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昆明理工大学教务处

合集下载

云南省2018年高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名单

云南省2018年高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名单

16
JG2018016 云南大学
17
JG2018017 云南大学
18
JG2018018 云南大学
19
JG2018019 云南大学
20
JG2018020 云南大学
21
JG2018021 云南大学
22
JG2018022 云南大学
23
JG2018023 云南大学
24
JG2018024 云南大学
25
JG2018025 云南大学
基于现代工程教育理念的化工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梅毅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级高工 副研究员 教授 高级实验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学管理 专业大类 专业大类 总体研究 总体研究 实验实践 总体研究 专业大类 实验实践 总体研究 总体研究 总体研究 总体研究
地方高校学风建设之无人监考机制研究
基于“互联网”+“新工科”理念的建筑类专业毕业设计 教学改革
刘洪喜 翟辉
“互联网+”背景下的智慧教学改革研究
许蔚
“以学生为中心”理念贯彻之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方法养 成训练教学模式改革
普运伟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校内工程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王春荣
地方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现状、特点及对策研究──以昆 明理工大学为例
JG2018035 昆明理工大学
36
JG2018036 昆明理工大学
37
JG2018037 昆明理工大学
38
JG2018038 昆明理工大学
39
JG2018039 昆明理工大学
40
JG2018040 昆明理工大学
项目名称
项目 主持人
职称
项目类别

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校级教学团队及推荐级教学团队

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校级教学团队及推荐级教学团队
6
数字媒体广告创意与创作
杨璐、昌蕾、刘艳子、藤依舒、宗俊
艺术与传媒学院
7
构建计算机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
秦卫平、徐天茂、张民坤、耿植林、普运伟
计算中心
8
信计专业系列课程网络化平台教学实践
姜麟、石剑平、徐润林、朱志宁、李玉兰
理学院
9
应用化学专业创新性实验技能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张彬、马永平、何素琼、姜鹏
社会科学学院
3
“昆明理工大学矿物数字博物馆”建设
朱杰勇、周梅、王雷、孔志刚、刘益
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4
双语“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建设及实践
干晓蓉、蔡光程、吴刘仓、付英姿、朱兴东
理学院
5
昆明理工大学《大学物理》课程建设和改革
伏云昌、宫爱玲、吴光敏、钱晓凡、樊则宾
理学院
6
实施考试组织改革有效保证本科教学质量的研究与实践
邹永松、史庆南、邓荣群、杨丽波、吴浩
教务处
7
留学生汉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陆建生、李英姬、潘玉华、张永怡、郑佳佳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8
优化理论课程,强化实践环节——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体系创新建设与实践
向凤红、李玉惠、薛洁、周建华、胡蓉
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9
应用型动画人才培养创新模式与实践研究
陈克巧、王成、邹宇昆、喻丽、张譞元
附件:
一、特等奖(10项)
序号
成果名称
项目完成人
完成单位
1
依托学科优势,建设高水平冶金工程特色专业的探索与实践
华一新、李坚、徐瑞东、朱云、田国才
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
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EE+HD·CDIO”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毕业设计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毕业设计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总第2 7 5 期
DOI 编 码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 - 0 0 7 9 . 2 0 1 3 . 1 6 . 0 7 0
实验 实践教 学
毕业设计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刘可真 梁松涛 高美莲

摘 要: 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 中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工程 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是对 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知 识和综合能力的 次全面检验 , 并且对学生个人能力的提 高、 正确树立对工作的态度以及提 高独立处理 问题的能力等 方面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其质量 的
理 工大学电力工程学院硕士研 究生。( 云南 昆明 6 5 0 0 5 0 )
基金项 目: 本文 系昆明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 其自动化专业国家级二类特 色专业质量工程项目、 云南省教学改革研究项 目“ 水利电力应
用型人才培养的探 索与实践项 目” 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 : G6 4 2 . 4 7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1 0 0 7 — 0 0 7 9( 2 0 1 3 ) 1 6 — 0 1 3 9 — 0 2
载。 对 于毕业设 计过程 中的选题 、 过程 管理 、 评 阅、 答辩 、 成绩
与社会 实践充分接 轨的大平台, 有效 地保 障了毕业设计 选题 从
实践需要 中来 , 做出的成 果有助于推动实践 , 部分实现了设计成 果效 用回到实践 中去。 此 外, 鼓励各专业聘请理论水平高、 实际 经验 丰富的生产、 科研 、 设 计 等部 门的专家 或技 术人员参加 毕 业设计 的指导工作 , 但 必须有学校的专业教师参加联系和指导, 实行 “ 双导师制”, 以便掌握教 学要 求和毕业设计 进度 , 保证毕

“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大学工科专业《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大学工科专业《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Creative Education Studies 创新教育研究, 2020, 8(6), 1097-1101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2020 in Hans. /journal/ceshttps:///10.12677/ces.2020.86179“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大学工科专业《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张国辉,杨启良*,武亮,王铭明,张祖莲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昆明收稿日期:2020年11月9日;录用日期:2020年12月17日;发布日期:2020年12月23日摘要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依托昆明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开展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大学工科专业《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完成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分组讨论教学、科研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教学、网络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等教学改革措施。

同时构建多样性与过程性考核机制,实现教考分离,过程性与多样性考核方式包括期中考试成绩、课堂笔记成绩、积分条成绩、分组讨论成绩等。

实施结果表明该课程教学与考核改革措施总体成效显著,学生学习主动性与课堂活跃度大幅提高,考核成绩显著提高,学生评价与认可度较好。

关键词一流课程建设,灌溉排水工程学,教学改革,考核创新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Exploration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Cours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First-Class CourseGuohui Zhang, Qiliang Yang*, Liang Wu, Mingming Wang, Zulian Zhang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unming YunnanReceived: Nov. 9th, 2020; accepted: Dec. 17th, 2020; published: Dec. 23rd, 2020*通讯作者。

昆明理工大学本科教学评估报告

昆明理工大学本科教学评估报告

昆明理工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第一部分学校概况我校诞生于红土高原,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管、经、文、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25年私立东陆大学工科。

建国初期,为开发云南丰富的矿产资源,满足“培养矿冶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的需要,1954年9月,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成立昆明工学院,先后隶属高等教育部、冶金工业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云南省,1995年2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昆明理工大学,1998年9月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

1974年9月,“为适应建设云南地方工业的需要,满足各民族对各类技术人员的需求”,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云南工学院,1994年9月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昆明分院、云南省化工专科学校、电子科技大学昆明分部合并组建成云南工业大学。

1999年10月,经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决定并报教育部批准,两校合并为昆明理工大学,是云南省规模最大、建校历史较长、办学层次和类别较为齐全的重点大学。

我校的建设和发展始终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及重视。

1954年,秦基伟将军出席了我校成立大会。

周恩来、朱德、阿沛·阿旺晋美,以及江泽民、李鹏、胡锦涛、曾庆红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接见过我校学生及毕业生。

1994年,李岚清副总理为我校建校40周年题词:“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并于1995年视察我校。

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楚图南为我校题词:“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进入新世纪,陈至立、宋健、许嘉璐、徐匡迪、王淀佐等主要领导为我校50周年校庆题词或发来贺信,教育部周济、赵沁平、吴启迪、陈小娅以及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协会、云南省等领导同志先后多次到校视察和指导工作。

经过51年的建设,我校已形成以地质、采矿、矿物加工、有色冶金、有色金属新材料制备与加工为主体,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大有色”学科专业体系。

其中,有色真空冶金、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深部找矿、矿床数学经济模型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云南省高等学校学分制改革建设项目

云南省高等学校学分制改革建设项目

云南省高等学校学分制改革建设项目申报书申报单位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盖章)建设周期年月至年月负责人刘万明联系电话电子邮件申报日期年月云南省教育厅制二○一四年二月填写说明.申报书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

文字表达要明确、简洁。

所在学校应严格审核,对所填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表中空格不够时,可另附页,但页码要清楚。

.申报书限用纸张打印填报并装订成册。

项目负责人姓名刘万明性别男年龄行政专业技术职务院长助理、教务处长副研究员最后学位授予国家工学学士中国所在学校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手机座机个人简介:侧重管理、教学及科研情况年月毕业留校于原昆明工学院教务处工作,具有年的高校教务处教学管理工作经历。

年组织并撰写材料,津桥学院获得教育厅批准为“学分制试点学校”;年组织并撰写材料,津桥学院获得发改委、教育厅“按学分收费”备案。

曾任级学生体育(选项桥牌)课程教学。

承担教改课题“津桥学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校级)”;“民办高校多样化、国际化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省级)项目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主编教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校级);“加强专业结构调整凸显理工办学特色”项目获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项目组其他成员姓名性别年龄职务单位项目分工赵光洲男院长津桥学院总策划纳海莺女副院长津桥学院协调各部门工作杨文凯男副院长津桥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施薇薇女财务总监津桥学院财务及收费方案曹旻女教务处副处长津桥学院考试改革李玳男教务处副处长津桥学院实践教学及实验室建设董斐男教学科科长津桥学院课程资源开发及选课张利平男教务科科长津桥学院学生学籍及成绩管理普燕萍女教学科津桥学院材料组织与撰写王泓女教学科津桥学院实践教学及实验室建设曹维女教学科津桥学院教学督导室及教学监控学分制改革基础学校基本情况(包括办学情况、教学条件等)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是一所由昆明理工大学申办,云南省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经云南省教育厅审核通过、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采用新机制、新模式办学的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于年月正式招生。

大学“本科教学工程”课程建设项目管理实施细则

大学“本科教学工程”课程建设项目管理实施细则

大学“本科教学工程”课程建设项目管理实施细则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本科教学工程”课程建设项目管理,确保项目建设取得实效,根据《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管理实施办法》和学校有关规章制度,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科教学工程”课程建设项目旨在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促进学生主动、自主学习。

第三条“本科教学工程”课程建设项目包括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人文-通识”优质课程、数字化课程、双语教学课程建设项目及其他新增项目。

第四条“本科教学工程”办公室负责“本科教学工程”课程建设项目组织、管理、评审工作。

第一章申报立项第五条“本科教学工程”课程建设项目每年组织一次。

由“本科教学工程”办公室以正式通知将申报信息下发到各学院,并在教务处网站、校内主要媒体发布相关信息。

第六条学院根据通知要求组织申报材料,填写申请书,准备相关佐证材料,提交“本科教学工程”办公室。

第七条学院要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第八条“本科教学工程”办公室聘请有关专家组成评审专家组,负责项目的评审工作,为完善申报材料提出修改意见。

第九条“本科教学工程”领导小组对专家组评审结果进行核实,确定立项或推荐申报省级及国家级项目名单。

第十条“本科教学工程”课程建设项目评审结果经过公示异议处理后,由学校发文公布。

第二章项目管理第十一条“本科教学工程”课程建设项目实行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负责人共同负责制。

项目承担单位负责项目建设的组织协调人力、物力、财力和跟踪指导等工作;项目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

第十二条校级项目建设期为两年;省级和国家级项目按照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原则上项目建设内容、进度安排以及项目负责人不得随意调整。

确有客观原因,由项目承担单位向“本科教学工程”办公室提出申请。

第十四条项目内容调整办理程序:1.项目承担单位以公文形式报送项目调整内容、原因,同时附上项目负责人同意调整相关内容署名意见或相关证明材料;2.“本科教学工程”办公室审查核实申请材料,提出初步处理意见;3,“本科教学工程”领导小组研究确定处理意见,涉及到省级以上项目的,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4.“本科教学工程”办公室向项目承担单位反馈处理意见。

1、昆明理工大学教师高级职务破格推荐评审条件(昆理工大校人字〔2014〕28号)

1、昆明理工大学教师高级职务破格推荐评审条件(昆理工大校人字〔2014〕28号)

昆理工大校人字〔2014〕28号昆明理工大学关于印发《教师高级职务破格推荐评审条件》的通知各院、部、处、室、馆、中心及直属部门:《昆明理工大学教师高级职务破格推荐评审条件》已经学校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昆明理工大学 2014年9月11日- 1 -昆明理工大学教师高级职务破格推荐评审条件为进一步做好我校优秀中青年破格评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工作,根据上级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条件。

一、破格推荐评审教授条件申报人员履现职以来,应当具备以下必备条件,同时还应分别达到相应基本任选条件之一。

(一)必备条件1、恪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2、年龄在45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符合要求;3、近三年完成学校和部门规定的岗位教学科研绩效工作任务,考核优秀;4、主讲1门以上本科生课程,熟练掌握各教学环节,教学效果良好;5、主持A类研究项目1项,且在A、B类期刊上发表论文6篇以上。

(二)具有副高职破格推荐评审教授基本任选条件1、按论文发表当年中国科学院JCR期刊分区,在一区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以上;或在二区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以上。

2、发表的期刊论文被SCI收录5篇以上;或在A类期刊发表论文8篇以上。

3、发表的期刊论文被SSCI收录2篇以上;或发表的期刊论文被CSSCI收录或被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全文转载8篇以上。

4、获国家级奖励的前6名;或获省部级奖励特等奖前3名、- 2 -一等奖的前2名、二等奖的第1名。

5、主持A类研究项目、省级以上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项以上。

6、作为主编出版国家规划教材1部,本人编写字数不少于15万字。

(三)不具有副高职破格推荐评审教授基本任选条件1、按论文发表当年中国科学院JCR期刊分区,在一区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以上;或在二区期刊上发表论文3篇以上。

2、发表的期刊论文被SCI收录8篇以上;或在A类期刊发表论文13篇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明理工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试行)》(昆理工大校教字[2008]67号)
一、总则
第一条为配合国家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根据财政部、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07‟376号)的要求,学校设立质量工程专项经费,支持质量工程工作的实施。

第二条为加强质量工程项目经费管理,提高项目经费使用效益,确保项目建设取得实效,根据《昆明理工大学关于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和《昆明理工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三条质量工程项目经费主要包括:获国家、省(部)级立项建设项目的经费(国家或省下拨经费);学校投入国家、省(部)级立项建设项目的配套经费;校级质量工程立项建设与改革研究项目的经费。

第四条质量工程项目经费管理原则为:统一规划、单独核算、专款专用、分期检查、分期拨款、项目负责人责任制。

二、经费使用
第五条质量工程项目经费支出范围包括业务费、设备购置费、维修费、人才培养费等,主要用于支持以下八方面工作:
(一)专业建设: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评估(认证),制订指导性专业规范、进行专业认证与评估试点;建设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省级(校级)重点专业、发展受限专业,用于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制度、课程与教材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改革。

(二)教学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国家、省级、校级精品课程的培育和建设;审定和支持出版本科新教材;开发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系统和数字化改造;建设教学考试课程网络考试系统和试题库等。

(三)教学改革: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及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改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推广和应用教学成果。

(四)基地建设:建设大学生创新教育基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组织和开展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和学科竞赛活动等。

(五)教学队伍建设: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的建设,名师培育,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培养等。

(六)教学管理建设:探索校院两级教学管理运作机制,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开展研究教学评估技术方法和质量标准;加强学分制管理平台建设;培养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及效率等。

(七)教学平台建设:建立基于校园网络的教育平台,推进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及应用;加强资源库、素材库、案例库、试题库的建设;开发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系统和数字化改造。

(八)质量工程经费中设立项目管理经费,用于质量工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实施项目管理过程中必要的开支,主要包括项目立项评审、论证及中期检查等费用。

三、经费管理
第六条根据质量工程建设目标和《昆明理工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学校组织质量工程建设(研究)项目申报立项、评审。

对立项项目的建设(研究)经费提出建议方案,报校质量工程工作委员会审批后方可实施。

第七条质量工程项目经费实行项目负责人责任制。

项目负责人要严格按照国家和校财务有关经费使用的规定,严格做到:合理规划经费开支;经费使用执行项目负责人审批手续;使用情况接受财务审计监督。

第八条项目负责人对项目经费的使用应本着实事求是、精打细算的原则,合理编制预算,按计划和规定使用。

要求项目负责人在立项时制订出详细的经费使用计划;结题时须提交项目总经费支出明细表。

第九条为保证经费合理开支,质量工程项目经费独立建账,对各类立项建设(研究)项目经费统筹管理,分批下拨,经费下拨方式如下:
(一)重点建设(研究)项目经费按年度拨款,一年期满,要求按时上交研究进度报告和经费使用报表,学校组织对项目进行阶段性检查,确认计划完成良好的,核拨下个年度的费用。

(二)校级面上研究项目的经费分两次拨款,项目启动时下拨50%的经费,中期检查确认计划完成良好的,续拨余下的50%。

(三)校财务处、教务处对各分类项目制定相应的经费管理细则。

第十条项目在运行过程中,要接受学校对项目完成情况的监督检查,检查未达到要求的项目,视情节轻重,管理部门有权停止其使用经费或停拨后续经费。

第十一条因故终止项目的,项目负责人须说明项目终止原因,若确需变更项目负责人的,须由原负责人向所在部门提交书面请示,经质量工程办公室审核,报质量工程工作委员会批准后,方可变更项目负责人,继续完成项目和使用项目经费。

否则,学校将停止其项目经费的使用。

第十二条质量工程项目经费一经审定,必须严格执行,一般不作调整。

确需调整的,应按程序报学校质量工程工作委员会审批。

第十三条质量工程项目经费全部用于项目研究与建设,不得挪作他用,不收取管理费,各部门不得截留和提成。

四、附则
第十四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由学校质量工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昆明理工大学
二○○八年十月八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