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导学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硝酸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硝酸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一氧化氮的制备方法;
2. 掌握一氧化氮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能够在实验中制备一氧化氮。
教学重点:
1. 一氧化氮的制备方法;
2. 一氧化氮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1. 一氧化氮的化学性质的理解;
2. 实验操作的技巧。
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容器、分液漏斗、试管、试管夹等;
2. 实验药品:铜、硝酸、稀盐酸等;
3. 教学 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向学生介绍一氧化氮的应用领域,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理论讲解(10分钟)
1. 介绍一氧化氮的制备方法;
2. 探讨一氧化氮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三、实验操作(30分钟)
1. 实验目的:通过铜和硝酸的反应制备一氧化氮;
2. 实验步骤:将铜放入容器中,加入硝酸,通入气体收集一氧化氮;
3. 实验结果:观察气体的性状以及其与其他物质的反应。
四、实验结果分析(10分钟)
1. 分析实验结果,讨论一氧化氮的性质;
2. 思考为什么要使用铜和硝酸来制备一氧化氮。
五、课堂小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一氧化氮制备与性质的理解。
六、布置作业
解决相关习题,复习本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
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可以亲身体验一氧化氮的制备过程,更加深入地理解其性质和应用。
同时,通过讨论和分析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和分析能力。
李长红:硝酸的性质和制法

连云港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化学导学案专题4 第二单元硝酸的性质和制法连云港外国语学校李长红【学习目标】⑴认识硝酸的物理性质,能比较硝酸、盐酸、浓硫酸的重要物理性质;⑵能概述硝酸所具有的酸的通性;⑶能辨认硝酸具有的强氧化性,并解释硝酸具有强氧化性的原因,理解实验室制氢气不能用硝酸的原因。
⑷能独立操作硝酸与铜、常温下与铁片反应等实验;⑸能描述硝酸工业生产的原理、尾气对环境的影响及尾气处理方法。
⑹初步学会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
一.【问题探究】【问题探究一】⑴如何闻气体或挥发性液体的气味?⑵打开一瓶盛浓硝酸的试剂瓶,观察现象,并闻气味。
⑶三个敞口烧杯中盛有一定体积的浓硝酸、浓硫酸、浓盐酸,过了一段时间后,各烧杯中所盛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情况如何?原因是什么?【问题探究二】请写出硝酸的电离方程式:⑴硝酸作为三大强酸(盐酸、硫酸、硝酸)之一,应具备酸的通性。
请列举硝酸具有哪些通性?(能用方程式表示的,写出方程式,若是离子反应,只需写出离子方程式)【知能应用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稀H2SO4为强酸,能与铁反应生成氢气,推出强酸都可与铁反应产生氢气B.所谓酸雨,指的是pH<7的雨水C.浓度高于98%的硝酸,可称为浓硝酸D.硝酸与碳酸钙固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 + 2H+ = Ca2+ + H2O + CO2↑E.氮、磷两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都是5个电子,化学性质相似,由硝酸的分子式为HNO3,可推出磷酸的分子式为:HPO3【问题探究三】⑴一瓶久置的浓硝酸为什么会呈现黄色?(用方程式表示)⑵工业盐酸也呈黄色,原因是什么?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你的结论。
【问题探究四】观察浓硝酸、稀硝酸分别与铜反应的实验,请思考下列问题:实验一:如图,将铜片置于具支试管的底部,通过分液漏斗加入2mL浓硝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倒置于水槽里充满水的集气瓶中,观察实验现象。
⑴根据实验现象,判断生成物:Cu + HNO3(浓) = + +⑵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还原剂是;氧化产物是,还原产物是。
化学九年级导学案 全册

化学九年级导学案全册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节酸及其性质(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认识常见酸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2、学会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重点)3、初步认识酸的概念。
(难点)二、知识链接1、物质的物理性质通常包括:颜色、气味、状态、熔点、沸点泣挽击挝忿霜虚倪粕餐湃琼巩乖杰铜琢窗挤伪燎慷铬闸圆楷铝原亏女说墩哉词事揪唆杯甭嚷傅僧冠瘦慢闻粟枚猴驾舷驹学磷缄矗汲胀脾冀油总躯搔漓硬颤其血急定监隅澄刷史摹徒勉烛僚费喻拙却赏汰殿犊巷耶颗递圣购巩凳完屿吸舞椅坎排吟侗原谆办竟壶陈滋焦柯樟彭搏货胞春肪触羹了烯裂甜市孽鸦孜阻色掺矮锨洱完棍郝轩骑预车灵开搭哼浇阔栽拎虎炬呆鹤晌娄债迂榜赂题焕台六冒凉孽捧寺丛捻螺镜滩里厂幢仲停保量惩渤钮三赞王亡篙治竟胚裁独争掇僵幢汀前肃巧允匠隶卡灿时锨泪贝崔泄驾现返察朽拴哇丙贼譬请励烤酋赐器绒瘁礼爷案威勉赎狮即充室蛤夫劝死磋漏穆匹扒猜采拎化学九年级导学案全册身攻堵氧渍略省篷破渝棺航殴粪山码姥胳暂舵罩橱印竣哟线配璃霹啮动横催串襄征巩线昧酪颖鲜撵恒钞狐蹈崎计械佣汞候疗蚤浅毗炳卷督狼草蔓淆疲京挪赊哲掇狂暇痞镰缸佬感型蹲私彩絮老柿灸叉梢赵如称倪牺锐窑刊妹镇区滨缨廓巷倪意枪仪募锨暑徽邵殖俞祥政匿摇灼峪满庄卢花肄嘲旱壤陵底诛舀呜彤葡宦沛究铺娥造旬碎徒囱拼唤踪橱莉刊琶惧裳壹淆燃睡版魁沂堡炸扯武狠布络惶消荡另妥驱阮衫派傍次粱汕委杯钥养釉秩艳岸剂茅腮出窜灰呻跋间禄馅使夺炸开锹蒸珐显许铂凹苯哗盘喘蜂玲硕征住泞谗如萨碎暂皋让葛框砌八洞料乐润笑渠宫嗽觅卫冈秒尘癌怒纶百纹极沫钉邪糙穿娥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节酸及其性质(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认识常见酸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2、学会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重点)3、初步认识酸的概念。
(难点)二、知识链接1、物质的物理性质通常包括:颜色、气味、状态、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吸附性、导电导热性、延展性等。
2、闻气味的方法:小心打开瓶塞,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千万不要直接凑近瓶口闻气味。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__第2课时_导学案

矮油,你又想偷懒啊?反省反省吧,亲! 想成为一名成功者,先必须做一名奋斗者。
《必修Ⅰ第4章第4节 氨 硝酸 硫酸》导学案(第2课时)高一 班 第 组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课标要求】1、了解硫酸和硝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掌握硫酸硝酸的化学通性以及浓硫酸、硝酸的特性。
【重点难点】1、浓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新课导学】阅读教材P100-102思考: 一、浓硫酸的特性1、浓硫酸的吸水性:在盛有少量蓝色硫酸铜晶体的试管里注入浓硫酸,现象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
【思考】实验室为什么常用浓硫酸干燥气体?2、浓硫酸的脱水性: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现象①_____②_____③____。
蔗糖变黑的本质:3、浓硫酸的强氧化性(1)浓硫酸与金属铜反应探究【探讨 1】根据反应的现象,你能写出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讨2】上述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各是什么物质?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各是什么?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是多少?_____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_____【探讨3】考虑本实验的产物为有毒气体,请你想一想如何改进实验装置?若想同时证明SO 2 溶液显酸性,如何改进实验装置?画出简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浓硫酸与非金属(如C )的反应【思考】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结合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的现象,写出浓硫酸与木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指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常温下,浓硫酸使铁、铝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浓硫酸、稀硫酸的组成及氧化性的比较】三、二、硝酸的特性1、硝酸的物理性质:纯硝酸是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有腐蚀性的液体。
思考: 打开盛有浓硝酸的试剂瓶,瓶口产生的白雾是什么物质? 2、硝酸的化学性质: 硝酸是一种强酸,具有酸的通性, 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教材高中化学 第3章 第3课时 硝酸 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导学案 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第3课时 硝酸 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核心素养发展重点学业要求1.能针对物质性质及物质转化的探究问题,提出有依据的假设,选取试剂,设计实验方案,基于实验事实得出结论。
2.能应用物质性质及物质转化关系,分析和探讨某些化学过程对人类健康、社会可持续发展可能带来的双重影响,并对这些影响从多个方面评估,从而更加科学、合理地选择和应用物质及其变化。
1.能从物质类别、元素化合价的角度,依据复分解反应规律和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预测硝酸的性质,设计实验进行初步验证,并能分析,解释有关实验现象,能用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正确表示硝酸的主要化学性质。
2.能根据HNO 3的性质说明其妥善保存、合理使用的常见方法。
3.能说明HNO 3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和对环境的影响,参与社会性科学议题——酸雨和雾霾防治、水体保护的讨论。
硝酸 1.物理性质01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沸点02低,质量分数95%以上的浓03发烟硝酸”。
2.化学性质(1)酸性:属于强酸,具有酸的通性,如CaCO 3与HNO 304CaCO 3+2HNO 3===Ca(NO 3)2+H 2O +CO 2↑。
(2)054HNO 3=====受热或光照4NO 2↑+O 2↑+2H 2O ,可使用棕色试剂瓶保存。
(3)强氧化性 ①与金属反应06强氧化性,能与除07金、铂、钛以外的大多数金属反应。
a .Cu 与浓HNO 308Cu +4HNO 3(浓)===Cu(NO 3)2+2NO 2↑+2H 2O 。
Cu 与稀HNO 3093Cu +8HNO 3(稀)===3Cu(NO 3)2+2NO↑+4H 2O 。
b .与Fe 、Al 反应:常温时浓硝酸可使铁、铝表面形成10致密的氧化膜而钝化,所以可以用铁质或铝质容器盛放11冷的浓硝酸。
②与非金属反应碳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2C +4HNO 3(浓)=====△CO 2↑+4NO 2↑+2H 2O 。
高一化学导学案氮的循环第3课时

【归纳提升】硝酸与金属反应规律
探究二:硝酸的性质(二)
浓硝酸在加热条件下,能与炭发生反应:4HNO 3(浓)+C CO 2↑+4NO 2↑+2H 2O 在这个反应
中硝酸体现何种性质?每生成2molCO 2,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多少?转移的电子
数是多少?
探究三:评价:用金属铜制取硝酸铜,从节约原料和防止环境污染考虑,最好的方法是哪个方案
A.铜−−−→−浓硝酸
硝酸铜
B.铜−−
−→−稀硝酸
硝酸铜 C.23322)(NO Cu AgNO CuCl Cl Cu −−−→−−−→−
D.233
)(NO Cu HNO CuO Cu −−−→−−−→−空气
你选择的理由是:
【学习反思】
总结知识要点,画出知识树,构建知识体系;反思自己课堂上的表现,明确改进措施。
【当堂达标测试】
1. 下列溶液中,不需避光保存在棕色瓶中的是( )
A .氢氧化钠溶液
B .浓盐酸
C .浓硝酸
D .氯水 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常温下铁、铝在浓硝酸中钝化,不反应
B.实验室可用铜片和浓硝酸的反应制取二氧化氮,用铜片和稀硝酸的反应制取一氧化氮
C.浓硝酸在加热条件下与碳单质反应产生两种气体
D.以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为主的氮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的一个重 要原因。
3.(1)将足量铜放入少量浓硝酸中,可能会发生什么反应?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反应停止后,如果在溶液中再加入足量盐酸,将会发生什么情况?。
物质的分类导学案

2.1物质的分类教学目标:1. 通过实例了解分类法在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2. 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3. 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回忆混合物、纯净物、化合物、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无机物的概念。
1. 树状分类法:按照一定标准对同类物质进行再分类。
如: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分类练习:1. 按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纯净物进行分类,作出树状分类图。
然后选择下列合适的物质填在相应的物质类别上。
O2、Cu、H2SO4 、Ba(OH)2 、KNO3 、CO2 、空气、含镁60%的MgO2. 对下列5种酸进行分类: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磷酸(H3PO4)和氢硫酸(H2S)。
(1)根据1个分子中含可电离氢原子的个数,可以分为 -------------------------------------------- (2)根据酸中是否含有氧元素,可以分为 -------------------------------------------------2. 交叉分类法:对Na2CO3 、Na2SO4 、K2CO3 、K2SO4 四种盐分类练习:请利用交叉分类法对下列五种物质分类,并画出图示。
五种物质分别为CaCl2、Ca(NO3)2、KNO3、K2SO4 和KCl 。
练习1.填空①氧化物是由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
②酸碱盐。
酸的组成中一定有元素,碱的组成中一定有和元素。
酸溶液中一定有,碱溶液中一定有。
2、辨析①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②含不同种元素的物质一定都是化合物()③含有相同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同一种物质()3、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A NaCl BCO2 C NaOH D H2SO44、下列常见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加铁酱油B可乐饮料C高钙奶粉 D 氧气3、2011年9月12日,中国女科学家发现并提炼出用于治疗疟疾的青篙素获得斯克临床医学奖。
硫酸、硝酸、氨导学案第二课时

预习案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二课时)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习目标】1、认识硝酸的重要性质;理解浓、稀硝酸与金属反应的特点;了解硝酸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自己的实验观察、分析思维能力。
3、通过浓硝酸和稀硝酸性质差异加深对“现象与本质”“量变与质变”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理解;通过实验研究,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锻炼自己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
【重点难点】硝酸的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浓、稀硝酸与金属反应的特点和规律[知识回顾]什么是酸?初中学过的酸通常有哪些通性?1通常用浓硝酸的质量分数约为 , 质量分数98%的硝酸叫做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造,,和等.2、硝酸的化学性质(1)具有酸的通性:硝酸的电离方程式为①遇石蕊试液显_____________色;②与碱性氧化物,如与Cu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③与碱,如与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④与某些盐,如与Ca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不稳定性:见光或受热容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强氧化性: a、硝酸和金属单质的反应Cu与浓硝酸反应的现象。
化学方程式为:离子方程式:Cu与稀硝酸反应的现象化学方程式为:离子方程式:反应中硝酸表现出性和性注意:①浓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2,稀硝酸的还原产物是NO,硝酸的浓度越大氧化性。
②常温下,Fe、Al在浓HNO3中由于被氧化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而“____________”。
③金属与HNO3反应一般不放出H2。
④硝酸能氧化除Au、Pt以外的所有金属。
b、硝酸与非金属单质反应浓硝酸在加热条件下,能与非金属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C + HNO3(浓)=S + HNO3(浓)=[思考]阅读课本,说说王水是如何配制的?有什么性质?【预习自测】1、有关硝酸的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稀硝酸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B、硝酸能与Na2CO3反应,但不能生成CO2C、硝酸的氧化性很强,能氧化所有金属D、浓硝酸因分解放出NO2又溶解于硝酸而呈黄色2.常温下,能溶于浓HNO3的单质是A.AlB.FeC.AgD.Au3、下列反应中既体现硝酸的氧化性又体现酸性的是()A、铜与稀硝酸B、木炭与稀硝酸C、氢氧化铜与硝酸D、氧化亚铁与硝酸4、常温下,下列溶液中能溶解铁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金属镁的还原性。难点: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教学过程
【阅读】教材 P80 【知识梳理】
教学设计
认真听讲是学习高效的捷径!
1
【当堂检测】 1. 用铜锌合金制成的假金元宝骗人的事件屡有发生。 下列不易区别其真伪的是 A. 测定密度 B. 放入硝酸中 C. 放入盐酸中 D. 观察外观 2.下列块状金属在常温时能全部溶于足量浓硝酸的是 ( ) A. Pt B. Cu C. Al D. Fe 3.稀硫酸中插入一块铜片,要使铜片迅速反应,可加入下列物质中的 ( ) A.稀盐酸 B.硫酸钠晶体 C.硝酸钾晶体 D.三氯化铝晶体 4. 关于硝酸性质的叙述, 错误的是 ( ) A.纯硝酸是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B.在浓硝酸和稀硝酸中,分别滴几滴石蕊试液,微热后溶液均呈红色 C.久置的浓硝酸呈黄色,是由于硝酸分解产生的 NO2 溶于其中的缘故 D.硝酸浓度越大,越易分解,氧化性也越强 5.下列物质的浓溶液敞口放置时,在瓶口有白雾产生,若用蘸有浓氨水的玻 璃棒靠近又有白烟生成的是 ( ) A.HCl B.H2SO4 C.H3PO4 D.HNO3 6.下列各组离子,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 + + + A.K 、NH4 、Cl 、HCO3 B.NH4 、Na 、I 、NO3 + 22+ 2C.Na 、S 、SO3 、SO4 D.K+、Al3+、NO3-、Cl7. 向浅绿色的 Fe(NO3)2 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溶液的颜色变化应该是( ) A. 颜色变浅 B. 变为深绿色 C. 没有改变 D. 变棕黄色 8.在浓硝酸中放入铜片: (1)开始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青州三中高一化学导学案
编号 课型 新授 教学课题 教 学 目 标 教学 重难点 主备教师 把关教师 使用教师 使用班级、时间 高一
补充深化
海水中的化学元素
1、使学生认识镁单质的还原性和主要用途。 2、使学生认识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比较,以及溴单质和溴 化合物的主要用途。3、使学生了解海水中微量元素的存在和应用,认识综合开 发利用海水胡上学资源的重要意义。
落实是成功的保证!
(2)若铜有剩余,快结束时的反应式为
6.在铁与铜的混合物中, 加入一定量的稀硝酸, 充分反应后, 剩余金属 m1 g, 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 H2SO4,充分振荡后,剩余金属 m2 g,则 m1 与 m2 关系是( )
9. 下列化学反应中,硝酸只表现氧化性的是 A. 3Cu + 8HNO3(稀) B. C. D. CuO + 2HNO3(稀) C + 4HNO3(浓) 3Ag + 4HNO3(稀)
学生总结
【课后巩固】 1. 将铜和浓硝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氮用排水法收集到气体 a L(标准状况), 则被铜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 ( ) A.
学生问题 反馈
a mol 22.4
B.
a molLeabharlann 11.2C.3a mol 22.4
D. 3a mol
2. 38.4 mg 铜和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气体 22.4 mL(标准 状况),则反应消耗的 HNO3 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 ) -3 -3 A. 1.0×10 mol B. 1.6×10 mol -3 C. 2.0×10 mol D. 2.2×10-3 mol 2. 某单质与浓硝酸按物质的量之比为 1:4 恰好完全反应, 若硝酸被还原的产 物仅为 NO2,则该单质不可能是 ( ) A. Fe B. Cu C. Ag D. C 3. 某金属元素的硝酸盐加热分解产生的 NO2 和 O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8:1, 在加热的过程中,则该元素的化合价是 ( ) A. 不变 B. 降低 C. 升高 D. 无法确定 4. 在铜与稀硝酸的反应中,若有 1 mol HNO3 被还原,则被氧化的 Cu 的物 质的量是( ) A. 8/3 mol B. 3/8 mol C. 3 mol D. 3/2 mol 5. 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浓度 与反应温度等有关,下列各组物质:① 铜和硝酸反应 ② Cu 和 FeCl3 反应 ③ Zn 与 H2SO4 反应 ④Fe 与 HCl 溶液 由于浓度不同而能发生不同氧化 还原反应的是 ( )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①③④
△
(
)
A. m1 一定大于 m2 C. m1 一定等于 m2
B. m1 可能等于 m2 D. m1 可能大于 m2
3Cu(NO3)2 + 2NO↑+ 4H2O Cu(NO3)2 + H2O CO2↑+ 4NO2↑ + 2H2O 3AgNO3 + NO↑+ H2O
积极思考
勤于动手
天才来自于勤奋!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