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矸平硐掘进地质说明书
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

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一、概述工作面掘进地质是矿山工程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对地质条件的认识和分析,为工作面的合理布置和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档将对工作面掘进地质进行详细的说明和解析,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技术参考。
二、工作面掘进地质类型工作面掘进地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岩层类型:工作面所在地区的岩层类型和性质对工作面掘进有重要影响。
常见的岩层类型包括煤、矿石、岩盐等,需要根据不同岩层类型采取相应的工作面掘进方法和工艺流程。
2. 地层构造:地质中的断层、褶皱等地层构造对工作面的掘进和支护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需要对地层构造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选择合适的掘进方案和支护措施。
3. 地下水条件:地下水对工作面的掘进和支护有一定的影响,需要对地下水的含量、流动方向等进行调查和监测,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工作面的安全和稳定。
三、工作面掘进地质分析1. 地质调查:在工作面掘进前,对工作面所在地区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了解地质构造、岩层类型、地下水等情况,为后续的掘进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2. 工作面掘进方案选择:根据地质调查数据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工作面掘进方案。
考虑工作面的布置、掘进方法、支护措施等因素,确保工作面的安全和高效。
3. 地质灾害预测:根据地质调查数据和工程经验,对工作面可能遇到的地质灾害进行预测和评估。
如煤层赋存、煤与顶板间的结构、断层活动性等因素,预测可能发生的冒顶、片帮、煤与瓦斯突出等地质灾害,提前采取安全措施。
四、工作面掘进地质安全措施1. 工作面支护:根据地质条件和工作面掘进方案,选择合适的支护措施。
常见的支护方式有钢支架、木支架、锚杆、锚网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2. 瓦斯抽放:对于存在瓦斯的煤矿工作面,需要采取瓦斯抽放措施,减少瓦斯积聚,确保工作面的安全。
3. 通风管理:合理的通风管理可以降低煤矿工作面的煤尘浓度和瓦斯浓度,减少火灾和爆炸的风险,确保工作面的安全。
五、结论工作面掘进地质是矿山工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通过对地质条件的认识和分析,可以有效提高工作面的安全性和生产效率。
道真自治县隆兴煤矿掘进地质说明书

道真自治县隆兴镇浣溪煤炭有限公司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编制:生技科安全副矿长:陈永健生产副矿长:杨大平总工:方均全矿长:严腊贤二0一0年十月二十二日道真自治县隆兴煤矿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一、矿井概况道真自治县隆兴煤矿位于贵州省道真自治县城南,直距23㎞。
属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隆兴镇所管辖。
井田走向长5㎞,倾斜宽1.15㎞,面积5.614m²。
该矿由原来的西村煤矿、长湾煤矿、风吹凼煤矿和老寨煤矿整合而成。
道真自治县隆兴煤矿目前仍处于技改中。
井下的采掘情况是:布置有一个全岩掘进工作面和一个半煤巷掘进工作面。
无回采工作面。
二、地质特征矿区出露地层由老至新有:二叠系中统矛口组(P2m)、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I)、长兴组(P3с)、三叠系下统夜郎组(T1у)J及第四系(Q)。
三、地质构造本矿区位于浣溪向斜南东翼,煤层倾角8—28°,平均18°。
区内未见发育有断裂构造。
四、水文地质本矿区所在区域位于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遵义断拱凤冈北北东向复杂构造变形区道真向斜西侧,区内地形以中山为主,内部多盆地和缓坡,境内碳酸盐类岩石广泛分布,岩溶地貌如溶丘、洼地、峰丛、溶斗、伏流等分布普遍。
根据地层岩性、构造特性、裂隙发育程度及泉水点出露情况,区内第四系松散层为孔隙含水层;矛草铺组、吴家坪组灰岩为岩溶含水层,富水性弱至中等。
五、煤层特征矿区仅有一层煤,产于上二叠统吴家坪组(P3w)底部。
煤层厚0.70—0.85m,平均厚0.77m左右,煤层结构简单,一般不含夹矸。
煤层顶板为约300㎜黑色页岩伪顶,其上是坚硬的石灰岩为直接顶。
底板为含硫铁矿粘土岩。
六、煤质特征1、煤的物理性质C1煤层为暗黑色和灰黑色,玻璃光泽和松脂光泽,条带状和细条带状结构,层状为块状构造。
以暗煤型、半亮煤型为主、亮煤型次之。
裂隙中可见方解石薄膜、粘土矿物及黄铁矿等充填物,高硫分煤层中多含透镜状、瘤状、侵染状黄铁矿,低硫分煤层中多含散晶状黄铁矿。
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最大涌水量
10m3/h
正常涌水量
1~5m3/h
影响
回采
的其
它地
质情
况
瓦斯
属于煤层风化带范围,瓦斯等级鉴定为高瓦斯矿井。
应加强瓦斯管理。
(3)疏放排水:疏放排水是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防治水基本手段,对煤层顶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进行疏水降压,以保证掘进、回采的安全,实践证明,在配置合理完善的防排水设施的情况下,此法是行之有效的。
(4)断层水的防治:断层一般都破坏了含、隔水层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其导(富)水性的随机性较强,不能一概而论。在生产中,当井巷开拓接近断层部位前,应进行超前探、放水工作,必要时可采取施工注浆等预加固措施,采区巷道或工作面应按规定预设足够的防水保安煤柱,尤其在矿区边界或断层下盘回采时,更应该如此。
(t)
回采率
(%)
可采储量(t)Fra bibliotek28090
25200
2.0
1.4
70560
85
60000
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问题
(1)水文地质资料:以往勘探中未进行水文地质试验工作,生产中因其涌水量较小,对有关水文地质方面参数观测和记录,不够全面或疏漏,水文地质资料的日常记录、收集、归档工作不够及时、完善。
(2)技术管理工作:本矿在井筒和巷道施工过程中一般未进行过地质编录工作。在采掘生产过程中揭露的断层点一般未进行实测和编录。
直接底
灰色、浅灰色薄层状泥岩
0.88~4.41
灰色,薄层状,泥质胶结具水平层理。
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概况煤层名称8# 巷道名称地面标高(m)1260-1290 井下标高(m)1057地面位置地面相对应位置为为丘陵地带,岩石裸露,有零星植被,没有居民居住。
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东邻边界保护煤柱,西邻8#运输、轨道、回风下山,北与8112运输顺槽相邻,两巷从开口至8114回风顺槽停掘位置距离逐渐远离,距离在21~88m。
南为实体煤田。
掘进对地面设施影响基本无影响。
巷道设计长度(m)1214巷道设计高度(m) 2.65 设计方位角(m2)89°36′巷道设计宽度(m) 3.8煤层情况煤(矿)层总厚(m)1.9-2.2煤层结构煤层倾角5°左右夹矸1-2层,厚度约为0.4m左右水文地质区域水文地质情况说明本地区气候干燥,降水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内,形成集中补给,集中排泄,8#煤层顶板为砂质泥岩、细砂岩,致密含水性较弱,在有裂隙的地段偶尔会有滴水现象,最大为淋漓状。
隔水层为细砂岩及砂泥岩,层厚稳定,隔水性能较好。
本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对掘进影响不大。
预计最大涌水量3.5m³/h预计正常涌水量1.5m³/h煤层区段地质特征119号钻孔最接近巷道开口位置,根据该钻孔柱状图显示,开口将揭露砂泥岩、细砂岩、泥岩、8-1煤、粘土岩。
砂泥岩:灰色,含大量云母,厚1.22m。
细砂岩:灰色,具不明显条带状水平层理,厚0.38m泥岩:碎块状,含粘土质,厚0.12m。
8-1煤:黑色。
粘土岩:灰色具滑腻,节理发育充填大量黄铁矿薄片。
地质构造情况构造名称走向倾向倾角性质落差影响程度DF13 85°355°60°-80°正断层0-18m 大DF41 80°350°60°-80°正断层0-15m 大根据8112运输顺槽及三维地震勘探资料分析,按照巷道原设计方位86°30′掘进将受到DF-13号断层影响,为避开该断层,巷道方位按89°36′56″掘进,仍无法避免受该断层影响,掘进至1030m时,将受到DF-41号断层影响,顶、帮将出现破碎现象。
15111掘进地质说明书

197663
问
题
及
建
议
1.该工作面煤层基底不平,对掘进存在一定影响,在掘进过程中,选择适当的开采方法,以保证煤炭资源合理利用。
2.煤层顶板受地质构造影响较大,局部较破碎,要加强顶板管理。
3.掘进中遇到隐伏构造要及时与地测科联系,以便准确指导生产。
4.做好防突、探煤工作。
5.要制定专项防治水措施,并严格执行。
从15皮带上山二1煤层揭露情况看,15采区煤层在倾向方向顶底板起伏较大,总体上褶皱发育,煤层呈藕节状赋存,形成因素主要有煤层沉积过程中基底不平和后期地质构造运动等。
煤
质
情
况
M
A
V
Q(MJ/Kg)
S
G
工业牌号
2.6
21.83
15.8
24.15
1.5
10
贫瘦煤
煤
层
顶
底
板
情
况
顶底板名称
岩石名称
厚度(m)
岩性特征
6.掘进时,要求排水管路接到正头,两台潜泵一用一备。
附
件
(1)15111工作面二1煤层顶、底板柱状图 比例尺1:100
(2)15111工作面巷道预测剖面图比例尺纵1:500横1:1000
(3)15111工作面二1煤层底板等高线插值图
涌水量预计
最大涌水量:20 m3/h
正常涌水量:5~10 m3/h
影响
掘进的其
它地
质情
况
瓦斯
瓦斯绝对涌出量3~5m3/min。
煤(矿)尘
煤尘爆炸指数16.68%
煤的自燃
6个月,属不易自燃煤层。
地温
17.9~29.6℃
煤矿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4101工作面回风顺槽掘进地质说明书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临近采区开采情况4101工作面回风顺槽在4#煤运输大巷测F4-6点前124m处开窝,方位为345°,工程量1200m。
开采上限标高为+988m,下限标高为+926m,地层倾角(走向)3-6°;(倾向8-12°),工作面顺槽沿地层自然走向布置、切眼沿地层自然倾向布置。
与4101工作面相应地面均为荒山地,无主要公路、铁路、桥梁、重点建筑、重点设施对开采无影响。
地面标高+1100m~+1210m、相对高差110m。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第四系冲积层厚0~60m,平均约40m。
4101回风顺槽井上、下对照关系情况,见表1。
井上、下对照关系情况表表1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该工作面开采煤层为太原组4#煤层,煤层厚度2.0—3.2 m,平均2.6m,煤层厚度变化不大,煤层倾角8-12°,煤的密度1.35m³/t,硬度2-3,煤种块状焦煤,工作面煤层赋存较稳定,煤层结构简单。
下距13#煤层约87.0 m。
13#煤层厚度13.0m(根据关家崖煤矿揭露的13#煤层赋存特征)。
详见表2:煤层特征情况表;表3:煤层顶底板情况表;煤层特征情况表表2煤层顶底板情况表表3第三节地质构造一、地质构造通过相邻矿井(关家崖煤矿、刘家梁煤矿)巷道实际揭露情况,4101工作面东部有两条大的断层,可能延伸到东坡井矿区以内,影响东坡井的采区、工作面的总体布置,无大的断裂构造,但不排除小断层出现,也可能会出现陷落柱。
二、总体分析:东坡井井田地质较为简单第四节水文地质情况含水层主要为太原组K2灰岩,灰岩及泥岩中所夹的砂岩透镜体,因井田内部及邻近井田均未发现施工有水文孔,该矿原有一眼奥灰水水井(K5)井深度280. 21m含水层顶板埋深229.96m由于开采时间太长和其它不明原因,该井已经不出水。
东坡井又重新打了一眼饮用水水源井,井深度748.6m(在主斜井东南方向140m处)。
煤矿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模板

XXXXX矿业有限公司XXXX综放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编制单位:地测科编制:审核:科长:地测副总:总工程师:接到通知时间:201X.X.XX提交说明书时间: 201X.X.XX目录第一章概况 (1)第一节目的和任务 (1)第二节工作面位置、范围、面积以及与四邻和地表的关系 (1)第二章工作面地质 (1)第一节工作面地质构造情况及向工作面内部的发展变化趋势 (1)第二节推测工作面内岩浆侵入体、河流冲刷带、陷落柱等 (1)第三节老空、老巷和钻孔 (1)第三章开采技术条件 (1)第一节煤层煤厚、产状、煤层结构、物理性质及其它情况等 (1)第二节煤层顶底板情况 (2)第四章水文地质 (2)第一节主要含水层与隔水层 (2)第二节工作面主要充水因素 (2)第三节安全隔水层计算及分析 (3)第四节预计工作面的最大涌水量 (3)第四节水害威胁情况分析 (4)第五章其它地质条件分析 (4)第一节地热、地应力、煤层自燃程度与煤尘爆炸指数 (4)第二节瓦斯地质情况 (5)第六章资源储量估算 (5)第一节储量计算边界与可采面积 (5)第二节储量计算方法、参数的确定与结果 (5)第七章存在问题及建议 (5)附图: (5)附表: (5)XXXX综放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第一章概况第一节目的和任务工作面开采方式,编制说明书的目的。
第二节工作面位置、范围、面积以及与四邻和地表的关系工作面位置、范围及与四邻地表的关系。
第二章工作面地质第一节工作面地质构造情况及向工作面内部的发展变化趋势区内地层产状和地质构造特征及其对本工作面的影响,断层落差,掘进找煤方向及褶皱的位置和形态。
第二节推测工作面内岩浆侵入体、河流冲刷带、陷落柱等岩浆岩体、陷落柱等对工作面掘进造成的影响。
第三节老空、老巷和钻孔工作面周边老空区范围及钻孔情况。
第三章开采技术条件第一节煤层煤厚、产状、煤层结构、物理性质及其它情况等邻近工作面煤层厚度、煤层结构、煤体结构及其变化等。
掘进地质说明书

山西汾西瑞泰正太煤业温城矿150102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编制单位生产技术部编制技术部长总工程师接到通知书时间:年月日提交时间:年月日150102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概况煤层名称15#煤层水平名称一水平采区名称二采区工作面名称150102地面标高(m)1500—1525工作面标高(m)1123-1140地面位置本采煤工作面相对应的地面为一沟谷地带,最高海拔1525米,最低海拔1500米,相对高差25米,无任何建、构筑物。
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该工作面的上部为150101工作面,下部为丈八煤业矿。
走向长(m)760 倾向长(m)150面积(m2)114000煤层情况煤层总厚(m)4.75 煤层稳定结构复杂煤层倾角(度)4—12层位稳定,平均厚度4.75米。
煤层结构复杂,含1-4层夹矸。
煤层顶板为砂岩,底板为泥岩煤层顶底板情况顶底板名称岩石名称厚度(m)岩性特征老顶泥岩12 黑色、碳质直接顶砂质泥岩 4.33 黑色粉沙质伪顶砂岩0.6 灰白色直接底泥岩 1.78黑色,性脆进地质构造情况受区域总体构造影响,井田呈一走向北北东、向北西西倾伏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4°—11°,一般6°—8°。
井田内发育2条正断层,断层规模较小,对采掘影响不大,井田内未发现陷落柱和岩浆岩侵入体,构造简单为一类。
构造名称长轴(预计)短轴(预计)面积对掘的影响程度水文地质情况及探水措施该面水文地质条件简单,要注意上部采空区、陷落柱对回采工作面的影响。
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确保安全生产。
在巷道安Φ108mm的排水管路;在合适的位置掘水窝,并安设排水设施。
影响掘进的其它地质情况最大涌水量7.5(m3/h)正常涌水量5(m3/h)瓦斯绝对涌出量为0.40m3/min,相对涌出量为3.56m3/t煤(矿)尘有爆炸危险性,火焰长度80mm,抑制爆炸最低岩粉量70%;(矿层裂隙)煤的自燃自燃倾向等级Ⅰ级,容易自燃地温无高温热害区地压无冲击地压危险和应力集中区储量预算块段号走向长(m)倾向长(m)面积(m2)煤厚(m)容重(t/m3)工业储量(万t)回采率(%)可采储量(万t)150102760 150 114000 4.75 1.41 54.1 85% 45.9问题及建议1、掘进过程中,注意陷落柱的影响,若遇到陷落柱要加强支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矿井口位于斜坡上,地面排泄条件较好,因此地表水将不是矿井充水主要水患。但仍要注意地表水的防治工作,切不可因疏忽大意而导致地表水进入井下形成水患;同时要加强工业场地的防洪排捞。
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于大气降水。裂隙发育地段矿井充水会有所增大,故特别要注意地表水的防、排、泄工作。
(2)定期收集、调查和核对相邻煤矿和废弃的老窑情况,并在井上、下对照图及采掘工程图上标出其位置、开采范围、积水情况、探水红线等。
(3)针对主要含水层(段)建立地下水动态观测系统,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水害预报,并制定相应的“探、防、堵、截、排”综合防治措施。
(4)井巷在掘进过程中必须先探后掘,掌握前方水文情况,若发现有水患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待确认安全后才向前掘进,并将出水点位置标于井上下对照图及采掘工程图上。井巷揭露的主要出水点或地段,必须进行水温、水量、水质等地下水动态和松散含水层涌水含砂量综合观测和分析,防止滞后突水。
其它地质因素
地温
突出
煤尘
无
问题及建议
1、推广使用好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煤科院FDG-A防爆多功能高密度电法仪,切实执行“物探现行、钻探结合”的防治水理念。
2、编制探放水设计,严格执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防治水原则。
附
图
1、采掘工程平面图(1:200)
2、开拓系统平面图(1:5000)
(3)断层水及陷落柱水
根据储量核实报告描述:矿区内断层落差小,多为横向正断层,断层导水性差,含水性弱。但今后在在矿井采掘及采煤活动的影响下,改变其含水性、导水性都发生,地下水、地表水将从裂隙进入矿井。矿区内在开采煤时还会发现小落差断层,这些断层破坏了地层的完整性、连续性,降低了岩石的力学强度,塑性岩石中断层破碎带含水性和导水性不强,刚性岩石中断层破碎带有一定含水性和导水性,可能连通含煤地层上部的中强含水层或地表水,加之未来矿床开采中,人工采矿裂隙大量出现,改变了断层带附近应力场和地下水的天然流场,地表水、地下水更可能沿断裂带进入矿井。
(10)在回采及巷道掘进中遇断层、褶曲、地质变化的积水带,应先探后掘,随时掌握水情。
(11)施工中应注意井下可能存在的溶洞及暗河。
(12)必须按设计和有关规定留设各防隔水煤(岩)柱,严禁在各类防隔水煤(岩)柱中采掘作业。
(12)矿井在建设过程中,应检查各类地质钻孔的封孔质量,对封闭不良或质量可疑、有突水可能的钻孔,必须采取封孔措施,否则50m留设防水煤柱。
(2)采空区及老窑积水
①在煤层露头分布着一些小窑及废井老窑,均在浅部,当矿井与小窑挖穿后,小窑水便进入矿井,生产中要注意小窑水的防治工作。是矿床开采的充水隐患。
②随着采空面积的增大,上覆含水层的裂隙水将沿导水裂隙进入采空区形成老空水,在开采老空区本层下部及下伏煤层时要注意老空水涌入工作面。
③由于小窑积水客观存在。未来矿山开采过程中,可能遇老窑,并产生突水,一方面老窑水通过裂隙渗入矿井,增加矿井涌水量;另一方面是老窑之间互相穿透,一旦一个小窑被淹,立即殃及一大片。因此采空区及老窑积水将是矿井充水的水患。
(7)以后掘进的开拓、准备巷道应根据井下地层情况选择稳定、淋水小的岩层,尽量避免穿过断层等构造带。
(8)必须按设计和有关规范留设各种防隔水煤(岩)柱,严禁在各种防隔水煤柱采掘作业。
(9)要加强水文地质预测预报工作,提前和查清采掘工作面前方“断层、裂隙、陷落柱等构造导水性”的基本情况,以便提前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水措施
淌白水沟位于井田北西界矿区,横穿煤系地层向北流汇入郎岱河,流量为14.7~465l/s。矿区南东部发育一条常年流水溪沟,从北西向南东流入郎岱河。区内环状及树枝状水系发育,冲沟水沿途接受泉水及煤窑水、山坡紊流的补给,雨季还有较大面积大气降水汇入,水量较大,这些冲沟多位于含煤地层露头地带,冲沟附近的网状、脉状裂隙密集,它们与煤层风化、氧化带直接接触,冲沟水可能沿风化裂隙、老窑及原矿井浅部采空区渗入或突入矿井,为矿井开采的直接充水水源。
巷道位于龙潭组中风化岩层,属于岩性巷道,其它方向无井巷工程。
水
文
地
质
条
件
(1)地表水
xx煤矿地处珠江流域,为北盘江水系打邦河支流郎岱河,于郎岱河次级支流的分水岭上。郎岱河从井田北缘通过,其流量为23.27~695.30l/s,该河面即为区内最低侵蚀基准面(+1300m)。淌白水沟位于井田北西矿界区,横穿煤系地层向北流汇入郎岱河,流量为14.7~465l/s。矿区南东部发育一条常年流水溪沟,从北西向南东流入郎岱河。区内环状及树枝状水系发育。
区内地形切割强烈,为侵蚀~剥蚀高中山及岩溶峰丛高中山地貌,岩溶、冲沟较发育。山高坡陡,地形起伏较大,矿界中部及北东部高,四周较低,中部由一系列海拔标高+1550m~+1700m的连绵起伏山峰组成一分水岭,纵贯全区。山峰总体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区内最高点位于北东部的落雨坡山顶,海拔+1732.0m;最低点位于矿区北部的淌白水沟中,海拔+1375m,相对高差357m,为侵蚀~剥蚀高中山及岩溶峰丛高中山地貌,岩溶、冲沟较发育。
(4)、地表洪水
本矿无矿区历年洪水水位,汇水面积,最大降水量等资料,业主必须尽快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并论证已建设的工业场地是否受洪水威胁。
(5)水文地质类型评述
该矿是以大气降水为主的裂隙充水矿床,主要为顶板中所含裂隙水向巷道内渗漏,其次为老窑积水及采空区积水等。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中等。
防治水措施:
(1)必须密切观察矿井内的淋水、涌水情况,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同时必须坚持“有疑必停”的原则。
(5)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有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突出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立即报告矿调度室,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6)对于巷道破碎和淋水段特别加强支护,并采取导水等措施以免淋水直接淋至电缆上腐蚀电缆,巷道排水沟按规定设置并及时清理,巷道要保证排水坡度,对于巷道局部地段低洼集水段要设潜水泵或泥浆泵及时排水。
编制单位:生产技术部
编制:xxx
审核:xxx
总工程师:xxx
二0一二年10月
排矸平硐掘进地质说明书
概
况
煤层名称
水平名称
+1547
采区名称
工作面
名称
排矸平硐
地面标高(m)
+1570~+1605
工作面
标高(m)
+1547
巷道长(m)
运输巷
72
地面位置
地面为山地,巷道距离地表高度约20~55米。
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