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1届中考物理 第六章 力和运动习题
中考物理模拟试题专项练习——运动和力3

2021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专项练习——运动和力1.(2021广州模拟)下列交通提示语中和防止惯性带来危害无关的是()A.珍爱生命,远离酒驾B.系安全带,平安出行C.保持车距,安全驾驶D.车辆起步,站稳扶好2.(2021福建模拟)锤子的锤头变松了,人们常用撞击锤柄的方法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如图所示,这是利用了()A.锤柄的惯性B.锤柄的重力C.锤头的惯性D.锤头的重力3.(2021深圳模拟)如图所示,弹簧的重力不计,弹簧的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悬挂一个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几组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A.天花板对弹簧的拉力和小球对弹簧的拉力B.球对弹簧的拉力和弹簧对球的拉力C.天花板对弹簧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D.球对弹簧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4.(2021深圳模拟)如图为小豪在练习中考体育测试中立定跳远项目的的场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豪相对于地面始终是静止的B.小豪相对于天上飞行的客机是运动的C.以小豪为参照物,他佩戴的手环是运动的D.小豪用力蹬地才能起跳,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5.(2021黄冈模拟)2022年北京冬奥会已进入周年倒计时。
如图所示,关于下列运动项目说法正确的是()A.跳台滑雪运动员在空中滑翔的过程中,受力平衡B.短道速滑运动员在弯道滑行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保持不变C.冰壶运动员掷出去的冰壶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冰壶具有惯性D.冰球运动员用球杆推着冰球在水平面上匀速滑动的过程中,杆对球不做功6.(2021茂名模拟)如图所示,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张开降落伞后匀速直线下降,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运动员的运动状态不变B.运动员对绳子的拉力和绳子对他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在降落过程中,运动员的惯性大小不变D.运动员的机械能守恒7.(2021大庆模拟)对如下几幅图所示的情景描述,正确的是()A.运动员在踢球时,脚对球的力大于球对脚的力B.跳远运动员助跑可以提高成绩,是利用了身体的惯性C.男孩水平用力推车但没推动,是因为他的推力小于车所受的阻力D.蹦蹦杆跃到最高点时,动能最大,速度最大8.(2021大庆模拟)如图,一个木块A从斜面上匀速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只受到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B.下滑过程中,木块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C.下滑过程中,木块受平衡力作用D.下滑过程中,木块的机械能保持不变9.(2021牡丹江模拟)初中体育考试前夕,为了获得满意的成绩,同学们每天都在认真的训练。
2021年吉林省中考物理复习专练(长春专版)(6)——运动和力

2021年吉林省中考物理复习专练(长春专版)(6)——运动和力一.选择题(共9小题)1.(2020春•长春期末)下列与生活中有关的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A.鞋底凹凸不平的花纹B.齿轮间加润滑油C.风扇转轴做得很光滑D.行李箱下装有轮子2.(2020•长春模拟)体育运动有许多地方用到了物理知识,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在接力赛中,交接棒时两运动员应尽可能做到相对静止B.拔河比赛时赢的一方对绳的拉力一定更大C.跳远运动员助跑是为了利用身体的惯性D.掷出去的铅球总是会落到地面上,是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3.(2019春•宽城区期中)台球日益成为人们喜爱的运动项目,下列关于台球受力及运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如果不受力,运动的球很快会停下来B.台球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台球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C.击打球的不同部位,球的旋转方向不同,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D.碰撞的两个台球,既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4.(2019•绿园区校级一模)以下关于力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D.力的作用是相互的5.(2019春•二道区期末)下列做法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拔河时握紧绳子B.冬季给汽车换上更粗糙的雪地轮胎C.体操运动员生器械前,手上涂防滑粉D.在自行车轴承处加润滑油6.(2019春•双阳区期末)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A.门轴加润滑油B.用力写字C.滚动轴承D.冰壶表面打磨得光滑7.(2020春•长春期末)如图所示,箱子静止在水平地面上。
一位同学沿水平方向将静止的箱子推动,箱子在水平推力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箱子静止时,箱子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箱子由静止变成运动的过程中,它受到的推力等于摩擦力C.箱子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它受到的推力大于摩擦力D.箱子必须持续受推力才能不停地向前运动,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8.(2020•长春一模)下列实例中,属于防止因惯性造成危害的是()A.跳远时助跑B.远距离投篮C.抖落衣服上的灰尘D.乘车时要系好安全带9.(2020•长春模拟)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沿水平方向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B.如果两个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C.歼击机投入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是为了减小惯性,使机身更加灵活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受到的力一定变大二.填空题(共5小题)10.(2019•绿园区校级一模)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9:10,它们受到的重力之比为,若乙的质量为10kg,则甲物体受到的重力为N(g=10N/kg)。
2021年春人教版物理中考考点突破——《力 运动和力》(Word版附答案)

力运动和力1.(RJ八下P5“想想做做”、JK八下P4“观察”改编)(设计性实验)请你用生活中的常用物品设计实验,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实验器材:_ 。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_ _。
实验结论:__ _。
2.(RJ八下P5“动手动脑学物理”改编)(设计性实验)请你用橡皮泥设计实验,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实验操作:_ __。
实验现象:__ __。
橡皮泥发生的是__ __(选填“弹性”或“塑性”)形变。
除橡皮泥外,还可以进行此实验的器材有_ __(任写两种,合理即可)。
3.(RJ八下P19“动手动脑学物理”改编)(设计性实验)请利用几枚棋子和一把直尺验证物体具有惯性。
器材的安装:_ _。
操作的方法:_ __。
观察到的现象及结论:_ _。
惯性(必考)例1(2020·河北中考)(多选)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惯性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运动员起跑时用力蹬地,是利用惯性提高速度C.汽车驾驶员和乘客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带来的危害D.锤柄下端在石墩上撞击几下,松动的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这是利用了锤头的惯性1.(2020·鄂州中考)关于惯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B.汽车驾驶员和乘客需要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惯性力的作用D.高速公路严禁超速,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力与运动综合例2(多选)如图所示,将一木块放在弹簧上,用手压木块,弹簧被压缩。
松开手,木块竖直向上飞起直到最高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压木块时,手对木块的压力与弹簧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弹簧恢复原状过程中,弹性势能不变C.木块在没有离开弹簧前,所受弹力方向竖直向上D.木块到达最高点时,只受到重力作用例3(2020·牡丹江中考)(多选)关于力和运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草地上滚动的足球逐渐停下来,是因为足球没有受到力的作用B.手握水杯静止在空中,手越用力握,但杯子受到的摩擦力不变C.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一定静止D.以卵击石,虽然卵破,但卵对石头的力与石头对卵的力大小相等2.(2020·石家庄桥西区模拟)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B.静止的物体受到推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发生改变C.摩擦力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所以一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D.竖直向上抛出的篮球,上升到最高点时,篮球速度为零,处于平衡状态3.(2020·南京中考)如图所示,小伙伴们在玩滑板车,脚蹬地后,人和车一起沿水平路面向前运动。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力和运动专题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力和运动专题1.(2022广西贺州)正在冰面上滑动的冰壶,如果冰壶所受的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A. 做匀速直线运动B. 改变原来运动的方向C. 做加速运动D. 立即停下来2.(2022梧州)小玲在做家务时,用平行于水平地面的力推沙发,但没有推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人对沙发的推力小于地面对沙发的摩擦力B. 人对沙发的推力与沙发对人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C. 沙发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沙发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 沙发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3.(2022绥化)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②物体不发生形变也能产生弹力;③物体的重心总在物体上;④相互平衡的两个力一定作用在同一物体上;⑤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⑥摩擦力可以为物体的运动提供动力A. ①②③B. ①④⑤C. ②⑤⑥D. ①④⑥4(2022湘西)头球是足球比赛中的技术动作,运动员以头顶球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头球过程中足球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B. 头球过程中足球发生了形变C. 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没有受到力的作用D. 头球过程中运动员头部受到足球冲击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5.(2022海南)“每天运动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适度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
下列关于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A. 人在跑步时有惯性,停下来后惯性消失B. 足球被踢出后,在空中运动时不受脚对它的作用力C. 投篮时,篮球撞击篮板后反弹是因为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 游泳时,人对水的作用力与水对人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6.(2022呼和浩特)神箭飞天,梦想成真;祖国荣耀,写满太空。
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07秒,“长征二号”2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六个半小时后,承载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在轨的“天和”号核心舱实现自主交会对接,盛世中华,举国欢腾。
发射,对接场景,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神舟十四号飞船的惯性增加B. 对接成功后,神舟十四号飞船的惯性消失C. 对接成功后,以核心舱为参照物,神舟十四号飞船是静止的D. 对接成功后,以地球为参照物,神舟十四号飞船做匀速直线运动7.(2022赤峰)排球比赛中,运动员把对方打来的球打回对方场地,情况如图所示。
中考物理运动和力(讲义及答案)及答案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大小为8N的恒力F作用在物体A上,使A做加速直线运动。
B处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水平面对A的摩擦力大小可能是()A.3N B.4N C.5N D.6N2.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个物体受到水平推力F的作用,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2s,推力小于摩擦力B.2~4s,物体做匀速运动C.4~6s,推力等于摩擦力D.0~6s,推力的大小始终不变3.如图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离地球最近的一点叫近地点,最远的一点叫远地点,它在大气层外运行,假若卫星运动到远地点位置时所有外力消失,那么卫星将会()A.在远地点静止B.沿远地点切线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C.落回地球D.仍然会沿着原来的椭圆轨道匀速运行4.如图所示,是南开中学教师运动会的“同心鼓”项目,这个项目要求老师们同时用力拉着鼓四周的绳子,通过有节奏的收、放绳子使鼓起伏,让球在鼓面上跳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球在上升过程中所受合力不为零,合力方向竖直向下B.球上升到最高点,此时速度为零,受平衡力C.球与鼓面撞击后向上运动,是因为球受到惯性D.鼓悬空保持静止时,因受到多个不同方向的拉力,合力不为零5.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慢慢停下C.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一定运动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6.超市里,小明用水平方向的力,推着购物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购物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购物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购物车所受的推力与地面对购物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C.购物车所受的重力与购物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购物车对小明的力与地面对小明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7.小轩与爸爸乘火车去旅游时,用新买的数码相机拍下了许多珍贵的照片:如下图甲乙丙所示为车厢内桌面上塑料杯瞬间的不同状态,则下列关于火车运动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图中火车在匀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加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减速B.甲图中火车在匀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右加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加速C.甲图中火车在减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减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右加速D.甲图中火车在加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加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右减速8.如图所示,吊在天花板下面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吊线突然断开的同时,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则电灯将()A.竖直向下匀速运动B.竖直向下加速运动C.保持原来静止状态D.竖直向上匀速运动9.妈妈做饭时,小军在旁边仔细观察。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力与运动测试

专题二力与运动思想方法提炼一、对力的几点认识1.关于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这一定义体现了力的物质性和相互性.力是矢量.2.力的效果(1)力的静力学效应: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2)力的动力学效应:a.瞬时效应:使物体产生加速度F=mab.时间积累效应:产生冲量I=Ft,使物体的动量发生变化Ft=△pc.空间积累效应:做功W=Fs,使物体的动能发生变化△E k=W3.物体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1)确定研究对象(隔离体、整体).(2)按照次序画受力图,先主动力、后被动力,先场力、后接触力.(3)只分析性质力,不分析效果力,合力与分力不能同时分析.(4)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是静止还是运动,是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如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在某点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定指向轨迹弧线内侧的某个方向.二、中学物理中常见的几种力三、力和运动的关系1.F=0时,加速度a =0.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F=恒量:F与v在一条直线上——匀变速直线运动F与v不在一条直线上——曲线运动(如平抛运动)2.特殊力:F大小恒定,方向与v始终垂直——匀速圆周运动F=-kx——简谐振动四、基本理论与应用解题常用的理论主要有: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运动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平抛运动的规律、圆周运动的规律等.力与运动的关系研究的是宏观低速下物体的运动,如各种交通运输工具、天体的运行、带电物体在电磁场中的运动等都属于其研究范畴,是中学物理的重要内容,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在高考试题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大.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各种类型的试题都有,且常与电场、磁场、动量守恒、功能部分等知识相结合. 感悟 · 渗透 · 应用一、力与运动的关系力与运动关系的习题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解其运动情况;另一类是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解物体所受的未知力或与力有关的未知量.在这两类问题中,加速度a 都起着桥梁的作用.而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及运动过程分析是解决这类问题的突破口和关键.【例1】如图所示,质量M=10kg 的木楔 静止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木楔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在木楔的倾角为θ=30°的斜面上,有一质量m=1.0kg 的物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当滑行路程s=1.4m 时, 其速度v=1.4m/s.在这个过程中木楔处于静止状态.求地面对木楔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取g=10m/s 2).【解析】由于木楔没有动,不能用公式f=μN 计算木楔受到的摩擦力,题中所给出动摩擦因数的已知条件是多余的。
2021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6期专题05运动和力含解析20211124192

2021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6期专题05运动和力含解析20211124192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与生活实际相符的是()A.小明体育考试立定跳远的成绩是10mB.小明家的台灯工作时的电流约为C.巴中冬季平均气温为﹣30℃D.正常情形下一个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N【来源】2020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解析】【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体会,有的需要简单的运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定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详解】故选:B。
【点睛】对日常生活中的速度、质量、长度、温度等进行准确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要求初中学生把握的一种差不多能力,平常注意观看,结合所学知识多加摸索,逐步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2.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一定发生了作用B.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C.力能脱离物体而存在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产生力的作用【来源】湖北省恩施州2020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A【解析】【详解】【点睛】重点是力的概念及其明白得,明白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且一个力产生,最少有两个物体。
3.实心正方体木块(不吸水)漂浮在水上,如图所示,现在浸入水中的体积为6×10﹣4m3,然后在其上表面放置一个重4N的铝块,静止后木块上表面刚好与水面相平(g取10N/kg,ρ水=×103kg/m3)则该木块()A.未放置铝块前,木块受到的浮力是10NB.放置铝块后,木块排开水的体积是1×10﹣3m3C.木块的密度是×103kg/m3D.放置铝块后,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增大了600Pa【来源】青海省西宁市2020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解析】【详解】依照题意明白,未放置铝块前,木块漂浮,浮力等于总重力,由阿基米德原理明白,木块受到的浮力是:FG木=ρ水gV排 =103 kg/m3×10N/kg×6×10-4 m3 =6N,故A错误;放置铝块后,木块仍漂浮,因此F浮′ =G 浮=G铝=6N+4N=10N;因为放置铝块后,木块上表面刚好与水面相平,即木块刚好完全浸没,因此,木块排开木+水的体积是:V排=V木=F浮′/ρ水g=10N/×103kg/m3×10N/kg=1×10-3 m3,故B正确;由G=mg明白,木块的质量是:m木=G木/g=6N/10N/kg=,因此,木块的密度是:ρ木 =m/V=1×10−3m3=×103kg/m3 ,故C错误;由于实心正方体木块的体积为1×10-3 m3,因此边长是,底面积是×=;由浮力产生的缘故明白,放入铝块后,木块下表面增大的压力等于增大的浮力,即△F浮=4N,因此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增大的是:△p=△F/S=4N/=400Pa,故D错误,故选B。
2020-2021中考物理专题题库∶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的综合题及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1.如图所示,重力分别为G甲和G乙的甲乙两个物体叠放在一起,放在水平桌面上。
甲物体对乙物体的压力为N1,乙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N2,水平桌面对乙物体的支持力为N3,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G甲与N1是一对平衡力B.G乙与N2大小相等C.N2与N3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N3大小等于N1与N2大小之和【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甲物体受到重力G甲和它对乙物体的压力为N1,这两个力分别作用在甲和乙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不是平衡力,故该选项错误;B.乙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N2等于甲、乙两物体的重力之和,即N2=G甲+G乙故该选项错误;C.乙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N2,水平桌面对乙物体的支持力为N3,这两个力分别作用在乙和水平桌面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该选项正确;D.N3与N2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即N3=N2=G甲+G乙甲物体对乙物体的压力为N1等于甲的重力即N1=G甲,故N3大小不等于N1与N2大小之和,故该选项错误。
故选C。
2.自行车的结构及使用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其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车把套上制作了花纹B.给车轴加润滑油C.轮胎的表面做得凹凸不平D.刹车时用力捏闸柄,增大闸皮对车圈的压力【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车把套上制作了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A不合题意;B.给车轴加润滑油是形成一层油膜,使接触面变光滑来减小摩擦,故B符合题意;C.轮胎上制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C 不合题意;D.刹车时用力捏刹车,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故D 不合题意。
故选B。
3.一个上、下底面材料相同的圆台形物体置于水平地面上,按图(a)所示放置时,匀速将物体拉动的水平力大小是F a,按图(b)所示放置时,匀速将物体拉动的水平力大小是F b,则()A.F a>F bB.F a<F bC.F a=F bD.不知速度,无法判断【答案】C【解析】【分析】因为物体做匀速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拉力等于摩擦力;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是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力和运动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用时:______分钟
1.(2021·改编题)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物体就没有力
B.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也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从空中降落的雨滴不受力的作用
D.马向前拉车,同时车用同样大小的力向后拉马
2.(xx·淄川一模)如图所示的图像中,能正确表示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关系的是( )
3.(xx·青岛中考)下列物体的受力分析,错误的是( )
4.(xx·杭州中考)如图为掷出的实心球的运动轨迹,实心球离开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最高点所受到的力( )
A.只有重力
B.重力和空气阻力
C.重力和手的推力
D.重力、空气阻力和手的推力
5.(xx·邵阳中考改编)“低碳出行,骑行天下”。
自行车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
下列有关自行车的结构及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行车轮胎做得凹凸不平是为了增大摩擦
B.匀速转弯的自行车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C.上坡前加紧用力蹬车是为了增大惯性
D.人对自行车的压力与地面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6.(xx·临淄模拟)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弹簧测力计放在水平面上并相互钩在一起,用水平拉力F1和F2分别拉开,F1=F2=5 N,两弹簧测力计静止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对乙的拉力和乙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甲受力平衡,乙对甲的拉力是5 N,甲的示数是5 N
C.乙受力平衡,甲对乙的拉力是5 N,乙的示数是10 N
D.甲和乙受到的合力均为零,示数均为零
7.(xx·武汉中考)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物体的惯性。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标枪运动员助跑提高成绩,利用了运动员惯性
B.紧固锤头时撞击锤柄下端,利用了锤柄的惯性
C.拍打窗帘清除上面的浮灰,利用了窗帘的惯性
D.将脸盆里的水泼出去,利用了水的惯性
8.(xx·淄川一模)以下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投篮时,篮球离手后继续飞向篮筐是因为篮球受推力的作用
B.手握水杯静止在空中,水杯只受重力和摩擦力这两个力
C.太阳东升西落,说明无论以什么物体为参照物,它都是运动的
D.以卵击石,虽然卵破,但卵对石头的力与石头对卵的力大小相等
9.(2021·原创题)考试时,许多同学有一个不良习惯,将笔放在手指上不停地转圈,笔会经常掉到地面或
桌面上发出噪声。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笔在下落过程中会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
B.笔静止在手指上时,受到的合力为零,此时笔只受到重力
C.拨动时才会连续转圈,说明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D.手指不拨动笔,笔也会在手指上继续转动一段时间,是因为物体都有惯性;慢慢停下来是由于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
10.(xx·桓台一模)如图,是一名男生奔跑过程中左脚腾空、右脚着地的一瞬间,请画出此刻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A点是作用点)。
11.(2021·原创题)如图,贴在竖直墙面上的塑料吸盘挂钩(塑料吸盘挂钩重力不计),
当挂上适当的重物后,也不会脱落。
此时,塑料吸盘挂钩所受的摩擦力等于
_______________(选填“所挂重物的重力”或“大气压力”)。
若此时挂钩受到的力
全部消失,它将处于________状态。
12.(xx·临淄模拟)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
在水平拉力F1作用下,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将A、B紧靠着放在水
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则推力
F2______(选填“=”“>”或“<”)F1。
13.(xx·无锡中考)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探究过程中:
(1)需将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处静止释放,比较小车在不同材料的水平支持面上运动的________。
(2)必须保证小车运动在水平支持面上,这是为了让小车在竖直方向所受______力和支持面对小车的________力相平衡,从而只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4.(xx·桓台一模)小伟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他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
素可能有:①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接触面积的大小。
接下来小伟通过如图所示实验操作验证他的猜想:
(1)在实验中小伟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水平________拉动木块在长木板上滑动,这样做是根据____________的知识得出拉力的大小等于摩擦力的大小,从而测出木块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
(2)如果小伟要探究猜想②,他应该选择__________两幅图所示的实验步骤来操作,根据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得出结论: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__________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
(3)小伟要探究猜想③,他将木块切去一半,重复甲的操作步骤,如图丁所示。
他比较甲和丁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你认为他的结论可靠吗?答:__________(选填“可靠”或“不可靠”),小伟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xx·宜宾中考)如图所示,是一只猴子在竹竿上玩耍的情景,猴子双手握住竖直竹竿匀
速下滑时,它所受的摩擦力为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力F向下,F=mg
B.摩擦力F向上,F<mg
C.摩擦力F向上,F=mg
D.摩擦力F向下,F>mg
16.(xx·张店一模改编)王华用图甲所示装置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时发现:在木块没有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也有示数,且示数会变化。
他请教老师后,知道了可用Ft图像表示拉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若某次实验从开始拉动木块到木块匀速滑动的Ft图像如图乙所示,其中0~4 s木块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要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少要用2.3 N的水平拉力拉木块
B.当用F=2.2 N的水平拉力拉木块静止时,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2.2 N
C.当木块所受的拉力是2 N时,木块不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D.当以更快地速度拉动木块在水平面上滑动时,其所受摩擦力也将变大
17.(xx·张店一模改编)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时,曾涉及一个斜面实验:让一个小车从一个斜面的相同位置处由静止滑下来,观察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的运动状态。
请阅读下列10句表述,判断正误。
(1)小车具有内能。
( )
(2)小车从斜面相同高度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保证它刚到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 )
(3)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水平面越粗糙,小车的速度变化得越快。
( )
(4)小车从斜面上由静止滑下来时,没有力对它做功。
( )
(5)小车由A处运动到B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 )
(6)小车停在C处时,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 )
(7)小车处在不同的位置时,它受到的惯性大小都是相同的。
( )
(8)小车在AB间运动时,受到了重力、支持力、下滑力、摩擦力的作用。
( )
(9)小车由A处运动到C处的过程中,它对支持面产生的压强都是相同的。
( )
(10)小车在AB段下滑过程中,若一切外力都消失,它将立即停止运动。
( )
参考答案【夯基过关】
1.C 2.A 3.C 4.B 5.A 6.B 7.D 8.D 9.B 10.如图所示
11.所挂重物的重力静止
12.=
13.(1)距离(2)重支持
14.(1)匀速二力平衡
(2)甲、丙接触面越粗糙
(3)不可靠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
【高分夺冠】
15.C 16.D
17.(1)√(2)√(3)√(4)×(5)×(6)√
(7)×(8)×(9)×(10)×
【感谢您的阅览,下载后可自由复制或修改编辑,敬请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