边缘构件的构造,为顺利识读混凝土剪力墙平法施工图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
1. 剪力墙身水平和竖向钢筋构造;
2. 各种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的构造。
教学难点:
扶壁柱、非边缘暗柱配筋构造
第一节平法剪力墙的编号和截面尺寸2学时
一、剪力墙柱编号和截面尺寸
二、剪力墙身编号及厚度
三、剪力墙墙梁编号
四、剪力墙洞口和壁龛的编号
第二节平法剪力墙的标准配筋构造2学时
一、剪力墙身的配筋构造
二、剪力墙柱的配筋构造
三、剪力墙梁的配筋构造
第三节剪力墙平法施工图的两种注写方式2学时
一、剪力墙平法施工图的组成和注写方式
二、剪力墙平法施工图的截面注写方式
三、剪力墙平法施工图的列表注写方式
实际工程图纸(剪力墙平法施工图)钢筋算量识读4学时
第五章梁平法施工图识读与钢筋算量10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能够掌握梁的分类、配筋构造及平法制图规则的含义。
掌握纵筋连接的构造、梁箍筋加密区的围。
为顺利识读混凝土结构梁平法施工图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
1.梁的分类、配筋构造
2.箍筋的复合方式、加密区的围
3. 纵筋连接的构造。
教学难点:
纵筋连接的构造
第一节平法梁施工图概述2学时
一、传统梁施工图的表示方式
二、平法梁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第二节平法梁的编号和截面尺寸2学时
一、平法梁的编号
二、平法梁的截面尺寸表达
第三节平法梁的标准配筋构造1学时
一、梁上部和下部的纵筋的构造
二、梁的箍筋构造
第四节梁平法施工图的两种注写方式1学时
一、梁平法施工图的平面注写方式
二、梁平法施工图的截面注写方式
实际工程图纸(梁平法施工图)钢筋算量识读4学时
第六章板平法施工图识读1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能够掌握现浇楼面和屋面板的分类、配筋构造及平法制图规则的含义。
掌握板平法施工图的平面注写方式,为顺利识读混凝土结构板平法施工图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
1.板平法施工图的平面注写方式
2. 现浇楼面和屋面板的分类、配筋构造
教学难点:
现浇楼面和屋面板的配筋构造
第一节平法板施工图概述1学时
一、传统楼板施工图的表示方式
二、楼盖板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第二节平法楼盖板的编号和厚度1学时
一、有梁楼盖板的编号和厚度
二、无梁楼盖板的编号和厚度
第三节楼盖板平法标准配筋构造2学时
一、传统有梁楼盖板结构施工图表示方式
二、有梁楼盖板平法标准配筋构造
三、无梁楼盖板平法标准配筋构造
第四节楼盖板平法施工图的两种注写方式2学时
一、有梁楼盖板平法施工图的注写方式
二、无梁楼盖板平法施工图的注写方式
第五节与楼板相关构造的引注及配筋1学时
第六节板施工钢筋排布规则和构造1学时
实际工程图纸(楼板平法施工图)识读4学时
第七章板式楼梯平法施工图识读与钢筋算量10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能够掌握板式楼梯的分类、配筋构造及平法制图规则的含义。
熟悉AT、BT型楼梯的平面注写容与配筋构造,为顺利识读混凝土板式楼梯平法施工图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
1. 板式楼梯的分类、配筋构造及平法制图规则的含义;
2. AT、BT型楼梯的平面注写容与配筋构造。
教学难点:
板式楼梯的配筋构造
第一节板式楼梯的平法分类1学时
一、板式楼梯和梁板式楼梯简介
二、板式楼梯的平法分类
第二节板式楼梯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1学时
一、楼梯平面布置图
二、楼梯平面注写方式
第三节AT型楼梯平面注写和标准配筋构造2学时
一、AT型楼梯平面注写
二、AT型楼梯标准配筋构造
第四节BT型楼梯平面注写和标准配筋构造1学时
一、BT型楼梯平面注写
二、BT型楼梯标准配筋构造
第五节其他类型楼梯平面注写和标准配筋构造1学时
实际工程图纸(楼梯平法施工图)钢筋算量识读4学时
五、教学建议
1、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应用平法进行识图的能力,理论方法一定要讲透彻,使学生深刻理解平法符号的含义,掌握不同结构构件的平法表示方法。
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对实际工程图纸的识读训练,提高识图的效率和准确率。
2、考核办法:本课程采取笔试和实践考核的综合考核方式。
六、使用说明
本课程采用教材为《11G101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理工大学治超编著
本课程参考资料:
. . . .
1. 《建筑识图与构造》中国建筑工业主编:研
2. 《建筑制图与识图》化学工业主编:寇方洲
编写人:闻玉辉
教研室主任:(签字)
系(部)主任:(签字)
编写日期:2018年3月1日
执行日期:2018年3月1日
. 资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