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

合集下载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同名1326)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同名1326)

第4篇公共部门经济学第10章外部性10.1 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外部性的含义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其他人产生了影响,但并不为此承担相应成本或获得相应收益。

外部性分为正的外部性和负的外部性。

正的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其他人产生了好的影响,但并没有获得相应收益;负的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其他人产生了不好的影响,但并没有为此承担相应成本。

2.外部性与经济效率外部性的影响会造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或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之间的不一致,因此容易造成市场失灵,使市场无效率。

负外部性使生产的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所以社会供给曲线位于市场供给曲线之上,市场生产的数量大于社会合意的数量,该产品的生产出现过剩。

正外部性使生产的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所以社会价值曲线位于市场需求曲线之上,市场生产的数量小于社会合意的数量,该产品的生产出现短缺。

3.解决外部性的方法(1)科斯定理科斯定理是揭示市场经济中产权安排、交易成本和资源配置效率之间关系的原理。

其内容是:在交易费用为零时,只要产权初始界定清晰,并允许经济当事人进行谈判交易,就可以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

科斯定理在于说明,只要假设条件成立,市场势力就足够大,从而外部性问题总能通过市场自身来解决,而不需要政府的干预。

(2)私人解决外部性的方法①用道德规范和社会约束来解决;②慈善行为;③通过依靠有关各方的私利来解决外部性问题;④利益各方签订合约。

私人经济主体可能通过以上方式解决外部性问题,但在现实中,由于一些限制性因素,使得私人主体并不能很好地解决外部性引起的问题。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部分)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PPT课件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部分)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PPT课件
A.如果Williams将所有的收入都拿来买鱼, 那他能买多少条鱼?
B.如果Williams将所有的收入都拿来买芒果, 那他能买多少个芒果?
C.如果Williams买了100条鱼,那他还能买多 少芒果?
D.将A-C消费束画在图上,其中横轴衡量鱼的 数量,纵轴衡量芒果的数量,并把这些点 连接起来。
芒果的数量
选择
预算约束: 消费者能买得起什么 例如:
Williams把他的收入花在两种物品上: 鱼和 芒果
一个“消费束”是物品的一个特定组合,比 如:40条鱼与300个芒果
预算约束:对消费者可以支付得起的消费组 合的限制。
假设Williams的收入:$1200
价格: PF = $4 /每条鱼,PM =$1/每个芒果
B
C
A
鱼的数量
A.$1200/$4 = 300 条鱼 B.$1200/$1 = 1200个芒果 C.100 条鱼花400美元,剩下的800美元买800个芒果 D. Williams的预算约束表明他可以购买得起的消费束
预算约束线的斜率
➢从C到D,“上
升” =–200个 芒果;“增加” =+50条鱼
➢斜率 = – 4
种物品上? 消费者选择理论如何解释诸如消费者储蓄
多少,供给多少劳动等决策?
介绍 第一章中的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一: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 当消费者多买某种物品时,他只能买更
少的其他物品; ➢ 工作时间更长意味着更多收入,更多消
费,但更少的闲暇时间; ➢ 减少储蓄会增加今天的消费,却会减少
未来的消费。 本章我们考察消费者面临这些问题如何做出
芒果的数量
C D
Williams为了得 到1条鱼必须放 弃4个芒果。

经济学原理曼昆第七版第章消费者选择理论多选题答案

经济学原理曼昆第七版第章消费者选择理论多选题答案
A.两种物品都更少
B.牛奶更多,早餐麦片更少
C.牛奶更少,早餐麦片更多
D.牛奶更少,但对早餐麦片的影响并不清楚
【答案】C
【解析】分析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综合影响。
牛奶价格上升
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
总效应
牛奶(正常物品)
减少
减少
减少
早餐麦片(低档物品)
增加
增加
增加
5.如果通心粉价格上升而消费者购买更多通心粉,我们就可以推断:
斜率是-2(很多人漏掉负号。)
3.你只消费苏打水和比萨饼。有一天,苏打水的价格上升了,比萨饼的价格下降了,而且,你与价格变动以前的满足程度相同。
a.用图形说明这种情况。
b.你对这两种物品的消费量会如何变动?你的反应如何取决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c.你能买得起价格变动前你消费的苏打水和比萨饼的组合吗?
2.在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该曲线的斜率衡量消费者的__________.
A.收入
B.用一种物品换另一种物品的意愿
C.对两种物品是替代品还是互补品的认知
D.需求弹性
【答案】B
【解析】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边际替代率。
3. Mathew和Susan是衬衫和帽子市场上的两个追求最优化的消费者,他们用100美元买一件衬衫,用50美元买一顶帽子。Mathew买了4件衬衫和6顶帽子,而Susan买了6件衬衫和12顶帽子。从这些信息,我们推断,Mathew的边际替代率是每件衬衫__________顶帽子,而Susan是每件衬衫_______顶帽子。
6.说明下面每一种说法正确还是错误。解释你的答案。
a.“所有的吉芬物品都是低档物品。”
b.“所有的低档物品都是吉芬物品。”
定义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讲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讲解】

目 录第一部分 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1.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2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2.3 考研真题详解第3章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3.3 考研真题详解第2篇 市场如何运行第4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4.3 考研真题详解第5章 弹性及其应用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5.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6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6.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3篇 市场和福利第7章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7.3 考研真题详解第8章 应用:赋税的代价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8.3 考研真题详解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9.3 考研真题详解第4篇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10章 外部性10.1 复习笔记10.2 课后习题详解10.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1章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11.1 复习笔记11.2 课后习题详解11.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2章 税制的设计12.1 复习笔记12.2 课后习题详解12.3 考研真题详解第5篇 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第13章 生产成本13.1 复习笔记13.2 课后习题详解13.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4章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14.1 复习笔记14.2 课后习题详解14.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5章 垄 断15.1 复习笔记15.2 课后习题详解15.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6章 垄断竞争16.1 复习笔记16.2 课后习题详解16.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7章 寡 头17.1 复习笔记17.2 课后习题详解17.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6篇 劳动市场经济学第18章 生产要素市场18.1 复习笔记18.2 课后习题详解18.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9章 收入与歧视19.1 复习笔记19.2 课后习题详解19.3 考研真题详解第20章 收入不平等与贫困20.1 复习笔记20.2 课后习题详解20.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7篇 深入研究的论题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21.1 复习笔记21.2 课后习题详解21.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22章 微观经济学前沿22.1 复习笔记22.2 课后习题详解22.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二部分 模拟试题及详解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一)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二)第一部分 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1.1 复习笔记1.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7篇 深入研究的论题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预算约束线(budget constraint )(西北大学2004研)答:预算约束线又称消费可能线和价格线,指对消费者可以承受(在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者希望购买的物品价格既定时)的消费组合的限制。

预算约束线表示消费者支付得起的消费组合。

假定以I 表示消费者的既定收入,以1P 和2P 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价格,以1X 和2X 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那么,相应的预算等式为:1122P X P X I +=。

上式表示:消费者的全部收入等于他购买商品1和商品2的总支出。

而且,可以用1I P 和2I P 来分别表示全部收入仅购买商品1或商品2的数量,它们分别表示预算约束线的横截距和纵截距。

此外,上式还可以改写成如下形式:12122P I X X P P =-+。

式中的预算约束线方程表明,预算约束线的斜率为12P P -,纵截距为2I P 。

2.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 )(西北大学2004研;北京科技大学2008研) 答:无差异曲线指带给消费者相同满足程度的消费组合的一条曲线。

它表示消费者在一定偏好、一定技术条件和一定资源条件下选择商品时,对不同组合商品的满足程度是没有区别的。

与无差异曲线相对应的效用函数为:()12U f X X =,。

其中,1X 、2X 分别为商品1和商品2的消费数量;U 是常数,表示某个效用水平。

[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第二十一章曼昆

[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第二十一章曼昆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预算约束: 消费者能买什么
• 预算约束线的斜率衡量的是消费者用一种 物品换另一种物品的比率。
• 预算约束线的斜率等于两种物品的相对价 格,一种物品与另一种物品的价格之比。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偏好:消费者想要什么
新最优点
1. 百事可乐价格下降使预算约束线
向外移动. . .
原来的最优点
原来的 预算约束线
0
I2 I1 A 100
比萨的数量
2. . . . 减少了比萨饼的消费量 . . .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 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对消费者产 生两种影响:
一是使消费者实际收入水平发生变化。
• 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从图形中分析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图 10 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百事可乐 数量
新预算约束线
收入 效应
替代 效应
C 新最优点
B
原来
的预算
约束线
A
原来的最优点 I2
图 3 无差异曲线相交的不可能性
百事可乐 的数量
C
A
B
0
比萨饼的数量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无差异曲线的四个特征 • 无差异曲线不相交
• A点和 B点使消费者同样满足 。 • B点和 C点 使消费者同样满足。 • A点和C点能使消费者同样满足。 • 在C点时对于两种物品都可以消费更多。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8章应用:赋税的代价8.1 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赋税的无谓损失(1)无谓损失的含义无谓损失指当税收(或其他某种政策)扭曲了市场结果时所引起的总剩余的减少。

对一种物品征税使该物品买者与卖者的福利减少,而且,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减少常常超过了政府筹集到的收入。

(2)无谓损失与经济效率市场通常可以有效地配置稀缺资源。

这就是说,供求均衡使市场上买者和卖者的总剩余最大化。

但是,当税收提高了买者的价格而降低了卖者的价格时,它对买者的激励是比没有税收时少消费,而对卖者的激励是比没有税收时少生产。

当买者和卖者对这些激励做出反应时,市场规模缩小到其最优水平之下。

因此,税收扭曲了激励,并引起市场资源配置无效率。

(3)无谓损失与贸易的好处当政府对一种物品收税时,销售量减少。

结果,买者和卖者之间一些潜在的贸易好处没有得到实现,这些贸易好处的损失就引起了无谓损失。

2.无谓损失的决定因素供给和需求的价格弹性决定无谓损失的大小,价格弹性衡量供给量和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税收造成无谓损失,是因为它使买者和卖者改变自己的行为。

税收提高了买者支付的价格,因此他们的消费少了。

同时,税收降低了卖者得到的价格,因此他们的生产少了。

由于行为的这些变动,市场规模缩小到最优水平之下。

需求和供给弹性衡量买者和卖者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从而决定了税收在多大程度上扭曲了市场结果。

因此,供给和需求弹性越大,税收的无谓损失也就越大。

(1)供给弹性当供给比较缺乏弹性时,税收的无谓损失小;当供给比较富有弹性时,税收的无谓损失大。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1-2章)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1-2章)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篇导言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一、概念题1.稀缺性稀缺性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的欲望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2.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其中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资源约束时如何进行选择的科学;宏观经济学则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主要着眼于经济总量的研究。

3.效率效率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比值或者是效益与成本比值,比值大效率高,比值小效率低.它与产出或收益大小成正比,与投入或成本成反比。

4.平等平等是指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做法、行为等都合乎社会发展的需要,即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它是一个历史范畴,按其所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性质的不同而不同,不存在永恒的公平;它也是一个客观范畴,尽管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内涵不同对其的理解不同,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客观性。

5.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他用途所放弃的最大预期收益.其存在的前提条件是:①资源是稀缺的;②资源具有多种用途;③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

6.理性人理性人是指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去实现其目标的人,是经济研究中所假设的、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典型理性行为的经济活动主体。

7.边际变动边际变动是指对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8.激励激励是指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9.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指由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的相互交易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而资源配置实际上就是决定社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的过程.10.产权产权是指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也可以理解为人们对其所交易东西的所有权,即人们在交易活动中使自己或他人在经济利益上受益或受损的权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预算约束:消费者的购买力人们消费的之所以比他们想要的少是因为他们受到收入的约束。

预算约束线(budget constraint )是指对消费者可以支付得起的消费组合。

预算约束线的斜率衡量的是消费者用一种物品换另一种物品的比率。

等于两种物品的相对价格——一种物品与另一种物品的价格之比。

可以用纵轴距离变动除以横轴距离变动(向上量比向前量)来计算两点之间的斜率。

二、偏好:消费者的购买欲望1.用无差异曲线代表偏好(1)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 )表示一条表示给消费者相同满足程度的消费组合。

可以用无差异曲线来表示消费者的偏好。

如图21-1所示,无差异益线表示使消费者同样满足的比萨饼和百事可乐的组合。

由于消费者偏好更多的某种物品,因此,对较高无差异曲线(2I )上任何一点的偏好都大于较低无差异曲线(1I )。

图21-1 消费者偏好(2)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MRS )是指消费者愿意用一种物品交换另一种物品的比率。

在图21-1中,边际替代率衡量了为了补偿一单位比萨饼消费的减少,消费者要得到多少单位百事可乐。

在一条既定的无差异曲线上,所有各点的边际替代率并不相同。

消费者愿意用一种物品交换另一种物品的比率取决于他已经消费的物品量。

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束给出了消费者偏好的完整排序。

这就是说,可以用无差异曲线来给任意两种物品的组合排序。

2.无差异曲线的特征(1)消费者对位置较高无差异曲线的偏好大于较低无差异曲线。

因为消费者通常偏好消费更多而不是更少的商品。

(2)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因为如果要减少一种物品的量,为了使消费者同样满足,就必须增加另一种物品的量。

(3)无差异曲线不相交。

反证:假设两条无差异曲线相交,如图21-2所示。

由于A点和B点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两点能使消费者同样满足。

由于B点与C点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这两点也能使消费者同样满足。

但这些结论意味着,尽管在C点时对于两种物品都可以消费更多,但A点与C点能使消费者同样满足。

这就与消费者对较多两种物品的偏好大于较少两种物品的假设相矛盾。

因此,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图21-2 消费者偏好(4)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边际替代率(MRS)通常取决于消费者目前消费的每一种物品的量。

由于人们更愿意放弃他们已经拥有的数量较多的物品,而不愿意放弃他们不多的物品。

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反映了消费者更愿意放弃他已大量拥有的那一种物品。

3.无差异曲线的两个极端例子消费者用一种物品交换另一种物品时,当物品很容易相互替代时,无差异曲线呈现较小的凸性;当物品难以替代时,无差异曲线呈现极大的凸性。

有两个极端的情况:(1)完全替代品完全替代品指无差异曲线为直线的两种物品。

在这种情况下,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不变。

如图21-3所示。

图21-3 完全替代品和完全互补品如图21-3所示,图中的无差异曲线表示对10美分硬币和5美分硬币的偏好,可以看出,10美分硬币和5美分硬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是一个不变的数——2。

所以,无差异曲线是一条直线。

(2)完全互补品完全互补品是始终以固定的比例一起消费的商品。

完全互补品的无差异曲线如图21-4所示。

图21-4 完全互补品的无差异曲线图21-4中,完全互补品的无差异曲线呈L 型,表示商品是配对使用的,一种商品的使用数量增加,另一种商品的使用数量也必然要增加。

当然,在现实世界中,大多数物品既不是完全替代品也不是完全互补品。

更典型的情况是,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但不像直角形那样凸向原点。

三、最优化:消费者的最优选择1.消费者的最优选择(1)消费者最优选择的均衡条件将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结合起来就可以说明消费者的最优选择。

只有既定的预算线与一组无差异曲线簇中一条无差异曲线相切的点,才是消费者获得最大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均衡点。

即消费者的最优选择条件是1122P MRS P ,这个式子表示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商品的价格之比。

消费者选择理论有两种表达:①消费者的目标是最后达到最高可能的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相切。

②消费者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在消费者最优时,用于所有物品的每美元的边际效用都是相等的;(2)消费者最优的图形表示图21-5表示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线和其中三条无差异曲线。

消费者更偏好A 点,A 点在无差异曲线3I 上,但消费者负担不起这种比萨饼和百事可乐的组合。

与此相比,B 点是消费者能负担的起的,但由于它在较低的无差异曲线上,消费者不偏好这一点。

图21-5 消费者最优点消费者可以达到的最高无差异曲线2I 是正好与预算约束线相切的那条无差异曲线,相切的点被称为最优点。

最优点代表消费者可以得到的比萨饼和百事可乐的最优组合。

在最优点时,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预算约束线的斜率,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物品的相对价格。

相对价格是市场愿意用一种物品交换另一种物品的比率,而边际替代率是消费者愿意用一种物品交换另一种物品的比率。

在消费者最优时,消费者对两种物品的评价(用边际替代率表示)等于市场的评价(用相对价格表示)。

所以在这种消费者最优时,不同物品的市场价格反映了消费者对这些物品的评价。

(3)消费者最优的效用表示两种物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取决于它们的边际效用。

在消费者最优时,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物品价格的比率,即:/X Y MPS P P =由于边际替代率等于边际效用的比率://X Y X Y MU MU P P =整理得://X X Y Y MU P MU P =对该等式有一个简单的解释:在最优时,用于X 物品支出的每美元的边际效用等于用于Y 物品支出的每美元的边际效用。

(因为如果等式不能成立,消费者就可以通过减少对每美元边际效用较少的物品的支出,增加对每美元边际效用较多的物品的支出,来增加效用。

)2.收入变动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1)正常物品下收入变动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考察消费决策如何对收入变动做出反应:假设两种物品的相对价格没有变,则收入增加会使预算约束线平行向外移动,如图21-6所示,新预算约束线的斜率与原来的预算约束线一样。

图21-6 收入增加预算约束的扩大使消费者现在可以达到更高的无差异曲线。

在预算约束线的移动和用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消费者偏好为既定时,消费者的最优点从“原来的最优点”移动到“新最优点”。

正常物品(normal good)是指收入增加引起的需求量增加的物品。

图21-6中的无差异曲线所依据的假设是,比萨饼和百事可乐都是正常物品,收入增加使得消费者选择消费更多的百事可乐和更多的比萨饼。

(2)低档物品下收入变动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低档物品(inferior good)是指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减少的物品。

图21-7就是依据比萨饼是正常物品而百事可乐是低档物品的假设而绘出的,收入增加引起消费者多买比萨饼而少买百事可乐。

虽然大多数物品是正常物品,但在世界上仍有一些低档物品。

低档物品的一个例子是坐公共汽车。

随着收入增加,消费者拥有自己的汽车或坐出租车而不愿意坐公共汽车。

因此,坐公共汽车是一种低档物品。

图21-7 低档物品3.价格变动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假设百事可乐的价格由每品脱2美元下降到1美元,较低的价格增加了消费者的购买机会,任何一种物品价格的下降都会使预算约束线向外移动。

如图21-8所示,预算约束线的端点从B 点移动到D 点,预算约束线向外移动改变了预算约束线的斜率。

预算约束线的斜率反映了百事可乐与比萨饼的相对价格,新预算约束线更为陡峭。

图21-8 价格变动预算约束线的这种变动如何改变两种物品的消费量取决于消费者的偏好。

就图21-8中的无差异曲线而言,消费者将购买较多的比萨饼和较少的百事可乐。

4.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一种物品价格变动对消费的影响可以分解为两种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1)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 )是指当一种价格变动使消费者移动到更高或更低无差异曲线时所引起的消费变动。

(2)替代效应(substitution effect )是指当一种价格变动使消费者沿着一条既定的无差异曲线变动到有新边际替代率的一点时所引起的消费变动。

可以用无差异曲线解释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是向更高无差异曲线移动引起的消费变动,如图21-9所示,表示为从无差异曲线1I 上的B 点移动到无差异曲线2I 上到C 点;替代效应是沿着无差异曲线变动到有不同边际替代率的一点引起的消费变动,在图中表示为沿着无差异曲线1I 从A 点移动到B 点。

图21-9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5.需求曲线的推导需求曲线表示一种物品在每一价格水平下的需求量,需求曲线可以反映一种物品价格的变动如何改变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线,从而也改变了他选择购买的两种物品量。

图21-10 需求曲线的推导图21-10(a)表示当1品脱百事可乐的价格从2美元下降到1美元时,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线向外移动。

由于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消费者购买的百事可乐从250品脱增加到750品脱。

(b)幅表示由这种消费者决策引起的需求曲线。

四、三种应用1.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对需求曲线形状的影响需求定理: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需求定理反映在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上。

(1)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也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总效应必定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从而使得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2)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但是在一般情况下,收入效应的作用小于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这样使得低档物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3)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作为一种特殊的低档商品,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但是其收入效应的作用大于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总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这样使得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吉芬物品是指价格上升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吉芬物品是一种特殊点低档物品,其特殊之处在于它的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表现为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