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初二生物下册知识点归纳资料
生物苏教版最新版八年级下复习要点

生物苏教版最新版八年级下复习要点第8单元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第二十一章生物的生殖与发育1.生物无性生殖方式 A(1)无性生殖是一类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区别是不是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3)生物无性生殖的方式是出芽生殖、营养生殖,在条件适宜的环境中,酵母菌的生殖方式是出芽生殖。
无性生殖能保持植物亲本的优良性状,加快植物生殖的速度。
植物依靠营养器官进行的生殖方式,叫营养生殖,方法有扦插、嫁接和压条。
2.植物嫁接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B(1)嫁接时要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使两部分细胞愈合在一起,提高成活率。
嫁接后的植株往往具有接穗特征。
嫁接有枝接和芽接两种。
3.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基本过程 A(1)将植物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等,珠被————种皮果实子房胚珠受精卵———胚受精极核——胚乳6.果实或种子与传播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A (1)果实和种子的传播有风力、水力、人和动物、自身力量几种方式。
其中,豌豆种子靠自身力量传播,蒲公英果实和虞美人种子靠风力传播,苍耳果实表面有倒刺靠人和动物传播,睡莲靠水力传播。
7.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B8.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实例 A(1)家蚕的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像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完全变态发育。
如:蚕、蚊子、苍蝇、蜜蜂等都进行完全变态发育。
消灭豆天蛾的最佳时期是幼虫期。
(2)蝗虫的一生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发育时期,而且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非常相似,生活习性也几乎一致,像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不完全变态发育。
如:蝗虫、蟋蟀、蟑螂、蝼蛄等都属于这种发育。
它与家蚕的生殖发育相比,少了蛹时期。
9.两栖类动物的生殖与发育过程 B(1)两栖类概念:幼体在水中生活,用腮呼吸;成体在潮湿陆地上生活,有时下水,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最新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期中知识点汇总

第21章生物的生殖与发育第一节生物的无性生殖1.概念:不经过________的结合,由______直接产生_______的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
2.无性生殖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出芽生殖1.酵母菌通过____的方式繁殖后代,称为_________。
实验时,用______给酵母菌染色。
2.出芽生殖是一种______生殖方式。
3.列举两种进行出芽生殖的生物:______、______。
二、营养生殖1.绿色开花植物的根、茎、叶是______器官,花、果实、种子是______器官。
2.植物的营养器官在脱离母体后,也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植物依靠___________进行的______生殖叫做营养生殖。
例如,马铃薯以块茎、。
景天以叶进行_______。
3.生产上常用的营养生殖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嫁接是把一种植物体的_____或带有__________接到另一株植物体上,使它们愈合成一株_________的植物体的方法。
5.用于嫁接的芽或者枝条叫做_________,被嫁接的植物体叫做___________。
6.用芽做接穗叫做________,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
用带芽的枝条做接穗的叫做________,例如______、________。
芽接的代表植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
枝接代表植物有_____、______。
7.嫁接时,要将接穗和砧木的_____紧密结合在一起。
芽接时将接穗切成____形,将砧木切成____形。
8.可以用扦插进行无性生殖的植物有________、________。
9.营养生殖的优点:使植物保持__________,加快植物________。
三、植物组织培养1.在____的条件下,将植物的_____、______或_______等在含有多种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培养基上培养,使之逐渐发育成___________的技术,称为________________。
苏教版生物八下知识点总结

●微生物一、病毒1.大小: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2.结构:无细胞结构,一般只有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3.营养方式:全部营寄生(侵入寄主途径:水、空气、食物、蚊虫叮咬等)二、细菌1.大小:至少用高倍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
2.形态:球菌、杆菌、螺旋菌3.结构:单细胞所有细菌都具备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物质(无成形的细胞核)。
有些细菌细胞壁外有荚膜(保护作用),有些细菌有鞭毛(运动).4.营养方式:少数细菌是自养,大多数细菌是异养异养:细菌一般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依赖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这种营养方式称为异养。
它又分为腐生:依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来获取营养物质的营养方式叫做腐生。
这类细菌叫做腐生细菌。
如枯草杆菌,甲烷菌。
寄生:从活的生物体内吸取营养物质的营养方式叫寄生。
这类细菌叫寄生细菌。
如痢疾杆菌,结核杆菌。
5.生殖方式:分裂生殖(20-30分钟代 )三、真菌1.大小:少数个体微小。
绝大多数个体较大。
2.酵母菌:①结构:单细胞: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②营养方式:腐生或寄生有氧气时,(蒸馒头、做面包)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无氧气时, (酿酒)葡萄糖酒精+二氧化碳+能量③生殖方式:环境适宜时:出芽生殖3、霉菌:①类型:青霉(橘子上的)和曲霉(面包上的)。
②结构:多细胞③营养方式:腐生或寄生④生活环境:温暖,潮湿,有机物丰富。
4.食用真菌①结构:个体比较大的真菌。
多细胞。
②生活环境:温暖,潮湿,有机物丰富。
③代表生物:木耳、灵芝、花菇、草菇和鬼笔鹅膏。
5.主要特征:单细胞或多细胞,细胞都是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组成,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一般营腐生或寄生,无性生殖或有性生殖。
四、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有利有弊1.有弊:引起生物疾病(结核杆菌肺结核,肺炎双球菌肺炎)或导致食物腐败。
2.有利:乳酸菌制泡菜、酸奶;黄色短杆菌制作味精;甲烷细生产沼气;腐生细菌促进自然界物质循环; 青霉青霉素●现代生物技术:发酵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一、发酵技术(属于发酵工程)发酵现象是由微生物引起的(一)、概念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苏科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的知识点(苏科版)包括以下内容:
1. 人类生殖与发育
2. 遗传与变异
3. 生物的免疫
4. 饮食与健康
5. 生物的能量转化
6.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
7.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其中,每个知识点还包含了具体的子主题,例如:
1. 人类生殖与发育:
- 男女的不同生殖器官及其功能
- 怀孕与胚胎发育
- 出生与婴儿护理
2. 遗传与变异:
- 遗传的基本规律
- 基因与性状
- 基因突变与基因工程
3. 生物的免疫:
-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 免疫的机制与过程
- 疫苗的作用与种类
4. 饮食与健康:
- 饮食营养的需要与平衡
- 能量的摄入与消耗
- 常见的营养不良与健康问题
5. 生物的能量转化:
-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 能量的释放与储存
- 能量转化的效率与损耗
6.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
-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与保护
- 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相互作用
- 生物与环境的适应与调节
7.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 个人与社会的环保责任
以上仅是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的概述,具体的知识内容还需参考教材进行学习。
苏教版八下生物知识点归纳 -回复

苏教版八下生物知识点归纳-回复一、植物的生殖1.无性生殖的意义:由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选材⑴扦插:剪取某些植物的茎、叶、根、芽(插穗),或插入土、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就可栽种,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植株。
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⑵嫁接: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
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
⑶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组织→形成愈伤组织→长出丛芽→生根→移栽成活。
既能在短期内获得大批同种植物,又能防治植物病毒侵害。
3.会判断有性和无性生殖的区别:生殖,也称繁殖,生物孳生后代的现象,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
生殖方式可分为两类,即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过程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
2.特点: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3.完全变态: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如:家蚕、蜜蜂、菜粉蝶、蝇、蚊)4.不完全变态:受精卵→若虫→成虫(如:蝗虫、蟋蟀、蝼蛄、螳螂)由受精卵孵出的幼虫,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能够跳跃,这样的幼虫叫做若虫。
若虫经5次蜕皮,不经过蛹期,发育成有翅能飞的成虫。
5.防治害虫的最佳时间:幼虫时期。
三、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两栖动物的概念: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生活在水中,只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的一类动物2.行为表现:雄蛙鸣叫→雌雄蛙抱对→……→成蛙3.生殖特点: 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生物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生物知识点总结一、生物的分类1、生物分类的依据:以生物在形态结构、生理特征、遗传和进化等方面的异同为依据。
2、生物分类的等级: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二、生物的命名1、双名法:每个物种的学名都由两个拉丁词组成,第一个词为属名,第二个词为种名。
2、学名的含义:表示该物种的产地和命名人的姓氏。
三、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
四、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1、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是生物圈存在的基础。
2、光合作用的意义:一是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二是维持生物圈的水量平衡。
五、生物圈中的人1、人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人们吃的食物,吸入的空气,都是营养物质。
人还需要水,水也是营养物质。
2、人体的营养物质来自食物。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其中水和无机盐属于无机物,糖类、蛋白质、脂肪属于有机物。
3、人体的消化系统: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和肠腺等。
食物在消化道内被消化液分解并逐步被吸收。
4、人的呼吸系统: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肺是呼吸的主要器官。
肺是由肺泡组成的,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这有利于气体交换。
5、人的循环系统: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等。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液的主要功能是运输功能、防御功能和调节体温的功能。
6、人的泌尿系统:泌尿系统包括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
肾是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肾通过形成尿液来排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苏教版下册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苏教版下册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苏教版下册)一、生物的分类与演化1. 生物分类的重要性:便于研究、保护和利用生物资源。
2. 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根据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差异进行分类。
3. 生物的三大类别:植物界、动物界、其他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
4. 生物演化的总体趋势: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
5. 演化论的证据: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胚胎学。
二、植物的生长发育1. 种子的结构与功能:种皮、胚乳、胚。
2. 种子的萌发条件:适宜的温度、水分、空气。
3. 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水分、无机盐、有机物。
4. 植物的光合作用: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
5. 植物的呼吸作用:在线粒体中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三、动物的生长发育1. 动物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2. 动物的胚胎发育:受精卵发育成幼体的过程。
3. 昆虫的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如蝴蝶、蚊子)和不完全变态(如蝗虫)。
4. 脊椎动物的发育特点:胚胎早期具有鳃裂和尾,逐渐发展成成体结构。
四、生态环境与生物1.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 食物链与食物网: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关系。
3. 群落的演替:从先锋种到顶级种的自然发展过程。
4.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破坏生态平衡、导致物种灭绝。
五、遗传与进化1. 遗传的基本概念:遗传是指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通过生殖传递给后代。
2. DNA的结构与功能: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由四种碱基对组成。
3. 基因的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4. 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变异、自然选择、隔离。
六、人体健康与卫生1. 营养与健康:均衡膳食、合理搭配。
2. 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3.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适当减压。
4. 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适量运动、拒绝不良嗜好。
江苏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

江苏八年级(下)生物复习资料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一、植物的生殖1.有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
)(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3.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
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2.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
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三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2.特点:卵生,体外受精。
四、鸟的生殖和发育1.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
2.特点:卵生体内受精3.鸟卵的结构:一个卵黄就是一个卵细胞。
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
卵壳和壳膜——保护作用,卵白——营养和保护作用,卵黄——营养作用。
胚盘——胚胎发育的场所。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 变异:是指子代和亲代个体间的差异。
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 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2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3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4 生物遗传下来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1.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 片段。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3.染色体: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4.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
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 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新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_苏教版第8单元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第二十一章生物的生殖与发育1.生物无性生殖方式A(1)无性生殖是一类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区别是不是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3)生物无性生殖的方式是出芽生殖、营养生殖,在条件适宜的环境中,酵母菌的生殖方式是出芽生殖。
无性生殖能保持植物亲本的优良性状,加快植物生殖的速度。
植物依靠营养器官进行的生殖方式,叫营养生殖,方法有扦插、嫁接和压条。
2.植物嫁接的基本方法和原理B(1)嫁接时要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使两部分细胞愈合在一起,提高成活率。
嫁接后的植株往往具有接穗特征。
嫁接有枝接和芽接两种。
3.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基本过程A(1)将植物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等,在无菌的条件下,培养在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这种技术叫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如短时间内生产出大批无病毒兰花苗,采用植物组织培养。
4.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A(1)有性生殖是指亲代产生生殖细胞,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为受精卵,进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传粉是雄蕊花药中的花粉传送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传粉方式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3)植物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5.花的结构和与果实发育的关系B(1)花的结构图:(2)果实包括果皮和种子,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成。
种子由子房里的胚珠发育而成。
其中的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
一颗花生中有3个种子,说明子房中有 3 个胚珠子房壁——————果皮珠被————种皮果实子房胚珠受精卵———胚受精极核——胚乳6.果实或种子与传播相适应的结构特点A(1)果实和种子的传播有风力、水力、人和动物、自身力量几种方式。
其中,豌豆种子靠自身力量传播,蒲公英果实和虞美人种子靠风力传播,苍耳果实表面有倒刺靠人和动物传播,睡莲靠水力传播。
7.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B8.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实例A(1)家蚕的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像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完全变态发育。
如:蚕、蚊子、苍蝇、蜜蜂等都进行完全变态发育。
消灭豆天蛾的最佳时期是幼虫期。
(2)蝗虫的一生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发育时期,而且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非常相似,生活习性也几乎一致,像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不完全变态发育。
如:蝗虫、蟋蟀、蟑螂、蝼蛄等都属于这种发育。
它与家蚕的生殖发育相比,少了蛹时期。
9.两栖类动物的生殖与发育过程B(1)两栖类概念:幼体在水中生活,用腮呼吸;成体在潮湿陆地上生活,有时下水,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2)蛙的发育经历受精卵、蝌蚪、幼蛙和成蛙四个时期。
蝌蚪和成蛙的形态结构以及生活习性等方面有显著的不同,这种发育称为变态发育发育。
如:蟾蜍、蝾螈、大鲵也属于这类。
青蛙的受精方式和发育类型分别是体外受精和变态发育。
两栖类是鱼类往两栖类过渡的中间阶段。
11.鸟类的生殖与发育过程B(1)鸟类的生殖和发育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等过程。
(2)鸟类的受精方式是体内受精,鸟卵的最初发育是在雌鸟体内开始的,鸟卵产出后,由于外界温度低于雌鸟的体温,胚胎就暂停发育。
(3)鸟卵的结构:①卵壳:保护内部物质和进行物质交换②卵壳膜③气室:储存空气,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④卵白:提供水分⑤胚盘: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早期胚胎,发育形成雏鸡⑥卵黄膜:⑦卵带:固定胚胎⑧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12.常见的早成鸟和完成鸟的实例A(1)早成鸟:破壳时眼睁开,身上绒羽稠密,腿足有力,立刻跟随亲鸟自行觅食鸡、鸭和大雁属于早成鸟(2)晚成鸟:破壳时眼没有睁开,身上绒羽很少,腿足无力,不能独立生活,靠亲鸟喂养。
家鸽、燕子、麻雀属于晚成鸟。
第二十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1. 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B(1)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遗传。
它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鼠细胞核移植实验说明了遗传信息的中心是细胞核。
(2)多利羊的实例:《指导书》P34:24例如:A羊取细胞核,B羊取去核卵细胞,融合在一起,植入到C羊子宫里,产出多利羊,多利羊的性状与 A 羊一致,说明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产生多利羊的生殖方式叫克隆,属于无性生殖。
(3)生物学家发现,染色体在生物的传宗接代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每一种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一定的,一般还成对的存在。
例如人体细胞中有23 对染色体。
生殖细胞中(如精子和卵细胞),染色体是单条存在的。
例如认得精子和卵细胞有23条染色体。
染色体结构或数目的变化会影响生物正常的生长发育。
2.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A(1)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它有蛋白质和DNA 组成,其中最主要的遗传物质是DNA ,是双螺旋结构。
有特定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叫做基因。
3.遗传性状的概念A(1)可以遗传的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叫做遗传性状。
4.生物相对性状的实例A(1)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如长头发和短头发是一对相对性状,有耳垂和无耳垂是一对相对性状,有豌豆的皱粒和圆粒是一对相对性状等。
(2)在人的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一般是成对存在的。
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隐性基因。
如果体细胞内的这对基因,一个是显性基因,另一个是隐性基因,则表现出基因所决定的遗传性状。
5.基因控制生物的的性状C(1)基因图谱分析:《指导书》P35:26将图中内容用箭头连接起来,并在图中(1)(2)(3)后面的横线上填上适当内容。
(1)生殖细胞的基因型;(2)受精卵的基因型;(3)子女的基因型②在图下的四个括号中分别填上相应的性状。
(显性性状)(显性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③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时应如何配对?(用序号表示,如①②。
)①③;①④;②③;②④人的性别决定6.人的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概念B(1)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叫做常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叫做性染色体。
(2)男性的体细胞染色体的写法 22对常染色体+XY性染色体,女性的体细胞染色体的写法 22对常染色体+XX性染色体;男性性染色体的表示方式 XY ,女性性染色体的表示方式 XX 。
(3)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上都有很多控制遗传性状的基因,人类大多数的遗传性状与性状与性别无关。
如卷舌和不卷舌。
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在X染色体或Y染色体上时,这些基因就会随着性染色体传递后代。
由性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遗传性状,在男性和女性中的表现情况常常有所不同。
如色盲。
7.性别决定的方式B人的性别是由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的组成决定的。
8.遗传病与近亲结婚B(1)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目前一般还不能得到根治。
先天智力障碍、血友病和色盲属于遗传病,艾滋病不属于遗传病。
(2)近亲之间,许多基因来自共同的祖先,因此携带相同致病基因的可能性比较大。
因此,近亲结婚所生子女的遗传病患病率就远远高非近亲结婚所生子女的遗传病患病率。
(3)何为近亲?《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禁止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等近亲关系的人结婚。
9.优生优育的措施A(1)优生优育的措施:3点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遗传咨询、产前诊断。
禁止近亲结婚是预防遗传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10.生物变异概念A(1)生物体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总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这就是生物的变异现象。
11.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的区别B(1)变异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两种。
可遗传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引起的,例如人类的镰刀型贫血症,如人种的不同等;不可遗传变异是指生物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产生的变异,这种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一般只表现在当代而不会遗传下去。
例如长期在户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
12.生物变异对生物生存和发展的作用和意义B(1)自然界中,每种生物都有可能产生变异。
生物的变异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
有利变异的意义:①有利于生物适应环境;②能产生新的生物类型;③使生物不断进化发展。
第9单元生物技术第二十三章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1.发酵技术与食品生产A发酵现象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常见的发酵产品与相应的微生物:酒酿----酵母菌,酸奶---乳酸菌水果放久了有酒味-酵母菌,果酒变酸-乳酸菌2.发酵技术与日常生活A(1)化工产品:如酒精、柠檬酸、乳酸、香料等(2)医药产品:如抗生素(青霉素、红霉素等)、维生素等(3)食品和饮料:如酱制品、酒类、饮料等第二节食品保存3.食品腐败的原因B食品腐败的原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等引起。
4.适当的保存食品的方法A(选择、判断)食品保存的原理:抑制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生长、繁殖。
食品保存的方法―传统方法:晒干、风干、盐渍、糖渍、烟熏、酒泡等现代方法: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利用溶菌酶第二十四章现代生物技术1.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B基因工程:按照人的意愿,运用人工方法,对生物的基因组成进行改造的重组技术。
转基因技术:将外源基因直接导入动植物体或它们的受精卵内,并能在细胞中发挥作用,表现出外源基因控制的性状的技术。
转基因动植物:被导入外源基因的动植物。
P74图24-2 :转基因抗虫棉培养示意图将苏云金杆菌中的杀虫毒素基因转入普通棉细胞的细胞核中,从而培育出有抗虫特性的棉新品种。
2.细胞工程和克隆技术C细胞工程:指在细胞水平上,有计划地改造细胞的遗传物质,培育人类所需要的动植物新品种的技术。
克隆:不经过受精作用而获得新个体的方法。
(无性生殖)克隆羊多莉的诞生过程:(大题)P75页图24-4(1)母羊A提供细胞核、母羊B提供细胞质、母羊C提供胚胎发育场所。
(2)多利羊在形态特征等方面几乎和母羊A一模一样。
(3)原因:多利羊获得的是母羊A 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
(4)多利羊与以往的克隆动物的最大区别是它的细胞核来源于高度分化了的体细胞-乳腺细胞,而不是早期的胚胎细胞。
第二节关注生物技术3.生物技术在工业、农业、环境保护、医药等领域的作用A生产酒、面包、转基因食品、药物;医学研究、亲子鉴定、刑侦破案、油污清理、污水净化.......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社会伦理问题A(1)转基因食品(2)克隆人(理论可行,但是实际有争议)(3)生物武器第10单元健康地生活第25章疾病和免疫第一节传染病常见的传染病及其病因A根据是否具有传染性,可将疾病分为传染病和非传染病。
(1)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是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
不同传染病是由不同病原体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