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功率特性和功率极限实验
WDT-IIIC综合实验指导书

第三章一机—无穷大系统稳态运行方式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和掌握对称稳定情况下,输电系统的各种运行状态与运行参数的数值变化范围;2.了解和掌握输电系统稳态不对称运行的条件;不对称度运行参数的影响;不对称运行对发电机的影响等。
二、原理与说明电力系统稳态对称和不对称运行分析,除了包含许多理论概念之外,还有一些重要的“数值概念”。
为一条不同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在典型运行方式下,用相对值表示的电压损耗,电压降落等的数值范围,是用于判断运行报表或监视控制系统测量值是否正确的参数依据。
因此,除了通过结合实际的问题,让学生掌握此类“数值概念”外,实验也是一条很好的、更为直观、易于形成深刻记忆的手段之一。
实验用一次系统接线图如图2所示。
图2 一次系统接线图本实验系统是一种物理模型。
原动机采用直流电动机来模拟,当然,它们的特性与大型原动机是不相似的。
原动机输出功率的大小,可通过给定直流电动机的电枢电压来调节。
实验系统用标准小型三相同步发电机来模拟电力系统的同步发电机,虽然其参数不能与大型发电机相似,但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具有特殊参数的电力系统的发电机。
发电机的励磁系统可以用外加直流电源通过手动来调节,也可以切换到台上的微机励磁调节器来实现自动调节。
实验台的输电线路是用多个接成链型的电抗线圈来模拟,其电抗值满足相似条件。
“无穷大”母线就直接用实验室的交流电源,因为它是由实际电力系统供电的,因此,它基本上符合“无穷大”母线的条件。
为了进行测量,实验台设置了测量系统,以测量各种电量(电流、电压、功率、频率)。
为了测量发电机转子与系统的相对位置角(功率角),在发电机轴上装设了闪光测角装置。
此外,台上还设置了模拟短路故障等控制设备。
三、实验项目和方法1.单回路稳态对称运行实验在本章实验中,原动机采用手动模拟方式开机,励磁采用手动励磁方式,然后启机、建压、并网后调整发电机电压和原动机功率,使输电系统处于不同的运行状态(输送功率的大小,线路首、末端电压的差别等),观察记录线路首、末端的测量表计值及线路开关站的电压值,计算、分析、比较运行状态不同时,运行参数变化的特点及数值范围,为电压损耗、电压降落、沿线电压变化、两端无功功率的方向(根据沿线电压大小比较判断)等。
电力系统分析汇总

第一部分 THLZD-2型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实验平台THLZD-2型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实验平台是一套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实验装置THLZD-2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控制柜简称 控制柜”)、无穷大系统 和发电机组和三相可调负载箱等组成。
、THLZD-2型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实验台实验台包括以下单元: ,每回输电线路分两段,并设置有中间开关站,可 以构成四种不同的 输电线路分可控线路”和不可控线路”在线路XL4上可设置故障,该线路为可控线路”,其他线路不能 设置故障,为不可控线路”。
2 •微机线路保护单元:采用TSL-300/01微机线路保护装置,主要实现线路保护和自动重合 闸等功能,配合输电线路完成稳态非全相运行和暂态稳定等相关实验项目,使用说明见附录六。
3.控制方式选择单元:包括发电机组的运行方式、同期方式和励磁方式的选择 的凸轮开关旋钮来实现不同的控制方式。
4.监测仪表单元:采用模拟式仪表,测量信号为交流信号。
包括3只交流电压表、3只交流电流表、2只频率表、1只三相有功功率表、1只三相无功功率表、1只功率因数表和 1只同期表。
5•指示单元:包括光字牌指示和并网指示。
二、THLZD-2 型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控制柜 控制柜包括以 下单元:1.测量仪表单元:采用指针式测量仪表,包括2只直流电压表、2只直流电流表和 1只交 流电压表。
可 测量如下电量参数:原动机电枢电压,原动机电枢电流,发电机励磁电压,发电机 励磁电流和单相电源电压 该电源为隔离电源)。
各测量仪表的量程和精度等级见表1-2所示。
注:各仪表请不要超量程使用,以免损坏设备。
2 •原动机控制单元:包括原动机电源,ZKS-15型调速器和THLWT-3型微机调速装置。
具体功能如下:(⑴原动机电源:为ZKS-15型调速器提供电源。
(2) ZKS-15型调速器:为原动机提供电枢电压和励磁电压,具有过流保护功能。
3.发电机励磁单元:包括励磁电源、THLCL-1型常规励磁装置、THLWL-3 型微机励磁装 置和波形观测 孔。
电力系统分析第十六章 电力系统的电磁功率特性n

图16-4 凸极发电机的功率特性
16-2 网络接线及参数、并联电阻的影响; 三、并联电抗的影响;
一、串联电阻的影响
输电系统的接线情况、记及输电回路电阻时 的等值电路如图16-5所示。假定电机为无励磁 调节的隐极机。由等值电路可知
Z11 Z12 Z 22 Z
Z
sin
EqV Z
sin
(16-10)
功率特性曲线如图16-5所示。可以看到,由 于电串 阻联时电的阻相的比存,在 向, 上发 移电 动了机的Eq2功sin率,特向性右PE移q (动)与了无
Z
α动角了。VZ而2 si系n统,的向功左率移特动性了αP角V (。)正好PEq 相( 和)反,PV向( )下的移差, 就是串联电阻上的有功功率损耗,即
1 2
X
L
XT
2
为变压器、线路等输电网
给定运行条件下的相量图如图16-1所示。 单机-无限大系统是两机系统的特例,利用公式 (10-25)和(10-26),用 Eq 代替 E1 、用V代 替 E2 ,并注意到 , Z11 Z12 Z22 X d 且 11 12 22 0 ,便可得到发电机电势 Eq 点
PEqm
Eq2 Z
s in
EqV Z
(16-12)
一、串联电阻的影响
它一般比不计电阻时的功率极限
PEqm
EqV Xd
大。这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 R X d ,因
当电势恒定时,可以作出包含凸极发电机的 简单电力系统的功率特性示于图16-4。
我们看到,凸极发电机的功率特性,与隐极 发电机的不同,它多了一项与发电机电势 Eq , 即与励磁无关的两倍功角的正弦项,该项是由于 发电机纵、横轴磁阻不同而引起的,故又称为磁 阻功率。磁阻功率的出现,使功率与功角δ成非 正弦的关系。由dP d 0的条件求出功率极限对 应的角度 δEqm 。将δEqm 代入式(16-8)即可求 出功率极限 PEqm。
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综合实验报告

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综合实验报告姓名:学号:第三章一机中间开关站电压;DU 输电线路的电压降落3、单回路稳态非全相运行实验确定实现非全相运行的接线方式,断开一相时,与单回路稳态对称运行时相同的输送功率下比较其运行状态的变化。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首先按双回路对称运行的接线方式(不含QF5);(2)输送功率按实验1中单回路稳态对称运行的输送功率值一样;(3)微机保护定值整定:动作时间0秒,重合闸时间100秒;(4)在故障单元,选择单相故障相,整定故障时间为0²<t<100²;(5)进行单相短路故障,此时微机保护切除故障相,准备重合闸,这时迅速跳开“QF1”、“QF3”开关,即只有一回线路的两相在运行。
观察此状态下的三相电流、电压值与实验1进行比较;(6)故障100²以后,重合闸成功,系统恢复到实验1状态。
表3-2UAUBUCIAIBICPQS全相运行值2102102100000002102102100000、、1非全相运行值2102102050000002122152000000、100、121522518000、50、750、300、322023017001、221、320、500、52052152100000002122052100000、100、12251902100、350、500、300、32301752151、221、2300、500、5四、实验报告要求1、整理实验数据,说明单回路送电和双回路送电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影响,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理论分析。
2、根据不同运行状态的线路首、末端和中间开关站的实验数据、分析、比较运行状态不同时,运行参数变化的特点和变化范围。
3、比较非全相运行实验的前、后实验数据,分析输电线路输送功率的变化。
五、思考题1、影响简单系统静态稳定性的因素是哪些?答:由静稳系数SEq=EV/X,所以影响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是:系统元件电抗,系统电压大小,发电机电势以及扰动的大小。
电力系统三个实验

实验一:一机—无穷大系统稳态运行方式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和掌握对称稳定情况下,输电系统的各种运行状态与运行参数的数值变化范围;2.了解和掌握输电系统稳态不对称运行的条件;不对称度运行参数的影响;不对称运行对发电机的影响等。
二、原理与说明电力系统稳态对称和不对称运行分析,除了包含许多理论概念之外,还有一些重要的“数值概念”。
为一条不同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在典型运行方式下,用相对值表示的电压损耗,电压降落等的数值范围,是用于判断运行报表或监视控制系统测量值是否正确的参数依据。
因此,除了通过结合实际的问题,让学生掌握此类“数值概念”外,实验也是一条很好的、更为直观、易于形成深刻记忆的手段之一。
实验用一次系统接线图如图2所示。
图2 一次系统接线图本实验系统是一种物理模型。
原动机采用直流电动机来模拟,当然,它们的特性与大型原动机是不相似的。
原动机输出功率的大小,可通过给定直流电动机的电枢电压来调节。
实验系统用标准小型三相同步发电机来模拟电力系统的同步发电机,虽然其参数不能与大型发电机相似,但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具有特殊参数的电力系统的发电机。
发电机的励磁系统可以用外加直流电源通过手动来调节,也可以切换到台上的微机励磁调节器来实现自动调节。
实验台的输电线路是用多个接成链型的电抗线圈来模拟,其电抗值满足相似条件。
“无穷大”母线就直接用实验室的交流电源,因为它是由实际电力系统供电的,因此,它基本上符合“无穷大”母线的条件。
为了进行测量,实验台设置了测量系统,以测量各种电量(电流、电压、功率、频率)。
为了测量发电机转子与系统的相对位置角(功率角),在发电机轴上装设了闪光测角装置。
此外,台上还设置了模拟短路故障等控制设备。
三、实验项目和方法1.单回路稳态对称运行实验在本章实验中,原动机采用手动模拟方式开机,励磁采用手动励磁方式,然后启机、建压、并网后调整发电机电压和原动机功率,使输电系统处于不同的运行状态(输送功率的大小,线路首、末端电压的差别等),观察记录线路首、末端的测量表计值及线路开关站的电压值,计算、分析、比较运行状态不同时,运行参数变化的特点及数值范围,为电压损耗、电压降落、沿线电压变化、两端无功功率的方向(根据沿线电压大小比较判断)等。
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

电力系统分析理论试验汇报一.单机—无穷大系统稳态运行试验(一)、试验目旳1.理解和掌握对称稳定状况下,输电系统旳多种运行状态与运行参数旳数值变化范围;2.理解和掌握输电系统稳态不对称运行旳条件;不对称度运行参数旳影响;不对称运行对发电机旳影响等。
(二)、原理与阐明电力系统稳态对称和不对称运行分析,除了包括许多理论概念之外,尚有某些重要旳“数值概念”。
为一条不一样电压等级旳输电线路,在经典运行方式下,用相对值表达旳电压损耗,电压降落等旳数值范围,是用于判断运行报表或监视控制系统测量值与否对旳旳参数根据。
因此,除了通过结合实际旳问题,让学生掌握此类“数值概念”外,试验也是一条很好旳、更为直观、易于形成深刻记忆旳手段之一。
试验用一次系统接线图如图2所示。
图2 一次系统接线图本试验系统是一种物理模型。
原动机采用直流电动机来模拟,当然,它们旳特性与大型原动机是不相似旳。
原动机输出功率旳大小,可通过给定直流电动机旳电枢电压来调整。
试验系统用原则小型三相似步发电机来模拟电力系统旳同步发电机,虽然其参数不能与大型发电机相似,但也可以当作是一种具有特殊参数旳电力系统旳发电机。
发电机旳励磁系统可以用外加直流电源通过手动来调整,也可以切换到台上旳微机励磁调整器来实现自动调整。
试验台旳输电线路是用多种接成链型旳电抗线圈来模拟,其电抗值满足相似条件。
“无穷大”母线就直接用试验室旳交流电源,由于它是由实际电力系统供电旳,因此,它基本上符合“无穷大”母线旳条件。
为了进行测量,试验台设置了测量系统,以测量多种电量(电流、电压、功率、频率)。
为了测量发电机转子与系统旳相对位置角(功率角),在发电机轴上装设了闪光测角装置。
此外,台上还设置了模拟短路故障等控制设备。
(三)、试验环节:1、开机环节:⑴进行冷检查,确定无误后启动发电机电源进行热检查,确定之后再进行下列环节;⑵启动励磁开关,励磁开机;⑶开机(手动调整励磁旋钮);⑷使发电机工作,并调整调速旋钮,使发电机旳功角指示器由一种角变成几种角(试验中旳功角指示器有四个角,表达电机为四极电机,p=2,额定转速为1500r/min ;8个角对应旳转速为1500r/min,当功角指示器旳几种角不稳定期,表达额定转速也许不小于或不不小于额定转速,此时应尽量调整调速器使转速为额定转速);⑸加励磁,调整机端电压与系统相似(本试验为380V);⑹进行投切操作,在操作时,由于有延误,因此应保留一种小余量,保证准时精确地投入系统;此时应调整原动机,当转动不太快,角度在0到5度时投入;2、关机环节:⑴调整调速器使输出功率(有功)P降为0;⑵调整励磁使励磁电流If降为0,虽然无功降为0;⑶此时会发既有功又增大了,因此应继续调整调速器使有功降为0;⑷解联(断开电机并网断路器);⑸调整励磁使电压U降为0;⑺调整调速器使转速降为0;⑻退出开机再关闭励磁。
电力系统及自动化实验指导书

高等学校实验课系列教材——电力系统及自动化实验指导书
高等学校实验课系列教材——电力系统及自动化实验指导书
• • • • • •
①微机自并励(恒流或恒压控制方式): ②微机他励(恒流或恒压控制方式): (4)实验报告要求 1.3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实验 (1)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
高等学校实验课系列教材——电力系统及自动化实验指导书
高等学校实验课系列教材——电力系统及自动化实验指导书
• • • • •
3)单回路稳态非全相运行实验 (4)实验报告要求 1.2 电力系统功率特性和功率极限实验 (1)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
高等学校实验课系列教材——电力系统及自动化实验指导书
高等学校实验课系列教材——电力系统及自动化实验指导书
• (3)实验内容 • 1)无调节励磁时,功率特性和功率极限的 测定 • 2)手动调节励磁时,功率特性和功率极限 的测定 • 3)自动调节励磁时,功率特性和功率极限 的测定
高等学校实验课系列教材——电力系统及自动化实验指导书
高等学校实验课系列教材——电力系统及自动化实验指导书
高等学校实验课系列教材——电力系统及自动化实验指导书
图2.1 DL系列电流继电器
高等学校实验课系列教材——电力系统及自动化实验指导书
高等学校实验课系列教材——电力系统及自动化实验指导书
• (3)实验内容 • 1)电流继电器特性实验 • 2)电压继电器特性实验
图2.2 电流继电器动作电流值测试实验原理图
高等学校实验课系列教材——电力系统及自动化实验指导书
• 2)根据负荷大小不同时的不同转速,绘出 转速和有功功率的关系曲线(见图1.3), 计算出原动机的调差系数。 • 3)分析、比较在负荷相同而调速器在不同 的运行方式时,转速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武汉理工大学电分实验报告

学生学号实验课成绩实验课程名称电力系统分析开课学院自动化指导老师姓名谢建凯学生姓名学生专业班级电气 1203 班2014 —2015 学年第二学期实验课程名称:实验项目名称 电力系统功率特性和功率极限实验 实验成绩 实验者专业班级学号同组者实验日期年 月 日第一部分:实验预习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意义,实验基本原理与方法,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实验方案与技术路线等)一、实验目的1.初步掌握电力系统物理模拟实验的基本方法;2. 加深理解功率极限的概念,在实验中体会各种提高功率极限措施的作用;3.通过对实验中各种现象的观察,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理论结合实际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原理与说明所谓简单电力系统,一般是指发电机通过变压器、输电线路与无限大容量母线联接而且不计各元件的电阻和导纳的输电系统。
对于简单系统,如发电机至系统d 轴和q 轴总电抗分别为X d ∑和X q ∑,则发电机的功率特性为:δδ2sin 2sin 2∑∑∑∑∑⋅-⨯+=q d q d d q Eq X X X X U X U E P当发电机装有励磁调节器时,发电机电势E q 随运行情况而变化。
根据一般励磁调节器的性能,可认为保持发电机E 'q (或E ')恒定。
这时发电机的功率特性可表示成:δδ2sin 2sin 2∑∑∑∑∑⋅'-'⨯+''='q dq dd qEq X X X X U X U E P或 δ'''='∑sin dq EX U E P这时功率极限为∑'='d EmX UE P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扩大,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问题更加突出,而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和输送能力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是尽可能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极限,从简单电力系统功率极限的表达式看,提高功率极限可以通过发电机装设性能良好的励磁调节器以提高发电机电势、增加并联运行线路回路数或串联电容补偿等手段以减少系统电抗、受端系统维持较高的运行电压水平或输电线采用中继同步调相机或中继电力系统以稳定系统中继点电压等手段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系统实验指导书第四章 电力系统功率特性和功率极限实验一、实验目的1. 初步掌握电力系统物理模拟实验的基本方法;2. 加深理解功率极限的概念,在实验中体会各种提高功率极限措施的作用; 3. 通过对实验中各种现象的观察,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理论结合实际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原理与说明所谓简单电力系统,一般是指发电机通过变压器、输电线路与无限大容量母线联接而且不计各元件的电阻和导纳的输电系统。
对于简单系统,如发电机至系统d 轴和q 轴总电抗分别为X d 和X q ,则发电机的功率特性为:δδ2sin 2sin 2∑∑∑∑∑⋅-⨯+=q d q d d q Eq X X X X U X U E P当发电机装有励磁调节器时,发电机电势E q 随运行情况而变化。
根据一般励磁调节器的性能,可认为保持发电机E q(或E )恒定。
这时发电机的功率特性可表示成:δδ2sin 2sin 2∑∑∑∑∑⋅'-'⨯+''='q d q dd qEq X X X X U X U E P或 δ'''='∑sin dq EX U E P这时功率极限为∑'='d EmX UE P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扩大,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问题更加突出,而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和输送能力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是尽可能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极限,从简单电力系统功率极限的表达式看,提高功率极限可以通过发电机装设性能良好的励磁调节器以提高发电机电势、增加并联运行线路回路数或串联电容补偿等手段以减少系统电抗、受端系统维持较高的运行电压水平或输电线采用中继同步调相机或中继电力系统以稳定系统中继点电压等手段实现。
三、实验项目和方法(一)无调节励磁时功率特性和功率极限的测定1.网络结构变化对系统静态稳定的影响(改变x)在相同的运行条件下(即系统电压U x、发电机电势保持E q保持不变,即并网前U x=E q),测定输电线单回线和双回线运行时,发电机的功一角特性曲线,功率极限值和达到功率极限时的功角值。
同时观察并记录系统中其他运行参数(如发电机端电压等)的变化。
将两种情况下的结果加以比较和分析。
实验步骤:(1)输电线路为单回线;(2)发电机与系统并列后,调节发电机使其输出的有功和无功功率为零;(3)功率角指示器调零;(4)逐步增加发电机输出的有功功率,而发电机不调节励磁;(5)观察并记录系统中运行参数的变化,填入表4-1中;(6)输电线路为双回线,重复上述步骤,填入表4-2中。
表4-1 单回线020406080表4-2 双回线020406080注意:(1)有功功率应缓慢调节,每次调节后,需等待一段时间,观察系统是否稳定,以取得准确的测量数值。
(2)当系统失稳时,减小原动机出力,使发电机拉入同步状态。
2.发电机电势E q不同对系统静态稳定的影响在同一接线及相同的系统电压下,测定发电机电势E q不同时(E q<U x或E q>U x)发电机的功一角特性曲线和功率极限。
实验步骤:(1)输电线为单回线,并网前E q<U x;(2)发电机与系统并列后,调节发电机使其输出有功功率为零;(3)逐步增加发电机输出的有功功率,而发电机不调节励磁;(4)观察并记录系统中运行参数的变化,填入表4-3中;(5)输电线为单回线,并网前E q>U x,重复上述步骤,填入表4-4中。
表4-3 单回线并网前Eq <Ux020406080UzU FI LQ0-表4-4 单回线并网前 Eq >Ux020406080P0I A0UzU FI LQ0+(二)手动调节励磁时,功率特性和功率极限的测定给定初始运行方式,在增加发电机有功输出时,手动调节励磁保持发电机端电压恒定,测定发电机的功一角曲线和功率极限,并与无调节励磁时所得的结果比较分析,说明励磁调节对功率特性的影响。
实验步骤:(1)单回线输电线路;(2)发电机与系统并列后,使P=0,Q=0,=0,校正初始值;(3)逐步增加发电机输出的有功功率,调节发电机励磁,保持发电机端电压恒定或无功输出为零;(4)观察并记录系统中运行参数的变化,填入表4-5中。
表4-5 单回线手动调节励磁020406080P0表4-6 双回线手动调节励磁020406080(三)自动调节励磁时,功率特性和功率极限的测定将自动调节励磁装置接入发电机励磁系统,测定功率特性和功率极限,并将结果与无调节励磁和手动调节励磁时的结果比较,分析自动励磁调节器的作用。
1.微机自并励(恒流或恒压控制方式),实验步骤自拟;表4-7 单回线微机自并励方式020406080表4-8 双回线微机自并励方式0204060802.微机它励(恒流或恒压控制方式),实验步骤自拟。
表4-9 单回线微机它励方式020406080表4-10 双回线微机它励方式020406080I LQ0注意事项:1.调速器处停机状态时,如果“输出零”灯不亮,不可开机;2.实验结束后,通过励磁调节使无功输出为零,通过调速器调节使有功输出为零,解列之后按下调速器的停机按钮使发电机转速至零。
跳开操作台所有开关之后,方可关断操作台上的操作电源开关。
四、实验报告要求1.根据实验装置给出的参数以及实验中的原始运行条件,进行理论计算。
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2.认真整理实验记录,通过实验记录分析的结果对功率极限的原理进行阐述。
同时对理论计算和实验记录进行对比,说明产生误差的原因。
并作出Uz(),P() Q()特性曲线,对其进行描述。
3.分析、比较各种运行方式下发电机的功—角特性曲线和功率极限。
五、思考题1.功率角指示器的原理是什么如何调节其零点当日光灯供电的相发生改变时,所得的功角值发生什么变化2.多机系统的输送功率与功角的关系和简单系统的功—角特性有什么区别3.自并励和它励的区别和各自特性是什么4.自动励磁调节器对系统静态稳定性有何影响5.实验中,当发电机濒临失步时应采取哪些挽救措施才能避免电机失步第五章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加深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内容的理解,使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2.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从实验中观察到系统失步现象和掌握正确处理的措施。
3.用数字式记忆示波器测出短路时短路电流的非周期分量波形图,并进行分析。
二、原理与说明电力系统暂态稳定问题是指电力系统受到较大的扰动之后,各发电机能否继续保持同步运行的问题。
在各种扰动中以短路故障的扰动最为严重。
/X1;正常运行时发电机功率特性为:P1=(Eo×Uo)×sinδ1/X2;短路运行时发电机功率特性为:P2=(Eo×Uo)×sinδ2故障切除发电机功率特性为: P3=(Eo×Uo)×sinδ/X3;3对这三个公式进行比较,我们可以知道决定功率特性发生变化与阻抗和功角特性有关。
而系统保持稳定条件是切除故障角δc小于δmax,δmax可由等面积原则计算出来。
本实验就是基于此原理,由于不同短路状态下,系统阻抗X2不同,同时切除故障线路不同也使X3不同,δmax也不同,使对故障切除的时间要求也不同。
同时,在故障发生时及故障切除通过强励磁增加发电机的电势,使发电机功率特性中Eo增加,使δmax增加,相应故障切除的时间也可延长;由于电力系统发生瞬间单相接地故障较多,发生瞬间单相故障时采用自动重合闸,使系统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这二种方法都有利于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三、实验项目与方法(一)短路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影响1.短路类型对暂态稳定的影响本实验台通过对操作台上的短路选择按钮的组合可进行单相接地短路,两相相间短路,两相接地短路和三相短路试验。
固定短路地点,短路切除时间和系统运行条件,在发电机经双回线与“无穷大”电网联网运行时,某一回线发生某种类型短路,经一定时间切除故障成单回线运行。
短路的切除时间在微机保护装置中设定,同时要设定重合闸是否投切。
在手动励磁方式下通过调速器的增(减)速按钮调节发电机向电网的出力,测定不同短路运行时能保持系统稳定时发电机所能输出的最大功率,并进行比较,分析不同故障类型对暂态稳定的影响。
将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分析为系统可以稳定输出的极限,注意观察有功表的读数,当系统出于振比较。
Pmax荡临界状态时,记录有功表读数,最大电流读数可以从YHB-Ⅲ型微机保护装置读出,具体显示为:GL-三相过流值GA- A相过流值GB- B相过流值GC- C相过流值微机保护装置的整定值代码如下:01:过流保护动作延迟时间02:重合闸动作延迟时间03:过电流整定值04:过流保护投切选择05:重合闸投切选择另外,短路时间T D由面板上“短路时间”继电器整定,具体整定参数为表5-1。
表5-1微机保护装置的整定方法如下:同时按“△”“▽”进入整定值修改画面。
进入整定值修改画面后,通过“△”“▽”选01整定项目,再按压触摸按钮“+”或“-”选择当保护时间(s);通过“△”“▽”选03整定项目,再按压触摸按钮“+”或“-”选择当过电流保护值;通过“△”“▽”选04整定项目,再按压触摸按钮“+”或“-”选择当过电流保护投切ON;通过“△”“▽”选05整定项目,再按压触摸按钮“+”或“-”选择重合闸投切为OFF。
(详细操作方法WDT-ⅢC综合自动化试验台使用说明书。
)注:同时按下“+”“—”按钮可以恢复到出厂默认值。
自动方式开机,建压,并网,待机组运行稳定后,在下面4种不同线路组合下做各种短路试验,观察并记录短路发生时的最大有功P max和最大短路电流。
表5-2 短路切除时间t=线路组合1:QF1=1 QF2=1 QF3=1 QF4=1 QF5=0 QF6=1:(0:表示对应线路开关断开状态1:表示对应线路开关闭合状态)表5-3 短路切除时间t=线路组合2:QF1=0 QF2=1 QF3=0 QF4=1 QF5=0 QF6=1:表5-4 短路切除时间t=线路组合3:QF1=1 QF2=1 QF3=0 QF4=1 QF5=1 QF6=1:表5-5 短路切除时间t=线路组合4:QF1=0 QF2=1 QF3=1 QF4=1 QF5=1 QF6=1:2.故障切除时间对暂态稳定的影响固定短路地点,短路类型和系统运行条件,通过调速器的增速按钮增加发电机向电网的出力,在测定不同故障切除时间能保持系统稳定时发电机所能输出的最大功率,分析故障切除时间对暂态稳定的影响。
一次接线方式: QF1=1 QF2=1 QF3=1QF4=1 QF5= 0 QF6=1表5-6 短路类型:例:QF1=0 QF2=1 QF3=1 QF4=1 QF5=1 QF6=1(二)研究提高暂态稳定的措施1.强行励磁在微机励磁方式下短路故障发生后,微机将自动投入强励以提高发电机电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