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建设用地指标

合集下载

【2019年整理】江苏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2019年整理】江苏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1总则1. 0. 1 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经济政策,推进可持续发展,规范江苏省绿色建筑的评价,制定本标准。

1. 0. 2 本标准用于评价江苏省新建和改、扩建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办公建筑、商场建筑和旅馆建筑)。

1. 0. 3 评价绿色建筑时,应统筹考虑建筑全寿命周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满足建筑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

1. 0. 4 评价绿色建筑时,应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资源、自然环境、经济、文化等特点进行评价。

1. 0. 5 绿色建筑的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标准,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术语2. 0. 1绿色建筑green building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 0. 2 热岛强度heat island index城市内一个区域的气温与郊区气象测点温度的差值,为热岛效应的表征参数。

2. 0. 3 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

2. 0. 4 全装修fine decoration是指房屋交钥匙前,所有功能空间的固定面全部铺装或粉刷完成,厨房和卫生间的基本设备全部安装完成,简称全装修。

2. 0. 5 非自来水或非地下水non-tap water or non-groundwater是指不同于自来水和地下水供水的水源,包括地表水、雨水、中水、海水等。

2. 0. 6 可再利用材料reusable material在不改变所回收物质形态的前提下进行材料的直接再利用,或经过再组合、再修复后再利用的材料。

2. 0. 7 可再循环材料recyclable material对无法进行再利用的材料通过改变物质形态,生成另一种材料,实现多次循环利用的材料。

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建设用地审批办法的通知

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建设用地审批办法的通知

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建设用地审批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5.12.02•【字号】苏政办发[2005]115号•【施行日期】2005.12.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建设用地审批办法的通知(苏政办发[2005]115号2005年12月2日)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江苏省建设用地审批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江苏省建设用地审批办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以及《江苏省土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依法应由省人民政府批准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和未利用地使用的建设用地审批适用本办法。

第二条省人民政府委托省国土资源厅负责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和未利用地使用的建设用地审批工作。

省国土资源厅每季度末将本季度建设用地审批情况综合汇总报告省人民政府,重大事项及时报告。

第三条建设用地报批分为分批次建设用地报批与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报批两种类型。

分批次建设用地是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进行选址建设的用地。

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是确需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之外选址建设的能源、交通、水利、矿山、军事设施等建设项目用地。

第四条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下列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报省人民政府审批:1.省发改委等部门审批(核准、备案)的单独选址建设项目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2.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为实施该规划按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分批次用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3.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徐州五市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经省人民政府审查后报国务院批准;4.其他应由省人民政府审批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

江苏工业建设用地指标

江苏工业建设用地指标

江苏工业建设用地指标江苏是一个经济发达的省份,工业建设在江苏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为了合理规划和管理工业建设用地,江苏制定了一系列的指标和措施。

本文将介绍江苏工业建设用地指标及其影响。

首先是江苏的工业建设用地总量控制指标。

根据江苏省政府的规划和目标,工业用地总量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江苏鼓励工业企业进行土地厂址整合和转移,提高用地利用率。

同时,限制新增工业建设用地面积,避免过度开发和浪费土地资源。

这一指标的制定有助于保护土地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其次是江苏的工业建设用地空间布局指标。

根据江苏省的发展规划,工业建设用地应合理布局,避免过度集中在少数地区。

江苏鼓励工业企业向城市外围或农村地区转移,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同时,工业建设用地应与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相匹配,提高工业用地的效益和可持续性。

再次是江苏的工业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指标。

江苏鼓励工业企业进行土地厂址整合和提升土地利用率,减少土地浪费。

企业应根据项目需要,合理规划土地利用,避免土地闲置和低效利用。

同时,鼓励企业进行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提高工业用地的环境质量和生态价值。

最后是江苏的工业建设用地环境保护指标。

江苏强调工业建设用地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工业企业应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废气处理设施等,减少对水源、大气等环境的污染。

同时,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节能减排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江苏工业建设用地指标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促进工业经济的发展、保护土地资源和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控制工业用地总量、优化空间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等措施,可以实现工业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双赢。

同时,江苏也鼓励工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提高工业用地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只有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苏州市城市建设项目配套绿地指标

苏州市城市建设项目配套绿地指标

苏州市城市建设项目配套绿地指标踏勘审查绿地面积计算办法(草案)第一条为规范我市城市建设项目配套绿地指标踏勘审查行为,统一执行标准,依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参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和《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苏州市实施细则之一“指标核定规则”》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中条款与《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苏州市实施细则之一“指标核定规则”》如有不同,以本办法为准。

第二条本办法是与《苏州市城市建设项目配套绿地指标踏勘审查规程》相配套的规范性文件,适用于我局城市建设项目配套绿地指标踏勘审批。

我市其他地区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城市建设项目配套绿地指标踏勘绿地面积计算标准如下:(一)方便到达的地下室及半地下室上部,覆土层厚度不少于米的绿地,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覆土层厚度在—米的绿地,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计算;覆土层厚度小于米的绿地不得计入绿地率。

(二)方便到达的非住宅建筑屋顶上,覆土层厚度不少于米的绿地,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计算;覆土层厚度在—米的绿地,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计算;覆土层厚度小于0.3米的绿地或单片面积小于平方米的绿地不得计入绿地率。

(三)集中绿地中的硬质活动场地、人行步道面积均可计入绿地率,但硬质地面不宜大于;堆场和车行交通使用的场地不得计入绿地率。

(四)采用植草砖等生态措施的场地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计入绿地率,但计入绿地面积的植草砖面积不得大于绿地总面积的。

(五)人工景观水体面积可计入居住区配套绿地,但计入绿地面积的人工景观水体面积不得大于绿地总面积的;居住区内的游泳池、消防水池以及城市规划控制的自然河沟等水体不计入配套绿地面积。

(六)宅旁(宅间)绿地面积计算起止界为:绿地边界对宅间路、组团路和小区路计算至路边,当小区路设有人行便道时计算至便道边;沿居住区路、城市道路则计算至红线;对房屋计算至墙脚(散水),对其它围墙院墙计算至墙角。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建设用地指标(2010年版)》的通知-苏国土资发[2011]167号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建设用地指标(2010年版)》的通知-苏国土资发[2011]167号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建设用地指标(2010年版)》的通知正文:----------------------------------------------------------------------------------------------------------------------------------------------------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建设用地指标(2010年版)》的通知(苏国土资发〔2011〕167号)各市国土资源局:《江苏省建设用地指标(2010年版)》已经省政府批准,现印发你们,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

《江苏省建设用地指标(2006年版)》同时废止。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二0一一年五月二十六日江苏省建设用地指标(2010年)行业投资强度(苏南地区)容积率农副食品加工业≥253万元/亩≥1.0食品制造业≥253万元/亩≥1.0饮料、烟草制造业≥253万元/亩≥1.0纺织业≥253万元/亩≥0.8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253万元/亩≥1.0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253万元/亩≥1.0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253万元/亩≥0.8家具制造业≥253万元/亩≥0.8造纸及纸制品业≥253万元/亩≥0.8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业≥260万元/亩≥0.8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273万元/亩≥0.5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73万元/亩≥0.7医药制造业≥373万元/亩≥0.9化学纤维制造业≥367万元/亩≥0.9橡胶制品业≥260万元/亩≥0.9塑料制品业≥267万元/亩≥1.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53万元/亩≥0.7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300万元/亩≥0.6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333万元/亩≥0.6金属制品业≥293万元/亩≥0.7通用设备制造业≥300万元/亩≥0.7专用设备制造业≥300万元/亩≥0.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300万元/亩≥0.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300万元/亩≥0.7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450万元/亩≥1.1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300万元/亩≥1.1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253万元/亩≥1.0——结束——。

江苏省政府关于切实加强土地集约利用工作的通知

江苏省政府关于切实加强土地集约利用工作的通知

江苏省政府关于切实加强土地集约利用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4.06.23•【字号】苏政发[2004]54号•【施行日期】2004.06.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江苏省政府关于切实加强土地集约利用工作的通知(苏政发[2004]54号2004年6月23日)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为进一步加强土地集约利用工作,切实保护耕地,节约使用土地,不断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现作如下通知:一、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土地开发利用要坚持集中利用和节约利用的原则,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总量,严格控制占用耕地。

要积极采取措施,鼓励和引导工业向开发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调整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发挥土地资源集聚利用的效应。

各类开发区(包括园区、度假区、大学城等,下同)用地,必须纳入所在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合理布局,科学规划,成为土地集约利用的示范区。

从严控制开发区开发规模,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努力提高生产性项目用地比例。

对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要统一规划,按功能分区,集中布置行政管理及生活服务设施,提高区域性社会资源的共享程度。

在开发区推行建造多层标准厂房,引导中小企业使用标准厂房。

严格限制建造单层厂房。

城市建设应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合理确定建设规模。

所有建设用地必须严格控制在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内,不得随意突破,不得越权修改和调整规划。

禁止城市建设中脱离实际的宽马路、大广场建设。

对城市居民的经济适用房、农村居民的拆迁安置房建设,鼓励、支持建造多层、高层公寓房,集中安置城市居民和被征地拆迁农民。

交通、水利、电力、学校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要优化方案设计,尽可能节约用地。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调整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实施政策的通知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调整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实施政策的通知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调整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实施政策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公布日期】2009.06.26•【字号】苏国土资发[2009]175号•【施行日期】2009.06.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江苏省国土资源厅、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调整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实施政策的通知(苏国土资发〔2009〕175号)各市、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为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调整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实施政策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56号)精神,充分发挥地价对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促进作用,加快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研究,现就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实施政策调整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政策调整的对象与认定条件我省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实施政策调整对象分为以下两类工业项目用地:(一)属于优先发展产业且用地集约的优先发展产业是指符合国家和省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有利于促进形成优势产业链、构建特色产业基地的产业。

用地集约是指符合经省政府批准、省国土资源厅发布实施的《江苏省建设用地指标(2006年版)》(苏国土资发[2007]62号)规定标准,且其中容积率、建筑系数和单位土地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幅度分别不低于国土资源部《关于发XXX实施〈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24号)所规定标准40%、40%和10%以上。

(二)属于以农、林、牧、渔业产品初加工为主的农、林、牧、渔业产品初加工工业是指,在产地对以农、林、牧、渔业产品为初始原料直接进行初次加工的生产活动。

该生产活动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第13、14、15、17、18、19、20大类范围内的小类予以认定;产地是指农、林、牧、渔业产品所在的省辖市范围。

江苏省建设厅关于印发《江苏省村庄规划导则》的通知

江苏省建设厅关于印发《江苏省村庄规划导则》的通知

江苏省建设厅关于印发《江苏省村庄规划导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建设厅•【公布日期】2008.05.21•【字号】•【施行日期】2008.06.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江苏省建设厅关于印发《江苏省村庄规划导则》的通知各市、县(市)规划局、建设局(建委):为加强对我省村庄规划的指导,更好地服务于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相关规定,我厅对《江苏省村庄建设规划导则(2006年试行版)》进行了补充、修改和完善,形成了《江苏省村庄规划导则》,现印发给你们。

各市、县(市)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大对《江苏省村庄规划导则》的宣传培训力度,切实指导各地做好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对已编制完成的村庄建设规划,各地应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和实际建设需求,依据本导则,适时补充村域规划编制内容,修改完善村庄(居民点)建设规划。

本导则自2008年6月1日起执行,我厅2006年印发的《江苏省村庄建设规划导则》(2006年试行版)同时停止执行。

试行中的有关问题请及时告知我厅村镇建设办公室。

附件:《江苏省村庄规划导则》二〇〇八年五月二十一日江苏省村庄规划导则第一章总则1.1导则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我省行政区域范围内,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外、镇村布局规划定点的村庄规划;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村庄参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版)的有关要求进行规划。

1.2基本任务在乡镇总体规划、镇村布局规划的指导下,具体确定村庄规模、范围和界限,综合部署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公益事业等各项建设,确定对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防灾减灾等的具体安排,为村庄居民提供切合当地特点,并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人居环境。

县级村镇规划主管部门可结合村庄居民建房和预控用地等不同需求,对以上要求进行简化,确定编制村庄平面布局规划,并按照《江苏省村庄平面布局规划编制技术要点》(试行)执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江苏省建设用地指标(2006年版)江苏省国土资源厅二○○七年三月总则第1条为了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和资产管理,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全省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制定本建设用地指标。

第2条本建设用地指标是编审新建(含改建、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文件,审批项目用地,核定其建设用地规模的基本依据;同时也是工业用地实行招拍挂出让过程中,设定项目用地条件的重要参考依据。

第3条全省各类新建项目选址必须符合当地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的要求,正确处理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的关系,可以利用荒地、劣地的,尽量少占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应充分利用原有的场地和设施,尽量减少新增用地面积。

第4条全省各类项目的建设,应有利用于区域统筹、地区协作,有利用于城乡建设,符合当地社会经济条件和行业发展需要,扩大专业化协作和社会化服务范围,综合确定经济合理的建设规模。

第5条全省各类新建(含改建、扩建)项目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和建设模式,精心规划设计、合理布局,减少用地规模。

第6条分期建设的项目,应远近结合,统筹规划,统一申请,分期供地。

近期建设用地应合理集中,远期建设发展用地应预留在项目区外。

第7条各类项目的建设,应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建设、土地管理、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切实做到科学、合理、节约用地。

第8条本建设用地指标在执行过程中,若国家出台更为严格的用地标准,则参照严格标准执行。

说明第1条本建设用地指标适用于全省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工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公用设施项目、公共建筑项目、居住建筑项目、特殊用地项目和其他建设用地项目(不包括商业、商品住宅、金融等完全市场化运作的建设项目)。

第2条本建设用地指标参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全国土地分类(试行)》(国土资发[2001]255号)、《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建设部(90)建标字第322号)的分类系统,对全省主要工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公用设施项目、公共建筑项目、居住建筑项目、特殊用地项目、其他建设用地项目进行归纳,建立了定额指标和控制指标相结合的指标框架。

定额指标是以工业项目主要产品的设计生产规模,基础设施项目、公用设施项目、公共建筑项目、居住建筑项目、特殊用地项目、其他建设用地项目的设计建设规模,作为主要考察对象,在对规模进行科学分级的基础上建立的单位用地指标。

建设项目用地规模计算方法:建设项目用地规模=设计生产或建设规模×单位用地指标×区域修正系数。

控制指标指建设用地项目的平均投资强度、容积率、绿地率、建筑系数、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比例。

第3条有关建设用地项目受地形、地貌、区位、用地结构协调度、产业集聚规模等因素的影响,其定额指标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细微调整,调整幅度一般不超过5%。

第4条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国家发改委令第40号)及《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06年本)》(国土资发(2006)296号)规定的限制类项目,在执行本规定行业用地定额指标的基础上,需适当核减,调整幅度一般在-15%~-5%。

第5条若某些行业在本建设用地指标中没有相对应的用地指标,则通过专家评议的方法确定该行业的用地指标,并通过附文的形式进行增补。

工业项目单位用地指标区域修正系数注:(1)苏南地区:南京市、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镇江市(2)苏中地区:南通市、扬州市、泰州市(3)苏北地区:徐州市、连云港市、淮安市、盐城市、宿迁市目录江苏省工业用地项目建设用地指标…………………………………………………(1~58)《江苏省采矿业建设用地指标》............................................................................................................. - 1 - 《江苏省农副食品加工业建设用地指标》............................................................................................. - 3 - 《江苏省食品制造业建设用地指标》..................................................................................................... - 6 - 《江苏省饮料、烟草制造行业建设用地指标》 ..................................................................................... - 9 - 《江苏纺织业建设用地指标》............................................................................................................... - 11 - 《江苏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建设用地指标》 ............................................................................... - 14 - 《江苏省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建设用地指标》 ....................................................... - 15 - 《江苏省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行业建设用地指标》 ............................................... - 17 - 《江苏省家具制造业建设用地指标》................................................................................................... - 19 - 《江苏省造纸及纸制品行业建设用地指标》 ....................................................................................... - 20 - 《江苏省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行业建设用地指标》 ................................................................... - 21 - 《江苏省石油加工、炼焦行业建设用地指标》 ................................................................................... - 22 - 《江苏省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行业建设用地指标》 ................................................................... - 23 - 《江苏省医药制造业建设用地指标》................................................................................................... - 27 - 《江苏省化学纤维制造业建设用地指标》........................................................................................... - 28 - 《江苏省橡胶制品业建设用地指标》................................................................................................... - 29 - 《江苏省塑料制品业建设用地指标》................................................................................................... - 30 - 《江苏省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建设用地指标》 ....................................................................................... - 32 - 《江苏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建设用地指标》 ....................................................................... - 36 - 《江苏省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建设用地指标》 ....................................................................... - 37 - 《江苏省金属制品业建设用地指标》................................................................................................... - 38 - 《江苏省通用设备制造业建设用地指标》........................................................................................... - 42 - 《江苏省专用设备制造业建设用地指标》........................................................................................... - 46 - 《江苏省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建设用地指标》 ................................................................................... - 48 - 《江苏省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建设用地指标》 ............................................................................... - 50 - 《江苏省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建设用地指标》 ............................................... - 53 - 《江苏省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建设用地指标》 ....................................................... - 56 - 《江苏省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建设用地指标》 ................................................................................... - 58 - 江苏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用地指标…………………………………………………(59~82)《江苏省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 - 59 - 《江苏省铁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 - 64 -《江苏省公路项目建设用地指标》....................................................................................................... - 67 - 《江苏省航道项目建设用地指标》....................................................................................................... - 72 - 《江苏省港口建设用地指标》............................................................................................................... - 75 - 《江苏省民用航空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 ....................................................................................... - 76 - 《江苏省管道项目建设用地指标》....................................................................................................... - 81 - 江苏省公用设施项目建设用地指标.........................................................(83~91)《江苏省邮政业建设用地指标》........................................................................................................... - 83 - 《江苏省通信工程建设用地指标》....................................................................................................... - 85 - 《江苏省市政公用、环卫项目建设用地指标》 ................................................................................... - 89 - 江苏省公共建筑项目建设用地指标......................................................(92~102)《江苏省科研项目建设用地指标》....................................................................................................... - 92 - 《江苏省教育系统建设用地指标》....................................................................................................... - 93 - 《江苏省卫生系统建设用地指标》....................................................................................................... - 96 - 《江苏省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业建设用地指标》 ............................................................................... - 98 - 《江苏省广播、电视业建设用地指标》............................................................................................... - 99 - 《江苏省文化艺术业建设用地指标》................................................................................................. - 100 - 《江苏省体育项目建设用地指标》..................................................................................................... - 101 - 《江苏省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系统建设用地指标》 ......................................................................... - 102 - 江苏省居住建筑项目建设用地指标 (103)《江苏省居住建筑建设用地指标》..................................................................................................... - 103 - 江苏省特殊用地项目建设用地指标......................................................(104~105)《江苏省监狱项目建设用地指标》..................................................................................................... - 104 - 《江苏省墓葬项目建设用地指标》..................................................................................................... - 105 - 江苏省其他用地项目建设用地指标 (106)《江苏省仓储、配送行业建设用地指标》......................................................................................... - 106 - 附件:1. 关键名词和术语解释2. 行业代码、行业名称、指标页码索引《江苏省采矿业建设用地指标》一、基本规定第1.1条项目建设必须贯彻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和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节约土地等有关政策;正确处理工业与农业、近期和远期、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