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电视网络技术教案

有线电视网络技术教案
有线电视网络技术教案

有线电视网络技术教案

第一章

1.1 有线电视的起源与发展

一起源(略)1940年美国的共用天线

二有线电视的特点

有线电视系统的功能具有以下特点

1、改善了用户电视的收视质量扩大了电视的覆盖范围

开路电视广播具有直线传播的特点,很容易受城市高大建筑和边远地区地势的影响!而产生弱场强区和阴影区同时建筑物和高山等不仅会阻挡电波而且还能造成电波的多次反射。因而产生对电视图像的干扰,另外,受电视台发射功率限制和空间介质对电视信号传播的衰减,使得距发射台较远地区的信号强度大为降低。由于各电视发射台的位置、高度和发射功率各不相同,用户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差别很大这些客观因素存在使个体接收的用户难以收看到高质量的电视节目。然而对有线电视台来说,则可以通过选用高增益天线,增加天线放大器、加高接收天线高度和选择合适的位置安装天线等措施提高接收信号的质量,再通过有线电视系统传输给用户,从而改善了处于不利地理位置和接收环境下用户的收视效果进而扩大了电视的覆盖范围。

2、用户接收的电视节目数量显著增加频谱资源获得充分利用

有线电视系统本身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它既不受开路电视信号的影响,也不会对其他系统产生干扰。因而可最大限度地利用频率资源,有线电视系统通过采用先进的邻频处理技术和启用在开路电视中不可能使用的增补频道。更进一步大大增加了系统内传送节目的数量,节目数达数十套之多。特别是近几年来数字压缩技术的发展,使有线电视系统可以传送的节目数超过了上百套。

3、有利于开展付费电视业务,满足不同用户的收视要求

有线电视系统节目传送能力的不断提高,为不同层次用户提供多种专门内容的节目并收取一定费用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开设体育、电影、音乐、商品信息等专用频道、相对于无线电视广播,有线电视通过采用加解扰技术使付费电视业务中的收费管理更简便。从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可扩展成多媒体宽带网,提供多种服务业务

作为一个已进入千家万户的大型宽带网络,通过对有线电视系统进行必要的扩充和

实施以双向化为代表的技术改造。可以将其扩展成为多媒体宽带接入网。实现其综合利用。通过这一网络不仅可以为用户提供已有的模拟电视广播,还可以提供数字电视广播、图文广播以及电话、电子信箱、Internet接入、视点播、交互式视频游戏、远程教学、远程医疗、网上购物等综合性服务。

三有线电视的发展

四、有线数字电视

什么是数字电视?指采集、制作、播出、存储、接收采用数字技术的电视。

频道扩容,画质提高、交互式出现、增值业务。(模糊媒体间的区别)

1.2 有线电视的基础知识

一、电磁波传播的基本知识

1、电磁波

无线电波和其他电磁波一样,其波长、频率和传播速度有如下关系

极化的概念

2、电磁波的划分

书上有进一步的细分。

3、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

天线的可逆

水平与垂直极化波的天线位置

二、信号的分贝表示

分贝的定义

使用分贝的好处

三电平的表示

1、相对电平

2、绝对电平

3、几种绝对电平的单位

如 dBmW dBuV 及0dB 10dB 20dB的含义

四噪声信噪比与噪声系数

1、信噪比 =10lg(S/N)=S-N

2/载噪比 =10lg(C/N)

载噪比与信噪比之间的关系 C/N=S/N+6.4dB

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简而言之就是将模拟声音讯号(Voice)数字化,以数据封包(Data Packet)的型式在 IP 数据网络 (IP Network)上做实时传递。 VoIP最大的优势是能广泛地采用Internet和全球IP互连的环境,提供比传统业务更多、更好的服务。 VoIP可以在IP网络上便宜的传送语音、传真、视频、和数据等业务,如统一消息、虚拟电话、虚拟语音/传真邮箱、查号业务、Internet呼叫中心、Internet呼叫管理、电视会议、电子商务、传真存储转发和各种信息的存储转发等。

1.3有线电视系统概述

有线电视系统的结构可以分成四个部份,这一节的内容就是先从总体上来介绍有线电视系统的构成,要求注意的是本是一种概述,是让学生对有线电视系统有一个印像:

上图是一个有线电视的系统基本结构框图

一、信号源

网络技术应用全套教案

第一课认识计算机网络 【教学课题】认识计算机网络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分类和拓扑结构;(2)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3)列举并解释网络通信中常用的信息交换技术及其用途。 过程及方法: (1)学习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 (2)能利用所学网络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网络的神奇作用,激发对网络技术的求知欲,参及网络技术学习的态度。 (2)认识到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推动人类学习,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了解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相互作用。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环境】:硬件:网络教室,投影仪;软件: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 【重点】: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组成、定义。 【难点】: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日益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各种各样的网络应用让我们眼花缭乱,因特网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信息爆炸的威力……,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谈谈我们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 二、新课讲授 (一)计算机网络的功能(阅读课本P2~P3,并填表1-1) 活动一:小组讨论总结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使用了计算机网络。 活动二::结合活动一中列举的计算机网络的具体应用实例,总结归纳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总结: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虽然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

面,但所有的应用可以归结为三大功能: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和分布处理及分布控制。 (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及定义 活动三:了解学校计算机网络的建设情况。 总结两点: 1、计算机网络组成: (1)、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计算机系统。 (2)、通信协议。 (3)、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 2、计算机网络是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计算机系统遵循约定的通信协议,通过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互相连接起来,实现数据通信、资源共享的系统。 (四)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覆盖的面积的大小来分: 名称网络规模大小 局域网LAN 10千米以内 城域网MAN 10千米到60千米以内 广域网WAN 100千米以外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案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案 教学过程 一、复习或导入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主要研究和发展方向之一,目前在社会上已广泛应用,本章向大家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使同学深化计算机基础知识,提高计算机的应用技能,以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本章的操作在全国一级中占10分,而高校一级中占20分,主要考使用Outlook2000收发电子邮件题目难度不大,望大家在认真做好相关实验,争取在考试中拿到满分。 二、讲授新课(教学环节设计、具体实施步骤) 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阶段划分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的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Semi-Automatic Ground Environment,SAGE)开始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尝试,在SAGE系统中把远

程距离的雷达和其他测控设备的信息经由线路汇集至一台IBM计算机上进行集中处理与控制。世界上公认的、最成功的第一个远程计算机网络是在1969年,由美国高级研究计划署(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ARPA)组织研制成功的。该网络称为ARPANET,它就是现在Internet的前身。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诞生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前的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典型应用是由一台计算机和全美范围内2 000多个终端组成的飞机定票系统。终端是一台计算机的外部设备包括显示器和键盘,无CPU 和内存。如图1 随着远程终端的增多,在主机前增加了前端机(FEP)。当时,人们把计算机网络定义为“以传输信息为目的而连接起来,实现远程信息处理或进一步达到资源共享的系统”,但这样的通信系统已具备了网络的雏形。 第二阶段:形成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的第二代计算机网络(见图2)是以多个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兴起于60年代后期,典型代表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协助开发的ARPANET。主机之间不是直接用线路相连,而是由接口报文处理机(IMP)转接后互联的。IMP和它们之间互联的通信线路一起负责主机间的通信任务,构成了通信子网。通信子网互联的主机负责运行程序,提供资源共享,组成了资源子图1 图 2

八年级下信息技术全册教案计算机网络及应用

教师:

第一课计算机网络及应用 【教学内容】 1. 分析本册教材,明确学期计划及学习内容。 2.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明确本学科的学期计划及学习内容。 2.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3.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4.知道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及分类。 ※技能目标: 1.根据学期内容,确定自己操作提高的方向。 2.根据网络概念及组成要素,知道组建网络要做哪些事。如果身边碰巧有这种需要,自己可以参与其中。 3.能恰当地将身边的一些网络进行归类。 ※情感目标: 1.激发兴趣,让自己的学习能够有的放矢。 2.通过网络的功能及发展,明白分享与合作对学习工作的影响。 3.科技领先是一个国家、民族决定其国际地位的重要砝码,激励学生要有使命感、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期计划及内容介绍,让学生知道要学些什么,应该怎么来学。 2.组建计算机网络的基本要素。 3.能列举出身边的网络环境并恰当归类。 【学生分析】 对“网络”这个词,更多的同学会把它的概念缩小理解为“互联网”,我们这一节课就是要让学生了解网络的概念,知道其功能和分类。相对于其它知识、技能,本课内容应该有90%以上的学生是在同一起跑线。【教学过程】 同学们,欢度了一个祥和的春节,在春暖花开的新春季节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学期。让我们翻开这本崭新的教科书,先来了解一下,这学期,《信息技术》课会做些什么? 一、学期内容及计划 (通过引导,浏览目录,明确学习内容) 计算机是我们信息技术课上必不可少的工具,对它的使用和操作我们也相当的熟悉了。可是,在现代的信息社会,分散在各处的孤立的计算机就好像一个“光杆司令”,能力是非常有限的。我想请问一下,你们有听说过“地球村”这个名词吗?“地球村”就是比喻人和人之间、城市和城市之间、国家和国家之间的信息交流突破了时间、空间距离,就好像同处于一个小小的村落一样。 这是如何办到的呢?真是要感谢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日益增长的今天,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快速、经济的信息交换手段。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呢? 二、计算机网络

网络技术应用教案粤教版

网络技术应用教案粤教 版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第一章 网络的组建与运行
第一节 认识计算机网络
(第 1 周)1 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分类;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组成。
重点: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组成、定义。
难点: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日益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各种各样的网络应用让
我们眼花缭乱,因特网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信息爆炸的威力……,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谈
谈我们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
二、新课讲授
(一)计算机网络的功能(阅读课本 P2~P3,并填表1-1)
活动一:小组讨论总结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使用了计算机网络。
活动二::结合活动一中列举的计算机网络的具体应用实例,总结归纳计算机网络的功
能.
总结: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虽然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所有的应用可以归结为三
大功能: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和分布处理与分布控制。
(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定义
活动三:了解学校计算机网络的建设情况。
总结两点:
1、计算机网络组成:
(1)、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计算机系统。
(2)、通信协议。
(3)、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
2、计算机网络是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计算机系统遵循约定的通信协议,通过传输
介质和网络设备互相连接起来,实现数据通信、资源共享的系统。
(四)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覆盖的面积的大小来分:
名称
网络规模大小
局域网 LAN
10 千米以内
城域网 MAN
10 千米到 60 千米以内
广域网 WAN
100 千米以外
交流:除我们了解的校园网、网络实验室这类局域网以外,请与同学们交流,看能否
为城域网和广域网举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
1、学习本节内容之前,你是否认为计算机网络就是因特网,谈谈你的看法。
2、浏览网页、收发邮件、网络聊天就是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请你谈谈这种说法正确吗
为什么

网络技术应用》全套教案课程

第一课 认识计算机网络
【教学课题】认识计算机网络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分类和拓扑结构;
(2)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3)列举并解释网络通信中常用的信息交换技术及其用途。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
(2)能利用所学网络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网络的神奇作用,激发对网络技术的求知欲,参与网络技术学习的态度。
(2)认识到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推动人类学习,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了解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相
互作用。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环境】:硬件:网络教室,投影仪;软件: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
【重点】: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组成、定义。
【难点】: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日益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各种各样的网络应用让我们眼花缭乱,因特网
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信息爆炸的威力……,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谈谈我们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
二、新课讲授
(一)计算机网络的功能(阅读课本 P2~P3,并填表1-1)
活动一:小组讨论总结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使用了计算机网络。
活动二::结合活动一中列举的计算机网络的具体应用实例,总结归纳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总结: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虽然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所有的应用可以归结为三大功能:资源共享、数
据通信和分布处理与分布控制。
(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定义
活动三:了解学校计算机网络的建设情况。
总结两点:
1、计算机网络组成:
(1)、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计算机系统。
(2)、通信协议。
(3)、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
2、计算机网络是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计算机系统遵循约定的通信协议,通过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互相连
接起来,实现数据通信、资源共享的系统。
(四)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覆盖的面积的大小来分:
名称
网络规模大小
局域网 LAN
10 千米以内
城域网 MAN
10 千米到 60 千米以内
广域网 WAN
100 千米以外

广电有线网络技术发展现状与分析

广电有线网络技术发展现状与分析 1、引言 广电有线网络是广播电视舆论宣传的传输主渠道,是通达千家万户最普及的信息工具和最便捷的信息载体,是我国广播电视、文化、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以及三网融合和行业转型发展的新格局,广电有线网络行业以科技进步和体制改革为动力,以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创新战略引领实践和发展,在支撑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拓展信息和全业务服务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新探索,在实现广电有线网络双向化、宽带化,进一步提高业务聚合能力、优质音视频传播能力、全业务运营能力和智能化服务水平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2、国内最新研究进展 广电有线网络关键技术主要包括:NGB、宽带接入、智能内容分发网(CDN)、IDC、融合业务平台、智能融合终端(DVB+OTT、网关、操作系统、物联网)、IPV4/IPV6共存与过渡、智能光网络传输、云计算和虚拟化、多屏切换及家庭网络、物联网应用、业务运营支撑及综合网络管理技术。其中,最新进展综合体现在标准体系建立和新技术应用两方面。 2.1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标准体系初步建立 快速启动AVS+在广播电视领域的应用,制定了《NGB视频点播系统技术规范》(GY/T 258-2012)和《NGB视频点播系统元数据规范》(GY/T259-2012),制定了终端中间件和可下载条件接收(DCAS)规范——《NGB终端中间件技术规范》(GY/T 267-2012 )和NGB可下载条件接收系统技术规范》(GY/T225-2012),制定了智能电视终端操作系统(TVOS)标准。TVOS集成整合了NGB终端中间件和DCAS,解决了终端标准化、智能化问题。制定了三个有线宽带接入网标准:《NGB宽带接入系统HINOC传输和媒质接入控制技术规范》(GY/T265-2012)、《NGB宽带接入系统C-DOCSIS技术规范》(GY/T266-2012)和《NGB宽带接入系统C-HPAV技术规范》(GY/T269-2013)。启动了有线宽带接入网标准2.0工作,正在制定CDN标准。 2.2三网融合新技术应用、推广进一步加快 构建开放能力融合业务云平台成为热点。 大力推进高清电视、超高清电视和3D电视。 以IP通信技术实现多屏覆盖,提供“电视无处不在”的视频服务。 网络虚拟化技术应用加速。 利用先进光通信技术,加快智能管道建设步伐。 加速双向网络建设改造,全力发展宽带类业务。 用户终端向智能、融合、多元化方向发展。 IPV4/IPV6共存与过渡技术应用起步。

信息技术选修网络技术应用教案

信息技术选修网络技术 应用教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第一课 认识计算机网络
教学目标: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分类;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组成。
重点: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组成、定义。 难点: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日益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各种各样的网络应用让我们眼花缭乱,因特网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信 息爆炸的威力……,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谈谈我们对计算机网络的认 识。 二、新课讲授 (一)计算机网络的功能(阅读课本 P2~P3,并填表1-1) 活动一:小组讨论总结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使用了计算机网络。 活动二::结合活动一中列举的计算机网络的具体应用实例,总结归纳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

总结: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虽然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所有的
应用可以归结为三大功能: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和分布处理与分布
控制。
(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定义
活动三:了解学校计算机网络的建设情况。
总结两点

1、计算机网络组成:
(1)、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计算机系统。
(2)、通信协议。
(3)、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
2、计算机网络是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计算机系统遵循约定的通
信协议,通过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互相连接起来,实现数据通信、
资源共享的系统。
(四)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覆盖的面积的大小来分:
名称
网络规模大小
局域网 LAN 10 千米以内
城域网 MAN 10 千米到 60 千米以内
广域网 WAN 100 千米以外

113号_有线数字电视网络技术标准

吉林广电网络集团 有线数字电视网络技术标准 一、概述 为了规范吉林省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的运行维护工作,确保网络传输的安全稳定,使网络相关运行指标满足吉林省有线数字电视业务及相关增值业务的需求,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正文和1个附录构成。正文从系统的层面,对有线数字电视网络提出了全面的技术要求,涉及到前端系统设备、网络系统设备、用户终端等环节。附录A提供了TS码流测量参数的详细说明,以方便对正文第五项第2条的理解和使用。 二、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吉林省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的维护技术标准,适用于吉林广电网络集团本部及各分( 子) 公司。 三、引用标准和文件 GY/T 221-2006 有线数字电视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Y/T 198-2003 有线数字电视广播QAM调制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GY/T 106-1999 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 GY/T 121-1995 有线电视系统测量方法 GY/T 166-2000 有线电视广播系统运行维护规程 GY/T 194-2003 有线电视系统光工作站和测量方法 有线数字电视系统用户终端接收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第四版征求意见稿) 四、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BAT Bouquet Association Table 业务群关联表 BER Bit Error Rate 比特误码率 CA Conditional Access 条件接收 CAT Conditional Access Table 条件接收表 CRC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循环冗余校验 EIT Event Information Table 事件信息表 EMM Entitlement Management Message 授权管理信息 HFC Hybrid Fiber Coaxial 光纤同轴混合网

信息技术选修网络技术应用教案课程精编版

信息技术选修网络技术 应用教案课程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GEIHUA1688】

教学目标:
第一课 认识计算机网络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分类;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组成。
重点: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组成、定义。
难点: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日益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各种各样的网络应用让 我们眼花缭乱,因特网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信息爆炸的威力……,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谈谈我 们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
二、新课讲授
(一)计算机网络的功能(阅读课本 P2~P3,并填表1-1)
活动一:小组讨论总结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使用了计算机网络。
活动二::结合活动一中列举的计算机网络的具体应用实例,总结归纳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

总结: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虽然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所有的应用可以归结为三大 功能: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和分布处理与分布控制。
(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定义
活动三:了解学校计算机网络的建设情况。
总结两点

1、计算机网络组成:
(1)、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计算机系统。
(2)、通信协议。
(3)、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
2、计算机网络是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计算机系统遵循约定的通信协议,通过传输介质 和网络设备互相连接起来,实现数据通信、资源共享的系统。
(四)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覆盖的面积的大小来分:
名称
网络规模大小
局域网 LAN
10 千米以内
城域网 MAN
10 千米到 60 千米以内

网络技术应用全套教案

网络技术应用全套教案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第一课 认识计算机网络
【教学课题】认识计算机网络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分类和拓扑结构; (2)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3)列举并解释网络通信中常用的信息交换技术及其用途。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 (2)能利用所学网络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网络的神奇作用,激发对网络技术的求知欲,参与网 络技术学习的态度。 (2)认识到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推动人类学习,生活方 式的深刻变革,了解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相互作用。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环境】:硬件:网络教室,投影仪;软件:多媒体辅助教 学软件。

【重点】: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组成、定义。 【难点】: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日益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各 种各样的网络应用让我们眼花缭乱,因特网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信 息爆炸的威力……,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谈谈我们对计算机网络的 认识。 二、新课讲授 (一)计算机网络的功能(阅读课本 P2~P3,并填表1-1) 活动一:小组讨论总结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使用了计算机网 络。 活动二::结合活动一中列举的计算机网络的具体应用实例,总结 归纳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总结: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虽然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所 有的应用可以归结为三大功能: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和分布处理 与分布控制。 (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定义

信息技术选修网络技术应用教案课程(终审稿)

信息技术选修网络技术 应用教案课程
MG129]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第一课 认识计算机网络
教学目标: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分类;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组成。
重点: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组成、定义。 难点: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日益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各种各样的网络应用让 我们眼花缭乱,因特网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信息爆炸的威力……,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谈谈我 们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 二、新课讲授 (一)计算机网络的功能(阅读课本 P2~P3,并填表1-1) 活动一:小组讨论总结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使用了计算机网络。 活动二::结合活动一中列举的计算机网络的具体应用实例,总结归纳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 总结: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虽然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所有的应用可以归结为三大 功能: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和分布处理与分布控制。 (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定义 活动三:了解学校计算机网络的建设情况。 总结两点 :

1、计算机网络组成:
(1)、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计算机系统。
(2)、通信协议。
(3)、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
2、计算机网络是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计算机系统遵循约定的通信协议,通过传输介质
和网络设备互相连接起来,实现数据通信、资源共享的系统。
(四)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覆盖的面积的大小来分:
名称
网络规模大小
局域网 LAN
10 千米以内
城域网 MAN
10 千米到 60 千米以内
广域网 WAN
100 千米以外
交流:除我们了解的校园网、网络实验室这类局域网以外,请与同学们交流,看能否为城
域网和广域网举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
1、学习本节内容之前,你是否认为计算机网络就是因特网,谈谈你的看法。
2、浏览网页、收发邮件、网络聊天就是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请你谈谈这种说法正确吗为
什么
3、完成在线随堂小测。 教学反思:
学习目标:
第二课 不同的连接策略

信息技术选修《网络技术应用》教案

第一课 认识计算机网络
教学目标: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分类;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组成。
重点: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组成、定义。 难点: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日益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各种各样的网络应用让 我们眼花缭乱,因特网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信息爆炸的威力……,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谈谈我 们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 二、新课讲授 (一)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阅读课本 P2~P3,并填表1-1) 活动一:小组讨论总结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使用了计算机网络。 活动二::结合活动一中列举的计算机网络的具体应用实例,总结归纳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 总结: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虽然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所有的应用可以归结为三大功 能: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和分布处理与分布控制。 (二)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定义 活动三:了解学校计算机网络的建设情况。 总结两点 :

1、计算机网络组成:
(1)、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计算机系统。
(2)、通信协议。
(3)、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
2、计算机网络是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计算机系统遵循约定的通信协议,通过传输介质
和网络设备互相连接起来,实现数据通信、资源共享的系统。
(四)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覆盖的面积的大小来分:
名称
网络规模大小
局域网 LAN
10 千米以内
城域网 MAN
10 千米到 60 千米以内
广域网 WAN
100 千米以外
交流:除我们了解的校园网、网络实验室这类局域网以外,请与同学们交流,看能否为城
域网和广域网举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
1、学习本节内容之前,你是否认为计算机网络就是因特网,谈谈你的看法。
2、浏览网页、收发邮件、网络聊天就是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请你谈谈这种说法正确吗?为
什么?
3、完成在线随堂小测。 教学反思:
第二课 不同的连接策略
学习目标:
1、 了解网络类型、网络传输介质、网络连接设备

《网络技术应用》全套教案

第一课
认识计算机网络
【教学课题】认识计算机网络 【教学目标】 : 知识技能: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分类和拓扑结构; (2)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3)列举并解释网络通信中常用的信息交换技术及其用途。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 (2)能利用所学网络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网络的神奇作用,激发对网络技术的求知欲,参与网络技术学习 的态度。 (2)认识到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推动人类学习,生活方式的深刻变 革,了解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相互作用。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环境】 :硬件:网络教室,投影仪;软件: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 【重点】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组成、定义。 【难点】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教学过程】 : 一、引入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日益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各种各样的 网络应用让我们眼花缭乱, 因特网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信息爆炸的威力??,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谈谈我们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 二、新课讲授 (一)计算机网络的功能(阅读课本 P2~P3,并填表1-1) 活动一:小组讨论总结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使用了计算机网络。 活动二::结合活动一中列举的计算机网络的具体应用实例 ,总结归纳计算 机网络的功能. 总结: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虽然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所有的应用可 以归结为三大功能: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和分布处理与分布控制。 (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定义 活动三:了解学校计算机网络的建设情况。 总结两点: 1、计算机网络组成:
1

有线电视网络技术人员个人述职报告正式版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有线电视网络技术人员个人述职报告正式版

有线电视网络技术人员个人述职报告 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二年任职又到了,回顾一下工作、反思一下不足、思考一下打算,非常必要和及时。二年多来,在上级组织和大家的共同支持帮助下,本人为有线电视网络的管理和发展作出了一点微薄的努力。现将二年多的工作汇报如下: 这二年,对于我们有线网络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二年,网络体制的改革、网络资源的产业化运作、网络业务经营方式的转变等等,都给我们有线网络注入新的活力,给我们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我作为一名有线网络人员,有幸目

睹并经历了这二年有线网络的发展进程。在上级各部门的直接领导下,我扎实工作,依靠管理,不计个人名利,在网络整合、机制改革、强化管理、优良服务、队伍建设、思想工作等方面作了些创新和探索,促进了事业的发展。 一.抓安全传输,保信号畅通 去年以来,特别是去年3月5日*发生“#”插播反动邪教宣传后,网络的安全传输形势十分严峻。为确保网络传输的绝对安全,在上级的统一部署下,本人组织人员每天不间断地对线路进行巡查,实行由网络中心主要人员和各站站长组成的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及时处置各类突出事件,同时还制订了“应急处置预案”,并

计算机网络设备教案

网络连接设备导学案 教学目标 1、理解网卡的作用; 2、理解中继器、集线器、路由器、网关、网桥和交换机的作用; 3、理解调制解调器、ADSL的作用。 重点难点 1、 知识精讲 网络设备按照其主要用途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接入设备,用于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进行连接的设备,常见的有网络接口卡、调制解调器等,第二类是网络互联设备,用于实现网络之间的互联,主要设备有中继器、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等,第三类是网络服务设备,用于提供远程网络服务的设备,如拨号访问服务器、网络打印机等。 一、网络互连的目的 网络互连的目的是使不同计算机或网络上的用户能彼此通信,从而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其主要内容是网络扩展,而网络扩展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将独立的计算机系统连成网络或接入某个外部网络以共享彼此的资源或获得某种服务?扩展网络覆盖范围 ?形成更大的网络 ?提高网络的性能 二、网络接入设备 1.网卡 计算机与网络相连的接口电路称为网卡,又称为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s Card,简称“NIC”),它主要起着对网络发送数据、控制数据、接受并转换数据的功能。网卡具备两个技术:一是网卡驱动程序;二是I/O技术。网卡驱动程序的作用是使网卡与网络操作系统兼容,以实现网络通信。一般它安装在网络计算机或服务器的扩展槽中,是LAN的接入设备,充当计算机和网络之间的物理接口。 ①功能 ?并行数据与串行数据的转换 ?数据包的装配拆装 ?网络的存取控制 ?数据传输前、后的缓存 ?网络信号的产生等。 计算机中常用的每一个以太网卡都有一个全球惟一的网卡地址,它是一个长度为48位的二进制数,它为计算机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物理地址。 ②分类: 根据带宽(传输速率)分:10M、100M、10/100M自适应和千兆位网卡。 根据总线接口类型分:ISA、EISA、PCI、PCI-X、PCMCIA及USB总线网卡。 根据用途分:工作站网卡、服务器网卡、笔记本网卡。 根据网络体系结构分:A TM网卡、令环牌网卡、以太网卡。

信息技术选修网络技术应用教案

第一课认识计算机网络 教学目标: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分类;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组成。 重点: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组成、定义。 难点: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日益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各种各样的网络应用让我们眼花缭乱,因特网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信息爆炸的威力……,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谈谈我们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 二、新课讲授 (一)计算机网络的功能(阅读课本P2~P3,并填表1-1) 活动一:小组讨论总结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使用了计算机网络。 活动二::结合活动一中列举的计算机网络的具体应用实例,总结归纳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 总结: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虽然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所有的应用可以归结为三大功能: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和分布处理与分布控制。 (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定义 活动三:了解学校计算机网络的建设情况。 总结两点 : 1、计算机网络组成: (1)、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计算机系统。 (2)、通信协议。

(3)、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 2、计算机网络是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计算机系统遵循约定的通信协议,通过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互相连接起来,实现数据通信、资源共享的系统。(四)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覆盖的面积的大小来分: 名称网络规模大小 局域网10千米以内 城域网10千米到60千米以内 广域网100千米以外 交流:除我们了解的校园网、网络实验室这类局域网以外,请与同学们交流,看能否为城域网和广域网举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 1、学习本节内容之前,你是否认为计算机网络就是因特网,谈谈你的看法。 2、浏览网页、收发邮件、网络聊天就是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请你谈谈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3、完成在线随堂小测。 教学反思: 第二课不同的连接策略

《网络技术应用》全套教案

页眉内容
第一课 认识计算机网络
【教学课题】认识计算机网络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分类和拓扑结构; (2)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3)列举并解释网络通信中常用的信息交换技术及其用途。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 (2)能利用所学网络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网络的神奇作用,激发对网络技术的求知欲,参与网络技术学习 的态度。 (2)认识到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推动人类学习,生活方式的深刻变 革,了解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相互作用。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环境】:硬件:网络教室,投影仪;软件: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 【重点】: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组成、定义。 【难点】: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日益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各种各样的 网络应用让我们眼花缭乱,因特网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信息爆炸的威力……,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谈谈我们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
二、新课讲授 (一)计算机网络的功能(阅读课本 P2~P3,并填表1-1) 活动一:小组讨论总结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使用了计算机网络。 活动二::结合活动一中列举的计算机网络的具体应用实例,总结归纳计算 机网络的功能. 总结: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虽然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所有的应用可 以归结为三大功能: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和分布处理与分布控制。 (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定义 活动三:了解学校计算机网络的建设情况。 总结两点: 1、计算机网络组成:
页脚内容 30

有线电视网络技术人员个人述职报告

有线电视网络技术人员个 人述职报告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

有线电视网络技术人员个人述职报告二年任职又到了,回顾一下工作、反思一下不足、思考一下打算,非常必要和及时。二年多来,在上级组织和大家的共同支持帮助下,本人为有线电视网络的管理和发展作出了一点微薄的努力。现将二年多的工作汇报如下: 这二年,对于我们有线网络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二年,网络体制的改革、网络资源的产业化运作、网络业务经营方式的转变等等,都给我们有线网络注入新的活力,给我们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我作为一名有线网络人员,有幸目睹并经历了这二年有线网络的发展进程。在上级各部门的直接领导下,我扎实工作,依靠管理,不计个人名利,在网络整合、机制改革、强化管理、优良服务、队伍建设、思想工作等方面作了些创新和探索,促进了事业的发展。 一.抓安全传输,保信号畅通 去年以来,特别是去年3月5日*发生“#”插播反动邪教宣传后,网络的安全传输形势十分严峻。为确保网络传输的绝对安全,在上级的统一部署下,本人组织人员每天不间断地对线路进行巡查,实行由网络中心主要人员和各站站长组成的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及时处置各类突出事件,同时还制订了“应急处置预案”,并二次组织中心应急小分队和各站维护人员,按照预案要求进行“演练”,提高了快速反应能力和处置突出事件的能力。确保了国庆节、江泽民主席访美和党的“十六大”召开这三大“重要播出保证期”的传输安全,使党和政府的声音安全、畅通地传送到千家万户。 二.抓机制创新,激内部活力 近年来,网络中心在机制创新方面迈出了扎实有效的步伐,我们在原来机构改革和大幅精简的基础上,去年又有新的更大的动作。去年7月份,本人大胆提出精简方案,将原第一、第二、第三有线电视站合并、精简为维护部和营业部,方案很快被采纳。通过合并精简,使管理环节减少,效率得到提高。

信息技术选修《网络技术应用》教案

第一课
教学目标:
认识计算机网络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分类;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组成。 重点: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组成、定义。 难点: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日益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各种各样的 网络应用让我们眼花缭乱,因特网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信息爆炸的威力??,这 节课我们一起来谈谈我们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 二、新课讲授 (一)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阅读课本 P2~P3,并填表1-1) 活动一:小组讨论总结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使用了计算机网络。 活动二::结合活动一中列举的计算机网络的具体应用实例 ,总结归纳计算机网 络的功能 . 总结: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虽然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所有的应用可以归 结为三大功能: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和分布处理与分布控制。 (二)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定义 活动三:了解学校计算机网络的建设情况。 总结两点 : 1、计算机网络组成: (1)、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计算机系统。 (2)、通信协议。
1

(3)、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 2、计算机网络是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计算机系统遵循约定的通信协议,通 过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互相连接起来,实现数据通信、资源共享的系统。 (四)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覆盖的面积的大小来分: 名称 网络规模大小 局域网 LAN 10 千米以内 城域网 MAN 10 千米到 60 千米以内 广域网 WAN 100 千米以外 交流:除我们了解的校园网、网络实验室这类局域网以外,请与同学们交流, 看能否为城域网和广域网举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 1、学习本节内容之前,你是否认为计算机网络就是因特网,谈谈你的看法。 2、浏览网页、收发邮件、网络聊天就是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请你谈谈这种说法 正确吗?为什么? 3、完成在线随堂小测。
教学反思:
第二课
不同的连接策略
2

教案_网络技术应用

第一章第一课时总第一课时9月1日执教课题:1.1跨时空的服务 教学目标:1了解因特网的基本服务类型和特点;2能够利用因特网为生活和学习服务,形成“网络技术服务于生活和学习”的观念;3了解因特网广阔的应用前景,体会网络给人们生活、学习带来的巨大影响和变化。 教学重点:文件传输(FTP) 教学难点:文件传输(FTP)的操作过程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过程: 一、文件传输FTP 1.提问:ftp有什么作用? 使用FTP快速的上传和下载图片、文字甚至声音资料。 2.ftp登录的两种不同方式 ①使用匿名帐号登录 用匿名账号anonymous做用户名进行登录,其权限由FTP服务器的权限设置决定 ②使用用户名、密码登录 进入服务器前,需要先向服务器的系统管理员申请用户名和密码,通常供内部使用或提供收费服务。3.常用窗口式FTP客户端软件:如:CuteFTP WS_TFP等。 二、远程登录Telnet 1.定义: telnet是因特网的远程登录协议,指一台计算机根据一定的协议,通过网络连接到另一台计算机上去,登录后,就可以与其进行交互性的信息资源共享。 2.利用telnet工具登录 ①使用图形用户界面的远程登录工具软件(如Ctrem) 利用Telnet工具登录 ②直接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如:telnet://https://www.360docs.net/doc/0d5282986.html, 3.小结:FTP与Telnet的不同 telnet是将用户的计算机当成远程计算机的一个终端,用户在完成远程登录后,具有与计算机上的本地用户一样的权限。 FTP则没有给予用户这种地位,它只允许用户对远程计算机上的文件进行有限的操作,包括查看文件、交换文件以及改变文件目录等。 三、电子公告板BBS、聊天室、新闻组、邮件列表等 1.因特网的其他一些服务功能,如:电子公告板BBS、聊天室、新闻组、邮件列表等。 2.信息检索服务 利用浏览器软件访问FTP,Telnet站点。

2017年秋学期信息技术(江苏省教科版)高二年级网络技术应用教案

[选修]网络技术应用第一章第一课时总第一课时9月1日执教课题:1.1跨时空的服务 教学目标:1了解因特网的基本服务类型和特点;2能够利用因特网为生活和学习服务,形成“网络技术服务于生活和学习”的观念;3了解因特网广阔的应用前景,体会网络给人们生活、学习带来的巨大影响和变化。 教学重点:文件传输(FTP) 教学难点:文件传输(FTP)的操作过程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过程: 一、文件传输FTP 1.提问:ftp有什么作用? 使用FTP快速的上传和下载图片、文字甚至声音资料。 2.ftp登录的两种不同方式 ①使用匿名帐号登录 用匿名账号anonymous做用户名进行登录,其权限由FTP服务器的权限设置决定 ②使用用户名、密码登录 进入服务器前,需要先向服务器的系统管理员申请用户名和密码,通常供内部使用或提供收费服务。3.常用窗口式FTP客户端软件:如:CuteFTP WS_TFP等。 二、远程登录Telnet 1.定义: telnet是因特网的远程登录协议,指一台计算机根据一定的协议,通过网络连接到另一台计算机上去,登录后,就可以与其进行交互性的信息资源共享。 2.利用telnet工具登录 ①使用图形用户界面的远程登录工具软件(如Ctrem) 利用Telnet工具登录 ②直接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如:telnet://https://www.360docs.net/doc/0d5282986.html, 3.小结:FTP与Telnet的不同 telnet是将用户的计算机当成远程计算机的一个终端,用户在完成远程登录后,具有与计算机上的本地用户一样的权限。 FTP则没有给予用户这种地位,它只允许用户对远程计算机上的文件进行有限的操作,包括查看文件、交换文件以及改变文件目录等。 三、电子公告板BBS、聊天室、新闻组、邮件列表等 1.因特网的其他一些服务功能,如:电子公告板BBS、聊天室、新闻组、邮件列表等。 2.信息检索服务 利用浏览器软件访问FTP,Telnet站点。 3.总结因特网的基本服务:电子邮件、远程登录、文件传输、新闻组等。 因特网把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超文本技术融为一体,体现了当代多种信息技术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