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安全自护我能行,,全国通用】 我能行综合实践活动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课教案(大全五篇)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课教案(大全五篇)第一篇: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课教案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四年级主题活动一:粮食知多少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粮食的生产过程,体会粮食来之不易,激发学生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和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
2、引导学生对日常的饮食习惯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爱惜粮食的行为习惯。
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猜谜语。
黄袍加身,金屋藏娇,粒粒皆辛苦,颗颗宝中宝。
(稻谷)2、表演《一粒米的自述》。
(揭示课题)(我是一粒米,别把我看不起,农民伯伯冒着风雨来种我,忙呀,忙呀忙,费了多少力。
我呀来得不呀不容易。
)3、结合小表演引导学生讨论粮食的生产过程。
(出示图片)(翻地、打垄、播种、浇水、锄草、施肥、除害虫、收割、脱粒、晾晒)4、朗读古诗《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指导看书。
二、交流、汇报调查结果。
1、小组内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浪费粮食的现象调查结果,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各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
3、学生边说边展示自己的画,或师出示图片。
三、讨论如何爱惜粮食。
1、小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用实际行动来爱惜粮食。
2、全班交流。
3、读儿歌《爱惜粮食》。
喷香的米饭哪里来?白白的大米煮出来。
白白的大米哪里来?金黄的谷子碾出来?金黄的谷子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
一粒大米一滴汗,爱惜粮食理应该。
四、设计警示语、制作宣传画:小组讨论如何制作以“爱惜粮食、杜绝浪费”为主题的警示语和宣传画。
五、唱一唱:歌曲《我是一粒米》。
六、活动延伸:1、鼓励学生画一画并张贴宣传画,在学校宣传栏里或村里进行宣传。
2、制定一份爱惜粮食的计划书。
3、与家长合作,关注学生在家庭中的实际表现,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爱惜粮食。
附警示语:1、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
3、请吃完你的半碗饭。
4、粒粒大米见真情。
5、节约粮食光荣,乱倒饭菜可耻。
6、丢掉一团饭,浪费父母血汗。
小学综合实践一安全自护我能行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一安全自护我能行教案安全自护是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和掌握的重要技能,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掌握安全自护知识更是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小学综合实践一安全自护的教案,以帮助孩子们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
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安全自护,为什么要学习安全自护知识。
2.学会判断危险的场景和行为,并掌握安全行为准则。
3.掌握遇到陌生人时的应对方法。
4.了解常见突发事故并学会相应的应对措施。
5.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安全自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师可通过举例和讲述真实案例来引起学生的重视,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历。
)2. 危险情境与安全行为准则2.1. 在路上行走时的安全常识- 走人行道或人行横道- 看红灯停,看绿灯行- 不拥挤、不蹦跳、不争抢- 不在马路上玩耍或追逐2.2. 遇到陌生人时应该怎么办- 不与陌生人交谈、接触- 不随意上车或跟从陌生人走- 尽量与家长或老师取得联系3. 突发事故与应急反应3.1. 火灾的自我保护- 迅速逃离火源-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小时侯低俯前进- 如果被火包围,就找最安全的地方躲避3.2. 地震的自救指南- 在室内时,躲到桌子下或坚固的家具旁- 迅速逃离高大建筑物和危险物品- 停车时尽量远离高大建筑物和电线杆三、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活动: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图片或者播放一段视频,引起学生对安全自护的兴趣,让学生知道掌握自护知识的重要性。
2. 讲解知识点:教师讲解安全自护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并通过真实案例或小故事来加深学生对安全问题的认识。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危险情境,并讨论应该如何应对。
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发言。
4. 角色扮演:让一些学生扮演陌生人,另外一些学生扮演被陌生人搭讪的孩子,进行实际情景模拟,让学生亲身体验如何应对陌生人。
5. 安全行为宣传广播:学生分组设计广播节目,向其他同学宣传安全行为,可以创作安全歌曲、小广告等形式。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做个自护小能手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做个自护小能手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育孩子们如何保护自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通过培养孩子的自护意识和自护能力,可以帮助他们在面对危险和困难时做出正确的反应,确保他们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一个名为“小能手”的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帮助孩子们成为自护小能手。
活动目标:1. 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让他们明白保护自己的重要性。
2. 增加孩子们的危险判断能力,学会辨别危险行为和安全行为。
3. 提升孩子们的应急反应能力,教授一些基本的自护技巧。
4. 加强孩子们对身体健康的认识,学习一些简单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活动步骤:1. 导入活动(10分钟):- 引导学生回忆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危险情境,例如交通安全、火灾、自然灾害等,并讨论如何应对这些情境。
- 通过给学生讲述一个与自护有关的真实故事,激发他们对自护的兴趣和重视。
2. 自我保护意识培养(20分钟):- 小组讨论:请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一个危险场景,并提出如何保护自己的方法。
例如,交通安全场景可以是过马路时遇到红灯不亮的情况,学生可以提出停下来等待绿灯亮起。
- 分享回答: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回答,并与其他组进行讨论和补充。
3. 危险判断能力培养(30分钟):- 视频观看:播放一段包含危险行为和安全行为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后讨论视频中出现的问题和正确做法。
- 危险情境练习:给学生分发一些图片或卡片,每张图片上都有一个危险行为,学生需要判断这个行为是否安全,如果不安全,他们需要提出正确的做法。
4. 应急反应能力提升(40分钟):- 火灾逃生演练:引导学生了解火灾逃生的基本原则,例如低姿势行走、避免使用电梯等。
然后,进行火灾逃生演练,模拟火灾场景,让学生按照正确的逃生方式行动。
- 急救技能学习:介绍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例如如何处理割伤、扭伤等常见伤害,并示范正确的处理方法。
5. 总结和反思(10分钟):- 与学生分享整个活动的收获和感受,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思考和问题。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安全自护我能行,,全国通用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安全自护我能行(全国通用)一、活动主题:认识火灾隐患,提高自护能力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火灾的危害性及火灾逃生方法。
(2)培养学生防火、防爆安全意识。
(3)提高学生自护、自救能力。
2. 活动内容:(1)火灾的危害及原因。
(2)火灾逃生方法及注意事项。
(3)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3. 活动步骤:(1)讲解火灾的危害及原因。
(2)示范火灾逃生方法及注意事项。
(3)学生演练火灾逃生。
(4)讲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5)学生实操灭火器。
二、活动主题:交通安全我知道,出行自护我能行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交通规则,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2)培养学生文明出行、安全乘车的习惯。
(3)提高学生出行自护能力。
2. 活动内容:(1)交通规则及出行安全知识。
(2)文明出行、安全乘车习惯的培养。
(3)出行自护技能的提高。
3. 活动步骤:(1)讲解交通规则及出行安全知识。
(2)学生讨论如何文明出行、安全乘车。
(3)观看交通安全教育视频。
(4)模拟出行场景,培养学生出行自护能力。
三、活动主题:防范溺水,从我做起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溺水的原因及危害。
(2)培养学生防范溺水的意识。
(3)提高学生自救、互救能力。
2. 活动内容:(1)溺水的原因及危害。
(2)防范溺水的措施。
(3)自救、互救方法。
3. 活动步骤:(1)讲解溺水的原因及危害。
(2)学生讨论防范溺水的措施。
(3)演示自救、互救方法。
(4)学生实操练习自救、互救。
四、活动主题:地震来了我不怕,自护自救我能行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原因及危害。
(2)培养学生地震时的自我保护意识。
(3)提高学生地震时的自救、互救能力。
2. 活动内容:(1)地震的原因及危害。
(2)地震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3)地震时的自救、互救技巧。
3. 活动步骤:(1)讲解地震的原因及危害。
(2)学生讨论地震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3)观看地震逃生教育视频。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安全自护我能行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安全自护我能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安全自护,我能行引言:在当今社会,安全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孩子们的安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他们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学会自我保护非常关键。
因此,本教案旨在通过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帮助小学生学会安全自护的基本技能,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一、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2. 学习紧急情况下的逃生和自救方法。
3. 提高学生的自护能力和自信心。
二、活动设计:1. 活动一:安全知识讲座(30分钟)目的:引导学生了解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护技巧。
步骤:- 给学生进行简单的安全知识问答,了解他们的安全观念和相关知识水平。
- 通过幻灯片展示等形式,向学生介绍火灾、地震等常见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方法。
- 鼓励学生提问并解答他们的疑惑。
2. 活动二:火灾逃生演练(60分钟)目的:模拟火灾情况,教授学生火灾逃生和自救技巧。
步骤:-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人扮演“火灾发生”的提示者。
- 提示者使用响铃或喊口号等方式模拟火灾发生,全体学生迅速行动。
- 学生按照教室安排的逃生路线进行逃生演练,并注意不踩踏或推挤他人。
- 演练结束后,进行讨论和反思,学生分享自己在演练中的感受和发现。
3. 活动三:急救知识培训(60分钟)目的:教授学生一些简单的急救知识和技巧。
步骤:- 播放急救知识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急救处理方法,如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
- 讲解并演示各项急救操作技能,鼓励学生进行自我练习。
- 小组合作进行模拟急救情况的角色扮演,每个小组派出急救人员进行救助,其他成员扮演伤员。
4. 活动四:紧急情况应对游戏(60分钟)目的:通过游戏形式训练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反应和处理能力。
步骤:- 设计一些与安全自护相关的游戏,如找出逃生出口、正确使用灭火器等。
- 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游戏,观察并评估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
- 对游戏结果进行总结,强调正确的操作和存在的问题,并讨论如何改进。
安全自护我能行教案

安全自护我能行教案第1篇:安全自护我能行教案教学内容:学习一些家居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知识。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有关安全知识,使学生树立自护、自救观念,形成自护、自救的意识,使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
但是,家庭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
下面就谈谈家居安全要注意什么:1、用电安全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
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用电常识。
1)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电源。
2)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3)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头。
4)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直接救人。
2、安全使用煤气1)燃气器具在工作时,人不能长时间离开,以防被风吹灭或被锅中溢出的水浇灭,造成煤气大量泄露而发生火灾。
2)使用燃气器具(如煤气炉、燃气热水器等),应充分保*室内的通风,保持足够的氧气,防止煤气中毒。
二、游泳时要注意安全1、游泳需要经过体格检查。
2、要慎重选择游泳场所。
3、下水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安全自护我能行作文生命对于每个人而言都只能拥有一次,因此,每个人都应该珍惜生命,然而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却处处充满了安全隐患,让我们的生命价值和意义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20xx年3月23日一个可怕而又震惊全国的事件,在福建南平的一所学校里,展开了它那恶魔般的翅膀,笼罩了*大地。
这一事件,让人想来不寒而栗,因为它是一件有关小学生的案件。
学生们等候在学校门口,他们正要欢快地跑进心爱的校园。
这个时候,一个面目狰狞,身材微胖的中年男子,手持*首出现在学校门前,学生们与家长们还没缓过神来呢,他就抓起一个七八岁的小学生,向颈动脉砍去,小学生哭了几声,挣扎了几下,便浑身抽搐,倒在了血泊里,就这样,在一眨眼的功夫,便与家人*阳两隔。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安全自护我能行-全国通用我能行综合实践活动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安全自护我能行-全国通用我能行综合实践活动课题主题一安全自护我能行共8课时执教日期:年月日教学目标L通过活动对身边安全问题的调研以及参与相关的宣传活动,能够感受到安全自护的重大意义,逐步形成珍爱生命、保障安全的态度,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健康快乐地生活。
2.学生在调查、考察、设计、制作、宣传安全等活动中,体验考察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结合校园安全的有关的隐患,通过亲身实践安放安全提示牌的活动,增强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生通过多种调查活动的实施,能够认识到安全问题与自身健康成长的密切关系,认识到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初步掌握自护自救的方法,消除安全隐患,并将安全第一的理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核心价值观及法治知识渗透通过活动对身边安全问题的调研以及参与相关的宣传活动,能够感受到安全自护的重大意义,逐步形成珍爱生命、保障安全的态度,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健康快乐地生活。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对身边安全问题的调研以及参与相关的宣传活动,能够感受到安全自护的重大意义,逐步形成珍爱生命、保障安全的态度,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健康快乐地生活。
教学难点初步尝试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开展调查研究活动;通过设计制作提高动手操作、技术应用和创意物化能力;在活动中学习与他人沟通的技巧,增强活动效果。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教学过程L身边的安全隐患排查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播放校园伤害事故的案例进行讲述。
1.从这些案例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在这些案例中,哪些同学做得对,对在什么地方哪些同学做得不对,错在哪里?3.从这些案例中,你有什么收获,今后在校园活动中要注意些什么?(二)问题与思考同学们,对于校园安全隐患,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班级交流。
)教师小结:L校园安全隐患主要有哪些?2.校园安全隐患有哪些危害?3•防范校园安全隐患有哪些常用方法?(三)分小组小调查,制定活动方案校园安全隐患种类与危害。
主题班会教案安全自护我能行

主题班会教案——安全自护我能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安全自护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2. 培养学生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应变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互相帮助和关爱。
二、教学内容:1. 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
2. 校园内的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
3. 自然灾害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4. 网络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
5. 突发事件时的应变能力培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内的安全事故案例,引发学生对安全自护的思考。
2. 讲解:分别针对教学内容中的五个方面进行详细讲解,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 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安全自护知识和经验。
4. 演练:模拟突发事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锻炼应变能力和自我保护技能。
5. 总结: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安全自护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安全自护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模拟演练中的表现。
3. 学生对团队协作和互相帮助的意识和行动。
五、教学资源:1. 安全自护知识资料。
2. 校园安全隐患排查表。
3. 自然灾害应对指南。
4. 网络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宣传资料。
5. 突发事件应变演练道具。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在校园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以及如何预防和应对。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各种安全场景,如火灾、地震、交通事故等,学会正确的应对方法。
3. 知识竞赛:组织安全知识问答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安全知识的记忆。
4. 制作宣传海报:让学生分组制作关于安全自护的宣传海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安全自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案例,让学生了解安全事故的严重性,提高安全意识。
3. 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模拟演练法: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如何保护自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安全自护我能行,,全国
通用】我能行综合实践活动
课题主题一安全自护我能行共 8 课时执教日期:年月日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对身边安全问题的调研以及参与相关的宣传活动,能够感受到安全自护的重大意义,逐步形成珍爱生命、保障安全的态度,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健康快乐地生活。
2.学生在调查、考察、设计、制作、宣传安全等活动中,体验考察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结合校园安全的有关的隐患,通过亲身实践安放安全提示牌的活动,增强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生通过多种调查活动的实施,能够认识到安全问题与自身健康成长的密切关系,认识到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初步掌握自护自救的方法,消除安全隐患,并将安全第一的理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核心价值观及法治知识渗透通过活动对身边安全问题的调研以及参与相关的宣传活动,能够感受到安全自护的重大意义,逐步形成珍爱生命、保障安全的态度,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健康快乐地生活。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对身边安全问题的调研以及参与相关的宣传活动,能够感受到安全自护的重大意义,逐步形成珍爱生命、保障安全的态度,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健康快乐地生活。
教学难点初步尝试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开展调查研究活动;通过设计制作提高动手操作、技术应用和创意物化能力;在活动中学习与他人沟通的技巧,增强活动效果。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教学过程 1.身边的安全隐患排查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播放校园伤害事故的案例进行讲述。
1.从这些案例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在这些案例中,哪些同学做得对,对在什么地方? 哪些同学做得不对,错在哪里?
3.从这些案例中,你有什么收获,今后在校园活动中要注意些什么?(二)问题与思考同学们,对于校园安全隐患,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班级交流。
)教师小结: 1.校园安全隐患主要有哪些? 2.校园安全隐患有哪些危害? 3.防范校园安全隐患有哪些常用方法?(三)分小组小调查,制定活动方案校园安全隐患种类与危害。
(1)师:我们生活中校园安全隐患是从哪里来的?他们有哪些危害?今天我们要就这个问题来做一个小调查。
(教师板书:校园安全隐患)(2)学生分小组讨论要调查校园安全隐患方面的内容后全班交流。
校园安全隐患都包含哪些?校园安全隐患是怎样产生的?防范校园安全隐患有哪些常用方法?(3)防范校园安全隐患有哪些常用方法?学生根据要研究的内容,以活动小组为单位制定活动方案,设计调查表。
教师巡回指导。
(四)交流与反馈 1.各小组分别介绍活动方案和调查表。
2.总结评价。
师生共同商讨,完善表格。
第二课时(一)直接导入,交流与反馈同学们,我们用了几天的时间对防范校园安全隐患有哪些进行了调查,这节课我们就把自己调查的结果与其他同学共同分享。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调查结果。
2.学生交流自己的感想、
3.防范校园安全隐患都有哪些危害?(.学生把查找的资料进行展示)怎样能有效防止这种现象呢?
4.小组讨论防范校园安全隐患有哪些常用方法(教师课件展示校园安全隐的宣传图片):学生讨论:校园安全隐可以分为哪几类?防范校园安全隐患的方法有哪些?
5.师小结:(二)活动:校园安全隐患处理方案 1.学生展示校园安全隐患处理方案。
2.学生讨论交流校园安全隐患处理方案的优劣。
3.师小结:校园安全隐患关系同学们的个人安危,请大家将研究成果制成幻灯片或手抄报,向其他同学宣传。
4.收获和反思;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你对校园安全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了解?你认为活动过程还有哪些方面,可以进一步改进?请与同学交流你的收获和认识。
2.设计制作安全提示牌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播放各种提示牌的案例进行讲述。
1.从这些案例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在这些案例中,哪些提示牌做得好,好在什么地方? 哪些做提示牌不好,不好在哪
里? 3.从这些案例中,你有什么收获,今后在提示牌设计活动中要注意些什么?(二)问题与思考同学们,对于设计提示牌,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班级交流。
)教师小结: 1.校园安全设计提示牌种类主要有哪些? 2.校园安全提示牌的制作材料主要有哪些?
3.如何设计校园安全提示牌的图案?(三)分小组小调查,制定活动方案校园安全提示牌种类主要有哪些?种类与材质,规格。
(1)师:我们生活中校园安全隐患是从哪里来的?校园安全提示牌主要放置在哪些地方?今天我们要就这个问题来做一个小调查。
(教师板书:设计校园安全提示牌)(2)学生分小组讨论讨论好校园安全隐患方面的内容后全班交流。
1.校园安全提示牌种类主要有哪些?
2.校园安全提示牌的制作材料主要有哪些?
3.如何设计校园安全提示牌的图案?(3)防范校园安全隐患有哪些常用方法?(四)学生根据要研究的内容,以活动小组为单位制定活动方案,设计调查表。
教师巡回指导。
(五)交流与反馈 1.各小组分别介绍活动方案和调查表。
2.总结评价。
师生共同商讨,完善表格。
第二课时(一)直接导入,交流与反馈 1.同学们,我们用了几天的时间对校园安全设计提示牌进行了调查,这节课我们就把自己调查的结果与其他同学共同分享。
2.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调查结果。
3.学生交流自己的感想。
(二)展示与交流 1.展示你制作的校园安全提示牌的设计草图 2.说一说,本组的作品要安放在什么地方,提示同学们注意什么样的安全问题。
3.同学点评小结。
(三)活动收获与反思(四)布置提示牌安放效果调查小组安放提示牌 3.我当安全宣传员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新课安全,是我们生活中永恒的话题。
通过前面一系列的活动,同学们对安全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与认识。
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家长和老师更加关注安全问题,让我们做一名“安全小大人”,向大家宣传吧!(二)需求调查在进行宣传活动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同学
们的安全意识与安全常识的情况,根据调查的结果,再来确定如何向大家进行宣传以及宣传哪方面的内容。
1.进行小学生安全意识调查问卷。
2.进行安全知识竞答。
(事前准备P[T)(四)分小组制定服务计划在宣传活动之前,各小组选择一个宣传主题,做好宣传活动计划,保证活动能够顺利实施。
宣传主题宣传内容宣传方式宣传小组承担小组交通安全游泳安全游戏安全饮食安全外出旅游安全家庭用电安全…… 1.各小组分别介绍活动方案和调查表。
2.总结评价。
师生共同商讨,完善表格。
第二课时(一)学习服务技能 1.以小组为单位,查找与宣传主题相关的安全教育资料,并分类,准备以适当的呈现方式进行宣传。
2.学生交流自己要宣传的主题、内容、对象、方式等,做到心中有数。
(二)开展服务请同学们按照活动计划,在学校或是社区中开展“安全自护我能行”的宣传活动。
活动的过程可以用文字或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来。
还可以邀请家长参与活动。
(三)分享与反思请将自己参与此次活动的感想和收获记录下来,与同学及老师进行交流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你对校园安全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了解?你认为活动过程还有哪些方面,可以进一步改进?请与同学交流你的收获和认识。
(五)再次服务根据同学们的交流总结,大家可以积极联系学校大队辅导员,定期走进不同年级或班级开展宣传活动。
结合学校周边的资源,还可以到幼儿园、社区服务中心等地方进行服务宣传活动。
4.走进安全博物馆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新课通过一系列活动,同学们了解到了安全的相关常识,也担任了“安全小达人”,向更多的人进行了宣传。
接下来就让我们走出校门,走进当地的安全博物馆进行实践和体验,体会并学习模拟环境下安全自护自救的技能。
(二)行前准备 1. 上网查找在我们当地有哪些开展安全教育的场馆 2. 和老师、同学进行研讨交流,将确定的场馆名称及选择理由填写下来。
我们要去的场馆是选择的理由是(三)提出问题走进安全教育博物馆,你想继续研究或体验哪些活动呢?请以小组为单位,确定好选题。
1.体验火灾逃生
2.感受地震
3.学习人工呼吸……(四)学生根据要体验的内容,以活动小组为单位制定活动方案,设计调查表。
教师巡回指导。
(五)交流与反馈 1.各小组分别介绍活动方案和调查表。
2.总结评价。
师生共同商讨,完善表格。
第二课时走进场馆(一)了解场馆布局 1.教育同学们要注意文明礼仪。
2.认真听场馆的介绍和要求。
(二)开展体验活动 1.根据小组确定的体验项目,同学们可以在场馆中开展丰富的体验活动,演戏自护自救的方法,寻找问题的答案。
2.在开展研究活动的过程中,提示同学们别忘记把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记录下来。
(三)总结:参与此次活动后,你有哪些收获?和老师同学交流一下吧。
教学反思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