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主要国家安全生产统计数据
全国历年安全生产统计数字安全生产

全国历年安全生产统计数字1、我国2018年安全事故数据统计2018年发生生产抄安全事故4.9万起,死亡3.46万人,同比下降6.5%和8.6%。
二是较大事故同袭比下降9.5%。
三是重特大事故继续下降,发生19起,死亡227人,同比下降24%和百33.6%。
没有发生死亡30人以度上的特别重大事故,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
2、每年我国安全生产事故中死亡人数每年我国安全生产事故中死亡人数没有明确的统计。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已经2007年3月28日国务院第17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第三条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重伤,第四条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
事故调查处理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经过、事故原因和事故损失,查明事故性质,认定事故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依法追究责任。
第四章事故处理第三十二条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15日内做出批复;特别重大事故,30日内做出批复,特殊情况下,批复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时间最长不超过30日。
有关机关应当按照人民政府的批复,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事故发生单位和有关人员进行行政处罚,对负有事故责任的国家工作人员进行处分。
历年年度安全生产事故统计

历年年度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历年年度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引言安全生产事故是指在生产、作业、劳动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导致的事故,其发生会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也是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
为了了解我国安全生产事故的情况以及探索解决之道,我们进行了历年年度安全生产事故统计的研究。
通过对各个年度的安全生产事故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并提出未来的预防措施。
第一章概述1.1 安全生产事故的定义和分类安全生产事故是指在生产、作业、劳动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导致的事故。
根据事故的性质和发生的行业,安全生产事故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如机械类事故、电气类事故、火灾类事故、爆炸类事故等。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安全生产事故对企业和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通过对历年安全生产事故统计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事故的发生原因和规律,为未来的预防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第二章数据统计和分析2.1 数据来源和收集方法为了获取准确的数据,我们从国家安全监管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媒体等渠道收集了相关的事故数据。
同时,我们还通过调研和访谈的方式获取了一些实际案例。
2.2 历年安全生产事故统计数据我们将各个年度的安全生产事故数据进行了整理和汇总,形成了一系列统计表格和图表。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事故的发生数量和趋势,以及各个行业的事故类型和占比情况。
2.3 安全生产事故的原因分析通过对历年事故案例的分析,我们发现安全管理不到位、操作人员疏忽大意、设备故障等因素是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的主要原因。
此外,一些企业强调经济效益而忽视安全,也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2.4 不同行业的安全生产情况对比我们将各个行业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
结果显示,在建筑、采矿、石油化工等高风险行业,事故数量和严重程度相对较高。
而在服务业和信息技术行业,事故数量相对较少。
第三章结果和讨论3.1 安全生产事故的总体情况我们通过统计数据发现,近年来我国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数量呈下降趋势,但仍然存在很大的隐患和安全风险。
世界主要国家职业安全事故统计指标与安全状况比较

世界主要国家职业安全事故统计指标与安全状况比较彭成(安全生产法律研究所,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5号,100029)摘要介绍了世界各国常用的几种安全事故统计指标,分析比较了部分国家和地区安全生产状况。
关键词职业安全安全状况统计指标1 安全事故统计指标1.1 职业伤害定义职业伤害指经雇主或授权人安排在工作场所作业的职员,在作业期间因受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导致的突然爆发(爆炸)意外能量(热能、电能、动能)产生的冲击、碰撞、挤压、切割、中毒等作用,导致对身体的伤害。
由这种事故造成人身伤害或死亡称为职业性伤亡事故。
1.2 世界常用工伤、伤亡事故统计指标目前,世界各国采用的职业伤亡事故指标不统一,不同的国家采用不同的统计指标来考评事故伤害程度的严重性。
最常用的几种统计指标是:(1)事故伤亡人数的绝对数,单位:人;(2)10万人伤亡率,单位:人/10万人;(3)100万工时伤亡率,单位:人/100万工时;(4)20万工时伤亡率,单位:人/20万工时;(5)千人伤亡率,单位:人/1000人;(6)伤亡率百分比,单位:%。
1.3 几种常用工伤、伤亡事故统计指标的优点(1)伤亡人数绝对指标。
目前,这个指标在世界上使用比较广泛,其优点是统计、计算简单、直观。
缺点是不同规模、不同行业间的企业间因工伤事故造成的伤亡严重程度对比困难。
(2)10万人伤亡率指标。
工伤事故人数与从业人员人数的比值。
这种工伤指标,统计、计算简便,具有较好的对比性。
国际劳工组织为达到对不同国家或地区间,对工伤事故造成的伤亡严重程度进行直观比较,且易于操作,推荐使用10万人伤亡率指标。
但是这个指标,只简单考虑从业人数的误差,而未全面考虑工作量、工作时间多少的影响,如某个人,一年只工作了一天,也被列入计算之列,可见准确度存在一定的影响。
因此,不适宜用于企业、行业间要求进行精确比较的场合。
与之对应的指标还有:千人伤亡率和100 人伤亡率指标,均存在同样问题。
2023年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和分析制度

2023年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和分析制度一、引言安全生产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
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减少事故发生,2023年,制定了一套全新的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和分析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制度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法。
二、制度内容1. 统计范围:该制度的统计范围包括所有在国内境内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无论事故大小、类型及行业领域。
2. 统计指标:该制度主要统计以下指标:- 事故发生数量:统计每年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的数量;- 事故类型:统计事故的类型,如火灾、爆炸、坍塌等;- 事故原因:统计造成事故的具体原因,如违章操作、设备故障、管理缺失等;- 伤亡人数:统计每起事故中的伤亡人数及伤亡情况;- 经济损失:统计每起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及相关影响。
3. 统计方法:为了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制定该制度时明确了统计方法。
统计主体应当根据事故发生的实际情况,及时准确记录相关信息。
数据来源主要分为两种:一是企事业单位应向相关部门及时上报事故信息;二是相关部门应主动进行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生产现场检查、抽查等,获取相关数据。
4. 数据分析:统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是为了更好地分析事故发生的规律和原因,以便进一步采取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
相关部门应当定期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从事故类型、事故原因、行业特点等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分析结果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措施。
三、实施方法1. 监管部门责任: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企事业单位的监管力度,确保企事业单位按照规定及时上报事故信息,同时,要加强现场检查、抽查等方式,获取更全面的事故数据。
2. 企事业单位责任:企事业单位作为安全生产的主体,应当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及时上报事故信息,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
同时,企事业单位也应加强内部管理,改善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减少事故的发生。
3. 数据分析与利用:相关部门应将统计分析的结果及时传达给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以便各级政府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政策,并引导企事业单位加强安全管理。
安全法规——第1篇第1章 安全生产形势分析

印度的7.7倍
死亡(人)
79552
下降4.4%
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保持总体稳定、逐步好转的态势, 但是
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22
1 安全生产状况分析
1.3 我国安全生产发展历史特点
第一高峰1958-1961,背景:三年大跃进期间 第二个高峰1971-1973,背景:文化大革命 第三个阶段1993-1996,92年后确实经济大发展。 第四高峰2000-2002, 经济转型期
1.7 理念变化
不要带血的GDP 党政同责 一岗双责 生命红线观
35
讨论——案例分析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
D煤矿采用井工开采方式,设计生产能力450万吨/年,服务年
限35年,基建施工年限5年,2009年1月1日开始建设,该煤矿基建
工程分别由两家施工企业承担,井下有5个基建工作面,矿井开采 的煤层上部岩层中有2个含水层,开采煤层周边有采空区和废弃井
往是事故的直接责任者。 交通事故和发生在饭店、酒楼、娱乐等公共场所的重、特大事故
明显增多;
因工程(设备)质量低劣和伪劣产品而引发的重、特大事故明显 增加。
27
1 安全生产状况分析
1.4目前我国各类事故发生特点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消息称:
2016年1月1日至8月28日,全国共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 故23起,死亡和下落不明348人,同比减少3 起、170人,分 别下降11.5%和32.8%。 安监总局称:道路运输业、煤矿、水上等3个行业领域重特 大事故多发,占总量的73.9%。 其中,道路运输业发生1起特别重大事故、5起重大事故, 占今年以来重特大事故总量的26.1%。
巷,并已探明采空区充水。
2010年4月25日13时,当班工人在井下第3基建工作面作业时, 发现巷道局部有“冒汗”、渗水等透水现象,班长甲立即向调度
我国安全生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我国安全生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1 我国安全生产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1.1 总体安全水平按国际劳工组织2000年公布的数据,近年来世界工矿企业从业人职员伤事故死亡人数从总体上来讲呈增长势头。
1990~1999年间工业发达国家和前欧洲经济转型国家工伤死亡人数逐年减少,死亡率(除俄罗斯外)逐年下降,见表总—3。
1991~2001年间我国工伤事故死亡人数呈下降趋势,死亡率逐年减少,见表总—4。
表总—3 1990—1999年世界部分国家工伤死亡人数及死亡率变化情况位:死亡人数:人;死亡率:人/10万人资料来源:(ILO YEARBOOK OF LABOUR STAISTICS 2000)。
*该国的保险记录,是赔偿的损害数。
**位次为50个国家按死亡率从高到低排列顺序。
日本的10万人死亡率依据后生劳动省统计的就业人数计算得到。
1)美国、日本和中国各行业事故死亡人数变化情况美国1995~2000年间各行业部门职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是建筑业表总—5,2000年为1154人,占职业事故死亡总人数的19.5%;第二位是运输、电力与公共业,2000年共死亡957人,占总死亡人数的16.2%,其中公路运输与仓储业又是该领域死亡人数最多的部门,当年共死亡566人,占总死亡人数的9,6%(那个地点所指的公路运输是因公出时公路运输工具事故身亡者。
如按我国统计方式,美国2001年道路交通死亡人数为4.27万人,机动车保有量约为23500万辆,万车死亡率约为1.8)。
美国采矿业已成为比较安全的行业,全行业2000年仅死亡156人,其中油、气开采死亡83人,煤炭开采死亡40人,非金属矿产品24人,金属矿产品9人。
资料来源:美国劳工部统计局(2001年统计报告)。
*其中的数据是指本行业部分与我国统计情况相似的部门,并没有包括该行业全部的数据。
讲明:表中“运输业”的死亡人数是指因公出时交通工具事故身亡者。
表总—6所示为日本2000年工伤事故死亡情况。
(安全生产)我国安全生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我国安全生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1 我国安全生产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1.1 总体安全水平按国际劳工组织2000年公布的数据,近年来世界工矿企业从业人员工伤事故死亡人数从总体上来说呈增长势头。
1990~1999年间工业发达国家和前欧洲经济转型国家工伤死亡人数逐年减少,死亡率(除俄罗斯外)逐年下降,见表总—3。
1991~2001年间我国工伤事故死亡人数呈下降趋势,死亡率逐年减少,见表总—4。
表总—3 1990—1999年世界部分国家工伤死亡人数及死亡率变化情况单位:死亡人数:人;死亡率:人/10万人资料来源:(ILO YEARBOOK OF LABOUR STAISTICS 2000)。
*该国的保险记录,是赔偿的伤害数。
**位次为50个国家按死亡率从高到低排列顺序。
日本的10万人死亡率依据后生劳动省统计的就业人数计算得到。
1)美国、日本和中国各行业事故死亡人数变化情况美国1995~2000年间各行业部门职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是建筑业表总—5,2000年为1154人,占职业事故死亡总人数的19.5%;第二位是运输、电力与公共业,2000年共死亡957人,占总死亡人数的16.2%,其中公路运输与仓储业又是该领域死亡人数最多的部门,当年共死亡566人,占总死亡人数的9,6%(这里所指的公路运输是因公出时公路运输工具事故身亡者。
如按我国统计方式,美国2001年道路交通死亡人数为4.27万人,机动车保有量约为23500万辆,万车死亡率约为1.8)。
美国采矿业已成为比较安全的行业,全行业2000年仅死亡156人,其中油、气开采死亡83人,煤炭开采死亡40人,非金属矿产品24人,金属矿产品9人。
资料来源:美国劳工部统计局(2001年统计报告)。
*其中的数据是指本行业部分与我国统计情况相似的部门,并没有包括该行业全部的数据。
说明:表中“运输业”的死亡人数是指因公出时交通工具事故身亡者。
表总—6所示为日本2000年工伤事故死亡情况。
安全生产调度统计工作制度

安全生产调度统计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安全生产调度统计工作,及时、准确、完整地收集、整理、分析安全生产信息,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进行的安全生产调度统计工作。
第三条安全生产调度统计工作应当坚持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原则,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权威性。
第四条安全生产调度统计工作应当纳入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对工作不力、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二、统计内容第五条安全生产调度统计内容包括:(一)生产安全事故的基本情况,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单位、事故类型、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包括隐患排查次数、隐患数量、治理情况等;(三)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情况,包括执法检查次数、发现问题数量、整改情况等;(四)安全生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包括政策措施名称、实施情况、效果评估等;(五)其他与安全生产相关的统计信息。
第六条安全生产调度统计数据来源包括:(一)生产安全事故报告;(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记录;(三)安全生产监管执法记录;(四)安全生产政策措施实施情况报告;(五)其他相关资料。
三、统计方法第七条安全生产调度统计工作应当采用科学、规范的方法,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
第八条安全生产调度统计工作应当建立健全数据采集、审核、汇总、分析、发布等环节的工作程序,确保统计数据及时、准确、完整。
第九条安全生产调度统计报表格式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统一制定,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填写、报送。
四、统计分析与应用第十条安全生产调度统计数据分析应当针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为政策制定、监管执法、事故预防等提供科学依据。
第十一条安全生产调度统计数据分析结果应当及时反馈,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应当根据分析结果,调整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分国家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统计专刊一、美国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统计概况二、英国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统计概况三、欧盟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统计概况四、澳大利亚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统计概况五、加拿大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统计概况六、日本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统计概况七、韩国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统计概况八、波兰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统计概况九、俄罗斯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统计概况十、南非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统计概况十一、1990-2012年度世界煤炭产量及煤矿事故统计概况一、美国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统计概况2011年美国全国作业场所事故死亡人数为4609人,较2001年的5915人,减少死亡1306人,下降了22.1%,十万雇员死亡率也由2001年的4.3下降到2011年的3.3,下降了23.3%,职业伤害和职业病发生率下降了42.3%。
2001年至2011年,美国职业安全健康相对指标除个别年份外呈逐年下降。
2010年,美国全国道路交通死亡人数为32,885人,达到历史最好水平;2011年火灾死亡人数为3005人,其中建筑火灾死亡人数为2640人,比上年略有减少。
煤矿安全方面,2011年美国煤矿死亡人数和百万吨死亡率分别为21人和0.019;2012年,美国煤矿死亡人数为19人,仅次于2009年的18人。
根据由美国劳工统计局进行的职业伤害和的疾病(SOII)调查显示,自2002年首次出版的SOII使用OSHA要求记录当前的工伤和职业病以来,国有及私人行业雇主之间的职业病发病率均呈现逐年明显下降趋势。
2011年美国全国私人行业作业场所职业病例为15.54万人,较2002年的29.45万人此数据在十年中第一次保持不变,减少病例13.91万人,下降了47.23%。
二十万工时职业病发病率也由2002年的33.3下降到2011年的18.0,下降了45.05%。
2011年,美国全国作业场所职业病例为20.75万人,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其中皮肤病3.33万人,呼吸疾病1.81万人,中毒病例0.25万人,失聪病例2.07万人均为历史最低水平。
在私有行业中,04年皮肤病、呼吸疾病及05年皮肤病病例较上年有所增加,其余均呈现逐年递减趋势。
2000-2011美国作业场所事故统计年份职业事故死亡人数职业伤害和职业病人数(百万)十万雇员死亡率职业伤害和职业病十万雇员发生率2000 5920 5.7 4.3 6.1 2001 5915 5.2 4.3 5.7 2002 5534 4.7 4.0 5.3 2003 5575 4.4 4.0 5.0 2004 5764 4.3 4.1 4.82005 5734 4.2 4.0 4.6 2006 5840 4.1 4.0 4.4 2007 5657 4.4 3.8 4.2 2008 5214 3.7 3.7 3.9 2009 4340 3.3 3.3 3.6 2010 4547 3.1 3.5 3.5 2011 4609 3.0 3.3 3.5 数据来源:美国劳工部2006-2011美国作业场所各行业死亡人数统计行业部门2006 2007 2008 2009 20102011死亡人数比例(%)合计5840 5657 5214 4551 4547 4609 100 私营部门5320 5112 4670 4090 4070 4114 89 农、林、牧、渔业655 585 672 575 596 557 12 农作物生产308 257 314 297 312 238 5 动物养殖151 165 161 143 151 147 3 伐木业97 89 96 50 67 78 2 采矿业192 183 176 99 172 154 3 除石油、天然气外的矿物开采- - - 29 61 1 矿业辅助活动103 113 104 58 99 2 建筑业1239 1204 975 834 751 721 16 制造业456 400 411 319 320 322 7 商品批发222 207 180 190 185 189 4 商品零售359 348 301 307 301 266 6 运输和仓储业860 890 796 633 631 733 16 公共设施53 34 37 16 24 39 1 信息业66 79 47 33 42 58 1 金融活动126 119 106 108 108 95 2 专业和商业服务459 476 403 422 356 424 9 教育和卫生服务178 149 141 150 169 151 3 娱乐和休闲265 260 238 231 229 224 5 其他服务(公共管理除外)183 175 178 173 186 177 4 政府部门520 545 544 461 477 495 112006-2011美国作业场所各行业10万工人死亡率统计行业部门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私营部门 4.5 4.3 4.0 3.7 3.7 3.7 农、林、牧、渔业29.0 27.0 30.4 27.2 26.8 24.4 农作物生产34.1 28.1 32.5 32.7 31.5 24.9 动物养殖14.8 16.9 16.8 15.1 16.7 14.7 伐木业89.3 90.8 111.6 58.5 71.3 77.2 采矿业23.5 21.4 18.1 12.4 19.8 15.8 除石油、天然气外的矿物开采- - - 11.9 27.2 矿业辅助活动24.9 24.6 17.1 12.4 18.2 建筑业11.2 10.8 9.7 9.9 9.5 8.9 制造业 2.7 2.4 2.5 2.3 2.2 2.2 商品批发 4.7 4.5 4.4 5.0 4.8 4.9 商品零售 2.4 2.4 2.0 2.2 2.2 1.9 运输和仓储业16.3 16.5 14.9 13.3 13.1 15.0 公共设施 6.0 5.7 3.9 1.7 2.5 4.2 信息业 1.9 2.3 1.5 1.1 1.5 2.0 金融活动 1.3 1.2 1.1 1.2 1.2 1.1 专业和商业服务 3.3 3.3 2.8 3.1 2.5 2.9 教育和卫生服务 1.0 0.8 0.7 0.8 0.9 0.8 娱乐和休闲 2.6 2.5 2.2 2.2 2.2 2.1 其他服务(公共管理除外)2.8 2.7 2.6 2.83.0 2.9 政府部门 2.4 2.3 2.4 1.9 2.2 2.2 数据来源:美国劳工统计局2001-2011美国煤矿事故统计年份死亡人数20万工时死亡率百万吨死亡率受伤人数20万工时受伤率2001 42 0.04 0.04 5727 6.70 2002 27 0.03 0.027 5453 6.69 2003 30 0.03 0.03 4635 5.92 2004 28 0.03 0.028 4645 5.51 2005 23 0.02 0.02 4721 5.12 2006 47 0.04 0.044 4769 4.92 2007 34 0.03 0.033 4471 4.662008 30 0.02 0.028 4230 4.43 2009 18 0.012 0.018 3893 3.99 2010 48 0.04 0.049 3687 3.71 2011 21 0.02 0.019 - 3.69 2012 19数据来源:美国矿山安全局2000-2010美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数据来源: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2004-2009美国航空、铁路、水上交通等领域事故统计年份航空管道运输(输液、输气管道)铁路城市交通(包括公交、市郊上下班铁路、重轨、轻轨等、上下班合用车辆等)水上交通年份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十万人口死亡率十万人口受伤率万车死亡率万车受伤率亿车公里死亡率亿车公里受伤率2000 41,945 3,189,000 14.87 1,130 1.933 1,469 1.53 116 2001 42,196 3,033,000 14.80 1,064 1.907 1,371 1.51 108 2002 43,005 2,926,000 14.94 1,017 1.906 1,296 1.51 102 2003 42,884 2,889,000 14.77 995 1.859 1,252 1.48 100 2004 42,836 2,788,000 14.62 952 1.800 1,172 1.44 94 2005 43,510 2,699,000 14.71 913 1.771 1,099 1.46 90 2006 42,708 2,575,000 14.30 862 1.699 1,024 1.42 85 2007 41,259 2,491,000 13.68 826 1.613 974 1.36 82 2008 37,423 2,346,000 12.30 771 1.453 911 1.26 79 2009 33,808 2,217,000 11.05 723 1.306 856 1.15 75 2010 32,885 2,239,000 10.63 724- 1.277 869 1.11 75 2011 29,757 1,530,000 10.39 711 1.257 861 1.10 75事故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事故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事故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事故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事故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2004 1,717 302 637 442 23 60 6470 891 9194 7842 248 18982 9866 822 4066 2005 1,781 305 603 495 14 48 6332 884 9550 8151 236 18131 9946 835 4095 2006 1,611 286 774 407 21 36 5936 903 8790 8851 227 18327 9565 839 4245 2007 1,745 291 540 405 15 53 5466 851 9638 9398 288 20944 9885 811 4422 2008 1,659 295 566 436 8 63 4895 804 8996 5154 240 23222 9545 827 3947 2009 1,553 306 543 405 14 67 3818 708 7882 5360 230 21420 9188 886 3869 数据来源:美国交通部统计局1990-2011美国火灾事故统计年份火灾数量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建筑火灾火灾数量死亡人数1990 2,019,000 5,195 28,600 624,000 4,400 1991 2,041,500 4,465 29,375 640,500 3,765 1992 1,964,500 4,730 28,700 637,500 3,940 1993 1,952,500 4,635 30,475 621,500 3,980 1994 2,054,500 4,275 27,250 614,000 3,590 1995 1,965,500 4,585 25,775 573,500 3,985 1996 1,975,000 4,990 25,550 578,500 4,220 1997 1,795,000 4,050 23,750 552,000 3,510 1998 1,755,500 4,035 23,100 517,500 3,420 1999 1,823,000 3,570 21,875 523,000 3,040 2000 1,708,000 4,045 22,350 505,500 3,535 2001 1,734,500 6,196 21,100 521,500 3,220 2002 1,687,500 3,380 18,425 519,000 2,775 2003 1,584,500 3,925 18,125 519,500 3,385 2004 1,550,500 3,900 17,875 526,000 3,305 2005 1,602,000 3,675 17,925 511,000 3,105 2006 1,642,500 3,245 16,400 524,000 2,705 2007 1,557,500 3,430 17,675 530,500 3,000 2008 1,451,500 3,320 16,705 515,000 2,900 2009 1,348,500 3,010 17,050 480,500 2,695 2010 1,331,500 3,120 17,720 482,000 2,755 2011 1,331,500 3,005 17,500 484,500 2,640 数据来源:美国消防协会2008-2011年美国职业病例统计(所有行业)年份病例皮肤病呼吸疾病中毒失聪其他2008 257.8 48.6 22.5 3.3 24.5 158.82009 224.5 35.2 21.5 3.2 21.7 142.72010 212.8 34.4 19.3 3.2 21.1 134.82011 207.5 33.3 18.1 2.5 20.7 132.9数据来源:美国劳工部2008-2011年美国职业病20万工时雇员发病率统计(所有行业)年份病例皮肤病呼吸疾病中毒失聪其他2008 23.4 4.4 2.1 0.3 2.2 14.42009 21.3 3.4 2 0.3 2.1 13.52010 21.1 3.4 1.9 0.3 2.1 13.32011 20.6 3.3 1.8 0.3 2.1 13.2计算公式为:(N/ EH)×200,000N =职业病例数量EH =所有员工在统计年份的工作时间200,000 =100名全职工人的工作小时数(每周工作40小时,每年50周)数据来源:美国劳工部2002-2011年美国职业病例统计(私有行业)年份病例皮肤病呼吸疾病中毒失聪其他2002 294.5 44.9 22.0 4.7 222.9 2003 269.5 43.4 19.0 3.9 203.2 2004 249.0 38.9 17.6 3.3 28.4 160.9 2005 242.5 40.1 20.2 2.8 26.9 152.4 2006 228.0 41.4 17.7 3.4 24.4 141.1 2007 206.3 35.3 16.7 3.4 23.0 127.9 2008 187.4 35.8 14.8 2.6 22.1 112.0 2009 166.2 25.9 14.6 2.0 19.5 104.2 2010 157.2 24.9 12.8 2.4 18.8 98.3 2011 155.4 24.3 12.8 1.9 18.4 98.0 数据来源:美国劳工部2002-2011年美国职业病20万工时雇员发病率统计(私有行业)年份病例皮肤病呼吸疾病中毒失聪其他2002 33.3 5.1 2.5 0.5 25.22003 30.7 4.9 2.2 0.4 23.22004 27.9 4.4 2.0 0.4 3.2 18.02005 26.7 4.4 2.2 0.3 3.0 16.82006 24.6 4.5 1.9 0.4 2.6 15.22007 21.8 3.7 1.8 0.4 2.4 13.5 2008 19.7 3.8 1.6 0.3 2.3 11.8 2009 18.3 2.9 1.6 0.2 2.2 11.5 2010 18.1 2.9 1.5 0.3 2.2 11.3 2011 18.0 2.8 1.5 0.2 2.1 11.3计算公式为:(N/ EH)×200,000N =职业病例数量EH =所有员工在统计年份的工作时间200,000 =100名全职工人的工作小时数(每周工作40小时,每年50周)数据来源:美国劳工部1992-2001年美国职业病例统计(私有行业)年份病例皮肤病粉尘肺部疾病有毒物质所致呼吸疾病中毒物理因素所致紊乱反复刺激所致失常其他1992 457.4 62.9 2.6 23.5 7.0 22.2 281.8 57.3 1993 482.1 60.2 2.7 24.2 7.6 20.1 302.4 64.8 1994 514.7 65.7 2.7 25.3 7.2 21.7 332.10 60.0 1995 494.8 64.2 2.7 24.4 7.5 22.4 308.2 65.3 1996 439.0 58.1 3.5 21.7 4.8 16.8 281.1 53.0 1997 429.8 57.9 2.9 20.3 5.1 16.6 276.6 50.4 1998 391.9 53.1 2.1 17.5 4.0 16.6 253.3 45.4 1999 372.3 44.6 2.2 16.5 4.4 15.1 246.7 42.9 2000 362.5 41.8 1.7 14.7 3.3 13.9 241.8 45.1 2001 333.8 38.9 1.3 14.5 2.8 14.6 216.4 45.1数据来源:美国劳工部1992-2001年美国职业病20万工时雇员发病率统计(私有行业)年份病例皮肤病粉尘肺部疾病有毒物质所致呼吸疾病中毒物理因素所致紊乱反复刺激所致失常其他1992 59.8 8.2 0.3 3.1 0.9 2.9 36.8 7.5 1993 61.1 7.6 0.3 3.1 1.0 2.5 38.3 8.2 1994 63.7 8.1 0.3 3.1 0.9 2.7 41.1 7.4 1995 60.7 7.9 0.3 3.0 0.9 2.8 37.8 8.4 1996 52.2 6.9 0.4 2.6 0.6 2.0 33.5 6.3 1997 49.8 6.7 0.3 2.4 0.6 1.9 32.0 5.8 1998 44.2 6.0 0.2 2.0 0.5 1.9 28.5 5.1 1999 41.2 4.9 0.2 1.8 0.5 1.7 27.3 4.72000 39.4 4.6 0.2 1.6 0.4 1.5 26.3 4.92001 36.7 4.3 0.1 1.6 0.3 1.6 23.8 5.0计算公式为:(N/ EH)×200,000N =职业病例数量EH =所有员工在统计年份的工作时间200,000 =100名全职工人的工作小时数(每周工作40小时,每年50周)2003-2011年美国工伤及职业病例20万工时案例统计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私有行业 5.0 4.8 4.6 4.4 4.2 3.9 3.6 3.5 3.5 商品制造业 6.7 6.5 6.2 5.9 5.4 4.9 4.3 4.2 4.2 自然资源及矿山 5.1 5.3 5.1 4.9 4.4 4.1 4.0 3.7 4.0 建筑业 6.8 6.4 6.3 5.9 5.4 4.7 4.3 4.0 3.9 制造业 6.8 6.6 6.3 6.0 5.6 5.0 4.3 4.4 4.4 服务行业 4.4 4.2 4.1 3.9 3.8 3.6 3.4 3.4 3.3 贸易交通及设施 5.5 5.5 5.2 5.0 4.9 4.4 4.1 4.1 3.9 信息业 2.2 2.0 2.1 1.9 2.0 2.0 1.9 1.8 1.6 金融业 1.7 1.6 1.7 1.5 1.4 1.5 1.5 1.3 1.4 职业及商业服务 2.5 2.4 2.4 2.1 2.1 1.9 1.8 1.7 1.7 教育及健康服务 6.0 5.8 5.5 5.4 5.2 5.0 5.0 4.8 4.7 娱乐及医疗 5.1 4.7 4.7 4.6 4.5 4.2 3.9 3.9 4.0 除公共管理外的其他行业 3.4 3.2 3.2 2.9 3.1 3.1 2.9 2.7 2.6 计算公式为:(N/ EH)×200,000N =职业病例数量EH =所有员工在统计年份的工作时间200,000 =100名全职工人的工作小时数(每周工作40小时,每年50周)数据来源:美国劳工部1994-2000年美国工伤及职业病例20万工时案例统计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私有行业8.4 8.1 7.4 7.1 6.7 6.3 6.1农林渔业10.0 9.7 8.7 8.4 7.9 7.3 7.1矿业 6.3 6.2 5.4 5.9 4.9 4.4 4.7建筑业11.8 10.6 9.9 9.5 8.8 8.6 8.3制造业12.2 11.6 10.6 10.3 9.7 9.2 9.0运输及公共设施行业9.3 9.1 8.7 8.2 7.3 7.3 6.9批发零售业7.9 7.5 6.8 6.7 6.5 6.1 5.9金融、保险及房地产业 2.7 2.6 2.4 2.2 1.9 1.8 1.9服务行业 6.5 6.4 6.0 5.6 5.2 4.9 4.9计算公式为:(N/ EH)×200,000N =职业病例数量EH =所有员工在统计年份的工作时间200,000 =100名全职工人的工作小时数(每周工作40小时,每年50周)数据来源:美国劳工部二、英国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统计概况2011/12年度,英国作业场所死亡人数为173人,略高于2010/11年度的171人;作业场所10万人死亡率,与上一年度均为0.6略高于09年的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