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小学二年级数学“时间+长度+符号”知识大全
小学数学对于时间、长度的知识点大全

小学数学对于时间的知识点1、1时=(60)分2、钟面上有(12)个数;这些数把钟面分成了(12)个相等的大格;每个大格又分成了(5)个相等的小格;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
3、钟面上有(2)根针;短粗一点的针叫(时)针;细长一点的针叫(分)针。
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时针走1大格是(1)时。
分针从12走到6;走了(30)分;时针从12走到6;走了(6)小时;时针从12开始绕了一圈;又走回了12;走了(12)时。
4、(30)分也可以说成半小时;(15)分也可以说成一刻钟。
如8时30分是8时半;9时15分是9时一刻。
5、(3或9)时整;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成直角。
时间单位关系一、年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一周所用的时间叫做一年。
二、平年规定1平年是365天。
三、闰年通常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四、季度一年有4个季度;一、二、三月是第一季度;四、五、六月是第二季度;七、八、九月是第三季度;十、十一、十二月是第四季度。
五、月一年有12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是31天;二、四、六、九、十一月是30天;平年的二月是28天;闰年的二月是29天。
六、旬一个月分成上旬、中旬、下旬;1日到10日是上旬;11日至20日是中旬;21日至月底是下旬。
七、时分秒1日(天)=24小时;1小时=60分;1分=60秒。
八、24时计时法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叫做24时计时法。
从夜里12时开始是0时;接下去是1时、2时……直到中午12时;再接下去就是下午的13时、14时……再到夜里24时(也就是第二天的0时)。
小学数学对于长度的知识点从刻度“6”到刻度“9”之间是3厘米(9-6=3);还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数出物体的长度。
(算;数)4、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5、画线段的方法: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长度是几就画到几。
(找点画线;有时还要先算出长度再画线。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时间笔记

认识时间一、时间的概念时间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时间来安排生活和工作。
时间可以用来衡量事件发生的顺序和持续的长短,它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但却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时间的单位1. 时间的基本单位时间有很多的单位,最基本的单位是“秒”。
一分钟有60秒,一小时有60分钟,一天有24小时,一周有7天,一个月有30或31天,一年有365天。
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时间单位。
2.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时间单位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时间单位有:秒、分钟、小时、天、周、月、季节和年。
这些时间单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需要用它们来安排和记录生活中的各种事件。
三、认识钟表1. 时钟的概念时钟是一种用来显示时间的仪器,它通常有时针、分针和秒针。
时钟可以帮助我们清晰地了解当前的时间,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 时钟的读法时钟有两种读法,一种是数字读法,一种是指针读法。
数字读法就是直接读出时钟上所指的数字,指针读法则是根据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来推算时间。
当时针指向12,分针指向6时,就是12点半。
四、认识日历1. 日历的概念日历是一种用来记录日期的工具,它通常包括一年中所有的日期,以及一些重要的节假日和纪念日。
日历可以帮助我们清晰地了解日期,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 日历的结构日历通常由月份、星期和日期组成。
每个月有不同的天数,而星期则是一周中的某一天。
日期则是用来标记具体的某一天。
五、时间的运用时间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需要用时间来安排和记录生活中的各种事件。
我们需要用时间来安排上课时间、睡觉时间和吃饭时间;我们也需要用时间来记录生日、节假日和纪念日。
认识时间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只有认识了时间,我们才能更好地安排和记录生活中的各种事件。
六、总结时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我们需要用时间来安排和记录生活中的各种事件。
小学二年级必须掌握的“时间+长度+符号”大全

1、1时=(60)分2、钟面上有(12)个数,这些数把钟面分成了(12)个相等的大格,每个大格又分成了(5)个相等的小格,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3、钟面上有(2)根针,短粗一点的针叫(时)针,细长一点的针叫(分)针.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时针走1大格是(1)时.分针从12走到6,走了(30)分;时针从12走到6,走了(6)小时;时针从12开始绕了一圈,又走回了12,走了(12)时.4、(30)分也可以说成半小时,(15)分也可以说成一刻钟.如8时30分是8时半,9时15分是9时一刻.5、(3或9)时整,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成直角.时间单位关系一、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一周所用的时间叫做一年.二、平年规定1平年是365天.三、闰年通常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四、季度一年有4个季度,一、二、三月是第一季度,四、五、六月是第二季度,七、八、九月是第三季度,十、十一、十二月是第四季度.五、月一年有12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是31天,二、四、六、九、十一月是30天,平年的二月是28天,闰年的二月是29天.六、旬一个月分成上旬、中旬、下旬,1日到10日是上旬,11日至20日是中旬,21日至月底是下旬.七、时分秒1日(天)=24小时,1小时=60分,1分=60秒.八、24时计时法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叫做24时计时法.从夜里12时开始是0时,接下去是1时、2时……直到中午12时,再接下去就是下午的13时、14时……再到夜里24时(也就是第二天的0时).小学数学对于长度的知识点1、尺子是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食指的宽度约有1厘米,伸开双臂大约1米.1米=100厘米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3、测量物体长度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物体长度=较大数-较小数,例如:从刻度“0”到刻度“6”之间是6厘米(6-0=6),从刻度“6”到刻度“9”之间是3厘米(9-6=3);还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数出物体的长度.(算,数)4、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5、画线段的方法: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长度是几就画到几.(找点画线;有时还要先算出长度再画线.如画一条比6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6、角有1个顶点,2条直边.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钝角比锐角大.锐角<直角<钝角(钝角>直角>锐角).7、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直角要标出直角符号(也叫垂足符号).8、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个角,4个都是直角.9、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10、每一个三角板上都有3个角,其中有1个是直角,另外2个是锐角.11、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作角.)常用的长度单位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除了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其余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1km=1000m1m=10dm=100cm1dm= 10cm1cm=10mm小学数学对于符号的认识运算符号:×(乘法)÷(除法)±(加减法)S (面积)C (周长)V(体积)h(高)d(直径)r(半径)⊥(垂直)∠(角度和斜度)≠(不等于)≤(小于等于)≥(大于等于)。
小学二年级数学“时间+长度+符号”知识大全

小学二年级数学“时间+长度+符号”知识大全小学数学对于时间的知识点1.1时=(60)分2.钟面上有(12)个数,这些数把钟面分成了(12)个相等的大格,每个大格又分成了(5)个相等的小格,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
3.钟面上有(2)根针,短粗一点的针叫(时)针,细长一点的针叫(分)针。
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时针走1大格是(1)时。
分针从12走到6,走了(30)分;时针从12走到6,走了(6)小时;时针从12开始绕了一圈,又走回了12,走了(12)时。
4.(30)分也可以说成半小时,(15)分也可以说成一刻钟。
如8时30分是8时半,9时15分是9时一刻。
5.(3或9)时整,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成直角。
时间单位关系1.年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一周所用的时间叫做一年。
2.平年规定1平年是365天。
3.闰年通常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4.季度一年有4个季度,一、二、三月是第一季度,四、五、六月是第二季度,七、八、九月是第三季度,十、十一、十二月是第四季度。
5.月一年有12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是31天,二、四、六、九、十一月是30天,平年的二月是28天,闰年的二月是29天。
6.旬一个月分成上旬、旬、下旬,1日到10日是上旬,11日至20日是旬,21日至月底是下旬。
7.时分秒1日(天)=24小时,1小时=60分,1分=60秒。
8.24时计时法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叫做24时计时法。
从夜里12时开始是0时,接下去是1时、2时……直到午12时,再接下去就是下午的13时、14时……再到夜里24时(也就是第二天的0时)。
小学数学对于长度的知识点1.尺子是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
食指的宽度约有1厘米,伸开双臂大约1米。
1米=100厘米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小学数学应用到的单位符号及换算关系

小学数学应用到的单位符号及换算关系
长度单位换算
1、长度单位及符号: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2、换算关系: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
平方米(㎡)平方分米(d㎡)平方厘米(c㎡)平方毫米(m㎡)平方千米(k㎡)公顷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体积:立方米(m3)1000立方分米(dm3)1000立方厘米(cm3)1升(L)=1000毫升(mL)
1升(L)=1立方分米(dm3)1毫升(mL)=立方厘米(cm3)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质量单位换算
吨(T)千克(kg)克(g)
1千克=1公斤=2市斤=1000克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个月 1个月= 天1天=24小时
1小时=60分1分钟=60秒 1小时=3600秒
每月日期:
31日: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
30日:四,六,九,十一月
28日:平年二月平年全年365日
29日:闰年二月闰年全年366日
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二年级上册数学】 期末重点必背公式汇总

【二年级上册数学】
期末重点必背公式汇总
★长度单位:
1米=10分米
100厘米=1米
10厘米=1分米
1千米=1000米
10毫米=1厘米(进率是10) 100毫米=1分米(进率100) 1厘米=10毫米1公里=1000米1分米=10厘米1分米=100毫米1000米=1千米1米=100厘米
★时间计算方法:
结来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问=结束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开始时间★时间单位:
1时=60分60秒=1分
1周=7天
一刻钟=15分1年=12个月
60分=1时
半小时=30分
1时=3600秒
1年=4个季度
1分=60秒
1天=24小时
1世纪=100年
★表内乘法:
1、乘数×乘数=积
2、因数×因数=积
3、几个几相加就是几乘几
4、几个几连加就是几乘几
5、几个几就是几乘几
6、几和几相加就是几加几。
二年级数学时间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时间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时间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时间知识点
认识时间知识点:
1、1时=(60)分
2、钟面上有(12)个数,这些数把钟面分成了(12)个相等的大格,每个大格又分成了(5)个相等的小格,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
3、钟面上有(2)根针,短粗一点的针叫(时)针,细长一点的'针叫(分)针。
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时针走1大格是(1)时。
分针从12走到6,走了(30)分;时针从12走到6,走了(6)小时;时针从12开始绕了一圈,又走回了12,走了(12)时。
4、(30)分也可以说成半小时,(15)分也可以说成一刻钟。
如8时30分是8时半,9时15分是9时一刻。
5、(3或9)时整,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成直角。
6、写出钟面上的时间,画分针:教材P101第3题,P105第12题。
二年级时间的认识知识点

二年级时间的认识知识点
二年级时间认识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时、分、秒的认识:学生应该能够认读钟表上的时间,包括小时、分钟和秒,并能够理解时间的基本单位,如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
2. 时间的计算:学生应该能够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如加法和减法。
例如,计算两个时间之间的差值,或者加上或减去一定的时间单位。
3. 时间单位的转换:学生应该能够进行时间单位的转换,如小时转换为分钟或秒。
4. 时间的表达:学生应该能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时间,如1小时30分钟可以表达为1:30,或者1小时半。
5. 时间的比较:学生应该能够比较两个时间的大小,判断哪个时间更早或更晚。
在学习这些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通过实物钟表演示、游戏、互动讨论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时间概念。
同时,家长也可以在家里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时间应用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时间概念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对于时间的知识点
1.1时=(60)分
2.钟面上有(12)个数;这些数把钟面分成了(12)个相等的大格;每个大格又分成了(5)个相等的小格;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
3.钟面上有(2)根针;短粗一点的针叫(时)针;细长一点的针叫(分)针。
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时针走1大格是(1)时。
分针从12走到6;走了(30)分;时针从12走到6;走了(6)小时;时针从12开始绕了一圈;又走回了12;走了(12)时。
4.(30)分也可以说成半小时;(15)分也可以说成一刻钟。
如8时30分是8时半;9时15分是9时一刻。
5.(3或9)时整;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成直角。
时间单位关系
1.年
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一周所用的时间叫做一年。
2.平年
规定1平年是365天。
3.闰年
通常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4.季度
一年有4个季度;一、二、三月是第一季度;四、五、六月是第二季度;七、八、九月是第三季度;十、十一、十二月是第四季度。
5.月
一年有12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是31天;二、四、六、九、十一月是30天;平年的二月是28天;闰年的二月是29天。
6.旬
一个月分成上旬、中旬、下旬;1日到10日是上旬;11日至20日是中旬;21日至月底是下旬。
7.时分秒
1日(天)=24小时;1小时=60分;1分=60秒。
8.24时计时法
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叫做24时计时法。
从夜里12时开始是0时;接下去是1时、2时……直到中午12时;再接下去就是下午的13时、14时……再到夜里24时(也就是第二天的0时)。
小学数学对于长度的知识点
1.尺子是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
食指的宽度约有1厘米;伸开双臂大约1米。
1米=100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物体长度=较大数-较小数;例如:从刻度“0”到刻度“6”之间是6厘米(6-0=6);从刻度“6”到刻度“9”之间是3厘米(9-6=3);还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数出物体的长度。
(算;数)
4.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5.画线段的方法: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长度是几就画到几。
(找点画线;有时还要先算出长度再画线。
如画一条比6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
6.角有1个顶点;2条直边。
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钝角比锐角大。
锐角<直角<钝角(钝角>直角>锐角)。
7.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直角要标出直角符号(也叫垂足符号)。
8.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
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个角;4个都是直角。
9.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10.每一个三角板上都有3个角;其中有1个是直角;另外2个是锐角。
11.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作角。
)
常用的长度单位
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除了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
其余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1km=1000m
1m=10dm=100cm
1dm= 10cm
1cm=10mm
小学数学对于符号的认识
运算符号:×(乘法)÷ (除法)±(加减法)
S (面积)C (周长)V(体积)h(高)d(直径)r(半径)
⊥(垂直)∠(角度和斜度)
≠(不等于)≤(小于等于)≥(大于等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