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地域文化在旅游景观设计中的体现

合集下载

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能够为游客带来独特的游览体验。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历史传统和地方特色,这些文化元素可以被运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通过景观、建筑、雕塑等形式展示出来,给游客带来新奇感和观赏的乐趣。

在南方水乡地区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引入传统的水乡民居建筑、划船、渔网等元素,创造出浓郁的水乡风情;在北方农村地区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运用农田、农具、农民劳作等元素,展示农村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吸引游客的兴趣,还能够让游客感受到地方的独特之处,增加游览的乐趣和体验感。

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还能够促进地域经济的发展。

作为旅游景区的一部分,园林景观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地域文化作为景区的重要资源,可以成为吸引游客的独特卖点,带动地域经济的发展。

通过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运用,可以打造具有独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景区,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和消费,进而促进当地的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著名的苏州园林就是以当地的文化和历史为基础,通过园林景观的打造和推广,使之成为苏州的旅游名片,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和消费,带动了苏州的经济发展。

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能够为游客带来独特的游览体验,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也能够促进地域经济的发展。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充分挖掘和运用地域文化资源,对于提升园林景区的品质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表达

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表达

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表达乡村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到建筑、园林、规划、艺术等多个领域。

而地域文化则是特定地域内的文化传统和历史积淀,它包括当地的民俗风情、传统建筑、手工艺等多个层面。

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设计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景观设计师在进行乡村景观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当地的地域文化,将地域文化融入到设计中,这样才能设计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乡村景观。

1. 传统建筑元素的运用乡村的传统建筑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它承载着乡村的历史和传统。

在乡村景观设计中,可以通过引入传统建筑元素来体现地域文化。

在景观设计中可以加入一些传统建筑的元素,比如木质结构、斗拱、雕梁画栋等,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景观的表现形式,更能让人们在欣赏景观的同时感受到乡村的传统文化。

2. 民俗风情的展现乡村的民俗风情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乡村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

在乡村景观设计中,可以通过展现当地的民俗风情来体现地域文化。

可以在景观设计中设置一些民俗文化展示区,展示当地的传统手工艺品、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这样可以吸引游客,同时也能让人们了解和体验当地的地域文化。

3. 自然生态与文化景观的结合乡村的自然生态和文化景观是地域文化的两大特色,它们相互交融、相互依存。

在乡村景观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自然生态和文化景观之间的关系,将二者有效结合起来。

在景观设计中可以融入当地的自然元素,如山水、植被等,同时也要注重体现文化景观,如传统农耕文化、民间艺术等,这样才能设计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乡村景观。

三、实例分析: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乡村景观设计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之一,这里的乡村具有丰富的地域文化。

在当地的乡村景观设计中,设计师们充分考虑了地域文化,并将地域文化融入到设计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景观设计中,设计师们充分利用了当地的传统建筑元素,如斗拱、木雕、石雕等,将其运用到景观中的建筑设计中,使得建筑不仅具有了乡土风情,更具有了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

浅谈关于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

浅谈关于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

浅谈关于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园林景观设计逐渐成为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考虑的因素众多,地域文化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地域文化是指特定地域内人们的生活习俗、传统观念、宗教信仰等因素在设计中的体现,它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就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相关的设计思路和建议。

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位不容忽视。

地域文化代表着一个地域的独特性和传统特色。

每个地方都有其特定的地域文化,这种独特的文化特色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积淀和人文精神。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充分挖掘和体现地域文化,可以使设计更具深厚的文化内涵,更好地融入当地的历史和人文环境。

地域文化是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知和理解,反映了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融入地域文化的园林景观设计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人们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地域文化代表了一种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可以激发人们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渴望和追求日益增强,因此融入地域文化的园林景观设计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文化自信的需求。

那么,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如何充分体现地域文化呢?应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的内涵,了解当地的历史、民俗、宗教信仰等特色。

只有深入了解当地的地域文化,才能将其融入到设计中去,使设计更具代表性和独特性。

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体现地域文化的精髓和精神内涵。

可以适当引入当地特色的建筑风格、传统手工艺、民间故事等元素,使设计更加具有地域文化的特点。

还可以通过植物配置、水景布局等手段,体现当地自然环境的特色和人们对自然的理解,使设计更加融入地域文化。

除了在设计中充分体现地域文化外,还应注重与当地居民的互动和参与。

园林景观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因此设计应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

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充分考虑到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因素,进行市民参与式设计,使设计更加符合人们的实际需求,更具有可持续性。

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园林景观设计是艺术与自然的结合,不仅体现了设计师的创意和审美,还反映了当地地域文化的特点和氛围。

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不仅可以增加景观的内涵和深度,还可以提升游客的体验和情感共鸣。

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区特定的文化传统和习俗,包括风俗民情、宗教信仰、传统工艺、建筑风格等方面的内容。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运用来体现:1. 建筑风格和布局:地域文化常常会在建筑风格和布局上体现出来。

中国的园林设计常常采用对称的布局和传统的建筑风格,如假山、回廊、亭台等元素,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

而日本的园林则注重自然的表现和地形的利用,以庭院、池塘、石桥为主要元素,体现了日本传统建筑的风格。

地域文化的建筑风格和布局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使得景观更加符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人文环境,也增加了观赏性和可持续性。

2. 植物选择和配置:不同地域的植物种类和配置也反映了当地地域文化的特点。

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选择当地常见的植物作为主要景观元素,并结合当地的民俗、历史故事以及宗教信仰等,选择具有象征性的植物来表达当地的文化内涵。

樱花在日本被视为国花,代表着寿命的短暂和美丽的故事,因此在日本的园林中经常可以看到樱花树的出现。

而中国的园林中常常会选择具有象征意义的植物,如竹子代表坚强刚直,菊花代表高洁清秀等。

3. 艺术表现方式:地域文化还可以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通过艺术的表现方式来体现。

不同地域的传统艺术形式,如绘画、雕塑和书法等,可以融入到景观设计中去,增加景观的美感和文化内涵。

中国的园林设计常常会在景观中使用传统的绘画元素,如山水画、人物画等,通过山石、水池和植物的布置,以及纹饰、石刻等手法,再现传统绘画的意境和味道。

4. 节日和庆典活动:地域文化的节日和庆典活动是一个地区的重要文化传统和特色。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将当地的重要节日和庆典活动融入到景观中去,通过场景布置、灯饰和音乐等手法,再现节日的氛围和场景。

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地域文化是指一定地域内所形成的文化传统和特色,主要包括当地的历史、风俗、建筑、服饰、饮食、习俗等多个方面。

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的精神和文化特征的传承和表现,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该根据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进行设计,以创造出独具一格的园林景观。

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可以丰富景观主题。

每个地域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特色,如南方的水乡文化、北方的园林文化、西藏的藏式寺庙等,都可以成为园林景观设计的丰富主题。

通过运用地域文化,设计师可以打造出具有当地特色的园林景观,使人们在游览园林的过程中能够深切感受到当地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增加景观的内涵和吸引力。

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可以提升景观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地域文化中包含了丰富的民俗风情、艺术表现和传统工艺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园林景观设计的创作灵感和表现手段。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当地的民间艺术、传统工艺、民俗表演等元素,可以为景观增添更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提升景观的审美价值,使人们在欣赏景观的同时能够享受到艺术的熏陶和情趣的陶冶。

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可以促进当地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通过园林景观设计,可以将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展现给游客和观众,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关注。

而在他们的参观和体验中,也可以促进当地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增进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理解。

这有利于推动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拓展当地文化的影响力,促进地域文化的发展和交流。

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通过运用地域文化,可以丰富景观主题,提升景观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增强景观的历史感和传承性,促进当地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该注重对地域文化的挖掘和运用,创造出更具地域特色和文化魅力的园林景观,为人们的生活和休闲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享受。

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项涉及多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复杂工作,在其中融入地域文化元素,不仅可以让设计更加具有文化内涵,还能够增强人们对当地历史文化的认知感知,提升景观欣赏的艺术品位。

下面就详细阐述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如何运用地域文化。

一、选址分析园林景观设计首先需要根据场地的地域特点,进行充分分析评估。

对于某些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来说,其地貌、地表情况、植被、气候等都与当地文化密切相关。

例如,在南方某些传统的园林建筑中,常常会运用大量水景和亭台楼阁等建筑,这是因为南方的雨水充沛,水景和建筑正好能够利用这一自然环境,展现出南方庭园的文化特色。

二、景观元素的选择园林景观设计需要运用各种景观元素,包括石材、水景、树木、草坪、建筑等,这些元素需要与当地文化相结合。

例如,在设计中广泛运用与当地文化相符合的建筑风格、彩绘等元素。

又如,苏州园林以及安徽的园林中常常会运用各种精致的手工艺品,这也是当地的文化特色之一。

三、景观格局园林景观的布局不仅需要考虑美观性,还需要考虑与当地文化的贴合性。

例如,在阴阳五行的理念下,景观布局也需要遵循相应的规律。

比如在东亚地区,常常会将水景摆放在景区的最前方,以起到化煞的作用。

四、艺术表现方式园林景观设计需要考虑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而达到与当地文化相结合的效果。

例如,在艺术表现方式中,可以运用古老的大阳画法,使景观阴暗处逐渐透出阳光,格外迷人。

在艺术表现方式中,还可以运用诗词、曲艺等文化形式,用艺术手法表现出景区的文化内涵。

五、环境保护地域文化的丰富性往往与一些宝贵的自然资源紧密相连,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需要考虑环境保护的问题。

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和文化资源的传承也是一项重要任务。

例如,在某些园林景观设计中,需要保护当地的稀有植物和动物,使它们在环保的基础上为游客提供美丽的风景。

综上所述,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运用地域文化元素的需求十分重要。

地域文化是园林景观的灵魂,通过合理的选择和设计,可以进一步深化当地文化内涵,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体现

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体现

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体现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体现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城市规划、环境艺术、园林景观等。

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设计师需要考虑到地域文化,将其融入到设计中去,以达到更好的表现效果。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体现。

一、地域文化的内涵地域文化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生态环境、宗教信仰等综合体。

地域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产物,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丰富多彩。

在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也被称为地方文化,其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历史文化――包括古老的历史和建筑风格、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

2.地理环境――地形地貌、气候、植被等因素。

3.社会文化――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风俗、语言特点、民间艺术等。

地域文化的内涵很广泛,设计师需要了解地域文化的特点,才能将其运用到景观设计中去。

二、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景观设计需要注重局部细节和整体风格的协调,对地域文化的理解和把握对于景观设计的成功具有重要的作用。

设计师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将地域文化融入到设计中去:1.设计元素的选择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设计师可以根据地域文化的特点,选择适合的设计元素。

例如,在中国北方,红墙绿瓦、白玉兰花是非常典型的元素,而在南方,琉璃瓦和百花园则更为常见。

通过选择合适的设计元素,可以让设计更加与地域文化相符合。

2.色彩的运用不同地域的风格和文化特点具有很大的差异,色彩也是一个重要的表现手段。

例如,西方的景观设计中常常使用明亮的颜色,而东方的景观设计则更注重深广的色调。

在设计时,设计师可以根据当地的色彩特点,运用调和、对比等色彩手段,表现地域文化。

3.景观布局的设计地域文化不仅涵盖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还包括人际关系等方面。

在景观布局中,设计师可以考虑当地的历史文化和社会风俗,使布局更加具有文化内涵。

4.工艺技术的应用各地的环境材料不同,材料的应用也会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应用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应用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应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是指将某一地区的历史、文化、生活方式以及自然环境特色等元素融入到景观设计中,以达到强化园林景观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丰富景观内涵、突出地域特色等目的。

地域文化应用不仅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必要条件,也是展示地方文化特色、提高景区知名度、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1.强化景观内在意蕴:在景观设计中强调地域文化特色,可以使景区文脉更加丰富,意蕴更加深厚。

在保持景观自然原貌的前提下,通过文化符号的设计和布置,使游客感受到当地的历史文化气息和地方特色,增强游客的文化体验感。

2.突出景区品牌形象:景观设计是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文化应用可以为景区提供独特的品牌形象。

例如,龙泉山景区以地处云南,具有独特的“红河文化”为特色,将红河文化元素融入设计中,强化了景区品牌形象,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3.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景区作为地方发展的重要支柱,地域文化应用可以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

例如,在设计中采用当地传统材料和工艺,为当地工艺品和手工艺术品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推广机会,进而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1. 景观元素符号化设计。

在设计中,根据景点的特征以及地域文化元素进行归纳概括,将其具象化、符号化,通过设置标志牌、雕塑、拱门、栏杆等元素进行展示。

2. 场景再现剧化设计。

通过各种景观元素的布置,将景区的历史、文化等文化内涵再现出来,形成具有故事性的场景效果,增强游客的文化体验感。

3. 参与式体验设计。

在景区设计中融入故事情节,并通过各种展示方式和互动参与的形式让游客亲身参与进来,深入了解和体验当地文化,提高游客的文化情操和感受体验。

4. 物质化设计。

在景区设计中大量使用当地特有的材料、工艺等物质文化,将其赋予景观元素或场景设计中,让游客在感受到景区自然美的同时,更能感受到地域特色之美。

例如,北京颐和园景区的设计中,展示了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不朽魅力,并整合中国文化精华之一的“山水园林”为景区特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述地域文化在旅游景观设计中的体现
发表时间:2018-09-04T11:04:30.62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作者:王宗武[导读] 文化是具有地域性的,地域性文化是指在某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和时空变化的作用下。

摘要:旅游风景区景观是人类的生活理想和创造能力在风景环境的形态化和凝结化,是把建筑、山水、植物融合为一体,把自然美与人工美在新的基础上统一起来形成丰富、变幻、赏心悦目的风景空间环境形态。

而在旅游景区中,地域文化是旅游景区发展的支柱,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为地域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

而旅游景区的更新与发展不仅是地域文化的延续,同时也为融合新的文化提供了契机。

关键词:地域文化;旅游景观设计;体现;发展
1.地域文化概述
文化是具有地域性的,地域性文化是指在某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和时空变化的作用下,一代代人传承发展的有形和无形的事物。

不同的地理环境导致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形成。

如北方园林的大气,南方园林的精致,这些都是不同地域环境的文化产物。

地域文化是人们在活动范围内,通过自身与自然的接触,长时间的累积后所沉淀的有形与无形的成果。

地域性文化景观是旅游景观中最关键和最有游憩休闲价值的景观类型。

自然景观具有较高美景度、风景最观资源多样、原始景观植被覆盖率商、人类扰动程度低、生态多样性等明显的特征。

人文景观是地城地方性历史文化的积累,是地城景观地方性景观意象的真正体现,具有较高的历史考古价值、文化承袭价值、文明延续价值,是对地城历史、文化、风俗、道德等全面认识的重要景观文献。

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的有机组合使地域旅游景观更具有特色性和地方性,成为地域旅游景观规划的核心。

通过文化旅游的分类研究,从而指导地域性文化在旅游景观设计中的表现手法。

2.旅游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体现的实例分析2.1植被设计
在我国海南地区有着纯天然的热带雨林,植物生长茂盛且种类繁多,海南的呀诺达风景旅游区则充分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完整地保留了景区内的植被结构,在茂密的热带雨林中间,景区利用粗壮的圆木设计的木栈道能够让游客直接与景观植物亲密接触,同时木料材质的栈道又与周围的雨林环境完美融合在一起,形成天人合一的和谐景致。

另外,在旅游区内还对植物的层次分布进行精心设计,譬如说棕榈树、槟榔树与乔灌草错落分布,极具层次感,在木栈道的拐弯处还特意种植三角梅等颜色亮丽的植物,为游客起到提醒作用的同时凸显海南带有地域色彩的原始文化。

2.2水系设计
在云南省的苗族风情景区当中,设计师结合当地特有的梯田与生态湿地等自然地理环境,设计了喷泉等大型水景,为了能够将景区内的景观串联起来,在各个村寨的连接路径上挖设了许多小水渠,通过将浅底和窄道里的涓涓细流引入水渠当中,形成了贯穿全寨的“水街”,游客穿行其中能够直接感受到苗寨质朴清新、紧密相连的地域特色。

2.3景观建筑设计
我国广东省龙门县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中的景观建筑,在选材用料上与旅游风景区完美结合。

由于当地处于我国客家文化集中的区域,在传统的客家民居当中大多数的建筑材料都是竹子、青黄色的砖瓦以及石土等,而南昆山正是毛竹生产之地,设计师巧妙地利用这一天然优势,通过和工匠不断的反复研究琢磨,对毛竹进行脱水防腐处理,并将其覆盖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框架之外,从远处看整个景观建筑仿佛是用竹子搭建而成,与身后的旅游风景区融为一体、浑然天成。

2.4景观小品设计
旅游风景区内的景观小品和装饰铺设也是展现地域文化的重要道具,譬如海南当地盛产火山岩和蕨类植物,在呀诺达旅游风景区内的矮墙山就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旺盛的蕨类植物与独有的火山岩结合在一起,不仅使得矮墙充分展现了海南的地域文化,还让平淡无奇的矮墙立刻变得生意盎然。

3.旅游景观设计中突出地域文化的发展策略3.1突出地域自然环境特征
遵从一个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以自然环境特征作为设计创作构思的起点,在地域自然环境的基础之上依照设计要求把握整体规划的大方向而进行的设计,不仅使得设计出来的作品更具有地域性,还能更好的与自然环境共存。

自然景观特征明显的要素,是地域性特征中极其重要的一方面,常常关系着旅游区景观整体形态和设计语言的灵感来源。

3.2营造文化内涵
每一个地域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尊重历史,顺从并尊重当地的民俗文化,让历史与文化隐藏在我们的生活中,因而优秀的风景旅游区景观应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文化内涵的来源则是通过景观规划时对地域文化的研究提取,保留历史文脉和象征隐喻文化内涵的方式去塑造景区的文化内涵,最终运用景观途径进行营造。

例如2017年珠海市斗门区旅游局以打造黄杨山、金台寺、度假田园三大景区为重点,加快黄杨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创建工作,提档升级景区品质。

同时,2017年下半年,将通过民宿设计大赛、斗门手信评选、制作系列美食纪录片等等来宣传斗门的文化、美食、旅游,营造出浓厚的文化内涵。

3.3注重对传统建筑和街区的保护及恢复在旅游景观规划中注重对传统建筑的保护和恢复。

建筑是四维的艺术,是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气候条件、生活习惯、文化传统、历史沿革、艺术追求的直接反映。

对于旅游产业的发展,应尽量将旅游地中具有建筑美学价值的传统建筑进行保留与恢复,使游客能够通过欣赏与游览传当地统建筑,进而对当地的历史文化、风俗文化遗迹宗教文化进行欣赏与了解。

通过建筑对当地文化进行展示是一种立体的展示,不同于图片或文字的说教,建筑能够将旅游地的人文历史及现实特点展示得更加丰满,并创造出极具个性的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环境,营造出的文化旅游景观独具特色并富有鲜明的个性。

3.4注重文化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在目前全球化的进程中,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相似性和共同特征也在日益增加,在文化旅游景观的设计规划中就要注重保护和维持一个地方独一无二的特征,以反抗全球化大潮中“被同化”的力量,使文化景观呈现出多样性的文化环境与自然环境。

对文化旅游景观进行规划设计时要挖掘景区的深层价值,建立景区的资料库,准确评估景观价值,同时发现其中的潜在价值。

如未来珠海市斗门区将以美食为突破口,依托斗门的优质海鲜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推进餐饮文化的传播,为旅游聚集人气和财气。

同时,利用乡村闲置房屋,举办民宿设计大赛,融入文化创意设计,搭建民宿开发平台打造多元化度假住宿体系。

此外,斗门区还将加大对生态果蔬、水产品地方风味美食等系列产品的整合、开发和推广力度,打造具有斗门文化特色的手信,促进文化旅游产品提档升级。

结束语:总而言之,文化是有地域性的,只有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旅游景观才有生命力。

在经济全球化到来的今天,我们应该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理解和认识地域文化。

景观扎根于不同的地域文化沃土之中,呈现千姿百态的变化,不仅仅是形成某种风格,更多的表现为一种创造地域特色的的思路和方法,打造出独有的旅游景观。

参考文献
[1]张超.地域文化在旅游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传承与运用[J].艺海,2013(07).
[2]张成明.传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科技与企业.2011.
[3]郭西彦.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