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制冷技术结课论文

合集下载

空调制冷新技术论文2

空调制冷新技术论文2

空调制冷新技术论文2分体空调制冷技术探讨【摘要】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空调成为我们生活中必备的家用电器,使我们不再经受酷暑和寒冬。

现在我国大部分家庭使用的空调都是分体式空调。

在南方城市,冬天一般不是特别冷,而北方城市冬天都是有暖气的,在使用空调的时候,基本主要使用制冷功能,因此分体式空调的制冷技术是空调行业的重要发展项目。

随着科技的发展,空调制冷技术水平的高低成为衡量社会经济实力、科技水平和国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标志之一。

【关键词】分体空调;制冷技术;原理;危害;改善1 分体式空调制冷技术的原理分体式空调主要由室内机和室外机组成,通过管路和电线连接,内机和外机是一对一的。

分体式空调主要有落地式、嵌入式、壁挂式、立柜式、吊顶式。

这种空调的外形比较美观,占地比较小,噪音低,使用灵活,安装检修方便,经济实用,因此,这种空调使用范围比较广泛。

随着科技发展,分体空调水平也在提高,制冷技术也是分体空调发展的重要课题。

分体式空调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空调制冷调制器。

空调制冷调制器是空调的制冷装置,一般采用机械压缩式制冷,它主要有四个元件组成,分别是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节流装置,这四个元件是相通的,而其中充灌着制冷剂又称制冷工质。

压缩机是空调器中的动力,是制冷系统的心脏,它在空调器中连续不断的流动,压缩驱动制冷剂实现对房间温度进行调节。

压缩机一般都会装在室外,把制冷剂从低压区压缩后送到高压区冷却凝结,再通过散热片散发热量到空气中。

然后制冷剂再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变成气态。

经过这种周而复始的工作,达到调节气温的作用。

蒸发器是利用制冷剂在低压下易蒸发的特性,将制冷剂转化为蒸汽吸收空气中的热量,达到制冷的效果。

蒸发根据冷却物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冷却液体载冷剂的蒸发器和冷却空气的蒸发器,也可分为卧式蒸发器和立管式蒸发器。

冷凝器是通过自身管内制冷液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达到制冷的目的。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总结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总结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总结一、引言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是我对制冷技术领域的一次深入探索和实践。

通过这次设计,我不仅对制冷技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锻炼了我的问题解决能力,加强了我在团队中的协作精神。

二、设计内容与过程在此次课程设计中,我主要负责制冷系统的设计和优化。

具体内容包括对制冷系统的原理分析、系统设计、制冷剂选择、制冷循环计算以及系统性能优化等。

在设计过程中,我首先对制冷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原理分析,了解了各种制冷方法的优缺点。

然后,我进行了制冷剂的选择,考虑到环保和性能因素,选择了R407C作为制冷剂。

接下来,我进行了制冷循环的计算,包括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四个过程。

最后,我对制冷系统进行了性能优化,通过调整系统参数,提高了系统的能效比。

三、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在设计中,我遇到了许多问题,如制冷剂选择问题、系统性能优化问题等。

对于制冷剂选择问题,我通过查阅资料和对比分析,选择了R407C作为制冷剂。

对于系统性能优化问题,我通过模拟分析和实验验证,调整了系统参数,提高了系统的能效比。

四、收获与展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收获颇丰。

我不仅掌握了制冷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也学会了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和优化系统性能。

此外,我还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

对于未来,我希望能够进一步深入学习制冷技术,探索更加环保、高效的制冷方法。

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为社会做出贡献。

五、总结总的来说,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学习经历。

它让我更深入地理解了制冷技术,提高了我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我相信,这次经历将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空调制冷技术论文(2)

空调制冷技术论文(2)

空调制冷技术论文(2)空调制冷技术论文篇二浅析制冷空调自动控制技术摘要:本文作者介绍了制冷与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主要原理,着重从自动控制技术的目的、内容、方式、特点、发展方面分析自动控制在制冷空调技术中的应用。

关键词:制冷空调;自动控制技术1 制冷与空调装置自动控制的目的1.1 提高制冷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当负荷及环境温度变化时,可自动调整制冷设备的运行,使其在相应的工况下稳定运转。

最简单的例子如BCD-183W电冰箱,当冷冻室冷点温度达到-24±1.1℃时,温控器检测出这个温度便立即做出反应,断开压缩机供电回路,停止制冷。

当冷冻室温度回升到-18±1.1℃时,压缩机又自动投入到制冷运行状态下,周而复始,于是冷冻室的温度便始终保持在-18℃~-24℃的范围内稳定运行。

制冷系统是一个严密封闭的系统,为了保障制冷设备正常运行,并达到所要求的指标,需要把控制温度、压力、流量、湿度等许多热工参数的一些控制电器和调节元件、各种仪表及附属设备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控制系统。

在制冷系统中,调节与控制的最主要参数是蒸发压力与温度、冷凝压力与温度以及压缩机的能量等,因为它们与制冷能力、电能消耗和制冷系数有着密切的关系。

调节制冷系统不仅要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而且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时,可通过调节来获得廉价的人工制冷。

实现制冷机及其系统的全自动控制是制冷系统发展的方向。

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逐步介入制冷装置的自动化,各种大小型制冷机甚至整个制冷系统都在向全自动化方向发展,对制冷装置有关参数的最佳综合调节、实现压缩机的连续调节和系统的节能等,就成为各国竞相研究的方向。

制冷系统所以能制冷是由于制冷剂在一个不变容积的蒸发器中,保持一定的蒸发压力P值进行吸收外界热量而实现降温的过程,要获得恒定的压力,除了压缩机不断地吸入压缩蒸汽外,还要有“膨胀阀”,“节流阀”等阀体,来限定制冷剂一定的流量。

有了恒定的蒸发压力,才能获得稳定的蒸发温度。

空调制冷技术机械工程论文

空调制冷技术机械工程论文

空调制冷技术机械工程论文一、空调制冷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原理伴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的提升,工程机械也在不断的适应不断的蓬勃发展科技水平提升自身的制造水平。

空调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范围也在逐渐的扩大,但是工程机械空调系统作为一种特殊的空调系统,相对是比较复杂的。

空调制冷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放大、冷凝、节流和蒸发这四个工作环节的不断的循环运行,周边保持风道从而温度保持在一个响度比较稳定的低温度的情况下,从而实现建材过程中的制冷的工程机械要求。

二、空调制冷技术在中的发展应用空调制冷技术在中的应用发展经历了5个阶段,由功能基本功能简单向功能齐全方向发展,而工程机械空调发展虽滞后于车用空调,但其发展历程与汽车空调基本相同。

单一供暖,该阶段空调系统制热利用发动机冷却液通过多为芯体将水芯加热,用鼓风机将被加热空气吹入驾驶室,给驾驶座的操作人员供暖。

目前国内某些企业的工程机械产品依然在使用此种空调,主要多半用于售价较低的小型工程机械。

单一制冷,多党制腹满冷空调技术在二战后得到运用,在1957年开始有了加装单一制冷空调系统的轿车。

但是此空调电子设备无法调节无法温度,目前基本被淘汰。

当前使用的单一制冷空调,几乎都为可调型。

冷暖一体化,随着空调技术的不断发展,冷暖一体式空调第一次在汽车上空气调节实现应用,并且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制冷、制热、除霜、通风和过滤等功能,但是需要人员控管,工作量较大,可调温性差。

目前我国工程机械多数都在使用这种空调系统。

自动温控空调系统,该种空调系统虽冷暖一体,但需要舒适型调节温度,增加了反应时间人员的工作量,控制效果也不是非常好,但是目前此方案还是得到重新得到了用户的认可。

这种空调系统需要事先将温度设定好,系统会在事先设定的温度范围内自动工作,起到开闭防霉驾驶室内空气的目的。

目前,此方案被广泛地应用于工程机械的空调中。

三、空调制冷中会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积极作用通常,工程机械工作环境比较差,操作人员的操作地理环境也较差,尤其在潮湿、炎热、粉尘大、寒冷的作业地区,空调的应用就略显尤为重要。

制冷技术论文8篇

制冷技术论文8篇

制冷技术论文8篇我国的在制冷空调行业起步较晚,但是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虽然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方面,但是总体来说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与发达国家先进的制冷空调相比较,我国的制冷空调在节能技术方面存在很大不足,大多是采用的国外先进技术,并没有自己的研发成果。

瑕不掩瑜,我国的制冷企业已经充分注意到制冷空调节能技术的重要性,特别是近年来大力推动了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工作,目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研发能力,与西方发达国家在制冷空调节能技术之间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

2制冷空调技能技术制冷空调节能技术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合理用能,并且降低电力高峰期的符合,现阶段主要的制冷空调节能技术主要有七种,分别是:蓄冷技术、燃气技术、太阳能技术、热电冷联产技术、热泵技术、热声制冷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

2.1蓄冷技术现阶段空调用电量已经占据了人们生活总耗电量中的70%左右,并且由于电力紧张以及能源紧缺现状的不断加剧,促进了制冷空调新技术的研发。

蓄冷技术是在这种条件下被研发出来的,该技术就是使空调在非高峰期用电来保持最佳节能状态,此时空调系统的冷负荷由所需的潜热的形式释放冷量来满足,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空调系统冷负荷使用融冰释放的冷量来满足,蓄冷设备也就是储存冰的容器,这样的空调不仅可以提高本身的经济效率,还能够增强系统稳定性。

按照我国每年新增3亿m2的商用建筑,如果均使用蓄冷空调系统,每年可为国家节电40亿元,节煤330万吨。

2.2燃气制冷技术燃气空调的使用,不仅可以降低空调使用对于电网的负荷,也可以提高能源的一次利用率,对于减少污染,平衡冬夏季燃气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经过相关部门的测算,如果燃气制冷量1107万RT,消耗天然气约6108m3,这些制冷量就相当于少发电3.5107KW,这种技术不仅提高了电力设备的运转利用率,还能够节约发电设备的投资。

随着我国城市燃气管网的逐步完善,燃气空调必然得到快速的发展和应用,此外国家也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燃气空调的发展,其对于提高能源利用率、缓解夏冬季用电高峰、提高能源供应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空调与制冷技术方面的论文

空调与制冷技术方面的论文

空调与制冷技术方面的论文与传统的蒸气压缩制冷系统相比,吸附制冷技术由于具有一些独特的优点,近年来受到了制冷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在吸附制冷技术的发展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本文简要叙述了吸附制冷的工作原理,对吸附制冷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近年投入实用的吸附制冷系统主要集中在制冰和冷藏两个方面,而用于空调领域的实践很少,这是由于现有的吸附制冷技术上尚不能很好的满足空调的用冷要求,本文在分析吸附制冷独有特点基础上分析了其在空调领域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吸附制冷研究概况空调应用1 引言吸附制冷系统以太阳能、工业余热等低品位能源作为驱动力,采用非氟氯烃类物质作为制冷剂,系统中很少使用运动部件,具有节能、环保、结构简单、无噪音、运行稳定可靠等突出优点,因此受到了国内外制冷界人士越来越多的关注。

吸附制冷的基本原理是:多孔固体吸附剂对某种制冷剂气体具有吸附作用,吸附能力随吸附剂温度的不同而不同。

周期性的冷却和加热吸附剂,使之交替吸附和解吸。

解吸时,释放出制冷剂气体,并在冷凝器内凝为液体;吸附时,蒸发器中的制冷剂液体蒸发,产生冷量。

图1是吸附制冷的理想基本循环系统示意图,图2是理想基本循环热力图。

图1 理想基本循环系统示意图图2 理想基本循环热力图图1中、为切换系统吸附/解吸状态的控制阀门,为节流阀;图2中、分别为吸附态吸附率和解吸态吸附率,、为吸附起始和终了温度,、为解吸起始和终了温度。

吸附制冷理想基本循环的由四个过程组成:(1)1→2,等容升压;(2)2→3,等压解吸;(3)3→4,等容降压;(4)4→1,等压吸附。

(1)(2)过程需要加热,(3)(4)过程需要冷却,1→2→5→6→1为制冷剂循环过程,当吸附床处于4→1阶段时,系统产生冷量。

2 吸附制冷技术研究进展吸附制冷工作原理最早是由Faraday提出的[1],而后在20世纪20年代才真正开始了吸附制冷系统的相关研究,由于当时提出的吸附制冷系统系统在商业上根本无法与效率高得多、功率大得多的系统竞争,因而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

制冷空调技术发展论文_0

制冷空调技术发展论文_0

制冷空调技术发展论文1制冷空调新技术的发展1.1冰蓄冷技术的发展应用发展冰蓄冷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现代空调设备已成为人们生产与生活的迫切需要。空调用电量已占建筑物总耗电量的60%—70%。当前由于能源紧缺,电力紧张,空调事业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影响。众所周知,冰蓄冷空调就利用非峰值电能,使制冷机在最佳节能状态下运行,将空调系统所需要的显热与潜热的形式部分或全部释放的冷量来满足空调系统冷负荷时,即用融冰释放的冷量来满足空调系统冷负荷的需要,用来储存冰的容器成为蓄冷设备,冰蓄冷空调技术可以对用电起到移峰填谷的作用,在且可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并能大大提高经济效率。1.2低温空气源热泵在城市供热和制冷上的应用空气源热泵技术是基于逆卡若循环原理建立起来的一种节能、环保制热技术。空气源热泵系统通过自然能(空气蓄热)获取低温热源,经系统高效集热整合后成为高温热源,用来取(供)暖或供应热水,整个系统集热效率甚高。空气源热泵使用范围广,产品适用温度范围在-10-40°C,并且一年四季全天候使用,不受阴、雨、雪等恶劣天气和冬季夜晚的影响,都可以正常使用;热效率高:产品热效率全年平均在300%以上;热泵产品无任何燃烧排放物,制冷剂选用了环保制冷剂R417A,对臭氧层零污染,是较好的环保型产品。因此,低温空气源热泵特别在北方夏热冻冷的城市供热和制冷有着广泛的应用。1.3中央空调冷凝热回收利用如今,星级宾馆、酒店,都设有中央空调系统和24小时热水供应,多数情况下冷、热源分别设置,用冷水机组提供冷源,蒸汽或热水锅炉提供热源。众所周知,冷水机组在运行时要通过冷却水系统排出大量的冷凝热,在制冷工况下运行,冷凝热可达制冷量的1.15—1.3倍。利用高温水源热泵回收这部分冷凝热输出的65度的热水作为生活热水,会是一条变废为宝的节能途径。2技术发展的负面效应及控制当代的技术革命,正在形成新型的生产力、形成新型生产方式、形成新型的市场交换方式、形成新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形成新的财产占有方式和分层结构、形成新型的权力和组织管理结构,技术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是客观必然的。人类有了其他一切生物所不曾具有的思维、精神和语言,人类运用自己的聪明和才智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人类也必须对技术的负面效应做出回应。彻底消除科技的负面作用是不可能的,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在科学技术活动尽量规避和抑制其负作用。臭氧层的破坏和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3结语人类利用技术手段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必然改变自然界原有的平衡,问题是人类应该正确认识其活动对自然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提供适应自然规律的、有科学预见的、可调控的人类行为,使其所产生的后果,有利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使自然界更好地造福人类。马克思主义相信技术的力量,相信人类依靠科技能够战胜各种困难,摆脱困境。人类谋求发展的能力是无穷的。然而,科技的力量的发挥和发展是要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中进行的,它要受到经济制度、社会制度的影响和约束。所以,当代科技发展必须遵循马克思所说的统一的“人的科学”的宗旨,才能真正克服技术发展的负面效应,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科技发展的正面效应。制冷技术的发展和臭氧层保护就是近代史上技术进步和全球合作的一个十分典型的范例,其技术进步和控制技术进步后果的合作机制也将成为人类的财富,并将为解决其它重大问题提供宝贵的借鉴经验。摘要:从制冷空调技术发展的方向、新技术的应用,论述了技术的发展可有效的利用自然、支配自然、改造和控制自然,改善人类的居住条件,同时还必须通过技术活动去顺应自然、与自然协调、减少或避免对自然界的破坏。关键词:制冷;供暖;环保;节能。

制冷技师论文-制冷技术论文

制冷技师论文-制冷技术论文
4低温限制感应混合温度控制以保护冷排不结冰。
4.3做冷水主机开关机及状况记录
一般大楼空调系统每天的冷水主机开关机,大都靠人工来操控。
最主要开机加载的程序由人来监视比较有弹性。
所以操作人员很重要,但人要休息会轮班,也因此冷水主机的操作没有一套有效管理。
可以设定所有开关机程序并且标准一致,不怠班。
主机控制系统加装模拟信号适配卡转换传讯,再加一台列表机,就能把一天中所有运转情形显示出来。
另一方面,电流形变频器利用整流后,打开电抗器,便可因而具有电流源的作用。
其控制方式有电压控制和电流控制两种。
2.3焓差控制器
焓差控制是指在送风系统中,当室外的温度低于室内温度时,利用室外的低温空气调节室内温度。
焓差控制器是由控制器比较室外温度及回风温度高低而将各风门关大、关小或全开、全关的。
风量控制,可采取自动和手动双重方式,由温湿度的感测,经过风门和变频双重调节,以达到室内设定的温度和湿度。
>
3.2变风量系统
变风量系统,简称即是空调机或可以调变风量。
常用的中央空调系统为空调机与冷水管系统系统。
这两者一般均以定风量来供应空调区,为了应付室内部分负荷的变动,在定风量系统以空调机的变温送风来处理,在一般系统则以冷水阀/控制来调节送风温度。
然而这两者在送风系统上浪费了大量能源。
因为在长期低负荷时送风机亦均执行全风量运转而耗电,这不但不易维持稳定的室内温湿条件,也浪费大量的送风运转能源。
以上三种空调系统是目前大楼空调最常被设计的系统。
中央空调控制也就是把管路、管件、阀体或阀门集中设定控制流体提供冷气。
所以有效组合中央空调控制即能有效控制耗能,设计合乎节能的空调系统。
4.不同自调设备方式运用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级暖通空调结课论文暖通空调技术的发展与建筑节能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所在学院:建筑工程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呼和浩特市某办公建筑节能设计摘要随着现代人们的生活理念和方式的多样化细节化,对于建筑物内的环境要求也日益增加,舒适和高品质的居住环境成为人们追求的趋势,伴随着建筑能耗的总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而暖通空调系统在建筑能耗中占有重要比重。

本文通过分析暖通空调系统能耗的构成及主要特点,针对当前在节能方面面临的问题,对暖通空调控制系统设计进行了探讨,并提出解决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暖通空调,环保节能,解决方案HVAC development and building energy savingAbstract:along with the modern concept of people's lives and the diversification of means of details, to the environment within a building requirements are also increasing, comfortable and high quality living environment become the trend, with the total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is rising year by year, and HV AC system in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occupies the important proportion,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HV AC system energy consumption composition and main characteristics, in view of the current in the energy saving problems, HV AC control system design is discussed, and puts forward the ways and methods.Keywords: HV AC,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saving, Solution1 引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系统的应用越来越普及,中央空调系统的能最消耗一般占整个建筑耗能的50%以上。

但目前实际情况是,空调系统是按满足用户最大需求而设计,所有的空调系统长时间处在低负荷下运行。

由于能源十分紧张,同时暖通空调的能耗在国民经济总能耗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所以开发中央空调系统的优化控制技术,使中央空调系统在不同负荷下、不同工况条件下,都能以最佳效率运行,并且达到最好的控制效果,是非常迫切的并且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2 建筑用能概况该建筑是典型的综合商业建筑,建于2004 年,由写字楼和数码商场两部分构成,总建筑面积38067m2 ,其中商场区域建筑面积 16527m2 ,写字楼区域建筑面积 17770m2 。

围护结构大面积采用玻璃幕墙。

大楼用能系统主要包括用电系统和采暖用能系统。

2.1暖通空调工作原理暖通空调工作原理就是制冷剂在制冷机组的蒸发器中与冷冻水进行热量的交换而汽化,从而使冷冻水的温度降低,然后,被汽化的制冷剂在压缩机作用下,变成高温高压气体,流经制冷机组的冷凝器时被来自冷却塔的冷却水冷却,又从气体变成了低温低压的液体,同时被降温的冷冻水经冷冻水水泵送到空气处理单元的热交换器中,与混风进行冷热交换形成冷风源,通过送风管道送入被调房间[1]。

如此循环,在夏季,房间的热量就被冷却水所带走,在流经冷却塔时释放到空气中。

本文主要研究控制暖通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部分,主要涉及供水系统和空气处理单元。

2.2暖通空调供水系统常用的冷冻水(水为载冷剂)系统的冷冻水管道均为循环式系统,根据用户的需求情况的不同,按水压特性划分,可分为闭式系统和开式系统两种:按冷、热水管道的设置方式划分,可分为双管制系统、三管制系统、四管制系统:按各末端设备的水流程划分,可分为同程式和异程式系统:按水量划分,可分为定水量和变水量系统。

变流量系统中的原则足的供、回水温度保持不变,建筑物负荷变化时,通过改变供、回水的流量来适应,该水系统输送的水流量要与建筑物需求相适宜[2]。

随着现代控制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自动控制设备的造价不断的下降,变流量系统可以使系统全年以定温差、变流量的方式运行,尽量节约冷冻水泵的能耗,使得其得以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目前,通常所说的变流量系统是指在水路系统的空调末端使用二通阀的系统,是与水路系统的空调末端使用三通阀的定流量系统相对而言的,所谓变流量与定流量均是指送冷冻水的水路系统的流量,而不是通过末端的流量,通过末端的流量变流量与定流量均是变化的。

变流量系统的目的是要冷源输出的流量所载的冷量与经常变化的末端所需的冷量相匹配,从而节约冷量的输送动力和冷源的运行费用。

由于目前大多数冷水机组的水流量要求恒定,所以变流量系统实际上是供冷(水)量与需冷(水)量相对匹配的。

即供冷(水)量只能随冷水机组的运行台数的不同产生变化。

由于空调系统大部分时间都处于设计负荷的60%[3]以下运行,且负荷随着时问在不断地变化,为了使冷水所载的冷量与经常变化的负荷相匹配,从而节约冷量输送动力和冷源的运行费用,采用变冷水流量控制便成了理所当然的做法。

3 暖通空调的作用及产生的效果3.1暖通空调的作用安装暖通空调是为室内提供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其作用主要包括控制空气温度、湿度、气流速度和洁净度[4]等。

在正常的舒适性空调中,以能够使人体保持热平衡而满足舒适感为目标,在恒温恒湿或有清洁要求的工艺性空调室内,主要以满足生产工艺为标准。

3.2暖通空调对人体的影响由于建筑物的密闭性逐渐增加,装修档次也越来越高,从而导致室内污染物的滞留量增加及延长停留时间。

如烟雾、病菌及从家具、墙面、地毯和油性漆中散发出的多种致病化学物质,加上通风换气量的明显不足,空气在室内循环造成室内空气品质严重不合格[5]。

如何才能有效地解决空调房间存在的空气品质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通过通风换气向室内提供大量新鲜空气,是改善空气质量的有效措施。

但同时意味着增加新风负荷。

利用增加新风量和排风进行热交换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从而减少空调的运行耗能。

4 影响暖通空调的不利因素在房屋建筑热工设计时,为了能达到房间内有舒适的微气候,需要恰当地利用房屋围护结构的热工特性以抵御室外气候的变化。

除此之外,还有规划设计、太阳辐射、空气温湿度等几个方面。

4.1围护结构的作用围护结构包括外围护结构和内围护结构。

外围护结构包括屋面、外墙和窗户等;内围护结构系指室内地面、天棚、内隔墙等。

在北方采暖建筑中,围护结构的传热损失占总热损失的比例很大,如北京地区,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损失占全部热损失的77%,在沈阳地区,占65%左右[6]。

由此可见,改善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对暖通空调节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4.2规划设计的作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是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指导,规划节能设计需要从地址选择、功能分区、建筑和道路布局走向、建筑物朝向、体形、间距、季节性尤其冬季主导风向、太阳辐射、建筑外部空间环境等方面进行规划布局。

主要为优化建筑物微气候环境,重点考虑利于节能,充分重视利用太阳能及冬季主导风向、地形地貌的自然优势。

节能规划设计就要分析构成环境小气候的决定因素,即辐射因素、大气环境因素和地理因素的不同影响因素,通过建筑师的规划布置,认真分析,充分论证,利用和改造不利为有利,形成良好的、利于节能的微气候环境。

5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空调节能系统的设计必须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对空调运行季节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分析,找出一个合适的方案,使空调系统在不同的室外气候参数或室内状况下都可以经济、合理、正常地运行。

5.1采用合理的冷热源对系统设计中的设备进行合理选型是影响空调节能的关键因素,合理配置中央空调系统的冷热源对节能和能源合理利用关系重要。

中央空调系统常用的冷热源配置方式有水冷冷水机组加锅炉、热泵型机组和澳化铿吸收式机组[7]。

比如:浪化铿机组的能效比(制冷量/消耗的热量)比较低,省电但并不节能适用于有废热和余热的地方,如热电厂等附近。

5.2采用蓄冷系统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但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电负荷峰谷差较大的实际,在用电高峰时电力供应不足,而在低谷用电时供应过剩的浪费。

在实施电力峰谷电价的地区,就可以采取低电价时段采用冰蓄冷系统将水制成冰来储存冷量,高电价时段再将冷量释放出去,这会对整个电力负荷的移峰补谷工作起到很好的效果,并能产生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5.3采用变频应用系统变频技术在现在空调系统的使用中成为一种必然性,不仅能有效地改造空调系统的某些不足,还能较大地降低能耗、节省运行费用。

6 解决暖通空调系统节能的有效途径与方法6.1精心设计暖通空调系统使其在高效经济的状况下运行。

暖通空调系统特别是中央空调系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系统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系统的使用性能。

可以说空调系统的设计对系统的节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6.2改善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减少冷热损失对于暖通空调系统而言,通过围护结构的空调负荷占有很大比例,而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决定围护结构综合传热系数的大小,亦即决定通过围护结构的空调负荷大小。

所以在国家出台的建筑节能设计规范和标准中,首先要求的就是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

6.3采用新型节能舒适健康的空调方式影响人体热舒适性的环境参数众多,不同的环境参数组合可以得到相同的热舒适性效果,但不同的热湿环境参数组合空调系统的能耗是不相同的。

例如在冬季,如果我们采用传统的空调方式,把整个室内的空气加热,通过空气实现人体与环境的热湿交换,就需要较高的空气温度,此时通过围护结构的热损失和加热新风的热损失都比较大。

如果我们根据热湿环境的研究成果,改变传统的空调方式,增加辐射热(如低温地板辐射采暖),此时所需要的空气温度显著下降,一般可达到12~14℃[8],而传统方式一般在18~20℃,显然后者比前者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在夏季也有类似的结果。

结语通过上述分析,环保节能技术在暖通空调领域的应用正在扩大和普及,而空调的耗能又是巨大的,应从设计、运行方面考虑节能,提高空调系统的节能总体水平。

在节省能源、保护环境的大环境下,要采取各种节能措施,降低空调系统的运行能耗和费用。

只要通过暖通空调专业人士的不懈努力,空调系统的节能降耗终会为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