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课堂练习题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主要讲述了整数乘法的基础知识,包括乘法规则、乘法竖式和乘法的应用等内容。
为了检验学生对这一单元的掌握情况,我们特地准备了一份测试题及答案,供学生们自测使用。
一、基础知识考核1、请计算以下各题: (1) 2×4= ? (2) 5×8= ? (3) 9×6= ?2、请用竖式计算以下各题: (1) 3×7= ? (2) 4×9= ? (3) 5×6= ?3、请根据乘法规则,填写以下各题的答案: (1) 5×7=35,那么5×70= ? (2) 6×8=48,那么6×800= ? (3) 9×5=45,那么90×5= ?二、应用能力考核1、学校举行运动会,每个班级有5名运动员,一共有4个班级,请问一共有多少名运动员?2、超市出售一种糖果,每袋售价6元,一天可以卖出4袋。
请问一天可以获得多少元收入?3、小明有90元钱,他买了一本8元的书,请问他还剩下多少钱?三、挑战能力考核1、请计算以下各题的答案: (1) (2×3)×4= ? (2) 6×(3×4)= ? (3) 2×5×7= ?2、请根据乘法分配律,计算以下各题的答案: (1) (2+4+6)×3= ? (2) (10+20+30)×2= ? (3) (4+8+12)×5= ?测试题及答案如下:一、基础知识考核1、(1) 8 (2) 40 (3) 54 【解析】根据乘法的规则,两数相乘,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相乘,得出的结果从右向左依次排列。
2、(1) 21 (2) 36 (3) 30 【解析】用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相乘,得出的结果依次排列。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课时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课时练习题(附答案)四年级数学下册1.1四则运算加、减法一、填空题:1.在加法里,一个加数=()-()2.根据29863+32942=62805可以得到两个减法算式()或(),这是根据()。
3.先把下面各式中的“()”换成x,然后说出x是多少。
()+26=43 90+()=280二、求未知数 x。
(1)(2)(3)(4)三、先计算,再验算。
36695+43187 10384+6983四、列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再解答。
(1)76加上什么数得159?(2)一个数加上876得1093,这个数是多少?五、有三筐苹果,一共76千克。
一筐23千克,一筐28千克,另外一筐重多少千克?答案一、填空题1.和、另一个加数2.62805-32942=29863 62805-29863=32942,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3.17、190更多资料关注雪儿老师微信:3048244041二、求未知数(1)67 (2)248 (3)2015 (4)2733三、先计算,再验算(1)79882 (2)80219四、列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再解答。
(1)76+=159 (2)+876=1093=83 =217五、解:设另外一筐重千克。
23+28+=76=25四年级数学下册1.2四则运算乘、除法一、填空1.一个因数=()2.12×()=60 ()×6=723.()×8<420,括号里最大能填()4.□×○=△,()÷()=○,()÷()=□5.12与什么数相乘得84?列式是()二、求未知数x38×x=1786 x×96=6816 x×32=128 15×x=90三、列式计算1.一个数的28倍是5628,求这个数。
2.甲数是乙数的6倍,甲数是126,求乙数是多少?参考答案一、1、积÷另一个因数 2、5 123、524、△÷□△÷○5、12×x=84二、47 71 4 6三、5628÷28=201 126÷6=21四年级数学下册1.3四则运算有关0的运算一、填空。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的测试卷1一、填空题。
1、求4个0.7是多少,加法算式是(),乘法算式是(),用()计算比较简单。
2、的积是()位小数,如果2.35扩大10倍,要使积不变,必须把0.5改为()。
3、4. 0.8的积是()位小数,的积是()位小数。
4、由7个1,9个0.1和5个0.01组成的数是(),将它精确到十分位是()。
5、把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这个小数就()倍。
6、在()里填上,或者=。
4.71.02()4.73.44()3.427.().20..9()0.480..01()0.25.13()0..57、根据,直接写出下面几个算式的积。
4.42.1=()0..21=()0.=()()92.4=()()8、一个数是三位小数,将它四舍五入到百分位是3.32,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二、判断题。
1、7.6乘一个小数,积一定小于7.6。
()2、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整数乘法简便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4、0.7 0.7的积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约是0.5。
()5、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
()三、计算题。
用竖式计算。
80.12=1.93.5=2.31.29=0..3=0..96=0..71=(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四、按要求保留小数。
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0._________8._________40._________五、应用题。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使它成为乘加应用题,再列式,不计算。
五年级有学生人,六年级人数是五年级的1.5倍,_________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先把题目补充完整,使它成为乘减应用题,再列式,不计算。
五年级有学生人,六年级人数是五年级的1.5倍,_________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先把题目补充完整,使它成为连乘应用题,再列式,不计算。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 同步练习(含解析)

1 四则运算第1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填一填。
(1)在算式203+147=350中,203和147叫做( )数,350叫做( )。
(2)在算式200 - 80 =120中,被减数是( ),减数是( ),120是( )。
(3)根据251+325=576,写出两个减法算式:( ),( )。
(4)根据630-60=570,写出一个加法算式:( )。
(5)219+( ) =408 ( )-176=200 1030-( )=5972.计算下面各题,并利用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进行验算。
239+165= 850-89= 207 -155=3.猜猜我是谁。
(1)(2)4.苏宁易购迎店庆促销,共有电视机517台,卖了175台,剩下多少台电视机?5.在○里填上适当的数,使每一横行、每一竖列的三个数相加都得999。
第2课时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填一填。
(1)根据17×5=85,写出两个除法算式:( ),( )。
(2)根据80÷5=16,写出一个乘法算式:( )。
(3)12×( )=60 ( )×6=72 ( )÷7=84(4)计算8+56×0时,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结果是( )。
(5)一个数加上8,再乘8,然后除以8,最后减去8,结果还是8。
这个数是( )。
2.小法官。
(对的画“√”,错的画“×”)(1)0÷8=0,8÷0=0。
( )(2)一个数和0相乘,还得原数。
( )(3)除法是减法的逆运算。
( )(4)验算乘法算式是否正确,可以用除法验算,也可以用乘法验算。
( ) 3.(易错题)计算下面各题,并利用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进行验算。
21×18= 299÷23= 714÷17=4.李叔叔参加全民健身自行车赛,3小时行驶75 km。
根据这一数据填写下表。
时间/时 2 7路程/km 100 3755.根据下图中给出的三个数量,写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第1单元四则运算同步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一、仔细审题,填一填。
(第8题3分,其余每小题2分,共21分)1. ( )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 在没有余数的除法里,如果被除数+商×除数=210,那么被除数=( ) 。
3. 根据56×38=2128,写两道除法算式是( )和( )。
4.÷12=25……,余数最小是( ),这时被除数是( );余数最大是( ),这时被除数是( )。
5. 在除法里,( )不能作除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 )。
6. ( )÷125=8 882÷( )=427. 计算25×[(200-119)÷9 ]时,先算( )里面的(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
8.按照要求的运算顺序添括号。
第一步先算减法:368-20×15+35最后一步算乘法:368-20×15+35先算加法最后算乘法:159×132÷4+629.根据□+=,△×=○,○-=※列出的综合算式是( )。
10.如下图,有四张扑克牌,牌上的数经过怎样的运算才能得到24?算式是( )。
二、火眼金睛,判对错(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每小题1分,共5分)1.被减数减去减数与差的和等于0 ( )2.125×8÷125×8=1。
( )3.198-75+25与198-(75+25)的得数相等。
( )4.30×4+168÷4这道题的乘法和除法可以同时算。
( )5.被减数、减数、差的和是400,那么被减数一定是200。
( )三、仔细推敲,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每小题1分,共8分)1.×(54÷6)=72,里应该填的数是( )。
A. 6 B.8 C.102.下列算式中,去掉括号后不改变结果的是( )。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试题(附答案)人教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快乐填一填。
(第4题3分,其余每空1分,共24分)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 )法,再算( )法;如果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 )里面的。
2.根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等式。
49+27=76(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143-58=85(1)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等式。
35×71=2485(1)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1104÷46=24(1)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4.按照给定的运算顺序添加括号。
(1)第一步先算减法: 120 + 40 × 20 - 15(2)最后一步算乘法: 120 + 40 × 20 - 15(3)最后一步算加法: 120 + 40 × 20 - 155.把下面每组中的算式改写成一个综合算式。
(1)△-口=☆☆÷4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口=☆△-口=○☆-○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6.在○里填上“>”“<”或“=”。
25+60×12÷6○(25+60)×12÷6(36+15)×100○36×15+10040÷(85-5×16)○40÷(85÷5-16)350-72÷8×9○350-72÷9×87.用115减去15与5的积,差是多少?可列式为(),结果是()。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解析】
【详解】
略
18.除减
【解析】
【详解】
含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除法,再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然后算小括号中括号外面的乘法,最后算小括号外面的减法。
19.32×30=960 960÷30=32
【分析】
根据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关系可知:除数×商=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由此求解。
【详解】
【点睛】
本题根据算式提问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23.×
【解析】
【详解】
略
24.×
【分析】
计算题中,有一个数很奇妙,就是“0”。
【详解】
任意举例:5+0=5,5−0=5,5=5,这两个数的和与差相等。
故答案为×。
【点睛】
任意举出适合的例子,就可以把原题推翻。
25.√
【详解】
略
26.错误
【解析】
18.算(270+770÷55)×19-10应该先算(_____)法,最后算(______)法。
19.根据960÷32=30。写出一道乘法算式是(________)。一道除法算式是(________)。
20.把28+36=64,1280÷64=20,408-20=388这三个算式组成一个综合算式是(______)。
(1)48×35,48是香蕉每筐的重量,35是卖出橘子的筐数,所以48×35表示卖出橘子的重量,提问为:卖出橘子多少千克?
(2)35+28,35是卖出橘子的筐数,28是卖出香蕉的筐数,35+28表示卖出橘子和香蕉一共的筐数,提问为:橘子和香蕉一共卖出多少筐?
(3)48×(35-28),48是橘子和香蕉每筐的重量,35-28是橘子比香蕉多卖的筐数,48×(35-28)表示卖出橘子比香蕉多的重量,提问为:卖出橘子比香蕉多多少千克?
(完整)人教版四年级下数学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练习题7套试卷

(完整)人教版四年级下数学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练习题7套试卷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四则运算练习题(1)一、口算题(共12分)5×2+3=-105 5)×2+3=-(105 52+25=-52+25 5×(2+3)=-105 (5×2+3)=-105 100+100×0=50+90÷(2×3)= (50+90)÷2×3= 50+90÷2×3= (50+90÷2)×3= 72÷9×48÷8= 64÷64×7=二、填空(5+8=13分)1、下面是小红各科考试成绩的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1).语文( )分、数学( )分、外语( )分.(2).数学比外语高( )分.(3).三科平均( )分.2、把下面几个分步式改写成综合算式.(1)960÷15=64 28=36-64 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5×24=1800 1800=7200-9000 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810-19=791 791×2=1582 1582+216=1798 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4)96×5=480 480+20=500 500÷4=125 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三、判断(正确的括号中划“√”,错误的在括号中划“×”并改正)(9分)1.720÷(15-3×2) 2.3889-(108-931)×5 3.(800+200÷50)×3 =720÷(12×2) =3889-149×5 =(100÷50)×3 =720÷24 =3889-745 =20×3=30 =3144 =60( ) ( ) ( )四、计算题(每道小题3分共18分)962÷74-19×96 (59+66)×64-10000616)-5940÷45×(798364)÷7-(315×40 12520÷8×(121÷11)906)×(65+15)-(2010五、文字题(每道小题6分共18分)1. 25除175的商加上17与13的积,和是多少?2. 从4000除以25的商里减去13与12的积, 差是多少?3. 6000除以59与35的差, 商是多少?六、应用题(第1小题5分, 共30分)1. 某化肥厂一月份生产化肥310吨,二月份生产400吨,三月份生产490吨化肥,平均每月生产化肥多少吨?2. 一匹马每天吃12千克草, 照这样计算, 25匹马, 一星期可吃多少千克草?(用两种方法计算)3. 工人王师傅和徒弟做机器零件, 王师傅每小时做45个, 徒弟每小时做28个, 王师傅工作6小时, 徒弟工作8小时, 他们共做多少个机器零件?4. 工厂有煤8000千克, 原计划烧25天, 由于改进炉灶, 实际烧了32天, 平均每天比原计划节约多少千克?5. 工地需要1280袋水泥, 用8辆大车4次才全部运来, 一辆大车一次可运多少袋化肥?(用两种方法计算)6. 一个养鸡场四月份卖出12300只鸡, 五月份卖出的比四月份的2倍还少200只, 两个月一共卖出多少只鸡?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四则运算练习题(2)一、填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
2.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掌握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和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学习。
【活动方案】
活动一:看图提问
1.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
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 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 km。
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1)问:根据这道题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
(让学生尝试用线段图表示)
请学生根据线段图写出加法算式。
(2)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
(3)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
(4)全班交流。
活动二:寻找“法宝”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出示加法的意义)说明加法各部分名称。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出示) 加数+加数=和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检测反馈】
做一做
根据2468+575=3043,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3043-2468=
3043-575=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学习重难点】
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对乘、除法进行验算,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以及用除法意义说明一些题为什么用除法解答,培养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掌握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分析的能力。
【活动方案】
活动一:巩固旧知
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554=985
477+()=902
( )+269=730
196+()=324
2.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347+275= 65+347=
914-508= 400-245=
活动二:解决实际问题
【检测反馈】
1.完成教科书第6页“做一做”第1题。
2.完成教科书第7页第2、4题。
0的运算(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2.熟练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学习重难点】
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
【活动方案】
活动名称:思维对对碰
活动任务:探究0能不能做除数
活动分工:1号记录员2号发言人3号声控员4号组长
活动时间:8分钟
活动步骤:
①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想法(1分钟)
在没有余数的除法中,除数×商=被除数可以通过举例的方法说明
②按1--4号的顺序说自己的想法,组内归纳有几种不同的方法。
(5分钟)
③小组展示,激励评级
每小组展示本组的合作结果,其他同学认真听,比一比看哪一组自主学习效果好。
④思考交流
引导举例说明(在没有余数的除法中,除数×商=被除数)
5÷0,从除法的意义上说,5是两个因数的积。
一个因数是0,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也就是谁乘0得5?找不到同0 相乘得5 的数,所以5÷0不可能得到商,0作为除数没有意义。
0÷0,从除法的意义上说,第一个0是两个因数的积。
第二个0是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也就是谁乘0得0?这样的商太多了,所以得不到确定的商,0作为除数没有意义。
【检测反馈】
1.计算:45+45×0 0÷18+9
2.判断
0除以任何数都得0。
()
0不能作被除数。
()
如果被减数与减数相等,差是0.()
在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一定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
带括号的四则运算(第四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际问题,总结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通过观察分析积累知识。
3.培养积累分析能力
【学习重难点】
掌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活动方案】
活动一:学与教大比武
1、出示60+240÷[(30-10)×2]
⑴区分会与不会
⑵开始学与教大比武
⑵汇报学与教的情况
自己学会了吗?教会了几个徒弟?
2、考核(过五关)
请徒弟们接受老师的提问,同学们当评委,指出讲的不好的地方,和精彩之处。
⑴提问:[ ] 是什么括号?
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里面的,再算[ ]里面的。
⑵划运算顺序
118+1536÷[12×(63-59)]
[60+240÷(30-10)]×2
(60+240)÷[(30-10)×2]
⑶下面的运算对不对?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700-(600+300÷15)]×2 第一步运算顺序错误
=[700-(900÷15)]×2
=[700-60]×2
=640×2
=1280
⑷实力比拼用递等式计算
[514-(123+217)]÷(29×6)
⑸评选先秀师傅出色徒弟
活动二:尝试计算
1.试着算一算
(1)270÷30-180÷30
==
==
==
(2)(270-180)÷30
==
==
==
2.小组交流说说每步算式表示的意思。
3.小组交流算法,统一想法:算式里有小括号,先
算;小括号里面的,先
算。
4.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算式的不同点,以及运算顺序的不同。
5.学生进行小结,全班交流。
【检测反馈】
计算
(48+96)÷(25-13)
(65+35×4)÷5
35×(11+512÷32)
8×56-(128+47)
租船问题(第五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成功的喜悦。
3.通过观察,总结,培养细心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
发展应用意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倾听,并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方案】
活动一:温故知新
师生共44人去公园,他们要租船游玩,已知每条船限乘6人,至少需要几条船?活动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自学教材的例题,分析并解答:
图中有师生共32人,他们要租船游玩,已知租一条大船要30元,租一条小船要24元,大船每条可以坐6人,小船每条可以坐4人,怎么租船最省钱?
理解题意并思考:
方案一:全租小船
方案二:全租大船
方案三:大船和小船结合
三、交流展示
1、学生交流展示。
2、我明白了:在解决租船类的实际问题时,可以先假设,再调整,从而找出最优方案。
四、过关检测:
1、大巴车限乘30人,中巴车限乘20人,有80人郊游,其中租一辆大巴车要50元,租一辆中巴车要35元,怎样租车合算?
2、京华旅行社推出两种优惠方案,第一种:团体5人以上(含5人)每位300元。
第二种:成人每位400元,小孩每位200元。
有10位家长带5名孩子,怎样买
票省钱?
练习课(第六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2.能用三步计算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
熟练计算三步计算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活动方案】
活动一:巩固混合运算的顺序
1.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540÷3+6×2 180÷(36÷12)+6
540÷(3+6×2) 180÷(36÷12+6)
540÷[(3+6)×2] 180÷[36÷(12+6)]
2.小组内交流每一题的结果及运算顺序。
活动二:自我挑战
1.完成练习三第3题
2.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计算结果。
3.
【检测反馈】
1.少先队员采集标本,第一小组12人,共采集了96件;第二小组11人,共采集了77件,第一小组比第二小组平均每人多采集多少件标本?
2.甲、乙两车同时从上海开往北京,甲车每小时行12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90千米,6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