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第六单元 练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检测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症.结(zhēng)涸.辙(hé)揠.苗助长(yà)B.猗.郁(yī) 几绺.(lǚ) 生机盎.然(yàng)C.瞥.见(piē) 脉.络(mò) 纷至沓.来(tà)D.蕈.菌(xùn) 酿.酒(liàng) 明眸.善睐(móu)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jū()躬别出xīn()裁取dì() 纷至tà()来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①青蒿素对鼠疟、猴疟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屠呦呦的这一重大发现,每年在全世界________了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

②“十三五”规划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是创新,即不断推进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的创新,让创新________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

③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进而涵养和凝聚共图民族振兴的伟大精神力量,这是________优秀传统文化的本意所在。

A.挽救贯串传扬B.拯救贯串传扬C.拯救贯穿弘扬 D.挽救贯穿弘扬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这篇文章未必有什么值得大家反复推敲的微言大义....。

B.运动会上,他借来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C.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国内二战题材图书的出版和销售络绎不绝....。

D.月色朦胧的夜晚,同学们聚在一起开篝火晚会,大家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春天的江南是美丽的:风很柔和,空气很清新,太阳很温暖。

B.“很好,很好,”他说,“但这还不够,接着观察。

”C.《记钱锺书与〈围城〉》给我们详尽地介绍了《围城》这部脍炙人口的作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D.“点秋江白鹭沙鸥”,就画出了秋水的这份明澈。

2020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2020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时间:120分钟分数: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A.银锭.(dìnɡ) 逞.办(chěnɡ)迸.射(bèng) 唯.唯连声(wéi)B.会.稽(kuài) 麈.尾(zhǔ) 勾.当(ɡòu) 强聒.不舍(guō)C.怨怅.(chànɡ) 银箸.(zhù) 窥.望(kuī) 箪.食壶浆(dān)D.戗.金(qiànɡ) 行.货(hánɡ) 喧.嚷(xuān) 顿开茅塞.(sāi)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威慑吹嘘尴尬面面厮觑B.砒霜溺爱嗔怒不省人事C.拜谒倒坍陨落芳草凄凄D.愧赧亵渎惬意如雷贯耳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春天带来的温暖,在人身上;志愿者带来的温暖,在人心里。

志愿者们的故事,他们因为不同的走上了志愿者之路,又在各自的路上着志愿者精神的种子,在他们眼里,做一个志愿者不仅时尚,而且。

A.不胜枚举理由传播高尚B.比肩接踵理由播撒伟大C.不胜枚举缘由播撒高尚D.比肩接踵缘由传播伟大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B.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们,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对大脑感知领域进行研究。

C.这次大型海上编队驶入印度洋,让中国海军从近海走向远海的愿望成为现实。

D.今年5月,德国的52名文化使者从汉堡出发,开始了横跨欧亚大陆之旅。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①这些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汰与筛选,其中有着最伟大的思想、最丰富的内容、最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巅峰。

②一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

③阅读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

2020-2022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水浒传》练习题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2020-2022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水浒传》练习题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2020-2022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水浒传》练习题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水浒传》名著阅读专题一、名著阅读一《水浒传》(7分)1.以下《水浒传》英雄人物不是终老于杭州六和寺的是()(3分)【A】武松【B】杨志【C】智深林【D】林冲【答案】B2.下面是板报设计小组的讨论记录,请你补全对话。

(10分)小琳:“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这些被鲁迅视为“中国的脊梁”的人,正是具有自强不息精神的人。

轩轩:南宋词人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马作的卢飞快”运用典故,表达诗人渴望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

小红:施耐庵的小说《水浒传》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以晁盖为代表的一百零八将,被逼无奈走上反抗道路,这正是自强不息的精神体现。

小明:你们的思路开阔,但①(小琳/轩轩/小红)的发言有问题。

(3分)小辉:我认为《儒林外史》中的马二先生、匡超人执着于科举考试,也是自强不息的人。

小明:小辉说得不对,②(马二先生/匡超人)不是一个自强不息的人。

因为③(4分)小琳:寒窗苦读数十载,却走偏了路。

假如我遇到了匡超人,我会用④(填字母)这句话去敦促他改变。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B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C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因为⑤。

(3分)答案:2.(10分)①小红(3分)②③示例一:马二先生不是一个自强不息的人。

因为他沉溺科举,宣传举业,甚至给匡超人说文章举业比侍奉父母还重要,不把读书而是把当官看作人生唯一的价值,这不是高远的志向。

他是一个被科举制度毒害丧失自我的人。

示例二:匡超人不是一个自强不息的人。

匡超人从一个好学上进的青年沦落成为一个替考、写假文书、隐瞒自己的婚宴状况娶老师的女儿,诋毁自己的老师,虚伪无情、不知羞耻、人格沦丧的人,完全不吻合自强不息的内涵。

(共4分。

能结合具体内容分析3分,对人物形象进行判断1分)⑤示例一:假如遇到匡超人,我会用A句敦促他改变。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水浒传》练习题精选(word版,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水浒传》练习题精选(word版,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水浒传》练习题精选1. 名著阅读《水浒传》中,梁山泊的英雄上梁山的原因各有不同,有的是为了“义”而上梁山,有的是被“逼”上梁山,有的是被用“计”招上梁山。

请写出《水浒传》中被用“计”招上梁山的一个形象及其上梁山的情节。

2. 《水浒传》中有108位好汉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人人都有一个特征鲜明的外号。

(1)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________,也被称为“赛诸葛”。

他与一伙好汉在“黄冈泥上巧施功”,干了一件大事是________。

(2)请写出一个《水浒传》中你最熟悉的故事。

________(3)请写出《水浒传》中你喜欢的一位好汉的外号,并说出此外号表现出的人物特征。

3.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按要求答题。

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节选自《水浒传》第三回)(1)《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长篇白话小说一般采取单线结构,善于设置误会、悬念,采用全知全能的视角,这些都需要我们在阅读时________。

(2)请结合上面选文情节,将《水浒传》第三回的回目补充完整。

第三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________。

李逵头脑简单,直爽率真,与他不同的是,鲁智深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水浒传》中人物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A.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形象,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智多星吴用,行者武松等。

B.水浒传凸显一个义字,宋江、晁盖、柴进、鲁达,在江湖上享有崇高威望,仗义疏财是重要的原因。

梁山好汉团结聚义,众志成城是梁山大业的重要基础。

C.水浒传采用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前四十回讲述单个英雄的故事,逐步发展到水泊梁山大聚义。

D.林冲受高衙内迫害,刺配沧州,上梁山后火并王伦,是富有血性,敢闯敢冲的英雄形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6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6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单元目标检测(六)班级姓名学号得分一、积累与运用(40分)1.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少.时(shào)陈胜王.(wàng)宁.有种乎(níng)为天下唱.(chàng)B.跣.(xiǎn)唐雎.(jū)以头抢.地(qiǎng)天下缟.素(gǎo)C.诣.(yì)度.德量力(duï)帝室之胄.(zhîu)又间.令吴广(jiàn)D.崩殂.(zǔ)以遗.陛下(yí)咨诹.善道(zhōu)妄自菲.薄(feǐ)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B.藉第令勿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C.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一驱弛。

D.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生于外者。

3.指出下列加点词古今义。

(4分)(1)抑.亦人谋也古义:今义:(2)遂用猖蹶..古义:今义:(3)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今义:(4)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今义: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出师表》,作者诸葛亮,这是一篇传诵千古的表文,陆游慨叹诸葛亮未完成统一大业就先死——“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B.《陈涉世家》作者司马迁,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后人把这本书称作《史记》。

C.《隆中对》作者陈寿,西晋史学家,字承祚,东汉人。

D.《唐雎不辱使命》表现了唐雎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尊自强的布衣精神。

5.对下列的诗词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A.《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题为“壮词”,的确是名副其实的,壮就壮在词中抗金部队的壮盛军容、豪迈意志;壮就壮在道出了词人的一颗壮心。

B.《渔家傲·秋思》这首词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C.《望江南》表现了一位因心爱的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基础知识专项训练(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基础知识专项训练(含答案)

第六单元21智取生辰纲文学常识作者档案作者,施耐庵,朝代,元末明初,称谓,小说家代表作品,《水浒传》。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章回体长篇白话小说。

它讲述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将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塑造了起义英雄群像。

重点字词句生难字虞.候( ) 嗔.( ) 恁.地( ) 怨怅.( ) 兀.的( ) 逞.办( ) 朴.刀( ) 窥.望( ) 面面厮觑.( ) 聒.噪( ) 剜.口割舌( ) 多音字朴⎩⎪⎨⎪⎧pò( )pǔ( )pō( )Piáo ( )拗⎩⎪⎨⎪⎧niù( )ào ( )ǎo ( )形近字 ⎩⎪⎨⎪⎧塌( )死心塌地榻( )卧榻 ⎩⎪⎨⎪⎧怅( )怨怅伥( )为虎作伥 ⎩⎪⎨⎪⎧喏( )喏喏连声诺( )诺言偌( )偌大重点词【干系】【恁地】【怨怅】【逞办】【聒噪】【面面厮觑】【死心塌地】【喏喏连声】【勾当】【劈手】精彩句1.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虽是晴明得好,只是酷热难行。

【赏析】此句为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酷热难行”为故事情节的发展提供了背景。

天热成了矛盾冲突发生、发展、激化及至解决的一个客观原因,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还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2.一个客人把钱还他,一个客人便去揭开桶盖,兜了一瓢,拿上便吃。

那汉去夺时,这客人手拿半瓢酒,望松林里便走,那汉赶将去。

只见这边一个客人从松林里走将出来,手里拿一个瓢,便来桶里舀了一瓢酒。

那汉看见,抢来劈手夺住,望桶里一倾,便盖了桶盖,将瓢望地下一丢,口里说道:“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头识脸的,也这般啰唣。

”【赏析】这几句话连用“还”“揭”“兜”“拿”“吃”“夺”“走”“抢”“倾”“盖”“丢”等动词,动作连贯紧凑,活灵活现地刻画出“客人”与“酒汉”买卖纠纷的过程。

这是智取生辰纲的关键。

22范进中举文学常识作者档案作者,吴敬梓,字,敏轩,朝代,清代,生卒年,1701—1754代表作品,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综合测试(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朴.刀(pō) 嗔.怒(zhēn) 恁.地(nèn) 兀的.(dì)B.聒.噪(ɡuō) 怨怅.(chànɡ) 勾.当(ɡòu) 喏.喏(nuò)C.相.公(xiànɡ) 带挈.(qiè) 报帖.(tiě) 星宿.(xiǔ)D.桑梓.(zǐ) 愧赧.(nǎn) 岔.气(chà) 撮.起(cuō)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筵席失礼傲慢箪食壶浆B.计较分晓逞能不醒人事C.作揖促狭伦巾思贤如渴D.避讳调停疏懒今世奇才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唐僧看见了,不由分说....地念起了紧箍咒,痛得悟空哇哇直叫。

B.这些牲畜对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并不感到惊慌,有时还站在离我们几十步远的地方面面相觑....。

C.他的大名在音乐界早已如雷贯耳....,爱乐者几乎无人不晓。

D.听了王老师的讲解,我顿开茅塞....,完全领会了这篇文章的意思。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生物学家通过对舌苔上味蕾的研究,终于回答清楚了我们吃有些食物时为什么会觉得食物味道鲜美。

B.在克服大风沙、强干旱、大温差等不利条件之后,沙生芦苇、沙生柽柳、河西菊、沙拐枣、甘草、骆驼刺等植物在西北大沙漠地带顽强地生存了下来。

C.出汗是很高效的散热方式,每蒸发1克水就可带走2.43千焦的热量。

但是并不是汗流出来就一定能马上蒸发掉,它能否有效地蒸发,取决于周围空气的湿度。

D.浏览新闻是人们目前通过移动终端主要进行的活动,因此,各大门户网站纷纷推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新闻客户端。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这些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汰与筛选,其中有着最伟大的思想、最丰富的内容、最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巅峰。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2)[活动二:知回报]下面的调查统计图反映了什么情况?请简要概括。
(3)[活动三:表期盼]下面是同学改写 《送别》,根据活动内容补全诗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பைடு நூலகம்,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送别》
风轻轻,柳依依,今宵诉别离;
经年此去杳无音,。
示例二:(对父母)那温柔慈爱的目光,那奔波劳碌的身影,那饱含感情的叮嘱,让我永远难忘。谢谢您!
(2)近三年,初中毕业生在假期休闲娱乐和读书学习的人数相对稳定,参与公益活动的人数明显增加。
(3)示例一:何日再相逢 再话青春梦
示例二:莫要忘初心 愿君似春风
【解析】
【详解】这是一道综合性学习试题。(1)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作答时,一定要注意说话对象的身份,围绕感恩去表述。可以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写出对方对自己的帮助。(2)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对图表的认识。首先要读懂图表所表述的内容,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抓住问题的关键来作答。说明图表反映的问题时,既要横向比较也要纵向比较。结合图表的标题以及柱状图可以发现,近三年初中毕业生在假期休闲娱乐和读书学习的人数是比较稳定的,没有较大的浮动;而从2013—2015年,参加公益活动的人数呈上升趋势,并且幅度很大。(3)此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仿句一定要与例句格式相同,主题相关,本题还要注意与上下句的联系。第一空处应该围绕“期盼重逢”来回答,第二空处应该围绕“重逢时的感受”或“美好的祝愿”来回答。
B. “笼罩了一切”中的“笼罩”一词,在这里用得十分准确、形象,它生动地描绘了这种论调像毒雾一样禁锢着人们的头脑,并蔓延到各个领域。
C.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中的“中国人”指的是那些“埋头苦干的人”“舍身求法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桑梓.(zǐ) 侥.幸(jiǎo) 星宿.(xiù) 愧赧.(nǎn)
B.聒噪(guō) 怨怅.(chàng) 蓼.溆(liǎo) 歇.息(xiē)
C.报帖.(tiè) 纶.巾(guān) 行.货(háng) 着.意(zháo)
D.存恤.(xù) 恁.地(nèn) 逞.能(chěng) 勾.当(gòu)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回到家,她就迫不及待地急着想去洗个脸。

B.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我们一定要认真调查,仔细研究,切不可掉以轻心。

C.多读多写是正确提高写作水平的途径。

D.这次事件发生的原因是我们没有关注细节造成的。

3.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泥泞的山路留下了一些零散的脚印,警察重蹈覆辙
....,想要找到犯罪人的行踪。

B.在专制制度下,社会缺乏公平与正义,媚上欺下
....的官吏横行霸道,老百姓敢怒不敢言。

C.当今世界,局部战争接连不断。

这些战争无论打着什么旗号,受害的是无辜的黎民百姓
....。

D.王爷爷在弥留之际
....还念叨着儿子的名字。

4.下面五个句子被打乱了,结合上文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人生是一场苦旅,需要我们跋涉,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①这样的朋友,谁都会有,他们来过、又去过,也曾替换过
②贴心的朋友能分享你的喜悦与秘密,也能分担你的哀愁与难题
③随着时光的流逝,他们会像石子一样,慢慢地沉入记忆的长河
④回忆往昔,那时你才会领悟“人生离不开友谊,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谊不容易”
⑤在你痛楚的时候,陪你一起静静地流泪
A.②⑤①③④B.④②⑤①③C.①②④⑤③D.②⑤①④③
5.对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中人物和情节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林黛玉因晴雯不开门一事错怪宝玉,心中怨气无处发泄。

次日,又看到花落,勾起伤春愁思,就把残花落瓣掩埋起来,一首《葬花吟》道尽了她内心的酸楚。

(《红楼梦》) B.孙悟空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大闹五庄观、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斗法车迟国、三调芭蕉扇等,体现了他随机应变的超凡智慧、爱憎分明的处事原则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

(西游记》)
C.鲁智深是一个豪侠义士,他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夜走蜈蚣岭,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水浒传》)
D.赵云是刘备手下有勇有谋的大将,他曾两次救阿斗,一次是长坂坡单骑救阿斗,另一次是孙夫人要带年幼的阿斗回东吴,赵云截江夺阿斗,为刘氏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

(《三国演义》)
二、诗歌鉴赏
6.古诗阅读
行香子·树绕村庄
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倚东风,豪兴徜徉。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
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

飏青旗,流水桥旁。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正莺儿啼,燕儿舞,
蝶儿忙。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词描绘春天的田园风光,朴质自然的村野春光随词人轻松的脚步得到展现。

写景抒情朴质自然,意兴盎然,洋溢着一种由衷的快意和舒畅。

B.上片先从整个村庄起笔,一笔勾勒其轮廓,平凡而优美。

“绕”字与“满”字显现春意之浓,是春到农村的标志景象,也为下面抒写烂漫春光做了铺垫。

C.下片“远远围墙”四句,词人的视野由远及近。

写围墙、茅堂、青旗、流水、小桥、莺儿等景物,动静相生,风光如画,而又富含诗韵,引人遐想。

D.全词写景状物,围绕词人游春足迹次第展开,移步换景,不慌不忙而意趣自出,使人身如其境。

语言通俗、生动、朴素、清新。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一)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