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进地质说明书(样本)
掘进地质说明书

附
1、1173采面平、剖面图 2、煤层柱状图
图
掘4 瓦斯
影 煤尘 响 掘 进 的 煤的自燃 其 (矿层裂隙) 他 地 质 情 地温 况
2.27~17.68(m3/t) 煤尘有爆炸危险性 属不易自燃煤层
正常地温区 正常地压区
地压
1、该采面为金一采区北翼二区段,瓦斯比一区段的1171采面大,掘进时 要加强防突工作。
2、从1171采面的情况来看,该采面没有大的断层,只有未探明的小断层 问 题 和煤层变薄,有待在掘进过程中进一步调查。 及 建 议 3、为少丢煤和探明采区边界的F383断层的发育情况,建议1173上下巷尽 量掘送至采区边界或F383断层,为下一个采面的布置提供可靠的依据。
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

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一、概述工作面掘进地质是矿山工程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对地质条件的认识和分析,为工作面的合理布置和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档将对工作面掘进地质进行详细的说明和解析,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技术参考。
二、工作面掘进地质类型工作面掘进地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岩层类型:工作面所在地区的岩层类型和性质对工作面掘进有重要影响。
常见的岩层类型包括煤、矿石、岩盐等,需要根据不同岩层类型采取相应的工作面掘进方法和工艺流程。
2. 地层构造:地质中的断层、褶皱等地层构造对工作面的掘进和支护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需要对地层构造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选择合适的掘进方案和支护措施。
3. 地下水条件:地下水对工作面的掘进和支护有一定的影响,需要对地下水的含量、流动方向等进行调查和监测,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工作面的安全和稳定。
三、工作面掘进地质分析1. 地质调查:在工作面掘进前,对工作面所在地区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了解地质构造、岩层类型、地下水等情况,为后续的掘进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2. 工作面掘进方案选择:根据地质调查数据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工作面掘进方案。
考虑工作面的布置、掘进方法、支护措施等因素,确保工作面的安全和高效。
3. 地质灾害预测:根据地质调查数据和工程经验,对工作面可能遇到的地质灾害进行预测和评估。
如煤层赋存、煤与顶板间的结构、断层活动性等因素,预测可能发生的冒顶、片帮、煤与瓦斯突出等地质灾害,提前采取安全措施。
四、工作面掘进地质安全措施1. 工作面支护:根据地质条件和工作面掘进方案,选择合适的支护措施。
常见的支护方式有钢支架、木支架、锚杆、锚网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2. 瓦斯抽放:对于存在瓦斯的煤矿工作面,需要采取瓦斯抽放措施,减少瓦斯积聚,确保工作面的安全。
3. 通风管理:合理的通风管理可以降低煤矿工作面的煤尘浓度和瓦斯浓度,减少火灾和爆炸的风险,确保工作面的安全。
五、结论工作面掘进地质是矿山工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通过对地质条件的认识和分析,可以有效提高工作面的安全性和生产效率。
煤矿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4101工作面回风顺槽掘进地质说明书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临近采区开采情况4101工作面回风顺槽在4#煤运输大巷测F4-6点前124m处开窝,方位为345°,工程量1200m。
开采上限标高为+988m,下限标高为+926m,地层倾角(走向)3-6°;(倾向8-12°),工作面顺槽沿地层自然走向布置、切眼沿地层自然倾向布置。
与4101工作面相应地面均为荒山地,无主要公路、铁路、桥梁、重点建筑、重点设施对开采无影响。
地面标高+1100m~+1210m、相对高差110m。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第四系冲积层厚0~60m,平均约40m。
4101回风顺槽井上、下对照关系情况,见表1。
井上、下对照关系情况表表1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该工作面开采煤层为太原组4#煤层,煤层厚度2.0—3.2 m,平均2.6m,煤层厚度变化不大,煤层倾角8-12°,煤的密度1.35m³/t,硬度2-3,煤种块状焦煤,工作面煤层赋存较稳定,煤层结构简单。
下距13#煤层约87.0 m。
13#煤层厚度13.0m(根据关家崖煤矿揭露的13#煤层赋存特征)。
详见表2:煤层特征情况表;表3:煤层顶底板情况表;煤层特征情况表表2煤层顶底板情况表表3第三节地质构造一、地质构造通过相邻矿井(关家崖煤矿、刘家梁煤矿)巷道实际揭露情况,4101工作面东部有两条大的断层,可能延伸到东坡井矿区以内,影响东坡井的采区、工作面的总体布置,无大的断裂构造,但不排除小断层出现,也可能会出现陷落柱。
二、总体分析:东坡井井田地质较为简单第四节水文地质情况含水层主要为太原组K2灰岩,灰岩及泥岩中所夹的砂岩透镜体,因井田内部及邻近井田均未发现施工有水文孔,该矿原有一眼奥灰水水井(K5)井深度280. 21m含水层顶板埋深229.96m由于开采时间太长和其它不明原因,该井已经不出水。
东坡井又重新打了一眼饮用水水源井,井深度748.6m(在主斜井东南方向140m处)。
煤矿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模板

XXXXX矿业有限公司XXXX综放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编制单位:地测科编制:审核:科长:地测副总:总工程师:接到通知时间:201X.X.XX提交说明书时间: 201X.X.XX目录第一章概况 (1)第一节目的和任务 (1)第二节工作面位置、范围、面积以及与四邻和地表的关系 (1)第二章工作面地质 (1)第一节工作面地质构造情况及向工作面内部的发展变化趋势 (1)第二节推测工作面内岩浆侵入体、河流冲刷带、陷落柱等 (1)第三节老空、老巷和钻孔 (1)第三章开采技术条件 (1)第一节煤层煤厚、产状、煤层结构、物理性质及其它情况等 (1)第二节煤层顶底板情况 (2)第四章水文地质 (2)第一节主要含水层与隔水层 (2)第二节工作面主要充水因素 (2)第三节安全隔水层计算及分析 (3)第四节预计工作面的最大涌水量 (3)第四节水害威胁情况分析 (4)第五章其它地质条件分析 (4)第一节地热、地应力、煤层自燃程度与煤尘爆炸指数 (4)第二节瓦斯地质情况 (5)第六章资源储量估算 (5)第一节储量计算边界与可采面积 (5)第二节储量计算方法、参数的确定与结果 (5)第七章存在问题及建议 (5)附图: (5)附表: (5)XXXX综放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第一章概况第一节目的和任务工作面开采方式,编制说明书的目的。
第二节工作面位置、范围、面积以及与四邻和地表的关系工作面位置、范围及与四邻地表的关系。
第二章工作面地质第一节工作面地质构造情况及向工作面内部的发展变化趋势区内地层产状和地质构造特征及其对本工作面的影响,断层落差,掘进找煤方向及褶皱的位置和形态。
第二节推测工作面内岩浆侵入体、河流冲刷带、陷落柱等岩浆岩体、陷落柱等对工作面掘进造成的影响。
第三节老空、老巷和钻孔工作面周边老空区范围及钻孔情况。
第三章开采技术条件第一节煤层煤厚、产状、煤层结构、物理性质及其它情况等邻近工作面煤层厚度、煤层结构、煤体结构及其变化等。
掘进地 质 说 明 书

煤矿0水平中央东B3+6掘进地质说明书编制单位,矿地测站编制:东矿地测站审核:矿生产技装部:矿总工程师:接到通知书时间:2006年6月30日提交时间:2006年7月 6日掘进地质说明书一、概况1、位置及范围该采区为中央采区东翼,水平标高为+566~+530水平,煤系地层为侏罗系西山窑组第二组煤,煤层为B3、B4+6煤层。
东至东二边界,南至B2顶板,北至B6顶板(B6顶板到B7煤层底板95~105米)。
地面标高+780~+850米。
上限标高+566水平,下限标高+530水平,走向长1220米(总长度)、实采长度976.3米、中央煤柱161.2米、边界煤柱82.5米。
中央东--东一西+650~+540水平未回采。
2、邻区情况1)、实见地质及水文地质简述在+540水平以上掘进、回采当中,未发生大的地质构造及褶曲通过,但小断层较多,断距一般在0.2~2.5米,对掘进、回采没有造成大的影响,在各分层各工作面的掘进、回采中,由于小构造的影响出现过冒顶,东一的B4+6煤层,对掘进、回采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不大,在+690水平东一东B4+6煤层回采当中出现过冒顶透水事故(刚开始回采),造成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使综采工作面停产一个多月,+540水平(东一石门)在掘进到B4煤层时发生了大冒顶事故,大量的煤水突出使工作面停产一个多月。
在水文地质方面,由于受乌鲁木齐河、水磨沟河、农田灌溉水、底板方向来的水、老塘积水的影响,给回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造成两个综采断断续续停产治水。
2)、采掘情况B4+6煤层东一东已回采到+566水平,+540~+530水平未回采,东一西+650~+540水平未回采。
+650~+540水平中央西未回采。
3)、自燃灾害及其它上部采空区有部分火点,无陷落柱、岩浆岩、古河床冲刷的影响。
3、地面情况及受生产影响程度1)、地面建筑、设施等地表有一条公路横穿中央采区,两翼(东翼接近东一石门、西翼接近西一石门)有木材厂,公路两翼有高压线,通讯电缆(包括军用电缆)闭路线,泥浆管路,上下水管路,集中供热管路,东二边界有红三线,砖厂,水磨沟区垃圾回填场,有垃圾车辆进出。
掘进地质说明书

5#轨道大巷掘进地质说明书编制单位:炭窑坪煤业地测科编制人:曹强强审核人:雒星峰地测副总:总工程师:接到委托时间:提交时间:目录一、文字说明概况第一节邻近采区及地面相对位置的关系第二节煤(岩)层地质构造第三节煤层结构及其变化情况第四节煤层顶、底板岩性第五节水文地质条件第六节岩浆入侵时对工作面可能造成的破坏第七节资源储量第八节结论及建议施工注意事项二、附图局部工程平面图1:2000综合柱状图1:200剖面图1:2000一、文字说明概况第一节邻近采区及地面相对位置的关系一、5#轨道运输大巷相应的地面位置在炭窑坪煤矿的以北的山坡上。
施工对地面没有较大影响,巷道的上方以及施工正前方没有老空区,但是为了确保安全,必须本照“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矿井所处的张家庄沟内无地表水体及常年性河流,沟谷多为季节性河流,旱季干枯,仅在雨季有洪水径流。
本矿井属于基建矿井,但是4号煤有采空现象,具体资料不详,故在掘进巷道时必须加强预测预报和探放水工作。
第二节煤(岩)层地质构造一、井田位于河东煤田中段,区域构造位置处于吕梁山复背斜之次级构造王家会背斜西翼,受其影响井田范围总体呈一走向北东,倾向北西的单斜构造,局部有次级起伏。
其中较大的次级起伏在井田南部表现为井田西部的S1向斜和井田东部的S2背斜及S3向斜。
井田地层倾角大部比较平缓,为3o-12o左右,东北局部地段较陡,地层倾角可达15o-20o。
另外,根据地表出露和井下巷道揭露,井田内还发现3条正断层,现将井田主要次级褶曲和断层叙述如下:一、褶曲1、S1向斜(刘家湾向斜)位于井田西部,轴向N5°-15°E,斜穿井田。
向斜两翼基本对称,倾角比较平缓,其西翼倾角多在3°-8°之间,井田内延伸长度2700m左右。
2、S2背斜(大土河背斜)位于井田东南部,轴向N20°-50°E,斜穿井田东南部。
背斜两翼北段基本对称,地层倾角在5°-8°之间,其南段东翼平缓,地层倾角在4°-6°,两翼较陡,地层倾角在6°-12°左右,井田内延伸长度3100m左右。
(参考)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S3402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一、概况1、掘进工作面的位置和界限S3402掘进工作面位于+314m水平南翼六石门四采区下段。
设计巷道长度180米,北以杨家河河床煤柱为界,南以+314m水平南翼六石门为界,巷道布置在K11煤层中。
2、与临近采区的关系S3402掘进工作面以上为S3401回采工作面,南为五采区,北为杨家河河床煤柱。
掘进工作面相对地面为山区林地,无重要建筑、无居民村庄。
标高在580~830m之间,掘进工作面标高在314m,与地面高差约200-400m。
3、掘进工作面范围内已有的勘探钻孔掘136地质队提供的精查报告,该采面在9#勘探线以南,布置一个钻孔编号:1024、煤层倾角、厚度、结构以及变化情况本煤层为K1煤层,属瘦糠煤,煤层结构简单,倾向在110°-118°、倾角47°-49°之间、煤层厚度1.9-3.2米、平均厚度为2.2米、煤层含夹矸1-4层,平均厚度0.1米,夹矸为泥岩。
5、预定的断层、褶曲、裂缝、火成岩侵入体在区内的颁布情况掘进工作面的地质构造简单,无大的断层和褶曲变化,主要是煤层+380m水平底板岩大巷地质说明书一、概况1、掘进工作面位置和界限+380m水平南翼岩石运输大巷位于+380m水平南翼五采区,二石门与三石门之间,长度400米。
岩巷走向与煤层走向一致,距煤层间距35~40m。
2、与临近采区与地面的关系该工作面岩巷布置在煤层底板二迭系阳新统茅口灰岩中,灰岩含燧石结核,间夹砂质泥岩。
北四采区运输岩巷,掘进工作面标高380m,相对地面为山丘林地,无重要建筑物。
地面标高在800~1000m之间与地面高差约499~700m之间,无自然河流、河泊。
3、掘进区域范围内已有的勘探钻孔据136地质队提供的地勘资料表明,该区域在8~9号勘探线内,已有钻孔编号4。
4、岩石结构及变化情况岩石以浅灰、灰色中厚层石灰岩。
含较多燧石结核,间含硅质,较硬;富含腕足类动物化石,厚度甚稳定。
1105掘进地质说明书

另该工作面中部存在一个宽缓的小向斜(12800孔附近)巷道穿过该小向斜时可能形成低凹积水段。
60°
正断层
0~2.5
较大,勘
况
及
探
水
措
施
一、边界条件
1105工作面位于一盘区上山部分上部,一盘区上部是二1煤层露头附近。二1煤层露头附近断裂构造非常发育,造成太原组灰岩在此成为一个接受和存储地下水的场所,是1105工作面东侧补水边界;1105工作面北侧是以F17、F17-1为主的多条断层组成的断裂构造破碎带,该断裂破碎带成为1105工作面北侧地下水补给边界;1105工作面南侧是F18断层,该断层落差730m,造成本区二1煤层底板含水层与邻区新生界地层对接,也是一条地下水补给边界。
二、主要含水层
1、L2灰岩含水层,厚度12.53m,岩溶裂隙发育,上距二1煤层92.42m。在断层或裂隙破碎带附近,L2灰岩水会向L8灰岩补给。
2、太原组上部灰岩含水层主要由L9、L8、L7灰岩组成,其中L8灰岩发育最好,L8含水层厚度8.84mm,上距二1煤层26.50m,灰岩中岩溶裂隙发育。该含水层目前水位标高为-2.39m,属富水程度中等含水层。
走向长(m)
1951.96~2000
倾斜长(m)
180
面积(m2)
355676.4
1975.98
180
煤
层
情
况
煤层总厚(m)
6.0~6.59
煤层结构(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面为植物林覆盖的山脉,无建筑物及其它构筑物,标高在××米以上,井下施工不影响地面。
邻区采掘情况
上区段+××工作面在施工破眼,+××正在回采,本区段+××运巷在施工。
巷道煤岩层性
施工段岩层主要为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及泥岩,其中砂岩厚层状、灰白色、石英脉较为发育,富含较多的星散状菱铁矿夹层,厚度××m,硬度f:××级;粉砂岩含管柱状黄铁矿化虫迹及椭圆状黄铁矿结核,薄层状、层理发育、厚度一般为×m,硬度:f:××级;砂质泥岩及泥岩,块层状、厚度×m左右,硬度:f:××级;×号煤层,粒度较为发育,整体条带状结构,厚度×m,f:×级。
瓦斯情况
低
煤层爆炸指数
无爆炸性
自燃等级
无自燃倾向
地质构造特征
本施工段内地质构造较简单,整体为单斜构造,倾角最小×°,最大×°,平均倾角×°,局部发育小型褶皱、小断层(造成岩层裂隙发育)或出现煤层压薄至不可采情况,遇到此种情况需加强支护措施。
水文地质条件
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仅局部出现有零星淋滴水现象。
地层柱状图
工作面
掘进地质说明书
编制人:
地质技术主管:
矿总工程师:
福建××××公司××煤矿
编制时间:××年×月×日
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井上
下位
置及
影响
程度
采区名称
×采区
工作面名称
××运巷
开口坐标位置及范围
开口位置:X:……Y:……;从××石门×测点处的×煤线斜穿×号顶部岩层施工石门,见×号煤后跟煤施工;大致范围:西以×石门为界,东至××断层(详见附图),预计施工长度为××米。
煤层编号
煤层பைடு நூலகம்度
(m)
岩性柱状
(1:200)
岩石名称
岩性描述
×
0.20~1.25
0.65
…………
……………
…………
…………
砂岩
泥岩
煤层
砂岩
砂岩厚层状、灰白色、石英脉较为发育,富含较多的星散状菱铁矿夹层,厚度3~5m,f:8~10级
粉砂岩含管柱状黄铁矿化虫迹及椭圆状黄铁矿结核,薄层状、纵横节理发育、厚度一般为2~4 m,硬度:f:6~8级;
顶板质泥岩,灰黑色,块层状,含粗大的管状黄铁矿化虫迹和椭圆状黄铁矿结核,厚度3m左右。
×号煤层条带状结构,平均厚度×m。
底板砂岩,灰白色,厚层状,白色石英脉较为发育,厚度2.5m左右。
岩浆
侵入体
施工×m左右会遇到火成岩侵入,火成岩宽度:×m,产状:F38∠56。
编制人
编制日期
×年×月×日
附图:1、井上下对照图;
2、工作面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3、工作面预想地质构造剖面图。
以上样式仅作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