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组织行为学的意义

学习组织行为学的意义
学习组织行为学的意义

学习组织行为学的意义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第一章第一节学习组织行为学的意义

一.管理

1.什么是管理

从功能上分析,管理是一种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

从内容上看,不外是对组织系统的人力、财力、物力以及科技、信息等方面的管理。管理的目的在于充分、有效地运用组织的一切资源,实现组织目标,取得最好的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管理的现代意义:管理就是通过别人把事办成。

二、管理者做些什么

1、管理的功能观: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2、管理的角色观(三大类,十种角色)

人际关系角色: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

信息传递角色:监控者、传播者、发言人

决策制定角色:创业者、混乱处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3、管理的技能观

概念性技能人际关系技能技术性技能

高层概念性技能为主

中层人际关系技能为主

基层技术性技能为主

4、管理的活动观

一般管理者成功的管理者有效的管理者

传统的管理最多

沟通 2 2 最多

人力资源管理 2

社交最多

结论( conclusion ):

从管理的功能观、角色观、技能观、和活动观可以看出,要想取得预期的管理效果,管理者必须开发自己的人际交往技能,了解被管理对象的兴趣、需要、行为特点及规律,才能做到知人善任,从而激励人的行为,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顺利完成组织目标。

OB HRM

理论基础与原理构建管理实务与理论运用

更为组织层面导向更为人员层面导向

个体群体选任培训

领导组织绩效薪酬

第二节组织行为学的概念与基本内容

一。组织

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们的系统性安排。

组织就是由人群构成的,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合理运用所拥有的资源,通过责权分配和层次结构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它存在于特定社会环境之中,并是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

?组织是人组成的集合

?组织是适应于目标的需要

?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

?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

二、关于行为

狭义的行为是指人受其生理、心理支配或客观环境的剌激而表现出能被观察到的一切外显的活动。

广义的行为除上述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外显行为外,还包括间接推测而知内隐的心理活动。可见广义的行为概念实际是把心理和行为统称为人的行为。

人的行为的特点:

?具有适应性

?具有多样性

?具有动态性

?具有可控性

?人的行为实质是人的生理、心理因素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和表现。

三、组织行为学的概念

1.定义

?简明讲:OB是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

全面讲:OB是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以及整个组织与其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

全面讲:OB是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以及整个组织与其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

2、组织行为学的层次分析

个体——群体——组织

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

知觉群体决策组织结构工作绩效个性团队管理组织设计缺勤率

能力沟通组织文化流动率

性格冲突组织变革工作态度

气质领导

态度

3、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

?边缘性、综合性

多学科相交叉性 (见图)

多层次相交切性

?两重性

多学科性。

“人”本身的两重性

?实用性

第三节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古典管理理论

?(一)工业化初期的管理思想

?从19世纪初期开始,在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最早,最快的英国,法国和美国,相继出现了一批工厂制度的管理先驱。他们提出的管理思想的是现代管理思想的最初雏形,对于此后的管理理论具有直接影响。

1、罗伯特·欧文

?英国着名的空想社会主义大师罗伯特·欧文主张社会变革,以寻求新的协调社会方式。他认为工人劳动是有别于“无生机器”的“有生机器”。

?如果管理者重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每一台“有生机器”也得到很好的“维护”,那么获利至少可以超过“投资”的50% (1828年)。

?由于他强调工业管理中重视人的因素,注意发挥人的积极性,后来的一些管理学家称他为“人事管理之父”。

2、查斯·巴贝奇

3、安德鲁·尤尔与夏尔·迪谱

英国的安德鲁·尤尔和法国的夏尔·迪谱是早期管理教育的先驱。他们的贡献就是通过教育和培训来培养管理人员或者说职业经理人。所以他们是早期MBA教育的先驱。

(二)古典管理理论的形成

倡导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美国的泰勒()

法国的法约尔(,1841-1925)

德国的韦伯(,1864-1920)

美国的古克

英国的厄威克

1、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1898年泰勒在伯利恒钢铁公司进行了着名的搬铁块实验、铁锹实验和金属切割实验。这些实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

?此后他先后出版了《车间管理》(1903)、《科学管理原理》(1911)等着作,逐渐形成了科学管理的理论体系。

(1)对劳资对抗与效率低下的原因分析

?泰勒认为,导致劳资矛盾日益加深、生产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

?一是来自工人

?二是来自管理

?三是来自劳动方法

?泰勒认为,导致劳资矛盾日益加深、生产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

(2)科学管理的目标

?泰勒认为所谓“科学管理”,其核心目标就是要从根本上克服劳资对抗和效率低下的现实。

?与上述核心目标相关的另一目标就是所谓“劳资两利”。

(3)科学管理的原则

?①建立真正科学的劳动过程。

?②科学地挑选和渐进地培养工人。

?③将经过科学挑选和训练的工人与科学的劳动过程相结合。

?④管理者和工人之间亲密的和经久的合作

由于泰勒在管理方面的开拓性工作,他的“科学管理理论”成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管理科学基础。后人把他的管理理论称为“泰勒制”,他本人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2、法约尔的管理理论

?法国的享利·法约尔是与泰勒并驾齐驱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组织的六大职能、管理的五大要素和14条法则

(1)企业组织的职能

?技术职能:包括生产、制造以及加工等活动;

?商业职能:包括购买、销售以及加工等活动;

?财务职能:包括资本的筹积、核算和合理地利用;

?安全与保养职能:包括设备的维修、财产与人的维护与保养;

?会计职能:包括财产清点,资产负责表、成本、统计等活动;

?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活动。

(2)管理的要素

?法约尔的主要贡献就是他提出管理活动的五种要素:

?计划

?组织

?指挥

?协调

?控制

?法约尔认为了为了保证管理的有效性,管理活动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他提出了14条管理的一般原则,即劳动分工;权利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

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人员和报酬;集权;等级制度;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人员的团结。

3、韦伯的组织理论

二、组织行为学的形成

?(一)霍桑实验

?1、基本情况

?2、实验内容

?照明实验

?福利实验

?分组实验

?谈话实验

?3、霍桑实验最后得出了如下结论:

?(1)物质工作环境的变化与生产效率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2)休息时间、工作日、工作周的长短以及工资的支付方式等都不是影响生产的第一要素;

?(3)正式组织内部存在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有其特殊的规范,影响群体成员的行为。

?(4)不是非正式组织的一员,没有得到认同。

二。人群关系理论

?梅奥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于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提出了人群关系理论(亦称人际关系学说)。

?1、人是“社会人”,企业管理应注意从社会心理角度调动人的积极性。

?2、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和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

?3、企业组织内部存在“非正式群体”,它们对职工行为发生不可忽视的影响。?4、民主管理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

(三)组织行为学的发展

?1、有关职工需要、动机与激励问题的研究

?2、关于管理者“人性观”问题的研究

?3、企业中的“非正式群体”以及“人际关系”问题的研究

?4、关于企业中领导方式问题的研究

三现代管理理论

第三个发展阶段,反映了管理学思想进入现代水平,其特色是把系统科学的观点应用于管理,以适应于生产规模扩大,高新技术之应用,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把经验性的管理提高到科学化、数量化的水平。如运筹学、数学模型在管理中的应用、决策的计算机辅助软件等等。此阶段的理论众多,包括管理过程学派、经验学派、系统管理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等。

权变管理理论

?权变管理理论认为,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条件的变化而随机应变,这种理论认为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或者是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即否认存在普遍适用于所有环境的管理原则。

?权变理论注意重于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寻求事物的基本关系,主张因人、因时、因事、因环境、因目标需要、因国情而对管理采用不同的方法,做到对症下药。

第二章人性假设

第一节中国关于人性的主要思想

?中国传统思想中对人性的认识

?中国古代的需要层次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需要层次理论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

一、中国传统思想中对人性的认识

我国古代对人的系统认识是从“人性”开始的。人性问题,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是一个重要问题。

(一)儒家思想

1、孔子的观点:

孔子最先提出“人性”问题,《论语·阳货》中讲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2、孟子的观点:

孟子提出了人性具有善端的“性善说”,孟子认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尺度,没有这“四心”就不是人。性善为何物那就是“仁、义、礼、智”。他认为“寻善”不是向外部觅找,而是反身而诚,内省的修养便成为成人的重要环节。

〈1〉人性是善的,如果按照人性去做,就可以成为善人,做坏事的人并不是因为本性不善,而是没有按照本性去行事。

〈2〉把性善理论用之于管理人,治理国家。各国诸侯要想治理好国家有三件大事:土地、人民、政事,要做好这三方面的治理则首先要行仁政,而仁政之根本在于养心。

3、荀子的观点:

荀子则以“性恶论”为出发点,认为“人之初,性本恶”。他提出了“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与孟子不同,他较注重的是“修习”过程,强调习俗环境和习行,这是他对孔子“习相远”的发展。

〈1〉战争、竞争、矛盾、冲突、混乱等“人性恶”是根源。

〈2〉荀子针对性恶提出的措施主要有两个:一是“礼”,二是“刑”,礼是以教育为主,刑是依法制裁。

(二)道家的思想

1、老子的观点:

老子的人性论主要特点是人性自然,人性无善恶之规定,人性没有先天的道德属性。人性随着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或善或恶,都是叛逆了人的自然本性,是人的自然本性的异化。正是在这自然人性论的基础上,他提出“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从而返朴归真的成长之道。表现在待人接物上就会采取“无弃”的态度;表现在恩怨问题上,老子主张“报怨以德” ;表现在荣辱观上,便是“宠辱不惊”。

2、庄子的观点:

庄子推崇人类的自然本性,是对儒墨提倡的仁义道德的否定。战国之时,儒家学说一般为列国统治者所采用,仁义也成了当时人们一种普遍追求。不满于社会现实的庄子,自然把批判的矛头首先指向“仁义”,认为仁义破坏了素朴的人性,仁义是虚伪、争夺以及种种社会弊端的根源。庄子倡导人性回归自然纯朴,反对压制人性的等级专制社会,这其中就蕴含着人道主义思想。

(三)法家的思想

韩非以法家冷峻的眼光,对人性问题进行了审视,揭示出人性的自为自利的天性。“夫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

韩非提出的“安利恶害”或者说“就利避害”的人性是有其思想源头的。首先是对管子、商鞅等法家人物思想的继承;其次是吸取了荀子人性理论的观点。

(四)深化发展时期——秦汉至宋元

随着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人性论思想也体现出其一统性。秦时法家思想及其性恶论占据统治地位。秦以后,为维护社会稳定,符合这种社会要求的儒家思

想逐渐在社会思想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在人性论方面,也主要以儒家学说为主,总体而言,这一时期人性论是以儒家伦理人性观为主导的,即:都具有很强的伦理性,强调人性中的道德理性等社会属性,而忽视甚至否定人的感情、欲望等自然属性。

(5)顶峰时期----明清之际至鸦片战争前

明代王廷相提出了较为科学的习成论雏形,认为人性是一种精神活动,先有其自然属性,然后有社会属性,人之性成于习,是后天学习而成,为我国古代人性论发展走向顶峰奠定了基础。之后,黄宗羲、王夫之、颜元等为代表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出了自然人性观点,认为“习成而性与成”,即人性是在后天不断的生长变化过程中形成的,使中国古代人性论发展到了最高水平。

近代,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思想家们为挽救民族危亡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开始了将中国传统思想和西方现代文化相结合,讨论人性的尝试,如严复基于进化论的性无善恶论,梁启超的个性中心论,章太炎的善恶同时进化论等,但都没有形成完整的现代人性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的需要层次理论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

〈1〉马克思认为,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许多需要,他把人的需要分成了自然的、精神的、社会的。

〈2〉恩格斯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人的需要层次,生活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

〈3〉列宁提出,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和共产主义劳动。

〈4〉毛泽东提出,要做一个“大公无私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

第二节西方有关人性的主要观点

?弗洛伊德关于人性的假设

?西方管理心理学的人性观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一、弗洛伊德关于人性的假设

1、本我(id):是被压抑(与社会标难违背的)的本能与欲望(性本能),在这一层次,按“快乐原则”去追求各种欲望之满足,这也是对人的行为进行驱动的原始动力。

2、自我(ego):属于意识的结构部分,它既反映了本能冲动的驱使,同时又体现现实规范之要求,所以它是按照“现实原则”来活动的。

3、超我(superego):则是最高层的部分,完全是道德规范、社会规范及准则之体现,是按“至善原则”来活动的,也可以说达到了超凡的境界。超我对自我有指导作用,又限制了本我之表现。有点近似我们日常所说“忘我地劳动”,有点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意味。

二、西方管理心理学的人性观

1、人有高度自我、自尊及求得生存的欲望;

2、人是有智慧、有感情的动物;

3、人受先天的遗传与后天环境的影响;

4、人的欲望并不完全相同,同一欲望也有强弱之差别;

5、人可能受到某种激励而要求上进,努力去实现某一目标(理想),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可能因为受到某种刺激而感到内心的空虚、情绪的不安、甚至感到人生毫无意义。

三、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1.需要层次的划分

2.马斯洛的主要论点

3.需要层次理论的应用

1.需要层次

2.主要论点

由低到高形成一个阶梯,低层次需要相对满足后,产生更高一级的需求,只有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影响行为。

人的行为由主导需要决定。对特定的人来说,各种需要在不同时期的重要性、强烈程度不同,形成需要层次结构。最迫切的需要形成主导需要。

人们对需要的追求各有差别。同一需要对不同人的重要性、迫切性不同,一种需要获得满足后并不消失,只是对行为的影响比重减轻而已。

一个国家人民的需要层次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关。不发达国家,生理、安全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重较大,高层次需要的比重较小;发达国家情况相反。

3、需要层次理论的应用

①掌握职工的需要层次,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

②要满足不同人的需要。

③把握员工的优势需要,实施最大限度的激励。

④职工们对管理部门的反应能达到什么程度,当视主管者对下级的归属需要、被人接受的需要以及身份感的需要能满足到什么程度而定。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