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初级中学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节 青期教案 鲁科版

合集下载

初中生物教材鲁科版教案

初中生物教材鲁科版教案

初中生物教材鲁科版教案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掌握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重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难点:细胞器的功能及相互关系
教学准备:教材《生物》,教学PPT,实验室设备
教学过程:
1. 激发学生兴趣,引入主题。

通过展示PPT中有关细胞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2. 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

利用PPT向学生介绍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

3. 讲解细胞器的功能。

通过PPT详细介绍细胞器的功能,如线粒体的能量转化作用,液泡的储存功能等。

4. 进行实验。

在实验室中展示细胞的观察实验,让学生观察细胞的结构,并与课堂所学知
识做结合。

5. 进行互动讨论。

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对细胞结构与功能进行深入思考,并解决他们对知识点的疑惑。

6. 总结课程内容。

通过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提醒学生对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

结束语: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希望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实践,能更
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细胞这一生物学基础知识。

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初级中学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 第二章 第一节 生物圈教案 鲁科版

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初级中学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 第二章 第一节 生物圈教案 鲁科版

学习目标:1、描述生物圈的范围2、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3、了解分析收集资料的一般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难点:学生课下收集生物圈相关资料,课堂对相关资料的分析。

学习过程一、情境引入:就同学们所知,地球上哪里能找到生物呢?生物要生存需要什么条件呢?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回答这个问题,通过课本找到答案,并进行比较。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任务一:了解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生物圈的这三个圈层,并且了解它们不是截然分开的。

1、学生自学教材,了解生物圈的概念、范围。

2、小组内讨论、讲解:生物圈的范围。

3、影片展示:生物圈的三个圈层及相应的生物。

思考:这三个圈层内的生物有什么不同呢?比较说明。

学习任务二:生物圈为生物提供的基本条件结合经验,对教材和教师提供的图片资料认真对比分析,讨论总结出生物圈为人类提供了哪些基本条件,1、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介绍自己采用的收集方法。

2、小组内探讨所收集的资料,分析所提供的条件。

3、小组向班级展示讨论成果。

4、通过课件师生分析教材提供的图片资料,通过具体事例得出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生活条件。

分析思考:月球、火星等星球上为什么没有发现生命?讨论: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对待这个所有生物的家,我们应当怎么办?领悟生物圈与人显存的关系,形成爱护生物圈的共识。

三:系统总结引导总结构建知识体系。

四:尝试应用:1、如果养花,应当提供怎样的条件?2、宇宙旅行应当携带哪些维持生命的物质?五、诊断评价1、地球上所有生物生存、繁衍的地方叫()A 大气圈B 生物群落C 生物类群D 生物圈2、在岩石圈中生活的生物主要有()A 森林和草原B 陆生动物和人C 能够飞翔的昆虫和鸟类D 森林、草原、陆生动物、真菌和人类3、果农在移栽植物幼苗的初期,幼苗往往会出现萎蔫现象,是下列哪种条件缺乏引起的?A 空气B 水分C 阳光D 营养物质4、生物圈中最主要的生产者是()A 人B 生活在岩石圈的生物C 生活在大气圈的生物D 绿色植物5、大气圈的空气由多种气体组成,、、等。

第三章第二节青春期发育教学设计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第二节青春期发育教学设计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5.学生在探究青春期发育问题时,可能存在害羞、尴尬等情绪,教师应营造轻松、尊重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分享。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青春期发育的基本特点、生理变化、激素调节、生殖系统发育及青春期健康教育。
2.难点:
(1)学生对激素调节作用的理解,尤其是激素分泌异常导致的生理现象。
4.学会运用所学生物知识,分析和解决与青春期发育相关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讨论、分析青春期发育的案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运用图表、模型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青春期发育的生理过程,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设计青春期发育知识问答、小组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课堂互动性,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家长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积极参与孩子完成作业的过程,给予指导和鼓励。
3.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及时反馈,关注学生的进步和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1.教学活动设计: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青春期发育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如:“如何正确面对青春期生理变化?”“如何保持生殖健康?”等。
2.教师引导:在各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确保讨论的深度和广度。
3.小组分享: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总结青春期发育的相关知识。
3.教学评价:
(1)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小组讨论、问答、测试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2)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合作精神、问题解决能力等,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
(3)定期进行教学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3)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3)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理解细胞理论的基本内容;3.掌握常见物种的分类和特征;4.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保护方法;5.掌握种群和生态环境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1. 生物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生物科学的定义•生物科学的研究内容•生物科学的发展历程2. 细胞理论•细胞理论的基本内容•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3. 物种的分类和特征•生物分类的意义和目的•根据外部形态特征分类的方法•常见物种的分类和特征4. 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定义和重要性•生物多样性的威胁因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方法5. 种群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种群的定义和特点•种群的增长与减少•种群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生物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1.导入:通过展示生物多样性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

2.学习:课堂讲解生物科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3.温故:回顾生物科学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科学的进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4.练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并展示他们对生物科学的理解。

第二课时:细胞理论1.导入: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图像,引发学生对细胞的兴趣。

2.学习:课堂讲解细胞理论的基本内容,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示范:老师现场操作显微镜,展示细胞的观察方法。

4.实践:学生分组观察自己采集的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记录并描述观察结果。

第三课时:物种的分类和特征1.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物种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物种分类的兴趣。

2.学习:课堂讲解生物分类的意义和目的,以及根据外部形态特征分类的方法。

3.实践:学生自行选择一个物种,归纳整理其分类和特征,并进行简短的演讲。

第四课时:生物多样性与保护1.导入:通过播放生物多样性的视频,引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关注。

2.学习:课堂讲解生物多样性的定义、重要性和威胁因素。

3.案例分析:老师给学生分发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初中生物教案鲁科版

初中生物教案鲁科版

初中生物教案鲁科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能够描述植物细胞的各个部分的功能。

3. 能够辨认并区分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异同点。

二、教学重点1. 学习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2. 了解植物细胞各个部分的功能。

三、教学难点1. 区分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差异。

2. 对细胞结构和功能进行整体认识。

四、教学内容1.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1)细胞壁(2)细胞膜(3)质壁及质膜(4)叶绿体(5)液泡2. 植物细胞的功能(1)细胞壁的作用(2)叶绿体的功能(3)液泡的作用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呈现植物细胞的结构图,让学生观察并感受细胞的微小世界。

2. 教学内容展示:逐一介绍植物细胞的各个部分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逐步认识植物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植物细胞特点及其功能,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加深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4. 知识检测:设计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练习题,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5. 总结提升:总结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异同点。

六、板书设计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 细胞壁2. 细胞膜3. 质壁及质膜4. 叶绿体5. 液泡七、课后作业1. 完成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笔记。

2. 写一篇关于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异同点的文章。

八、教学反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总结评价,梳理学生的表现及存在问题,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以上为初中生物教案范本,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生物八年级上册《青春期发育》教案(济南版)

生物八年级上册《青春期发育》教案(济南版)

《青春期发育》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青春期发育》这节课是济南版教材八年级上册《人类的生殖和发育》一章中的内容,是前一节“婴儿的诞生“的深入与延伸,又是下一节“走向成熟"的前提与基础。

在教材的内容设计上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本章教学内容中最重要的一节。

这一节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上占据份额不大,但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来说,尤其是对于如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安全、健康度过青春期至关重要,作为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做好相关方面的引导和教育,而不是逃避和一带而过。

因此从这点上说本节教材又显得非常重要。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描述青春期的生理发育特点。

(2)通过学生的自身体验,讨论进入青春期后心理发生的变化。

(3)通过讨论和交流,关注身心变化,养成青春期的卫生保健习惯。

2、过程与方法:(1)领会人体作为自然界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也在不断运动、不断变化着。

2)通过对青春期各个器官发育情况的调查资料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青春期发育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性知识,正确对待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巨大变化,初步形成正确的性道徳观。

养成青春期良好的卫生保健,促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三、数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青春期的卫生保健难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

教学突破:对于“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教师可以联系学生自身的变化情况并结合教材中的图示进行观察、阅读、讨论总结。

对于“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感受,并通过观察、调查、自主学习、讨论等形式,探讨青春期所发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发挥其主体作用,主动获得知识。

四、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男、女生都有各自羞耻的话題,由于缺乏青春期的相关的知识,他们对各自出现的生理现象深感疑惑,认为有什么缺陷进而影响学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掌握青春期发育的特点,从而为后面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打基础。

初中生物鲁科版全套教案

初中生物鲁科版全套教案

初中生物鲁科版全套教案课题: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教学目标:1.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掌握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等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3. 能够描述细胞的组成和功能。

教学重点:1. 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

2. 了解不同细胞器的特点和功能。

教学难点:1. 理解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2. 掌握细胞在人体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1. 幻灯片。

2. 示范玻片。

3. 模型细胞图。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通过展示一张细胞的电子显微镜照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学习内容。

Step 2:概念解释通过幻灯片展示细胞的结构,解释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Step 3:举例说明通过示范玻片展示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例如线粒体、高尔基体、液泡等,让学生了解不同细胞器的特点和作用。

Step 4:练习巩固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填空、连线或解答问题,巩固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Step 5:拓展延伸让学生自行搜索相关资料,了解不同类型的细胞在人体中的作用,拓展对细胞的认识。

Step 6:归纳总结通过讨论和整理,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化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Step 7: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对细胞的认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在理解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上仍有一定难度,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进一步强化。

同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拓展对细胞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

八年级生物上册 4.3.2《青春期发育》教案 (新版)济南版-(新版)济南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上册 4.3.2《青春期发育》教案 (新版)济南版-(新版)济南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青春期发育》教学主题八年级生物《青春期发育》一、教材分析《青春期发育》这节课是某某版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上册《人类的生殖和发育》一章中的内容,是前一节“婴儿的诞生”的深入与延伸,又是下一节“计划生育”的前提与基础。

在教材的内容设计上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本章教学内容中最重要的一节。

这一节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只有了解了这些内容,才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通过本课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变化、心理变化,正视心中的烦恼,明确在青春期更需要集中精力学习。

二、学情分析由于学习的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解有许多误区,对性的理解也有许多误区,特别是在课堂上学习这一章节时,许多学生会“不好意思”或“欲言又止”等,因此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重点突破学生难于启齿的问题,通过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引导学生正确面对青春期的变化、困惑,健康地度过青春期。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2.能正确描述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特点。

3.知道青春期的卫生保健常识。

(二)能力目标指导学生长发育实际,对本节两幅曲线图进行分析比较,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通过活动,培养观察、思考能力,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青春期发育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性道德观。

通过对人体发育阶段的学习和比较,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使学生感受到人体的青春美;养成青春期的卫生保健习惯。

美的歌声走进青春的花季——开始今天的学习————青春期发育设计意图:用音乐创设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能敞开心扉,引入课题,过渡到青春期的身体变化这一内容。

二、新知学习【聆听花开的声音】青春期的生理变化1、教师引导:青春期是个体从童年向成年发育的过渡期,进入青春期,同学们的生理发生了哪些变化?2、播放视频《青春期形态生理功能》3、通过PPT出示男、女生身高生长曲线;4、通过PPT出示脑部及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坐标图;5、通过PPT出示睾丸、卵巢——80页,完成提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三节青春期
科目生物年级七年级班级时间年月日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青春期的特点。

2.能正确描述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
3.知道青春期的卫常识。

能力目标:通过活动,培养观察、思考能力;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展示表演的能力情感态度:
1.养成青春期卫生保健的习惯。

2.形成正确的性观念。

3.形成健康的心理和更和谐的人际关系。

重点青春期身体变化及青春期心理卫生
难点青春期身体变化及青春期心理卫生
教学用具 1.实物投影仪 2.投影片
3.年级学生情况
4.指导学生排练小品
一、情境导入,板书课题:
把男女同学分开,讨论:近来身体和心理上发生变化的例子?
二、出示目标:口述知识目标,强调学习重点。

1.知道青春期的特点。

2.能正确描述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
3.知道青春期的卫常识。

三、自学指导:小黑板出示导读提纲,学生按照以下提纲,
自读课本,解决问题。

1、学习任务一: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描述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1)通过资料分析和练习1中图表,认识男、女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2)讨论:资料分析中4个问题
(3)讨论:为什么青春期会出现遗精和月经的现象?
2、学习任务二:通过观察、讨论,能描述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懂得健康
的度过青春期
(1)观察课本中插图Ⅳ-14,讨论:遇到类似情况,应当怎样正确处理?
(2)中学生中有“早恋”现象,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3)讨论:怎样才能健康的度过青春期?
四、先学:
学生三对照提纲自读课本,尝试解决提纲中的问题。

五、后教:
1.学生合作讨论交流自学提纲中的问题:
2.教师引导深入理解以下问题:并纠正学生学习中误区。

(1)为什么说青春期是“黄金时期”?
(2)青春期出现遗精和月经现象是“倒霉”的事吗?
六、当堂训练:学生独立完成。

(一)基础巩固:
1、是青春期开始的一个显著特点。

2、进入青春期的时间,男孩一般比女孩两年。

3、在青春期中,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孩出现
,女孩出现。

4、进入青春期后,随着身体的发育,也开始萌动。

青春期正是学、长、树立、塑

的关键时期,因此,应把精力集中在和
培养高尚情操上。

5、关于青春期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身高迅速增长
B、体重迅速增加
C、、身体迅速发胖
D、生殖器官
开始发育成熟
6、下列有关青春期心理健康方面的叙述中不恰当的是()
A、能够正确认识自己身体的变化
B、面对性躁动,能够保持乐观开朗的心境
C、尽可能避免与异性同学交往
D、增强自我控制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二)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第三节青春期
一、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身高、体重突增;卵巢、睾丸迅速发育;神经系统、心脏和肺功能明显增强二、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健康度过青春期
教学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