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煤矿开采技术

合集下载

试析我国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方向

试析我国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方向

我国是—个富煤少油的国家,煤炭在我国能 源结构中占 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煤炭行业成为我 国国民经济主要传统行业之一。在煤炭行业广泛 应用先进适用的信息技术,有效提升全行业的生 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成为我国煤炭行业实现跨越 式发展的历史性契机。在当今科技经济发展的新 形势下,煤炭开采技术的研究必须面向国内国外 两个市场、 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 , 立足于煤炭开采 技术的前沿,立足于中国煤炭发展战略所必要的 技术储备 ,立足于煤炭工业中长期发展战略所必 须的关键技术的攻关,立足于煤炭工业工程实际 问题的解决,重点从事中长期研究开发和技术储 备, 跟踪产业科技前沿 , 开发有 自主知识产权的以 煤矿开采技术及配套装备为主导的核心技术 , 占
有利于放顶煤的新型件下应用高 . 2
送机 能力 。 技术低廊本 技术。目 由于应用高压注 岩屋 前, 两硬条件下放顶煤开采快速推进技术 ,研究 水、深孔预裂爆破处理坚硬顶板和应用化学加固

5 — 4
关 键 词 : 矿 ; 采 ; 术 ; 展 方 向 煤 开 技 发
合适的综放开采回采工艺, 优化工序 , 缩短放煤时 技术存在工艺复杂、 成本高的问题, 因而需进—步 研究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来解决这些问 间, 提高工作面的推进度, 实现高产高效。 1 3缓倾斜薄煤层长壁开采。主要研究开发: 题 。 5 3放顶煤开采岩层和支架 一 围岩相互作用 体积小、 功率大、 高可靠性的薄煤层采煤机、 刨煤 机; 研制适合刨煤机综采的液压支架; 研究开发薄 机理。研究放顶煤开采力学模型、 围岩应力 、 顶煤 破碎机理、支架—顶煤— 直接顶—基本顶相互作 煤层工作面的总 1 4缓倾斜厚煤层一次采全厚大采高长壁综 用关系 ; 运用离散元等方法研究顶煤放落规律 , 提 采。应进一步加强完善支架结构及强度 , 加强支架 出放煤优化准则和提高顶煤回收率的途径。 防倒、 防滑 、 防止顶粱焊缝开裂和四连杆变形 、 防 5 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技术。 . 4 在总结缓 止严重损坏千斤顶措施等的研究,提高支架的可 倾斜中厚长壁工作面开展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 应进一步在坚硬顶板、 破碎顶板、 急倾斜、 靠性, 缩小其与中厚煤层( 采高 3 m左右) 高产高效 测方面 , 指标 的差 距 。 放顶煤工作面开展支护质量 与顶板动态监测 , 同 领技术 制高点 。 1 . 5各种综采高产高效缘采设备保障系统。 要 时应不断完善现有的监测技术,发展智能化监测 l采煤 方法 和工艺 就要提高开机率, 支架—围岩” 系统 , 对“ 改进监测仪表 , 使监测仪表向直观、 、 轻便 小 采煤方法和工艺的进步和完善始终是采矿学 实现高产高效 , 型43 向发 展。 7 ̄ . 科发展的主题。采煤工艺的发展将带动煤炭开采 系统、 采运设备进行监控。 2深 矿井开 采技 术 5 冲击地压的预测和防治。 . 5 通过计算机模拟 各环节的变革, 现代采煤工艺的发展方向是高产、 高效、 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 基本途径是使采煤技 深 矿井 开采 的关键技术 是 :煤层 开采 的矿 压 研究冲击性矿压显现发生的机理 ;进一步完善冲 术与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 , 研究开发强力 、 高效 、 控制、冲击地压防治、瓦斯和热害治理及深井通 击性矿压显现监测系统 ,发展遥控测量和预报技 井巷布置等; 需要攻关研究的是 : 深井围岩状 术 ,完善冲击性矿压综合防治措施的优化选择专 安全、 可靠、 耐用、 智能化的采煤设备和生产监控 风 、 系统, 改进和完善采煤工艺。在发展现代采煤工艺 态和应力场及分布状态的特征 ;深井作业场所工 家系统。 5 研究开发新型的支护设备。研究硬煤层 、 . 6 的同时, 继续发展多层次、 多样化 的采煤工艺, 建 作环境 的变化; 深井巷道( 特别是软岩巷道 ) 快速 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采煤工艺理论。我国长壁采煤 掘进与支护技术与装备;深井冲击地压防治技术 硬顶板放顶煤液压支架,完善液压支架性能和快 开发耐炮崩、 轻型化单体液压支柱和 方法已趋成熟 , 放顶煤采煤的应用在不断扩展, 应 与监测监控技术;深矿井高产高效开采有关配套 速移架系统, 深矿井开采热害治理技术与装备。 厚煤层巷道锚索和可伸缩锚杆。 用水平和理论研究 的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提高 , 技术; 3“ 三下” 采煤技术 6小煤矿技术改造和机械化开采技术 急倾斜、 不稳定、 地质构造复杂等难采煤层采煤方 提高数值模拟计算和相似材料模拟等 ,深人 实施 国家关闭小 煤矿 ,淘 汰落 后生 产技 术和 法和工艺的研究有很大空间,主要方向是改善作 提高 开发小 业条件 , 提高单产和机械化水平。 研究丌- ̄ T不 上覆岩层运动和地表沉陷规律,研究满 生 产设备 , 平均 单井规 模 的技术 政策 , Ir C r 1 . 1开发煤矿高效集约化生产技术、 建设生产 足地表、 建筑物、 地下水资源保护需要的合理的开 型煤矿机械化、 半机械化开采技术和装备 , 改进小 高度集中、 高可靠性的高产高效矿井开采技术。 采系统和优化参数,发展沉降控制理论和关键技 煤矿的采煤方法和开采工艺 ,提高采煤工作面的 以 提高小煤矿的顶底板控制技术水平, 提高工作面单产和生产集中化为核J ,以提高效 术 ,包括用地表废料向垮落法工作面采空区充填 单产和工效 ; 率和经济效益为 目标 ,研究开发各种条件下的高 的系统 ;研究与应用各种充填技术和组合充填技 最大限度地减少顶底板事故率。 7煤炭地下气化技术 效能、 高可靠性的采煤装备和工艺, 简单 、 高效、 可 术 , 村庄房屋加固改造重建技术, 适于村庄保护的 煤炭地下气化技术是将处于地下的煤炭进行 靠的生产系统和开采布置,生产过程监控与科学 开采技术; 研究近水体开采的开采设计、 工艺参数 通过对煤的热化学作用而产生可 管理等相互配套的成套开采技术 ,发展各种矿井 优化和装备 ,提出煤炭开采与煤矿城市平i 统一 有控制的燃烧 , 口皆 煤层条件下的采煤机械化,进一步改进工艺和装 的开采沉陷控制、 开采村庄下压煤、 土地复垦和矿 燃气体的过程。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属于一种特殊 的采煤方法 , 它属国际首创。 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具 备, 提高应用水平和扩大应用范围, 提高采煤机械 井水资源化等关键技术。 工期短 、 见效快、 用人少 、 效率高、 成本 化 的程度 和水平 。 4优化巷道布置 , 减少矸石排放的开采技术 有投资少、 改进、 完善现有采煤方法和开采布置, 以实现 低、 效益好等优点, 尤其适合我国煤矿地质条件复 1 2开发“ 浅埋深、 硬顶板、 硬煤层高产高效现 劣质煤 比例高 、三下” “ 压煤严重的具体国情 , 代开采成套技术”主要解决以下技术难题。硬顶 开采 效益 最大 化为 目标 ,研究 开发煤 矿地 质条 件 杂、 , 长通 板控制技术, 研究埋深浅 、 地压小的硬厚顶板控制 开采巷道布置及工艺技术 ̄q" , l e 体系专家系统 , - 实 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应继续研究完善“ 大断面、 两阶段” 矿井式气化” 和“ 两种典型煤 技术 , 主要通过岩层定向水力压裂、 倾斜深孔爆破 现开采方法、开采布置与煤层地质条件的最优匹 道、 炭地下气化工艺 ,进行较大规模的地下气化试验 等顶板快速处理技术 , 使直接顶能随采随冒, 提高 配 。 研究 , 摸索实现“ 两个控制、 三个稳定” 的技术途 顶煤回收率, 且基本顶能按一定步距垮落 , 既有利 5采 场围岩 控制技 术 51 .进一步完善采场围岩控制理论。 以科学合 径, 并实现连续、 稳定生产探索应用的途径。 于顶煤破碎 , 又保证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参 考文献 硬厚顶煤控制技术 , 研究开发埋深浅、 支承压 理 、优化高效的岩层控制技术来保证开采活动的 l 1 张先 尘 , 玉 浚 . 国煤 炭 开发 战 略 研 究 王 中 力, x 包括 高压 注 安 全 、 高效 、 低成 本 为 目标 , 入 总结 我 国几 十 年 f魏 同, 深 以理论 分析 ( 解析法 )现 代 『 . : 、 M1 太原 山西科 学技术 出版社 ,9 9 1 9. 术,使顶煤 的矿 山压力 研究 成果 , 2 】 何富连 , 李全生, 综采工作面矿压显 等. 体能随采随冒, 提高其回收率。 数 学 力学 ( 统计 分 析预 测 、 值 法 ) 实测 法 相结 [钱鸣高, 数 和 顶煤 冒放性差、块度大的综放开采成套设备 合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深入研究各种煤层地 现与 支护质量监控 中国煤炭学报 ,9 57 :8 19 ()4 ~ f 。 ,- 51 . 配套技 术 , 既有 利于 顶煤 破碎 和顶板 控制 , 研制 又 质及 ̄ g  ̄

浅析我国煤矿开采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析我国煤矿开采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析我国煤矿开采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1. 引言1.1 煤矿开采技术的重要性煤矿开采技术是煤矿生产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着煤炭资源的有效开采和利用。

煤矿是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对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可以提高煤炭资源的开采率和利用效率,降低开采成本,确保煤炭资源的可持续供应。

随着煤炭需求的不断增长,有效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对于保障我国能源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合理的煤矿开采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保障矿工的安全和健康。

煤矿开采作业环境复杂,矿井深度较大,遇到瓦斯、煤尘等安全风险,因此煤矿开采技术的不断改进对于提高矿工工作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煤矿开采技术的重要性体现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障能源供应、提高生产效率和保障矿工安全等方面。

随着我国煤炭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积极引进和消化国际先进技术,不断提高煤矿开采技术水平,是我国煤炭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之一。

1.2 煤矿开采技术的现状煤矿开采技术的现状是我国煤矿行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煤炭资源有效开采和利用的基础。

目前,我国煤矿开采技术水平整体较高,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开采体系。

在传统煤矿开采技术方面,我国煤矿采用的传统开采方法主要包括露天开采和井下开采。

露天开采主要适用于大型煤矿,采用大型机械设备进行开采,效率高、成本低,但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井下开采则是在地下进行开采作业,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和难度,但可以有效避免露天开采带来的环境问题。

现代煤矿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对煤矿行业产生了积极影响。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煤矿逐渐引入了智能化设备和人工智能技术,提高了煤矿开采的自动化水平,减少了人力成本和安全风险。

环保技术在煤矿开采中的应用也日益受到重视,绿色矿山建设和循环利用成为煤矿开采的新方向。

我国煤矿开采技术在不断创新和完善中发展,趋向智能化、环保化的方向。

煤矿开采技术

煤矿开采技术

煤矿开采的重要性
01
提供能源
煤炭是全球能源的主要来源之一,煤矿开采为人类提供 了一种可靠的能源来源。
02
促进经济发展
煤炭开采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
03
保障民生
煤炭作为重要的能源资源,对于保障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需求具有重要作用。
煤矿开采技术的历史与发展
01
02
03
历史回顾
井下开采
井下开采定义
井下开采是指通过挖掘井筒进入地下 煤层,通过巷道开拓、回采、运输等 工序将煤炭采出地面的方法。
适用条件
井下开采适用于埋藏较深的煤层,地 表环境复杂或煤层走向短、厚度小、 倾角大的矿区。
优点
井下开采可充分利用地下资源,对地 表环境影响较小。
缺点
井下开采成本高、安全风险大、通风 排水困难。
D
地下开采
地下开采定义
地下开采是指通过挖掘井筒进 入地下煤层,通过巷道开拓、 回采、运输等工序将煤炭采出
地面的方法。
适用条件
地下开采适用于埋藏较深的煤 层,地表环境复杂或煤层走向 短、厚度小、倾角大的矿区。
优点
地下开采对地表环境影响较小 ,可充分利用地下资源。
缺点
地下开采成本高、安全风险大 、通风排水困难。
是指通过挖掘井筒进入煤层,在 煤层中进行采掘的一种开采方式

优点
地下开采可以充分利用地下空间, 对地面环境影响较小,同时开采成 本较低。
缺点
地下开采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同 时开采效率较低,对煤层破坏较大 。
井下开采技术的应用
井下开采技术
缺点
是指通过挖掘井筒进入煤层,在煤层 中进行采掘的一种开采方式。

我国煤矿开采技术浅析

我国煤矿开采技术浅析
ECH N0L0OY I ORMAT 0N NF J
能 源 与环境
我 国煤 矿 开 采 技 术 浅 析
那 俊 迁 ( 矿新疆矿业有 限公 司力拓分公 司 兖
新疆 昌吉
8 10 )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7
摘 要: 煤炭是 我 国的主体 能源 , 煤炭工业是 我 I 重要 的基 础产业 。走 新型 工业化的路 子是 党中央作 出的重大战略 决策 , 是指导今 后 l l 也 我 国煤 炭工 业发展 的总 婀。本 文主要 对我 国煤 矿开采技 术作 出浅析 , 以期 为从 事此 项工作 人 员 供有 益借 鉴。 提 关键词 : 煤矿开采 开采技术 浅析 中图分类号 : B T I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6 2 3 9 ( 0 8 1 () O 3 一 1 1 7 - 7 1 2 0 ) 0c一 1 4 O 煤 炭 是 我 国的 主体 能 源 ,煤 炭 工 业 是 我 国重 要 的 基 础 产 业 。 目前 煤 炭 在 我 国一 次 能源 消费 构 成 中 占 7O% 以 上 ,预 计 到 25 0 0年约 占 5 % 左右 。党 的十六大 报告 明 O 确 提 出 :“ 持 以 信息 化 带 动 工 业化 , 工 坚 以 业 化 促 进信 息 化 走 出一 条 科 技 含 量 高 、 经 济 效益 好 、资源 消耗 低 、环 境 污染 少 , 力 人 资 源 优 势 得 到 充 分 发 挥 的 新 型 工 业 化 路 子。 “ 走新 型 工 业 化 的路 子 是党 中央 作 出的 重 大 战 略 决 策 ,也 是 指 导 今 后 我 国煤 炭 工 业 发 展 的总 纲 。本 文 主 要 对 我 国煤 矿 开 采 技 术 作 出浅 析 ,以 期 为 从 事 此 项 工 作 的 人 员提 供 有 益 借 鉴 。 建 立 具 有 中 国特 色 的 采 煤 工 艺 理 论 。 2 1 埋深 .硬 顶板 硬煤 层高效 综采 技术 . 浅 所谓 高效 综 采 技 术 , 以 提 高 工 作 面 是 单 产 和 生 产 集 中化 为 核心 , 提 高 效 率 和 以 经 济 效 益 为 目标 , 究 开 发 各 种 条 件 下 的 研 高 效 能 、高 可 靠 性 的 采 煤 装备 和 工 艺 ,简 单 、高 效 、可 靠 的生 产系 统和 开采 布 置 , 生 产 过 程 监 控 与 科 学 管 理 等 相互 配套 的成 套 开 采 技 术 ,发 展 各种 矿 井 煤 层 条件 下 的 采 煤 机械 化 , 一 步 改进 工 艺和 装 备 , 高应 进 提 用 水 平 和 扩 大应 用 范 围 , 高 采 煤 机 械 化 提 的程 度 和 水 平 。浅 埋 深 、硬 顶 板 、 硬 煤 层 高 效综采技 术则主要解决 以下几个 问题 : ①硬 顶 板 控 制技 术 , 究 埋深 浅 、 地 压 小 研 的 硬 厚 顶板 控 制 技 术 ,主 要 通 过 岩 层 定 向 水 力压 裂 、倾 斜 深 孔 爆 破 等 顶 板 快 速 处 理 技 术 , 直 接顶 能 随 采随 冒 , 高 顶煤 回收 使 提 率 , 基本 顶 能按 一 定步 距 垮 落 , 有利 于 且 既 顶 煤破 碎 , 保证 工作 面 的安 全 生 产 。②硬 又 厚 顶 煤 控 制 技 术 ,研 究 开 发 埋 深 浅 、支 承 压 力 小 条 件 硬 厚 顶 煤 的快 速 处 理 技 术 ,包 括 高 压 注 水 压 裂 技 术 和顶 煤 深 孔 预 爆 破 处 理 技术 , 使顶 煤 体能 随 采随 冒 , 高 其 回收 提 率 。③ 顶 煤 冒 放 性 差 、块 度 大 的 综 放 开 采 成 套 设 备 配 套 技 术 ,研 制 既 有 利 于 顶 煤 破 碎 和 顶 板 控 制 ,又 有 利 于 放 顶 煤 的新 型 液 压 支 架 , 理 确 定 后 部 输送 机能 力 。 合 2. 2长 壁开采 技术 针 对缓 倾 斜 薄 煤 层 , 主要 研 究 开 发 : 应 体 积小 、功 率 大 、高 可 靠 性 的 薄 煤 层 采 煤 机 、刨 煤 机 ; 制 适 合刨 煤机 综 采 的 液 压 研 支 架 ; 究 开发 薄 煤 层 工 作 面 的 总 体 配 套 研 技 术 和 高 效 开 采 技 术 。 针 对 缓 倾 斜 厚 煤 层 ,应进 一 步 加强 完善 支 架 结 构及 强 度 , 加 强 支 架 防 倒 、 防 滑 、 防止 顶 梁 焊 缝 开 裂 和 四 连 杆 变形 、 防 止 严 重损 坏 千 斤 顶 措 施 等 的研 究 , 高 支架 的可 靠性 , 小 其 与 中 厚 提 缩 煤 层( 高 3 左右 ) 采 m 高产 高效 指标 的差 距 。 2. 3深 矿井 开采 技术 深 矿 井 开采 的关 键技 术 是 : 层开 采 的 煤 矿 压 控 制 、冲 击 地 压 防 治 、 瓦 斯 和 热 害 治 理 及深 井通 风 、井 巷 布置 等 ; 需要 攻关 研 究 的是 : 深井 围 岩状 态和 应 力场及 分 布状 态 的 特 征 ; 井 作业 场 所工 作 环境 的 变化 ;深 井 深 巷 道 ( 别是 软 岩 巷 道 ) 速 掘进 与 支 护技 特 快 术与 装备 ; 井 冲击地 压 防治 技术 与监 测监 深 控 技 术 ;深 矿 井 高 产 高 效 开 采 有 关 配 套 技 术 ; 矿井 开 采 热害 治 理技 术 与 装备 。 深 2 4 “ 下 ”采煤 技术 . 三 提 高 数 值 模 拟 计 算 和 相 似 材 料 模 拟 等 , 入研 究 开 采 上 覆 岩 层 运 动 和 地 表 沉 深 陷规 律 , 研究 满足 地表 、建 筑物 、地 下 水资 源 保 护 需 要 的 合 理 的 开 采 系 统 和 优 化 参 数 , 展沉 降 控制 理 论 和关 键技 术 , 发 包括 用 地 表废 料 向垮 落 法 工 作 面 采 空 区 充 填的 系 统 ; 究 与 应 用 各 种 充填 技 术 和 组 合 充 填 研 技 术 , 庄 房 屋加 固 改造 重 建技 术 , 于村 村 适 庄 保 护 的 开 采 技 术 ;研 究 近 水 体 开 采 的 开 采 设 计 、 工 艺 参 数 优 化 和 装 备 ,提 出 煤炭 开 采 与 煤 矿 城 市 和 谐 统 一 的 开 采 沉 陷 控 制 、开 采村 庄 下压 煤 、土 地 复 垦 和 矿 井水 资源化等关键技 术。 2. 5巷道优 化开 采技术 实 行 全 煤巷 布 置 单 一 煤 层 开 采 , 石 矸 基本 不 运 出地 面 , 产 系统 大 大简 化 , 别 生 分 实 现 无 轨 胶 轮 、单 轨 吊辅 助 运 输 一 条 龙 , 从 井 口直 达 工作 面 ,同时 实 现 了综 采 与 综 掘 同步 发 展 ,生 产 效 率 大 幅 提 高 的 经验 的 同时 ,重 点 研 究 高 产 高 效 矿 井 开 拓 部 署 与 巷 道 布 置 系统 的优 化 , 化 巷道 布 置 , 化 简 优 采 区 及 工 作 面 参 数 , 究 单 一 煤 层集 中开 研 拓 ,集 中准 备 、集 中回采 的 关键 技 术 ,大幅 度 降 低 岩 巷 掘 进 率 ,多开 煤巷 , 少 出矸 减 率 ; 究 矸 石 在 井 下 直 接 处 理 、作 为 充 填 研 材 料 的 技 术 ,既 是 减 少 污 染 的 一 项 有 力 措 施 , 简化 了生产 系统 , 利 于高 产 高效集 又 有 中化开采, 加紧研究。 应 2. 6绿 色开采技 术 煤 矿 绿 色 开 采 以 及 相 应 的 绿 色 开采 技 术 , 本出 发点 是防 止或 尽可 能减 轻开 采煤 基 炭 对环 境和 其他 资 源的 不 良影响 ;目标 是取 得 最佳 的经 济效益 和社 会效 益 。绿色 开采技 术 主要 包括以下内容 ; 资源保护 一 形成 “ 水 保 水 开采 ”技 术 ; 土地与 建筑物保护 , 形成离层 注 浆、充填与条带开采技术 ; 瓦斯抽放 一形成 “ 煤与瓦 斯共采 ”技 术 ; 煤层巷 道支护技术 与 减 少歼 石排放 技术 ; 地下 气化技术 。

煤矿开采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煤矿开采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煤矿开采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煤矿行业的发展动力主要来源于先进的开采技术和设备,煤矿生产企业要加强对先进设备的开发,以及对先进开采技术的研究,有效提高煤矿开采效率。

在将来发展中,支护技术将侧重于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以此提升材料的堵水性能,为煤矿掘进设备的运行提供安全保障。

关键词:煤矿;开采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引言煤矿开采技术的进步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煤炭开采效率与质量,但煤矿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对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对多种煤矿开采技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策略,可供相关人员参考。

1煤矿掘进技术分析1.1深矿井开采技术煤炭资源大都分布在地层深处,要想开采煤矿就要运用深矿井开采技术,深矿井开采是指埋藏在距地表800-1200米之间的煤炭。

由于其结构复杂,原岩应力大,岩体塑性大、矿山压力剧烈、地温高和矿井瓦斯大五个方面造成煤矿的开采难度大。

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对深矿井开采技术水平要求就非常高,要应用到矿压控制、瓦斯和热害治理、围岩控制、巷道布置、冲击地压防治、深井通风等多种技术,这样才能保证深矿井煤炭开采安全、高效的进行。

1.2煤巷综合机械化掘进煤炭开采在进行掘进时,要优化配套设备做好准备工作,例如,悬臂式掘进机的掘进性能直接影响着煤矿掘进效率。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产生了煤巷综合机械掘进新技术,具体表现如下:(1)前期工作,开始进入工作面后要先启动掘进机,从底部切割巷道,让截割头左右摆动,由下到上进行切割,完成之后自动装运,再将掘进机推出并切断电源,实施敲帮问顶、铺网、上钢带等,确保工作能安全顺利的进行,最后把顶锚杆安装好。

(2)测控技术的现代化应用。

测控技术的实际应用大大提高了煤矿掘进机的自控力,对掘进机的方向、切割断面与切割点击功率展开监控;监控煤矿掘进机工作状况从而判断是不是存在故障和电机负荷问题。

(3)截割工艺,在掘进掘割时,要参照巷道围岩的实际情况,根据断面的大小来使用掘进机,使其截割头产生左右摆动或升降运动。

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前景煤炭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来源,对于国家经济和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煤矿开采技术作为保障能源供应和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在近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

本文将就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展开讨论。

一、煤矿开采技术的创新方向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煤矿开采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向着智能化、安全化、高效化等方向发展。

首先,智能化矿井已经成为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使得矿井设备能够实现自主感知、决策和执行,提高了矿井的生产效率。

其次,安全生产一直是煤矿开采技术发展的重中之重。

传统的煤矿开采技术存在安全隐患,而现代化的开采技术则能够通过远程监控、预警系统等手段,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最后,高效率的煤矿开采技术将在未来得到进一步发展。

煤矿开采技术的改进将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对能源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二、煤矿开采技术的前景展望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前景广阔,将为我国的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带来重要影响。

首先,煤矿开采技术将为我国的能源供应提供持续支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合理高效的煤矿开采技术将保障我国能源供应的稳定性。

其次,煤矿开采技术的创新将带来环境保护的突破。

高效、低碳的煤矿开采技术将减少煤矿开采对环境的破坏,缓解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

最后,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将推动煤炭产业的转型升级。

先进的煤矿开采技术有助于提高煤矿企业的竞争力,推动煤炭产业从传统的资源型产业向现代化、智能化的产业转变。

三、煤矿开采技术的挑战和应对策略在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障碍。

首先,应对煤矿开采技术的安全风险是当务之急。

煤矿开采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如矿井塌陷、瓦斯爆炸等。

因此,加强矿井安全监测、完善应急预案等安全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其次,煤矿开采技术的创新需要科技人才的支持。

为了推动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需要建立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加大对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

煤矿开采井下采煤技术及运用分析

煤矿开采井下采煤技术及运用分析

煤矿开采井下采煤技术及运用分析摘要:近年来,随着采掘作业面的扩大,井下开采难度越来越大。

为提高开采效率及煤炭产量,煤矿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利用相关采煤技术,在安全生产基础上实现高产高效目标,这对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煤矿;井下采煤技术;运用采煤技术是煤矿井下开采的关键因素,直接关系到井下开采的安全及效率。

因此,在使用采煤技术时必须遵循安全性及适用性原则。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采煤技术作用,对促进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煤矿开采井下采煤技术1、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

其被简称为“综采技术”,是目前我国煤矿井下开采中最常用的开采工艺。

在综采技术使用中,具有较高机械化要求。

相比连采工艺中的机械化要求,综采技术对机械化要求更高,将机械化技术贯穿煤矿开采工作的全过程。

综采技术的使用在降低了工人工作强度的同时,提高了煤矿开采工作效率,并且大量机械化设备的使用也提高了煤矿开采工作安全性,是未来煤矿开采工作的重要开采工艺。

煤矿工作机械化也是煤矿开采工作在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2、普通机械化采煤技术。

同综采技术一样,普通机械化采煤技术又称为普采,在井下采煤作业中将人工作业与机械化作业有效结合,煤炭企业采取普采技术的原因主要是煤层稳定且顶板良好,考虑矿井储量及服务年限,同时为降低井下采煤作业的固定投资成本,以节省企业前期资金投入。

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状况来决定是否采用普采技术。

此外,由于普采技术需较复杂的井下作业,所以会在一定程度上浪费煤炭企业人力资源。

普采技术主要是在装煤、落煤等环节采取机械化作业。

3、连续采煤技术。

此技术是连采技术和工艺,是指在采煤作业中利用连续采煤机成套设备。

在具体采煤中,只有保证了井下煤层的构造要求,才能使用连续采煤技术。

目前,连续采煤技术主要被发达国家所使用,比如,澳大利亚、美国等,由于我国科技手段有限,我国很多煤矿企业都未使用到连续采煤技术。

在煤房工作中,一般是在破煤和装煤时采用连续采煤机,然后采用锚杆做支撑,在对物料进行搬运完成后,还要及时做好清洁工作。

现阶段我国煤矿充填开采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现阶段我国煤矿充填开采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现阶段我国煤矿充填开采技术及其发展趋势1. 煤矿充填开采技术概述在现阶段我国,煤矿充填开采技术是煤炭资源开采中的重要方法。

煤矿充填开采技术是指在煤矿开采完毕后,利用充填物将采空区填充,以保障煤矿地表安全和有效利用地下空间资源。

煤矿充填开采技术具有环保、安全、资源综合利用等多重优势,对于煤矿地下空间的合理利用和综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2. 煤矿充填开采技术的发展历程回顾煤矿充填开采技术的发展历程,最初的煤矿开采方式是采用传统的矿柱法或采空区回填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煤矿充填开采技术不断创新,逐渐形成了充填煤柱法、充填采煤法、充填法采空区等多种技术方法。

这些技术方法在提高煤矿开采效率和保障地下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 煤矿充填开采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煤炭资源利用效率的要求日益提高,煤矿充填开采技术也在不断向着更加环保、高效、安全、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未来,我国煤矿充填开采技术将更加注重工艺装备的研发和创新,推动煤矿开采方式向着更加绿色、高效的方向迈进。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现阶段我国煤矿充填开采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我认为需要更加注重资源综合利用和煤矿开采方式的可持续性。

煤矿充填开采技术的发展需要充分考虑环保、安全和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从而促进煤矿开采方式向着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还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不断提升煤矿充填开采技术的水平,以满足社会对煤炭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的需求。

5. 总结现阶段我国煤矿充填开采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通过深入探讨煤矿充填开采技术的概述、发展历程、发展趋势以及个人观点和理解,可以更好地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这一主题。

我们也应该意识到煤矿充填开采技术在煤炭资源开采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挑战,从而为我国煤矿充填开采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新增内容:煤矿充填开采技术在我国的实践和应用在我国,煤矿充填开采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煤矿开采技术探析
摘要:在当今科技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煤炭开采技术的研究必须面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立足于煤炭开采技术的前沿,立足于中国煤炭发展战略所必要的技术储备,立足于煤炭工业中长期发展战略所必须的关键技术的攻关,立足于煤炭工业工程实际问题的解决,重点从事中长期研究开发和技术储备,跟踪产业科技前沿,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以煤矿开采技术及配套装备为主导的核心技术,占领技术制高点。

关键词:煤矿;开采技术;自主技术
abstract: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of the coal min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t must face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s. and the economic construction based on coal mining technology , has a foothold in china coal development strategy, especially necessary technical reserves, based on long-term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oal industry to the key technical research, based on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of coal industry to the solution of the problem, focusing on studying development and technical reserves, and tracking industry fronti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t has independ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 the coal mining technology and completly equipments for the leading core technology.
key words: coal; mining technology; independent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d82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2104(2011)12-0000--02
采煤工艺的发展将带动煤炭开采各环节的变革,现代采煤工艺的发展方向是高产、高效、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基本途径是使采煤技术与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研究开发强力、高效、安全、可靠、耐用、智能化的采煤设备和生产监控系统,改进和完善采煤工艺。

在发展现代采煤工艺的同时,继续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采煤工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采煤工艺理论。

一、采煤方法和工艺
(一) 开发“浅埋深、硬顶板、硬煤层高产高效现代开采成套技术”
硬顶板控制技术,研究埋深浅、地压小的硬厚顶板控制技术,主要通过岩层定向水力压裂、倾斜深孔爆破等顶板快速处理技术,使直接顶能随采随冒,提高顶煤回收率,且基本顶能按一定步距垮落,既有利于顶煤破碎,又保证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硬厚顶煤控制技术,研究开发埋深浅、支承压力小条件硬厚顶煤的快速处理技术,包括高压注水压裂技术和顶煤深孔预爆破处理技术,使顶煤体能随采随冒,提高其回收率。

顶煤冒放性差、块度大的综放开采成套设备配套技术,研制既
有利于顶煤破碎和顶板控制,又有利于放顶煤的新型液压支架,合理确定后部输送机能力。

(二) 两硬条件下放顶煤开采快速推进技术,研究合适的综放开采回采工艺
5~5.5m宽煤巷锚杆支护技术,通过宽煤巷锚杆支护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有利于综采配套设备的大功率和重型化,有助于连续采煤机的应用,促进工作面的高产高效。

缓倾斜薄煤层长壁开采。

主要研究开发:体积小、功率大、高可靠性的薄煤层采煤机、刨煤机;研制适合刨煤机综采的液压支架;研究开发薄煤层工作面的总
体配套技术和高效开采技术。

(三) 缓倾斜厚煤层一次采全厚大采高长壁综采
应进一步加强完善支架结构及强度,加强支架防倒、防滑、防止顶梁焊缝开裂和四连杆变形、防止严重损坏千斤顶措施等的研究,提高支架的可靠性,缩小其与中厚煤层(采高3m左右)高产高效指标的差距。

(四) 各种综采高产高效综采设备保障系统
要实现高产高效,就要提高开机率,对“支架—围岩”系统、采运设备进行监控。

今后研究的重点是:通过电液控制阀组操纵支架和改善“支架—围岩”系统控制,进一步完善液压信息、支架位态、顶板状态、支护质量信息的自动采集系统;乳化液泵站及液压系统运行状态的检测诊断;采煤机在线与离线相结合的“油—磨屑”监测和温度、电信号的监测;带式输送机、刮板输送机全面
状态监控。

二、“三下”采煤技术
提高数值模拟计算和相似材料模拟等,深入研究开采上覆岩层运动和地表沉陷规律,研究满足地表、建筑物、地下水资源保护需要的合理的开采系统和优化参数,发展沉降控制理论和关键技术,包括用地表废料向垮落法工作面采空区充填的系统;研究与应用各种充填技术和组合充填技术,村庄房屋加固改造重建技术,适于村庄保护的开采技术;研究近水体开采的开采设计、工艺参数优化和装备,提出煤炭开采与煤矿城市和谐统一的开采沉陷控制、开采村庄下压煤、土地复垦和矿井水资源化等关键技术。

三、采场围岩控制技术
(1)进一步完善采场围岩控制理论。

以科学合理、优化高效的岩层控制技术来保证开采活动的安全、高效、低成本为目标,深入总结我国几十年的矿山压力研究成果,以理论分析(解析法)、现代数学力学(统计分析预测、数值法)和实测法相结合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深入研究各种煤层地质及开采条件,如急倾斜、大采高、大采深采场矿山压力显现规律及围岩破坏与平衡机理,不断
完善采场围岩控制技术。

(2)研究坚硬顶板与破碎顶板条件下应用高技术低成本岩层控制技术。

目前,由于应用高压注水、深孔预裂爆破处理坚硬顶板和应用化学加固技术存在工艺复杂、成本高的问题,因而需进一步研究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来解决这些问题。

(3)放顶煤开采岩层和支架—围岩相互作用机理。

研究放顶煤开采力学模型、围岩应力、顶煤破碎机理、支架—顶煤—直接顶—基本顶相互作用关系;运用离散元等方法研究顶煤放落规律,提出放煤优化准则和提高顶煤回收率的途径。

(4)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技术。

在总结缓倾斜中厚长壁工作面开展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方面,应进一步在坚硬顶板、破碎顶板、急倾斜、放顶煤工作面开展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同时应不断完善现有的监测技术,发展智能化监测系统,改进监测仪表,使监测仪表向直观、轻便、小型化方向发展。

(5)冲击地压的预测和防治。

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冲击性矿压显现发生的机理;进一步完善冲击性矿压显现监测系统,发展遥控测量和预报技术,完善冲击性矿压综合防
治措施的优化选择专家系统。

(6)研究开发新型的支护设备。

研究硬煤层、硬顶板放顶煤液压支架,完善液压支架性能和快速移架系统,开发耐炮崩、轻型化
单体液压支柱和厚煤层巷道锚索和可伸缩锚杆。

四、煤炭地下气化技术
煤炭地下气化技术是将处于地下的煤炭进行有控制的燃烧,通过对煤的热化学作用而产生可燃气体的过程。

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属于一种特殊的采煤方法,它属国际首创。

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具有投资少、工期短、见效快、用人少、效率高、成本低、效益好等优点,尤其适合我国煤矿地质条件复杂、劣质煤比例高、“三下”压煤严重的具体国情,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应继续研究完善
“长通道、大断面、两阶段”和“矿井式气化”两种典型煤炭地下气化工艺,进行较大规模的地下气化试验研究,摸索实现“两个控制、三个稳定”的技术途径,并实现连续、稳定生产探索应用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魏同,张先尘,王玉浚.中国煤炭开发战略研究.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钱鸣高,何富连,李全生等.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与支护质
量监控.中国煤炭学报,199 5(7):48~51
[3]中国煤炭产业国际化发展战略研讨报告.中国经济导报社,北京中经通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