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法国 教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下册《 8.4 法国》教学设计 (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8.4 法国》教学设计 (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8.4 法国》教学设计(新版)湘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8.4法国》的教学内容。

教材主要介绍了法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农业、工业、旅游业以及与中国的关系。

本节课内容较为丰富,旨在让学生了解法国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培养学生对法国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地理概念和地理现象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是,对于法国这一国家的地理特点和人文特色,学生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文字资料,了解法国的地理特征,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法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农业、工业、旅游业以及与中国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地图和文字资料,分析法国地理特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法国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感兴趣,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法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农业、工业、旅游业以及与中国的关系。

2.难点:法国的地形、气候和河流的特点及其对法国农业和工业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文字资料,分析法国的地理特征。

2.运用案例分析法,介绍法国的农业、工业和旅游业,让学生了解法国的经济特点。

3.采用比较法,让学生了解法国与中国在地理方面的异同。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法国地图、地形图、气候图等相关资料。

2.准备法国的农业、工业和旅游业的案例资料。

3.准备与法国有关的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法国地图,引导学生回顾法国的地理位置,然后提出问题:“请大家思考一下,法国的地形、气候和河流有哪些特点?”2.呈现(10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法国的地形图、气候图和河流图,引导学生分析法国的地形、气候和河流的特点。

在此过程中,教师简要讲解法国的地形、气候和河流对农业和工业的影响。

湘教版地理七下8.4《法国》 课程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下8.4《法国》 课程教学设计

“8.4 法国教学设计一、 课标分析课标要求:(1)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 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4)根据地图归纳某国家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

根据课程标准,本课学习主要通过以下四方面来进行理解掌握:①借助“地图”这一 工具,能对照地图说出该国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知道该国的领土构成及首都。

②某一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的分布和基本事实都属于自然地理概况, 认识一个区域,一般就是从它的自然地理概况入手,结合相关资料的补充说明,从中提炼关 键点,概括说明基本环境特点。

③知道影响该国经济的主要自然条件特点,通过实例理解该 国自然条件特点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价值 观念。

④要求学生首先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了解某国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然后据此归纳其 特点。

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走近国家》的第四节《法国》 主要 包括“西欧大国” 便利的交通”“文化与旅游”三部分内容。

在“西欧大国”部分提供“法 国地形分布”地图,设计读图和找图活动,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法国的地理位置、陆地轮廓 形状,概括其地形地势特征、河流分布和气候特征。

通过“法国葡萄种植园”图片引入法国 经济发展概况,并以葡萄种植业作为强调法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在“便利的交通” 中重点介绍了法国具有优势和特色的现代高速交通——高速公路、 欧洲之星”列车、机场、 英法海峡隧道。

“文化与旅游”部分罗列了法国具有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提供了埃 菲尔铁塔、凯旋门、凡尔赛宫、塞纳河与巴黎圣母院的景观照片说明法国的旅游资源丰富, 让学生能够简要分析法国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

三、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已经学习了关于地球和地图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地理读图能力和方法, 让学生看图归纳概括出自然地理环境特点,结合导学案自主学习基础知识,提高读图分析能 力,有利于攻克重难点。

湘教版七下地理第八章第四节法国(第1课时)教学设计

湘教版七下地理第八章第四节法国(第1课时)教学设计

湘教版七下地理第八章第四节法国(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七下地理第八章第四节《法国》主要介绍法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欧洲西部国家的认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法国的基本情况,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欧洲西部的其他国家,对欧洲西部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法国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法国,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法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法国文化的兴趣和尊重,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法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特点。

2.难点:法国的地形和气候对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读图分析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分析法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特点。

3.讨论法:分组讨论法国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媒体资源: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3.教学材料:教材、地图、笔记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法国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起对法国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法国的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特点,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法国的基本情况。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法国的地形和气候对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例子来理解地理知识。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法国的了解程度,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了解法国的文化特点,如美食、旅游、艺术等,提高学生对法国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七年级地理下册湘教版法国的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七年级地理下册湘教版法国的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七年级地理下册湘教版法国的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科学的地理教案设计总是以某种地理教学理论为依据的。

为大家整理了七年级地理下册湘教版法国的教案,欢迎大家阅读!七年级地理下册湘教版法国的教案范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法国的地理位置,法国的气候类型和旅游业的发展状况。

过程与方法:学生自学,教师指导。

情感态度价值观:建立我国与法国的对比,从法国找到我国发展的有效途径。

【重点难点】重点:法国的自然条件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难点:法国的经济和文化特征。

【教学方法】1、利用教学挂图、投影片、CAI课件等,建立空间概念。

2、设置恰当的学生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成学习任务。

3、设计适度的启发性问题,让新知识构建于已有知识之上。

【教学过程】一、导入学习,明确目标你知道以香水、葡萄酒闻名于世的是哪个国家吗?该国还有许多著名的艺术景观,如埃菲尔铁塔、凯旋门,更有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发达的经济。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进一步探讨!二、小组学习,体验目标学习任务(一)西欧大国1、法国的地理位置、轮廓。

2、法国的地形地势特征。

3、法国的气候。

4、法国的工农业。

学习任务(二)便利的交通1、法国交通便利,体现在哪些方面?学习任务(三)文化与旅游1、法国有哪些旅游景点?五、基础测试,检测目标1.法国境内主要的地形是( )A.山地、丘陵 B.平原、丘陵C.平原、盆地 D.高原、山地2.欧洲出口小麦最多的国家是( )A.法国 B.俄罗斯 C.德国 D.英国3.法国发电量中占比重最大的是( ) A.水电 B.火电 C.核电 D.地热发电4.读法国图回答:(1)从图中可以看出法国地势高低。

(2)法国小麦生产区主要分布在地区,这里属于气候。

葡萄主要产区是,这里主要属于气候。

(3)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是海峡 B是C是域 D是流 E是城市 F是(4)为什么法国葡萄酒行销世界各地? 【板书设计】第四节法国一、欧洲经济大国1.概况:面积、人口、首都、地势地形2.气候与农业①法国是欧洲出口小麦最多的国家②葡萄酒畅销世界3.工业发达,核电比重大二、文化和旅游1.接待外国游客人数最多的国家2.旅游业成为经济支柱【教学反思】本课教学围绕法国优越的自然环境进行展开,通过多媒体图片的展示,使学生对法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有比较直观的了解。

七年级地理下册《法国》教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法国》教案湘教版

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法国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2)掌握法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点;(3)了解法国的河流、湖泊及主要半岛;(4)掌握法国的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观察,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2)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法国的特色产业;(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法国地理特色的兴趣;(2)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国家文化的态度;(3)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法国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2)法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点;(3)法国的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的特点。

2. 教学难点:(1)法国的地形、气候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法国的特色产业及文化特点。

1. 导入新课:(1)展示法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法国的地理位置;(2)简要介绍法国的国旗、国徽、国歌等象征性元素;(3)提问:同学们对法国有哪些了解?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

2. 教学新课:(1)讲解法国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2)介绍法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点;(3)分析法国的河流、湖泊及主要半岛;(4)讲解法国的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的特点。

3. 课堂互动:(1)开展小组讨论:法国的地形、气候对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2)案例分析:法国的特色产业(如葡萄酒、时尚等)及其发展原因;(3)小组竞赛:法国的文化、旅游等特点知多少?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法国的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特点。

四、课后作业1. 绘制法国地形、气候分布图;2. 搜集法国的特色产业资料,进行课堂分享;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法国地理知识的兴趣和掌握程度。

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1)法国地理位置、地形特点的掌握程度;(2)法国气候类型、经济发展、文化特点的理解;(3)课堂互动、小组讨论的参与度;(4)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4《法国》教学设计1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4《法国》教学设计1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4《法国》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4《法国》一课,主要介绍了法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以及与中国的关系等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法国的基本情况,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欧洲的一些国家有所了解。

但他们对法国的认识相对较浅,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能够加深学生对法国的了解,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法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以及与中国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法国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法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以及与中国的关系。

2.难点:法国的地形、气候特点以及对法国文化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视频等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法:以法国为例,分析其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特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法国。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法国地理、文化、经济等方面的课件。

2.地图:准备法国地图,以便学生更好地了解法国地理位置。

3.视频:准备法国的风光视频,让学生感受法国的美丽。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法国的风景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法国的美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对法国有什么了解?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法国的地理知识。

”2.呈现(15分钟)展示法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法国的地理位置。

讲解法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以及与中国的关系等内容。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法国的地形、气候特点,以及法国的经济、文化发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法国的地形、气候对经济、文化的影响。

最新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法国》说课教案.doc

最新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法国》说课教案.doc

“法国”第一课时说课教案惠安科山中学林培英一、教材分析(说教材)1、教材内容:本节教材分二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欧洲的经济大”叙述法国基本概况,地势地形特点和气候特点,在此基础上,再介绍法国农业的基本情况和工业特点,第二部分“文化和旅游”是“经济大国”的补充,同时也是法国的特色,教材用阅读材料“艺术之都—巴黎”来说明法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和旅游大国。

2、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法国是“走近国家”一章中要求掌握的重要国家之一,它在欧洲所有的国家中,无论是政治舞台上,还是经济领域中,法国都处在一个非常突出的地位。

法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为数很少的工农业都很发达国家之一,是第一个同我国建交的西方大国。

因此,学习这一节对学生认识欧洲西部的国家具有重大的意义。

3、编者意图让学生认识法国的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

4、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法国的地理位置、轮廓、地形、气候和地势特点,知道法国的首都和主要城市。

使学生了解法国是工农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以及该国的自然环境与工农业生产、文化与旅游的发展特点。

②技术目标:通过阅读分析法国地形图、景观图、有关资料,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定位能力、判断能力和归纳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③情感目标:通过对法国利用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发展工农业生产和旅游业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因地制宜,利用自然条件发展经济的重要性及人类应因地制宜发展的道理。

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法国的自然环境、工农业和旅游业。

难点:法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文化特征与经济发展关系。

二、说教法1、教法及依据:参与式开放型创新教学“以学生参与为标志,以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

依据本课三维目标及学习重点难点和初一年学生心理特点,力求做到以学定教,改变传统的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

创设研讨有关法国的三维目标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鼓励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并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生成长记录等形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实现三维目标。

七年级地理下册8.4法国教案湘教版.doc

七年级地理下册8.4法国教案湘教版.doc

①法国国内生产总值仅次于美、日、德,居第四位。

②法国进出口贸易额仅次于美、德、H,居第四位。

③法国谷物产量次于中、美、俄、印,居第五位,农产品出口量仅次于美国,是世界上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

④法国是世界上第四工业大国。

⑤法国航空和字航工业、核电设备能力、石油和石油加工技术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

⑥法国是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煤炭进口国。

⑦法国95%的水能资源已充分开发利用。

⑧法国汽车制造仅次于日、美、德,居第四位。

⑨法国葡萄产量仅次于意大利,居第二位。

法国葡萄酒产量居世界首位。

f.历史人物与事件组。

2.整理所收集的资料,向全班同学介绍法国的文化与历史。

3.引导学生思考法国作为文化大国,和旅游大国之间的联系是什么。

4.引导学生思考本地区“文化旅游搭台,经济唱戏”的某一项大型活动或盛会,并要求学生对这项活动或节会进行研究调查,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本节图表指导;
1.图3-27:①识图定位:法国的六边形轮廓、临海和邻国;巴黎盆地、卢瓦尔平原、中央高原、勃朗峰;巴黎、里昂、马赛等城市。

②判断:根据勃朗峰、塞纳河、卢瓦尔河等地理因素综合判断法国的地势地形特点。

③归纳综合:地形与气候因素与法国农业之间的关系。

2.景观图可以图旁配备说明性文字,以小型图片展览的形式介绍给学生,也可补充收集法国的其他艺术景观图片。

课后小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走进国家
第四节法国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法国轮廓特点)、定位能力(临海和邻国、城市位置特点)、判断能力(河流流向和地势特征)、归纳综合能力(地形、气候与农业)等
教学难点:
法国是一个文化和旅游大国。

2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分别介绍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面积、地形特点、气候特点、资源特点、经济特点和区域开发方面的情况。

新课导入:
方案①:出示埃菲尔铁塔图片,设问:“这是哪个国家的著名建筑?”
取一瓶法国造葡萄酒,让学生看法语商标,猜测:“这瓶葡萄酒是在哪个国家酿造的?”
创设情景,让学生对法国有感性认识。

方案②:逐步提示,设计抢答题,提示信息要注意由抽象逐渐过渡到具体。

如:下列文字描述的是哪一个国家?
a.它位于欧洲
b.它的轮廓呈六边形。

c.它三面临海,三面临陆
d.它境内某盆地小麦产量很高,工业也集中发达
e.它的发电量以核电为主
f.它艺术景观众多,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
g.埃菲尔铁塔是其首都的象征h.它的首都是巴黎
方案③:由小故事引人。

如拿破仑的故事、横渡英吉利海峡的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著名战例敦刻尔克大撤退和诺曼底登陆等,要求选择与法国有关联的故事。

学习新课:
一、“欧洲的经济大国”部分,可采取下列方案和步骤:
法国概况部分:
领土包括欧洲大陆部分和科西嘉岛,面积是欧洲仅次于俄罗斯、乌克兰的第三大国,首都巴黎位于巴黎盆地塞纳河畔。

在图8-30上找到法国最高点勃朗峰,观察塞纳河和卢瓦尔河的流向,引导学生判断出法国地势地形特点:东南高,西北低,平原丘陵面积广。

法国农业部分:
方案①:1.自行设计“法国小麦种植区和葡萄种植区分布图”,引导学生归纳其分布特点:
小麦主要分布在巴黎盆地和卢瓦尔平原,葡萄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地区。

2.设问:小麦和葡萄分布在该地区的原因是什么?
指导学生从教材中寻找答案。

3.教师小结法国是欧洲出口小麦最多的国家,巴黎盆地是欧洲重要的小麦产区;法国葡萄酒虽价格昂贵,但畅销世界各地。

方案②:1.出示七年级上册的“世界的气候类型图”,找出温带海洋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分布范围。

2.依据教材和下表提供的两种气候资料统计数据制成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与气候分布区域相对应。

3.引导学生分析气候特征。

巴黎盆地和卢瓦尔平原为温带海洋气候:冬季温和,夏季凉爽,气温年较差小,雨日多,日照少。

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4.简单说明小麦和葡萄种植所需要的气候条件:巴黎盆地土地肥沃,地势平坦,冬季气候温和,适宜种植小麦;而降水适中,日照充足,在具有温暖、干燥或炎热漫长的夏季及温凉冬季的地区,最适宜葡萄的种植。

将小麦和葡萄与气候区—一对应,归纳它们的分布特点与气候的关系。

5.小结法国小麦和葡萄酒的生产情况。

此方案较适合基础较好或学生素质较高的学校选用。

二、法国工业部分:
1.介绍法国洛林高原的煤、铁矿产资源,可简单介绍其临海型钢铁企业敦刻尔克和福斯。

2.介绍法国最大的汽车公司雷诺汽车公司和法国生产的“空中客车”宽体客机是世界最先进的客机之一。

3.介绍法国发电量中核电比重为世界之冠,核电站数量和核电装机容量均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本部分教材可提供给学生的有关数据:
①法国国内生产总值仅次于美、日、德,居第四位。

②法国进出口贸易额仅次于美、德、日,居第四位。

③法国谷物产量次于中、美、俄、印,居第五位,农产品出口量仅次于美国,是世界上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

④法国是世界上第四工业大国。

⑤法国航空和字航工业、核电设备能力、石油和石油加工技术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

⑥法国是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煤炭进口国。

⑦法国95%的水能资源已充分开发利用。

⑧法国汽车制造仅次于日、美、德,居第四位。

⑨法国葡萄产量仅次于意大利,居第二位。

法国葡萄酒产量居世界首位。

小结:领土包括欧洲大陆部分和科西嘉岛,面积是欧洲仅次于俄罗斯、乌克兰的第三大国,首都巴黎位于巴黎盆地塞纳河畔。

东南高,西北低,平原丘陵面积广。

小麦主要分布在巴黎盆地和卢瓦尔平原,葡萄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地区。

法国洛林高原的煤、铁矿产资源,可简单介绍其临海型钢铁企业敦刻尔克和福斯。

法国最大的汽车公司雷诺汽车公司和法国生产的“空中客车”宽体客机是世界最先进的客机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