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教案资料
大屋顶的教案

“建筑之上的美丽冠冕——大屋顶”教学设计【课题】建筑之上的美丽冠冕——大屋顶(高等教育出版社《旅游文化》项目五任务三)【授课教师】宁海职教中心葛更镐【授课类型】新授课 1课时【内容简介】大屋顶为《旅游文化》一书项目五任务三《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内容,也是任何建筑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导游人员在带领游客进行景点观光时,特别是对古迹进行观光时,作为历史体现之一的大屋顶必将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
学好本节内容,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也为学习任务四中的各种建筑体打下基础。
【学情简介】授课对象为高一导游专业的学生,虽然职高学生学习能力较弱,学习基础相对较弱,但是导游专业的学生对《旅游文化》这一课程比较感兴趣;学生有《模拟导游》课程的基础,能够顺利地进行讲解;职高学生普遍动手能力强、观察力敏锐、敢于创新,这些都有利于课堂中各项活动的组织安排,但是学生成绩层次不清,所以在进行分组时要均衡分配,保证讲解环节的顺利进行。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熟悉大屋顶的各类形式。
(2)加强学生大屋顶形式的认识和区别。
(3)掌握大屋顶各个形式的关键点并能对各个屋顶进行讲解。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说,学生听;教师评,学生讲的方式,加强教师对课堂的把握,提高学生的课堂主动性,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同的课堂”这一理念。
动态课堂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任务驱动、小组合作,让学生掌握本堂课内容,学会分析如何辨别一件事物并能通过语言表述出来,为以后自己踏上工作岗位做足准备。
【教学工具】【重点难点】重点:大屋顶的形式难点:大屋顶各种形式的区别以及运用导游讲解语言讲述各个屋顶 【教学方法及策略】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法、 【学习方法及策略】 【教学准备】 1、 制作课件 2、 准备资料3、 学生分组 【教学板书】建筑之上的美丽冠冕——大屋顶一、大屋顶的特色与功能中国特色——飞檐翘角形态美功能 防止雨水急剧下滑更好地采光通风 二、大屋顶的主要形式三、屋顶的建筑等级重檐>单檐单檐: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 悬山顶>硬山顶屋顶类型 屋脊坡面有无重檐备注庑殿顶 (四阿顶) 正脊*1 斜脊*4四面斜坡有庄重雄伟,等级最高,在宫殿中运用教多歇山顶 (九脊顶) 正脊*1 斜脊*4 戗脊*4四面斜坡有在园林中运用较多悬山顶 (挑山顶) 正脊*1 斜脊*4双坡无屋面两侧伸出山墙之外,民间店铺一般用此屋顶形式硬山顶正脊*1 斜脊*4双坡无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于屋面,一般运用于配殿建筑攒尖顶若干屋脊圆形或多边形有一般用于亭、阁、塔中卷棚顶 (元宝顶)无明显正脊 双坡 无 一般用于园林建筑以及边房【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师生活动教学内容设计意图教师学生慧眼识图通过两幅图片让学生找出不同之处来回顾旧知——古代建筑的结构(台基、柱子、斗拱),并通过屋顶上的装饰不同引出本堂课内容——大屋顶。
【房屋构造教案】屋顶

第一节 屋顶的类型与组成
一、组成:屋顶由面层、承重结构、保温
隔热层、顶棚等组成。
二.屋顶的类型:分为平屋顶、坡屋
顶、曲面屋顶、折板屋顶等多种形式。
三.屋顶排水坡度
1.排水坡度的表示方法:斜率法、百分
比法、角度法。
2.排水坡度的形成.
(1)材料找坡(构造找坡或垫置找坡).
将屋面板水平搁置,其上用轻质材料垫置起坡。
1.泛水
凡屋面与墙面交接处的防水构造处理叫泛水。如女
儿墙与屋面、烟囱与屋面、高低屋面之间的墙与屋面等 的交接处构造。
平屋顶的坡度较小,排水缓慢,因而屋顶檐部应允许有 一定的囤水量,也就是泛水要具有足够的高度,以防止 雨水四溢造成渗漏。
泛水高度应自保护层算起,高度一般不小于250mm。屋面 与墙的交界处,先用水泥砂浆或细石砼抹成圆弧(R= 50~100mm)或钝角(>135°),以防止在粘贴卷材时因 直角转弯而折断或不能铺实。再刷冷底子油铺贴卷材。 卷材在垂直墙面上的粘贴高度,不宜小于250mm。为了 增加泛水处的防水能力,一般采用叉接法使泛水处的卷 材与屋面防水层的卷材相连接,并在底层加铺一层油毡。
油毡卷材粘贴在墙面的收口处,极易脱口渗水,为了压住油毡的 收口,通常有钉木条、压铁皮、嵌砂浆、嵌油膏、压砖块、压砼和 盖镀锌铁皮等处理方式。除盖镀锌铁皮者外,一般在泛水上口均应 挑出1/4砖,并抹水泥砂浆斜口或滴水,以防止雨水顺立墙流进油 毡收口处引起漏水。
2.檐口构造
油毡防水屋面的檐口一般有自由落水檐口和有组织排水 檐口。在檐口构造中,油毡防水层均易开裂、渗水,因 此,必须做好油毡防水层在檐口处的收头处理。
由于砂浆找平层表面存在因水分蒸发 形成的孔隙和小颗粒粉尘,很难使沥青 胶与找平层粘结牢固,必须在找平层上 预先涂刷一层既能和沥青胶粘结,又容 易渗入水泥砂浆表层的稀释的沥青溶液。 这种溶液是用柴油、汽油或化学苯作为
中国古建筑屋顶形式PPT学习教案

第6页/共20页
“卐”字纹是我国古 代装饰中非常常见的 一种纹样,“卐”读 作“万”,它可以代 表“万事如意”、 “万寿无疆”等,非 常吉利。因为它的吉 利意义,所以也有一 些建筑的平面和屋顶 采用“卐”字形,这 样的屋顶形式就叫做: 万字顶,北京圆明园 中的“万方安和”就 是采用的万字顶,建 筑名称与建筑形式相 应。
古建筑屋顶赏析:
八角攒尖顶——郭如亭
重檐攒尖顶——祈年殿
第12页/共20页
攒尖顶——故宫中和殿
重檐攒尖顶——丽江黑龙潭公 园
第13页/共20页
单檐庑殿顶——天坛祈年门
重檐庑殿顶—— 曲阜孔庙大成殿
第14页/共20页
单檐歇山顶——智化寺
单檐歇山顶——雍和宫天王殿
第15页/共20页
重檐歇山顶——天安门
第2页/共20页
攒尖就是把所有的脊 都攒到一起的意思, 平面为圆形或多边形, 上为锥形的屋顶,没 有正脊,有若干屋脊 交于上端。一般亭、 阁、塔常用此式屋顶。 攒尖也分单檐与重檐。 如下图便是重檐的天 坛的祈年殿。
攒尖顶
第3页/共20页
悬 山 顶
也叫挑山,屋面只有前后两个坡,从侧面看,屋面的檩 头在山墙处没有停下来,而是又外挑了一段伸出山墙之 外,屋面上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悬山之名由此而 来。 不过中国古代的重要建筑基本没有使用悬山式屋顶 的
重檐歇山顶——嘉峪关
第16页/共20页Fra bibliotek古代殿堂屋脊上的神兽
古代 殿堂屋 脊上还 有很多 走兽类 的装饰 ,因为 它们的 形象都 非凡间 可见, 所以也 称为“ 神兽” 。它们 的位置 在垂脊 或戗脊 的脊端 。神兽 的形态 都很特 别、非 常有意 思,不 过他们 的排列 和所用 数量是 很讲究 的。在 宫殿上 所用神 兽的数 量,其 最高等 级是十 个,外 加一个 跨风仙 人 。按顺序 分别是 仙人、 龙、凤 、狮子 、天马 、海马 、狻猊 、押鱼 、斗牛 、獬豸 、行什 。关于 建筑上 神兽的 使用, 清朝规 定,仙 人后面 的走兽 应为单 数,按 三、五 、七、 九排列 设置, 建筑等 级越高 走兽的 数量越 多。例 如乾清 宫,它 是明清 两代帝 王的寝 宫,在 脊上就 排列有 九个走 兽 ,按例是 最高等 级。但 太和殿 的地位 显然比 乾清宫 更为显 赫,因 此在太 和殿的 脊上多 设了一 只神兽 ——行 什,它 是能飞 的猴子 ,可以 通风报 信。而 交泰殿 是皇后 在重要 节日接 受朝贺 的地方 ,较乾 清宫又 低一级 ,所以 只有七 个小兽 。 宫殿 脊上的 神兽, 在色彩 与材质 上均与 殿的屋 瓦一致 ,和谐 统一。 它们立 于脊上 ,除了 区分等 级,还 有重要 的装饰 作用, 在庄严 肃穆而 恢弘的 宫殿中 增添了 一道活 泼、灵 动、可 爱的风 景。
《导游基础知识》5-2中国古代建筑的构造之屋顶样式课件

认识古建筑屋顶·悬山顶·硬山顶
悬山顶:屋面双坡,两侧伸出山墙之外,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又称挑山顶(无重檐) 。
硬山顶:屋面双坡,两侧山墙与屋面齐平,或略高于屋面,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无重檐)。
左图中,哪一座是悬山顶建筑,哪一座是硬山顶建筑?区分二者的关键是什么?
两者都是两坡顶,主要区别在于山墙是否露出木檩。
2
认识古建筑屋顶·悬山顶·硬山顶
悬山顶:屋面双坡,两侧伸出山墙之外,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又称挑山顶(无重檐) 。
硬山顶:屋面双坡,两侧山墙与屋面齐平,或略高于屋面,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无重檐)。
悬山顶
硬山顶
2
认识古建筑屋顶·悬山顶·硬山顶
硬山顶:屋面双坡,两侧山墙与屋面齐平,或略高于屋面,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无重檐)。
3
龙生九子
狻猊 好烟火,用于香炉,表门铺,表示辟邪
3
龙生九子
今日作业:在网上查找“龙生九子”的图片和介绍
贔屃——好负重——负碑,功德无量 蒲牢——好吼———钟纽,欲令声大 饕餮——好食———鼎盖,奉劝戒贪 睚眦——好杀———刀柄,欲令刀锐 鸱吻——好望———殿脊,欲使避火 狴犴——好威———狱门,镇恶 八夏——好水———桥柱,镇火 狻猊——好烟火——香炉,辟邪 椒图——好闭———门铺,辟邪
2
古建筑屋顶
屋顶 样式
庑殿顶
歇山顶
攒尖顶
悬山顶
硬山顶
图例
屋面
屋脊
重檐
四面坡
四面坡
若干
两面坡
两面坡
若干
5条
5条
5条
9条
可有
可有
可有
无
无
屋顶学习教案

1. 影响屋顶(wū dǐnɡ)坡 度的因素
屋面坡度的大小,与屋面材料、地区降水量、屋顶结构形式、 施工方法、构造组合方式、建筑造型要求以及经济条件等因素有关 ,其中屋面防水材料的形体尺寸是最主要的决定因素。
一般说来,防水材料的形体尺寸越小,整个防水层的接缝就越 多,这样渗水的可能性就越大,故屋面坡度应大一些;降水量大的地
2 平屋顶构造(gòuzào)
2.2 刚性防水屋面(wūmiàn)构造
2. 刚性(ɡānɡ xìnɡ)防水屋面的 (1)细分部格构缝造构造
(2)泛水构造 (3)檐口构造 (4)雨水口构造 (5)变形缝构造
第23页/共66页
2021/10/1
24
第二十四页,共66页。
2 平屋顶构造(gòuzào)
1. 柔性防水(fánɡ shuǐ)屋面的基本构造 结构层层、次找坡及层做、法找平层、结合层、防水层和保护层
第12页/共66页
2021/10/1
13
第十三页,共66页。
2 平屋顶构造(gòuzào)
2.1 柔性防水(fánɡ shuǐ)屋面构 1. 柔造性防水(fánɡ shuǐ)屋面的基本构造层
3) 卷材的搭接长度:沥青油毡长边搭接不小于70mm,短边搭接不小于100mm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长短边搭接长度均不小于80 mm;
第14页/共66页
2021/10/1
15
第十五页,共66页。
2 平屋顶构造(gòuzào)
2.1 柔性防水屋面(wūmiàn)构造
2. 柔性(róu xìnɡ)防水屋面的细部
区,屋面渗漏的可能性较大,屋面排水坡度应适当加大;反之则小些。
第7页/共66页
《建筑屋顶讲解》PPT课件

建筑精选课件
5
建筑精选课件
6
建筑精选课件
7
四面歇山顶建的筑精北选课件京故宫角楼
8
建筑精选课件
9
建筑精选课件
10
建筑精选课件
11
镇 海楼
镇海楼坐落在建越筑精秀选山课件小蟠龙冈上,
12
建筑精选课件
13
简介
❖ 楼层,仍为重檐歇山顶,施以斗拱,屋面使
用陶制简瓦和板瓦,檐口饰有瓦当、滴水,
适当增加一些配套工程。为了凸显该楼,特
我 倚 栏
建筑精选课件
霄千
,万 目危劫 空楼, 今尚 古存 ;,
问
谁
摘
斗
摩
18
攒尖顶
❖ 攒尖顶,即攒尖式屋顶,宋朝时称“撮尖”、 “斗尖”,清朝时称“攒尖”,是中国、日本、 朝鲜古代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日语称宝形造。 其特点是屋顶为锥形,没有正脊,顶部集中于 一点,即宝顶,该顶常用于亭、榭、阁和塔等 建筑。在日本则常用于茶室。
派的建筑,其基本色调出
于黄红两色,镇海楼的外
墙就用了红色。屋顶用的
是绿色琉璃瓦,因为早在
明代就已规定,除皇家城
门楼可用黄色琉璃瓦外,
地方城门楼只能用绿色。
红墙绿瓦是对比色,红墙
不反光,绿瓦反光,这样
显得既对立又统一。
建筑精选课件
15
❖ ●鳌鱼装饰飞檐角,活泼 灵动
❖ 镇海楼飞檐角上的动物是
鳌鱼,象征水神,明代也
建筑精选课件
2
❖ 悬山(挑山):屋顶两侧突出于山墙。 ❖ 硬山:屋顶两侧不突出于山墙。 ❖ 攒尖:包括圆攒尖,四角攒间,三角攒尖及八角攒尖等 ❖ 卷棚:没有中脊之屋顶 ❖ 次要之屋顶形式: ❖ 清水脊 ❖ 盔顶 ❖ 十字脊顶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形式PPT课件名师教学资料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形式
万字顶 “万”即为“卍”,代表万事如意、万寿如疆。因其吉祥意义,
常被应用于建筑平面或屋顶。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形式
万字顶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形式
盔顶 就是屋顶像头盔一样屋顶形式。盔顶的顶和脊的上面大部分为凸出
的弧形,下面一小部分反向的往外翘起,就像是头盔的下沿。顶部中心有 一个宝顶。岳阳楼使用的就是盔顶。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形式
单檐歇山顶——雍和宫天王殿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形式
单檐歇山顶——智化寺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形式
重檐歇山顶——故宫保和殿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形式
重檐歇山顶——天安门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形式
重檐歇山顶——嘉峪关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形式
悬山顶
又称挑山顶,有五脊二坡。屋顶伸出山墙之外,并由下面伸出的桁 (檁)承托。因其桁(檁)挑出山墙之外,“挑山”之名由此而来。悬山 顶四面出檐,也是两面坡屋顶的早期做法,但在中国重要的古建筑中不被 应用。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形式
卷棚硬山顶——关帝庙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形式
扇面顶
顾名思义,就是扇面形状的屋顶形式,其最大特点就是前后檐线 呈弧形,弧线一般是前短后长,即建筑的后檐大于前檐。扇面顶的两端可 以做成歇山、悬山、卷棚形式。一般用于形体较小的建筑中,会让建筑看 起来更为小巧可爱。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形式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形式
歇山顶
又称九脊顶,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前后两坡为正坡, 左右两坡为半坡,半坡以上的三角形区域为山花。重檐歇山顶等级仅次于 重檐庑殿顶,多用于规格很高的殿堂中,如故宫的保和殿、太和门、天安 门、钟楼、鼓楼等。一般的歇山顶应用非常广泛,但凡宫中其他诸建筑, 以及祠庙坛社、寺观衙署等官家、公众殿堂等都用歇山屋顶。
《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形象——屋顶篇》说课稿

《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形象——屋顶篇》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首先是整节课的说课过程,我将会从以下七个方面来进行。
分别是: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要想成就效果显著的一堂课,教师必须要全面的分析教材,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本课教材做出分析。
首先是教材地位,本课选自梁思成《中国建筑艺术二十讲(插图珍藏版)》中第五讲——中国建筑的特征。
中国建筑的特征是初步了解中国建筑艺术的入门必修课。
初中阶段以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和理解为重点,让学生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形成一定的价值认同和学习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因此,我设定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重点:中国古建筑屋顶的样式辨析。
难点:中国古建筑的保护与传承。
二、学情分析分析教材是基础,分析学情就是必要因素,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的学生,上课学生43人,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以下分析:1、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让青少年更好的认可、热爱、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至关重要。
2、现在的大部分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不足,这与他们贫乏的传统文化知识密切相关。
因此,有必要让青少年深度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三、教学目标美国的教育学家格莱恩弗兰德曾说过:“成功是一个人树立有价值的目标,然后循序渐进地变为现实的过程。
”所以我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了适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三维立体教学目标。
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古代建筑屋顶样式的学习,掌握常见的几种屋顶形式,能够对日常所见屋顶做出判断。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讲授,史料分析以及图片中所获得的知识信息,体验从少到多、由点及面地收集历史信息的过程,学习在新情境中借助史料观察、分析、思考、获取知识,形成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丰厚滋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歇山式
歇山式屋顶共有九条屋脊,即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 (qiāng)脊,因此又称九脊顶。歇山式屋顶的正脊比两端山墙之间的 距离要短,因而歇山式屋顶上的正脊和两条垂脊间形成一个三角形的 垂直区域(山花)。在山花之下是梯形的屋面将正脊两端的屋顶覆盖。 歇山顶结合了直线和斜线,在视觉效果上给人以棱角分明、结构清晰 的感觉。歇山顶屋脊上装饰有各式脊兽,但是其数量和用法都是有严
我国江南地区一代气候湿热,四季都无特别的气候,故居民建筑主 要考虑的是隔热遮阳及通风。屋顶的处理方式主要采用加大层高,构作 阁楼、双层屋面隔热、出檐、出廊遮阳等。
Thank you !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重檐庑殿顶是中国传统屋顶中级别最高的,一般在皇宫的主殿、重要的佛殿等 建筑中采用重檐庑殿顶,是最尊贵的形式。其次为重檐歇山顶,常见于宫殿、园 林、坛庙式建筑。以后顺序为单檐庑殿、单檐歇山、攒尖、悬山和硬山。庑殿顶 中国传统建筑中最尊贵的屋顶形式,出现和运用的时期最早。在一些管式建筑中 还有悬山卷棚式,由于等级极低,故一般仅用于配殿建筑中。
除此之外屋顶的颜色也有它的等级规定。管式建筑中屋顶的色彩等级次序为: 黄色最高贵,用于帝王、皇室的宫室;青、绿色次之,百官第宅可用;黑、灰最 下,庶民庐舍只可用这类色调。
屋顶装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屋顶
部分的装饰多集中在房屋的 正脊、垂脊、戗(qiang)脊 和瓦头上。正脊两头的吻, 垂脊、戗脊顶端的小兽,瓦 头的瓦当与滴水成了装饰的 重点。正脊的鸱吻,屋角上 的龙、凤、狮、马等一系列 走兽,都带有减灾辟邪和吉 祥的含义。但这不仅仅是装 饰,它们还是屋顶结构中不 可缺少的构件。屋顶的两个 坡顶相交产生屋脊,为了使 屋顶两个面的瓦件相交妥帖, 不致漏水,需要在脊的位置 上用砖瓦封口,这样屋脊的 就会高出屋面。
中国古代建筑中等级最高的屋顶形式,是“四出水” 的五脊四坡式,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共五脊组成,因此 又称“五脊殿”由于屋顶有四面斜坡,故又称四阿顶。庑 殿顶又分为单檐式和重檐式所谓重檐,就是在在上述屋顶 之下,四角各加一条短檐形成第二檐,故宫的太和殿就是 一种重檐庑殿顶而故宫的英华殿则为单檐庑殿顶。
攒尖式和卷棚式
攒尖式 多用于面积不太大的建筑屋顶或屋面较陡处,其特点是没 有正脊,所有的垂脊汇聚在顶部一点,有几条垂脊就叫做 几角攒尖顶。此外还有圆形的攒尖顶,也就是没有垂脊。 卷棚式 以上所有的屋顶去掉正脊,呈弧形的屋顶就是卷棚式了。 若某个正脊卷棚式顶加上正脊就变成了歇山顶那么这个卷 棚式就叫卷棚式歇山顶。同理可以得出卷棚式硬山顶、卷 棚式悬山顶等等。
鸱吻
瓦 当
屋角
垂脊、戗脊 顶端的小兽
我国地域广阔,因此各地的居民的屋顶也会因其地域、气候等的不 同而各不相同,所以传统居民建筑最能反映出人类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 应的情况。
例如: 北方地区的传统居民由于冬天寒冷多风,而雨雪较少,故保暖防寒 问题较为重要。屋顶除用硬山式两坡坐泥小青瓦顶外,还有不少采用微 弧囤顶的,两面坡水。
格等级限制的。
硬山式
一般认为出现在宋代以后,明清时期硬山式广泛应用。 硬山式屋顶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屋顶在山墙墙头处与山墙齐平, 没有伸出部分,简单朴素,同时等级最低,在皇家建筑和一些大型寺
。 庙建筑中,几乎没有这种屋顶
悬山式
悬山式与硬山式基本相同,只是悬山式的屋顶不像硬山式一样与山 墙齐平,而是伸出山墙之外。这部分伸出山墙之外的屋顶是由下面伸 出的檩承托的。从外观上看,这是悬山式与硬山式 最大的不同。悬山 顶是两坡出水的五脊二坡式,一般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构成,但也 有无正脊的卷棚悬山式。和硬山顶相比,悬山顶有利于防雨,而硬山 顶有利于防风火,因此南方民居多用悬山,北方则多硬山
卷 棚 式
屋顶形式的等级
屋顶作为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代表传统建筑的技术发展,更 体现出民族的审美文化,除此之外屋顶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它的等 级性。
在屋顶的等级制度中,由高到低依次为庑殿式、歇山式、攒尖式、悬山式和 硬山式。重檐式屋顶的等级高于同一类型的单檐屋顶。重檐建筑又根据其形式的 不同,又有重檐庑殿、重檐歇山、重檐攒尖等,。
屋顶样式
我国古建筑屋顶样式丰富多彩,变化多端 。
大体可分为六种最基本的形式:庑殿式、歇山式、硬山式、悬山式 、攒
尖式和卷棚式等
另外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屋顶形式,其中常见的有:十字脊屋顶、盔顶、 盝(lu)顶、万字顶、扇面顶等;其实我们看见的大部分屋顶都是有几种 不同的屋顶形式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 。
庑殿式
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
造型特征
中国传统建筑在建筑形态上最著名的特征就是 大屋顶,房屋的面积越大,覆盖它们的屋顶也越 大。这种屋顶不但体型大,而且都是曲面型的, 屋顶四面的屋檐也是两头高于中间,整个屋檐形 成一条曲线,这是中国传统建筑所特有的。硕大 的屋顶,经过曲面、曲线的处理和一些装饰,不 再是沉重、笨拙的覆盖物,而称为中国传统建筑 单体上极具情趣的一部分。有古代文人将它们形 容为“如鸟斯革,如翚(hui)斯飞”——想翚鸟 一样展翅高飞。笨重的屋顶在古代匠人们的手中 变得轻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