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章 国际刑法的刑罚体系与裁量制度
刑罚体系.ppt

以自由刑为中心,主刑、附加刑结合的刑罚体系
以自由刑为中心的刑罚体系
封 建 社 会 时 期
近 代 时 期
以体刑和徒流刑为 中心的刑罚体系
奴 隶 奴 社 隶 会 社 时 会 期
近代社会:清末的《大清新刑律》仿照资产阶级的刑罚 体系,将刑罚分为主刑和从刑两大类。废除了笞刑和杖 刑,扩大了徒刑的适用,正式把财产刑作为刑罚。终结 了所有诉讼都由刑罚作为最终解决方式的案件处理模式。
自宋代以后一直到明朝、清初,我国封建时代的刑罚一直沿袭了唐代的刑罚制度,少有改变。 总的说来,封建时期刑罚仍然以体刑为中心,死刑也仍然存在,但自由刑已登上历史舞台,为刑罚 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 •
LOGO
我国刑罚体系的沿革
•
(四)近代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刑罚
•
清末政府编纂《大清现行刑律》在《大清刑例》的基础上,废除了旧律例中及其残忍 的凌迟、枭首等死刑方法,以及戮尸、刺字、缘坐等酷刑,死刑只留斩、绞两种;取 消充军刑,将极边、烟瘴充军改为遣刑,其余三等充军并入流刑;流、徒刑制仍旧, 但除仍“十恶”等罪须实发外,一般流、徒犯人改在本地“习艺所”服劳役;笞、杖 刑分十等改为罚金。 封建五刑就被罚金、徒、流、遣、死五刑所替代,标志着中国刑罚制度开始向以自由 刑为主的近代刑制过渡。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1934 年 4 月颁布的《中国苏维埃共和国惩治反革命 条例》,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从刑。主刑有死刑和监禁,死刑执行方式一律用枪决方 法。监禁有有期徒刑,最高刑期为 10 年,最低刑期为 3 个月。从刑有没收财产和剥夺 公民权。
•
•
原始社会初期,犯罪与刑罚都不存在。但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私有制产生,阶 级分化,继而产生国家,犯罪与刑罚应运而生。
刑罚执行制度和刑罚裁量制度

刑罚执行制度和刑罚裁量制度刑罚执行制度和刑罚裁量制度是现代法治社会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刑罚执行制度是指在判决生效后,如何对罪犯进行刑罚的具体操作规程和程序;而刑罚裁量制度是指在判决前,如何确定罪犯刑罚的量刑标准和裁量权。
首先,刑罚执行制度是确保法律判决落实的关键环节。
它包括一系列的程序规定,如罪犯收押、刑期执行、假释考核等。
在中国,刑罚执行的主体是监狱系统,监狱负责罪犯的收监和服刑。
监狱会根据法院的判决书和刑罚执行法规的规定,对罪犯进行限制和管束,保护社会的安全。
刑罚执行制度的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实现刑罚的作用。
其次,刑罚裁量制度是影响刑罚执行的重要因素。
它包括刑罚的种类、幅度和裁量权的行使等方面的规定。
量刑标准是法律对犯罪行为的危害程度和罪犯的主观恶性程度进行综合评价的结果,准确的量刑可以反映社会公正和法律的严谨性。
刑罚裁量权是指法官对罪犯的刑罚大小进行裁量的权力。
法官根据犯罪事实、罪犯的个人情况、社会环境等因素来决定最终的刑罚结果。
刑罚裁量制度的目的是保证刑罚的适切性和针对性。
刑罚执行制度和刑罚裁量制度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刑罚执行制度通过对刑罚的执行过程进行规范,保证了刑罚的有效执行和具体效果。
刑罚裁量制度是在刑罚执行前,为刑罚执行提供了基础和依据。
刑罚的执行需要依据判决书和法律规定,在刑罚裁量程序上具有合法性和正当性,保证了刑罚执行不被滥用和随意操作。
然而,刑罚执行制度和刑罚裁量制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刑罚执行制度中,监狱管理的人员可能因为权力滥用、腐败等问题,导致刑罚的不公正。
刑罚裁量制度中,法官的个人主观意识和临时决定往往会对刑罚结果产生影响,导致判决结果的不确定性。
同时,刑罚执行制度和刑罚裁量制度还需要与社会认知和期望相协调,以使刑罚能够更好地发挥其预防和惩罚犯罪的功能。
为了加强刑罚执行制度和刑罚裁量制度,我们需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
首先,加强监狱管理体制建设,建立更加科学、规范和有效的刑罚执行程序,确保罪犯不受到虐待和侵害。
《刑罚的体系和种类》课件

04
刑罚的裁量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量刑情节
法定情节
指刑法明文规定的在量刑时必须予以考虑的情节,包括从重、从轻、减轻和免除处罚的情节。
酌定情节
指刑法没有明文规定,由人民法院根据立法精神和审判实践,灵活掌握的情节。酌定情节虽然不是刑法明文规定 的,但它是根据刑事立法精神和有关刑事政策,从审判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因而对于量刑也具有重要意义。
VS
赦免
赦免是指国家对特定的罪犯免除或者减轻 其刑罚的制度。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有权决 定特赦。特赦应当公开进行,并由最高人 民法院予以宣布。
赦免
种类
赦免包括大赦和特赦两种。大赦适用于特定 的罪犯,可以免除其刑罚的全部或者部分; 特赦适用于特定的罪犯,可以免除其刑罚的 全部或者部分。
自由刑
有期徒刑
剥夺犯罪人一定期限的自由,实行强 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 我国刑法中的一种主要刑罚方法。
无期徒刑
剥夺犯罪人终身自由的刑罚方法。无 期徒刑是自由刑中最严厉的刑罚方法 。
财产刑
罚金
强制犯罪人缴纳一定数额的金钱的刑罚方法。罚金是我国刑 罚中的附加刑。
没收财产
没收犯罪人合法所有、没有争议或已履行民事责任的财产的 刑罚方法。没收财产是财产刑中最严厉的一种,它不仅没收 犯罪人合法所有财产的一部分或全部,有时还连带没收犯罪 人的其他财产。
罚方法。
无期徒刑
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实行 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
附加刑
罚金
强制犯罪分子缴纳一定 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
剥夺政治权利
剥夺犯罪分子参加国家 管理和政治活动权利的
刑罚的体系和种类教学课件

(四)无期徒刑
所谓无期徒刑,是指剥夺犯罪分子终身人 身自由,强制其参加劳动并接受教育改造的 刑法方法。
1、剥夺人身自由。
2、无期限的剥夺。
特
点
3、强迫劳动,接受教育改造。
4、羁押期与刑期不发生折抵问题。
5、必须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五)死刑
所谓死刑,是指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法方法, 是最严厉的刑罚方法,所以,又称为极刑。
所谓拘役,是指短期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 就近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
1、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实行劳动改 造。
2、剥夺自由的期限较短,为 1个月以上6个 月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 1年。判决前
特 先行羁押期1日折抵刑期1日。 点 3、由公安机关在就近的拘役所或看守所执
行,实行劳动改造。
4、享受一定的待遇,每月可回家 1——2天, 参加劳动的,酌量发给报酬。
第十三章
刑罚的体系和种类
一、 刑罚的体系
刑罚体系,是指由刑法所规定的按照一定 次序排列的各种刑罚方法的总和。
1、以限制或剥夺的权益为标准,可分为 :
生命刑——死刑 自由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 财产刑——罚金、没收财产 资格刑——如剥夺政治权利
2、以能否单独适用为标准,可分为:
主 刑——只能独立适用 附加刑——独立或附加适用均可
量。刑法第 56条规定:对于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毒 (即投放危险物质 )、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附加 剥夺政治权利。据此,除了对该条所列举的犯罪人以外,对其他 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人,也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刑法分则主要对危害国家安全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 主权利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等几种类 型的犯罪规定了可以选择判处剥夺政治权利。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刑法的体系与刑法的解释》知识点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刑法的体系与刑法的解释》知识点为大家整理2020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刑法《刑法的体系与刑法的解释》知识点,刑法精讲系列教材将知识点分章节逐一解析,将知识融会贯通,高效提分。
一.刑法的体系1、刑法体系,是指刑法的组成与结构。
2、狭义的刑法体系:即刑法典的体系。
(1)我国现行刑法典于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由两编和附则组成。
第一编为总则,第二编为分则,最后为附则。
编下设章、节、条、款、项等层次。
(2)第一编总则共五章,依次为:第一章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第二章犯罪;第三章刑罚;第四章刑罚的具体运用;第五章其他规定。
(3)第二编分则共十章,依次为:第一章危害国家安全罪;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五章侵犯财产罪;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第七章危害国防利益罪;第八章贪污贿赂犯罪;第九章渎职罪;第十章军人违反职责罪。
(4)附则由刑法最后一个条文(第452条)和两个附件组成,与总则、分则并列,但不另立一编。
(5)修正案被认为是《刑法典》的组成部分。
现行刑法典实施期间,先后出现了十个修正案,分别是:1999年12月《刑法修正案(一)》、2001年8月《刑法修正案(二)》、2001年12月《刑法修正案(三)》、2002年12月《刑法修正案(四)》、2005年2月《刑法修正案(五)》、2006年6月《刑法修正案(六)》、2009年2月《刑法修正案(七)》)、2011年2月《刑法修正案(八)》、2015年11月《刑法修正案(九)》、2017年10月《刑法修正案(十)》刑法总则与分则是一般与特殊、抽象与具体的关系,二者之间形成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刑法总则指导刑法分则的适用,除非刑法分则有特别规定,刑法总则的规定适用于刑法分则。
3、广义的刑法体系是以刑法典为核心的由刑法典、单行刑法、附属刑法所组成的刑法规范体系。
(1)1个单行刑法:1998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行的《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
刑法总则全文是什么(刑法总则全文2023)

刑法总则全文是什么(刑法总则全文202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总则分则分别规定了怎样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野罩的总则规定了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分则规定了刑事处罚制度。
总则的主要内容:第一章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第二章犯罪第一节犯罪和刑事责任第二节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第三节共同犯罪第四节单位犯罪第三章刑罚第一节刑罚的种类第二节管制第三节拘役第四节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第五节死刑第六节罚金第七节剥夺政治权利第八节没收财产第四章刑罚的具体运用第一节量刑第二节累犯第三节自首和立功第四节数罪并罚第五节缓刑碧脊派第六节减刑第七节假释第八节时效第五章其他规定分则主要内容:第二编分则第一章危害国家安全罪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悔贺第一节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第二节走私罪第三节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第四节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第五节金融诈骗罪第六节危害税收征管罪第七节侵犯知识产权罪第八节扰乱市场秩序罪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五章侵犯财产罪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第一节扰乱公共秩序罪第二节妨害司法罪第三节妨害国(边)境管理罪第四节妨害文物管理罪第五节危害公共卫生罪第六节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第七节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第八节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第九节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第七章危害国防利益罪第八章贪污贿赂罪第九章渎职罪第十章军人违反职责罪刑法总则包括哪些内容(1)第一章刑法概述(2)第二章刑法的基本原则(3)第三章刑法的效力范围(4)第四章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6)第五章犯悉搭世罪客体要件(7)第七章犯罪主体(12)第八章犯罪主观要件(14)第九章正当行为(16)第十章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18)第十枝型一章共同犯罪(20)第十二章罪数形态(23)第十三章刑事责任与刑罚概述(25)第十四章刑罚体系(26)第15章量刑(29)第十六章刑罚裁量制度(30)第十七章刑罚执行制度(31)第18章刑罚消灭情况。
多国刑罚体系与种类概览

多国刑罚体系与种类概览在进行问题的探讨之前,我们需要首先明确刑罚的体系与种类之间的关系。
何谓体系?体系是指若干有关事物相互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
何谓种类?种类是指根据事物本身的性质或特点而分成的门类。
就刑罚而言,不同的刑罚方法是种的差别,即刑种不同。
在此基础上,进行类别的划分,形成刑罚的类。
不同类的刑种,按照某种联系组合为一个整体,即为刑罚的体系。
当今时代,罪刑法定精神已渐为诸文明国家所接受。
受其影响,各国在制定刑法典时均对刑种作出了明确规定,大多数国家还依据刑种的某一性质或特点进行了分类与排列。
名目繁多、危害各异的种种犯罪,决定了刑罚种类的多样性与刑罚强度的阶梯性。
正是遵循多样性的刑罚种类与阶梯性的刑罚强度这两条主线,同时围绕着刑罚目的的实现这一个目标,不同的刑罚方法经过层次有别的排列组合构成了刑罚的体系。
由于各国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立法技术不同,导致了各国刑法典中刑罚的体系各具特色,各有千秋。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我们虽然可以将各国的刑罚体系概括为几种模式,如按照适用对象与犯罪轻重相结合进行分类的模式、按照剥夺权利的性质进行分类的模式、按照刑罚之间的主从关系(适用和执行的独立性)进行分类的模式等,但是,如果依据这些模式将各国刑罚进行综合比较,尽管可以把刑罚种类概括地一览无余,却会把形形色色的刑罚体系搞得支离破碎,难以让人一睹全貌。
基于此种认识,笔者尝试对各国的刑罚体系进行分别介绍,在体系介绍之中将刑罚种类予以归类和简单解释。
至于刑罚种类的综合比较,宜用专门章节进行研究。
下面,依次对8个国家及穆斯林刑法的刑罚体系与种类进行简单介绍。
一、法国刑法的刑罚体系与种类在各国刑法中,法国刑法的刑罚部分可谓独具特色、富有新意,称得上种类繁多、体系庞杂、内容详备。
据笔者统计,法国刑法共规定有11种刑罚,分别为:1、无期徒刑;2、终身拘押;3、有期徒刑4、有期拘押;5、监禁;6、罚金;7、日罚金;8、公共利益劳动;9、第131-6条所规定的剥夺权利或限制权利;10、第131-10条所规定的附加刑;11、第131-39条所列之刑罚.但是,若仔细计算,实际上不止11种(称11类更为确切)。
刑法总论笔记第四章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

刑法总论笔记(4)第四章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第一节犯罪概念【补充】Q:谈谈我国现行《刑法》第13条但书条款的理解与适用一、但书的内容(1)条件: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
但书的实质是将符合具体犯罪构成但社会危害性不大的行为排除在犯罪圈之外。
(2)结果:不认为是犯罪。
不认为是犯罪,就是指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行为,法律确定其不是犯罪。
这里的不认为是犯罪,意思等于不是犯罪。
这里需要与《刑法》第37条进行甄别,后者是指行为构成犯罪,但不进行刑罚处罚,而在前者中,相关行为根本没有构成犯罪。
第13条规定的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以致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达不到刑法入罪的程度,刑法不对该行为进行否定性评价,同时也当然地不进行刑罚处罚;而第37条规定的行为情节轻微,但归根结底已构成犯罪,刑法给予否定性评价,但因程度不达到需要受刑罚处罚的程度,因此最终不给予刑事处罚,但仍可以根据具体案情,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给予行政处罚或行政处分。
《刑法》第13条是犯罪概念的体现,也是我国混合的犯罪概念中实质部分、形式部分的体现。
对《刑法》第13条“但书”的理解,有提出这是出罪的机制之一的观点,但是,综合考量我国刑法第13条的规定,应该理解为对前段的限制或者说提示性规定,即对形式上符合犯罪的行为是否具有社会危害性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实质审查。
在我们国家,认定犯罪不仅要考量定性,还要考量定量,犯罪是一定程度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的质与量的统一。
二、但书的功能(1)照应功能。
我国刑法分则三分之二的罪名存在定量因素。
但书的规定和刑法分则的规定机互照应。
(2)出罪功能。
行为符合犯罪构成要件,但社会危害性不大的,通过但书的规定把其排除出犯罪圈之外。
三、定量因素的利弊分析1. 定量犯罪概念的正面效应(1)适应我国社会治安二级制裁体系——“刑罚和治安处罚“的结构要求。
(2)可以减少犯罪数,降低犯罪率。
定量的犯罪概念把没有达到法定数量的危害行为排除在犯罪圈之外,因此,可以减少犯罪数,降低犯罪率,它一方面有利于维护国家的形象,有益于社会心理,另一方面也可以使相当比例的公民免留犯罪的污名劣迹,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有利于他们个人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国际刑法的刑罚体系
二、国际刑罚的体系构造 从刑罚的种类来看,国际刑罚可分为主 刑和附加刑。 从刑罚的适用对象来看,国际刑罚可分 为对自然人的刑罚、对团体的刑罚和对国 家的刑罚
第一节 国际刑法的刑罚体系
(一)对自然人的刑罚 巴西奥尼在《国际刑法典草案》 巴西奥尼在《国际刑法典草案》中,将 对自然人的刑罚方法概括为三种:徒刑、 类似徒刑的监禁以及罚金。 对自然人适用自由刑。包括有期徒刑和 无期徒刑。 对自然人适用财产刑。包括罚金型的财 产刑和没收刑的财产刑。 对自然人适用生命刑。
第一节 国际刑法的刑罚体系
三、国际刑法中的非刑罚制裁方法 1、限制主权; 2、国际制裁; 3、赔偿损失; 4、赔礼道歉; 5、终止国际罪行; 6、剥夺国际社会成员资格。
第二节 国际刑法的刑罚裁量制度
刑罚裁量,简称为量刑,是指在定罪的 基础上确定是否对犯罪人判处刑罚、判处 何种刑罚以及判处多重刑罚,并决定是否 立即执行的审判活动。
第二节 国际刑法的刑罚裁量制度
三、免除刑罚的情节 免除刑罚,是指对犯罪人宣告有罪,但 免除其刑罚处罚。
第二节 国际刑法的刑罚裁量制度
(一)国家的免除刑罚情节 1、同意; 2、国际不法行为的对抗措施; 3、自卫; 4、不可抗力与偶然事件; 5、紧急与危难状态。
第二节 国际刑法的刑罚裁量制度
(二)个人(组织)的免除刑罚情节 1、正当防卫; 2、紧急避险; 3、胁迫 ; 4、精神错乱; 5、醉酒或麻醉状态; 6、法律错误或事实错误; 7、中止;
第一节 国际刑法的刑罚体系
(二)对团体的刑罚 对团体适用的刑罚方法是罚金。
第一节 国际刑法的刑罚体系
(三)对国家的刑罚 巴西奥尼在《国际刑法典草案》 巴西奥尼在《国际刑法典草案》中,将 对国家的刑罚方法概括为二种: 一是科以相应的罚金。 二是由国际刑事法院依靠它所掌握的审 判权力命令一个国家停止或终止违反国际 刑法的活动,或发布相同性质的禁令纠正 先前的违法行为并防止它们再次发生。
第二节 国际刑法的刑罚裁量制度
一、数罪的刑罚裁量 如何确定是一罪还是数罪是裁量数罪的 前提。 根据国际刑法的实践,数罪的刑罚裁量 采取混合原则。 对于数罪中有判处死刑与无期徒刑的, 采取吸收原则;对于数罪都判处有期徒刑 的,采取限制加重原则。
第二节 国际刑法的刑罚裁量制度
二、减轻刑罚的奥尼在《国际刑法典草案》 巴西奥尼在《国际刑法典草案》中,将 对减轻刑罚的情节概括为三种: 1、以服从上级命令为理由提出减刑; 2、依据一事不再理原则提出减刑; 3、法律上不能实施或不充足的辩护事由 而减刑。
国际刑法的刑罚体系 与裁量制度
第一节 国际刑法的刑罚体系
一、概述 国际犯罪刑事责任的主要实现方式是国际 刑罚。 第一,国际刑罚的适用前提是存在违反国 际刑事法律规范的行为。 第二,国际刑罚是对国际犯罪的最严厉制 裁。 第三,国际刑罚的执行一般依靠国内法律 机制。
第一节 国际刑法的刑罚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国际刑法的特殊性, 目前国际刑法对国际犯罪只是作出抽象的 或原则性的处罚规定,如“严厉惩罚” 或原则性的处罚规定,如“严厉惩罚”, 并无具体刑罚方法的规定。 正因为如此,有学者认为,国际刑法中最 不确定的因素便是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