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夜_1
中秋月夜(10篇)

中秋月夜(10篇)中秋月夜作文(10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肯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学问、阅历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
作文的留意事项有很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我细心整理的中秋月夜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盼望可以关心到有需要的伴侣。
中秋月夜作文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在诗人们或伤感,或喜悦的吟诵中,中秋,这个充满着浓浓喜悦和淡淡思念的节日又一次光临了人世。
晚上,吃过团聚饭,我便迫不及待地跑到阳台上。
晚风凉丝丝的,却又夹杂着一些暖意,好像一只温柔的大手,轻轻抚过我的脸颊;又似乎一个邮递员,捎来了人们的欢声笑语,听得我的心甜甜的。
这时妈妈为我送来了月饼和躺椅,我感谢一笑,便一边品尝着美味的月饼,一边躺在椅子上仰视如黑色天鹅绒布的苍穹。
只见天空中布满了一颗颗半明半昧的星星,它们散发着微小却清亮的光辉,好像一只只眼睛好奇地望着地面;又似一扇扇透着暖意的窗户,每一扇窗户后面都有着美好欢乐的人儿……突然,一抹更为皎洁的光亮吸引了我,我侧头一望!啊!是大玉盘似的月亮!它静静地悬挂在天空中,宛如一位端庄贤淑的妇女,稳坐在天幕上,有恰似一位娇艳清丽的少女,舞者白色的纱裙,在天空中轻唱。
那妩媚、优雅的光辉让人如痴如醉。
夜慢慢加深,月亮照旧不减它的秀丽,我细细凝视着它,好像隐隐有一颗树影婆娑的桂树,我不禁浮想联翩——这桂树下是不是仍有那么一个可人儿抱着那只洁白无瑕的玉兔在深情凝视着自己深爱的人呢。
她能不能熬过这清冷的广寒宫,会不会在夜里悄悄地落泪呢……思绪轻轻随着晚风飘荡着,我的耳边再也没有一丝声音。
风声、笑声、烟火声,好像全都消失了,我的眼中只有那大玉盘一般的月亮,浮躁了一天的心在它清幽、柔软的月光照射下,慢慢归扫安静。
啊!月亮似乎也在笑呢,那笑如母亲的怀抱一般恬静,却让人依恋。
月,轻轻洒下如水的夜色。
星,渐渐述说着秀丽的神话。
中秋节古诗词:刘方平的《月夜》赏析

中秋节古诗词:刘方平的《月夜》赏析《月夜》是唐代诗人刘方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记叙作者对初春月夜气候转暖的独特感受。
那么关于中秋节古诗词《月夜》赏析是怎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中秋节古诗词:刘方平的《月夜》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月夜》(唐代刘方平七言绝句)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作者简介刘方平(生卒年不详),河南洛阳人。
唐天宝年间诗人,天宝前期曾应进士试,未考取,从此隐居颍水、汝河之滨,终身未仕。
与皇甫冉为诗友,为萧颖士赏识。
工诗,善画山水。
其诗多咏物写景之作,尤擅绝句,其诗多写闺情,乡思,思想内容较贫弱,但艺术性较高,善于寓情于景,意蕴无穷。
其《月夜》《春怨》《采莲曲》等都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作。
注释译文词语注释⑴更深:古时计算时间,一夜分成五更。
更深,夜深了。
⑵月色半人家: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暗里。
⑶北斗: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的七颗亮星。
⑷阑干:这里指横斜的样子。
⑸南斗:有星六颗。
在北斗星以南,形似斗,故称“南斗”。
⑹偏知:才知,表示出乎意料。
⑺新:初。
新透:第一次透过。
白话译文夜色深沉,月光斜照半边庭院。
北斗南斗,不知不觉已经横斜。
今夜十分意外,感觉初春暖意,一声清脆的虫鸣透入绿色窗纱。
文学赏析唐诗中,以春和月为题的不少。
或咏春景而感怀,或望明月而生情思。
此诗写春,不唯不从柳绿桃红之类的事物着笔,反借夜幕将这似乎最具有春天景色特点的事物遮掩起来,写月,也不细描其光影,不感叹其圆缺;而只是在夜色中调进半片月色,这样,夜色不至太浓,月色也不至太明,造成一种蒙胧而和谐的旋律。
首句的“半人家”是诗中的佳笔,它写出了庄户人家的农舍一半为银白色月晖所包围,而另一半却依然坐落在黑暗中。
而组合村庄的大片农舍都是这样一边有光,一边阴暗。
如此着色,便使黑者更黑,白者更白,在用光上便能更加突出主体(村落)。
这要比让描写的景物全都搽上一层亮色更醒目,也更有艺术美。
《中秋月夜》古诗赏析

《中秋月夜》古诗赏析夜半归来月正中,满身香带桂花风。
流萤数点楼台静,孤雁一声天地空。
沽酒唤醒茅店梦,狂歌惊起石潭龙。
倚栏试看……,万丈寒光透九重。
广西玉林,南有江头村,北有高山村,素以淳厚的文风流芳后世。
其中的高山村又名“进士村,”明朝天顺年间(1476年)随宦迁至玉林的易、李、牟诸姓氏在“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地方建构了如今尚存的“一村多祠”的“空心村。
”村子命名的`典故出自《诗经》“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言,《列子》“高山流水”之语。
《中秋月夜》诗便是题于高山村清末日语私塾墙壁上的飞来神品,书法高绝,惊世骇俗,堪称诗书双绝。
笔墨千秋横一古,万载东流赋秋诗,诗出于何时何人之手却不得而知。
古色古香的高山村人杰地灵,俊采星驰,繁盛的文风至今犹存。
山中高士逸兴遄飞,挥毫笔墨亦殊未可知。
何况徐霞客(1463年旅居村中“松城逆旅”客栈)者流曾寄情于山水和古榕之间。
中。
中秋佳节,何故迟迟归去来兮?或许为桂花浓郁的香风沉醉得不知归路。
醉而不忘归,归来亦是醉,满身馨香洗涤身心,人世间滚滚红尘中的烦忧已荡然无存,心灵返璞归真那空灵惬意的净土。
最是文人不寂寞,寂寞非文人。
目之所及,情之所至,任何不经意间的触动都将引发不可收拾的心湖涟漪,一圈圈荡漾开去的是湖光山色的柔波随着风之影舞之灵漫天而去。
深夜的宁静被数点流萤点破,楼台静得很,流光亦无声。
怎奈,雁,孤雁,雁声,仅仅一声,道破“空荡荡的天际。
”天地之间似乎因此而置换了时空,心灵深处的淡泊宁静顿然沸腾起来喧闹起来。
以文会友,为客赏花,花天酒地,沉醉于暗香浮动的浓郁桂花风中,极尽奢华地享受着时光的美妙,但是终究还得回归孤寂,回归沉郁。
数点流萤,孤雁一声,令人难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怎不使人怆然泪下?并非沽名钓誉之人,也非醉生梦死之辈,却也借酒浇愁起来。
“沽酒唤醒茅店梦”,愁更愁,醉不成醉,梦不入梦。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现”,虽然“月是故乡明”,然而“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此处非吾家,吾家在天涯。
中秋月夜作文600字

中秋月夜作文600字
【篇一:中秋月夜】
寂静是今晚的秋夜,我走在冷冷清清的小路上。
听着身边“汩汩”的流水声,茫然前去。
还有那不知情的野风,从远处冷冷地吹来。
大概是夹杂着那为琵琶女幽怨的声响了吧,让人生着一阵阵揪心的痛。
唉,可怜了。
张开迷茫的脸,我抬头望见天空中那皓洁的月。
呵,从牙缝间挤出一丝微笑。
我看见了,在广寒宫中,那嫦娥仙子正翩翩弄舞呢!玉兔姑娘也一定跟着主人快乐了。
却是今晚的中秋寻着自身的归宿去了。
而我呢,只能抱着大摞的书本,拖着沉重的步伐,匍匐似地前进着。
遥想去年的今夜,和家人一起登上高楼,赏金色的小菊花,饮点醉人心诒的团圆酒,心里美滋滋的。
只是啊,往事不能再回想,抑郁是今晚的忧伤。
然而我知道,在那个遥远的地方,还有比我更痛苦的人们。
他们在烈日的炙烤下默默耕耘。
他们仍使用着落后的旧式农具,在方田上一朝一朝地洒下一汪一汪的汗水。
然而饥饿,贫穷与困苦是同在的。
知识的落后把他们束缚在了深深的土地上。
没有翅膀的鸟儿究竟能飞到哪儿去呢?
更可怕的是,春天的风吹不到他们身上,夏日的花也从不属于他们。
而属于他们的,只是秋日里零星半点的收获聊。
中秋夜古诗李峤

中秋夜古诗李峤中秋夜,明月高照,秋风瑟瑟。
当夜,我走进寂静的园林,不禁被这宁静的景色所吸引。
在这寂静的月夜中,我仿佛能够感受到古人的心境,想起了一首古诗——李峤的《中秋月》。
李峤,北宋著名文学家、文化名人,他曾经在一首有名的诗集《花间集》中写下了这首《中秋月》。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寂静幽美的夜晚,充满了对月亮的赞美和对岁月易逝的思考。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诗的开篇,就让人感受到了这个夜晚的寂静。
夜晚的月光照射在画屏上,冷艳而宁静,仿佛是一幅冷冷的素描。
而轻罗小扇则用来扑打飞舞的萤火虫,更加增添了夜晚的神秘感。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两句诗描绘了天空的景象。
天阶下是夜色的宁静和凉意,仿佛水一般覆盖着大地。
而当人躺下来仰望天空的时候,就能够看到传说中的牵牛织女星。
在中秋节的夜晚,牵牛织女星也是最亮的,仿佛是在默默地注视着人世间的幸福和爱情。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这两句诗道出了中秋节的美好。
金风玉露,秋天的最美的礼物,而当金风和玉露相遇的时候,就是人间最美的时刻。
在这样美好的时刻,我们可以暂时忘却烦恼和纷争,享受一刻的宁静与美丽。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这是李峤描绘牵牛织女的相会的场景。
牵牛织女是古代传说中的一对仙侠情侣,在这一天他们终于可以相会。
相会的场景如梦幻般柔美,但是该离别了,鹊桥的归途很长,他们不得不离开。
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无奈。
“而今邈阻飞云,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最后,诗人唏嘘地叹息着。
他喟然长叹,感慨岁月易逝,故国却在遥远的天际,和现实相隔甚远。
他曾经神游于远方,多情而又留连不舍,这一切都成为了他笑柄。
诗人在这夜晚思考着自己的人生,叹息中流露出对逝去岁月的无奈和思念。
李峤的《中秋月》是一首流传至今的佳作,在细腻的文字间展现了作者对中秋夜景的独特观察和感悟。
读完这首诗,我仿佛感触到了古人所经历的那个夜晚,寂静而美丽,感慨万分。
《中秋月夜》古诗赏析

《中秋月夜》古诗赏析 夜半归来月正中,满身香带桂花风。
流萤数点楼台静,孤雁一声天地空。
沽酒唤醒茅店梦,狂歌惊起石潭龙。
倚栏试看……,万丈寒光透九重。
广西玉林,南有江头村,北有高山村,素以淳厚的文风流芳后世。
其中的高 山村又名“进士村,”明朝天顺年间(1476 年)随宦迁至玉林的易、李、牟诸 姓氏在“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地方建构了如今尚存的 “一村多祠”的“空心村。
”村子命名的典故出自《诗经 》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之言, 《列子》 “高山流水”之语。
《中秋月夜》 诗便是题于高山村清末日语私塾墙壁上的飞来神品,书法高绝,惊世骇俗,堪称 诗书双绝。
笔墨千秋横一古,万载东流赋秋诗,诗出于何时何人之手却不得而知。
古色 古香的高山村人杰地灵,俊采星驰,繁盛的文风至今犹存。
山中高士逸兴遄飞, 挥毫笔墨亦殊未可知。
何况徐霞客(1463 年旅居村中“松城逆旅”客栈)者流 曾寄情于山水和古榕之间。
中。
中秋佳节,何故迟迟归去来兮?或许为桂花浓郁 的香风沉醉得不知归路。
醉而不忘归,归来亦是醉,满身馨香洗涤身心,人世间 滚滚红尘中的烦忧已荡然无存,心灵返璞归真那空灵惬意的净土。
最是文人不寂寞,寂寞非文人。
目之所及,情之所至,任何不经意间的触动 都将引发不可收拾的心湖涟漪, 一圈圈荡漾开去的是湖光山色的柔波随着风之影 舞之灵漫天而去。
深夜的宁静被数点流萤点破,楼台静得很,流光亦无声。
怎奈,雁,孤雁, 雁声,仅仅一声,道破“空荡荡的天际。
”天地之间似乎因此而置换了时空,心 灵深处的淡泊宁静顿然沸腾起来喧闹起来。
以文会友,为客赏花,花天酒地,沉 醉于暗香浮动的浓郁桂花风中, 极尽奢华地享受着时光的美妙, 但是终究还得回 归孤寂,回归沉郁。
数点流萤,孤雁一声,令人难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 者”,念天地之悠悠,怎不使人怆然泪下? 并非沽名钓誉之人,也非醉生梦死之辈,却也借酒浇愁起来。
“沽酒唤醒茅 店梦”,愁更愁,醉不成醉,梦不入梦。
中秋月夜的诗句

中秋月夜的诗句1. 中秋月呀亮堂堂,照亮了咱回家的路哇。
就像那黑夜中的明灯,指引着游子的脚步。
你说这月亮是不是特别贴心呢?例子:“哎呀,每次看到中秋那明亮的月亮,我就想起小时候回家晚了,它就像个伙伴一样陪着我走那段黑黑的路呢!”2. 中秋月夜多宁静,好似给世界披了一层纱哟。
这不就跟妈妈的温柔怀抱一样嘛,让人安心又舒适。
难道你不这么觉得吗?例子:“那晚我静静地坐在院子里看着中秋月,感觉整个世界都安静了,就像小时候在妈妈怀里那样惬意。
”3. 那圆圆的中秋月啊,可不就是个会发光的大饼嘛!咱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赏着月亮,吃着月饼,多快乐呐!这场景难道不让你陶醉吗?例子:“咱一家人中秋节那晚就坐那,看着那像大饼一样的月亮,说说笑笑,太幸福啦!”4. 中秋月夜的思念呀,像潮水般涌来嘞。
这思念就如同那剪不断的线,紧紧缠绕着我们的心呀。
你有没有这样深深的思念呢?例子:“一个人在外地过中秋的时候,看到那月亮,心里的思念一下子就涌出来了,真难受啊。
”5. 哇塞,中秋月的光芒,简直就像舞台上的聚光灯呀!把大地都照得亮闪闪的。
这不是很神奇嘛?例子:“我那次走在路上,看到被中秋月照亮的地方,就好像有个聚光灯在那打着一样,太有意思了。
”6. 中秋月夜的氛围哟,那可是温馨得很呐。
就好像冬日里的暖炉,让人心里热乎乎的,你肯定也感受过吧?例子:“记得有一年中秋,我们一大家子在月下聊天,那氛围,可别提多温馨了,我现在都忘不了。
”7. 看看这中秋月,多像个老朋友啊,年年都来和我们相会。
这长久的情谊,难道不值得我们珍惜吗?例子:“每当中秋月升起的时候,我就会想,老朋友又来啦,哈哈。
”我的观点结论:中秋月夜真是充满了魅力和情感,它带给我们的感受丰富多样,有思念、有温馨、有快乐,让我们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和期待。
中秋节月夜古诗

中秋节月夜古诗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解析首句“暮云收尽溢清寒”,你看啊,傍晚的云彩都没了,这时候啊,一股清冷的感觉就满得都要溢出来了。
就好像有人把清冷这种感觉当成水,满满地装在一个容器里,云彩一走,这“水”就到处流啦。
“银汉无声转玉盘”,银河静静地在那儿,然后月亮就像一个玉盘子一样转动着。
这画面感多强啊,你可以想象自己就躺在草地上,看着天上的银河像一条安静的河流,旁边的月亮就像个精美的玉盘子在慢悠悠地转呢。
后两句“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就有点小伤感了。
苏轼就感慨啊,像这样的夜晚,这样的生活可不会一直这么美好啊。
今天能看到这么美的月亮,可是明年呢,自己又会在什么地方看月亮呢?就像咱们有时候和朋友一起过中秋节,玩得特别开心,但是又会突然想起来,下次还能不能这么开心地一起过节呢?这诗里既有对眼前美景的珍惜,又有对未来的一种不确定的小惆怅。
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赏析“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你看啊,戍楼上的鼓声响起来了,这时候路上就没人走动了。
为啥呢?因为这是战争时期的规定呗。
然后呢,在这秋天的边境上,就听到一只大雁的叫声。
这大雁一叫啊,就显得特别凄凉,好像在说“我好孤单啊”。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这两句可有名了。
露水啊,今天夜里开始变白了,这是在说节气到了。
然后杜甫就觉得啊,月亮还是故乡的最亮。
其实月亮哪有故乡和他乡的区别呢,这就是杜甫想家想弟弟想的呀,在他心里,故乡的一切都是最好的。
就像咱们在外面吃了好多好吃的,但是有时候就觉得还是妈妈做的饭最香,一个道理。
后面“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他的弟弟们都分散在各地,家里也没了,想问问弟弟们是死是活都没办法。
这多惨啊,战争让一家人都流离失所了。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想寄封信都寄不到,为啥呢?因为战争还没停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秋月夜
这是一个独特的节日,它有月的优美,家人的团圆,月饼的香味。
它是一个古色古香的节日,是中华民族流传了千年的重大节日。
联系到它的节日也是数不胜数,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它就是中秋节呀!
当夜幕慢慢的降临,我和爸爸,妈妈,妹妹一致决定,不能虚度了这个美好的节日,要去景山赏月!我们带齐外衣,饮料,月饼就出发了。
爸爸的开车慢慢向山顶驶去,盘山公路上一片寂静,没有路灯,但天上大圆盘似的月亮银色的光芒洒在了大地上,所以隐约还能看见弯曲的公路。
我们慢慢继续向山顶驶去,逐渐看见有许多路人在下山,慢慢的,我们的眼前亮了起来,山顶上竟有许多人在赏月。
我们下了车,山顶同山下果然相差许多,山下漆黑寂静,而山上去热闹明亮。
从山顶向下望,整个城市尽览眼底:繁华的街道闪烁着美丽的霓虹灯,公路上的汽车飞快的行驶。
我们一家人找了一块草地,坐了下来,一起吃月饼,观赏月亮。
今晚的月亮真圆!圆圆的月亮挂在漆黑又带一点深蓝的夜幕上,散发着无限的光芒,像一个晶亮的大圆盘嵌在深蓝的夜空上。
今天的月亮似乎没有平时那样害羞,把自己藏进云朵屏风后,而是落落大方的站在天空上,缓缓的行走。
夜真静,静得听得见风吹拂过树梢的声音,静得听得见山下城市中小汽车的鸣笛声,静
得听得见住在月亮上的嫦娥仙子和她的月兔轻轻耳语。
月饼也美味极了,松软,美味又漂亮,精致的像天上的月亮一样。
山顶上虽然冷,但我们的心中却暖暖的,我们一家人还一起去放孔明灯,许下我们最真诚的愿望。
我爱圆圆的月亮,我爱美丽的风景,我爱林间的寂静,我爱中秋节,但我更爱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