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梅花中班教案

合集下载

幼儿园中班语文教案(精选12篇)

幼儿园中班语文教案(精选12篇)

幼儿园中班语文教案(精选12篇)幼儿园中班语文教案篇1活动内容:古诗《梅花》活动目标一、能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二、读中感悟,体会梅花的特点,感受梅花的美。

三、体会梅花不畏严寒、凌霜傲雪的品格。

活动重点:能正确流利地背诵和诵读古诗。

活动难点:理解诗意,体会梅花的特点,欣赏梅花的品格。

活动准备:梅花图片、课件、古筝曲活动过程一、复习朗诵古诗《青松》后讲话引出主题。

师:在寒冷的冬天里,不仅有勇敢高洁的青松,而且还有不畏严寒、凌霜傲雪的花二、认识梅花,指导梅花不怕冷,在冬天开放。

(一)出示梅花图片,请幼儿欣赏。

(二)认识梅花:冬天是梅花盛开的时候,梅花有许多枝干,没有叶子,有白色的、黄色的、粉色的,还有红色的,散发出淡淡的香味。

三、请幼儿欣赏课件,理解古诗内容(一)播放课件欣赏,知道古诗的题目,一共有几句?(二)再次欣赏,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古诗意境。

“墙角数枝梅”是什么意思?“凌寒独自开”是什么意思?“遥知不是雪”是什么意思?“为有暗香来”是什么意思?四、学习朗诵古诗五、鼓励幼儿尝试配乐朗诵古诗《梅花》幼儿园中班语文教案篇2活动目标:1、学习歌曲,能根据指定的情绪创编新的歌词和动作同时配以相应表情。

2、学习领唱和齐唱,注意倾听和观察领唱者的歌词和动作,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活动准备:表情图:高兴、生气、难过。

活动过程:1、学习歌曲(1)出示表情图,请幼儿说一说,做一做自己高兴、生气、难过时的表情,动作。

(2)老师示范演唱歌曲。

(3)请幼儿练习歌曲中的节奏部分。

(4)幼儿跟老师一起唱歌,节奏部分要拍整齐,要把高兴的心情用表情表现出来。

2、学习领唱和齐唱(1)请幼儿讨论:这首歌哪一句可以一个人来唱,哪一句可以大家一起来唱。

(2)练习领唱和齐唱,请一名幼儿唱第一、二句其他小朋友唱第三句。

3、创编歌词(1)老师指定一个表情,如生气,请小朋友们创编生气时的动作并编成歌词唱出来。

(2)全体小朋友围成一个圈,由老师或小朋友确定一种情绪,幼儿依次创编歌词和动作,用领唱、齐唱的方式演唱,轮流几个人后,再换一种情绪,请大家创编。

幼儿园古诗《梅花》教案设计(精选14篇)

幼儿园古诗《梅花》教案设计(精选14篇)

幼儿园古诗《梅花》教案设计(精选14篇)幼儿园古诗《梅花》教案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设计1、认知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古诗词句的意思。

(2)了解梅花独具的顽强性格。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浏览网页,获取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朗读古诗的能力。

3、情感目标(1)体会作者对梅花坚韧精神的赞美。

(2)培养学生学习顽强精神的意识。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1.教材内容分析:古诗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

它的特点是用字准确,语言精练,讲究韵律,形象生动。

《梅花》这首诗是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王安石所作。

全诗仅20字,却写出了梅花独处墙角、凌寒独放、色洁如雪、幽香清远的特点。

赞美了梅花倔强坚贞的性格。

2. 教学重点难点:弄懂每个词,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对象分析本堂课的授课对象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对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在语文学习上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掌握了一些学习的方法,但是古诗学习对于他们而言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在本堂课中,学生通过网页的浏览学习,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习自主获取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策略及主要采用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网络信息资源,完成对教学重点的意义建构。

并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进行能力的训练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五、教学媒体设计在多媒体网络教室进行授课。

利用网络视频播放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掌握难点。

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启发谈话,激情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说说看,你们喜欢什么花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有这样一种花,古往今来,许多文学家、诗人都写过赞美它的文章,它就是梅花。

诗人王安石就写过《梅花》这首诗。

这节课前,同学们都浏览了关于这篇课文的网页,做了预习工作。

谁来说说你都了解了哪些内容?2、今天我们一起来进一步欣赏理解《梅花》这首诗。

幼儿园古诗《梅花》教案

幼儿园古诗《梅花》教案

幼儿园古诗《梅花》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课本《古诗启蒙》,具体内容为《梅花》。

这首诗描绘了梅花在严寒中绽放的美丽景象,寓意着坚强、自立的人格品质。

教学内容包括: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古诗的意境;学习生字词,掌握古诗的朗读节奏;通过绘画、表演等形式,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朗读《梅花》,理解古诗的大意,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幼儿对古诗的兴趣,培养幼儿坚强、自立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梅花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古诗,掌握生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梅花图片、画纸、画笔、黑板、粉笔。

学具:古诗课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梅花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梅花的特征,如花瓣、颜色等。

2. 学习古诗(1)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朗读《梅花》,让幼儿感受古诗的韵律。

(2)带领幼儿一起朗读古诗,指导幼儿注意古诗的节奏和抑扬顿挫。

(3)解释古诗中的生字词,帮助幼儿理解古诗的大意。

3. 实践活动(1)分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梅花的生长环境和梅花的精神品质。

(2)绘画梅花:提供画纸、画笔,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心中的梅花。

(3)表演古诗:邀请幼儿分角色扮演,将《梅花》古诗表演出来。

(2)分享课后拓展活动:鼓励幼儿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古诗,并尝试用其他形式表达对梅花的赞美。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梅花图片2. 黑板右侧:(1)生字词(2)古诗《梅花》全文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画笔画出你心中的梅花。

2. 答案:无固定答案,以幼儿自己的理解为标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学习古诗过程中的兴趣点和难点,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组织梅花主题活动,如梅花摄影、梅花手抄报等,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梅花。

《梅花》古诗教案

《梅花》古诗教案

《梅花》古诗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梅花》这首古诗。

(2)理解古诗中的生字词,掌握其含义。

(3)了解古诗的作者背景及写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学会通过古诗中的意象,理解诗人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梅花的傲骨和坚韧,培养学生的品格。

(2)体会诗人在困境中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赞美。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梅花》这首古诗。

2. 理解古诗中的生字词和意象。

3. 了解作者背景及写作背景。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和诗人的情感。

2. 运用所学,赏析其他类似的古诗。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录音带或视频。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课件。

3. 参考资料关于作者和写作背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录音带或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梅花》的意境。

(2)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课件,引导学生关注梅花的形象。

2. 学习古诗(1)让学生跟读课文,注意朗读的节奏和情感。

(2)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理解其含义。

(3)讲解诗句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

3. 理解意象(1)分析诗中的意象,如“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等。

(2)让学生发挥想象,体会意象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4. 体会情感(1)讨论诗人在困境中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赞美。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谈谈自己对美好事物的看法。

5. 拓展延伸(1)让学生收集其他描写梅花的诗句或文章。

(2)进行朗读和赏析,分享自己的感受。

6. 总结反馈(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掌握。

(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关注美好事物,培养审美情趣。

7. 布置作业(1)正确书写《梅花》古诗。

(2)背诵《梅花》古诗。

(3)收集其他描写梅花的诗句或文章,下周分享。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评价学生是否能正确朗读和背诵《梅花》古诗,以及是否能理解古诗中的生字词和意象。

幼儿园古诗梅花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古诗梅花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主题:幼儿园古诗《梅花》教案及反思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古诗《梅花》的内容,了解梅花的形象特点。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朗读、背诵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幼儿对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古诗《梅花》的内容,能够进行朗读和背诵。

2.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理解古诗中的意境,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悉古诗《梅花》的内容,了解梅花的形象特点。

2. 物质准备:梅花图片、古诗文本、录音机、录音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梅花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梅花的形象特点,激发幼儿对梅花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古诗《梅花》的内容,让幼儿理解古诗的意境。

3. 朗读:教师带领幼儿朗读古诗,让幼儿熟悉古诗的韵律。

4. 背诵:教师引导幼儿背诵古诗,帮助幼儿记忆古诗内容。

5. 延伸活动: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梅花绘画活动,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自己心中的梅花。

六、教学反思:1. 教师需要反思幼儿对古诗内容的理解程度,是否能够准确地表达出梅花的形象特点。

2. 教师需要关注幼儿在朗读和背诵过程中的表现,是否能够流利地朗读和背诵。

3. 教师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幼儿进入古诗的意境,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 教师需要总结本次教学活动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次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认知评价:通过提问方式检验幼儿对古诗内容的理解程度,观察幼儿是否能描述出梅花的形象特点。

2. 技能评价:通过观察幼儿的朗读和背诵情况,评估幼儿对古诗韵律的把握和记忆能力。

3. 情感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了解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对自然的热爱。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梅花手工制作活动,如剪梅花、贴梅花等,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2. 带领幼儿参观梅花种植地,实地观察梅花的生长情况,增进幼儿对自然的认识。

《梅花》教案

《梅花》教案

《梅花》教案《梅花》教案(通用24篇)《梅花》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习用手指点画梅花,体验点画的快乐。

2、培养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梅花,范画,颜料,白纸。

教学过程:1、小朋友最喜欢花了,因为每一朵花都是那么漂亮,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美丽的梅花。

(出示梅花图)小朋友,看看梅花什么样子的?(红色的,五个花瓣,树枝是弯弯曲曲的,枝上还有没有完全开放的花骨朵。

)2、老师想把这美丽的梅花保存下来,可我不想画,那可怎么办呢?老师啊,用手指点画了一幅梅花图。

小朋友想不想看?(看点画图,幼儿说一说老师是怎么做的?)小朋友们是不是也想做啊?(幼儿:“是。

”)那我们今天一起做一幅美丽的梅花图!3、看好老师是怎么做的(教师示范做一朵梅花)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吧!4、幼儿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成果展示。

《梅花》教案篇2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二、解题:1、齐读课题。

2、质疑:通过初读课文以及对课题的理解,你还想了解哪些内容?3、教师小结归类:梅花魂的魂指的是什么?梅花具有什么品性?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几件事?分别是什么?三、分小组学习,讨论交流。

1、教师提出自学要求: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分小组自学,选择恰当的形式进行汇报。

2、学生自学。

3、小组汇报。

四、学生汇报自学内容。

1、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相关的词语。

朵朵冷艳,缕缕幽芳:冷艳,指花朵好看而高雅;幽芳,指香味清淡而芬芳。

冷艳和幽芳写出了梅花的清高品格。

漂泊他乡:指职业、生活不稳定,在远方东奔西走。

葬身异国:指尸体埋葬在外国,也就是死在外国。

文坛:文艺界。

颇:很。

颇负盛名就是名气很大。

古玩:古董,即古代留传下来的器物,是很值钱的东西。

玷污:弄脏。

杭绸:杭州一带出产的丝绸,是很珍贵的。

骨气:刚强不屈的气概。

折节:屈服。

古诗梅花活动教案中班

古诗梅花活动教案中班

古诗梅花活动教案中班教案标题:古诗梅花活动教案(中班)教案目标:1. 培养幼儿对古诗梅花的兴趣和理解。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5分钟):1. 利用图片或实物向幼儿展示梅花,并引导幼儿观察梅花的形态、颜色和特点。

2. 引导幼儿回忆或介绍古代文人对梅花的赞美和描写,例如“梅花香自苦寒来”等。

3. 向幼儿解释本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即通过观察和创造梅花,增加对古诗梅花的理解和欣赏。

活动一:梅花观察(10分钟):1. 分发梅花图片或利用幼儿园周边的梅花树进行观察。

2. 引导幼儿观察梅花的形状、花瓣、颜色等特点,并进行简单描述。

3. 鼓励幼儿用手指或画笔模仿梅花的形状在纸上描绘。

活动二:梅花创作(15分钟):1. 提供红、白、粉等颜色的纸张、剪刀和胶水等材料。

2.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和观察,剪出梅花的形状,并用胶水将花瓣粘贴在纸上。

3. 鼓励幼儿在梅花上添加自己喜欢的装饰物,如珠子、彩纸等,增加创造性。

活动三:古诗梅花朗诵(10分钟):1. 选取一首简短的古诗梅花,如《梅花》。

2. 教师先朗读梅花诗,然后引导幼儿跟读并模仿诗歌的语调和节奏。

3. 分组让幼儿进行小组朗诵,鼓励他们表达自己对梅花的感受和想象。

活动四:梅花展览(10分钟):1. 将幼儿制作的梅花作品整理好,并摆放在教室或走廊的展示区域。

2. 引导幼儿观赏展示的梅花作品,并鼓励他们互相欣赏和交流。

3. 教师可以提问幼儿关于梅花的问题,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梅花的理解和记忆。

活动总结(5分钟):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本次活动的内容和过程。

2. 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对梅花活动的感受和体会。

3. 鼓励幼儿将自己制作的梅花作品带回家与家人分享。

教学资源:1. 梅花图片或实物。

2. 纸张、剪刀、胶水等制作梅花的材料。

3. 古诗梅花的诗歌材料。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评估幼儿对梅花的观察和创作能力。

幼儿园古诗《梅花》教案设计精选

幼儿园古诗《梅花》教案设计精选

幼儿园古诗《梅花》教案设计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古诗教材第四章《自然之美》,详细内容为《梅花》一诗。

通过对诗中描绘的梅花形象进行深入解读,引导幼儿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梅花的生长特点,感受古诗中梅花的形象。

2. 培养幼儿对古诗的韵律感和审美情趣。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感受古诗的意境。

教学重点:学习《梅花》一诗,掌握梅花的生长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梅花图片、古诗挂图、录音机、磁带。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梅花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梅花的外形特征,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梅花。

2. 学习古诗《梅花》(10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朗读《梅花》一诗。

(2)解读诗句,让幼儿理解诗中描绘的梅花形象。

(3)教师示范朗读,幼儿跟读,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 例题讲解(10分钟)(1)出示古诗挂图,让幼儿观察图中的梅花。

(2)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图中的梅花。

(3)教师结合诗句进行讲解,让幼儿理解梅花的生长特点。

4. 随堂练习(5分钟)(1)让幼儿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话描述梅花。

(2)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幼儿进行评价。

5. 创作环节(10分钟)(1)教师发放画纸、彩笔、剪刀等材料。

(2)引导幼儿用画、剪、贴的方式,创作一幅梅花作品。

(1)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梅花图片2. 黑板右侧:《梅花》诗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家长协助,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梅花的生长特点。

2. 答案示例:梅花是一种冬天开的花,它的花瓣很漂亮,有白色的,也有粉色的。

梅花不畏严寒,能在寒冷的冬天里盛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幼儿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梅花中班教案【篇一:有关梅花的古诗全集】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王安石《梅》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墨梅》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杂诗三首》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王冕《墨梅》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杜耒《寒夜》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王冕《白梅》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王冕《墨梅》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张谓《早梅》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张谓《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齐己《早梅》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李商隐《忆梅》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崔道融《梅花》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陆游《梅花绝句》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王冕《白梅》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李清照《懈恋花》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谢枋得《武夷山中》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孀娥槛外梅。

——曹雪芹《访妙玉乞红梅》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

——李世民《元日》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

——李方膺《题画梅》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

——韩偓《夜深》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

——何逊《咏早梅》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

——何逊《咏早梅》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杜甫《小至》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齐己《早梅》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李商隐《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

——曹雪芹《访妙玉乞红梅》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

——柳宗元《早梅》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陆游《落梅》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华。

——曹雪芹《咏红梅花得“花”字》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曹雪芹《咏红梅花得“红”字》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李白《早春寄王汉阳》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王维《杂诗三首》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

——李商隐《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

——张嵲《墨梅》雪后燕瑶池,人间第一枝。

——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

——何逊《咏早梅》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

——唐寅《把酒对月歌》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

——史青《应诏赋得除夜》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刘克庄《落梅》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齐己《早梅》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

——王十朋《红梅》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赵嘏《喜张沨及第》只恐江南春意减,此心元不为梅花。

——刘因《观梅有感》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柳宗元《早梅》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

——李白《从军行》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柳宗元《早梅》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

——黄庭坚《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可怜江浦望,不见洛阳人。

——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

——刘因《观梅有感》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张嵲《墨梅》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

——曹雪芹《咏红梅花得“梅”字》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曹雪芹《咏红梅花得“花”字》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

——曹雪芹《咏红梅花得“花”字》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孟浩然《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刘克庄《落梅》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

——范成大《喜晴》向来冰雪凝严地,力斡春回竟是谁?——陆游《落梅》不受众芳知,端须月与期。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李商隐《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

——张道洽《岭梅》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

——曹雪芹《咏红梅花得“红”字》林下积来全似雪,岭头飞去半为云。

——律然《落梅》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李商隐《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曹雪芹《咏红梅花得“红”字》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刘克庄《落梅》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柳宗元《早梅》全部梅花桃花荷花菊花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苏轼《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

——李方膺《题画梅》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

——洪升《雪望》清香闲自远,先向钗头见。

——春近寒虽转,梅舒雪尚飘。

——阴铿《雪里梅花诗》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

——曹雪芹《咏红梅花得“梅”字》【篇二:古诗《梅花》好】《梅花》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长春版一年级上册十一单元古诗《梅花》教材简析:教学目标:1、认识“梅、墙、数、枝、凌、寒、遥、暗、”等生字。

2、正确、流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图、文、生活相结合,感情朗读,感受梅花不畏寒冷的顽强品格。

4、通过朗读、交流等活动,训练孩子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及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难点:通过图、文、生活相结合,体会诗歌情境,感受梅花不畏寒冷的顽强品格。

教学设计理念及方法:1、运用多媒体课件优化课堂教学,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观察并表达,帮助孩子体会诗歌意境,化难为易。

2、反复吟诵古诗。

借反复的感情朗读成诵,借多种不同形式的吟诵,如挑战读、配乐读、表演读等,在反复的感情诵读中加深孩子对古诗的理解,同时训练孩子的语感。

教学准备:学案导学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聊花猜梅,激活课堂1、老师引出话题:爱花的小朋友请举手。

呵呵,都喜欢?那你们都喜欢什么花呀?(生畅所欲言)(根据课前作业交流)写花字2、猜一猜:有一种花,开在寒冷的冬季,万花凋零,它却独自开放,是什么花?对于梅花,你有哪些了解?(生互动交流)3、同学们对梅花的了解可真不少,老师也搜集了许多关于梅花的图片,我们共同来欣赏一下。

(课件播放梅花观赏图,配乐,教师解说)解说词:(梅花原产于我国的东南部,喜欢温暖稍带湿润的气候,不畏严寒,有200多个品种,生长很有特点:先开花,后长叶,它的花瓣也很有特色,如果你仔细地数一数,就会发现它的花瓣是五瓣,或者是五的倍数,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梅花有的结果,有的不结果,如果它的花瓣只有一层,那么它多数都能结果,味道好酸,如果它的花瓣有两层或两层以上,一般就很少结果,只能供人观赏了,梅花有大红、粉红、白色、黄色等好多种颜色,植物学家们还新培育了其他颜色的梅花呢!好让它在百花凋零的冬天给大家带来更多美的享受。

)4、揭题:梅花这么美,引得许多诗人为她留下了很多优美的诗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宋朝诗人王安石的作的古诗《梅花》(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学习“梅”字。

(1)指名拼读。

(2)怎样记住这个字?(猜谜语:每天站在木头边、加一加、拆部件、老师重点教给形声字的识字方法:梅是形声字,这个字由两部分组成,左边的“木”字是形旁,表示梅字的意义和树木有关,右边的“每”字是声旁,表示“梅”字的读音和“每”相近。

汉字中大部分合体字都是形声字,因此学会用形声字的方法识记生字非常重要。

)(3)“木”字家族的成员可真不少呢!你还知道哪些“木”字旁的字?(松、杨、柳、柏、枫、桃、杏、李)这样归类学习,也是识记生字的好办法。

(4)你能结合刚才的短片用“梅花”说一句话吗?【设计意图:花是孩子喜爱之物,且各有所爱;“猜一猜”也是孩子极感兴趣的一项活动。

“聊花猜梅”可使孩子全身心放松,释放自我,激活思维,畅所欲言。

课堂因之而活跃起来。

同时,通过对梅花的交流,唤起孩子的生活记忆,可以了解学生此方面的信息,师生互学为后面的教学做铺垫。

】二、初读古诗,熟读成诵。

1、看来你刚才看得非常仔细,听得非常认真。

2、请同学们打开书,听老师读诗文,注意听清每个字的读音。

(请同学们拿起笔,端好书,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生字做上记号,再逐句把诗文读正确。

)4、男女生分读。

5、齐读。

三、随文识字,意境中感悟。

读了这么多遍,你能告诉老师,你读懂了什么?(随机体会诗句内容,并在意境中识字。

)1、“墙角数枝梅”(1)梅花开放的位置——墙角。

识记“墙”字。

我们班有墙吗?用手指指墙在什么位置?这个字的笔画这么多,你有好办法记住它吗?(猜谜语:左边有土回不来)(2)“数枝”(课件演示:一枝、数枝)数枝就是很多枝,墙角数枝梅就是墙角有几枝梅花。

识记“枝”字。

这个字比较简单,你是用什么办法记住的?(组词、形声字、加一加等)小结: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告诉了我们几枝梅花盛开的地点。

除此之外,再来看看古诗,你还读懂了什么?2、“凌寒独自开”(1)梅花开放的时间——开在冬天里。

从哪个字看出来的?“寒”,现在就是冬天,我们到外面去,就会感觉到天气比较寒冷。

寒冷的反义词是“温暖”。

因为天气冷了,所以我们要戴上帽子,因此这个字是宝盖头,这两竖就像我们的脖子,为了保暖我们还要围上围巾,这三横就像围巾,包裹得严严实实,两只小脚丫也藏在了皮靴下。

瞧,这么复杂的字我们用讲故事的方法就记住了。

(2)“独自开”就是独自开放,从这里你知道了什么?(许多花在冬天都凋谢了,只有梅花还在盛开)这说明梅花——非常勇敢、顽强,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独”是我们要学习的生字,在学习新字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个部首“反犬旁”。

(领读)由三笔写成。

数笔画,教学新的笔画名称“弯钩”。

(书空“独”字)你能帮“独”找个朋友吗?它不喜欢一个人。

(孤独、独自、独立、单独、独一无二、独唱)(4)那么从这一句话中,我们看到了梅花的顽强不屈,不畏严寒,让我们带着对梅花的赞美来读一读前两行诗句。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在严寒中盛开的梅花是什么颜色的?它有没有香味呢?你从哪里知道的?(1)梅花是白色的。

(遥知不是雪)这里我怎么没有见到“白”字呀!“遥”就是远远的。

在远远的地方知道那不是雪,因为有一股淡淡的香味飘来。

你说的真好。

“遥”,就是远的意思。

这个字是半包围结构,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他吗?(换一换)4、配乐有感情地读课文,边读边加深理解。

同学们说得真好。

这就是梅花,是我国的十大名花之一,是我国的国花,诗人写下这首梅花,也写下了对梅花的赞美和喜爱。

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寒冷的冬天,大雪纷飞,梅花穿着雪白的衣裳,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在寒风中傲然开放!现在你们面前就是美丽独特的梅花,你们想不想做一回诗人,美美地吟诵一下这首诗呢?(齐读)5、熟读成诵老师也很喜欢这首古诗,喜欢梅花以她洁白的花朵,给大自然增添美;喜欢梅花以不怕严寒的品格,为人们树立了榜样;喜欢梅花以她的暗香,给人们送来了喜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