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运输巷掘进地质说明书

合集下载

2510轨道巷掘进地质说明书

2510轨道巷掘进地质说明书

山西东江煤业集团有限公司2510轨道巷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2014年2月12日编制单位:水害防治中心编制:科长:矿总工:审批意见:地理及周边掘进工作面名称2510轨道巷巷道服务年限临时巷道用途开拓2510工作面掘进巷道围岩性质顺巷道顶板掘进全煤巷道地面垂高(m)223 工作面标高(m)715.203地理位置位于井田西北部;地面东南方向与杨树岭村相邻。

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走向西南至东北方向,与2508工作面相邻,西南方向与二采区西翼三条下山相邻。

巷道掘进长度(m)590 巷道断面(m2)9.72煤矿结构简单煤岩层倾角(度)6°-8°掘进层顶底板情况巷道为全煤巷道,顶板为白砂岩。

顶底板名称岩性名称厚度(m)岩性特征老顶砂岩稳定坚硬直接顶碳质泥岩质脆伪顶松散泥岩0.1---0.3 质软直接底碳质泥岩0.3---0.8 质脆老底砂岩8---11 稳定坚硬水文地质情况及掘进情况工作面的含水层自上而下有:1.奥陶系中统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组为工作面最主要的含水层组,埋藏较深,一般厚度在450m 左右。

由石灰岩、白云质灰岩、角砾状灰岩、泥灰岩及溶洞中次生沉积物等组成,井田内主要含水层为上马家沟组上段及下段和下马家沟组上段几层石灰岩。

据中西部水-1号供水井抽水试验资料,单位涌水量为0.1758L/s·m,渗透系数0.054m/d,抽水时间24h,稳定时间10h,水位降深为60m,静止水位标高808m。

矿化度2330.28mg/L,总硬度1045.94 mg/L,PH值7.26,水质类型为Cl·SO4-Na·Ca型。

上述水-1号供水井抽水试验资料表明,本含水层富水性中等。

推测奥灰水水位标高在807-810m之间,流向由东北向西南。

2.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含水层组工作面内均被覆盖,该含水层主要由5-6层石灰岩组成,总厚度为18.68m,石灰岩裂隙较发育。

据矿井边界外西南约7km处原胜利煤矿精查地质报告,太原组水位标高为843.49—846.23m,单位涌水量0.00091—0.073L/s.m,渗透系数0.00675—0.08218m/d,富水性弱。

110310运输巷(反掘)掘进地质说明书

110310运输巷(反掘)掘进地质说明书
2、由于正处于雨季,巷道水量增大。
3、M3煤层顶板为粉砂质泥岩,顶板破碎,易垮落。
建议:
1、将110310切眼延长掘进5米做一个临时水仓。
2、在临时水仓内安装2台水泵(水泵排水量不小于5m3/h),确保满足排水需要,保证掘进的安全。
3、对本矿井田老窑采空区要彻底调查清楚,对老空老塘积水情况要进行详细排查,做好记录,并严格执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探放水原则。
4、掘进过程中应注意煤层顶板的观察,加强顶板支护工作,以避免发生冒顶、垮塌、掉块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并加强地面巡查工作,对顶板冒落形成的地裂缝或沉陷凹地进行及时回填,以防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沿裂隙渗入井下。
2、地面防治水:本区发育有几条断层,主要是裂隙水和淋水,水量也较小,一般不会对矿井生产造成影响,但在雨季期间还应定期巡查矿区地面有无裂隙和凹陷积水渗漏现象,并加以及时治理
3、井下防治水:开工前,对110310运输巷(反掘)进行物探先行,钻探验证的手段进行探放水工作。
4、疏放排水是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防治水基本手段,由110310运输巷(反掘)处于110310切眼下出口开口,无自排水渠道,因此,要随时准备两2—3台水泵(排水量不小于5m3/h),确保满足排水需要,保证掘进的安全。
最大涌水量
5m3/h
正常涌水量(m3/h)
1~2m3/h
影响掘进的其它地质条件
瓦斯压力
0.42MPa
煤尘
煤层具有爆炸性,应加强防尘工作
煤的自燃
M3#煤层为不易Ⅲ类不易自燃煤层
地温
小河边煤矿属于地温正常区。
地压
无冲击地压存在。
普氏硬度(f)
0.38
问题及建议
存在问题:
1、110310运输巷(反掘)处于110310切眼下出口开口,无自排水渠道。

东130运联巷

东130运联巷
地温
正常
地压
正常





1、开门时附近巷道较多应加强放炮站岗。
2、开门处由于是半煤岩,应加强支护,防止冒顶。


1、东130运联巷平面图(1:1000)
2、东130运联巷剖面图(1:200)
3、一采区顶底板综合柱状图(1:400)
祥见综合柱状图(后附)
地质
构造
情况
该工作面地质条件简单,巷道下部有一断层DF-4对生产影响不大。
水文
地质
情下无水。
影响回采的其它地质情况
最大涌水量
/
正常涌水量
/
瓦斯
瓦斯涌出量低
煤尘
具有爆炸危险性,爆炸指数41.31%
煤的自燃
煤层具有自然发火倾向,自然发火期3~6个月
东130运联巷掘进地质说明书
编制:
科长:
总工:
日期:年月日
工作
面概

该巷道位于1采区,从东130轨道下山A27点开门与东130皮带下山煤仓处相贯通,巷道标高为-268~-285m,对应地面标高为+41米,地面无其它建筑物,无常年地表水。
巷道
穿层情况
巷道所穿岩层依次为:泥岩(厚0.76米)——细粒砂岩(厚6.75米)——粉砂岩(厚6.45米)——细粒砂岩(厚5.82米)——粉砂岩(厚7米)

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概况煤层名称8# 巷道名称地面标高(m)1260-1290 井下标高(m)1057地面位置地面相对应位置为为丘陵地带,岩石裸露,有零星植被,没有居民居住。

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东邻边界保护煤柱,西邻8#运输、轨道、回风下山,北与8112运输顺槽相邻,两巷从开口至8114回风顺槽停掘位置距离逐渐远离,距离在21~88m。

南为实体煤田。

掘进对地面设施影响基本无影响。

巷道设计长度(m)1214巷道设计高度(m) 2.65 设计方位角(m2)89°36′巷道设计宽度(m) 3.8煤层情况煤(矿)层总厚(m)1.9-2.2煤层结构煤层倾角5°左右夹矸1-2层,厚度约为0.4m左右水文地质区域水文地质情况说明本地区气候干燥,降水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内,形成集中补给,集中排泄,8#煤层顶板为砂质泥岩、细砂岩,致密含水性较弱,在有裂隙的地段偶尔会有滴水现象,最大为淋漓状。

隔水层为细砂岩及砂泥岩,层厚稳定,隔水性能较好。

本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对掘进影响不大。

预计最大涌水量3.5m³/h预计正常涌水量1.5m³/h煤层区段地质特征119号钻孔最接近巷道开口位置,根据该钻孔柱状图显示,开口将揭露砂泥岩、细砂岩、泥岩、8-1煤、粘土岩。

砂泥岩:灰色,含大量云母,厚1.22m。

细砂岩:灰色,具不明显条带状水平层理,厚0.38m泥岩:碎块状,含粘土质,厚0.12m。

8-1煤:黑色。

粘土岩:灰色具滑腻,节理发育充填大量黄铁矿薄片。

地质构造情况构造名称走向倾向倾角性质落差影响程度DF13 85°355°60°-80°正断层0-18m 大DF41 80°350°60°-80°正断层0-15m 大根据8112运输顺槽及三维地震勘探资料分析,按照巷道原设计方位86°30′掘进将受到DF-13号断层影响,为避开该断层,巷道方位按89°36′56″掘进,仍无法避免受该断层影响,掘进至1030m时,将受到DF-41号断层影响,顶、帮将出现破碎现象。

125a2运输巷掘进地质说明书

125a2运输巷掘进地质说明书
煤(矿)尘
无爆炸性
煤的自燃
煤层为Ⅲ类不易自燃煤层
地温
本矿属于正常地温矿井
地压
矿井无冲击地压现象
普氏硬度
(f)
煤层
夹矸
直接顶
(抗压强度)
直接底
(抗压强度)
0.676
无夹矸
80Mpa
47Mpa




块段号
走向长
(m)
(游标值)
倾斜长
(m)
(常数)
斜面积
(m2)


(m)


(t/m3)
工业
储量
(t)



可采
储量
(t)
125a2运输巷
450
1.20
1.45





1.该工作面煤层稳定,在掘进过程中会揭露F5、F29断层,掘进期间做好地测工作和地质资料收集。
2.断层地段顶板受地质构造影响较大,较破碎,要加强顶板管理。
3.掘进中遇到隐伏构造要及时与地测科联系,以便准确指导生产。
4.做好防治水预报工作。
地质
构造
情况
该工作面掘进至55米、275米时分别会揭露F5、F29断层,正断层F5落差在18米、破碎带宽2米。正断层F29,破碎带不明显,对煤层开采影响较小。
水文
地质
情况
及防
治水
建议
1.该掘进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主要充水水源为顶板裂隙水、断层裂隙水。预计掘进时最大涌水量为12.5m3/h。
2.巷道掘进范围内无采掘巷道物探及钻探资料,掘进期间遇有淋水变大情况,必须加强超前探和预测预报,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密切关注异常水情。

掘进地质说明书

掘进地质说明书

5#轨道大巷掘进地质说明书编制单位:炭窑坪煤业地测科编制人:曹强强审核人:雒星峰地测副总:总工程师:接到委托时间:提交时间:目录一、文字说明概况第一节邻近采区及地面相对位置的关系第二节煤(岩)层地质构造第三节煤层结构及其变化情况第四节煤层顶、底板岩性第五节水文地质条件第六节岩浆入侵时对工作面可能造成的破坏第七节资源储量第八节结论及建议施工注意事项二、附图局部工程平面图1:2000综合柱状图1:200剖面图1:2000一、文字说明概况第一节邻近采区及地面相对位置的关系一、5#轨道运输大巷相应的地面位置在炭窑坪煤矿的以北的山坡上。

施工对地面没有较大影响,巷道的上方以及施工正前方没有老空区,但是为了确保安全,必须本照“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矿井所处的张家庄沟内无地表水体及常年性河流,沟谷多为季节性河流,旱季干枯,仅在雨季有洪水径流。

本矿井属于基建矿井,但是4号煤有采空现象,具体资料不详,故在掘进巷道时必须加强预测预报和探放水工作。

第二节煤(岩)层地质构造一、井田位于河东煤田中段,区域构造位置处于吕梁山复背斜之次级构造王家会背斜西翼,受其影响井田范围总体呈一走向北东,倾向北西的单斜构造,局部有次级起伏。

其中较大的次级起伏在井田南部表现为井田西部的S1向斜和井田东部的S2背斜及S3向斜。

井田地层倾角大部比较平缓,为3o-12o左右,东北局部地段较陡,地层倾角可达15o-20o。

另外,根据地表出露和井下巷道揭露,井田内还发现3条正断层,现将井田主要次级褶曲和断层叙述如下:一、褶曲1、S1向斜(刘家湾向斜)位于井田西部,轴向N5°-15°E,斜穿井田。

向斜两翼基本对称,倾角比较平缓,其西翼倾角多在3°-8°之间,井田内延伸长度2700m左右。

2、S2背斜(大土河背斜)位于井田东南部,轴向N20°-50°E,斜穿井田东南部。

背斜两翼北段基本对称,地层倾角在5°-8°之间,其南段东翼平缓,地层倾角在4°-6°,两翼较陡,地层倾角在6°-12°左右,井田内延伸长度3100m左右。

2509轨道巷掘进地质说明书

2509轨道巷掘进地质说明书

山西东江煤业集团有限公司2509轨道巷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编制单位:防治水办公室编制:审核:总工:2013年8月16日掘进工作面名称2509轨道巷巷道服务年限临时巷道用途开拓2509工作面掘进巷道围岩性质顺巷道顶板掘进全煤巷道地面垂高(m)223 工作面标高(m)717.201地理位置位于井田北部,掘进方位38°14′---38°15′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位于井下二采水仓东方,设计工作面以矿井边界为依据,工作面距地面武家坡平距为347.8米。

巷道掘进长度(m)537 巷道断面(m2)9.1煤矿结构简单煤岩层倾角(度)8°-10°掘进层顶底板情况巷道为全煤巷道,顶板为白砂岩。

顶底板名称岩性名称厚度(m)岩性特征老顶砂岩稳定坚硬直接顶碳质泥岩质脆伪顶松散泥岩0.1---0.3 质软直接底碳质泥岩0.3---0.8 质脆老底砂岩8---11 稳定坚硬水文地质情况及掘进情况工作面的含水层自上而下有:1.奥陶系中统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组为工作面最主要的含水层组,埋藏较深,一般厚度在450m 左右。

由石灰岩、白云质灰岩、角砾状灰岩、泥灰岩及溶洞中次生沉积物等组成,井田内主要含水层为上马家沟组上段及下段和下马家沟组上段几层石灰岩。

据中西部水-1号供水井抽水试验资料,单位涌水量为0.1758L/s·m,渗透系数0.054m/d,抽水时间24h,稳定时间10h,水位降深为60m,静止水位标高808m。

矿化度2330.28mg/L,总硬度1045.94 mg/L,PH值7.26,水质类型为Cl·SO4-Na·Ca型。

上述水-1号供水井抽水试验资料表明,本含水层富水性中等。

推测奥灰水水位标高在807-810m之间,流向由东北向西南。

2.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含水层组工作面内均被覆盖,该含水层主要由5-6层石灰岩组成,总厚度为18.68m,石灰岩裂隙较发育。

12062掘进地质说明书

12062掘进地质说明书

实用标准文案山西介休义棠安益煤业有限公司一采区轨道巷掘进地质说明书编制单位:编制:部长:总工程师:接到通知书时间__________提交时间__________ __________掘进地质说明书亦夹有少许不透明物质,一部分为基质体,另一部分为不规则之丝质化物质,前者呈细条带或透镜状,而后者则呈片状。

煤层上部以不透明基质及丝炭化物质为主,其中夹有少许丝炭,不论在丝炭胞腔或丝炭化物质的空隙内,一般均有矿物质充填,丝炭胞腔保存良好。

矿物质多为粘土,多充填在丝炭细胞腔及其它不规则的空隙中。

上约占尚有不少方解石小粒,此种矿物应属于同生后期(亦有认为次生的),由于其成因及形体过小关系,故其洗选是较困难的。

综上所述,本煤层煤岩类型上部为暗煤型,下部为亮煤型。

据师屯井田南部大佛寺沟井田太生窑1号煤层(上三尺)煤岩组分定量分析结果,亮煤87.09%,暗煤4.29%,镜煤0.41%,丝炭3.53%,矿物质4.68%。

若以显微组分的结焦性与化学性则具粘结性能的镜煤化物质占57.79%,不具粘结性能的丝炭化物质占36.28%。

角质化物质占1.25%。

该煤层变质程度为肥煤阶段,但由于丝炭化物质含量较高,严重影响煤的结焦,为此需将丝炭化物质适当选出,以提高结焦性能。

2号煤层:(下三尺)1、肉眼观察:该煤层为黑色,属半暗型及半亮型煤,具厚层状结构,中夹细层状结构,厚层状结构部分断口呈参差状,由外表观察类似暗煤,呈细层状结构者为亮煤,其断口呈平整。

性脆。

有两组节理发育。

在暗煤与亮煤过渡型者,丝炭大多呈小的凸镜体。

2、显微镜下薄片观察:上部结构为线理状或细条带状,中部大多呈均匀状,一部分呈不标准的条带状,下部多为均匀状,仅有少部分为均一状结构。

煤岩成分其上部分层中多为亮煤,仅个别部分夹有不透明的物质,就其含量而言,为少量暗淡煤。

亮煤基质均呈棕红色,正正交偏光下有较显著的非均性出现,即标志着煤变质程度尚不深。

在亮煤中尚有含量极少的镜煤晶带,除轮廓上能与亮煤基质区别外,别无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接底
泥岩
2.0
黑色,泥质结构,薄层状构造,成分为泥质。
老底
细~粉砂岩
4.0
灰色,粉砂质结构,薄层状构造,成分为粉砂质,上部泥质含量较高,夹有薄层状砂质泥岩。






地层产状变化情况:井田位于吕梁山块隆与晋中新裂陷的交接部位,属吕梁山复背斜的东翼,霍西向斜的西北部,次级构造有霍山、上千沟、霍村诸断层组成的断层组,以北北东方向从区外东部穿过。本井田虽然褶曲比较发育,但均属宽缓褶曲,两翼地层比较平缓,倾角大都在20~10°之间。根据钻孔ZK4-7和轨道、运输巷实际揭露,该范围内地质条件简单,无断层等地质构造存在。
、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
为碎屑岩裂隙含水层组,含水层主要由中、细粒砂岩组成,含水空间以构造裂隙为主,厚度变化较大,钻进过程中钻孔未发现有明显的漏失现象。区内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地层沉积不全,大部剥蚀,大多位于侵蚀基准面以上。由于部分山西组出露在山梁、山坡及沟谷两侧,成为相互独立的含水体,富水性弱。
地面相对位置及主要建筑物和设施
位于办公区以南410m左右,终点在芦子沟村以西600m处,地面为山岭和沟壑,无村庄建筑物及受国家或地方保护区域。
井下位置
及邻区
采掘情况
井下位于主斜井底部,距离回风巷30m,设置中腰线沿+870m水平按照18°上坡布置。设计方位117°04′24″,全长84m。巷道巷道断面为拱形,净宽3.7m,净高2.6m,净断面9.26m2。
银亿
YINYI
山西灵石亨元顺煤业有限公司
轨运联巷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
编制单位: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接到通知时间:
提交 时 间:


煤层名称
11~10#
水平名称
+870m
采区名称
一、二采区
工作面
名称
轨道运输巷
地面高程
943~1126m
工作面高程
+890~901m
走向长(m)
m
倾斜长(m)
面积(㎡)
相邻煤层
间距(m)
上距9#煤8~10m,本区不可采,距离4#煤层66~76m,下距11#煤层10m,煤层厚度0.5m本区不可采。







顶底板名称
岩石名称
厚度(m)
岩性特征
老顶
砂质泥岩
5.0
深灰色,泥质结构,薄层状构造,成分为泥质及砂质,夹有薄层状粉砂岩
直接顶
泥岩
4.2
灰黑色,泥质结构,薄层状构造,成分为泥质。
奥陶系中统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
主要为奥陶系上马家沟组、峰峰组灰岩,是含煤地层之基底,埋于井田深部,岩性为海相厚层状石灰岩,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因其易被水所侵蚀溶解而形成溶洞。据ZK补4-5号水文孔,终孔深度482.34m,奥灰钻进396.03m,终孔层位O2x,经延续8小时观测奥灰水位稳定在孔深461.20m,水位标高495m,低于泉域南部排泄区郭庄泉泉口标高516-521m约21-26m,此水位标高明显偏低,从钻孔简易水文观测资料奥灰层段钻进过程中,孔内水位变化不大,消耗量也无明显变化,基本在0.01-0.16m3/h之间变化,未出现大的漏水现象,故推测该孔所在地段属局部奥灰岩溶裂隙不发育地段。根据2010年3月山西地宝能源有限公司在井田西南侧山西灵石国泰宝华煤业有限公司施工了S504号水文孔,其孔口标高为945.87m,终孔层位O2m,冲洗液消耗量在0.75m3/h~4m3/h,观测静止水位标高635.22m,水质类型为HCO·SO4·Cl-Ca·Mg型。根据井田中部槐树原村西水源井资料,奥灰水位埋深为446.10 m,水位标高为552.30m,水质类型为HCO-·SO4-2·Cl--Ca2+·Mg2+型。另外本次收集到的区域水文资料,郭庄泉域泉口标高516-521m,由此求得本区平均水力坡度为1.1%0,本井田奥灰水水位标高为554m左右,根据综合资料推断本井田奥灰水水位标高在550-556m之间,奥灰水流向自北流向南,井田内可采煤层最低底板标高为830m。不存在奥灰岩溶水带压开采问题,奥灰水对井田煤层开采无影响。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碎屑岩类夹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
为岩溶裂隙含水层,该组地层井田内厚度约98.91m,除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外,有3层发育良好且易被水溶解的海相石灰岩(K2、K3、K4),平均总厚度约15.73m,为本组的主要含水层,据ZK补4-5号水文孔资料,其冲洗液消耗量在0.01m3/h~0.03m3/h,岩溶裂隙发育差,故采用提筒法进行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为0.0551L/s.m,渗透系数0.022m/d,静止水位标高883.85m,属弱富水含水层,水质类型为HCO3-·SO42--Ca2+·Mg2+·K++Na+型,总硬度405.6mg/L,PH=7.73。根据据山西地宝能源有限公司对井田西北部进行的瞬变电磁勘探,勘探结果在该回风巷施工范围抹端发现两处灰岩富水区,属4号煤和10煤之间的灰岩富水区。
、下石盒子组砂岩裂隙含水层组及风化裂隙含水层
在井田内埋藏浅,以中粗粒砂岩为主,风化裂隙较发育,含水空间以砂岩裂隙为主,其次为地表基岩风化裂隙含水,容易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局部形成较强富水区。但受季节控制,雨季补给充分时,富水性强,旱季补给受限时富水性弱。
钻孔情况
该范围内共有钻孔1个(zk4-7),探明煤层赋存稳定




煤层总厚
(m)
0.7~1.55m
-------------
1.13m
煤层结构(m)
煤层倾角
(°)
2~10°
简单
该巷道按照设计水平标高,施工层位为10~11#煤层底板之间,10#位于太原组下部,上距4#煤层71.36m,下距11#煤8~10m,顶板多为泥岩、砂质泥岩,局部为粉砂岩,底板多为砂质泥岩、泥岩,局部为粉砂岩。
河流冲涮带

岩浆侵入体

岩溶陷落柱

断层
编号
走向
倾角
落差
性质
备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褶曲
编号
构造要素及特征
延伸长度
备注
陷落柱
















































1.充水因素:
、 老空水:在原水牛沟煤矿主斜井东北部有一处原水牛沟煤矿10#采空区积水区,根据资料统计和物探成果解析,该区域存在积水面积89173m2,预计积水量7000m3,在该回风巷开门点东部约300m处地面有2#、4#煤层露头,根据物探解析成果该区域有不同程度的地面小窑破坏区域,破坏区面积为280786m2,预计积水量26710m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