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偶产生热电势的必要条件

合集下载

智能检测技术及仪表习题参考答案-all

智能检测技术及仪表习题参考答案-all

智能检测技术及仪表习题答案1.1什么是测量的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引用误差被测量的测量值x与被测量的真值A0之间的代数差Δ,称为绝对误差(Δ=x- A0)。

相对误差是指绝对误差Δ与被测量X百分比。

有实际相对误差和公称相对误差两种表示方式。

实际相对误差是指绝对误差Δ与被测量的约定真值(实际值)X0之比(δA=Δ/ X0×100%);公称相对误差是指绝对误差Δ与仪表公称值(示值)X之比(δx=Δ/ X×100%)。

引用误差是指绝对误差Δ与测量范围上限值、量程或表度盘满刻度B之比(δm=Δ/B×100%)。

什么是测量误差测量误差有几种表示方法他们通常应用在什么场合测量误差是指被测量与其真值之间存在的差异。

测量误差有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引用误差三种表示方法。

绝对误差通常用于对单一个体的单一被测量的多次测量分析,相对误差通常用于不同个体的同一被测量的比较分析,引用误差用于用具体仪表测量。

1.3 用测量范围为-50~+150kPa的压力传感器车辆140kPa压力时,传感器测得示值为142kPa,求该示值的绝对误差、实际相对误差和引用误差。

Δ=142-140=2kPa; δA=2/140=%;δx=2/142=%;δm=2/(50+150)=1%什么是直接测量、间接测量和组合测量通常测量仪表已标定好,用它对某个未知量进行测量时,就能直接读出测量值称为直接测量;首先确定被测量的函数关系式,然后用标定好的仪器测量函数关系式中的有关量,最后代入函数式中进行计算得到被测量,称为将直接测量。

在一个测量过程中既有直接测量又有间接测量称为组合测量。

什么是测量部确定度有哪几种评定方法测量不确定度: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真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

通常评定方法有两种:A类和B类评定方法。

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用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用不同于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不确定度。

《传感与检测技术》习题及解答

《传感与检测技术》习题及解答

第1章传感与检测技术基础1、电感式传感器有哪些种类?它们的工作原理分别是什么?2、说明3、变气隙长度自感式传感器的输出特性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改善其非线性?怎样提高其灵敏度?答:根据变气隙自感式传感器的计算式:00022l S W L μ=,线圈自感的大小,即线圈自感的输出与线圈的匝数、等效截面积S 0和空气中的磁导率有关,还与磁路上空气隙的长度l 0有关;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100])([200⨯+∆+∆= l ll l r 。

由此可见,要改善非线性,必须使l l∆要小,一般控制在0.1~0.2。

(因要求传感器的灵敏度不能太小,即初始间隙l 0应尽量小,故l ∆不能过大。

)传感器的灵敏度:20022l S W dl dL l L K l ⨯-=≈∆∆≈μ,由此式可以看出,为提高灵敏度可增加线圈匝数W ,增大等效截面积S 0,但这样都会增加传感器的尺寸;同时也可以减小初始间隙l 0,效果最明显。

4、试推导 5、气隙型 6、简述 7、试分析 8、试推导 9、试分析 10、如何通过 11、互感式12、零点残余电压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怎样减小和消除它的影响?答:在差动式自感传感器和差动变压器中,衔铁位于零点位置时,理论上电桥输出或差动变压器的两个次级线圈反向串接后电压输出为零。

但实际输出并不为零,这个电压就是零点残余电压。

残差产生原因:①由于差动式自感传感器的两个线圈结构上不对称,如几何尺寸不对称、电气参数不对称。

②存在寄生参数;③供电电源中有高次谐波,而电桥只能对基波较好地预平衡。

④供电电源很好,但磁路本身存在非线性。

⑤工频干扰。

差动变压器的零点残余电压可用以下几种方法减少或消除:①设计时,尽量使上、下磁路对称;并提高线圈的品质因素Q=ωL/R;②制造时,上、下磁性材料性能一致,线圈松紧、每层匝数一致等③采用试探法。

在桥臂上串/并电位器,或并联电容等进行调整,调试使零残最小后,再接入阻止相同的固定电阻和电容。

自控仪表试题及答案

自控仪表试题及答案

自控仪表重点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成品油管道常用的压力仪表有(压力开关)(压力变送器)(差压变送器)(压力表)(差压表)2.从大的面来看,成品油管道常有的阀门执行机构有(电动执行机构)(电液执行机构)3.压力变送器是将压力信号转换为标准(电流信号)或(电压信号)的仪表。

4.压力或差压变送器既具有就地显示功能也有远传功能,从压力传感器将压力转换成电量的途径来看,主要有电容式、电感式、电阻式等。

在长输管道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是(电容式)压力传感器。

5.压力开关是一种借助弹性元件受压后产生(位移)以驱使微动开关工作的压力控制仪表。

6.双金属温度计是由两种膨胀系数不同的金属薄片焊接在一起制成的(测温元件)7.热电偶温度计是以热电效应为基础将温度变化转换为(热电势)进行温度测量的测温仪表。

8.热电阻是利用导体在温度变化时本身(电阻)也随着发生相应变化的特性来测量温度的。

9.涡轮式流量计是一种(速度)式流量计。

10.管道凸出物和弯道的局部阻力对液体流动稳定性影响很大,所以,在流量计节流板前后必须留有适当长度(直管段)11.转子流量计是属于(恒压)降流量计。

12.在使用过程中,当DBB阀门出现过扭矩时作为输油站的操作人员处理的基本法是:(进行排污处理)。

13.开关型球阀在使用时,要么(全开),要么(全关),不能打在(中间位),否则会损坏球面,造成阀体漏。

14.使用压力开关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进行实现(联锁报警)15.流量计的种类很多,有容积式流量计、节流式流量计、动压式流量计、变面积式流量计、(叶轮式流量计)、(振动式流量计)、(电磁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量热式流量计)、(质量流量计)等。

16.密度计的测量原理多种多样,其中智能化程度较高、测量精度较高、测量式较先进、运行较稳定的密度计主要有:(在线同位素密度计)、(振动式密度计)等。

17.为了保证仪表的安全运行和仪表精度,仪表系统的接地电阻必须小于( 4 )欧姆。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2版)》课后习题8 热电式传感器(113)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2版)》课后习题8   热电式传感器(113)

第8章热电式传感器一、单项选择题1、热电偶的基本组成部分是()。

A. 热电极B. 保护管C. 绝缘管D. 接线盒2、在实际应用中,用作热电极的材料一般应具备的条件不包括()。

A. 物理化学性能稳定B. 温度测量范围广C. 电阻温度系数要大D. 材料的机械强度要高3、为了减小热电偶测温时的测量误差,需要进行的温度补偿方法不包括()。

A. 补偿导线法B. 电桥补偿法C. 冷端恒温法D. 差动放大法4、用热电阻测温时,热电阻在电桥中采用三线制接法的目的是()。

A.接线方便B. 减小引线电阻变化产生的测量误差C. 减小桥路中其它电阻对热电阻的影响D. 减小桥路中电源对热电阻的影响5、目前,我国生产的铂热电阻,其初始电阻值有()。

A.30Ω B.50ΩC.100Ω D.40Ω6、我国生产的铜热电阻,其初始电阻R0为()。

A.50ΩB.100ΩC.10ΩD.40Ω7、目前我国使用的铂热电阻的测量范围是()A.-200~850℃ B.-50~850℃C.-200~150℃ D.-200~650℃8、我国目前使用的铜热电阻,其测量范围是()。

A.-200~150℃ B.0~150℃C.-50~150℃ D.-50~650℃9、热电偶测量温度时()A. 需加正向电压B. 需加反向电压C. 加正向、反向电压都可以D. 不需加电压10、热敏电阻测温的原理是根据它们的( )。

A.伏安特性 B.热电特性C.标称电阻值 D.测量功率11、热电偶中热电势包括()A.感应电势 B.补偿电势C.接触电势 D.切割电势12、用热电阻传感器测温时,经常使用的配用测量电路是()。

A.交流电桥 B.差动电桥C.直流电桥 D. 以上几种均可13、一个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为E0,当打开其冷端串接与两热电极材料不同的第三根金属导体时,若保证已打开的冷端两点的温度与未打开时相同,则回路中热电势()。

A.增加 B.减小C.增加或减小不能确定 D.不变14、热电偶中产生热电势的条件有()。

文档:习题与思考题解答(7)

文档:习题与思考题解答(7)

题库与思考题解答(第7章)1.什么是金属导体的热电效应?热电势由哪几部分组成?热电偶产生热电势的必要条件是什么?解:将两种不同成分的导体组成一个闭合回路,当闭合回路的两个接点分别置于不同的温度场中时,回路中将产生一个电动势。

该电动势的方向和大小与导体的材料及两接点的温度有关。

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

热电势由两部分电动势组成,一部分是两种导体的接触电动势,另一部分是单一导体的温差电动势。

热电偶产生热电势的必要条件是热电极为两种不同成分的导体,两结点分别置于不同的温度场中。

2.常用热电偶有哪几种?所配用的补偿导线是什么?选择补偿导线有什么要求?解:我国生产的符合IEC标准的热电偶有六种,分别是:铂铑30-铂铑6热电偶、铂铑10-铂热电偶、镍铬-镍硅热电偶、镍铬-康铜热电偶、铁-康铜热电偶以及铜-康铜热电偶。

非标准型热电偶包括铂铑系、铱铑系及钨铼系热电偶等。

上述热电偶所配用的补偿导线见下表:补偿导线实际上是一对化学成分不同的导线,要求在0~150°C温度范围内与配接的热电偶有一致的热电特性,但价格相对要便宜。

3.简述热电偶的几个重要定律,并分别说明它们的实用价值。

解:1)均质导体定律:如果热电偶回路中的两个热电极材料相同,无论两接点的温度如何,热电动势均为零。

根据这个定律,可以检验两个热电极材料成分是否相同(称为同名极检验法),也可以检查热电极材料的均匀性。

2)中间导体定律:在热电偶回路中接入第三种导体,只要第三种导体的两接点温度相同,则回路中总的热电动势不变。

中间导体定律在实际应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使我们可以方便地在回路中直接接入各种类型的显示仪表或调节器,也可以将热电偶的两端不焊接而直接插入液态金属中或直接焊在金属表面进行温度测量。

3)标准电极定律:如果两种导体分别与第三种导体组成的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动势已知,则由这两种导体组成的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动势也就已知。

标准电极定律是一个极为实用的定律。

《传感器检测技术》复习题库-选择填空新

《传感器检测技术》复习题库-选择填空新

《传感器检测技术》复习题库一、不定项抉择题(每题5分,共15分)1、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自动干手机已进入家庭,洗手后,将湿手靠近自动干手机,机内的传感器便驱动电热器加热,有热空气从机内喷出,将湿手烘干。

手靠近干手机能使传感器工作,是因为( D )A .改变了湿度B .改变了温度C .改变了磁场D .改变了电容2、传感器能感知的输入变化量越小, 表示传感器的( D )A .线性度越好B .迟滞越小C .重复性越好D .分辨力越高4、金属丝应变片在测量构件的应变时,电阻的相对变化要紧由 ( B ) 来决定的。

A 、贴片位置的温度变化B 、 电阻丝几何尺寸的变化C 、电阻丝材料的电阻率变化D 、外接导线的变化5、为消除压电传感器电缆分布电容变化对输出灵敏度的阻碍,可采纳 ( B )。

A 电压放大器;B 电荷放大器;C 前置放大器 ;D 电流放大器6、不能采纳非接触方式测量的传感器是:( C )。

A 、霍尔传感器;B 、光电传感器;C 、热电偶;D 、涡流传感器7、通常所说的传感器核心组成部分是指:( B )A 、 敏感元件和传感元件B 、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C 、转换元件和调理电路D 、敏感元件、调理电路和电源8、压电加速度计固定在试件上承受振动时,质量块将产生一可变力作用在晶体片上,由于 ( A )效应在晶体片两表面上就有( D )产生。

A 、正压电;B 、逆压电;C 、电压;D 、电荷9、下列四种光电元件中,基于外光电效应的元件是:(C )A 、光敏二极管B 、硅光电池C 、光电管D 、光导管10、以下关于热电阻与热敏电阻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 、热电阻一般采纳纯金属材料,而热敏电阻采纳半导体材料;B 、热电阻的温度−−电阻系数一般是线性的,而热敏电阻的温度−−电阻系数一般是非线性的;C 、热电阻结构简单、体积小,因此能够测量“点温”;而在测温范围内,热电阻的电阻温度系数相对较为稳定;D 、一般说来,热电阻的温度系数比热敏电阻的的温度系数大。

传感器习题热电式

传感器习题热电式

一、填空题`1、热敏电阻器是利用某种半导体材料的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性质制成的。

2、热敏电阻按其温度特性分为三类:,和。

8、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势是电势和电势组成的。

在热电偶温度补偿中补偿导线法(即冷端延长线法)是在和之间,接入,它的作用是。

二、选择题1、()的数值越大,热电偶的输出热电势就越大。

A、热端直径B、热端和冷端的温度C、热端和冷端的温差D、热电极的电导率2、热电阻测量转换电路采用三线制是为了()。

A、提高测量灵敏度B、减小非线性误差C、提高电磁兼容性D、减小引线电阻的影响3、在热电偶测温回路中经常使用补偿导线的最主要的目的是()。

A、补偿热电偶冷端热电势的损失B、起冷端温度补偿作用C、将热电偶冷端延长到远离高温区的地方D、提高灵敏度4、在实验室中测量金属的熔点时,冷端温度补偿采用()。

A、冰浴法B、仪表机械零点调整法C、计算修正法5、对热电耦传感器,形成热电势的必要条件是:( )A.两种导体材料不同;节点所处的温度不同B.两种导体材料相同;节点所处的温度不同;C.两种导体材料不同;节点所处的温度相同D.两种导体材料相同;节点所处的温度相同6、( )传感器可用于医疗上-50℃~150℃之间的温度测量。

A.金属辐射式B.热电偶C.半导体三极管D.比色计7、半导体热敏电阻率随着温度上升,电阻率( )A.上升B.迅速下降C.保持不变D.归零三、简答题1、热电偶传感器工作原理2、热电偶参考电极定律有何实际意义?以知在某特定条件下材料A与铂配对的热电动势为13.967mv, 材料B与铂配对的热电动势为8.345mv,求出在此特定条件下材料A与B配对后的热电动势?3、何为热电偶的热电效应?问如图所示的热电偶热电动势的组成,并写出回路总电势的表达式。

4、什么叫做热电动势、接触电动势和温差电动势?说明势电偶测温原理及其工作定律的应用。

分析热电偶测温的误差因素,并说明减小误差的方法5、简述半导体P-N结温度传感器的工作机理。

仪表题库及答案

仪表题库及答案

1、热电偶产生热电势的条件是什么?补偿导线的作用是什么?补偿导线有无分度号和正负极?补偿导线如何与热电偶正确连接?如果热电偶的极性与补偿导线的极性接反,结果将会怎样?答:热电偶产生热电势的条件是:两热电极的材料相异,两接点温度相异。

补偿导线的作用是:延伸热电偶的作用。

补偿导线有分度号和正负极。

补偿导线的正极应与热电偶正极连接,补偿导线的负极应与热电偶负极连接。

2、我公司都采用了哪几种形式的流量计进行物体的流量测量?答:有孔板差压流量计、有阿纽巴差压流量计、有涡街流量计、有金属管转子流量计、有电磁流量计、有质量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

3、山武智能定位器的校验步骤是什么?答:1)将A/M置于M,调节减压阀,在阀门开度为50%时,使反馈杆处于水平位置。

2)将A/M置于A,调节减压阀至正常工作压力,用信号校验仪输入信号18mA左右。

3)用一字螺丝刀在外壳上方的外部标有零位、量程切换开关上向UP方向旋转90℃,在此状态下保持3S.4)调节阀开始自动工作,约3-4分钟结束。

5)结束后调节阀将按输入信号控制开度。

6)确认一下是否完成了正确的调试工作。

4、机械式定位器由哪几部分组成?答:1)把电信号转变成机械位移的磁体线圈部件。

2)把位移转变成喷嘴背压的喷嘴挡板机构。

3)放大喷嘴背压的继动器。

4)对输出压力进行反馈的反馈杠杆机构。

5)调整行程的调整机构。

5、氯乙烯混合器温度高报及联锁的条件各是什么?6、缓冲罐液位测量口上下法兰之间的距离为2.6m,罐内介质密度为0.9。

现有一双法兰差压变送器做为液位测量仪表,毛细管内充装的硅油密度为0.93。

该表安装前请计算该表的量程及迁移量。

7、目前公司罐结构设备的液位测量大多采用哪种方式的仪表进行测量?分析造成液位变化异常的原因有哪些?答:常压容器采用单法兰差压变送器,压力容器采用双法兰差压变送器进行液位测量。

造成液位变化异常的原因有1)工艺罐顶放空管细,罐内气压发生变化造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均质导体定律解决什么问题? 1、均质导体定律
➢ 两种均质导体,其电势大小与热电极直径、长 度及沿热电极长度上的温度分布无关,只与热 电极材料和两端温度有关。
➢ 材质不均匀,则当热电极上各处温度不同时, 将产生附加热电势,造成无法估计的测量误差。
传感与检测技术
3.5.1 热电偶 2 热电偶基本定律
中间导体定律解决什么问题
✓ 固定温度的接点称基准点 (冷端)T0 ,恒定在某一标 准温度; ✓ 待测温度的接点称测温点 (热端)T ,置于被测温度 场中。 ✓这种将温度转换成热电动势 的传感器称为热电偶,金属称 热电极。
传感与检测技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5.1 热电偶 1 热电效应
1、两种导体的接触电势(珀尔帖效应) ➢ 不同金属自由电子密度不同,当两种金属接触在一
2、中间导体定律
➢ 如果将热电偶T0端断开, 接入第三导体C,回路中 电势EAB(T,T0)应写为:
T A
T0

B T0
E A B C T ,T 0 E A B T E B C T 0 E C A T 0
传感与检测技术
3.5.1 热电偶 2 热电偶基本定律



T0

T0
设 T T0 时, EABC T0 0
传感与检测技术
3.5 热电式传感器
概述
➢热电式传感器是一种将温度变化转换为电 量的装置。 ➢它是利用某些材料或元件的性能随温度变 化的特性来进行测量的。例如将温度变化转 换为电阻、热电动势、热膨胀、导磁率等的 变化,再通过适当的测量电路达到检测温度 的目的。
传感与检测技术
3.5 热电式传感器
概述
将 E B C T 0 E C A T 0 E A B T 0
代入上式有:
E A B C T ,T 0 E A B T E A B T 0 E A B T ,T 0
传感与检测技术
2 热电偶基本定律
结论:
当引入第三导体C时,只要C导体两端温 度相同,回路总电势不变,根据这一定律, 将导体C作为测量仪器接入回路,就可以由 总电势求出工作端温度,条件是:保证两端 温度一致。
E A B T ,T 0 e A T ,T 0 e B T ,T 0 T T 0(A B )d T
K eTT 0lnN N B AT T 0(AB)dT
传感与检测技术
3.5.1 热电偶 1 热电效应
E A B T ,T 0 K eT T 0lnN N B AT T 0(A B )d T
结论:
1. 热电偶两电极材料相同,NA=NB时,无论两端点温 度如何,总热电势为零;
2. 如果热电偶两接点温度相同,T=T0时,A、B材料不 同,回路总电势为零; 热电偶产生热电势的必要条件:
❖ 热电偶必须用不同材料做电极; ❖ 在T、T0两端必须有温差梯度.
传感与检测技术
3.5.1 热电偶 2 热电偶基本定律
T0
ln
NA NB
传感与检测技术
3.5.1 热电偶 1 热电效应
2、单一导体的温差电势(汤姆逊电势)
➢ 对单一金属如果两边温度不同,两端也产生电势。 ➢ 产生这个电势是由于导体内自由电子在高温端具
有较大的动能,会向低温端扩散。由于高温端失 去电子带正电,低温端得到电子带负电。
T>T0


传感与检测技术
各种热电偶
传感与检测技术
3.5 热电式传感器
概述
各种热电阻
传感与检测技术
3.5 热电式传感器
概述
➢ 热电式传感器按工作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类:
✓ 热电偶,利用金属温差电动势,有耐高温、精度高 的特点; ✓ 热电阻,利用导体电阻随温度变化,测温不高; ✓ 热敏电阻,利用半导体材料随温度变化测温,体积 小、灵敏度高、稳定性差; ✓ 集成温度传感器,利用晶体管PN结电流、电压随 温度变化,有专用集成电路,体积小、响应快、价廉, 测量150℃以下温度。
3.5 热电式传感器 主要内容:
1.热电偶 2.热敏电阻 3.集成温度传感器
传感与检测技术
3.5 热电式传感器
温度单位:热力学温度是国际上公认的最基本温度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1990年国际温标(ITS—90) 定义国际开尔文温度(T90) 国际摄氏温度(t90); T90 :单位(K)开尔文 t90 :单位(C)摄氏
(T0)KeT0
lnNA NB
式中: A、B 代表不同材料; T , T0 为两端温度; k_波尔兹曼常数; e _电子电荷量;
N A N B 是A、B 材料的电子浓度;
传感与检测技术
3.5.1 热电偶 1 热电效应
❖ 在闭合回路中,总的接触电势为:
EABK eTT0lnN NB AT,T0
KT
e
传感与检测技术
3.5.1 热电偶
2 热电偶基本定律 中间温度定律解决什么问题
3.5.1 热电偶 1 热电效应
单一导体的温差电势为:
eAT,T0
T
T0 AdT
σ:汤姆逊系数
eBT,T0
T
T0 BdT
❖ A、B 两导体构成闭合回路总的温差电势为:
eAT ,T 0eBT ,T 0T T 0(AB )d T
传感与检测技术
3.5.1 热电偶 1 热电效应
根据两导体的接触电势(珀尔帖电势)和单一 导体温差电势(汤姆逊电势)。 ❖热电偶总的热电势为:
传感与检测技术
3.5.1 热电偶 1 热电效应
➢两种不同类型的金属导体两端,分别接在一 起构成闭合回路,当两个结点温度不等(T>T0) 有温差时,回路里会产生热电势,形成电流。这 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利用这种效应,只要知道 一端结点温度,就可以测出另一端结点的温度。
传感与检测技术
3.5.1 热电偶 1 热电效应
两者关系为: t90/℃ = T90/ K – 273.15 或 t/℃ = T/ K – 273.15
传感与检测技术
3.5 热电式传感器
概述 ➢ 温度是诸多物理现象中具有代表性的物理量, 现代生活中准确的温度是不可缺少的信息内容, 如家用电器有:电饭煲、电冰箱、空调、微波炉 这些家用电器中都少不了热电式传感器。
起时,在结点处会产生电子扩散,浓度大的向浓度 小的金属扩散。 ➢ 浓度高的失去电子显正电,浓度低的得到电子显负 电。当扩散达到动态平衡时,得到一个稳定的接触 电势。
传感与检测技术
3.5.1 热电偶 1 热电效应

温度T时热端接触电势:
EAB
(T)
KTlnNA e NB
✓冷端(T0)接触电势:
EA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