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秤内部校准规程(精编文档).doc
电子秤内部校准操作规程

电子秤内部校准操作规程QS/HH-ZY-PG41版本号:A0实施日期:2012年 9月21日1.0 目的通过对电子秤的内部校准,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2.0 范围生产车间使用的所有电子秤。
3.0 职责3.1 品管部负责内部校准规程的制定和校准工作监督管理。
3.2 生产部负责按规程规定要求进行校准并做好记录。
4.0 校准程序4.1 校准频率:4.1.1 新购回首次使用前;4.1.2 长时间未用重新使用前;4.1.3 正常使用时每班班前;4.1.4 进行维修后再次投入使用的。
4.2 校准前准备:4.2.1 秤体稳定地放置在水平台面上;4.2.2调节电子秤水平气泡至中心位置,四周无物体相碰,秤台上无杂物;4.2.3观察其显示器是否为零,若不为零,按“置零”键置零,若不能置零,按不合格测量设备处理。
电子秤内部校准操作规程QS/HH-ZY-PG41版本号:A0实施日期:2012年 9月21日4.3 校准方法:4.3.1 先将电子秤电源打开,待电子秤置零后,将合适的标准砝码置于电子秤的四角及中央五个点进行测量。
依次读取各个点的测量数据。
4.3.2所读取五个点数据与标准砝码的差的绝对值在电子秤误差值范围内。
4.3.3校准结果记录:填写“电子秤校准记录”,需记录每个实际偏差值或电子秤实际显示读数值。
4.3.4 校准合格电子秤用毛巾擦拭并消毒后,正常投入使用。
4.4 校准结果不合格处理:4.4.1 五点测量结果中,有一点误差值超出范围即视为不合格电子秤,应停止使用,通知维修人员进行修复。
4.4.2 维修人员修复后,需重新校准确认合格后再投入使用。
5.0 相关文件《电子秤使用说明》《电子秤校准记录》。
电子秤校准规程

电子秤校准规程1.目的通过对电子秤的内部校准,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2.范围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在用电子秤。
3.职责3.1品控部:负责内部校准规程的制定及校准工作监督管理,负责按照相关规定对电子秤进行第三方鉴定并负责鉴定记录的归档、保管,并负责本部门所用电子秤日常自校并做好记录。
3.2生产部:负责按规程规定要求对所用电子秤日常自校并做好记录。
4.校准程序4.1角差校准和线性校准4.1.1校准频率:a)新购回首次使用前b)长时间未用重新使用前c)正常使用时每三个月4.1.2校准前准备:秤体稳定地放置在水平台面上,调节电子秤水平气泡至中心位置。
四周无物体相碰,秤台上无杂物,观察其显示器是否为零,若不为零,按“置零”键置零,若不能置零,按不合格测量设备处理。
4.1.3校准:首先进行角差校准,然后进行线性校准。
4.1.3.1角差校准:4.1.3.2线性校准:选择用20% Max和60% Max的砝码,将标准砝码放在电子秤台面的中央,分别进行称量,读数与标准砝码对照,偏差不得超过允许误差。
4.1.4允许误差判断:查下表得允许误差,若超出范围,则该电子秤存在称量误差不能使用。
表一:容量0-500d500-2000d (不含500)2000d利用中误差1.0e2.0e3.0e注:容量:指标准砝码为多少倍的分度值d:实际分度值(对模拟示值,指相邻两个刻线对应值之差;对数字示值,指相邻两个示值之差)e:检定分度值,用于对秤进行分级和检定时使用的,以质量单位表示的值。
对于Ⅲ级的衡器,e=dn:分度值,最大秤量与检定分度值之商。
n=max/d举例:例如一台电子秤的铭牌如下:则我们很简单得知,最大称量max=15Kg。
e=5g,以是:角差校准:2.5kg除以分度值5g,得1000d,查表二,得到允许误差为±2e(2个分度值),即±10g。
线性校准:1.校准用标准砝码I拔取20%的最大称量值15kg*0.2=3kg;2.3kg除以分度值5g,得600d,查表二,得到答应误差为±2e (2个分度值),即±10g;3.校准用标准砝码II选取60%的最大称量值15kg*0.6=9kg;4.9kg除以分度值5g,得1800d,查表二,得到允许误差为±2e(2个分度值),即±10g。
电子秤内校作业规范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用于称量的电子秤。
●2、管理要求
∙ 2.1 校准人员:经过培训,合格的校准员,一般由部门负责指定专人负责。
∙ 2.2 待校的仪器:己经送外检定合格,并有合格标识的电子秤。
∙ 2.3 校准环环境及时间:
∙ a ) 环境: 室温,无风。
∙ b )一般在使用前检查校准一次,每个工作日一次(如准备使用);
∙ 2.4 允准标准:
∙ 2.5 检测方法
∙ 2.5.1 将待校准的电子水平放置,电子秤稳定,无晃动;接通电源;
∙ 2.5.2 开启待校准的电子秤,称量单位改为g,按清零按钮,此时屏幕显示0.00 g(规格不同,显示会有所区别);
∙ 2.5.3 取相应规格的砝码放置在电子秤上,待显示的重量稳定后,记下读数;取下砝码,注意显示数值有无归零(取下砝码后读数不是0的,视为不合格)
∙ 2.5.4 清零后继续下一重量级检查;
∙ 2.5.5 将每次检测得的结果(屏幕上的读数)记录在《电子秤内校记录表内》;
∙ 2.6 判定:有下列情况的判定不合格:
∙ 2.6.1 砝码取下屏幕读数不能归零;
∙ 2.6.2 屏幕显示异常(数字乱跳,显示不全);
∙ 2.6.3 读数减去砝码重量,超过允许标准。
●3、相关记录
《电子秤内校记录表内》。
电子称校对规程

2.4.4卸除校准称量示值的全部砝码后,称的示值应为零.
(2)校准完成后,应对仪器进行清洁保养,并装回包装盒以防损坏
记录名称
保存部门/人
保存方式
保存时间
检具校对记录表
实验室
仪器类别
最少三年
文件更改简历
版本
更改类别
更改内容简要
生效日期
增加
删除
日期
作废
A/01
首版发行
本文件分发部门:
□总经理□包装部□采购部
□行政部□注塑部□计划部
□SMT□仓库部□财务部
□品管部□工程部□装配部
□生产部
□其它:
制定部门
编制人
审核
批准
生效日期
受控印章
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电子磅的校准.
校准仪器:标准砝码
校准环境:25±5℃,20~70%RH
校准周期:12个月校准一次
允收标准:按表1规定或±1e (e代表分度值)
校准程序:
1.外观校准
1.1电子磅显示器面应清晰,无严重刮花,模糊,示值显示不可存在有半边字,或字形模糊等影响读数准确性的外观问题..
2.功能性校准(校准应在无风,无震的环境下进行)
2.1空称示值校准:
电子磅预热2分钟后,称的示值应为零.
2.3.2对同一称量以相同方式加载三次,取平均值,检查其示值是否有变化.该示值变动应不超过一个分度值.
2.4准确度校准:
2.4.1从最小称量至最大称量按大致均匀分布的原则,校准不少于4个称量点.
2.4.2以不超过最大量程为限,将砝码按称量递增顺序依次加放到称盘上,各称量示值误差同样应符合本程序2.2项的规定.
电子台秤校准规范

台秤(电子秤)校准规范
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校准规范规定了台秤(电子秤)自校项目与技术要求,校准用标准器具,自校方法和校准结果及周期,实施日期。
二、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本公司台秤(电子秤)的内部校准。
三、校准标准:
1、一组M2级砝码标准装置;25kg,10kg ,5kg。
四、校准项目及技术要求:
1、校准电子台秤示值误差:其最大允许误差 1个分度值。
2、重复性校准:其最大允许误差1个分度值。
3、台秤(电子秤)四角误差校准:其最大允许误差≤一个1个分度值。
4、正常温,湿度中进行校准。
五、校准方法:
1、检查内校台秤(电子秤),外观是否清洁,电子秤开关是否完好,电力是否充足,显示是否明亮、完整、清晰;。
2、台秤(电子秤)零位是否正确。
3、用不同质量的标准砝码(重量在台秤、电子秤量程范围内),依次测量重量,记录稳定后的读数。
(允许用代替法三次)
4、取电子秤1/3量程载荷的标准砝码,在台秤(电子秤)的四角,及中心点进行校准,记录每次稳定后的读数。
5、台秤(电子秤)重复性误差校准:取台秤(电子秤)最大载荷(满量程)的砝码,先后4次放置于台秤(电子秤)盘的中心位置,记录每次稳定后的读数。
(允许用代替法)
六、校准结果的处置:根据校准结果作出不同的标识处理。
七、校准周期:12个月。
八、实施日期:本校准规范从颁布之日开始执行。
MWI070615 Rev:A0 编制/日期:王航锋批准/日期:。
电子秤内校操作规程

电子秤内校操作规程电子秤是现代化生产中常见的一种测量工具,它通常用于对物体的重量进行精确测量。
为了保证电子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定期的内部校准操作。
下面是电子秤内校操作规程,详细介绍了电子秤内部校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设备准备1.检查电子秤及配套设备是否齐全,并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2.将电子秤置于干净、平整、无震动的工作台上,并确保周围环境无电磁干扰。
3.按照相关要求,连接电源和其他必要的设备。
二、校准操作步骤1.打开电子秤电源,等待电子秤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2.根据电子秤的使用说明,确定校准模式,进入校准模式。
3.清零校准:将称量盘或容器置于电子秤上,记录当前重量值,然后按下清零按钮,将其重置为零。
4.施加标准质量:使用已知重量的标准物体(如校准砝码),将其放置在电子秤上,记录电子秤显示的重量值。
5.记录读数: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的测量点,在不同的负载范围内进行测量,并记录相应的读数。
6.调整修正系数:根据实际测量结果和标准物质的重量,计算修正系数,并根据电子秤操作菜单调整修正系数。
7.保存设置:根据实际情况,将修正系数保存到电子秤的存储器中,使其在每次启动时自动加载。
8.退出校准模式:根据电子秤的使用说明,退出校准模式,并返回正常工作模式。
三、注意事项1.在进行内校操作之前,应确保电子秤处于稳定工作状态,且没有外部干扰,如电磁场、振动等。
2.校准时,应注意避免身体接触电子秤或称量盘,避免误读。
3.在校准过程中,应使用已知准确度的标准物质,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在校准后,应根据需要进行不同负载点的重复校准,以验证修正系数的准确性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四、校准频率1.对于高精度的电子秤,应每月进行一次内部校准。
2.对于一般的普通电子秤,应每季度进行一次内部校准。
3.在电子秤发生重大操作故障或更换重要零部件后,应立即进行内部校准。
总结:电子秤内校是确保电子秤准确测量重量的重要操作,并对电子秤的修正系数进行调整,确保其准确性。
电子称内校规范

计量器具内校规范1、目的:规范公司计量器具、检测设备的内部校准,确保计量器具、检测设备的正确使用,特制定本规范。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食品公司内所有正常使用的计量器具和检测设备。
3、职责3.1品控员负责对生产现场使用的计量器具进行季度内校,将校准结果记录于《计量器具校验记录表》中。
3.3 各使用部门协助品控员进行计量器具的内校。
4、工作程序4.1由品控内校人员通知使用部门内校安排,使用部门按要求收集好本月度需内校的计量器具,要求相关人员同时在场,方可开始内校工作,使用部门协助内校人员进行内校。
4.2 各计量器具内校操作规程4.2.1电子称内校的操作流程4.2.1.1标准砝码的确定将公司内每个型号的标准砝码送往技术监督局计量鉴定科进行校正,内校时以此作为参照标准。
公司内校使用标准砝码规格:10g、50g、100g、200g、1kg、2kg及20kg。
4.2.1.2标准砝码的选取:注1:常用范围在3kg以下的,按最接近现有标准砝码来选取。
4.2.1.3允许误差的判定.依电子称的用途及最小检测值来定,如果是用来配料的电子称,则选用较小的允许误差。
4.2.1.4校正内容4.2.1.4.1针对新投入使用的电子秤进行外观检查:A.法制计量管理标志:检查制造许可证的标志和编号。
B.计量特征:制造厂的名称与商标;准确度级;最大称量(Max);最小称量(Min);校正分度值(e)。
C.铭牌以及校正标志和管理标志。
4.2.1.4.2检查电子秤的使用条件和地点是否合适,存放环境是否妥当。
4.2.1.5校准4.2.1.5.1校准前的准备将进行内校的电子秤放在洁净的平板或平台上,准备好相应的标准砝码.4.2.1.5.2称量测试:A.选定五个测试点:电子称的四角及中央。
B.将标准砝码依次放到电子称的四个角及中央处,记下在每个测试点时电子称的读数;移开砝码后应等电子称回归零点后再进行下一个测试点的检测。
4.2.3温度计内校的操作流程4.2.3.1标准温度计的选取:选取送往技术监督局计量鉴定科进行校正数显温度计1支,内校时以此作为参照标准4.2.3.2 校准用基准设备的准备1)标准温度计(精度0.1℃)2) 盛冰、水的透明容器3) 冰、水4) 30℃和80℃的水。
《电子秤标定规程》word版

电子秤标定规程水泥工段 2004.6.3目录电子秤标定规程 (3)一线回粉冲击流量计标定规程 (4)一、主要技术指标: (4)二、标定前的准备工作: (4)三、标定步骤: (4)久保田电子皮带秤标定规程 (5)一、主要技术指标: (5)二、标定前的准备工作: (5)三、标定步骤 (6)一线采用CFC-100流量表改造的皮带秤标定方法 (8)一、主要技术指标: (8)二、标定前的准备工作: (8)三、标定步骤: (9)营口型皮带秤标定规程(1) (10)一、主要技术指标: (10)二、标定前的准备工作: (10)三、标定步骤: (11)营口型皮带秤标定规程(2) (13)一、主要技术指标: (13)二、标定前的准备工作: (13)三、标定步骤: (14)BMP双托辊电子皮带秤标定规程 (16)一、主要技术指标: (16)二、标定前的准备工作: (16)三.标定步骤: (16)拉姆齐干灰秤标定规程 (19)一、主要技术指标: (19)二、标定前的准备工作: (19)三、标定步骤: (19)二线水泥磨回粉固体流量计标定规程 (22)1.主要技术指标: (22)2.标定步骤: (22)电子秤标定规程一、电子称量设备要定期维护与检定,以保证称量设备的控制精度和计量精度;二、建立称量设备管理台帐,包括有每次维修和检定的详细记录;三、对能够在线标定而不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比如二线干灰喂料秤),至少每月标定一次,对其它标定时影响正常运行的称量设备至少每个季度标定一次;四、每次中修、大修时要对称量设备进行检定,在称量设备检修后要进行标定。
五、在工艺提出或其他原因需要标秤时,随时对称量设备进行检定。
六、各种称量设备的检定规程见附页。
一线回粉冲击流量计标定规程一、主要技术指标:1.设备号: 44.22A/B 。
2.计量物:一线水泥磨回粉量的计量。
3.计量能力:50~500T/H ,正常为350T/H 。
4.计量精度:±1.5%(额定能力时)二、标定前的准备工作:1.在磨停机的情况下,清扫下料斜槽及重量计量部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本指示规定了公司自行校准的电子秤校准方法、接受标准及校准周期。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内的电子秤的内部校准。
3.
职责
品质管理部负责此标准的执行。
4. 参照标准
JJG539-1997 《数字指示秤》检定规程、电子秤使用说明书。
5. 检定条件
5.1 检定室内温度20±5
℃。
5.2 检定室内相对湿度不大于80%。
5.3 校准基准
5.3.1标准砝码(检定用的标准砝码误差,应不大于秤相应称量最大允许误差的1/3。
)。
5.3.2对于移动式的秤,应在平台或平板上进行测试。
5.3.3外校合格台秤。
6. 检定项目和误差判定
文件编号版本 A 页码5/3
2. 多于四个支撑点的秤
将砝码加放在一个支撑点上方,所
占面积约等于承载器的1/N,N为支撑
点个数
结果计算与判定:测试结果中的最
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为偏载误差(四角
误差),偏载误差应不大于最大允许误
差绝对值。
重复性测试1、在电子天秤中央,加入规定砝码
(1000g),记录天平显示值和零位值,重
复进行3次,每次载荷应返零一次。
2、结果计算与判定:测定结果的最大
值与最小值之差为示值重复误差,示值
重复性误差应不大于最大允许误差绝
对值。
对同一载荷,多次称
量结果之差,应不大
于该称量最大允许
误差的绝对值。
8. 检定结果处理
8.1 检定为合格电子秤,由检定人员填写《电子秤内校记录表》并提交相关人员审核后,贴上校准合格标签。
8.2 检定不合格电子秤,在《电子秤内校记录表》里注明不合格项目,并
标示不合格标签,停止使用。
可维修电子秤由使用人员申请进行维修,
维修后再次校准,校准合格后方可正常使用;如无法修复的按《监视
与测量设备管理程序》进行处理。
8. 检定周期
检定周期为一年。
9. 相关记录
《电子秤内校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