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造与识图教学教材
建筑识图与构造(全面)

(1)全剖面图 (2)阶梯剖面图 (4)局部剖面图 (5)分层剖面图
(3)展开剖面图
(1)全剖面图:用一个剖切平面剖切。
正立面图
侧立面图
1
1 正立面图
1—1剖面图
平面图
平面图
(2)阶梯剖面图:用两个或两个以上互相平行的剖切平面剖切 。
(a)
1
1
1 1
1
(b)
此线错误
(d)
1
(c)
类
农业建筑:温室、粮仓、畜禽饲养场…. 砖木结构 砖混结构 钢筋砼结构 钢、钢筋砼结构 钢结构
其它结构
按层数分
住宅建筑:低层1-3;多层4-6;中高层7-9;高层10-30。 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的总高度>24m者为高层。 建筑物高度>100m时,不论住宅或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 工业建筑(厂房):单层厂房、多层厂房、混合层数厂房。
第二部分 房屋构造Fra bibliotek建筑建筑物:凡供人们在其中生产、生活或其它活动的房屋或场所。
构筑物:人们不在其中生产、生活的建筑。如水塔、电塔、 烟囱、桥梁、堤坝、囤仓等等
建筑的分类: 建筑物可以按其功能性质、某些特征和规律分类,如按使用功能,
按主要承重结构材料,按建筑层数等划分。
建筑的分级: 1、建筑物的耐久年限:主要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和建筑物的质量标准
条形基础
砖墙
室外地面
室内地面
平面
独立基础
碎砖三合土
轴侧
剖面
基础底面
墙体 基础梁
独立基础 垫层
柱下独立基础
墙下独立基础
柱下条形基础
钢筋混凝土柱
平面
钢筋混凝土基础
建筑识图与构造课件 第一章 识图基础

线型
线宽 b
用 途 见各专业制图标准
0.5b 见各专业制图标准 0.25b 中心线、对称线等 b 0.25b 见各专业制图标准 假想轮廓线、成型前原 始轮廓线
0.25b 断开界线
波浪线
0.25b 断开界线
第 一 章 识 图 基 础
3.图线画法规定 画图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在同一张图纸中,相同比例的图样,应选择 相同的线宽组。 ②相互平行的图线,其间隙不宜小于其中的粗 线宽度,且不宜小于0.7mm。 ③虚线、单点长画线或双点长画线的线段长度 和间隔宜各自相等,虚线的线段长度为3~6mm, 单点长画线的线段长度为10~20mm。
第 一 章 识 图 基 础
平面定位轴线应设横向定位轴线和纵向定 位轴线。横向定位轴线的编号用阿拉伯数字从 左至右顺序编写;纵向定位轴线的编号用大写 的拉丁字母从下至上顺序编写。如图1-14所示。
图1-14 定位轴线的编号顺序
1.1.9 索引符号和详图符号
第 一 章 识 图 基 础
表1-8 索引符号与详图符号
第 一 章 识 图 基 础
表1-1 幅面及图框尺寸(mm)
幅面 尺寸
A0
A1
A2
A3
A4
b×l c a
841×1189
594×841 10
420×594
297×420 5
210×297
25
第 一 章 识 图 基 础
表1-2 图纸长边加长尺寸表(mm)
幅面代号 长边尺寸 A0 A1 A2 A3 1189 841 594 420 1338 2230 1051 743 1635 631 1892 1487 2387 1261 892 1784 841 长边加长后尺寸 1635 1472 1041 1932 1051 1784 1682 1189 2081 1261 1932 1892 1338 1472 2081 2102 1487 1682
建筑识图与构造(第三版)(201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该书是在第二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该次修订依据新的中国国家标准、规范和平法制图规则编写,基本保 留了原有的体系,在内容上主要做了如下修改:
该书由吴舒琛担任主编,北京航天万源实业公司高级工程师马桂琴参与修订工作。该书在修订中得到南京高 等职业技术学校孔祥利老师的支持。
2019年12月3日,《建筑识图与构造(第三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2020年12月8日,《建筑识图与构造(第三版)》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十三五”职业教育国 家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该书共11个单元,单元1介绍了制图的仪器和标准等基础知识,单元2介绍点线面体的相关投影,单元3简述 民用建筑的基本构造与分级,单元4讲解地下室的有关内容,单元5介绍墙体的构造与装饰,单元6介绍楼地层的 相关知识,单元7阐述门窗构造,单元8讲解楼梯与电梯的有关知识,单元9介绍屋顶的构造,单元10对装配式混 凝土建筑进行简要介绍,单元11为建筑工程图相关内容。
该书共11单元,主要内容包括:制图基本知识、投影图、建筑构造概述、基础与地下室、墙体、楼地层、门 与窗、楼梯与电梯、屋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简介、建筑工程图。
成书过程
修订背景 修订情况
出版工作 项目入选
近十年来(截至2018年8月),中国的建筑业突飞猛进,随着建筑技术的迅速发展,新标准、新规范不断修 订与更新。有关房屋建筑制图的几个新的中国国家标准于2010年后相继发布、实施。其他与该教材有关的标准、 规范,如《建筑模数协调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屋面工程技术规范》等都已重新修订,《混凝土结构施 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已升级至16G101。新的施工方法、工艺和材料不断涌现。发展装配 式建筑是对传统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近年来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建筑构造与识图说课

▪ (4)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 培养学生热情真诚、诚实守信、善于沟通与合作的 品格。
谢谢各位
任务教学法任务教学法布置任务布置任务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直观展示法直观展示法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互动探究法互动探究法通过双边教学通过双边教学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意识实例教学法实例教学法通过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激发学生学习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趣增强教学效果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接受能力来看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接受能力来看
7.楼梯净空高度
▪ (1)梯段下净空高度≥2.2m。 ▪ (2)平台下净空高度≥2m。
(3)提高楼梯下净高的措施
▪ 当底层休息平台下设 通道,净空高度不能满 足要求时:
▪ A.底层梯段做成长短跑。 ▪ B.室外台阶内移(降低
底层平台下地面标高)。 ▪ C.上述两种同时采用。 ▪ D.底层做成直跑梯段。
1.将传统建筑制图与建筑构造进行重新整合。 2.按项目课程理念设计教学方案。 3.以一套完整的施工图来贯穿整个教学环节,保证
前后教学的连贯性。
教学建议
▪ (1)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实践经验的学习,重视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尽可能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实 施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
▪ (2)教学中应突出技能培养目标,注重对学生实际 操作能力的训练,强化实例教学,让学生边学边练, 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3.楼梯平台宽度
建筑构造与识图第一章

1.1建筑制图常用工具
三、三角板
• 一般多为有机玻璃材质。 • 三角板可配合丁字尺画垂线,以及与水平线成30°,45°,60°的倾斜线。
用两块三角板组合还能画与水平线成15°,75°的倾斜线。
10
1.1建筑制图常用工具
四、曲线板
• 曲线板是绘制非圆曲线的工具
找点1-4 连接1-3
找点2-6连接3-5
1.图线的种类和用途 详P12页表1-3
29
1.2 建筑制图标准
30
31
1.2 建筑制图标准
2.图线的画法要求 ① 同一张图纸内,相同比例的各图样应选用相同的线宽。 ② 相互平行的图例线,其净间隙或线中间隙不小于0.2 mm。 ③ 虚线、单点长画线或双点长画线的线段长度和间隔,应各自相等。 ④ 单点长画线或双点长画线,当在较小图形中绘制有困难时,可用实线代替。
1.2 建筑制图标准
三、字体
绘制图样时,需要用各种文字(如汉字、数字和字母等)表明图形各部分的尺寸、所用材料、施 工要点等。
总体要求:笔画清晰、字体端正、排列整齐、粗细一致、标点符号清楚正确。 1、汉字 汉字要求:手绘长仿宋体。 电脑制图中同一图纸,字体不超过2种。 汉字的字高用字号来表示,如7号字就是字高7 mm。 汉字的高度不应小于3.5 mm,其高度应按 的比例递增( 2)。 宽高比宜为0.7.
17
1.1建筑制图常用工具
八、绘图笔
• 分类:绘图笔可分为绘图铅笔和绘图墨水笔。
(1)绘图铅笔
绘图铅笔的铅芯有软硬之分。根据铅芯的软硬程 度不同,铅笔可分为H,B和HB三个等级。
为保证同一图样上同类线型粗细一致,画粗实线 用的铅笔铅芯应磨削成截面为d×d(d为要画线 条的宽度)的四棱柱形;
《建筑识图与构造》教案资料

结构施工图在建筑工程中具有指导施工、保证质 量、控制造价等作用,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 的专业技能之一。
结构施工图阅读步骤和技巧
阅读步骤
首先了解图纸目录和设计说明,然后按照基础图、楼层结构平面布置图、屋面 结构平面布置图的顺序进行阅读,最后详细阅读各构件的结构详图。
阅读技巧
在阅读结构施工图时,应注意图纸的比例、尺寸标注、标高、定位轴线等基本 信息,同时结合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相关图纸进行综合分析。
阅读电气平面图,了解 配电箱、开关插座等电 气设备的布置情况,结 合系统图分析供电方式 、线路走向及保护措施 等。
通过平面图了解空调机 组、风机盘管等设备的 布置情况,结合系统图 分析空调水系统、风系 统的运行原理及管道连 接方式等。
阅读消防平面图,了解 消火栓、灭火器等消防 设施的布置情况,结合 系统图分析消防水系统 、报警系统的运行原理 及联动关系等。
06
设备施工图识读与理解
设备施工图概述及作用
设备施工图是表达建筑物内各类设备(如给排水 01 、电气、暖通、消防等)布置、连接及安装要求
的图样,是建筑施工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备施工图的作用在于指导设备的安装、调试和 02 运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建筑物的安全使用
。
设备施工图通常包括平面图、系统图、详图等, 03 涉及多个专业领域和复杂的技术要求。
拓展延伸:现代建筑技术发展趋势探讨
数字化与智能化建筑技术
探讨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在建筑设计、施工和运 营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建筑工业化与装配式建筑
介绍建筑工业化的概念、特点和优势,以及装配 式建筑的设计、生产和施工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建筑构造与识图》课件

建筑图纸的识读方法
熟悉图纸的符号与标注
了解图纸中常用的符号和标注方式,有助于 更好地理解图纸内容。
结合图纸和现场进行比对
通过将图纸与现场进行比对,可以更好地理 解图纸中的内容,并发现存在的问题。
掌握比例尺和单位
了解图纸的比例尺和单位,有助于更好地理 解图纸中的尺寸和高度等信息。
学习专业术语和规范
了解建筑专业术语和规范,有助于更好地理 解图纸中的内容和技术要求。
06
总结与展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总结
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
介绍了建筑构造的基本原理、建筑 材料、建筑结构形式等。
建筑识图技能
讲解了如何阅读建筑施工图、结构 施工图、给排水施工图等,以及如
何理解和应用图纸上的信息。
实际工程案例分析
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了建筑构 造与识图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重 要性。
课程实践环节
要点一
总结词
掌握给排水施工图的构成和内容,了解建筑物的给排水系 统和设备布置。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给排水施工图是表示建筑物给排水系统和设备布置的图纸 ,包括给水系统图、排水系统图、消防系统图等。通过识 读给排水施工图,可以了解建筑物的给排水系统和设备布 置,为后续的给排水系统和设备安装提供依据。
电气施工图的识读
04
建筑识图实践
建筑施工图的识读
总结词
掌握建筑施工图的构成和内容,了解建筑物的总体布局和设计意图。
详细描述
建筑施工图是表示建筑物整体布局、建筑物的外部形状、内部布置以及细部构造的图纸 ,包括总平面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详图等。通过识读建筑施工图,可以了解
建筑物的总体布局、设计风格和功能划分等信息,为后续的施工和设计提供依据。
《建筑识图与构造》课件

建筑图纸的识读方法
总结词
学会识读方法
详细描述
识读建筑图纸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首先,要了解图纸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其次,要熟悉 常用的图示符号和图例;最后,要通过实践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识读速度和准确性。只有掌握了正确 的识读方法,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建筑图纸,为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01
半地下室
半地下室是指地下室部分 地面高于室外地面,其构 造与全地下室相似,但顶 板通常不封闭。
地下车库
地下车库是指为停车而设 置的地下室,其构造包括 车道、停车位和辅助设施 。
基础与地下室施工方法
土壤加固
在施工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加固 以提高承载力和稳定性,常用的 方法有土壤夯实、压实和注浆等
。
基础施工
楼地面与楼板层的施工方法
水泥砂浆抹平法
将水泥砂浆抹平地面,施工简便,适用于多种地面材料。
铺贴法
将地面材料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铺贴,如瓷砖、木板等。
浇筑法
将混凝土浇筑在楼板层上,形成整体性强的楼板层。
01
屋பைடு நூலகம்与屋面
屋顶的类型与构造
屋顶的类型:平屋顶、 坡屋顶、曲面屋顶等
01
03 屋顶的防水、排水设计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基础开挖、 垫层铺设、钢筋安装、模板支设
和混凝土浇筑等施工步骤。
地下室施工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地下室开挖 、垫层铺设、钢筋安装、模板支 设和混凝土浇筑等施工步骤,同 时需要考虑防水、排水和通风等
问题。
01
墙体
墙体的类型与作用
承重墙
支撑楼板和屋顶的重量, 维持建筑的稳定性。
非承重墙
安装要点
强调门窗与幕墙安装过程中的要点,如确保安装位置准确、固定牢固、密封良 好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有以下三个方面:1.荷载的作用;2.人为因素的作用;3.自然因素的影响2、建筑物按耐火等级分几级?是根据什么确定的?什么叫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答: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根据建筑物主要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确定的,共分四级。
燃烧性能:指建筑构件在明火或高温作用下是否燃烧,以及燃烧的难易程度。
耐火极限:对任一建筑结构按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构件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构件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为止的这段时间就是该构件的耐火极限,用小时表示。
3、民用建筑按建筑结构的承重方式分为哪几类?各适用于哪些建筑?答:1. 墙承重结构:土木结构,砖木结构,砖木结构,砖混结构的建筑大多属于这一类;2. 框架结构:用于大跨度建筑,荷载大的建筑及高层建筑;3. 内框架结构:用于内部需较大通透空间但可设柱的建筑,如底层为商店的多层住宅等; 4. 空间结构:用于需要大跨度,大空间而内部又不允许设柱的大型公共建筑,如体育馆,天文馆等.4、基础按构造形式分为哪几类,各自的适用范围如何?答:1.条形基础:一般用于墙下,也可用于柱下.2.独立基础:一般适用于土质均匀,荷载均匀的骨架结构建筑中.3.井格基础: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刚度,避免不均匀沉降,常将柱下独立基础沿横纵向连接.4.筏板基础:广泛用于多层住宅,办公楼等民用建筑中.5.箱形基础:适用于高层公共建筑,住宅建筑及需设地下室的建筑中.6.桩基础:近年来桩基础应用较为广泛.5、图示并说明什么是基础埋深?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答: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距离称为基础的埋置深度,简称基础埋深.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 建筑物自身特性2. 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大小和性质3.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4. 相临建筑物的基础埋深5. 地基土冻胀和融陷的影响6、混凝土散水的定义及方法是什么?答:散水是沿建筑物外墙四周做坡度为3%---5%的排水护坡,宽度一般不小于600mm,并应比屋檐挑出的宽度大200mm.散水的做法通常有砖铺散水,块石散水,混凝土散水等.混凝土散水每隔6—12m应设伸缩缝,与外墙之间留置沉降缝,缝内均应填充热沥青.7、墙身防潮层的作用是什么?答:为了防止地下室土壤中的潮气沿墙体上升和地表水对墙体的侵蚀,提高墙体的坚固性与耐久性,保证室内干燥,卫生.8、试述什么是圈梁和构造柱的作用?答:圈梁是沿建筑物外墙,内纵墙和部分横墙设置的连续封闭的梁.其作用是加强房屋的空间刚度和整体性,防止由于基础不均匀沉降,振动荷载等引起的墙体开裂.构造柱是从构造角度考虑设置的,一般设在建筑物的四角,外墙的交接处,楼梯间,电梯间的四角以及某些较厂墙体的中部.其作用是从竖向加强层间墙体的连接,与圈梁一起构成空间骨架,加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度,提高墙体抗变形的能力,约束墙体裂缝的开展.9、隔墙和隔断有什么区别?各有哪些类型?答:隔墙与隔断是用来分隔建筑空间,并起一定装饰作用的非承重构件.它们的主要区别有两个方面,一室隔墙较固定,而隔断的拆装灵活性较强.二是隔墙一般到顶,能在较大程度上限定空间,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隔声,遮挡视线等要求,而隔断限定空间的程度比较小,高度不做到顶,甚至有有一定的空透性,可以产生一种似隔非隔的空间效果.隔墙按其构造方式分为块材隔墙,立筋隔墙,板材隔墙.按隔断的外部形式一般将其分为花格式,屏风式,移动式,帷幕式和家具式.10、抹灰为什么要分层进行,各层的作用是什么?答:为保证抹灰层牢固,平整,防止开裂及脱落,故需进行分层抹灰.底层抹灰主要起黏结和初步找平的作用,面层抹灰的主要作用是使表面光洁美观,以达到装修效果.11、什么是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有哪些类型?答:现浇式钢筋混凝土楼板是施工现场通过支模,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及养护等工序所形成的楼板.现浇式钢筋混凝土楼板根据受力和传力情况分为板式,板梁式,无梁式和压型钢板组合楼板.12、预制板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类型?答:预制板可节约模板,减少现场工序,缩短工期,提高施工工业化的水平;但由于其整体性能差,所以近年来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逐渐减少. 预制板按构造形式分为实心平板,槽形板,空心板三种.13、阳台的结构类型有哪些?答:阳台的构造类型有墙承式,挑板式,挑梁式三种.14、楼梯由哪机部分组成?答:楼梯一般由楼梯段,楼梯平台,栏杆(栏板)和扶手三部分组成.15、楼梯的适宜坡度是多少?如何确定踏步尺寸?答:楼梯的适宜坡度是30度.楼梯的踏步尺寸包括踏面宽和踢面高,踏面是人脚踩的部分,其宽度不应小于成年人的脚长,一般为250—320mm.踢面高与踏面宽有关,根据人上一级踏步相当于平地上的平均步距的经验,踏步尺寸可按下面的经验公式来确定:2r+g=600—620,式中r—踢面高度,g---踏面宽度;600—620mm是人的平均步距.16、如何解决一层平台下供人通行问题?答:1. 增加底层第一梯段的踏步数量,达到提高底层中间平台标高的目的;2. 降低底层中间平台下地坪的标高;3. 既增加底层第一梯段的踏步又降低底层中间平台标高的目的;4. 建筑物的底层楼梯采用直跑楼梯.17、踏步的防滑措施有哪些?答:1. 在距踏步面层前缘40mm处设2—3道防滑凹槽;2. 在距踏步面层前缘40—50mm处设防滑条,防滑条的材料可用金刚砂,金属条,陶瓷锦砖, 橡胶条;3. 设防滑包口,缸包口,金属包口等.18、屋顶由哪几部分组成?各组成部分的作用是什么?答:屋顶一般由屋面,承重结构,顶棚三个基本部分组成,当对屋顶有保温隔热要求时需在屋顶设置保温隔热层.屋面是屋顶构造中最大面的表面层次,要承受屋面传来的各种荷载以及自然风吹,日晒,雨淋,大气腐蚀等的长期作用.承重结构承受屋面传来的各种荷载和屋顶自重.顶棚位于屋顶的底部,用来满足室内对顶部的平整度和美观要求.当对屋顶有保温隔热要求时,需要在屋顶中设置相应的保温隔热层,防止外界温度变化对建筑物室内空间带来的影响.19、影响屋顶排水坡度的因素有哪些?答:①屋顶排水坡度的表示方法常用的坡度表示方法有角度法、斜率法和百分比法。
②影响屋顶坡度的因素影响因素:屋面防水材料的大小和当地降雨量两方面的因素。
a.屋面防水材料与排水坡度的关系防水材料如果尺寸较小,接缝必然就较多,容易产生缝隙渗漏,因而屋面应有较大的排水坡度,以便将屋面积水迅速排除。
如果屋面的防水材料覆盖面积大,接缝少而且严密,屋面的排水坡度就可以小一些。
b.降雨量大小与坡度的关系降雨量大的地区,屋面渗漏的可能性较大,屋顶的排水坡度应适当加大,反之,屋顶排水坡度则宜小一些。
③屋顶坡度的形成办法屋顶坡度的形成有材料找坡和结构找坡两种做法。
(见图[屋顶坡度的形成])a.材料找坡材料找坡是指屋顶坡度由垫坡材料形成。
平屋顶材料找坡宜为2%~3%。
b.结构找坡结构找坡是屋顶结构自身应带有排水坡度,平屋顶结构找坡宜为3%。
材料找坡天棚面平整,但增加屋面荷载;结构找坡,构造简单,不增加荷载,但天棚顶倾斜,室内空间不够完整。
20、什么是泛水?答:泛水是指屋面防水层与突出构件之间的防水构造.21、简述平屋顶保温层的设置方式及各自特点?答:保温层位于结构层与防水层之间,这种做法符合热工学原理,保温层位于低温一侧,也符合保温层搁置在结构层上的力学要求,同时上面的防水层避免了雨水向保温层渗透,有利于维持保温层的保温效果.保温层位于防水层之上,倒铺保温层屋顶的防水层不受外界影响,保证了防水层的耐久性,但保温材料受限制.保温层与结构层结合的做法有三种:一种是保温层设在槽板的下面,这种做法,室内的水汽会进去保温层中降低保温效果;一种是保温层放在槽形板朝上的槽口内,另一种是将保温层与结构层融为一体,如配筋的加气混凝土面板,这种构件既能承重,又有保温效果,简化了屋顶构造层次,施工方便,但屋面的强度低,耐久性22、简述顶棚的类型及悬吊顶棚的基本组成.答:按照顶棚的构造形式不同,顶棚分为直接式顶棚和悬吊式顶棚.悬吊式顶棚一般由吊筋,骨架和面层组成.23、变形缝包括哪几种?各自的宽度和设置要求是什么?各自的定义? 答:变形缝按其使用性质分三种类型: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建筑物受温度变化影响时,会产生胀缩变形,建筑物的体积越大,变形就越大,当建筑物的长度超过一定限制时,会因变形过大而开裂.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通常沿建筑物高度方向设置缝隙,将建筑物断开,使建筑物分隔成几个独立部分,各部分可自由胀缩,这种构造缝称为伸缩缝.伸缩缝的宽度一般为20—30mm,其位置和间距与建筑物的结构类型,材料,施工条件及当地温度变化情况有关.为防止建筑物因其高度,荷载,结构及地基承载力的不同,而出现不均匀沉降,以至发生错动开裂,沿建筑物高度设置竖向缝隙,将建筑物划分为若干个可以自由沉降的单元,这种垂直缝称为沉降缝.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应设置沉降缝:1. 当建筑物相邻两部分有高度差2. 相邻两部分荷载相差较大3. 建筑体型复杂,连接部位较为薄弱4. 结构形式不同5. 基础埋置深度相差悬殊6. 地基土的地耐力相差较大设沉降缝时,要求从基础到屋顶所有构件均设缝断开,其宽度与地基的性质和建筑物的高度有关,地基越软弱,建筑的高度越大,沉降缝的宽度也越大.在地震区建造房屋,应力求体型简单,重量,刚度对称并均匀分布,建筑物的形心和重心尽可能接近,避免在平面和立面上突然变化.在地震设防烈度为7—9度的地区,当建筑体型复杂或各部分的结构刚度,高度,重量相差较大时,应在变形敏感部位设缝,将建筑物分为若干个体形规整,结构单一的单元,防止在地震波的作用下互相挤压,拉伸,造成变形破坏,这种缝隙叫防震缝.地震设防烈度为8度,9度地区的多层砌体建筑物,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设防震缝:1. 建筑物立面高差在6m以上2. 建筑物有错层,且楼板错层高度差较大3. 建筑物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防震缝的宽度,在多层砖混结构中按设防烈度的不同取50—100mm;在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中,建筑物的高度不超过15m时为70mm.24、定位轴线的定义.答:定位轴线是确定建筑物主要结构或构件的位置及其标志尺寸的基准线.它是施工中定位,放线的重要依据.25、平层顶的隔热措施有哪些?答:平层顶隔热的构造做法有通风隔热,蓄水隔热,植被隔热,反射降温等.26、塑钢门窗的特点是什么?答:导热系数低,耐弱酸碱,无需油漆,并有良好的气密型,水密性,隔声性等优点.27、顶棚要求答:表面光洁,美观,能反射光线,改善内照明度,提高室内装饰效果28电梯的组成答:1. 井道2. 机房------设置在顶部3. 井坑-------不小于1.4m 相当于一层地坪29、井道构造要求答:防火,隔震,隔声,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