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智能游戏

合集下载

小班体智能教案20篇

小班体智能教案20篇

《小班体智能教案2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小班体智能教案20篇!活动目标1、知道原地纵跳的动作要领,学会游戏“摘果子”。

2、大多数幼儿通过原地纵跳的动作能碰触到头顶上方的物体,动作协调。

3、喜欢跳的游戏,初步体验纵跳触物后的成就感。

4、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观念。

5、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重点原地纵跳的动作要领难点纵跳触物准备水果悬挂物无纺布篓子音乐准备环节听音乐和老师一起做热身操:《小猴摘果子》模仿操复习环节1、回忆向前跳的动作要领:弯腿、摆臂、向前跳。

2、集体复习向前跳的动作。

探索环节:探索原地纵跳。

1、创设情境,初步尝试原地纵跳。

2、示范、总结动作要领。

●动作发展较好的幼儿示范动作。

●教师示范、总结原地纵跳的动作要领:弯腿、摆臂、用力向上跳。

3、集体练习原地纵跳●第一次练习原地纵跳●第二次练习添加手臂动作辅助练习:创设情境游戏,巩固练习在情境中再次尝试纵跳触物●第一次:纵跳触物●第二次:手拍铃铛拓展游戏:摘果子游戏名称:摘果子 1、熟悉游戏场地,了解摘果子的游戏玩法和规则。

2、集体游戏摘果子要求:一次摘一个果子,把果子送回家。

找人少的地方摘果子。

放松结束1、听音乐放松,重点放松腿部和手臂。

2、简单小结。

3、师生再见。

教学反思:本次活动利用了直接进入主题的方式,幼儿对内容感兴趣,能够完全跟着老师的思维,积极回答问题,其中大部分孩子思维活跃,为小动物找出了很多摘果子的方法。

最后的模仿小动物时,孩子们更是兴趣浓厚,把浅显易懂的故事内容用运作表示出来,更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加深了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本次活动做到了有效性,师幼互动非常好。

如果再让我上这次活动,我会更放手地让孩子们去理解看图,读故事,给孩子更大的空间。

【活动目标】1、探索平衡拖物的方法,初步掌握拖物向指定方向走的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

2、探索飞盘的多种玩法,发展创造性思维。

3、体验角色扮演带来的乐趣,喜欢参加集体游戏。

幼儿园体智能体育游戏教案

幼儿园体智能体育游戏教案

幼儿园体智能体育游戏教案教案标题:幼儿园体智能体育游戏教案教学目标:1. 发展幼儿的体智能,培养其运动能力和认知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提高幼儿对体育游戏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参与的态度。

教学内容:1. 游戏名称:动物追逐游戏目标:通过模仿动物的动作,锻炼幼儿的协调性和反应能力。

游戏规则:教师扮演指挥员,幼儿们分别扮演不同的动物,如猫、狗、鸟等。

指挥员发出不同动物的口令,幼儿们根据口令迅速模仿相应动物的动作。

例如,指挥员喊“猫”,幼儿们就要蹲下,用爪子抓地;指挥员喊“鸟”,幼儿们就要跳起来,扇动双臂。

游戏时间:10-15分钟2. 游戏名称:数字接力游戏目标:通过数字接力游戏,培养幼儿的数学认知和团队合作能力。

游戏规则: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站在一条起跑线上,教师手持数字卡片站在终点线上。

每个小组的第一个幼儿拿到数字卡片后,快速跑到教师处,将数字卡片交给教师,然后返回队伍,将卡片交给下一个队员。

教师根据收到的数字卡片进行计算,最先完成计算的小组获胜。

游戏时间:15-20分钟教学步骤:1. 游戏介绍:向幼儿们简单介绍游戏的目标和规则,让他们理解游戏的意义和玩法。

2. 游戏示范:教师示范游戏的动作和规则,引导幼儿们模仿并理解。

3. 小组分组:将幼儿们分成小组,确保每个小组人数均衡。

4. 游戏实施:按照规则进行游戏,教师在游戏过程中给予指导和鼓励。

5. 游戏总结:与幼儿们一起回顾游戏的过程和收获,引导他们思考体育游戏对身体和智力的发展有何影响。

教学资源:1. 动物图片或卡片2. 数字卡片3. 起跑线和终点线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参与度和动作模仿的准确性,评估其体智能和运动能力的发展情况。

2. 观察幼儿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估其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情况。

3. 与幼儿进行游戏总结时,观察他们对游戏的理解和思考能力,评估其认知能力的提高情况。

教学扩展:1. 可以引导幼儿们设计自己的体智能游戏,并在班级或学校内进行展示和交流。

大班体育游戏体智能教案

大班体育游戏体智能教案

大班体育游戏体智能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大班体育游戏体智能教材第四章第二节,主题为“快乐小球,健康成长”。

详细内容包括:学习小球的基本玩法,如拍球、传球、接球等;通过体育游戏,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小球的基本玩法,提高幼儿对体育游戏的兴趣。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小球玩法的掌握,特别是拍球、传球、接球的技巧。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球、音乐播放器、教学挂图。

2. 学具:每组一个小球,若干个标志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讲述小球王国的故事,激发幼儿对小球的好奇心和兴趣。

2. 热身活动:带领幼儿做简单的拍球、传球、接球动作,让幼儿熟悉小球的基本玩法。

3. 实践活动:(1)教师示范拍球、传球、接球动作,讲解动作要领。

(2)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比赛,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 例题讲解:讲解小球玩法的注意事项,强调安全意识。

5. 随堂练习:组织幼儿进行小球游戏,巩固所学动作。

六、板书设计1. 快乐小球,健康成长2. 内容:(1)小球基本玩法:拍球、传球、接球(2)动作要领:身体协调、灵活(3)注意事项:安全意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小球游戏实践(1)拍球:每人拍球10次,要求连续、稳定。

(2)传球:两人一组,相互传球,每人传球5次。

(3)接球:两人一组,相互接球,每人接球5次。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所学的小球游戏,将快乐传递给家人。

幼儿园中班体智能游戏教学教案表

幼儿园中班体智能游戏教学教案表

幼儿园中班体智能游戏教学教案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参与体智能游戏,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协调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耐心、自信心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3. 帮助学生发展基本的运动技能,如跑、跳、投等。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游戏一:动物快跑游戏目的: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协调力。

游戏方法: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代表扮演动物,其他学生根据代表的动作猜测是哪种动物。

猜对的小组得分。

2. 教学游戏二:水果接力游戏目的: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跑步速度。

游戏方法: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手持水果卡片,按顺序跑向指定地点,将卡片交给下一个队员,最快完成的小组获胜。

3. 教学游戏三:拼图大赛游戏目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耐心。

游戏方法:学生分组进行拼图比赛,看哪组最先完成指定的拼图。

4. 教学游戏四:快乐投篮游戏目的:发展学生的投篮技能和协调力。

游戏方法: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规定的场地内投篮,每人三次机会,投中次数最多的小组获胜。

5. 教学游戏五:捉迷藏游戏目的: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游戏方法: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其中一组学生扮演“寻找者”,其他学生躲藏起来。

寻找者找到躲藏者,躲藏者被淘汰。

剩下的小组获胜。

三、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带领学生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跳绳、捉迷藏等,让学生充分活动身体。

2. 教学游戏一:动物快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游戏,猜对动作的学生给予表扬。

3. 教学游戏二:水果接力,讲解游戏规则,组织学生进行比赛,鼓励学生努力跑动。

4. 教学游戏三:拼图大赛,分发拼图材料,引导学生互相帮助,完成拼图。

5. 教学游戏四:快乐投篮,讲解投篮技巧,组织学生进行比赛,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6. 教学游戏五:捉迷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寻找最佳躲藏地点。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观察力、协调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 关注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的态度,评价他们的耐心、自信心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中班体智能活动教案40篇

中班体智能活动教案40篇

中班体智能活动教案40篇《中班体智能活动教案4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体智能活动教案40篇!(1)中班体育活动优秀教案《立定跳远》含反思【活动设计】近期观察中班幼儿在晨间操跳瓶子体能练习的环节中,有小部分幼儿动作不够规范,而立定跳远也是中班体育教学的重点内容。

本次课通过先学习立定跳远后再学习双脚连续向前跳,使幼儿后续体能练习中能很好完成技术动作。

【活动目标】1、学习立定跳远技术,掌握两脚同时起跳和轻巧落地的跳跃方法。

2、增强幼儿的弹跳力以及灵敏、协调身体素质的发展。

3、幼儿能自主结队进行游戏,学会与他人协作,提高团结协作能力。

4、让幼儿初步具有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体验健康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两脚用力蹬地起跳,动作配合协调。

难点:落地缓冲后的身体平衡。

【活动准备】电脑多点数控播放录象片段、塑胶操场、营养快线小瓶子人手2个、音乐【活动过程】一、准备活动:激趣热身(预计用时5)课流程:课前观看立定跳远技术要领视频片段一播放音乐,游戏:大小风吹;高人矮人。

“中一班的小朋友,今天黄老师和你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但有个要求,认真看片段里哥哥姐姐们都做了那些动作?”游戏“大风吹,小风吹”:幼儿想象大风、小风、龙卷风中的情景,根据自己的想象,用身体、动作、语言(声音)表现出来。

教师变化口令,幼儿跟随练习。

当教师喊“风停了” 学生做“站如松”,迅速站好。

(反复几次)游戏高人矮人:围大圆圈,教师于圆圈中,当教师是高人(站立)时,幼儿反之是下蹲。

(反复几次)二、基本部分:自主练习(预计用时21)课流程:讲解、示范一探索跳瓶子一向下跳:定点跳伞。

1、“谁告诉我刚才在片段里哥哥姐姐们都做了那些动作?幼儿示范(围大圈示范幼儿站于圆圈中)一教师示范、讲解:步骤:①预备一腿稍屈,臂后摆,上体稍前倾,可弹动一次。

②起跳——腿蹬直,臂向前上摆,展体,使身体向前跳出。

体智能游戏教案

体智能游戏教案

体智能游戏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体智能游戏的概念以及它对身体和智力的训练作用;2.提高学生的体能和智能;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二、教学重点:1.介绍体智能游戏的概念和特点;2.讲解体智能游戏的训练目的和方法;3.组织学生进行体智能游戏活动。

三、教学准备:1.课件和投影仪;2.体智能游戏道具和器材。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体智能游戏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谈谈对体智能游戏的认识。

2.概念介绍(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简要介绍体智能游戏的概念和特点,向学生阐述体智能游戏对身体和智力的训练作用,并激发学生参与体智能游戏的热情。

3.训练目的和方法(15分钟):教师详细解释体智能游戏的训练目的和方法,包括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培养协调能力等。

同时,介绍体智能游戏的常见种类和具体操作方法。

4.实践操作(25分钟):教师根据班级人数和场地条件,组织学生分组进行体智能游戏活动。

老师选择一些适合学生的游戏项目,如拔河比赛、接力赛跑等,要求学生在游戏中发挥出身体和智力的潜能,同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5.总结(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体智能游戏的体验感受和收获,并简要总结课程内容,再次强调体智能游戏对身体和智力的训练作用。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体智能游戏的概念和特点,以及实践体智能游戏的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体能和智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同时,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表现得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已经达到。

但是,在组织活动时,需要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对活动的环节和方式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设计。

趣味体智能游戏幼儿版教案

趣味体智能游戏幼儿版教案

趣味体智能游戏幼儿版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体智能游戏的概念,并培养其对游戏的兴趣。

2. 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动作技能。

3. 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幼儿了解体智能游戏的概念,并培养其对游戏的兴趣。

难点,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

1. 游戏道具,球、绳子、跳绳、橡皮圈等。

2. 教学辅助材料,图片、视频等。

3. 教师准备,了解体智能游戏的相关知识,熟悉游戏规则和操作方法。

四、教学过程。

1. 游戏导入。

教师向幼儿介绍体智能游戏的概念,让他们了解游戏的种类和特点。

然后,播放一段体智能游戏的视频,让幼儿对游戏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 游戏体验。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体智能游戏的体验,让他们亲身感受游戏的乐趣和挑战。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操作的游戏,如跳绳、投球等,让幼儿轮流参与并体验游戏的乐趣。

3. 游戏讨论。

在体验游戏后,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游戏的规则和操作方法,让幼儿了解游戏的要领和技巧。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思考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并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4. 游戏创作。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体智能游戏的创作,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设计新的游戏。

可以让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设计一个新的体智能游戏,并在班级中进行展示和分享。

5. 游戏评价。

教师和幼儿一起对体智能游戏进行评价,让幼儿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同时,教师也可以对幼儿的游戏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鼓励他们在游戏中不断进步和提高。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对体智能游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动作技能。

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引导幼儿参与体智能游戏,并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体智能教案20篇

体智能教案20篇

体智能教案20篇(1)(1)_201710082255181(总10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一)欢乐动物园一、游戏目标:锻炼四肢肌耐力、弹跳能力和反应能力。

二、所用教具:拔河绳1条,空气棒2根三、热身律动:《洗刷刷》四、游戏内容1、青蛙跳(单人游戏)玩法:小朋友变成小青蛙,拔河绳变成小河(摆场“U”型)小朋友两脚分开,小手张开从起点跳到终点返回。

2、螃蟹爬(单人游戏)玩法:幼儿变成小螃蟹,横着从绳子上爬着到终点。

13、大灰狼(集体游戏)玩法:把拔河绳迅速的围成一个圆,当成小朋友的家,小朋友在家外玩耍,听到大灰狼叫的时候,小朋友迅速的跑到家中,在家中不能坐下,不能躺下,不能推其他小朋友,大灰狼没有来不能回家。

体智能老师变成大灰狼,配课老师变成羊妈妈带着小朋友围着家做逆时针运动。

玩三次结束游戏。

五、缓和律动《城里的月光》六、师生告别:把小手拿出来和XX老师拜拜。

下次见。

七、注意事项:注意安全、注意纪律,在玩螃蟹爬的时候四肢要伸直,在玩大灰狼的时候,逆时针运动,禁止顺时针方向跑和乱跑。

2(二)英勇解放军一、游戏目标:锻炼毅力以及爬行能力和反应能力。

二、所用教具:滑溜布2条,空气棒2根三、热身律动:《北斗神拳》四、游戏内容1、匍匐前进(单人游戏)玩法:幼儿像解放军一样慢慢的趴到地上,肚子贴到滑溜布上,双臂向前,两脚用力蹬到终点返回,每人玩2次。

2、仰泳前进(单人游戏)3玩法:幼儿慢慢躺倒滑溜布上,小手放到胸前,用头控制方向,用脚蹬着滑溜布前进,至终点返回每人玩2次。

2、舞狮(集体游戏)玩法:小朋友双手搭肩站成一排,将滑溜布盖到头上,双手抓住两面的滑溜布,教练当狮头,小朋友做狮身,进行舞狮。

玩三次结束游戏。

五、缓和律动:《明天也要作伴》六、师生告别:把小手拿出来和XX老师拜拜。

下次见。

七、注意事项:注意安全、注意纪律,在玩匍匐前进的时候讲清小肚子要紧贴滑溜布,在舞狮子的时候注意速度,看看有没有摔倒的小朋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体智能游戏教学教案
第周
大单元周单元
使用器材彩虹伞
教学目标1、通过有规律的抖动彩虹伞,达到锻炼手臂肌肉和手指小肌肉的目的
2、体验团结合作,感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彩虹伞




1、游戏队形
2、游戏队形
引入部分1、热身互动环节:主要针对幼儿手臂与手指的活动为主
2、展示器材。

3、幼儿认识器材并组织幼儿进行“大海浪”与“小海浪”的互动游戏
主题内容生日蛋糕
1、幼儿队形为图(2)模式站好,教师组织进行生日蛋糕制作的徒手练习。

(1)手举高(2)向前走一步(3)手放下并用脚踩住彩虹伞的边,两个动作衔接完成。

徒手练习2遍。

2、实物练习:跟着徒手练习的口令并抓住彩虹伞进行实物练习做蛋糕。

3、幼儿尝试自己做蛋糕。

(并按彩虹伞幼儿站的颜色进行吃蛋糕)
蒙古包
1、幼儿队形幼儿队形为图(2)模式站好,教师组织进行蒙古制作的徒手练习。

2、(1)手举高(2)头伸进彩虹伞里面钻进去(3)将彩虹伞的边放在屁股底下坐好。

3、幼儿和教师一起尝试做蒙古包
4、幼儿自己尝试做蒙古包。

结束部分结束游戏:炸弹来了
2、放松手臂与手指并整队回教室。

3、师生再见
注:以上内容会根据上课幼儿年龄段的不同,做适度的调整!如果幼儿园无法提供上课所用的器材,或其它的因素,体能教师可以协助对课程进行适度的调整或改动!

幼儿园体智能游戏教学教案
注:

































供上课所用的器材,或
其它的因素,体能教师可以协助对课程进行适度的调整或改动! 幼儿园体智能游戏教学教案 大 单 元 周 单 元 小蝌蚪找妈妈 使用器材 徒手课 教 学 目 标 1、让幼儿学会手膝爬、青蛙跳并基本掌握碎步跑。

2、在游戏中大概了解青蛙的成长过程并能愉快的进行体育活动。

活动准备 场 地 布 置 1、游戏队形 2、游戏队形 引 入 部 分 1、集合整队,师生问好。

2、热身部分:集体互动 主 题 内 容 《小蝌蚪找妈妈》:幼儿成乱集团对型,教师以小蝌蚪找妈妈的方式引导幼儿扮演小蝌蚪去找妈妈,体能教师做妈妈的角色。

1、 首先让幼儿碎步小跑、双手合掌并伸直模仿小蝌蚪游来游去到指定的位置让幼儿寻找妈妈,最后一起游到体智能教师指定位置。

2、 教师告诉幼儿:“现在我们小蝌蚪长大了,长出了4只脚,现在我们爬着(手膝爬)一起去找妈妈,游戏规则与1相同。

3、 教师引导幼儿现在小蝌蚪长大了变成了小青蛙,要求幼儿一起学青蛙跳着去找妈妈,规则同上。

4、 小青蛙吃害虫:小青蛙肚子饿,要求小青蛙与大青蛙一起去找食物。

结束 部分 1、口令放松。

2、结束语,师生再见。

注:

































供上课所用的器材,或
其它的因素,体能教师可以协助对课程进行适度的调整或改动! 大 单 元 周 单 元 蜈蚣爬 使用器材 徒手课 教 学 目 标 1、锻炼幼儿蹲下行走能力。

2、体验团结协作游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场 地 布 置 1、游戏队形 2、游戏队形 引 入 部 分 1、集合整队,师生问好。

2、热身部分:集体互动 主 题 内 容 小小蜈蚣走走走: 1、请幼儿表演并叙述蜈蚣是什么样子,并尝试蜈蚣行走的方法。

请每个幼儿在指定区域内尝试蜈蚣行走的方法,并请像蜈蚣行走的幼儿进行示范。

教师示范。

请每个幼儿找到一个伙伴尝试两个幼儿变成一只蜈蚣的走法。

在指定区域内进行。

并进行分组比赛 2、请4个幼儿变成蜈蚣,尝试蜈蚣走路的方法。

并进行分组比赛 3、请男生和女生各变成一只蜈蚣,尝试蜈蚣走法。

并进行比赛 4、请全体幼儿变成一只蜈蚣,并进行蜈蚣行走。

结束 部分 1、口令放松。

2、结束语,师生再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